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波声如洪钟

kkkk89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波声如洪钟
翻译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yangji520131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面对深深的潭水,清风吹起浪花,水和石头撞击发出的声音如同洪钟.(他认为石钟山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1年前

相关推荐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的意思
dcy19851021年前1
我亲爱的猪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是大概的意思.
殆:形声.从歹,台声.本义:危险
①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几乎;差不多:敌人伤亡殆尽.
最常见的含义就是,危险的境地.例: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没记错的话是出于《孙子兵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个人认为应该解释为:知足则不会觉得耻辱,知道什么不该做才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没记错的话是出于《道德经》)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番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_win2_cn1年前1
笑敖uu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

本题重点考查“目”、“耳”的词类活用和词语“臆”的理解
翻译:于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俺不做nn好些年1年前1
华强198283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勃的鄙陋.
李勃《辨石钟山记》完成题目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
李勃《辨石钟山记》完成题目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选自李渤《辨石钟山记》)
1.解释加点的词.
山涵其英 涵:
山仍石名 仍:
安能产兹奇石 兹:
濒(濒临)流(水流)庶峰 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 如善长之论:
(2)抱止响腾徐歇: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
D:而此独以钟名
4.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勃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勃的观点是如何评价的?(用原文回答)
quliuwuyi_19761年前1
默雪儿666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8.5%
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求翻译: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爱穿黑皮鞋1年前1
birdwoods501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番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行普度1年前1
myliheng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

本题重点考查“目”、“耳”的词类活用和词语“臆”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qī,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李渤《辨石钟山记》)
  (乙)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 幽栖者 ,寻纶东湖 /幽栖者:隐居的人
B. 于南隅 /次:临时住宿
C.南声 函胡 ,北音清越 /函胡:重浊而模糊
D.聊 前谬 /刊:刻印
2.甲文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石钟山记》中与甲段文字意思相应的句子。
①与“枹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下列问题要求用有关原文回答。
①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何态度,在甲文中他是怎样表明这种态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请就此问题分小组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pirinyua1年前1
远怀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1.D
2.三者同属一个人。“幽栖者”是李渤的自称,“白鹿先生”是李渤的号。
3.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②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4.①李渤的结论是“山乃石名。”
②持否定态度;“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③观点是:“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根据是:“形如覆钟”。
5.苏轼的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
(1) 说也,人常疑之()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 也( )
(3) 曰此鹳鹤也()
(4)余 笑而不信也()
2.与“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中的“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B.余自齐安舟行 临汝
C.可坐百人, 中而多窍
D.左右欲 相如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释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②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
③得双石于潭上,扣 聆之
④徐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文章的第二段写到了作者两次“笑”,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前后笑的各自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段对石钟山周围环境的描写,其用意是为__________,也与文章结尾一段的“__________”一句形成照应。
诺言111年前1
swordwarrior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1)这(2)这样(3)有人(4)只是
2.D
3.A
4.①表示对石钟山这一说法的怀疑。
  ②表现自己探究到石钟山真正命名原委后的心满意足。
5.突出石钟山周围地理环境的险恶/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 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 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 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 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 水师 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 ,声如洪钟——搏:搏斗
B、至唐李渤 访其遗踪——始:才
C、有大石 当中 流——当中:中间
D、而渔工 水师 虽知而不能 ——言:说出来
2、下来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B、送 至湖口——因笑谓迈曰:“汝识 乎?
C、事不目见耳闻, 臆断其有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求之
D、 曰此鹳鹤也—— 师焉,或否焉
3、下面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声有形,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后文的议论和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共同考察。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57961年前1
yiyamao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B
2、C
3、D
4、(1)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2)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他)说得不够详尽。
关于《石钟山记 》的题目解释下列括号中虚词的含义1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以为)2 是说也(是)3 人常疑之(之)4 然是说
关于《石钟山记 》的题目
解释下列括号中虚词的含义
1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以为)
2 是说也(是)
3 人常疑之(之)
4 然是说也(然)
5 余尤疑之(尤)
6 所在皆是也(皆)
比较下列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1虽 2今 3是
songsong801年前1
todorov4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以为 2,这种 3,代词,4,但是,然而 5,更,更加 6,所说的
辨石钟山记 翻译《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
辨石钟山记 翻译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歌(应为“欹qī”之误,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应为“”之误)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这)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修订)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unicycle1年前2
窝笋炒肉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水经注上面说:“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像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登岩过岭,穿越石洞,探访它的遗迹.在南隅临时住宿,忽然发现两块石头,横斜在水潭边上,影子倒映在水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才说:“这就是石钟啊,有铜铁一样奇异的声音啊.”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含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响声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依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濒临水流众多的山峰,都可以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它.姑且修订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苏轼《石钟山记》中的观点(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对吗?
niceli1年前1
jolin532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是的.《石钟山记》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求古文翻译"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hvming199991年前1
中爱医生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译文】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
谁会这道题:石钟山记 苏轼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 》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
谁会这道题:石钟山记 苏轼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 》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 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 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 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 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 水师 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 ,声如洪钟——搏:搏斗
B、至唐李渤 访其遗踪——始:才
C、有大石 当中 流——当中:中间
D、而渔工 水师 虽知而不能 ——言:说出来
2、下来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B、送 至湖口—— 因笑谓迈曰:“汝识
C、事不目见耳闻 , 臆断其有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求之
D、 曰此鹳鹤也—— 师焉,或否焉
3、下面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声有形,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后文的议论和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共同考察.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让你来暖1年前1
lisa558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B
2、C
3、D
4、(1)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2)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他)说得不够详尽.
关于石钟山记的一些小问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关于石钟山记的一些小问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段中7个“而”的用法分别是什么?
夜半的月儿爬山坡1年前1
wangjuanhaixiao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连词,表转折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6.连词,表目的
7.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