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睢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在文中表达作用( )

花儿011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kzaj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点明了安陵君不出让土地的原因,和秦王针锋相对.
也引起了下文秦王的愤怒.
1年前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
文言文阅读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人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 安陵()
(2)君 寡人者()
(3)故不 意()
(4)秦王怫然 ()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睢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秦王说话时是“怫然怒”,而对唐睢却无任何表情、神态描写,这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79991年前1
rodall123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虽千里/不敢易也;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或公/亦尝闻天…)
2.(1)交换
(2)违背
(3)同“措”
(4)盛怒的样子
3.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4.针锋相对,显示了平民的力量,阻止秦吞并安陵。
5.说明秦王当时已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不得不威胁和恫吓,说明了秦王虽强大,但此耐已陷入被动的处境。而唐睢却相反,沉着稳定,气度自如。(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唐睢不辱使命翻译
venson_sir1年前1
hexing226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百万具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那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到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同我一起将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只会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做要同归于尽状.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何必到如此地步!我明白了: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这只是因为有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