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节奏怎么划分?

笑着流雪2022-10-04 11:39:543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3条回复
changjiafeng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于此语,今存有三种不同的读法.
第一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最早的读法,并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登轼,攀登车前的横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说:“轼较高,登高可以望远.”
第二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王泗原《古语文随笔》(《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批评第一种“旧读”说:
这样,有三点不合.一、轼是车上前边的横木,用来扶手的.只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而且更高处再没有可以把手的东西,即使“登轼”,也得腾跃而上.即使上了,脚既站不稳,身子又四面无依傍,所以实在不可登,登一定会摔下来.二、“下视”连读,就是以“下”作“视”的状语.从车上(即使站在轼上)向下看,被车身遮蔽了,实在看不见齐军的辙迹.三、下文“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明说视的是辙,望的是旗.辙迹在地面,最低;旗建在车上,最高.而人在车里,可是说视辙向下视,望辙倒“登轼”,不近情理.所以那样读法是讲不通的……一句有五个动词:下、视、登、轼、望.“下”是下车.“登”是说视其辙之后再上车.“轼”是凭轼.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也说: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登轼而望之”这句话不尽合符合情理.“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来扶手的横木,人如何能登在它的上面远望呢!正确的标点应该是“登,轼而望之”.“登”指登上兵车,和前面的“下”(下了兵车)相对;“轼”在这里用如动词,是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
第三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的读法.它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是将“下”字点断以着重强调“下,下车也”的意思,却与第一种有别.
句读不同,理解也不同.但也有例外,如齐鲁书社《古文观止今译》就在其标点采用第一种读法时,译文却说:“他便下车察看齐军留下的辙印,又上车凭轼而瞭望齐军.”将“下”说成“下车”,其理解却与第二、第三种相同;将“登轼”说成“上车凭轼”,又与第二种完全一致.
三种意见,数第二说言之凿凿,振振有词.但是,曹刿登上兵车而远望齐军,为什么非要“扶着车前横木”呢?作者为什么不节省文字,直接写成“登而望之”呢,而非要加一“用如动词”的这一“轼”字来强调曹刿是“凭轼”而望呢?这是无法作出必要的符合情理的解释的.“轼”字固然可以用如动词,具有“凭轼”、“扶轼”这一义项,但它却属于一种礼仪,总是和“致敬”(《辞海》)、“表示敬意”(《辞源》)结合在一起的.《仪礼·士丧礼》“主人不哭,辟,君式之”注云:“古者立乘,式谓小俯以礼主人也.”《释名·释车》云:“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正是.王泗原《古语文随笔》所引《吕氏春秋·期贤》“过段木干之闾而轼之”和《史记·魏世家》“客段木干,过其闾未尝不轼也”之“轼”,以及《礼记·檀弓》“夫子式而听之”之“式”,也全都是“扶轼表示敬意”的意思.况且,《礼记·曲礼上》中还有“兵车不式”的规定呢!这样,要说曹刿在战场上观察敌军是否真正“败绩”时,竟也会“轼而望之”,那就真正太“不近情理”了.
今按,三种读法中,只有第一种是符合情理的正确读法.
首先,从“轼”本身来看,它并非仅仅是车上“用来扶手”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并非“实在不可登,登一定会摔下来”;相反,轼是可以登上去,也可以站得稳的.《周礼·考工记》云:“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三如一,论之三称.三分车广,去一以为隧(车厢深度).三分其隧,一在前,而在后,以揉其式(轼).”可见车厢前三分之一部分的上沿全部叫做“轼”,它不是一根笔直的横木,而是状如“︱ ̄︳”形的弯曲木条;张因为它弯曲,所以在制作它时必须象“揉以为轮”(《荀子·劝学篇》)那样“揉”以成之.这个“揉”字是颇能说明问题的.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说:
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轼).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而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通谓之式……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
十分清楚,说曹刿能够登上车轼,并且能够稳稳站住脚跟,是不会有丝毫问题的.
其次,从观察敌情的实际需要来看,曹刿是必须登上车轼的.长勺之战,鲁弱齐强.曹刿与庄公共乘,指挥作战,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掌握“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力克齐军.而当“齐师败绩”之时,曹刿又因“大国难测”而“惧有伏焉”,制止庄公盲目下令追击.他先是“下视其辙”,观察近处齐军败退留下的兵车辙迹;在“视其辙乱”之后,还不放心,又慎重地要远处眺望齐军的旗帜是否东倒西歪,不成军容,于是,他就登到车轼之上去了.站在轼上,当然比站在车厢之中高了许多.这样,他就看得远,看得清,获得“望其旗靡”的结果了.《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而望之.”正为“望”的需要,才有“跂”的动作.但踮起脚跟,高度毕竟有限,所以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虚登高,只站在车厢中“凭轼”而望就能望见齐军“旗靡”的话,那么在“公将驰之”之时,恐怕曹刿也就不必节外生枝、不惮其烦地先下车“视其辙”而后再重新爬上车来“轼而望”其旗的了.否则,岂非白白地贻误乘胜追击的战机?
再者,从句式结构来看,句中的中心动词或者说谓语是“视”、“望”,动词“下”和动词短语“登轼”分别是表示“视”、“望”方式的修饰语或者说状语.“登轼”的语法作用是和“下”一样的,因为它是短语,同时也因为句式变化的需要,所以加一“而”字来连接.《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其中“凭轼而观之”一语,可为“登轼”连读从句式结构上提供最有力的旁证.
最后来看上句的“下”字.不要说第二、三种读法,就连取第一种读法的,也往往有将“下”理解为“下车”的.如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这句说,曹刿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轮迹.”但“下车”之说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齐军是与鲁军交战后才“败绩”奔逃的,近处地面上固然处处有其奔逃留下的混乱辙迹,曹刿制止庄公“驰之”,并非其车就不能缓进,只要曹刿视力正常,未患近视眼等病症,那么他站在车上俯下身子(或者只往下看),是完全可以察看清楚地面上的辙迹,得到“视其辙乱”的结果的,故而也就丝毫没有跳下车去徒步细勘的必要了.
1年前
bhk9do 共回答了123个问题 | 采纳率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年前
CoffeeMoon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下视其辙 不断
登轼/而望之
1年前

相关推荐

曹刿论战中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zoroh661年前1
boeqrbg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因为齐国是大国,曹刿怕齐国撤兵是假的,怕齐国有埋伏,所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谨慎,考虑问题周全
《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原因的句子
我有点痞1年前1
shiziyan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是难以估计他的情况,害怕他在这里有埋伏.所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登轼而望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4176808041年前1
sjziqing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表顺承关系
无实意,表修饰.
翻译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njhebin1年前2
jnfann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原文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翻译 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laoshuba1年前3
01998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应该是d吧
《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细节描写中,你获得怎样的启迪
liminapple1年前3
文武雙全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战场上既需要勇敢作战,也需要认真观察对手.因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敌情,才能制定正确的对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667788yhn1年前1
52renli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上车看着齐军说,可以,于是开始追赶齐军
<<曹刿论战>>~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jiazhoushuijun1年前3
liangyumei1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曹刿)下视其辙,(曹刿)登轼而望之...
苏轼、苏辙的名字是不是根据《曹刿论战》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来取的?
jasonzx1年前1
鹤舞寒潭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不是的.苏洵取名字,给苏轼取轼字是因为,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显眼却又不可缺少,苏洵害怕苏轼张扬而给苏轼取这个名字.辙则是所有的车走过都会留下的痕迹,很低调,不会招来祸患,因而苏洵给苏辙取名辙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意思
shanghen5211年前2
806704612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下视其辙,是看敌军的战车印是否杂乱,登轼而望,是看敌军逃跑时阵形是否凌乱主要目的是观察敌军是是真败还是诈败.
曹刿论战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曹刿论战
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粮闻寡人之耳者
branda141年前2
萧雨阿琦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应选B项
A项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C项的"其"都是代词第一个"其'指曹刿,第二个"其'指中作者的老师.
D项的"之'都是助词"的"
而B项中第一个"而"是"却"的意思,第二个"而"是结构连词,不翻译.
所以选B
曹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的目的是什么?(急——————ji)
fschgj1年前1
亲爱小雪79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视其辙,是看敌军的战车印是否杂乱,登轼而望,是看敌军逃跑时阵形是否凌乱
主要目的是观察敌军是是真败还是诈败.
曹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
jammeson1年前1
xujuncb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仔细观察敌人撤退时留下的痕迹,看看敌人是真的败了,还是假的败了,
登轼而望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liangqizhen1年前1
anyen3215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之是指齐军
登上车,扶着车轼嘹望齐军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帮下忙哈
浪漫的星星1年前1
komaforever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A公与之乘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而,之的意思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而,之的意思
而可翻译为连词,无实意吗
之可翻译为代指齐军败退的情况吗
hnjiajia1年前1
chenghongl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而表示的是一种顺承的关系,之是代词,代指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