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哪首佳作?

西门吹汗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cqiao2001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年前

相关推荐

翻译"红藕香残玉簟秋"
ashanadsl1年前2
雨天跳跳虎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意思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意思
只要意思,不要赏析.
绝缘章鱼1年前1
ftxfm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仅留一丝残香,素白的竹席里透出凉意,仿佛充满秋天的忧愁.我轻轻地解下轻柔的丝裙,(换上秋装)孤独地登上美丽的兰舟.南归的秋雁从云中掠过,却没有将锦书捎回,只有那凄冷的月光溢满西楼.容貌如鲜花一样容易凋零,青春象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头.同样一种相思,化作两处的闲愁.难到排遣的,是共同拥有的那份相思之情,刚离开紧蹙的眉头,却又到了烦乱的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什么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什么意
写详细点. 谢谢
mlililala1年前3
1314520强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恰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
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请问一剪梅中的感情基调是什么?雁字回时 是什么时候,它从时令上照应了哪句?
上阕烘托了怎样的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说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 请你从历史出发,说说天下事指的是什么?体味沙场秋点兵中是秋字的表达效果!作者眷恋自己曾经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洁从词中 --- 、---- 两细节可读出.
3.比较两首诗,说说它们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伤心往事汉武1年前1
洁记盒饭总店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请问一剪梅中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恋人分居两地,相思孤独之情.
雁字回时 是什么时候,它从时令上照应了哪句?
雁字回时是暮秋,照应红藕香残玉簟秋.
上阕烘托了怎样的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对丈夫的思念与只身的孤独,从谁寄锦书来,此情无计可消除,上、下,眉头、心头.
说说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天下纷乱,战火纷纭,君忧民苦;结束战争,让万民静享安平之乐,君则不忧.
体味沙场秋点兵中是秋字的表达效果?
秋主要是渲染战场气氛,紧急、惨烈.
比较两首诗,说说它们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风格:前者婉约,后者豪壮悲凉.感情:前者相思之忧苦;后者忧国忧民.
什么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yy041591年前1
水榜一只猪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恰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
  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抒写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词人自己思念丈夫赵明诚,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爱的基础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下一句是
Nobody0331年前1
gsxwu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以“秋”字领起:“红藕香残”,荷花谢了,这是室外之秋;“玉簟秋”,枕卧的席子感到了秋凉,这是室内之秋。在这秋的氛围中,“独上兰舟”,更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
B.秋凉,孤寂,使词人更迫切地盼望与亲人的团聚。于是她把视线投向“云中”,投向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希望能够替她传递“锦书”,使丈夫早些回来,表达了词人殷切的思念之情。
C.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端,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感伤在夫妻分离中年华的消逝。然后说,这种离愁是双方都要承受的,这种离愁也是无法排遣的。
D.这首词结尾三句,“眉头”与“心头”相对,“愁”由外露到潜入内心深处,看似消除了,实则更为深重了;“才下”与“却上”相对,突出了这种感情“潜入”所造成心理上的起伏有多么急剧。
popsy1年前1
蹦蹦G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B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秋夜之星1年前1
kadasiki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悲秋之时道出分离之苦,所谓的“人走席凉”,渲染了作者对已远去的夫君的思念.
李清赵的”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孤舟独棹1年前1
water2f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本身就是写季节变换.季节变换用极有季节特色的事物来表达红藕就是荷花.夏天开放的荷花凋零了.意味着秋季来了.但用红藕香残来表现.视觉,嗅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玉簟,竹席.秋老虎依然炎热.竹席仍然是秋季的典型事物.玉...
红藕香残玉簟秋的作者
liverpoolpei1年前1
孔朵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