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名之学是申不害的思想,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可申不害与商鞅不是法家中两个派别的吗?这个该怎么理解?

junjun324100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刑名之学是申不害的思想,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可申不害与商鞅不是法家中两个派别的吗?这个该怎么理解?
是商鞅吸取了申不害的学说思想吗?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jidafuzhuan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呵呵,刑名之学早就有了.
《荀子》正名篇有言:“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指出“刑名从商”,也就是说商朝就有刑名之学了.
刑名学派,其实并不是法家,是以辩论名实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当初被称之为“刑家”、“辩者”、“察士”.到西汉司马谈在《六家要旨》中说:“名家使人俗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至此,“刑名家”始改称“名家”.
1年前

相关推荐

英语翻译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①.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
英语翻译
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①.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所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测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听,然奇其材,迁为大夫.当是时,***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却.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入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遂饮药死.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如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中,外为诸侯***,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沧海毅力1年前1
qcy123123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这里有 你要的翻译
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 A.拜送书于廷。介宾短语后置 B.晁错者,颖川人也。判断句 C.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
A.拜送书于廷。介宾短语后置
B.晁错者,颖川人也。判断句
C.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被动句
D.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被动句
哈会011年前1
js9486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C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状语后置
资治通鉴译文是: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
资治通鉴译文
是: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快........
天宇12341年前1
谢永霞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申不害是郑国的贱臣,学习黄帝、老子、还有法家的学说,以这些学说被韩昭侯任命为宰相。他对内治理教化国家,对外应对诸侯,十五年的时间里,在他活着的时候,国家治理得很好,军事力量很强盛。
有一次,申不害推荐他的堂兄做官,昭侯没有应允,申不害便有怨色。昭侯说:“我向你学习,是希望能够治理好国家。现在是接受你的请求,破坏你制定的法则呢,还是施行你定的法则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告诫我要按功行赏,现在你有这样的私情,我该听取哪种意见呢?”申不害听后离席请罪说:“你真是真正的君主啊。”
翻译文言文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
多情小雨1年前1
项风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
英语翻译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
英语翻译
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hx123451年前2
1234kkkk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出自《汉书-元帝纪》,是汉宣帝为了教训太子“柔仁好儒”之弊说的.汉宣帝时比较重用刑法,他的儿子,后来的汉元帝,就上言建议宣帝多用道德教化.宣帝听后说,我们汉家有自家的制度,历来就是“王”“霸”兼用,礼法并重,怎么可以只用德教呢?(《汉书·元帝纪》:“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