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原子的发现史

2023-06-28 14:05:37
共2条回复
北境漫步

古希腊人最早发现原子

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人留基伯就已经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是率先提出原子概念的人,他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

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更加系统完整的解释了原子.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用这一概念来指称构成具体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即原子内部没有空隙,是坚固的、不可入的,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是眼睛看不见的

近代发展

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

1833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法拉第电解定律,表明原子带电,且电可能以不连续的粒子存在.

1874年,法国的司通内建议电解过程被交换的粒子叫做电子.

1879年,克鲁克斯从放电管(高电压低气压的真空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86年,哥德斯坦从放电管中发现阳极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证实阴极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并测量出电子的荷质比,e/m=1.7588×108 库仑/克 .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之带电量,并强化了“电子是粒子”的概念.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有核,且原子核带正电、质量极大、体积很小.其条利用(粒子(即氦核)来撞击金箔,发现大部分(99.9%)粒子直穿

再也不做稀饭了

回答 共 1 条

原子:

早期历史

关于物质是由离散单元组成且能够被任意分割的概念流传了上千年,但这些想法只是基于抽象的、哲学的推理,而非实验和实证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及学派的转变,哲学上原子的性质也有着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还带有一些精神因素。尽管如此,对于原子的基本概念在数千年后仍然被化学家们采用,因为它能够很简洁地阐述一些化学界的新发现。

现存最早关于原子的概念阐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正理派和胜论派发展了一种完备的理论来描述原子是如何组成更加复杂的物体(首先成对,然后三对再结合)。西方的文献则要晚一个世纪,是由留基伯提出,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总结了他的观点。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这个词语,意思就是不可切割。尽管印度和希腊的原子观仅仅是基于哲学上的理解,但现代科学界仍然沿用了由德谟克利特所创造的名称[1]。前4世纪左右,中国哲学家墨翟在其著作《墨经》中也独立提出了物质有限可分的概念,并将最小的可分单位称之为“端”。

我就抄了这个 虽然有些不全 可是总比长的好 反正老师又不仔细看 随便瞎吵点就行了

相关推荐

弗雷德里克·索迪详细资料大全

索迪,FrederickSoddy1877一1956,19世纪、20世纪之交发生的物理因此而生长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学科,促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手段的出现,揭开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在这场伟大的科技革命中,一些化学家也建立了永载史册的业绩,居里夫人、索迪就是其中的代表。索迪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1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为放射化学、核物理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荣获了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弗雷德里克·索迪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伊斯特本 出生日期 :1877年 逝世日期 :1956年 职业 :化学家 毕业院校 :牛津大学 主要成就 :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个人简介,人物成就,元素蜕变假说,同位素假说,一战影响,获得荣誉, 个人简介 索迪是英国著名化学家。1877年9月2日生于伊斯特本,1956年9月22日卒于布赖顿。189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00~1903年,在加拿大蒙特娄的麦吉尔大学随E.卢瑟福工作,共同创立放射性衰变的理论,修正了道尔顿原子学说。1903~1904年,在伦敦大学和W.拉姆齐合作,证明镭能产生氦。1904~191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1914~1919年,任阿伯丁大学教授,1919~1936年,任牛津大学教授。 弗雷德里克·索迪 人物成就 元素蜕变假说 1877年9月2日索迪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就立志将来作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为此,从国小到大学他都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年年优秀,还曾多次获得奖学金,1898年,他以荣获一级荣誉学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 1899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在分离铀矿物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铀具有放射性,另一部分铀却无放射性。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同时还发现,钍、镭等放射性元素不仅能产生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而且还能使与它有接触的物质也产生放射性。这种放射性还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最后会消失。这些奇异的、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当时正在加拿大蒙特娄大学任实验物理学教授的卢瑟福的极大兴趣。他决定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他觉得开展这项研究,必须为自己配备一个精通化学的实验助手。正当卢瑟福为自己寻找助手时,恰逢索迪到蒙特娄大学访问。索迪一眼就被卢瑟福相中。就这样索迪刚出校门不久,就很幸运地成为卢瑟福的助手。事实已证明他们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 卢瑟福 他们首先对钍的放射性做了大量的实验。他们将硝酸钍溶液用氨处理,沉淀出氢氧化钍,过滤后检查干燥的沉淀,其放射性显著降低,而将滤液蒸干除去硝酸铵后的残渣,却有极强的放射性、但过了一个月后,残渣的放射性消失,而钍却又恢复了原有的放射性。他们证实钍的放射性的确变化无常。他们还发现,如果把钍放在密闭的器皿中,其放射性强度较稳定,如果放在一个敞开的器皿中,其放射性强度就会变化不定,尤其容易受表面掠过的空气的影响。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有某种物质放射出来,不久他们便证明这种被放射出来的物质是一种气体;他们称它为钍射气。 他们对有放射性的镭、锕进行实验研究,也发现存在同钍一样的现象。他们把镭放射出来的气体称为镭射气,锕放射出来的气体叫锕射气。根据这些实验结果,1902年卢瑟福、索迪提出元素蜕变假说:放射性是由于原子本身分裂或蜕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引起的。这与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它不是原子间或分子间的变化,而是原子本身的自发变化,放射出a、b、g射线,变成新的放射性元素。同时他们将这些实验结果和上述假说整理写成论文:“放射性的变化”。他们关于元素蜕变的假说一提出来,立即引起物理学界、化学界的强烈反对,因为认为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元素的原子不能变的传统观念。周围的同事们也纷纷告诫他们,千万要小心,以免愚弄自己。开始时卢瑟福也有点犹豫,但是尊重实验事实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家的责任感,促使卢瑟福和索迪勇敢地决定,一定要使论文发表。 他们将论文寄到当时在科学界颇有影响的《哲学杂志》时,遭到杂志主编开耳芬勋爵的拒绝。开耳芬勋爵是英国科学界的泰斗,19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在学术问题上开耳芬有一种观点,他认为实验仅是验证理论的一种方法。另外,晚年以思想保守而著称的开耳芬实际上是反对元素蜕变理论。卢瑟福和索迪在提出元素蜕变假说时,根据放射性元素在自发地发射射线的同时,还不断地放出能量这一事实,提出了“原子能”的概念。卢瑟福还用这理论说明太阳能和地热的来源,平息了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此的长期争论。开耳芬则是物理学家的代表,主张这种能源来自引力收缩。开耳芬显然不愿意发表卢瑟福和索迪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卢瑟福只好赶回剑桥,求助于他的导师汤姆逊。通过实验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证实了电子的存在的汤姆逊,对新的科学发现和理论遭受白眼是很有感触的,因此他毫不迟疑地支持卢瑟福。汤姆逊亲自找到开耳芬,向开耳芬保证这篇文章由他负责,开耳芬才不得不同意刊登卢瑟福和索迪的论文。 同位素假说 关于元素蜕变假说的论文的发表,引起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起初,甚至连居里夫人也表示不能轻易相信。门捷列夫则不但自己表示怀疑,还号召其他科学家不要相信。至于开耳芬,尽管同意发表了这篇论文,他还是在1906年和1907年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两次年会上一再发起挑战,认为镭产生新元素并不能证明原子的蜕变,而可能镭本身就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卢瑟福、索迪、居里夫人都对开耳芬进行了反驳,而最有力的反驳莫过于实验事实。在提出元素蜕变假说后,卢瑟福、素迪开始了对放射性元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居里夫人 1899年卢瑟福曾发现铀和铀的化合物所发出的射线有两种,一种极易被吸收、他命名为a射线:另人种有较强的穿透本领,他称之为b射线。为了探索a、b射线的本质,卢瑟福和索迪利用空气液化机在低温条件下浓缩射气,证明射气是一种气体,这气体与拉姆塞曾发现的惰性气体很相像。继续研究时,他们又发现镭衰变时放射出氦离子,于是他们推测a射线就是氦离子流。为了验证这一推测,1903年3月索迪离开了卢瑟福实验室,回到伦敦,和以发现和研究惰性气体商闻名于世的拉姆塞合作,研究放射性镭所放射的气体。不久他们的实验就确认了卢瑟福和索迪的上述推测,a、射线就是带正电荷的氦离子流。卢瑟福则证明该射线就是电子流。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揭示了放射线的本质。 卢瑟福、索迪的开创性工作吸引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就在1903年以后的几年,人们不断地用各种方法从铀、钍、锕等放射性元素中分离出一种又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到1907年、被分离出来并加以研究过的放射性元素已近30种,多到周期表中没有可容纳它们的空位。这就产生了矛盾,怀疑周期表对放射性元素是否适用,另外人们对这些新发现的放射性元素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有些放射性不同的元素化学性质则完全一样。例如钍与由它蜕变生成的射钍,尽管放射性显著不同,可是将它们混合后,却难以用化学方法使它们分离。化学性质则完全一样。这类事实积累得愈来愈多。素迪根据这类事实,于1910年提出了著名的同位素假说:存在不同原子量和放射性,但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一样的化学元素变种,这些变种应该处在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上,因而命名为同位素。接着索迪根据原子蜕变时放出a射线相当于分裂出一个氦的正离子,放出b射线相当于放出一个电子,从而提出了放射性元素蜕变的位移规则。放射性元素在进行以a蜕变后,在周期表上向前(即向左)移两位,即原子序数减2,原子量减4。发生b蜕变后,向后移一位,即原子序数增1,原子量不变。德国化学家法扬斯和英国化学家罗素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一位移规则。 根据同位素假说,他们把天然放射性元素归纳为三个放射系列:铀-镭系、钍系、锕系。这不仅解决了数目众多的放射性“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问题,而且也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位移规则推论,三个放射系列的最终产物都是铅,但各系列产生的铅的原子量却不一样。为了验证同位素假说和位移规则的准确性,1914年美国化学家里查兹完成了此项工作。1919年,英国化学家阿斯顿研制成质谱仪,使人们对同位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战影响 1914一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索迪在格拉斯哥大学任阿伯丁讲座教授。这段时间,除了担负一部分战时工作外,他对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19年,索迪应聘担任牛津大学的化学教授,在这个岗位上,他勤恳地耕耘了17年。在继续从事放射性化学研究的同时,他几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改进化学教学和实现实验室的改造。他的晚年似乎在化学研究中没有再作出突出的成就,据后人分析,也可能是因为他只注重个人努力,只身从事实验和研究,显然不适合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由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量的研究工作从分散的单纯个人活动转化为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在前期的研究中、有像卢瑟福、拉姆塞这样的名家与他合作;在后期研究中,他却没有一个研究群体,在他周围也没有聚集起一些优秀的人才。另外一个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素迪工作有往来的另一个青年化学家莫斯莱,投笔从戎,战死在战场。一个已显露出超人才华的科学家仅27岁就过早地去世了,给索迪和整个英国科学界带来极大的悲痛和愤慨。对此索迪深感科学的进步与社会很不协调,为什么科学的进步不能阻止战争,反而加剧了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从此素迪关心起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提出科学促进文明的口号,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知名的社会活动家。 一战 他是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所以他特别关心放射性及其能量的和平利用,他提出应当控制放射性即原子能这个大能源库,使它成为人们的又一个太阳。他十分重视科学的社会功能,强调科学家要真正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1956年9月22日,索迪在英国的伯莱顿去世了,享年79岁。由于他对现代化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卓越贡献,他的名字将永远和同位素联系在一起。 获得荣誉 各种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出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放射性物质无法用化学分离手段分开的事例。索迪认为这是同一元素不同质量的一些原子混合在一起的结果,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一词是他的1913年首先使用的。他曾预言同质异能素的存在。索迪首先发现放射性物质经α衰变后,新物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左移动两格。由于这些贡献,他获得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1913年获得坎尼扎罗奖金。1910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还先后被选为苏联、瑞典和义大利科学院的外国院士。他的主要著作有《放射性》、《衰变理论的论证》、《镭的阐明》、《原子的阐明》等。 诺贝尔物理及化学奖章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德里克·索迪说:热力学定律“最终控制着政治制度的兴盛和衰亡,国家的自由与奴役,商务与实业的命脉,贫困与富裕的起源,以及人类总的物质福利。”
2023-06-28 13:34:591

索迪的人物生平

Frederick Soddy 1877一195619世纪、20世纪之交发生的物理因此而生长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学科,促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手段的出现,揭开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在这场伟大的科技革命中,一些化学家也建立了永载史册的业绩,卢瑟福、居里夫人、索迪就是其中的代表。索迪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 1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为放射化学、核物理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荣获了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3-06-28 13:35:051

门捷列夫是否提出原子序数的概念?如若不是,他干了什么。

不是波尔(N.Bohr)提出了原子理论;索弟(F.Soddy)提出了位移规则和同位素概念;莫斯莱(H.Moseley)以X-射线谱为基础排列周期表中的元素,所以这一切都使周期律获得了新的理论基础,使周期律的含义得到了根本的修正。从此,核电荷(即原子序数)代替原子量作为元素分类的基础,使周期律中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
2023-06-28 13:35:181

化学中的元素镤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 pa  元素名称:镤  元素原子量:231.0  元素类型:金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15.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000002  氧化态:  Main Pa+5   Other Pa+3, Pa+4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晶胞参数:  a = 392.5 pm   b = 392.5 pm   c = 323.8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发现人:索地(F.Soddy)和克兰斯顿(J.A.Cranston) 发现年代:1917年  发现过程:  1917年由索地(F.Soddy)和克兰斯顿(J.A.Cranston),哈恩(O.Hahn)和迈特纳(L.Meitner)分别独自发现。直到1927年,格罗斯(A.V.Grosse)才分离出2毫克可见量的镤。  元素描述:  密度15.37克/厘米3。熔点小于1600℃,具有放射性。已知同位素中,231Pa寿命最长,发射α粒子,半衰期约为3.4×104。233Pa,发射β和γ射线,半衰期为27天。其他几种同位素226Pa、237Pa等,都较"短命"。灰白色金属,有延展性能,硬度似铀。空气中稳定,晶格属正方系。化学性质与钽相似。常显示+4价和+5价。镤是第三罕有元素。它在放射衰变过程中产生锕,是锕的"祖先"。  元素来源:  可用四氟化镤等用钡还原而制得。也可用酮和醇从铀精炼厂残余物中分离、萃取。  元素用途:  元素辅助资料:  1900年,克鲁克斯在提取铀矿中的铀时,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称它为铀X。到1913年,波兰出生的美籍化学家法江斯和他的助手戈林证实铀X是两种组分的混合物,并分别命名为铀X1和铀X2。后来铀X被称为铀X1。此后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系列类似的放射性物质。直到1917年间,索迪和克兰斯顿从沥青铀矿中的残渣中发现一放射性元素,因性质和钽相似,被命名为类钽Ekatantalum。同年,哈恩和迈特纳也从同一矿中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protoactionium。元素符号定为Pa。  后来证实铀X2是镤234,类钽以及protoactionium都是镤231。1927年,德国化学家格罗斯首先分离出镤的5价化合物。  元素符号: Pa 英文名: Protactini 中文名: 镤   相对原子质量: 231.036 常见化合价: +4,+5 电负性: 1.5   外围电子排布: 5f2 6d1 7s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32,20,9,2   同位素及放射线: Pa-230[17.4d] Pa-231(放 α[32800y]) Pa-233[27d] Pa-234[6.69h] Pa-234m[1.17m]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70 KJ·mol-1 第二电离能: 0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15.4 g/cm3 单质熔点: 1600.0 ℃ 单质沸点: 0 ℃   原子半径: 0 埃 离子半径: 埃 共价半径: 0 埃   常见化合物:   发现人: 哈恩、迈特纳、索迪、克兰斯顿 时间: 1917 地点: 英格兰/法国   名称由来:   希腊文:proto和actinium(锕之母)。镤放射性衰变为锕。   元素描述:   极为罕见的银白色金属,具有强放射性。   元素来源:   自然界并不存在,见于铀、钍和钚的裂变产物中。   元素用途:   用于原子能工业。
2023-06-28 13:35:281

尤里到底是什么人>?

外星人阿~
2023-06-28 13:35:385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谁

著名的爱因斯坦哦因为他的光电效应的工作而获奖
2023-06-28 13:36:091

尤里是哪国人?

红警的尤里
2023-06-28 13:36:334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哪些?

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有: 1、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国著名波兰裔
2023-06-28 13:36:532

氢世界氢的同位素是什么?

什么是氢的同位素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同位素的定义。那些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所构成的不同原子总称即为同位素。自然界中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放射性。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质量上。氢在自然界中的同位素有氕、氘和氚3种。其中氕相对丰度(指某一同位素在其所属的天然元素中占的原子数百分比)为99.985%;氘(重氢)相对丰度为0.016%,这两种氢是自然界中非常稳定的同位素。从核反应中还找到质量数为3的同位素氚(超重氢),它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英国物理学家索第(F.Soddy,1877—1956年)与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年)于1913年首先提出同位素问题。索第认为,同位素的原子量和放射性是不同的,但其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同。此后的几年内,人们虽然相继发现了200多种同位素,但是氢的同位素却一直没有被发现。1919年,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Stern,1888—1956年)认为,氢的原子量为1.0079,估计它应具有一种同位素。即一种是原子量为1的氢,即1H,一种是原子量为2的氢同位素。根据1与1.0079之间的差值来估计它们的相对丰度值,氢的同位素应占1%左右。但他和同事试图从实验上加以证实却未获成功。1927年,阿斯顿以氧的原子量等于16.0000为标准(就像过去以水的密度为标准一样),用质谱仪对氢元素进行了质谱分析,测得的氢与氧的比值是1.0077:16.0000,这个比值与化学方法测得的比值非常一致,以至于阿期顿认为,氢元素是没有同位素的,它是一个“纯粹的”元素。氢的同位素氘(D)被哈罗德·尤里发现。1931年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把5~6升液态氢在53约定毫米汞柱(7千帕)、14K(三相点)下缓慢蒸发,最后只剩下2毫升液氢,然后作光谱分析。结果在氢原子光谱的谱线中,得到一些新谱线,它们的位置正好与预期的质量为2的氢谱线一致,从而发现了重氢。尤里将这个新发现的同位素命名为Deuterium,简写为D,它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中文译作“氘”。但是,尤里等人未发现他们曾预言的原子量为3的氢的同位素。尤里因发现氘在1934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奥利芬特(Oliphant,Marcus Laurence El?win 1901.10.8—2000.7.14)用氘轰击氘,生成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新同位素氚,质量为3,命名为tritium,中文译为氚,符号T,是具有放射性的另一重要的氢同位素。T(3H)显示弱辐射性,其半衰期为12.26年。科学家发现的4H的半衰期只有4×1011秒。日本理化研究所2001年宣布说,该所科学家谷烟勇夫和俄罗斯科学家在设立于莫斯科郊外的原子核研究机构,使用大型加速器,以碳原子为目标进行轰击,制造出了由2个质子和4个中子构成的氦6,然后使用液态氢与之撞击,去掉氦6原子核中的1个质子,结果获得了由1个质子和4个中子构成的5H。不过, 5H极其不稳定,在极短时间就衰变为氚和2个中子。因此, 4H和5H并没有被公认,人们通常还是认为氢只有3个同位素。由于氢几乎全部是由1H组成的,所以,氢的最轻的同位素1H的性质就决定了氢的性质。1H和D的分离可用电解法,电解水时, 1H的迁移速度比D的迁移速度快6倍,这样,在剩余物中的D的浓度提高。重复电解,则得到D2O,即重水。重水和普通水有很大的不同。氢同位素主要有以下3种用途:①作为热核反应的原料。这是氢同位素最重要的用途。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是轻热核聚变的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氘和氚发生核聚合反应即核聚变,生成氦和中子,并发出大量的热。②利用氢同位素测定地质的历史。随着稳定同位素研究的进展,利用氧、氢同位素测定古温度已成为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及西欧国家的冰川学家就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内陆冰盖上钻取冰芯,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冰芯里的氢同位素、氧同位素、痕量气体、二氧化碳、大气尘以及宇宙尘等,来确定当时(百年尺度)全球平均气温、大气成分、大气同位素组成、降水量等诸项气候环境要素。③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氘和氚可以作为“示踪剂”研究化学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微观机理。因为氘原子和氚原子都保留普通氢的全部化学性质,而氘、氚与氢的质量不同;氚与氢的放射性不同。这样就可以深入研究示踪的分子的来龙去脉。例如利用氢同位素记录污水的历史,可以控制污水排放。利用最新的“氢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开发出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水平氢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法”,可以追踪污染源。
2023-06-28 13:38:341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和其基本情况。

1901-1950  1901年   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 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 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1906年 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 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 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1911年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 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 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1914年 T.W.理查兹(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868—1928) 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1916年 未授奖 1917年 未授奖1918年 哈伯(Fritz Haber,1868—1930) 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 1919年 未授奖 1920年 能斯特(Walter Nernst,1864—1941) 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1921年 索迪(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1922年 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1877—1945) 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 太多了,楼主想看谁自己百度吧~
2023-06-28 13:38:424

请列举10名物理学家的发明创造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微积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相对论。法拉第:电磁感应(发电机)。瓦特:蒸汽机(工业革命)。伽利略:等时性原理。惠更斯:摆动周期。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库仑:库仑定律。欧姆:欧姆定律。
2023-06-28 13:39:133

历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谁?

历届(1901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具体如下:1901年,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1902年,埃米尔u2022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1903年,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1904年,威廉u2022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1905年,阿道夫u2022冯u2022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 德国人(1835–1917)1906年,亨利u2022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国人(1852–1907)1907年,爱德华u2022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德国人(1860–1917)1908年,欧内斯特u2022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国人(1871–1937)1909年,威廉u2022奥斯持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 德国人(1853–1932)1910年,奥托u2022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1931)1911年,玛丽u2022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兰人(1867–1934)1912年,维克多u2022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1871–1935)1913年,保尔u2022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国人(1854–1941);西奥多u2022威廉u2022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国人 (1868–1928)1914年,阿尔弗雷德u2022维尔纳(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国人(1866–1919)1915年,理查德u2022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国人 (1872–1942)1916-1917年,空1918年,弗里茨u2022哈伯(Fritz Haber)德国人(1868–1934)1919年,空1920年,瓦尔特u2022能斯脱(Walther Nernst) 德国人(1864–1941)1921年,弗雷德里克u2022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 (男) (1877-1956)1922年,弗朗西斯u2022威廉年,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国人 男 (1877-1945)1923年,弗里茨u2022普端格 (FRITZ PREGL)奥地利人 (1869-1930)1924年,空1925年,理查德u2022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国人(1865-1929)1926年,西奥多年,斯维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1927年,海因里希u2022Ou2022魏兰德(Heinrich.O.Wieland)德国人(1877-1957)1928年,阿道夫u2022Ou2022Ru2022温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国人(1876-1959)1929年,阿瑟u2022哈登(Arthur Harden)英国人(1865–1940);汉斯年,冯年,奥伊勒一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国人(1873–1964)1930年,汉斯u2022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人(1881–1945)1931年,卡尔u2022波斯(Carl Bosch)德国人(1874-1940);弗里镕里希u2022贝吉乌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国人 (1884–1949)1932年,欧文u2022兰茂尔(Irving Langmuir) 美国人 (1881–1957)1933年,空1934年,哈罗德u2022克荣顿u2022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国人(1893– )1935年,弗雷德里克u2022约里奥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国人(1900–1958);伊伦u2022约里奥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国人(1897–1956)1936年,彼得u2022J.Wu2022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兰人(1884–1966)1937年,瓦尔特u2022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国人(1883–1950);保罗u2022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1971)1938年,理查德u2022库恩 (Richard Kuhn) 德国人 (1900–1967)1939年,阿道夫u2022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国人(1903一 );利奥波德u2022鲁齐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1976)1940-1942年,空1943年,盖奥尔格u2022冯u2022赫维西(Georg von Hevesy)瑞典(1885–1966)1944年,奥托u2022哈思 (Otto Habn) 德国人(1879–1968)1945年,阿尔图巴u2022Iu2022魏尔塔雨Arturi.I.Virtanen 芬兰人(1895–1973)1946年,詹姆斯u2022Bu2022萨姆纳 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国人(1887–1955);约翰u2022霍华德u2022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throp美国人(1891– )1947年,罗伯特u2022鲁宾逊Robert Robinson英国人 (1886–1975)1948年,阿恩u2022w.K.蒂塞留斯 ( Arne W,k,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1949年,威廉u2022Fu2022吉奥克(William .F.Giauque)(1895–)美国人1950年,奥托.P.Hu2022第尔斯(Otto P.H.Diels) (1876–1954)德国人;库特u2022阿尔德 (Kurt Alder) (1902–1958) 德国人1951年,艾德温.Mu2022麦克米伦(Edwin M.Mcmillam) 美国人(1907– );格伦.T.酉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 美国人1952年,阿切尔u2022J.Pu2022马丁(Archer J.P. Martin) (1910– ) 英国人;理查德u2022L.Mu2022辛格(Richard L.M.Synge)英国人(1914–)1953年,赫尔曼u2022施陶丁格尔(Hermann Staudinger) 德国人(1881–1965)1954年,菜纳斯u2022c.波林 (Linus C.Pauling) 美国人 (1901–)(一九六二年获和平奖)1955年,文森特u2022杜u2022维格诺德(Vincent du Vigneaud)美国人(1901–)1956年,西里尔u2022N.欣谢尔伍掐(Cyril N.Hinshelwood) 英国人(1897–1967);尼古拉u2022Nu2022谢苗诺夫 (Nikolai N.Semenov)苏联人(1896– )1957年,亚历山大u2022Ru2022托德 (Alexander R.Todd)英国人(1907–)1958年,弗雷德里克u2022桑格(Fnederick Sanger)英国人(1918–)(一九五八、一九八O年两度获奖)1959年,雅罗斯拉夫u2022海洛夫斯基(Jaroslav Heyrovsky) 捷克斯洛代克人(1890–1967)1960年,威拉德u2022弗兰克.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 美国人(1908–)1961年,MELVINCALVIN1962年,约翰u2022考德里u2022肯德鲁 (John Cowdery kendrew)英国人(1917–)1963年,卡尔u2022齐格勒 (Karl Ziegler)德国人(1898–1973);久里奥u2022纳塔 ( Giulio Natta) 意大利人 (1903-1979)1964年,多罗西u2022克劳宣特u2022霍奇金(女)(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英国人 (1910–)1965年,罗伯持u2022伯恩斯u2022伍德沃德 (Robert bruns Woodward) 英国人 (1917–1979)1966年,罗伯持u2022桑德逊u2022马利肯 (Robert S Mulliken) 美国人(1896–)1967年,曼弗雷德u2022艾根 (Manfred Eigen) 德国人 (1927–);罗纳德u2022G.wu2022诺里什 (Ronald G.W.Norrish) 英国人 (1897–1978);乔治u2022波特 (George Porter) 英国人 (1920–)1968年,拉斯u2022翁萨格 (Lars Onsager) 美籍挪威人 (1903–1976)1969年,德里克u2022哈罗德u2022理查德u2022巴顿 ( 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 ) 英国人 (1918–);奥德u2022哈塞尔 (Odd Hassel)挪威1970年,卢伊斯u2022弗德里科u2022菜洛伊尔 (Luis Federico Leloir)阿根廷 (1906–)1971年,格哈特u2022赫兹伯格 (Gerbard Herzberg) 加拿大籍德国人(1904–)1972年,克里斯廷u2022波默u2022安芬森 (Christian Boehmer Anfisen) 美国人 (1916–)1973年,恩斯持u2022奥托u2022费台尔 (Ernst Otto Fisher) 德国人(1918–);杰弗里u2022威尔金森 (Geoffrey Wilkinson) 英国人 (1921–)1974年,保尔u2022约翰u2022弗洛里 ( PaulJohH Flory) 美国人 (1910–)1975年,约翰u2022沃卡普u2022康福思 (John Warcup Cornforth) 英国人(1917–);弗拉基米尔u2022普赖洛格 ( Vladimir Prelog) 瑞士籍南斯拉夫人(1906–)1976年,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1977年,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1978年,P.D. 米切尔(英国人)1979年,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1980年,P. 伯格(美国人);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1982年,A. 克卢格(英国人)1983年,H.陶布(美国人)1984年,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1986年,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1987年,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J.M. 莱恩(法国人)1988年,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1989年,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1990年,E.J. 科里(美国人)1991年,R.R. 恩斯特(瑞士人)1992年,R.A. 马库斯(美国人)1993年,K.B. 穆利斯(美国人)、M. 史密斯(加拿大人)1994年,G.A. 欧拉(美国人)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2000年,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2001年,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u2022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u2022夏普莱斯 美国人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u2022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u2022维特里希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u2022阿格雷和罗德里克u2022麦金农年,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u2022切哈诺沃、阿夫拉姆u2022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u2022罗斯2005年,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u2022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u2022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u2022施罗克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u2022科恩伯格因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u2022埃特尔2008年,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u2022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2009年,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u2022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u2022舍特曼)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u2022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u2022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年,2013年,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u2022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u2022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u2022瓦谢尔(Arieh Warshel)2014年,美国霍华德u2022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u2022本茨格(Eric Betzig),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u2022赫尔(Stefan W. Hell)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u2022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u2022林道尔(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保罗u2022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和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奇兹u2022桑卡(Aziz Sancar),2016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u2022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国化学家Ju2022弗雷泽u2022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化学家伯纳德u2022Lu2022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2017年,瑞士科学家雅克u2022杜本内(Jacques Dubochet)、美国科学家乔基姆u2022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英国科学家理查德u2022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2018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格雷戈里·温特尔(Gregory P. Winter)201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英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202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23-06-28 13:39:201

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诺贝尔化学奖历年诺贝尔化学奖http://www.yc.e21.edu.cn/jsyd/ssln/hxy/yian%20jiou/nuobeier.htmhttp://zh.efactory.pl/%E8%AB%BE%E8%B2%9D%E7%88%BE%E5%8C%96%E5%AD%B8%E7%8D%8E19世纪1901-1910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亚米尔·费歇尔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伦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为理论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化合物性质提供了基础 (参见离子)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 1905年:拜耳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穆瓦桑研究并分离了元素氟,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卢瑟福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奥托·瓦拉赫:对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 1911-19201911年:玛丽亚·居里发现了镭和钋,同时研究了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 保罗·萨巴蒂埃前者发明了格氏试剂 后者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 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 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施泰特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弗里茨·哈伯对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能斯特对电化学和热力学的研究 1921-1930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理查德·席格蒙迪对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斯维德伯格对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海因里希·维兰德对胆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1-19401931年:卡尔·博施, 弗里德里希·柏吉斯在高压化学合成技术上的贡献 1932年:兰格缪尔对表面化学的研究 1934年:哈罗德·尤里发现了氘 1935年: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伊伦·约里奥-居里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Petrus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7年:沃尔·诺曼·霍沃思,保罗·卡勒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以及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理查德·库恩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对性激素的研究 以及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1941-19501941年:未发奖。1942年:未发奖。1943年:格奥尔格·赫维西对在化学变化中使用同位素作为失踪物的研究 1944年:奥托·哈恩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5年:阿图里·伊勒马里·维尔塔南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 1946年:詹姆士·Batcheller·萨姆纳,约翰·霍华德·那斯罗蒲,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以及 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士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威廉·考里恩·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的研究和对吸附作用的分析 1949年:威廉·弗朗西斯·吉奥克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 1950年:奥托·保罗·赫曼·狄尔斯,库尔特·阿尔德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1951-19601951年:埃德温·马蒂松·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发现了超铀元素 1952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对色谱的研究和发现 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莱纳斯·鲍林化学键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尼科莱·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罗夫斯基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1970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朱里奥·纳塔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通过X射线在晶体学上确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罗伯特·马利肯在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福德·诺里奇, 乔治·波特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萨格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萨格倒易关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顿,奥德·哈塞尔发展了以三级结构为基础的构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费德里克·勒卢瓦尔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1971年:格哈得·赫尔茨伯格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斯坦福·穆尔,威廉·霍华德·斯坦因前者:对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后两位:对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奥托·费歇尔,杰弗里·威尔金森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罗·约翰·弗洛里在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大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 1975年:约翰·沃尔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尔·普莱洛格前者: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后者: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对硼烷结构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对非平衡态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贡献 1978年:彼得·米切尔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乔治·维蒂希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 1980年:保罗·伯格, 沃特·吉尔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伯格: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吉尔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 1981-19901981年:福井谦一, 罗德·霍夫曼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1982年:艾伦·克卢格通过晶体的电子显微术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 1983年:亨利·陶布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 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开发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杰罗姆·卡尔勒在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方法上的贡献 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 李远哲, 约翰·波拉尼他们对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1987年:唐纳德·克拉姆, 让-马里·莱恩, 查尔斯·佩特森研究和使用对结构有高选择性的分子 1988年:约翰·戴森霍尔, 罗伯特·胡贝尔, 哈特姆特·米歇尔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维结构的确定 1989年:西德尼·奥特曼, 托马斯·切赫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质的发现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 1991-2000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 迈克尔·史密斯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1994年:乔治·欧拉对碳正离子化学反应的研究 1995年:保罗·克鲁岑, 马里奥·莫利纳, 弗兰克·罗兰对大气化学的研究 1996年:罗伯特·苛尔, 哈罗德·克罗特爵士, 理查德·斯莫利他们发现了富勒烯 1997年:保罗·博耶, 约翰·沃克尔,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博耶和沃克尔: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斯科:离子传输酶的发现, 钠钾离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约翰·波普前者: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后者: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迈德·兹韦勒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 2000年:艾伦·黑格,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白川英树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 20世纪2001-20102001年:威廉·诺尔斯, 野依良治, 卡尔·巴里·夏普雷斯诺尔斯和野依: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2002年: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 田中耕一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罗德里克·麦金农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
2023-06-28 13:40:023

到现在为止,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有几位,是谁

诺贝尔化学奖奖从1901年开始到2017年都整理出来了,望采纳。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 电离理论”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 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 化学平衡以及 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 镭和 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 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1916年 未颁奖1917年 未颁奖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1919年 未颁奖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4年 未颁奖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1929年 阿瑟·哈登 英国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1930年 汉斯·费歇尔 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1931年 卡尔·博施 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1932年 欧文·兰米尔 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1933年 未颁奖1934年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发现了 重氢”1935年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合成了新的 放射性元素”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1936年 彼得·德拜 荷兰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1937年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保罗·卡勒 瑞士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研究”1938年 里夏德·库恩 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1939年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1940年 未颁奖1941年 未颁奖1942年 未颁奖1943年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 同位素作为 示踪物”1944年 奥托·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1945年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1946年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1947年 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英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1949年 威廉·吉奥克 美国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1950年 奥托·迪尔斯 西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1951年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发现了 超铀元素”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1952年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发明了 分配色谱法”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英国1953年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1954年 莱纳斯·鲍林 美国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1955年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1956年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英国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1957年 亚历山大·R·托德 英国 “在 核苷酸和核苷酸 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1958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1959年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961年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1962年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约翰·肯德鲁 英国1963年 卡尔·齐格勒 西德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1964年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1965年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1966年 罗伯特·马利肯 美国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1967年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 “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 英国 乔治·波特 英国1968年 拉斯·昂萨格 美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1969年 德里克·巴顿 英国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1970年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1971年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1972年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尔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1973年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 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1974年 保罗·弗洛里 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 约翰·康福思 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 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国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1977年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1978年 彼得·米切尔 英国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1979年 赫伯特·布朗 美国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1980年 保罗·伯格 美国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的研究”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对核酸中DNA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罗德·霍夫曼 美国1982年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1984年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1985年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美国1986年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 “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李远哲 美国 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1987年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让-马里·莱恩 法国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1988年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 “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 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哈特穆特·米歇尔 西德1989年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发现了RNA的催化性质” 托马斯·切赫 美国1990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1991年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谱学方法的贡献”1992年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1993年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1994年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1995年 保罗·克鲁岑 荷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研究” 马里奥·莫利纳 美国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 美国1996年 罗伯特·柯尔 美国 “发现 富勒烯” 哈罗德·克罗托 英国 理查德·斯莫利 美国1997年 保罗·博耶 美国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约翰·沃克 英国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 丹麦1998年 沃尔特·科恩 美国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约翰·波普 英国 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1999年 亚米德·齐威尔 埃及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2000年 艾伦·黑格 美国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麦克德尔米德 美国 白川英树 日本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美国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 野依良治 日本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 “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2002年 约翰·贝内特·芬恩 美国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田中耕一 日本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2004年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 “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欧文·罗斯 美国2005年 伊夫·肖万 法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 复分解法” 罗伯特·格拉布 美国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对 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2008年 下村脩 日本 “发现和改造了 绿色荧光蛋白(GFP)” 马丁·查尔菲 美国 钱永健 美国2009年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 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2010年 理查德·赫克 美国 “对有机合成中钯 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根岸英一 日本 铃木章 日本2011年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以色列 “ 准晶体的发现”2012年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布莱恩·克比尔卡 美国 “对G蛋白耦联受体的研究”2013年 马丁·卡普拉斯 美国 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 [2] 迈克尔·莱维特(英国) 亚利耶·瓦谢尔2014年    埃里克·白兹格 美国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斯特凡·W·赫尔 德国 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 美国2015年 托马斯·林达尔 瑞典 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3] 保罗·莫德里奇 美国 阿齐兹·桑贾尔 土耳其2016年 让-彼埃尔·索瓦 法国  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1] 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 英/美 伯纳德·费林加 荷兰2017年 雅克·杜邦内特 瑞士 以表彰他们发明了冷冻电子显微镜,从而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物分子的结构性分离。 约阿希姆·弗兰克 美国 理查德·亨德森[4] 英国
2023-06-28 13:40:123

化学元素是怎么发现的???

化学元素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并不存在。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到公元前403一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爱(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公元前535一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一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人所缺少的元素。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人物体后最终也会分解。"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候,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1.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2.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3.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认钻、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4.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从这个化学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锡不仅把一些非单质列为元素,而且把光和热也当作元素了。拉瓦锡所以把盐酸基、氢氟酸基以及硼酸基列为元素,是根据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一切酸中皆含有氧。盐酸,他认为是盐酸基和氧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是一种简单物质和氧的化合物,因此盐酸基就被他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了。氢氟酸基和硼酸基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在"简单非金属物质"前加上"能氧化和成酸的"的道理也在于此。在他认为,既然能氧化,当然能成酸。至于拉瓦锡元素表中的"土质",在19世纪以前,它们被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认为是元素,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土质"在当时表示具有这样一些共同性质的简单物质,如具有碱性,加热时不易熔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几乎不溶解于水,与酸相遇不产生气泡。这样,石灰(氧化钙)就是一种土质,重土--氧化钡,苦土--氧化镁,硅土--氧化硅,矾土--氧化铝。在今天它们是属于减土族元素或土族元素的氧化物。这个"土"字也就由此而来。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并着手测定原子量,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1841年,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硫有菱形硫、单斜硫,磷有白磷和红磷,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19世纪后半叶,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指出在红色氧化汞(H沪)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提出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其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在1921年证明大多数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质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质量分数求得的平均值。在这同一时期里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H.G.J.Moseley,1887一1915)在1913年系统地研究了由各种元素制成的阴极所得的X射线的波长,指出元素的特征是这个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原子序数。这样,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几种不同的单独的元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决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电荷数。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当然,直到今天,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也没有完结。当前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人开展,可以预料它将带来对化学元素的新认识。
2023-06-28 13:40:361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历届名单

雅克u2022迪波什 瑞士 1942生
2023-06-28 13:40:563

格拉斯哥大学哲学家和神学家都是谁

* 亚当·斯密,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经济学之父,《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作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格大荣誉校友;* 开尔文,原名W.汤姆孙,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热力学温标概念首先提出者;* 詹姆斯·瓦特,机械学家,工程学家,蒸汽机的改良者;* 麦克斯韦,物理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弗兰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唐纳德·杜瓦(Donald Dewar),苏格兰议会首次选举产生的首席部长,被誉为“苏格兰国父”*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 Boswell),作家,英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传记作家,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 约瑟夫·李斯特,外科手术消毒技术创立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彼得·希格斯,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大荣誉校友,并与2012年在格大建立了希格斯-波色子实验室用于“上帝粒子”的相关研究 ;* 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电影制作人,记录片的创始人;他是被称为“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学生。*史蒂文·莫法特,是苏格兰著名编剧,代表作《神探夏洛克》《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以及《神秘博士》等作品。* George William Gray,药学家,液晶体发现者,东京都奖获得者;*J.G.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历史学、民俗学家,被认为是“巫术先于宗教”的第一人。*约翰·罗杰·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工程师及发明家,是电动机械电视系统的发明人。他的其他发明贡献包括发展光纤、无线电测向仪、红外线夜视镜及雷达。2002年,贝尔德被英国广播公司选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德里克·巴顿爵士(Sir Derek Barton),化学家,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詹姆斯·布莱克爵士(Sir James Black),苏格兰药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曾任英国邓迪大学校长;* 约翰·博伊德·奥尔男爵(John Boyd Orr),194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一等Boyd-Orr男爵,英国医学博士、生物学家;*威廉·拉姆齐爵士(Sir William Ramsay),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男爵(Alexander R. Todd,Todd),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化学家、男爵;* John Buchan,1st Baron Tweedsmuir,加拿大拿破仑大学名誉校长,作家,加拿大总督;*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诗人,伦敦大学的早期创始人之一* John H. D. Anderson,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自然哲学家;*James McGill,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慈善家;* William Elphinstone,阿伯丁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 亨利·坎贝尔·班纳曼爵士,英国自由党政治家,1905年至1908年出任英国首相,他是历史上首位正式被官方称为“首相”的第一财政大臣;* 汤姆·麦奇洛 ,苏格兰皇家银行主席;*Andrew Neil,著名广播人,泰晤士报前主编,总编辑和报业控股集团主席* Alasdair MacMhaighstir Alasdair ,著名凯尔特人吟游诗人,东正教教主;*杰拉德·巴特勒, 著名演员,歌剧魅影主演,古墓丽影主演,斯巴达300勇士主演;*叶刘淑仪,香港前保安局局长,汇贤智库创办人,2008年香港立法会议员;* Hazel Aronson,Lady Cosgrove,英国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法官;*任美锷,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地理学界最高奖——维多利亚奖的唯一中国得主;*王传纶,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并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2023-06-28 13:41:361

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897年,J.J.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这打破了从古希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念,明确地向人们展示:原子是可以继续分割的,它有着自己的内部结构。那么,这个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汤姆逊那时完全缺乏实验证据,他于是展开自己的想象,勾勒出这样的图景:原子呈球状,带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粒地“镶嵌”在这个圆球上。这样的一幅画面,也就是史称的“葡萄干布丁”模型,电子就像布丁上的葡萄干一样。 但是,1910年,卢瑟福和学生们在他的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名留青史的实验。他们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来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想通过散射来确认那个“葡萄干布丁”的大小和性质。但是,极为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有少数α粒子的散射角度是如此之大,以致超过90度。对于这个情况,卢瑟福自己描述得非常形象:“这就像你用十五英寸的炮弹向一张纸轰击,结果这炮弹却被反弹了回来,反而击中了你自己一样”。 卢瑟福发扬了亚里士多德前辈“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优良品格,决定修改汤姆逊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他认识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必定是因为它们和金箔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心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心应该是带正电,而且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但是,从α粒子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现大角度散射这一情况来看,那核心占据的地方是很小的,不到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于是,卢瑟福在次年(1911)发表了他的这个新模型。在他描述的原子图象中,有一个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的“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而在这原子核的四周,带负电的电子则沿着特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行。这很像一个行星系统(比如太阳系),所以这个模型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行星系统”模型。在这里,原子核就像是我们的太阳,而电子则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们。 但是,这个看来完美的模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严重困难。因为物理学家们很快就指出,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转,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两者之间会放射出强烈的电磁辐射,从而导致电子一点点地失去自己的能量。作为代价,它便不得不逐渐缩小运行半径,直到最终“坠毁”在原子核上为止,整个过程用时不过一眨眼的工夫。换句话说,就算世界如同卢瑟福描述的那样,也会在转瞬之间因为原子自身的坍缩而毁于一旦。原子核和电子将不可避免地放出辐射并互相中和,然后把卢瑟福和他的实验室,乃至整个英格兰,整个地球,整个宇宙都变成一团混沌。 不过,当然了,虽然理论家们发出如此阴森恐怖的预言,太阳仍然每天按时升起,大家都活得好好的。电子依然快乐地围绕原子打转,没有一点失去能量的预兆。而丹麦的年轻人尼尔斯.玻尔照样安安全全地抵达了曼彻斯特,并开始谱写物理史上属于他的华彩篇章。 玻尔没有因为卢瑟福模型的困难而放弃这一理论,毕竟它有着α粒子散射实验的强力支持。相反,玻尔对电磁理论能否作用于原子这一人们从未涉足过的层面,倒是抱有相当的怀疑成分。曼彻斯特的生活显然要比剑桥令玻尔舒心许多,虽然他和卢瑟福两个人的性格是如此不同,后者是个急性子,永远精力旺盛,而他玻尔则像个害羞的大男孩,说一句话都显得口齿不清。但他们显然是绝妙的一个团队,玻尔的天才在卢瑟福这个老板的领导下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很快就在历史上激起壮观的波澜。 1912年7月,玻尔完成了他在原子结构方面的第一篇论文,历史学家们后来常常把它称作“曼彻斯特备忘录”。玻尔在其中已经开始试图把量子的概念结合到卢瑟福模型中去,以解决经典电磁力学所无法解释的难题。但是,一切都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在那片还没有前人涉足的处女地上,玻尔只能一步步地摸索前进。没有人告诉他方向应该在哪里,而他的动力也不过是对于卢瑟福模型的坚信和年轻人特有的巨大热情。玻尔当时对原子光谱的问题一无所知,当然也看不到它后来对于原子研究的决定性意义,不过,革命的方向已经确定,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改变量子论即将崭露头角这个事实了。 在浓云密布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线微光。虽然后来证明,那只是一颗流星,但是这光芒无疑给已经僵硬而老化的物理世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生机,一种有着新鲜气息和希望的活力。这光芒点燃了人们手中的火炬,引导他们去寻找真正的永恒的光明。 终于,7月24日,玻尔完成了他在英国的学习,动身返回祖国丹麦。在那里,他可爱的未婚妻玛格丽特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而物理学的未来也即将要向他敞开心扉。在临走前,玻尔把他的论文交给卢瑟福过目,并得到了热切的鼓励。只是,卢瑟福有没有想到,这个青年将在怎样的一个程度上,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终极看法呢? 是的,是的,时机已到。伟大的三部曲即将问世,而真正属于量子的时代,也终于到来。 ********* 饭后闲话: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 卢瑟福本人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这是无需置疑的。但他同时更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导师,他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人们的天才,又以伟大的人格去关怀他们,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在卢瑟福身边的那些助手和学生们,后来绝大多数都出落得非常出色,其中更包括了为数众多的科学大师们。 我们熟悉的尼尔斯.玻尔,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量子论的奠基人和象征。在曼彻斯特跟随过卢瑟福。 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量子论的创始人之一,同样伟大的科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的主要成就都是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出的(那时卢瑟福接替了J.J.汤姆逊成为这个实验室的主任)。狄拉克获奖的时候才31岁,他对卢瑟福说他不想领这个奖,因为他讨厌在公众中的名声。卢瑟福劝道,如果不领奖的话,那么这个名声可就更响了。 中子的发现者,詹姆斯.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在曼彻斯特花了两年时间在卢瑟福的实验室里。他于193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布莱克特(Patrick M. S. Blackett)在一次大战后辞去了海军上尉的职务,进入剑桥跟随卢瑟福学习物理。他后来改进了威尔逊云室,并在宇宙线和核物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932年,沃尔顿(E.T.S Walton)和考克劳夫特(John Cockcroft)在卢瑟福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建造了强大的加速器,并以此来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这两位卢瑟福的弟子在1951年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奖金。 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开下去,一直到长得令人无法忍受为止:英国人索迪(Frederick Soddy),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人赫维西(Georg von Hevesy),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德国人哈恩(Otto Hahn),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英国人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美国人贝特(Hans Bethe),1967年诺贝尔物理奖。苏联人卡皮查(P.L.Kapitsa),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除去一些稍微疏远一点的case,卢瑟福一生至少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还不算他自己本人)。当然,在他的学生中还有一些没有得到诺奖,但同样出色的名字,比如汉斯.盖革(Hans Geiger,他后来以发明了盖革计数器而著名)、亨利.莫斯里(Henry Mosley,一个被誉为有着无限天才的年轻人,可惜死在了一战的战场上)、恩内斯特.马斯登(Ernest Marsden,他和盖革一起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来被封为爵士)……等等,等等。 卢瑟福的实验室被后人称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他的头像出现在新西兰货币的最大面值——100元上面,作为国家对他最崇高的敬意和纪念。 五 1912年8月1日,玻尔和玛格丽特在离哥本哈根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结婚,随后他们前往英国展开蜜月。当然,有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忘记拜访的,那就是玻尔家最好的朋友之一,卢瑟福教授。 虽然是在蜜月期,原子和量子的图景仍然没有从玻尔的脑海中消失。他和卢瑟福就此再一次认真地交换了看法,并加深了自己的信念。回到丹麦后,他便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揭开原子内部的奥秘,这一梦想具有太大的诱惑力,令玻尔完全无法抗拒。 为了能使大家跟得上我们史话的步伐,我们还是再次描述一下当时玻尔面临的处境。卢瑟福的实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原子面貌:有一个致密的核心处在原子的中央,而电子则绕着这个中心运行,像是围绕着太阳的行星。然而,这个模型面临着严重的理论困难,因为经典电磁理论预言,这样的体系将会无可避免地释放出辐射能量,并最终导致体系的崩溃。换句话说,卢瑟福的原子是不可能稳定存在超过1秒钟的。 玻尔面临着选择,要么放弃卢瑟福模型,要么放弃麦克斯韦和他的伟大理论。玻尔勇气十足地选择了放弃后者。他以一种深刻的洞察力预见到,在原子这样小的层次上,经典理论将不再成立,新的革命性思想必须被引入,这个思想就是普朗克的量子以及他的h常数。 应当说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如何推翻麦氏理论还在其次,关键是新理论要能够完美地解释原子的一切行为。玻尔在哥本哈根埋头苦干的那个年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已经被发现了很久,化学键理论也已经被牢固地建立。种种迹象都表明在原子内部,有一种潜在的规律支配着它们的行为,并形成某种特定的模式。原子世界像一座蕴藏了无穷财宝的金字塔,但如何找到进入其内部的通道,却是一个让人挠头不已的难题。 然而,像当年的贝尔佐尼一样,玻尔也有着一个探险家所具备的最宝贵的素质:洞察力和直觉,这使得他能够抓住那个不起眼,但却是唯一的,稍纵即逝的线索,从而打开那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1913年初,年轻的丹麦人汉森(Hans Marius Hansen)请教玻尔,在他那量子化的原子模型里如何解释原子的光谱线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玻尔之前并没有太多地考虑过,原子光谱对他来说是陌生和复杂的,成千条谱线和种种奇怪的效应在他看来太杂乱无章,似乎不能从中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然而汉森告诉玻尔,这里面其实是有规律的,比如巴尔末公式就是。他敦促玻尔关心一下巴尔末的工作。 突然间,就像伊翁(Ion)发现了藏在箱子里的绘着戈耳工的麻布,一切都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谁也没有想到的地方,量子得到了决定性的突破。1954年,玻尔回忆道:当我一看见巴尔末的公式,一切就都清楚不过了。 要从头回顾光谱学的发展,又得从伟大的本生和基尔霍夫说起,而那势必又是一篇规模宏大的文字。鉴于篇幅,我们只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因为本史话原来也没有打算把方方面面都事无巨细地描述完全。概括来说,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任何元素在被加热时都会释放出含有特定波长的光线,比如我们从中学的焰色实验中知道,钠盐放射出明亮的黄光,钾盐则呈紫色,锂是红色,铜是绿色……等等。将这些光线通过分光镜投射到屏幕上,便得到光谱线。各种元素在光谱里一览无余:钠总是表现为一对黄线,锂产生一条明亮的红线和一条较暗的橙线,钾则是一条紫线。总而言之,任何元素都产生特定的唯一谱线。 但是,这些谱线呈现什么规律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却是一个大难题。拿氢原子的谱线来说吧,这是最简单的原子谱线了。它就呈现为一组线段,每一条线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波长。比如在可见光区间内,氢原子的光谱线依次为:656,484,434,410,397,388,383,380……纳米。这些数据无疑不是杂乱无章的,1885年,瑞士的一位数学教师巴尔末(Johann Balmer)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总结了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些波长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巴尔末公式。将它的原始形式稍微变换一下,用波长的倒数来表示,则显得更加简单明了: ν=R(1/2^2 - 1/n^2) 其中的R是一个常数,称为里德伯(Rydberg)常数,n是大于2的正整数(3,4,5……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经验公式。但没有人可以说明,这个公式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从基本理论将它推导出来。但是在玻尔眼里,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它像一个火花,瞬间点燃了玻尔的灵感,所有的疑惑在那一刻变得顺理成章了,玻尔知道,隐藏在原子里的秘密,终于向他嫣然展开笑颜。 我们来看一下巴耳末公式,这里面用到了一个变量n,那是大于2的任何正整数。n可以等于3,可以等于4,但不能等于3.5,这无疑是一种量子化的表述。玻尔深呼了一口气,他的大脑在急速地运转,原子只能放射出波长符合某种量子规律的辐射,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回忆一下从普朗克引出的那个经典量子公式:E = hν。频率(波长)是能量的量度,原子只释放特定波长的辐射,说明在原子内部,它只能以特定的量吸收或发射能量。而原子怎么会吸收或者释放能量的呢?这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斯塔克(J.Stark)就提出,光谱的谱线是由电子在不同势能的位置之间移动而放射出来的,英国人尼科尔森(J.W.Nicholson)也有着类似的想法。玻尔对这些工作无疑都是了解的。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玻尔的脑中浮现出来:原子内部只能释放特定量的能量,说明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势能位置”之间转换。也就是说,电子只能按照某些“确定的”轨道运行,这些轨道,必须符合一定的势能条件,从而使得电子在这些轨道间跃迁时,只能释放出符合巴耳末公式的能量来。 我们可以这样来打比方。如果你在中学里好好地听讲过物理课,你应该知道势能的转化。一个体重100公斤的人从1米高的台阶上跳下来,他/她会获得1000焦耳的能量,当然,这些能量会转化为落下时的动能。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我们通过某种方法得知,一个体重100公斤的人跳下了若干级高度相同的台阶后,总共释放出了1000焦耳的能量,那么我们关于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可以说些什么呢? 明显而直接的计算就是,这个人总共下落了1米,这就为我们台阶的高度加上了一个严格的限制。如果在平时,我们会承认,一个台阶可以有任意的高度,完全看建造者的兴趣而已。但如果加上了我们的这个条件,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就不再是任意的了。我们可以假设,总共只有一级台阶,那么它的高度就是1米。或者这个人总共跳了两级台阶,那么每级台阶的高度是0.5米。如果跳了3次,那么每级就是1/3米。如果你是间谍片的爱好者,那么大概你会推测每级台阶高1/39米。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即每级台阶高0.6米。道理是明显的:高0.6米的台阶不符合我们的观测(总共释放了1000焦耳能量)。如果只有一级这样的台阶,那么它带来的能量就不够,如果有两级,那么总高度就达到了1.2米,导致释放的能量超过了观测值。如果要符合我们的观测,那么必须假定总共有一又三分之二级台阶,而这无疑是荒谬的,因为小孩子都知道,台阶只能有整数级。 在这里,台阶数“必须”是整数,就是我们的量子化条件。这个条件就限制了每级台阶的高度只能是1米,或者1/2米,而不能是这其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原子和电子的故事在道理上基本和这个差不多。我们还记得,在卢瑟福模型里,电子像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打转。当电子离核最近的时候,它的能量最低,可以看成是在“平地”上的状态。但是,一旦电子获得了特定的能量,它就获得了动力,向上“攀登”一个或几个台阶,到达一个新的轨道。当然,如果没有了能量的补充,它又将从那个高处的轨道上掉落下来,一直回到“平地”状态为止,同时把当初的能量再次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关键是,我们现在知道,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只能释放或吸收特定的能量(由光谱的巴尔末公式给出),而不是连续不断的。玻尔做出了合理的推断:这说明电子所攀登的“台阶”,它们必须符合一定的高度条件,而不能像经典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是连续而任意的。连续性被破坏,量子化条件必须成为原子理论的主宰。 我们不得不再一次用到量子公式E = hν,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史蒂芬.霍金在他那畅销书《时间简史》的Acknowledgements里面说,插入任何一个数学公式都会使作品的销量减半,所以他考虑再三,只用了一个公式E = mc2。我们的史话本是戏作,也不考虑那么多,但就算列出公式,也不强求各位看客理解其数学意义。唯有这个E = hν,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清楚它的含义,这对于整部史话的理解也是有好处的,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它也决不亚于爱因斯坦的那个E = mc2。所以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下这个方程的描述:E代表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 回到正题,玻尔现在清楚了,氢原子的光谱线代表了电子从一个特定的台阶跳跃到另外一个台阶所释放的能量。因为观测到的光谱线是量子化的,所以电子的“台阶”(或者轨道)必定也是量子化的,它不能连续而取任意值,而必须分成“底楼”,“一楼”,“二楼”等,在两层“楼”之间,是电子的禁区,它不可能出现在那里。正如一个人不能悬在两级台阶之间漂浮一样。如果现在电子在“三楼”,它的能量用W3表示,那么当这个电子突发奇想,决定跳到“一楼”(能量W1)的期间,它便释放出了W3-W1的能量。我们要求大家记住的那个公式再一次发挥作用,W3-W1 = hν。所以这一举动的直接结果就是,一条频率为ν的谱线出现在该原子的光谱上。 玻尔所有的这些思想,转化成理论推导和数学表达,并以三篇论文的形式最终发表。这三篇论文(或者也可以说,一篇大论文的三个部分),分别题名为《论原子和分子的构造》(On the Constitution of Atoms and Molecules),《单原子核体系》(Systems Containing Only a Single Nucleus)和《多原子核体系》(Systems Containing Several Nuclei),于1913年3月到9月陆续寄给了远在曼彻斯特的卢瑟福,并由后者推荐发表在《哲学杂志》(Philosophical Magazine)上。这就是在量子物理历史上划时代的文献,亦即伟大的“三部曲”。 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果把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分为三部分,1900年的普朗克宣告了量子的诞生,那么1913年的玻尔则宣告了它进入了青年时代。一个完整的关于量子的理论体系第一次被建造起来,虽然我们将会看到,这个体系还留有浓重的旧世界的痕迹,但它的意义却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量子第一次使全世界震惊于它的力量,虽然它的意识还有一半仍在沉睡中,虽然它自己仍然置身于旧的物理大厦之内,但它的怒吼已经无疑地使整个旧世界摇摇欲坠,并动摇了延绵几百年的经典物理根基。神话中的巨人已经开始苏醒,那些藏在古老城堡里的贵族们,颤抖吧!
2023-06-28 13:41:451

物理的发展史

公元1638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一书出版,书内载有斜面实验的详细描述。伽利略的动力学研究与1609~1618年间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根据天文观测总结所得开普勒三定律,同为牛顿力学的基础。   公元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利拆利作大气压实验,发明水银气压计。   公元1646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公元1654年,德国科学家格里开发明抽气泵,获得真空。   公元1662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实验发现波义耳定律。十四年后,法国科学家马里奥特也独立的发现此定律。   公元1663年,格里开作马德堡半球实验。   公元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作色散实验。   公元1669年,巴塞林那斯发现光经过方解石有双折射的现象。   公元1675年,牛顿作牛顿环实验,这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但牛顿仍用光的微粒说解释。   公元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作风筝实验,引雷电到地面。   公元1767年,美国科学家普列斯特勒根据富兰克林导体内不存在静电荷的实验,推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发现蛙腿筋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不过直到1791年他才发表这方面的论文。   公元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用他自己发明的扭秤,从实验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这以前,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已有过类似设计,并于1750年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7年,法国科学家查理发现了气体膨胀的查理-盖·吕萨克定律。盖·吕萨克的研究发表于1802年。 公元1914年,英国科学家莫塞莱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辐射特征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X射线光谱学的基础。   公元1914年,德国科学家弗朗克与赫兹测量汞的激发电位。 1915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判定他们测的结果实际上是第一激发电位,这正是玻尔1913年定态跃迁原子模型理论的极好证据。   公元1914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发现β能谱。   公元1915年,在爱因斯坦的倡议下,荷兰科学家德哈斯首次测量回转磁效应。   公元1916年,荷兰科学家德拜提出X射线粉末衍射法。   公元1919年,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发明质谱仪,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公元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公元1919年,德国科学家巴克家森发现磁畴。      公元1922年,德国科学家斯特恩与盖拉赫使银原子束穿过非均匀磁场,观测到分立的磁矩,从而证实空间量子化理论。   公元1923年,美国科学家康普顿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X射线散射中波长变长的实验结果,称康普顿效应。  公元1927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森与革末用低速电子进行电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衍射。同年,英国科学家G.P.汤姆逊用高速电子获电子衍射花样,他们的工作为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公元1928年,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印度科学家喇曼等人发现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即喇曼效应。      公元1931年,美国科学家劳伦斯等人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公元1932年,英国科学家考克拉夫特与爱尔兰科学家瓦尔顿共同发明高电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实现人工核蜕变。   公元1932年,美国科学家尤里将天然液态氢蒸发浓缩后,发现氢的同位素—氘的存在。   公元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在这以前,卢瑟福于1920年曾设想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中性粒子,质量大体与质子相等。据此曾安排实验,但末获成果。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等人在α射线轰击铍的实验中,发现过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误认为γ射线;1931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与伊仑·居里让这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通过石蜡,打出高速质子。查德威克接着做了大量实验,并利用威尔逊云室拍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这一射线即是卢瑟福预言的中子。   公元1932年,美国科学家安德森从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证实狄拉克的预言。   公元1933年,美国科学家图夫建立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公元1933年,英国科学家布拉凯特等人从云室照片中发现正负电子对。   公元1934年,前苏联科学家切仑柯夫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的一种现象,称切仑柯夫辐射。   公元1934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公元1936年,安德森等人发现μ介子。   公元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与史特拉斯曼发现铀裂变。   公元1938年,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用实验证实液氦的超流动性。   公元1939年,奥地利裔美国科学家拉比等人用分子束磁共振法测核磁矩。      公元1940年,美国科学家开尔斯特等人用分子建造第一台电子感应加速器。   公元1946年,美国科学家珀塞尔用共振吸收法测核磁矩,布拉赫用核感应法测核磁矩,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核磁共振。这种方法可以使核磁矩和磁场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公元1947年,德裔美国科学家库什精确测量电子磁矩,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有微小偏差。   公元1947年,美国科学家兰姆与雷瑟福用微波方法精确测出氢原子能级的差值,发现英国科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仍与实际有不符之处。这一实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公元1948年,美国科学家肖克利、巴丁与布拉顿共同发明晶体三级管。      公元1952年,美国科学家格拉塞发明气泡室,比威尔逊云室更为灵敏。   公元1954年,美国科学家汤斯等人制成受激辐射的微波放大器——曼塞。   公元1955年,美国科学家张伯伦与希格里等人发现反质子。1957年,希格里等人又发现反中子。   公元1956年,华裔美国科学家吴健雄等人实验验证了华裔美国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1956年)。实验方法是将钴-60置于极低温(0.01K)的环境中测量β蜕变。   公元1958年,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实现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穆斯堡尔效应)。   公元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制成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肖洛和汤斯1958年的预言。   公元1962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森发现约瑟夫森效应。 另附 1900--1909 1900年,瑞利发表适用于长波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 1900年,普朗克(M.Plank,1858—1947)提出了符合整个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开 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导出了这个公式。 1900年,维拉尔德(P.Willard,1860一1934)发现γ射线。 1901年,考夫曼(W.Kaufmann,1871—1947)从镭辐射测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从 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1901年,理查森(O.W.Richardson,1879—1959)发现灼热金属表面的电子发射规律。 后经多年实验和理论研究,又对这一定律作进一步修正。 1902年,勒纳德从光电效应实验得到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电子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 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提供实验基础。 1902年,吉布斯出版《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创立统计系综理论。 1903年,卢瑟福和索迪(F.Soddy,1877一1956)发表元素的嬗变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发表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并发表光量子 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等现象。 1905年,朗之万(P.Langevin,1872—1946)发表顺磁性的经典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 理,发现质能之间的相当性。 1906年,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 1907年,外斯(P.E.Weiss,1865—1940)发表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提出磁畴假设。 1908年,昂纳斯(H.Kammerlingh—Onnes,1853—1926)液化了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 1908年,佩兰(J.B.Perrin,1870—1942)实验证实布朗运动方程,求得阿佛伽 德罗常数。 1908—1910年,布雪勒(A.H.Bucherer,1863—1927)等人,分别精确测量出电子质量 随速度的变化,证实了洛仑兹-爱因斯坦的质量变化公式。 1908年,盖革(H.Geiger,1882—1945)发明计数管。卢瑟福等人从粒子测定电子电荷e 值。 1906—1917年,密立根(R.A.Millikan,1868—1953)测单个电子电荷值,前后历经11 年,实验方法做过三次改革,做了上千次数据。 1909年,盖革与马斯登(E.Marsden)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从实验发现粒子碰撞金属箔产 生大角度散射,导致1911年卢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的理论。这一理论于1913年为盖 革和马斯登的实验所证实。 1910--1919 1911年,昂纳斯发现汞、铅。锡等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电性。 1911年,威尔逊(C.T.R.Wilson,i869—1959)发明威尔逊云室,为核物理的研究提供 了重要实验手段。 1911年,赫斯(V.F.Hess,1883—1964)发现宇宙射线。 1912年,劳厄(M.V.Laue,1879—1960)提出方案,弗里德里希(W. Friedrich),尼平 (P.KniPning,1883—1935)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X射线的波动性。 1912年,能斯特(W. Nernst,1864—1941)提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定律(即热力学第三定 律)。 1913年,斯塔克(J.Stark,1874—1957)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裂象(斯塔克效应)。 1913年,玻尔(N.Bohr,1885—1962)发表氢原子结构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1913年,布拉格父子(W.H.Bragg,1862—l942;W.L.Bragg,1890—1971)研究X射 线衍射,用X射线晶体分光仪,测定X射线衍射角,根据布拉格公式:Zdsin6=算出晶 格常数d。 1914年,莫塞莱(H.G.J.Moseley,1887—1915)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辐射特征线之间 的关系,奠定了X射线光谱学的基础。 1914年,弗朗克(J. Franck,1882——1964)与 G.赫兹(G.Hertz,1887—1975)测 汞的激发电位。 1914年,查德威克(J.Chadwick,1891—1974)发现能谱。 1914年,西格班(K.M.G.Siegbahn,1886—1978)开始研究 X射线光谱学。 1915年,在爱因斯坦的倡仪下,德哈斯(W.J.de Hass,1878—1960)首次测量回转磁效 应。 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1916年,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概念推出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后 发展为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 1916年,德拜(P.J.W.Debye,1884—1966)提出 X射线粉末衍射法。 1919年,爱丁顿(A.S.Eddington,1882—1944)等人在日食观测中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 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 1919年,阿斯顿(F.W.Aston,1877—1945)发明质谱仪,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1919年,巴克豪森(H.G.Barkhausen)发现磁畴。 1920--1929 1921年,瓦拉塞克发现铁电性。 1922年,斯特恩(O.Stern,1888—1969)与盖拉赫(W.Gerlach,1889—1979) 使银原子束穿过非均匀磁场,观测到分立的磁矩,从而证实空间量子化理论。 1923年,康普顿(A.H.Compton,1892—1962)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X射线散射中 波长变长的实验结果,称康普顿效应。 1924年,德布罗意(L.de Broglie,1892—1987)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1924年,玻色(S.Bose,1894—1974)发表光子所服从的统计规律,后经爱因斯坦补充建立了玻色一爱因斯坦 统计。 1925年,泡利(W.Pauli,1900—1958)发表不相容原理。 1925年,海森伯(W.K.Heisenberg,1901—1976)创立矩阵力学。 1925年,乌伦贝克(G.E.Uhlenbeck,1900--)和高斯密特(S.A.Goudsmit,1902—1979)提出电子自旋假设。 1926年,薛定愕(E.Schrodinger,1887—1961)发表波动力学,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 学的等价性。 1926年,费米(E.Fermi,1901—1954)与狄拉克(P.A.M.Dirac,1902—1984)独立 提出费米-狄拉克统计。 1926年,玻恩(M.Born,1882—1970)发表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1927年,海森伯发表不确定原理。 1927年,玻尔提出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 1927年,戴维森(C.J.Davisson,1881—1958)与革末(L.H.Germer,1896-- 1971)用低速电子进行电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衍射。同年,G.P.汤姆生 (G.P.Thomson,1892—1975)用高速电子获电子衍射花样。 1928年,拉曼(C.V.Raman,1888--1970)等人发现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即拉曼效应。 1928年,狄拉克发表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把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和自旋、磁矩联系了起 来。 1928—1930年,布洛赫(F.BIoch,1905—1983)等人为固体的能带理论奠定了基础。 1930--1939 1930—1931年,狄拉克提出正电子的空穴理论和磁单极子理论。 1931年,A.H.威尔逊(A.H.Wilson)提出金属和绝缘体相区别的能带模型,并预言介 于两者之间存在半导体,为半导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931年,劳伦斯(E.O.Lawrence,1901—1958)等人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考克拉夫特(J.D.Cockcroft,1897—1967)与沃尔顿(E.T.Walton)发明高 电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实现人工核蜕变。 1932年,尤里(H.C.Urey,1893—1981)将天然液态氢蒸发浓缩后,发现氢的同位素 ——氘的存在。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在这以前,卢瑟福于1920年曾设想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中性粒 子,质量大体与质予相等。据此曾安排实验,但未获成果。 193O年,玻特(w.B大成,18盯一1的7)等人在。射线轰击被的实验中,发现过一种穿 透力极强的射线,一误认为、射线,1931年约里奥(F.Joliot,1900—1958)与伊 伦·居里(1.Curie,1897—1956)让这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通过石蜡,打出高速 质子。查德威克接着做了大量实验,并用威尔逊云室拍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这 一射线即是卢瑟福预言的中子。 1932年,安德森(C.D.Anderson,1905一)从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证实狄拉克的预言。 1932年,诺尔(M.Knoll)和鲁斯卡(E.Ruska)发明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2年,海森伯、伊万年科(Д.Д.Иваненко)独立发表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 组成的假说。 1933年,泡利在索尔威会议上详细论证中微于假说,提出β衰变。 1933年,盖奥克(W.F.Giauque)完成了顺磁体的绝热去磁降温实验,获得千分之几开的 低温。 1933年,迈斯纳(W.Meissner,1882—1974)和奥克森菲尔德(R.Ochsenfeld)发现超 导体具有完全的抗磁性。 1933年,费米发表p衰变的中微子理论。 1933年,图夫(M.A.Tuve)建立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1933年,布拉开特(P.M.S.Blackett,1897—1974)等人从云室照片中发现正负电子对。 1934年,切仑柯夫(Π.A.Черенков)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的一种现象, 称切仑柯夫辐射。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5年,汤川秀村发表了核力的介于场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35年,F.伦敦和H.伦敦发表超导现象的宏观电动力学理论。 1935年,N.玻尔提出原子核反应的液搞核模型。 1938年,哈恩(O.Hahn,1879—1968)与斯特拉斯曼(F.Strassmann)发现铀裂变。 1938年,卡皮查(П.Л.Капича,1894--)实验证实氦的超流动性。 1998年,F.伦敦提出解释超流动性的统计理论。 1939年,迈特纳(L.Meitner,1878—1968)和弗利行(O.Frisch)根据获滴核模型指出, 哈恩-斯特拉斯曼的实验结果是一种原子核的裂变现象。 1939年,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1904—1967)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1939年,拉比(I.I.Rabi,1898—1987)等人用分子束磁共振法测核磁矩。 1940--1949 1940年,开尔斯特(D.W.Kerst)建造第一台电子感应加速器。 1940—1941年,朗道(Л.И.Ландау,1908—1968)提出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 1941年,布里奇曼(P.W.Bridgeman,1882—1961)发明能产生 10万巴高压的装置。 1942年,在费米主持下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裂变反应堆。 1944—1945年,韦克斯勒(ВИВеклер.1907--1966)和麦克米伦(E.M.McMillan, 1907—)各自独立提出自动稳相原理,为高能加速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46年,阿尔瓦雷兹(L.W.Alvarez,1911--)制成第一台质子直线加速器。 1946年,柏塞尔(E.M.Purcell)用共振吸收法测核磁矩,布洛赫(F.Bloch,1905—1983)用核感应法测核磁矩,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实现核磁共振。这种方法可以使核磁矩和磁场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1947年,库什(P.Kusch)精确测量电子磁矩,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有微小偏差。 1947年,兰姆(W.E.Lamb,Jr.)与雷瑟福(R.C.Retherford)用微波方法精确测出氢原子能级的差值,发现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仍与实际有不符之处。这一实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 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1947年,鲍威尔(C.F.Powell,1903—1969)等用核乳胶的方法在宇宙线中发现π介子。 1947年,罗彻斯特和巴特勒(C.Butler,1922--)在宇宙线中发现奇异粒子。 1947年,H,P.卡尔曼和J.W.科尔特曼等发明闪烁计数器。 1947年,普里高金(I.Prigogine,1917--)提出最小熵产生原理。 1948年,奈耳(L.E.F.Neel,1904--)建立和发展了亚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 1948年,张文裕发现μ子系弱作用粒子,并发现了μˉ子原子。 1948年,肖克利(w.Shockley),巴丁(J.Bardeen)与布拉顿(W.H.Brattain) 发明晶体三极管。 1948年,伽柏(D.Gabor,1900—1979)提出现代全息照相术前身的波阵面再现原理。 1948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1.Schwinger)费因曼(R.P.Feynman,1918-- 1988)等分别发表相对论协变的重正化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逐步形成消除发散困难的重 正化方法。 1949年,迈耶(M.G.Mayer)和简森(J.H.D.Jensen)等分别提出核壳层模型理论。 1950-1959 ???? 1960--现在 1960年,梅曼(T.H.Maiman)制成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肖洛(A.L.Schawlow)和 汤斯1958年的预言。 1962年,约瑟夫森(B.D.Josephson)发现约瑟夫森效应。 1964年,盖耳曼(M.Gell-Mann)等提出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1964年,克洛宁(J.W.Cronin)等实验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CP联合变换守 恒被破坏。 1967—1968年,温伯格(S.Weinberg)、萨拉姆(A.salam)分别提出电弱统一理论标准模型。 1969年,普里高金首次明确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1973年,哈塞尔特(F.J.Hasert)等发现弱中性流,支持了电弱统一理论。 1974年,丁肇中(1936--)与里希特(B.Richter,1931--)分别发现J/ψ粒子。 1980年,克利青(V.Klitzing,1943--)发现量子霍尔效应。 1983年,鲁比亚(C.Rubbia,1934--)和范德梅尔(S.V.d.Meer,1925--)等人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W±和Z0粒子。   公元1792年,伏打研究加伐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公元1798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公元1798年,美国科学家伦福德发表他的摩擦生热的实验,这些实验事实是反对热质说的重要依据。   公元1799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做真空中的摩擦实验,以证明热是物体微粒的振动所致。   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休尔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公元1801年,德国科学家里特尔从太阳光谱的化学作用,发现紫外线。   公元1801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   公元1802年,英国科学家沃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中有暗线。   公元1808年,法国科学家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公元1811年,英国科学家布儒斯特发现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律。   公元1815年,德国科学家夫琅和费开始用分光镜研究太阳光语中的暗线。   公元1819年,法国科学家杜隆与珀替发现克原子固体比热是一常数,约为6卡/度·克原子,称杜隆·珀替定律。   公元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公元1820年,法国科学家毕奥和沙伐由实验归纳出电流元的磁场定律。   公元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由实验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822年进一步研究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安培作用力定律。   公元1821年,爱沙尼亚科学家塞贝克发现温差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公元1827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液体中的细微颗粒作不断地杂乱无章运动,是分子运动论的有力证据。   公元1830年,诺比利发明温差电堆。   公元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公元1834年,法国科学家珀耳帖发现电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应。
2023-06-28 13:41:561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若贝尔奖的获得者

输入诺贝尔奖就可以查的到
2023-06-28 13:42:051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3-06-28 13:42:145

世界上有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金。

居里夫人,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第一位以唯一获得者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1954年化学奖,化学键的研究,1962年和平奖(反对核武在地面测试)。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1853~1928),他填补了经典电磁场理论与相对论之间的鸿沟,是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间的一位承上启下式的科学巨擘,是第一代理论物理学家的领袖。他与同胞塞曼共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约瑟夫·约翰·汤姆逊,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1905年,他被任命为英国皇家学院的教授;19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6年任皇家学会主席。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荷兰物理学家。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范德华力(即分子间作用力)。
2023-06-28 13:42:533

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哪些人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E.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尔施泰特德国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国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维兰德德国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国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国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奥伊勒-凯尔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费歇尔德国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贝吉乌斯德国 1932年 I.La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约里奥-居里法国 1936年 P.Debye德拜荷兰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国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库恩德国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国研究性激素 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维尔塔宁芬兰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萨姆纳美国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诺思罗普美国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斯坦利美国 1947年 R.Robinson鲁宾逊英国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 1950年 O.Diels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麦克米伦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国 1952年 A.Martin马丁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辛格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鲍林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维尼奥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欣谢尔伍德美国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开尔文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佩鲁兹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肯德鲁英国 1963年 K.Ziegler齐格勒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纳塔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波特英国 M.Eigen艾根德国 1968年 L.Onsager翁萨格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巴顿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哈塞尔挪威 1970年 L.F.Leloir莱洛伊尔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莫尔美国 W.H.Stein斯坦美国 1973年 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尔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维蒂希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尔伯特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霍夫曼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克卢格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尔德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卡尔勒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美籍华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国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莱恩法国 D.Cram克拉姆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胡伯尔德国 H.Michel米歇尔德国 1989年 S.Altman奥尔特曼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国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马库斯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欧拉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克鲁岑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莫利纳美国 F.S.Roweland罗兰美国 1996年 H.W.Kroto克罗特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苛尔美国 R.E.Smalley斯莫利美国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沃克尔英国 J.C.Skou斯科丹麦 1998年 W.Kohn科恩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国 1999年 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
2023-06-28 13:43:331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有哪些

1901-1950  1901年   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 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 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 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 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 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1914年 T.W.理查兹(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868—1928) 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授奖 1917年 未授奖 1918年 哈伯(Fritz Haber,1868—1930) 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 1919年 未授奖 1920年 能斯特(Walter Nernst,1864—1941) 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索迪(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 1922年 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1877—1945) 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 太多了,楼主想看谁自己百度吧~
2023-06-28 13:43:412

诺贝尔化学奖都有谁获得?

历届(1901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具体如下:1901年,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1902年,埃米尔u2022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1903年,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1904年,威廉u2022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1905年,阿道夫u2022冯u2022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 德国人(1835–1917)1906年,亨利u2022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国人(1852–1907)1907年,爱德华u2022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德国人(1860–1917)1908年,欧内斯特u2022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国人(1871–1937)1909年,威廉u2022奥斯持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 德国人(1853–1932)1910年,奥托u2022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1931)1911年,玛丽u2022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兰人(1867–1934)1912年,维克多u2022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1871–1935)1913年,保尔u2022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国人(1854–1941);西奥多u2022威廉u2022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国人 (1868–1928)1914年,阿尔弗雷德u2022维尔纳(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国人(1866–1919)1915年,理查德u2022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国人 (1872–1942)1916-1917年,空1918年,弗里茨u2022哈伯(Fritz Haber)德国人(1868–1934)1919年,空1920年,瓦尔特u2022能斯脱(Walther Nernst) 德国人(1864–1941)1921年,弗雷德里克u2022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 (男) (1877-1956)1922年,弗朗西斯u2022威廉年,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国人 男 (1877-1945)1923年,弗里茨u2022普端格 (FRITZ PREGL)奥地利人 (1869-1930)1924年,空1925年,理查德u2022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国人(1865-1929)1926年,西奥多年,斯维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1927年,海因里希u2022Ou2022魏兰德(Heinrich.O.Wieland)德国人(1877-1957)1928年,阿道夫u2022Ou2022Ru2022温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国人(1876-1959)1929年,阿瑟u2022哈登(Arthur Harden)英国人(1865–1940);汉斯年,冯年,奥伊勒一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国人(1873–1964)1930年,汉斯u2022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人(1881–1945)1931年,卡尔u2022波斯(Carl Bosch)德国人(1874-1940);弗里镕里希u2022贝吉乌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国人 (1884–1949)1932年,欧文u2022兰茂尔(Irving Langmuir) 美国人 (1881–1957)1933年,空1934年,哈罗德u2022克荣顿u2022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国人(1893– )1935年,弗雷德里克u2022约里奥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国人(1900–1958);伊伦u2022约里奥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国人(1897–1956)1936年,彼得u2022J.Wu2022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兰人(1884–1966)1937年,瓦尔特u2022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国人(1883–1950);保罗u2022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1971)1938年,理查德u2022库恩 (Richard Kuhn) 德国人 (1900–1967)1939年,阿道夫u2022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国人(1903一 );利奥波德u2022鲁齐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1976)1940-1942年,空1943年,盖奥尔格u2022冯u2022赫维西(Georg von Hevesy)瑞典(1885–1966)1944年,奥托u2022哈思 (Otto Habn) 德国人(1879–1968)1945年,阿尔图巴u2022Iu2022魏尔塔雨Arturi.I.Virtanen 芬兰人(1895–1973)1946年,詹姆斯u2022Bu2022萨姆纳 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国人(1887–1955);约翰u2022霍华德u2022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throp美国人(1891– )1947年,罗伯特u2022鲁宾逊Robert Robinson英国人 (1886–1975)1948年,阿恩u2022w.K.蒂塞留斯 ( Arne W,k,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1949年,威廉u2022Fu2022吉奥克(William .F.Giauque)(1895–)美国人1950年,奥托.P.Hu2022第尔斯(Otto P.H.Diels) (1876–1954)德国人;库特u2022阿尔德 (Kurt Alder) (1902–1958) 德国人1951年,艾德温.Mu2022麦克米伦(Edwin M.Mcmillam) 美国人(1907– );格伦.T.酉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 美国人1952年,阿切尔u2022J.Pu2022马丁(Archer J.P. Martin) (1910– ) 英国人;理查德u2022L.Mu2022辛格(Richard L.M.Synge)英国人(1914–)1953年,赫尔曼u2022施陶丁格尔(Hermann Staudinger) 德国人(1881–1965)1954年,菜纳斯u2022c.波林 (Linus C.Pauling) 美国人 (1901–)(一九六二年获和平奖)1955年,文森特u2022杜u2022维格诺德(Vincent du Vigneaud)美国人(1901–)1956年,西里尔u2022N.欣谢尔伍掐(Cyril N.Hinshelwood) 英国人(1897–1967);尼古拉u2022Nu2022谢苗诺夫 (Nikolai N.Semenov)苏联人(1896– )1957年,亚历山大u2022Ru2022托德 (Alexander R.Todd)英国人(1907–)1958年,弗雷德里克u2022桑格(Fnederick Sanger)英国人(1918–)(一九五八、一九八O年两度获奖)1959年,雅罗斯拉夫u2022海洛夫斯基(Jaroslav Heyrovsky) 捷克斯洛代克人(1890–1967)1960年,威拉德u2022弗兰克.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 美国人(1908–)1961年,MELVINCALVIN1962年,约翰u2022考德里u2022肯德鲁 (John Cowdery kendrew)英国人(1917–)1963年,卡尔u2022齐格勒 (Karl Ziegler)德国人(1898–1973);久里奥u2022纳塔 ( Giulio Natta) 意大利人 (1903-1979)1964年,多罗西u2022克劳宣特u2022霍奇金(女)(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英国人 (1910–)1965年,罗伯持u2022伯恩斯u2022伍德沃德 (Robert bruns Woodward) 英国人 (1917–1979)1966年,罗伯持u2022桑德逊u2022马利肯 (Robert S Mulliken) 美国人(1896–)1967年,曼弗雷德u2022艾根 (Manfred Eigen) 德国人 (1927–);罗纳德u2022G.wu2022诺里什 (Ronald G.W.Norrish) 英国人 (1897–1978);乔治u2022波特 (George Porter) 英国人 (1920–)1968年,拉斯u2022翁萨格 (Lars Onsager) 美籍挪威人 (1903–1976)1969年,德里克u2022哈罗德u2022理查德u2022巴顿 ( 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 ) 英国人 (1918–);奥德u2022哈塞尔 (Odd Hassel)挪威1970年,卢伊斯u2022弗德里科u2022菜洛伊尔 (Luis Federico Leloir)阿根廷 (1906–)1971年,格哈特u2022赫兹伯格 (Gerbard Herzberg) 加拿大籍德国人(1904–)1972年,克里斯廷u2022波默u2022安芬森 (Christian Boehmer Anfisen) 美国人 (1916–)1973年,恩斯持u2022奥托u2022费台尔 (Ernst Otto Fisher) 德国人(1918–);杰弗里u2022威尔金森 (Geoffrey Wilkinson) 英国人 (1921–)1974年,保尔u2022约翰u2022弗洛里 ( PaulJohH Flory) 美国人 (1910–)1975年,约翰u2022沃卡普u2022康福思 (John Warcup Cornforth) 英国人(1917–);弗拉基米尔u2022普赖洛格 ( Vladimir Prelog) 瑞士籍南斯拉夫人(1906–)1976年,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1977年,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1978年,P.D. 米切尔(英国人)1979年,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1980年,P. 伯格(美国人);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1982年,A. 克卢格(英国人)1983年,H.陶布(美国人)1984年,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1986年,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1987年,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J.M. 莱恩(法国人)1988年,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1989年,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1990年,E.J. 科里(美国人)1991年,R.R. 恩斯特(瑞士人)1992年,R.A. 马库斯(美国人)1993年,K.B. 穆利斯(美国人)、M. 史密斯(加拿大人)1994年,G.A. 欧拉(美国人)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2000年,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2001年,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u2022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u2022夏普莱斯 美国人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u2022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u2022维特里希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u2022阿格雷和罗德里克u2022麦金农年,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u2022切哈诺沃、阿夫拉姆u2022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u2022罗斯2005年,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u2022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u2022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u2022施罗克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u2022科恩伯格因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u2022埃特尔2008年,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u2022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2009年,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u2022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u2022舍特曼)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u2022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u2022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年,2013年,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u2022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u2022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u2022瓦谢尔(Arieh Warshel)2014年,美国霍华德u2022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u2022本茨格(Eric Betzig),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u2022赫尔(Stefan W. Hell)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u2022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u2022林道尔(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保罗u2022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和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奇兹u2022桑卡(Aziz Sancar),2016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u2022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国化学家Ju2022弗雷泽u2022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化学家伯纳德u2022Lu2022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2017年,瑞士科学家雅克u2022杜本内(Jacques Dubochet)、美国科学家乔基姆u2022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英国科学家理查德u2022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2018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格雷戈里·温特尔(Gregory P. Winter)201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英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202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23-06-28 13:44:491

谁获得过诺贝尔奖

小妹妹,哥哥教你:象这种问题呢``打开百度搜索页面,然后输入“诺贝尔奖获得者”,然后点“搜索”,就都知道了
2023-06-28 13:45:335

化学元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怎么样的?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并不存在。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到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s,公元前535~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Paracelsus,1493~1541)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入所缺少的元素。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入物体后最终也会分解。”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候,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Ⅰ.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Ⅱ.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Ⅲ.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Ⅳ.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从这个化学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锡不仅把一些非单质列为元素,而且把光和热也当作元素了。拉瓦锡所以把盐酸基、氢氟酸基以及硼酸基列为元素,是根据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一切酸中皆含有氧。盐酸,他认为是盐酸基和氧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是一种简单物质和氧的化合物,因此盐酸基就被他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了。氢氟酸基和硼酸基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在“简单非金属物质”前加上“能氧化和成酸的”的道理也在于此。在他认为,既然能氧化,当然能成酸。至于拉瓦锡元素表中的“土质”,在19世纪以前,它们被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认为是元素,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土质”在当时表示具有这样一些共同性质的简单物质,如具有碱性,加热时不易熔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几乎不溶解于水,与酸相遇不产生气泡。这样,石灰(氧化钙)就是一种土质,重土——氧化钡,苦土——氧化镁,硅土——氧化硅,矾土——氧化铝。在今天它们是属于碱土族元素或土族元素的氧化物。这个“土”字也就由此而来。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并着手测定原子量,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1841年,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硫有菱形硫、单斜硫,磷有白磷和红磷,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19世纪后半叶,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指出在红色氧化汞(HgO)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提出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其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在1921年证明大多数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质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质量分数求得的平均值。在这同一时期里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H.G.J.Moseley,1887~1915)在1913年系统地研究了由各种元素制成的阴极所得的X射线的波长,指出元素的特征是这个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原子序数。这样,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几种不同的单独的元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决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电荷数。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当然,直到今天,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也没有完结。当前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入开展,可以预料它将带来对化学元素的新认识。
2023-06-28 13:45:511

元素化学的发展历程

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 到公元前403一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 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爱(曰)稼穑。 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 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 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 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 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 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 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 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 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 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 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母。 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 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公元前535一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 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一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 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 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 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 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 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 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 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 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 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人所缺少的元素。 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 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 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 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入物体后最终也会分解。 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 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候,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 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 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 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 1.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 2.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 3.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认钻、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 4.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 从这个化学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锡不仅把一些非单质列为元素,而且把光和热也当作元素了。 拉瓦锡所以把盐酸基、氢氟酸基以及硼酸基列为元素,是根据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一切酸中皆含有氧。 盐酸,他认为是盐酸基和氧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是一种简单物质和氧的化合物,因此盐酸基就被他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了。 氢氟酸基和硼酸基也是如此。 他之所以在简单非金属物质前加上能氧化和成酸的的道理也在于此。 在他认为,既然能氧化,当然能成酸。 至于拉瓦锡元素表中的土质,在19世纪以前,它们被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认为是元素,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 土质在当时表示具有这样一些共同性质的简单物质,如具有碱性,加热时不易熔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几乎不溶解于水,与酸相遇不产生气泡。 这样,石灰(氧化钙)就是一种土质,重土--氧化钡,苦土--氧化镁,硅土--氧化硅,矾土--氧化铝。 在今天它们是属于碱土族元素或土族元素的氧化物。 这个土字也就由此而来。 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并着手测定原子量,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 1841年,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硫有菱形硫、单斜硫,磷有白磷和红磷,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 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 19世纪后半叶,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 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 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指出在红色氧化汞(H沪)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 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提出同位素的概念。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 其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在1921年证明大多数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 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质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质量分数求得的平均值。 在这同一时期里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H.G.J.Moseley,1887一1915)在1913年系统地研究了由各种元素制成的阴极所得的X射线的波长,指出元素的特征是这个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原子序数。 这样,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几种不同的单独的元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决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电荷数。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当然,直到今天,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也没有完结。 当前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入开展,可以预料它将带来对化学元素的新认识。
2023-06-28 13:46:121

请问原子的结构确认发展史

不懂啊
2023-06-28 13:46:203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_1911)1902。埃米尔·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_1919)1903。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_1927)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_1916)1905。阿道夫·冯·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 德国人(1835_1917)1906。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国人(1852_1907)1907。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德国人(1860_1917)1908。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国人(1871_1937)1909。威廉·奥斯持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 德国人(1853_1932)1910。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_1931)1911。玛丽·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兰人(1867_1934)1912。维克多·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1871_1935)1913。保尔·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国人(1854_1941);西奥多·威廉·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国人 (1868_1928)1914。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国人(1866_1919)1915。理查德·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国人 (1872_1942)1916-1917。空1918。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德国人(1868_1934)1919。空1920。瓦尔特·能斯脱(Walther Nernst) 德国人(1864_1941)1921。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 (男) (1877-1956)1922。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国人 男 (1877-1945)1923。弗里茨·普端格 (FRITZ PREGL)奥地利人 (1869-1930)1924。空1925。理查德·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国人(1865-1929)1926。西奥多。斯维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1927。海因里希·O·魏兰德(Heinrich.O.Wieland)德国人(1877-1957)1928。阿道夫·O·R·温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国人(1876-1959)1929。阿瑟·哈登(Arthur Harden)英国人(1865_1940);汉斯。冯。奥伊勒一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国人(1873_1964)1930。汉斯·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人(1881_1945)1931。卡尔·波斯(Carl Bosch)德国人(1874-1940);弗里_里希·贝吉乌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国人 (1884_1949)1932。欧文·兰茂尔(Irving Langmuir) 美国人 (1881_1957)1933。空1934。哈罗德·克荣顿·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国人(1893_ )1935。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国人(1900_1958);伊伦·约里奥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国人(1897_1956)1936。彼得·J.W·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兰人(1884_1966)1937。瓦尔特·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国人(1883_1950);保罗·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_1971)1938。理查德·库恩 (Richard Kuhn) 德国人 (1900_1967)1939。阿道夫·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国人(1903一 );利奥波德·鲁齐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_1976)1940-1942。空1943。盖奥尔格·冯·赫维西(Georg von Hevesy)瑞典(1885_1966)1944。奥托·哈思 (Otto Habn) 德国人(1879_1968)1945。阿尔图巴·I·魏尔塔雨Arturi.I.Virtanen 芬兰人(1895_1973)1946。詹姆斯·B·萨姆纳 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国人(1887_1955);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throp美国人(1891_ )1947。罗伯特·鲁宾逊Robert Robinson英国人 (1886_1975)1948。阿恩·w.K.蒂塞留斯 ( Arne W,k, Tiselius)(1902_1971)瑞典人1949。威廉·F·吉奥克(William .F.Giauque)(1895_)美国人2000。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2001。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200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2004。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2005。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2008年。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2009年。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舍特曼)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2013年。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2014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赫尔(Stefan W. Hell)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和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2016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国化学家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化学家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2017年。瑞士科学家雅克·杜本内(Jacques Dubochet)、美国科学家乔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2023-06-28 13:46:271

元素概念及学说发展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并不存在。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到公元前403一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爱(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2023-06-28 13:47:093

格拉斯哥大学的著名校友

* 亚当·斯密,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经济学之父,《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作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格大荣誉校友;* 开尔文,原名W.汤姆孙,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热力学温标概念首先提出者;* 詹姆斯·瓦特,机械学家,工程学家,蒸汽机的改良者;* 麦克斯韦,物理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弗兰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唐纳德·杜瓦(Donald Dewar),苏格兰议会首次选举产生的首席部长,被誉为“苏格兰国父”*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 Boswell),作家,英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传记作家,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 约瑟夫·李斯特,外科手术消毒技术创立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彼得·希格斯,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大荣誉校友,并与2012年在格大建立了希格斯-波色子实验室用于“上帝粒子”的相关研究 ;* 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电影制作人,记录片的创始人;他是被称为“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学生。*史蒂文·莫法特,是苏格兰著名编剧,代表作《神探夏洛克》《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以及《神秘博士》等作品。* George William Gray,药学家,液晶体发现者,东京都奖获得者;*J.G.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历史学、民俗学家,被认为是“巫术先于宗教”的第一人。*约翰·罗杰·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工程师及发明家,是电动机械电视系统的发明人。他的其他发明贡献包括发展光纤、无线电测向仪、红外线夜视镜及雷达。2002年,贝尔德被英国广播公司选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德里克·巴顿爵士(Sir Derek Barton),化学家,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詹姆斯·布莱克爵士(Sir James Black),苏格兰药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曾任英国邓迪大学校长;* 约翰·博伊德·奥尔男爵(John Boyd Orr),194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一等Boyd-Orr男爵,英国医学博士、生物学家;*威廉·拉姆齐爵士(Sir William Ramsay),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男爵(Alexander R. Todd,Todd),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化学家、男爵;* John Buchan,1st Baron Tweedsmuir,加拿大拿破仑大学名誉校长,作家,加拿大总督;*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诗人,伦敦大学的早期创始人之一* John H. D. Anderson,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自然哲学家;*James McGill,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慈善家;* William Elphinstone,阿伯丁大学创立人,永久名誉校长;* 亨利·坎贝尔·班纳曼爵士,英国自由党政治家,1905年至1908年出任英国首相,他是历史上首位正式被官方称为“首相”的第一财政大臣;* 汤姆·麦奇洛 ,苏格兰皇家银行主席;*Andrew Neil,著名广播人,泰晤士报前主编,总编辑和报业控股集团主席* Alasdair MacMhaighstir Alasdair ,著名凯尔特人吟游诗人,东正教教主;*杰拉德·巴特勒, 著名演员,歌剧魅影主演,古墓丽影主演,斯巴达300勇士主演;*叶刘淑仪,香港前保安局局长,汇贤智库创办人,2008年香港立法会议员;* Hazel Aronson,Lady Cosgrove,英国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法官;*任美锷,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地理学界最高奖——维多利亚奖的唯一中国得主;*王传纶,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并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2023-06-28 13:47:181

1901年至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有

历届(1901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具体如下:1901年,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1902年,埃米尔u2022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1903年,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1904年,威廉u2022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1905年,阿道夫u2022冯u2022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 德国人(1835–1917)1906年,亨利u2022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国人(1852–1907)1907年,爱德华u2022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德国人(1860–1917)1908年,欧内斯特u2022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国人(1871–1937)1909年,威廉u2022奥斯持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 德国人(1853–1932)1910年,奥托u2022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1931)1911年,玛丽u2022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兰人(1867–1934)1912年,维克多u2022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1871–1935)1913年,保尔u2022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国人(1854–1941);西奥多u2022威廉u2022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国人 (1868–1928)1914年,阿尔弗雷德u2022维尔纳(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国人(1866–1919)1915年,理查德u2022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国人 (1872–1942)1916-1917年,空1918年,弗里茨u2022哈伯(Fritz Haber)德国人(1868–1934)1919年,空1920年,瓦尔特u2022能斯脱(Walther Nernst) 德国人(1864–1941)1921年,弗雷德里克u2022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 (男) (1877-1956)1922年,弗朗西斯u2022威廉年,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国人 男 (1877-1945)1923年,弗里茨u2022普端格 (FRITZ PREGL)奥地利人 (1869-1930)1924年,空1925年,理查德u2022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国人(1865-1929)1926年,西奥多年,斯维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1927年,海因里希u2022Ou2022魏兰德(Heinrich.O.Wieland)德国人(1877-1957)1928年,阿道夫u2022Ou2022Ru2022温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国人(1876-1959)1929年,阿瑟u2022哈登(Arthur Harden)英国人(1865–1940);汉斯年,冯年,奥伊勒一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国人(1873–1964)1930年,汉斯u2022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人(1881–1945)1931年,卡尔u2022波斯(Carl Bosch)德国人(1874-1940);弗里镕里希u2022贝吉乌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国人 (1884–1949)1932年,欧文u2022兰茂尔(Irving Langmuir) 美国人 (1881–1957)1933年,空1934年,哈罗德u2022克荣顿u2022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国人(1893– )1935年,弗雷德里克u2022约里奥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国人(1900–1958);伊伦u2022约里奥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国人(1897–1956)1936年,彼得u2022J.Wu2022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兰人(1884–1966)1937年,瓦尔特u2022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国人(1883–1950);保罗u2022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1971)1938年,理查德u2022库恩 (Richard Kuhn) 德国人 (1900–1967)1939年,阿道夫u2022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国人(1903一 );利奥波德u2022鲁齐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1976)1940-1942年,空1943年,盖奥尔格u2022冯u2022赫维西(Georg von Hevesy)瑞典(1885–1966)1944年,奥托u2022哈思 (Otto Habn) 德国人(1879–1968)1945年,阿尔图巴u2022Iu2022魏尔塔雨Arturi.I.Virtanen 芬兰人(1895–1973)1946年,詹姆斯u2022Bu2022萨姆纳 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国人(1887–1955);约翰u2022霍华德u2022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throp美国人(1891– )1947年,罗伯特u2022鲁宾逊Robert Robinson英国人 (1886–1975)1948年,阿恩u2022w.K.蒂塞留斯 ( Arne W,k,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1949年,威廉u2022Fu2022吉奥克(William .F.Giauque)(1895–)美国人1950年,奥托.P.Hu2022第尔斯(Otto P.H.Diels) (1876–1954)德国人;库特u2022阿尔德 (Kurt Alder) (1902–1958) 德国人1951年,艾德温.Mu2022麦克米伦(Edwin M.Mcmillam) 美国人(1907– );格伦.T.酉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 美国人1952年,阿切尔u2022J.Pu2022马丁(Archer J.P. Martin) (1910– ) 英国人;理查德u2022L.Mu2022辛格(Richard L.M.Synge)英国人(1914–)1953年,赫尔曼u2022施陶丁格尔(Hermann Staudinger) 德国人(1881–1965)1954年,菜纳斯u2022c.波林 (Linus C.Pauling) 美国人 (1901–)(一九六二年获和平奖)1955年,文森特u2022杜u2022维格诺德(Vincent du Vigneaud)美国人(1901–)1956年,西里尔u2022N.欣谢尔伍掐(Cyril N.Hinshelwood) 英国人(1897–1967);尼古拉u2022Nu2022谢苗诺夫 (Nikolai N.Semenov)苏联人(1896– )1957年,亚历山大u2022Ru2022托德 (Alexander R.Todd)英国人(1907–)1958年,弗雷德里克u2022桑格(Fnederick Sanger)英国人(1918–)(一九五八、一九八O年两度获奖)1959年,雅罗斯拉夫u2022海洛夫斯基(Jaroslav Heyrovsky) 捷克斯洛代克人(1890–1967)1960年,威拉德u2022弗兰克.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 美国人(1908–)1961年,MELVINCALVIN1962年,约翰u2022考德里u2022肯德鲁 (John Cowdery kendrew)英国人(1917–)1963年,卡尔u2022齐格勒 (Karl Ziegler)德国人(1898–1973);久里奥u2022纳塔 ( Giulio Natta) 意大利人 (1903-1979)1964年,多罗西u2022克劳宣特u2022霍奇金(女)(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英国人 (1910–)1965年,罗伯持u2022伯恩斯u2022伍德沃德 (Robert bruns Woodward) 英国人 (1917–1979)1966年,罗伯持u2022桑德逊u2022马利肯 (Robert S Mulliken) 美国人(1896–)1967年,曼弗雷德u2022艾根 (Manfred Eigen) 德国人 (1927–);罗纳德u2022G.wu2022诺里什 (Ronald G.W.Norrish) 英国人 (1897–1978);乔治u2022波特 (George Porter) 英国人 (1920–)1968年,拉斯u2022翁萨格 (Lars Onsager) 美籍挪威人 (1903–1976)1969年,德里克u2022哈罗德u2022理查德u2022巴顿 ( 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 ) 英国人 (1918–);奥德u2022哈塞尔 (Odd Hassel)挪威1970年,卢伊斯u2022弗德里科u2022菜洛伊尔 (Luis Federico Leloir)阿根廷 (1906–)1971年,格哈特u2022赫兹伯格 (Gerbard Herzberg) 加拿大籍德国人(1904–)1972年,克里斯廷u2022波默u2022安芬森 (Christian Boehmer Anfisen) 美国人 (1916–)1973年,恩斯持u2022奥托u2022费台尔 (Ernst Otto Fisher) 德国人(1918–);杰弗里u2022威尔金森 (Geoffrey Wilkinson) 英国人 (1921–)1974年,保尔u2022约翰u2022弗洛里 ( PaulJohH Flory) 美国人 (1910–)1975年,约翰u2022沃卡普u2022康福思 (John Warcup Cornforth) 英国人(1917–);弗拉基米尔u2022普赖洛格 ( Vladimir Prelog) 瑞士籍南斯拉夫人(1906–)1976年,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1977年,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1978年,P.D. 米切尔(英国人)1979年,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1980年,P. 伯格(美国人);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1982年,A. 克卢格(英国人)1983年,H.陶布(美国人)1984年,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1986年,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1987年,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J.M. 莱恩(法国人)1988年,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1989年,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1990年,E.J. 科里(美国人)1991年,R.R. 恩斯特(瑞士人)1992年,R.A. 马库斯(美国人)1993年,K.B. 穆利斯(美国人)、M. 史密斯(加拿大人)1994年,G.A. 欧拉(美国人)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2000年,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2001年,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u2022诺尔斯 美国人 、巴里u2022夏普莱斯 美国人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u2022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u2022维特里希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u2022阿格雷和罗德里克u2022麦金农年,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u2022切哈诺沃、阿夫拉姆u2022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u2022罗斯2005年,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u2022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u2022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u2022施罗克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u2022科恩伯格因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u2022埃特尔2008年,美国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马丁u2022查尔菲),Roger Y. Tsien(钱永健)2009年,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u2022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尔u2022舍特曼)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u2022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u2022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年,2013年,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u2022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u2022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u2022瓦谢尔(Arieh Warshel)2014年,美国霍华德u2022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u2022本茨格(Eric Betzig),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u2022赫尔(Stefan W. Hell)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u2022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u2022林道尔(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保罗u2022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和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奇兹u2022桑卡(Aziz Sancar),2016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u2022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国化学家Ju2022弗雷泽u2022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化学家伯纳德u2022Lu2022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2017年,瑞士科学家雅克u2022杜本内(Jacques Dubochet)、美国科学家乔基姆u2022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英国科学家理查德u2022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2018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格雷戈里·温特尔(Gregory P. Winter)201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英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202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23-06-28 13:47:351

元素化学的发展历程

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到公元前403一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爱(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公元前535一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一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人所缺少的元素。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入物体后最终也会分解。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候,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1.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2.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3.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认钻、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4.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从这个化学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锡不仅把一些非单质列为元素,而且把光和热也当作元素了。拉瓦锡所以把盐酸基、氢氟酸基以及硼酸基列为元素,是根据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一切酸中皆含有氧。盐酸,他认为是盐酸基和氧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是一种简单物质和氧的化合物,因此盐酸基就被他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了。氢氟酸基和硼酸基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在简单非金属物质前加上能氧化和成酸的的道理也在于此。在他认为,既然能氧化,当然能成酸。至于拉瓦锡元素表中的土质,在19世纪以前,它们被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认为是元素,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土质在当时表示具有这样一些共同性质的简单物质,如具有碱性,加热时不易熔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几乎不溶解于水,与酸相遇不产生气泡。这样,石灰(氧化钙)就是一种土质,重土--氧化钡,苦土--氧化镁,硅土--氧化硅,矾土--氧化铝。在今天它们是属于碱土族元素或土族元素的氧化物。这个土字也就由此而来。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并着手测定原子量,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1841年,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硫有菱形硫、单斜硫,磷有白磷和红磷,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19世纪后半叶,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指出在红色氧化汞(H沪)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提出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其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在1921年证明大多数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质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质量分数求得的平均值。在这同一时期里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H.G.J.Moseley,1887一1915)在1913年系统地研究了由各种元素制成的阴极所得的X射线的波长,指出元素的特征是这个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原子序数。这样,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几种不同的单独的元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决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电荷数。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当然,直到今天,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也没有完结。当前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入开展,可以预料它将带来对化学元素的新认识。
2023-06-28 13:48:191

原子的发现在整个化学史有什么意义?

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使人们在微观世界里更清楚地认识物质的构成。也为研究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性研究打下基础。
2023-06-28 13:48:372

介绍物理学简史??

公元1638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一书出版,书内载有斜面实验的详细描述。伽利略的动力学研究与1609~1618年间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根据天文观测总结所得开普勒三定律,同为牛顿力学的基础。   公元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利拆利作大气压实验,发明水银气压计。   公元1646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公元1654年,德国科学家格里开发明抽气泵,获得真空。   公元1662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实验发现波义耳定律。十四年后,法国科学家马里奥特也独立的发现此定律。   公元1663年,格里开作马德堡半球实验。   公元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作色散实验。   公元1669年,巴塞林那斯发现光经过方解石有双折射的现象。   公元1675年,牛顿作牛顿环实验,这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但牛顿仍用光的微粒说解释。   公元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作风筝实验,引雷电到地面。   公元1767年,美国科学家普列斯特勒根据富兰克林导体内不存在静电荷的实验,推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发现蛙腿筋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不过直到1791年他才发表这方面的论文。   公元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用他自己发明的扭秤,从实验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这以前,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已有过类似设计,并于1750年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7年,法国科学家查理发现了气体膨胀的查理-盖·吕萨克定律。盖·吕萨克的研究发表于1802年。 公元1914年,英国科学家莫塞莱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辐射特征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X射线光谱学的基础。   公元1914年,德国科学家弗朗克与赫兹测量汞的激发电位。 1915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判定他们测的结果实际上是第一激发电位,这正是玻尔1913年定态跃迁原子模型理论的极好证据。   公元1914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发现β能谱。   公元1915年,在爱因斯坦的倡议下,荷兰科学家德哈斯首次测量回转磁效应。   公元1916年,荷兰科学家德拜提出X射线粉末衍射法。   公元1919年,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发明质谱仪,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公元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公元1919年,德国科学家巴克家森发现磁畴。      公元1922年,德国科学家斯特恩与盖拉赫使银原子束穿过非均匀磁场,观测到分立的磁矩,从而证实空间量子化理论。   公元1923年,美国科学家康普顿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X射线散射中波长变长的实验结果,称康普顿效应。   公元1927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森与革末用低速电子进行电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衍射。同年,英国科学家G.P.汤姆逊用高速电子获电子衍射花样,他们的工作为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公元1928年,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印度科学家喇曼等人发现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即喇曼效应。      公元1931年,美国科学家劳伦斯等人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公元1932年,英国科学家考克拉夫特与爱尔兰科学家瓦尔顿共同发明高电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实现人工核蜕变。   公元1932年,美国科学家尤里将天然液态氢蒸发浓缩后,发现氢的同位素—氘的存在。   公元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在这以前,卢瑟福于1920年曾设想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中性粒子,质量大体与质子相等。据此曾安排实验,但末获成果。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等人在α射线轰击铍的实验中,发现过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误认为γ射线;1931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与伊仑·居里让这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通过石蜡,打出高速质子。查德威克接着做了大量实验,并利用威尔逊云室拍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这一射线即是卢瑟福预言的中子。   公元1932年,美国科学家安德森从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证实狄拉克的预言。   公元1933年,美国科学家图夫建立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公元1933年,英国科学家布拉凯特等人从云室照片中发现正负电子对。   公元1934年,前苏联科学家切仑柯夫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的一种现象,称切仑柯夫辐射。   公元1934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公元1936年,安德森等人发现μ介子。   公元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与史特拉斯曼发现铀裂变。   公元1938年,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用实验证实液氦的超流动性。   公元1939年,奥地利裔美国科学家拉比等人用分子束磁共振法测核磁矩。      公元1940年,美国科学家开尔斯特等人用分子建造第一台电子感应加速器。   公元1946年,美国科学家珀塞尔用共振吸收法测核磁矩,布拉赫用核感应法测核磁矩,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核磁共振。这种方法可以使核磁矩和磁场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公元1947年,德裔美国科学家库什精确测量电子磁矩,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有微小偏差。   公元1947年,美国科学家兰姆与雷瑟福用微波方法精确测出氢原子能级的差值,发现英国科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仍与实际有不符之处。这一实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公元1948年,美国科学家肖克利、巴丁与布拉顿共同发明晶体三级管。      公元1952年,美国科学家格拉塞发明气泡室,比威尔逊云室更为灵敏。   公元1954年,美国科学家汤斯等人制成受激辐射的微波放大器——曼塞。   公元1955年,美国科学家张伯伦与希格里等人发现反质子。1957年,希格里等人又发现反中子。   公元1956年,华裔美国科学家吴健雄等人实验验证了华裔美国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1956年)。实验方法是将钴-60置于极低温(0.01K)的环境中测量β蜕变。   公元1958年,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实现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穆斯堡尔效应)。   公元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制成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肖洛和汤斯1958年的预言。   公元1962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森发现约瑟夫森效应。 另附 1900--1909 1900年,瑞利发表适用于长波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 1900年,普朗克(M.Plank,1858—1947)提出了符合整个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开 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导出了这个公式。 1900年,维拉尔德(P.Willard,1860一1934)发现γ射线。 1901年,考夫曼(W.Kaufmann,1871—1947)从镭辐射测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从 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1901年,理查森(O.W.Richardson,1879—1959)发现灼热金属表面的电子发射规律。 后经多年实验和理论研究,又对这一定律作进一步修正。 1902年,勒纳德从光电效应实验得到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电子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 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提供实验基础。 1902年,吉布斯出版《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创立统计系综理论。 1903年,卢瑟福和索迪(F.Soddy,1877一1956)发表元素的嬗变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发表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并发表光量子 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等现象。 1905年,朗之万(P.Langevin,1872—1946)发表顺磁性的经典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 理,发现质能之间的相当性。 1906年,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 1907年,外斯(P.E.Weiss,1865—1940)发表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提出磁畴假设。 1908年,昂纳斯(H.Kammerlingh—Onnes,1853—1926)液化了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 1908年,佩兰(J.B.Perrin,1870—1942)实验证实布朗运动方程,求得阿佛伽 德罗常数。 1908—1910年,布雪勒(A.H.Bucherer,1863—1927)等人,分别精确测量出电子质量 随速度的变化,证实了洛仑兹-爱因斯坦的质量变化公式。 1908年,盖革(H.Geiger,1882—1945)发明计数管。卢瑟福等人从粒子测定电子电荷e 值。 1906—1917年,密立根(R.A.Millikan,1868—1953)测单个电子电荷值,前后历经11 年,实验方法做过三次改革,做了上千次数据。 1909年,盖革与马斯登(E.Marsden)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从实验发现粒子碰撞金属箔产 生大角度散射,导致1911年卢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的理论。这一理论于1913年为盖 革和马斯登的实验所证实。 1910--1919 1911年,昂纳斯发现汞、铅。锡等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电性。 1911年,威尔逊(C.T.R.Wilson,i869—1959)发明威尔逊云室,为核物理的研究提供 了重要实验手段。 1911年,赫斯(V.F.Hess,1883—1964)发现宇宙射线。 1912年,劳厄(M.V.Laue,1879—1960)提出方案,弗里德里希(W. Friedrich),尼平 (P.KniPning,1883—1935)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X射线的波动性。 1912年,能斯特(W. Nernst,1864—1941)提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定律(即热力学第三定 律)。 1913年,斯塔克(J.Stark,1874—1957)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裂象(斯塔克效应)。 1913年,玻尔(N.Bohr,1885—1962)发表氢原子结构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1913年,布拉格父子(W.H.Bragg,1862—l942;W.L.Bragg,1890—1971)研究X射 线衍射,用X射线晶体分光仪,测定X射线衍射角,根据布拉格公式:Zdsin6=算出晶 格常数d。 1914年,莫塞莱(H.G.J.Moseley,1887—1915)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辐射特征线之间 的关系,奠定了X射线光谱学的基础。 1914年,弗朗克(J. Franck,1882——1964)与 G.赫兹(G.Hertz,1887—1975)测 汞的激发电位。 1914年,查德威克(J.Chadwick,1891—1974)发现能谱。 1914年,西格班(K.M.G.Siegbahn,1886—1978)开始研究 X射线光谱学。 1915年,在爱因斯坦的倡仪下,德哈斯(W.J.de Hass,1878—1960)首次测量回转磁效 应。 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1916年,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概念推出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后 发展为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 1916年,德拜(P.J.W.Debye,1884—1966)提出 X射线粉末衍射法。 1919年,爱丁顿(A.S.Eddington,1882—1944)等人在日食观测中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 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 1919年,阿斯顿(F.W.Aston,1877—1945)发明质谱仪,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1919年,巴克豪森(H.G.Barkhausen)发现磁畴。 1920--1929 1921年,瓦拉塞克发现铁电性。 1922年,斯特恩(O.Stern,1888—1969)与盖拉赫(W.Gerlach,1889—1979) 使银原子束穿过非均匀磁场,观测到分立的磁矩,从而证实空间量子化理论。 1923年,康普顿(A.H.Compton,1892—1962)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X射线散射中 波长变长的实验结果,称康普顿效应。 1924年,德布罗意(L.de Broglie,1892—1987)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1924年,玻色(S.Bose,1894—1974)发表光子所服从的统计规律,后经爱因斯坦补充建立了玻色一爱因斯坦 统计。 1925年,泡利(W.Pauli,1900—1958)发表不相容原理。 1925年,海森伯(W.K.Heisenberg,1901—1976)创立矩阵力学。 1925年,乌伦贝克(G.E.Uhlenbeck,1900--)和高斯密特(S.A.Goudsmit,1902—1979)提出电子自旋假设。 1926年,薛定愕(E.Schrodinger,1887—1961)发表波动力学,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 学的等价性。 1926年,费米(E.Fermi,1901—1954)与狄拉克(P.A.M.Dirac,1902—1984)独立 提出费米-狄拉克统计。 1926年,玻恩(M.Born,1882—1970)发表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1927年,海森伯发表不确定原理。 1927年,玻尔提出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 1927年,戴维森(C.J.Davisson,1881—1958)与革末(L.H.Germer,1896-- 1971)用低速电子进行电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衍射。同年,G.P.汤姆生 (G.P.Thomson,1892—1975)用高速电子获电子衍射花样。 1928年,拉曼(C.V.Raman,1888--1970)等人发现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即拉曼效应。 1928年,狄拉克发表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把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和自旋、磁矩联系了起 来。 1928—1930年,布洛赫(F.BIoch,1905—1983)等人为固体的能带理论奠定了基础。 1930--1939 1930—1931年,狄拉克提出正电子的空穴理论和磁单极子理论。 1931年,A.H.威尔逊(A.H.Wilson)提出金属和绝缘体相区别的能带模型,并预言介 于两者之间存在半导体,为半导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931年,劳伦斯(E.O.Lawrence,1901—1958)等人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考克拉夫特(J.D.Cockcroft,1897—1967)与沃尔顿(E.T.Walton)发明高 电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实现人工核蜕变。 1932年,尤里(H.C.Urey,1893—1981)将天然液态氢蒸发浓缩后,发现氢的同位素 ——氘的存在。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在这以前,卢瑟福于1920年曾设想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中性粒 子,质量大体与质予相等。据此曾安排实验,但未获成果。 193O年,玻特(w.B大成,18盯一1的7)等人在。射线轰击被的实验中,发现过一种穿 透力极强的射线,一误认为、射线,1931年约里奥(F.Joliot,1900—1958)与伊 伦·居里(1.Curie,1897—1956)让这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通过石蜡,打出高速 质子。查德威克接着做了大量实验,并用威尔逊云室拍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这 一射线即是卢瑟福预言的中子。 1932年,安德森(C.D.Anderson,1905一)从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证实狄拉克的预言。 1932年,诺尔(M.Knoll)和鲁斯卡(E.Ruska)发明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2年,海森伯、伊万年科(Д.Д.Иваненко)独立发表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 组成的假说。 1933年,泡利在索尔威会议上详细论证中微于假说,提出β衰变。 1933年,盖奥克(W.F.Giauque)完成了顺磁体的绝热去磁降温实验,获得千分之几开的 低温。 1933年,迈斯纳(W.Meissner,1882—1974)和奥克森菲尔德(R.Ochsenfeld)发现超 导体具有完全的抗磁性。 1933年,费米发表p衰变的中微子理论。 1933年,图夫(M.A.Tuve)建立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1933年,布拉开特(P.M.S.Blackett,1897—1974)等人从云室照片中发现正负电子对。 1934年,切仑柯夫(Π.A.Черенков)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的一种现象, 称切仑柯夫辐射。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5年,汤川秀村发表了核力的介于场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35年,F.伦敦和H.伦敦发表超导现象的宏观电动力学理论。 1935年,N.玻尔提出原子核反应的液搞核模型。 1938年,哈恩(O.Hahn,1879—1968)与斯特拉斯曼(F.Strassmann)发现铀裂变。 1938年,卡皮查(П.Л.Капича,1894--)实验证实氦的超流动性。 1998年,F.伦敦提出解释超流动性的统计理论。 1939年,迈特纳(L.Meitner,1878—1968)和弗利行(O.Frisch)根据获滴核模型指出, 哈恩-斯特拉斯曼的实验结果是一种原子核的裂变现象。 1939年,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1904—1967)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1939年,拉比(I.I.Rabi,1898—1987)等人用分子束磁共振法测核磁矩。 1940--1949 1940年,开尔斯特(D.W.Kerst)建造第一台电子感应加速器。 1940—1941年,朗道(Л.И.Ландау,1908—1968)提出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 1941年,布里奇曼(P.W.Bridgeman,1882—1961)发明能产生 10万巴高压的装置。 1942年,在费米主持下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裂变反应堆。 1944—1945年,韦克斯勒(ВИВеклер.1907--1966)和麦克米伦(E.M.McMillan, 1907—)各自独立提出自动稳相原理,为高能加速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46年,阿尔瓦雷兹(L.W.Alvarez,1911--)制成第一台质子直线加速器。 1946年,柏塞尔(E.M.Purcell)用共振吸收法测核磁矩,布洛赫(F.Bloch,1905—1983)用核感应法测核磁矩,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实现核磁共振。这种方法可以使核磁矩和磁场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1947年,库什(P.Kusch)精确测量电子磁矩,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有微小偏差。 1947年,兰姆(W.E.Lamb,Jr.)与雷瑟福(R.C.Retherford)用微波方法精确测出氢原子能级的差值,发现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仍与实际有不符之处。这一实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 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1947年,鲍威尔(C.F.Powell,1903—1969)等用核乳胶的方法在宇宙线中发现π介子。 1947年,罗彻斯特和巴特勒(C.Butler,1922--)在宇宙线中发现奇异粒子。 1947年,H,P.卡尔曼和J.W.科尔特曼等发明闪烁计数器。 1947年,普里高金(I.Prigogine,1917--)提出最小熵产生原理。 1948年,奈耳(L.E.F.Neel,1904--)建立和发展了亚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 1948年,张文裕发现μ子系弱作用粒子,并发现了μˉ子原子。 1948年,肖克利(w.Shockley),巴丁(J.Bardeen)与布拉顿(W.H.Brattain) 发明晶体三极管。 1948年,伽柏(D.Gabor,1900—1979)提出现代全息照相术前身的波阵面再现原理。 1948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1.Schwinger)费因曼(R.P.Feynman,1918-- 1988)等分别发表相对论协变的重正化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逐步形成消除发散困难的重 正化方法。 1949年,迈耶(M.G.Mayer)和简森(J.H.D.Jensen)等分别提出核壳层模型理论。 1950-1959 ???? 1960--现在 1960年,梅曼(T.H.Maiman)制成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肖洛(A.L.Schawlow)和 汤斯1958年的预言。 1962年,约瑟夫森(B.D.Josephson)发现约瑟夫森效应。 1964年,盖耳曼(M.Gell-Mann)等提出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1964年,克洛宁(J.W.Cronin)等实验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CP联合变换守 恒被破坏。 1967—1968年,温伯格(S.Weinberg)、萨拉姆(A.salam)分别提出电弱统一理论标准模型。 1969年,普里高金首次明确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1973年,哈塞尔特(F.J.Hasert)等发现弱中性流,支持了电弱统一理论。 1974年,丁肇中(1936--)与里希特(B.Richter,1931--)分别发现J/ψ粒子。 1980年,克利青(V.Klitzing,1943--)发现量子霍尔效应。 1983年,鲁比亚(C.Rubbia,1934--)和范德梅尔(S.V.d.Meer,1925--)等人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W±和Z0粒子。   公元1792年,伏打研究加伐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公元1798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公元1798年,美国科学家伦福德发表他的摩擦生热的实验,这些实验事实是反对热质说的重要依据。   公元1799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做真空中的摩擦实验,以证明热是物体微粒的振动所致。   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休尔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公元1801年,德国科学家里特尔从太阳光谱的化学作用,发现紫外线。   公元1801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   公元1802年,英国科学家沃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中有暗线。   公元1808年,法国科学家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公元1811年,英国科学家布儒斯特发现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律。   公元1815年,德国科学家夫琅和费开始用分光镜研究太阳光语中的暗线。   公元1819年,法国科学家杜隆与珀替发现克原子固体比热是一常数,约为6卡/度·克原子,称杜隆·珀替定律。   公元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公元1820年,法国科学家毕奥和沙伐由实验归纳出电流元的磁场定律。   公元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由实验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822年进一步研究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安培作用力定律。   公元1821年,爱沙尼亚科学家塞贝克发现温差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公元1827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液体中的细微颗粒作不断地杂乱无章运动,是分子运动论的有力证据。   公元1830年,诺比利发明温差电堆。   公元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公元1834年,法国科学家珀耳帖发现电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应。   公元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1842年发现电振荡放电。
2023-06-28 13:49:061

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示意图

(+26))2)8)14)2能看懂吗?
2023-06-28 13:49:159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古典大学之一,历史比较长,研究实力也不错。 最强的专业是会计与金融。
2023-06-28 13:49:593

化学家及其贡献,详细点

主要是新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
2023-06-28 13:50:092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

1、2019年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吉野彰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的贡献。约翰·古迪纳夫,1922年7月25日在美国出生 ,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固体物理学家,是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明人,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2019年10月9日,约翰·古迪纳夫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年97岁的约翰·古迪纳夫也成为获奖时年龄最长的诺贝尔奖得主。2、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尔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弗朗西斯·阿诺德,女,1956年生于美国,现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2018年10月3日,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尔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酶研究等领域的贡献。3、2017年雅克·杜波切特、阿希姆·弗兰克、理查德·亨德森开发冷冻电子显微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测定。雅克·杜波谢,男,瑞士人,生物物理学荣誉教授。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23-06-28 13:50:203

德国化学对世界的影响

多找几个代表人物,比如哈勃、霍夫曼、Perkin之类的,看看,然后把他们的贡献概括为德国的贡献
2023-06-28 13:50:5310

20世纪化学的三个重大发现

何止三个重大发现,太多了。自己看这里:http://www.310086.com/view/A84NkPSYUCs=
2023-06-28 13:51:183

古代核战争是什么

古代有核战争吗
2023-06-28 13:51:444

原子的基本概述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所组成。过去原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原子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中“不可切分的”。之后,又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及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的内部组成,见下图文解析: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图于比特 It from bit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注:位元即比特
2023-06-28 13:52:122

有多少科学家发现新微粒而获诺贝尔奖

1904年 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1913年 维尔纳 (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1914年 T.W.理查兹(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968—1928) 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1921年 索迪 (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 1923年 普雷格尔 (Fritz Pregl,1869—1930) 奥地利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43年 海维西 (Gyorgy Hevesy,1885—1966) 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为化学研究中的示踪原子 1951年 麦克米伦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 可能有漏的
2023-06-28 13:52:322

谁能给我总结一份高中物理关于原子核子的要记要背的资料

不用记那么多`假如说你会做试题还用得着死记硬背吗?学习没有技巧,就算你能背出来做不出的题目又不是没有。
2023-06-28 13:52:512

我叫韩冰,谁能帮我取个好听的女生英文名

Yoyi
2023-06-28 13:53:096

哪个国家的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最多?

美国最多
2023-06-28 13:53:4011

卢瑟福怎么提出行星模型的?

楼上……我无语了……那分走吧
2023-06-28 13:54:203

18KGP标志的首饰对人体有害吗?

如果是过敏性皮肤 最好不要带 18KGP的首饰一般对人体是无害的
2023-06-28 13:5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