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翻译

随心随缘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zyzz7007_5i5j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出自【第五伦】
原文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译文
【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因此而受人轻视.】
1年前

相关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sǒng)坍缩(tā)察颜观色游目骋怀 B.蕴藉(jiè)模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sǒng)坍缩(tā)察颜观色游目骋怀
B.蕴藉(jiè)模样(mó)锱铢必较夙兴夜昧
C.流憩(qì)险衅(xìn)得鱼忘筌再接再厉
D.搠倒(shuò)拱券(quàn)知人论事通宵达旦
终_点1年前1
悬崖边缘的花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

A项:坍缩(tān)、察言观色;B项:模样(mú)、夙兴夜寐;D项:拱券(xuàn)、知人论世
翻译:1、举茂才,四迁荆州剌史,东莱太守.2、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qazwqazw12341年前1
zjq78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因此而受人轻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蕴藉  玷辱  粉身粹骨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蕴藉  玷辱  粉身粹骨  卑之无甚高论
B.针砭  端详  浮想联篇  来而不往非礼也
C.塑像  涵养  雅俗共赏  闭着眼睛捉麻雀
D.妥贴  誊写  囤积居奇  礼义生于富足
pully1年前1
shihrkfy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C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拔擢(zhuó)接榫(sǔn)蕴藉(jí)怏(y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拔擢(zhuó)接榫(sǔn)蕴藉(jí)怏(yàng)怏不乐
B.熟稔(rěn)迤(yǐ)逦髭(zī)须载(zài)歌载舞
C.逋(bū)慢叨(dāo)陪付梓(zǐ)命运多舛(chuǎn)
D.坍(tān)塌舳(zhú)舻毗(bǐ)邻模棱(líng)两可
liuchenjun1年前1
xueying1107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B

(A,藉-jiè;C,叨-tāo;D,毗-pí.棱-léng)
有关词语的解释哦催枯拉朽蕴藉醺醺然颖悟相得益彰黯然于是企及伫立、矗立、耸立的区别回答越简单越好
尺素鱼1年前2
兰斯洛-1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词语】:催枯拉朽
【释义】:1.摧折朽木.喻不费力气.
【词语】:蕴藉
【释义】:含蓄而不显露:蕴藉隽永|文采蕴藉.
【词语】:醺醺然
【释义】:1.酣醉貌.2.和悦貌.
【词语】:颖悟
【释义】:聪慧;悟性强.
【词语】:相得益彰
【释义】: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词语】:黯然
【释义】:1.黑貌.2.比喻衰落,没有生气.3.感伤沮丧貌.
【词语】:企及
【释义】:希望达到某一水平.
【词语】:伫立
【释义】:1.久立.2.泛指站立.
【词语】:矗立
【释义】:1.耸立.
【词语】:耸立
【释义】:1.高高地直立.
下列选项中哪个有错别字A.商榷 混沌 瑕不掩瑜 望风披靡B.兑现 恣意 树影斑驳 正襟危坐C.葳蕤 蕴藉 义愤填膺 终南
下列选项中哪个有错别字
A.商榷 混沌 瑕不掩瑜 望风披靡
B.兑现 恣意 树影斑驳 正襟危坐
C.葳蕤 蕴藉 义愤填膺 终南捷径
D.盅惑 肆业 栉风沐雨 责无旁贷
尾戒指痕1年前2
papayafruit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D 肄(yi)业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shun6361年前1
云南师范vv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
含蓄蕴藉中的藉是什么意思?
maoxiao111年前1
谁知道谁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蕴藉就是:含而不露的意思.藉字有以下解释:
● 藉 jiè
◎ 垫在下面的东西.
◎ 衬垫:.
◎ 同“借”.
◎ 抚慰:.
★ 含蓄:.
◎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岑寂莞尔一笑蕴藉一促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岑寂莞尔一笑蕴藉一促而就 B.胡刍锱铢必较猥琐萍水相逢
C.讥诮变幻莫测碾坊皇天厚土 D.谗言陈词滥调寒暄怙恶不悛
asdyfhbfsugjh1年前1
rpp521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 D

A项的“一促而就”应为“一蹴而就”,B项的“胡刍”应为“胡诌”,C项的“皇天厚土”应为“皇天后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伫立海边,我不禁 望洋兴叹 :“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伫立海边,我不禁 望洋兴叹 :“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这一 别具匠心 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神州九号像一支离弦的箭, 气冲斗牛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d.在苏东坡975岁寿辰那天,三苏寺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 为民*** ,完成了祭祀仪式。
fatfatdog1219221年前1
0406410104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B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文言文:私心)
jollybear1年前1
侠侠_huang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因此而受人轻视.在文中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请以“乡情”为主题,为下面的诗歌补写一个结尾段,要求语言有蕴藉,结构相仿,内容能形成对比。
请以“乡情”为主题,为下面的诗歌补写一个结尾段,要求语言有蕴藉,结构相仿,内容能形成对比。
我到过的地方有多少?
多多少少我都渐渐忘记了。
——虽然,它们也是那么美好。
多久多久我也永远忘不了。
——虽然,我至今还未见到……
veryip1年前1
blythie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我离故乡又有多久了?
多久多久我也永远忘不了。
——虽然,我至今还未见到……

以“乡情”为主题补写语段,内容和前文应构成正衬和对比的关系,既然补写诗歌,语言就应改有诗味。
英语翻译请大家帮我翻译下面的词语: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性质(悫);然少(蕴藉),不修威仪;鸢
英语翻译
请大家帮我翻译下面的词语:
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性质(悫);然少(蕴藉),不修威仪;鸢飞(戾)天者;横(柯)上蔽;生以乡人子(谒)余;言和而色(夷);汝可以模(拟)得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十日而问:"鸡(已)乎?";异鸡无敢(应)者;周公(诫)子;中道崩(殂);陟罚(臧否);(躬)耕于南阳;(夙)夜忧叹;以(彰)其咎.
注:括号内是需翻译的.
hfzc331年前4
Snoopy-snoopy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2.7%
辟:征召
举:推荐
迁:贬官
悫:诚实
蕴藉:含蓄
戾:至
柯:树枝
谒:拜访
夷:平和
拟:模仿、揣摩
芼:拔
德:恩德
已:停止
应:回答
诫:告诫
殂:死亡
臧否:褒贬
躬:亲自
夙:早上
彰:显示
举例说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举例说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没分了…
lemonni1年前1
山下的水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一、话语蕴藉.这里首先需要明确话语蕴藉的含义.中外理论家和作家对文学的话语含蕴性质有着相近的认识.
中国古典诗学一向标举话语蕴藉,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应当是意义含蓄的和含混的,可以满足读者的似乎无限的阐释兴趣.刘勰把“酝(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学清代贺贻孙更直接地主张“诗以蕴藉为主”,从而把“蕴藉”提到文学创作的主要层面上.
在西方,但丁就主张文学有“四义”:字面意义、(通过文字所得到的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寓言意义(共称为神秘的意义,).这四种意义的层层组合和涵摄,正相当于我们所谓话语蕴藉.中西双方尽管存在文化背景和理论背景的差异,但都一致地得出肯定的结论:文学是一种话语蕴藉.
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可以从两点去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这就是说,文学活动作为由创作、作品、接受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都必须依据具体的话语系统.离开话语系统便不存在文学活动.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特质.本文是由话语系统(语词、句子、意象、音调和风格等的复合体)构成的,离开话语系统便无所谓本文.本文作为话语蕴藉,就是指本文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阐释的无限可能性.
列举过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病,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的那样,第五、六行尤其蕴藉着丰富的含义.“万里悲秋常作客”有着至少五层意义:第一层,“作客”在外,过与亲人离别的日子,当然让人惆怅;第二层,不仅“作客”,而且是“常作客”,时间的增加实际上等于是强化了离愁别绪;第三层,在秋天常作客,自然使人充分地领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剧氛围;第四层,这秋天不是一般的秋天而是“悲秋”,所以又加强了悲伤情怀;第五层,这地点离家“万里”之遥,空间距离的遥远更突出了悲剧性.与此对应,“百年多病独登台”也含有至少表示了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体弱多病,处境艰难;孤苦伶仃,愁苦难遣…… 再来看纪弦《你的名字》(1952):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树时,
啊啊,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这让诗人如此思念、热爱和寻觅的“你”是谁?“你的名字”又究竟指谁?诗人没直接说,而是蕴藉在整首诗里,令人回味再三.
当代诗人海子的《亚洲铜》(1984):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
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
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
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这里的“亚洲铜”显然是诗的中心形象.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需要仔细品味的.全诗由 4段组成,而“亚洲铜”三个字在各段的开头都两次反复出现,总共反复达 8次.这种反复究竟意味着什么?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音律,二是意义.
首先,从汉语语音形象考虑,“亚洲铜”所起的很大程度上正是“歌”所需要的回环复沓作用:反复述说“亚洲铜”三字,既是“歌”的回环形式所需要的,更加强了音节效果.因为,“铜”(Tong)字念来音调浑厚、悠长,它的反复出现可以使诗回荡着一种特殊的旋律,构成了“歌”的宏亮、浑厚而又绵绵不尽的回环氛围.海子在这里反复说“亚洲铜”,主要目的正是要使诗具有“如歌”的韵味.与此相应,全诗各处都注意追求“歌”的效果.诗的四段中,前后两段各为 3行,而中间两段各为 5行,显出了“歌”的对称性组合.“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这样的反复或排比同样为的是渲染“歌”的氛围.至于“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等句子,都在追求句式的对称、整齐,显示了节奏和韵律方面的特殊考究.诗人用“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比喻两只“白鸽子”,并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比喻“月亮”,这两个绝妙的辞格形象使全诗之“歌”有了恰当的歌唱对象.正是由于对“如歌”效果的明确追求,这首诗在汉语形象的创造上显出了成功.它使人感受到现代汉语本身所蕴藏的节奏和韵律之“美”,而这种“美”是古代汉语之“美”所无法涵盖和替代的,是汉语在现代所特有的新的美质的体现.
其次,从意义构成看,“亚洲铜”没有确定的所指,但又可以指某种含蕴深厚的东西.一是中国产铜,铜在金属中是坚硬而实用的东西,可以令人联想到生活中坚硬、厚实等品质;二是中国有过“青铜时代”,那是人类的原始文明时期,它虽然早已消逝,却又回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深处,作为传统至今影响我们.从这两方面看,“亚洲铜”可以说含蓄地指代某种坚硬、厚实的属于历史传统的东西,但又不能作狭隘的单一理解.它在诗中以如歌的面貌反复地回环出现,更增加了这种意义的含蓄蕴藉特点.
话语蕴藉有两种情形.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充分地体现在两种典范性本文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则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空间,令读者回味无穷.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隐以复义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易卜生《朦胧的七种类型》
比较而言,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共同揭示出文学本文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含蓄与含混的区别.含蓄是指有限的话语隐含或蕴蓄着似乎无限的意味,真实的意义被字面意义有所掩隐;含混是看似单义的确定话语却蕴蓄着多重不确定的意味,感觉意味无穷.前者小中蓄大,力求暗示;后者一中见多,同中含异.

北岛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首诗里的“卑鄙”、“镀金”、“冰凌”、“死海”、“绳索”、“审判”、“挑战者”、“梦”、“死无报应”、“海洋”、“新的转机”、“闪闪的星斗”等,都各有其含蓄的意义,真实的意义被掩映起来,令人品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鹳雀楼的体验:白日沿着远山落去,黄河朝向大海奔流;要敞开千里眼界,再登上一层楼吧!在这里,“更上一层楼”的“更”字意义含混,值得注意.它是否用得极好呢?要判断这一点并不难:我们不妨按相同意思换用别的字试试.用“再”如何?意思相近,道出了“重复上楼”这一动作,但显然力度差远了.再换成“又”如何?这与“再”的效果相当,也只表明了重复上楼的动作,而未能传达出更深意蕴.换“需”字,只是表达了一种客观上的需要或要求,而未能传达出主体的主动性洪常青自觉性.而“要”字也是如此.可以说,换用任何别的字都不如“更”字妙.“更”字已是不可换的、非用不可的了.它妙在哪里?从全诗看,“更”字至少可以表达出如下三层(重)意义:
一是再次登楼,指登楼动作在数量上由一向多地重复地增加,引申地比喻人生行为的重复出现;
二是继续登楼,指登楼动作在质量上由低到高地逐层增加,比喻人生境界继续提升;
三是永远不断地继续向上登楼,指登楼动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连续不断和永不停止,比喻人生境界永远不断地向上继续提升,始终不渝,至死方休.
这三层意义确实也只有“更”字才能完满地承担起来.第一层意义可视为基本而平常的意义,用“又”、“再”或“重”字就足够了.但如果这样的话,这首诗就无多少意味了可言了.需要找到一个字,它不仅能传达上述平常意义,而且能由此生发或发掘出更深和更高的意义来.正是一个“更”字,聚合了登楼可能体现的所有三重意义,使得这一平常动作竟能同至高的人生境界追求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诗人的登楼体验能越出平常的同类体验而生发、开拓出远为丰富而深长的意义空间.这三层意义确实也只有“更”字才能完满地承担起来.
可以说,“更”字在这里既是含蓄的,令人由表面的和实际的登楼行动领悟到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但更是含混的,它同时包含着多层丰富含义.
意蕴含混性的根源在于语词的概括性造成的“言意矛盾”:
所谓语词的概括性与“言意矛盾”:指语词的语义具有概括性和相对稳固性,而语言固有的文化内涵可能遮蔽个体思想感情的表达,从而造成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和本文意蕴的含蓄、含混.
文学活动中“言意矛盾”的几种形态:
其一,意丰言寡,文不逮意.“意”的丰富多样与“言”的贫乏浅陋之间的矛盾,造成文学创作中“文不逮意”的现象.
刘禹锡《祖刀环歌》:“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汤显祖《牡丹亭·写真》:“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波德莱尔:“为了满足一种微妙的感情的需要,到哪儿去找经验足够强烈色彩或具有足够的细腻的层次变化的用语呢?”(《美学论文选》P63)
其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指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如《春江花月夜》.
从现代心理学看,人的体验心理几乎没有语言言说所呈现的那种逻辑秩序,没有言说所表现的那种线性结构,也没有言说显示的那种条理分明的因果关系.所以,语言往往难以以通常的方式表现这样交融着不同的时空、杂糅了多重内涵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境界.
其三,语言限制了思想.
语言对思维有一定的影响,使语言在表现思想时会受到一定在限制,由于这种限制,有些思想的表达便可能不够精确.
另外,文学的话语蕴藉还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这里谈其中三点:内指性、音乐性和陌生化.
第一、内指性.内指性,是文学的话语蕴藉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话语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文学的话语并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而是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世界,这与日常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日常语言往往是指向外在客观世界的,要“及物”,要经得起客观生活事实的验证,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说假话或讲错话.例如有人问你:“黄河水从哪里来?”这连小孩子也会知道回答:“黄河水从山上来”,或“黄河水从青藏高原来”,更具体而准确地可说是“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但是,诗人却可以不顾这一“地理学事实”而说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看起来,李白的这一诗意语言是“失真”的,因为它竟违背了一般地理常识;但是,这一有意“失真”的描述却一句千钧地凸现出黄河的巨大气势和宏伟气象,并使这一描述本身成为有关黄河描述的千古绝响.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正是这句不顾“地理学事实”的极尽夸张和虚构能事的描述,才尽情地展现出黄河在诗人和其他世人心中留下的真实的震撼性体验.同理,说“白发三千丈”,也不符合生活事实,但这样的语言却更能传达诗人内心的极度愁闷.这表明,文学话语总是返身指向内在心灵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的.换言之,它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而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文学话语的美正源于此.这正表明,文学话语的内指性有助于形成文学话语的蕴藉性.
第二、音乐性.文学话语除了讲究话语的内指性外,还常常把音乐性置放在重要地位.这里的音乐性,是指文学话语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也就是说,作家在组织文学话语时,不仅要追求表“意”,而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时还会为着表音而重组语言,或者完全让表意服从于表音.这一点在中国古典格律诗对节奏和音律的追求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对现代文学来说,音乐美同样是重要的.不妨来看现代散文中的例子: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朱自清《荷堂月色》)
朱自清所谓“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原来顺序应为“长着许多蓊蓊郁郁的树”.作了上述改变后,语序虽然打乱了,但却有力地加重了语气,造成明快的节奏和悠长的韵味.这样的音乐效果有助于建造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或者比现实世界更美的蕴涵丰富的审美世界.
第三、陌生化.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话语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根据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1893~)的观点,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日常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我们的所有的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而“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这就是说,“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1].这告诉我们,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所以,语言的“陌生化”是为着使读者产生新鲜的体验.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写道:“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单纯就日常语言的标准看,这些诗句似乎是逻辑不通、颠三倒四的,但正是这些新鲜而奇异的诗句,却可以产生一种“陌生化”力量,渲染出凤凰新生之后的新鲜、活泼、自由体验,体现出个性解放带来的狂欢化享受.
在上面的论述基础上,可以将文学定义如下: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需要注意,在界定文学时体现出由一般性质逐渐沉落到特殊性质的逻辑顺序:文学作为社会结构——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援例:________________②岑寂:________________ ③蕴藉:______
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援例:________________②岑寂:________________
③蕴藉:________________④深恶痛绝:________________
⑤锱铢必较:________________⑥清沁肺腑:________________
⑦学富五车:________________⑧推陈翻新:________________
⑨不即不离:________________⑩点铁成金:________________
桃花姑娘1年前1
jxx73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①引用成例。
②<书>寂静,寂寞。
③<书>(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④表示极其厌恶痛恨。
⑤一点小事都要计较。
⑥清新得渗透到人的内脏,比喻使人很感动。
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五车:书多。
⑧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⑨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即:接近;离:远离。
⑩原意是指使铁变成黄金,比喻把别人不好的文章改为好的文章。
含蓄蕴藉中的蕴藉是什么意思?
ylylngchm1年前1
化石_ii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蕴藉就是:含而不露的意思.
所谓“蕴藉”,辞书上的解释是含而不露的意思,经常与“风流”这样的漂亮词汇结伴而行.a.宽和有涵容,如“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亦作“温藉”、“酝藉”;
b.含蓄有余,含而不露,如“风流蕴藉”
默写(5分)行走在古代文人诗词歌赋的园圃中,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们敏感而又丰富、深沉而又蕴藉的内心世界:“会当凌绝顶,(1
默写(5分)
行走在古代文人诗词歌赋的园圃中,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们敏感而又丰富、深沉而又蕴藉的内心世界:“会当凌绝顶,(1)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杜甫追逐理想的豪情壮志;“坐观垂钓者,(2)__________________”,郁积了孟浩然出仕无门的焦急无奈;“(3)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流溢出王绩知音难觅的孤独抑郁;“(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吟咏出崔颢眷恋家园的浓浓愁绪;“晴空一鹤排云上,(5)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刘禹锡积极豪迈的乐观之情。
zz储备奶1年前1
cm008282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一览众山小(2)徒有羡鱼情(3)相顾无相识(4)日暮乡关何处是(5)...
(2009·山东烟台)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酝酿熨贴韵味面有愠色意味蕴藉   B.侮辱怃然舞弊忤
(2009·山东烟台)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酝酿熨贴韵味面有愠色意味蕴藉  
b.侮辱怃然舞弊忤逆不孝妩媚多姿  
c.嗜好吞噬对峙恃才傲物舐犊情深  
d.毕竟庇佑媲美刚愎自用***
无理格格1年前1
葱油薄饼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选B


(A.熨yùC.峙zhìD.媲pì)  
求 金陵酒肆留别 中“香”字有哪些蕴藉之意?
无心的过客1年前1
pocky79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小酌.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蒙蒙,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柳花香.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多少笔墨来表现!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不能不佩服李白的才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时,店中简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来无所谓香,这里何以用一个“香”字呢?一则“心清闻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同时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
首句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能舍此而去呢?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因为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诗中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风流潇洒的情怀.
古诗文默写。行走在古代文人诗词歌赋的园圃中,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们敏感而又丰富、深沉而又蕴藉的内心世界:小题1:会当凌绝顶
古诗文默写。
行走在古代文人诗词歌赋的园圃中,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们敏感而又丰富、深沉而又蕴藉的内心世界:
小题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抒写了杜甫追逐理想的豪情壮志;
小题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郁积了孟浩然出仕无门的焦急无奈;
小题3: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流溢出王绩知音难觅的孤独抑郁;
小题4: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吟咏出崔颢眷恋家园的浓浓愁绪;
小题5: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诠释了儒家对世界大同的无限期许;
小题6:《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白了刘禹锡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傲岸节操。
waterzhaoy1年前1
滴奥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小题1:一览众山小
小题1:徒有羡鱼情
小题1:相顾无相识
小题1:日暮乡关何处是
小题1:不独子其子
小题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苍茫欠收座右铭荒诞不经 B.蕴藉纯粹水蒸汽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苍茫欠收座右铭荒诞不经
B.蕴藉纯粹水蒸汽唉声叹气
C.渲染部署壁上观铩羽而归
D.赡养笑靥顶梁柱行迹可疑
魅力男2号1年前1
c55967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5.2%
C

A.歉收 B.水蒸气 D.形迹可疑
在父亲的田野间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文中父亲的形象2.文章的语言生动而蕴藉,请从AB任选一处加以赏析文章结尾说“夜,渐渐
在父亲的田野间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文中父亲的形象
2.文章的语言生动而蕴藉,请从AB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文章结尾说“夜,渐渐地深了,我独自坐在田间的篝火边,想心事”,请你揣摩一下“我”会想些什么心事
来一桶水1年前1
试用版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这文章就三段?
1、牛吃禾苗,羊也吃禾苗意指“我”总不声不响地看爹劳作,让“我”去喊爹吃饭根本没用。
2、景物描写,渲染田间热闹、美好的气氛。
3、父亲那弯腰劳作的弧度就像那“一道匆遽的抛物线”,美得让我无力移开视线。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这句话是否是病句
停止在心上1年前2
lisheng0991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这句话是病句。
仿句一句啊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
仿句一句啊
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结合学校生活仿一句 、
robust09081年前1
a102108777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9.3%
我只属于书本.捧起书本,是我的命运与生活.打开书本时的那份无奈与寂寞,那份头痛与困惑,只有那支呼啸的水笔,才能够懂得!
古诗文默写。(5分)行走在古代文人诗词歌赋的园圃中,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们敏感而又丰富、深沉而又蕴藉的内心世界:小题1:坐
古诗文默写。(5分)
行走在古代文人诗词歌赋的园圃中,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们敏感而又丰富、深沉而又蕴藉的内心世界:
小题1:坐观垂钓者, 。郁积了孟浩然出仕无门的焦急无奈;
小题2: ,长歌怀采薇。流溢出王绩知音难觅的孤独抑郁;
小题3: ,烟波江上使人愁。吟咏出崔颢眷恋家园的浓浓愁绪;
小题4:《陋室铭》中的 。表白了刘禹锡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傲岸节操。
我是你的英雄1年前1
jk916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小题1:徒有羡鱼情
小题1:相顾无相识
小题1:日暮乡关何处是
小题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