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远方去,到远方去”到底是汪国真的《祝愿》里的诗句还是《旅行》中的?我在这两首诗中都见到了此句…

骄傲的丫丫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LQ-SU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旅行里没有“到远方去”,是祝愿里面的.你看到的绝对是假的或者排版连在一起的那种盗版书.
祝愿——写给友人生日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1年前

相关推荐

以“到远方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急啊!
胡思乱想的傻妞1年前1
蓝宇79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人们也许或多或少地都在向往着远方吧,一个美丽的、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思慕远方与现实无关,爱做梦的人儿们的心总是飞得高高的,飘啊飘啊飘向远方。 小孩子们向往远方。在若干年后的远方,他们会以一个大人的身份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远方满足了他们童真的想象,承载着他们梦的翅膀。 少男少女们向往远方。羽翼未丰的他们有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想要去到更远的地方,也想要做更多的事,当他们的身体还端端正正地坐...
汪国真的《旅行》最后是“ 到远方去,当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 还是“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汪国真的《旅行》最后是“ 到远方去,当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 还是“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郁闷了
81011年前1
ynmmm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是“到远方去,当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是《祝愿——写给友人生日》中的
汪老的诗一直被盗版,如果喜欢他的诗,建议读作家出版社的《汪国真经典代表作1/2》,绝对正版授权,本人就很喜欢
到远方文 韩青⑴诗人汪国真曾写道:“到远方去,到远方去……”⑵其实人生就是一次远行,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远方
到远方
文 韩青
⑴诗人汪国真曾写道:“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⑵其实人生就是一次远行,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远方.
⑶提到行走,自然就会提到脚.可是,世上有很多有脚却不能行走的人,比如张海迪、史铁生、霍金……但他们比常人走得更有力,更遥远.他们所走的路都是艰辛的路,成功的路,路的长度就是他们生命的高度,那是常人不能企及的.
⑷可见,真正支撑行走的不是脚,而是追求、信念、梦想、心灵……它们就是我们的精神之脚.因此,所谓的远方,就有了两个,一个是地理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而后者就是安妮宝贝所说的“真正美好的地方”,那不是轻易就能抵达的.
⑸对于精神上的远方来说,它又因物和人而异.你若是种子,累累硕果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花朵,醉人芳香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小溪,辽阔大海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士兵,胜利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运动员,冠军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作家,杰出作品就是你的远方……
⑹那么,该怎样才能抵达这样的远方呢?
⑺不由想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他在画竹之前,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然后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对我们而言,在动身之前,也要先在胸中描画出心中远方的样儿,然后再去跋涉、找寻.西谚云:“如果你知道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此,目标更明确、具体了,行动起来就会更迅捷,甚至能够事半功倍.
⑻当然,这事儿不能光遐想,那从脚下通向远方的路,关键还要靠精神之脚去跋涉.
⑼对于年轻的约翰·克里西而言,能够发表第一篇文章就是他当时最想到达的远方.他把写成的稿件,分别投往各个出版社和文学报刊.可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退稿.他将每一张退稿单保存起来,并根据退稿单上的意见修改重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收到743张退稿单后,他的作品终于发表了,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在40年的时间里写出了564本书,成为全世界著书量最多的作家.
⑽他凭借着执著与坚定的精神之脚到达了他渴盼的远方.如愿后,他继续前行,走向了更远的远方……从他身上我们不难悟出:所谓的远方就是愿望与梦想的一个个彼岸.
⑾其实抵达任何一个这样的彼岸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等你去“摆平”.因此我们要勇敢地迈出精神之脚,踏碎途中大大小小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走向远方.
⑿而远方跟时间一样永无止境,生命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地去走,一生都只能走其一段.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走好这段路,把它走成无悔之路,成功之路,它们的长度就是生命的高度.(有这样高度的人才是大写的人,纯粹的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7月上
21.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到远方去”中“远方”的具体含义.
22.文中列举张海迪,史铁生,霍金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作者的什么观点?
23.要到达精神上的远方,作者认为应具备哪些因素?
24.请为文中结尾加括号句子“有这样高度的人才是大写的人,纯粹的人.”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本文中出现的除外)
25.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你心中的“远方”以及将怎样到达这一“远方|.
我爱剪纸1年前1
男超人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别人都帮你写了你自己还学什么?
阅读汪国真的诗,以“到远方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milkbutterfly1年前1
顺嘁自然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人们也许或多或少地都在向往着远方吧,一个美丽的、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思慕远方与现实无关,爱做梦的人儿们的心总是飞得高高的,飘啊飘啊飘向远方. 小孩子们向往远方.在若干年后的远方,他们会以一个大人的身份来重...
从这个故事可以想到哪些成语?朱萍漫是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为了想学会一项特殊的本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钱粮到远方去拜支离益做
从这个故事可以想到哪些成语?
朱萍漫是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为了想学会一项特殊的本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钱粮到远方去拜支离益做老师,跟他学杀龙技术.
转瞬三年,他学成回来.人家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踩龙的尾巴,怎样从龙脊上开刀……指手划脚地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都笑了,就问:"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朱萍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超的沙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腾源拓海1年前1
franksuny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自欺欺人,有的放矢,英雄无用武之地
到远方去 韩青
天时的复合词1年前1
百里无月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到远方
  文 韩青
  
  ⑴诗人汪国真曾写道:“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⑵其实人生就是一次远行,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远方.
  ⑶提到行走,自然就会提到脚.可是,世上有很多有脚却不能行走的人,比如张海迪、史铁生、霍金……但他们比常人走得更有力,更遥远.他们所走的路都是艰辛的路,成功的路,路的长度就是他们生命的高度,那是常人不能企及的.
  ⑷可见,真正支撑行走的不是脚,而是追求、信念、梦想、心灵……它们就是我们的精神之脚.因此,所谓的远方,就有了两个,一个是地理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而后者就是安妮宝贝所说的“真正美好的地方”,那不是轻易就能抵达的.
  ⑸对于精神上的远方来说,它又因物和人而异.你若是种子,累累硕果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花朵,醉人芳香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小溪,辽阔大海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士兵,胜利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运动员,冠军就是你的远方;你若是作家,杰出作品就是你的远方……
  ⑹那么,该怎样才能抵达这样的远方呢?
  ⑺不由想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他在画竹之前,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然后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对我们而言,在动身之前,也要先在胸中描画出心中远方的样儿,然后再去跋涉、找寻.西谚云:“如果你知道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此,目标更明确、具体了,行动起来就会更迅捷,甚至能够事半功倍.
  ⑻当然,这事儿不能光遐想,那从脚下通向远方的路,关键还要靠精神之脚去跋涉.
  ⑼对于年轻的约翰·克里西而言,能够发表第一篇文章就是他当时最想到达的远方.他把写成的稿件,分别投往各个出版社和文学报刊.可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退稿.他将每一张退稿单保存起来,并根据退稿单上的意见修改重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收到743张退稿单后,他的作品终于发表了,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在40年的时间里写出了564本书,成为全世界著书量最多的作家.
  ⑽他凭借着执著与坚定的精神之脚到达了他渴盼的远方.如愿后,他继续前行,走向了更远的远方……从他身上我们不难悟出:所谓的远方就是愿望与梦想的一个个彼岸.
  ⑾其实抵达任何一个这样的彼岸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等你去“摆平”.因此我们要勇敢地迈出精神之脚,踏碎途中大大小小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走向远方.
  ⑿而远方跟时间一样永无止境,生命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地去走,一生都只能走其一段.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走好这段路,把它走成无悔之路,成功之路,它们的长度就是生命的高度.有这样高度的人才是大写的人,纯粹的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7月上
  阅读练习:
  1.文章第⑴段引用汪国真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2.在文章中找出与标题中的“远方”相对应的三个词语.
  3.说出文中第⑺段划线句隐含的一个成语.
  4.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这事儿不能光遐想,那从脚下通向远方的路,关键还要靠精神之脚去跋涉.
  ②有这样高度的人才是大写的人,纯粹的人.
  5.“远方”是不能轻易就能抵达的,怎样才能更好的到达远方?
  参考答案:
  1.引出本文的话题.
  2.精神上的远方;安妮宝贝所说的“真正美好的地方”;愿望与梦想的一个个彼岸.
  3.胸有成竹
  4.①“遐想”在文中意思是“空想”.②“大写的人,纯粹的人”意思是能够让人敬仰尊重,有精神追求的人.
  5.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有坚定执著的精神;要勇敢地踏碎路途中的羁绊,战胜人生中挫折;利用好有限的人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说不尽的风景 桑永海 阅读答案       ①那位年轻诗人的句子,至今仍被人们传来传去——“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
说不尽的风景 桑永海 阅读答案

①那位年轻诗人的句子,至今仍被人们传来传去——“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②但是,依我看,你真正熟悉的地方,更有风景,并且是动你思动你情的风景,是与远方陌生风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方说故乡的茅屋,屋前那株萧萧白杨。

③离开故乡几十年了,我经常忆起这样一个场景:海兰江边,沙滩上,晚霞升起的时候,一帮***族小朋友看群鸟从林梢飞过,拍手齐声唱起一首***族童谣,一遍又一遍,直到鸟儿变成小黑点儿,融进绛紫色的夕照。

④这首童谣,就和故乡的晚霞树林江流黄昏,和驮着夕阳匆匆赶路飞回家去的鸦雀,和张着大口鼓腹而歌的***族小朋友,像少时读过的唐诗宋词,铭刻在记忆里了。

⑤罗莎•卢森堡,身陷囹圄,仍对生活充盈渴望。墙角一株小草,铁窗外树枝上一只鸟儿的啼鸣,西天一片晚霞,夏季里一阵骤雨,一只飞进牢房里嗡嗡叫的大土蜂,都让她悚然惊喜。她的《狱中书简》,我读了五十年,百读不厌。以是观之,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而是正如风景画大师东山魁夷所言:“归根结底,风景到处都有,问题就在于观察者这一方”。

⑥然而,在风景面前,我们的感情和审美心理也并非简单划一、黑白分明的,有时是很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着的。处于***转型的时代,尤其是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人们的心灵经受着深层的文化冲撞,更其如此。比如明治维新以后的东京,急速变化着的街道上,唯美派作家永井荷风怀着一颗诗心,苦苦追寻历史上江户文化绚丽的晚景:“时势的变迁,每日都有些往昔的名胜古迹被毁坏,这些都使我的市内散步带有无常悲哀与苦寂的诗趣。”最富凄寂之美的是那篇《夕阳》——你看荷风先生踏着木屐,携把雨伞,穿过喧闹的东京市区,到郊野遥望富士山。

⑦他面对如血夕阳,临风怀想江户时代古典牧歌般悠远的情味和背景,那是怎样一种无奈和不堪的情怀啊!

⑧我想起我们风景天下独绝的长江三峡。

⑨去年一个晚间,我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台摄制的三峡大移民纪录片。突然,出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即将大撤离的前夕,上千名少年学子,着统一校服,整齐列队肃立在江畔山坡上,面向危崖上的白帝古城行注目礼、告别礼!上千的少年齐声诵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⑩童稚的洪亮声音响彻峡江长空,声声撞击着我的心。只不过几秒钟的镜头吧,我已是泪流满面。我知道,彩云缭绕的白帝诗城将永远悬在中华民族的心坎上。但,她的遗址,毕竟要沉没江水中了。现代文明,确是一把双刃剑啊!

(11)唉,说也说不尽的风景。

文章以年轻诗人的句子开头有何用意?(2分)

阅读相关语段,运用对联知识,概括第⑨段的内容。(2分)

海兰江边孩童拍手唱童谣,————

请你谈谈对第⑦段画线句中“无奈和不堪的情怀”的理解 。(4分)

为什么说“现代文明,确是一把双刃剑”?联系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4分)


不ii精灵1年前1
游涵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三、(一)14.①类似的人生体验,定是人皆有之的。
②以是观之,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是……
③然而,在风景面前,我们的感情和审美心理也并非简单划一、黑白分明……
④我想起我们天下独绝的风景——长江三峡。
15.(1)“拍手”“唱起”这是对小朋友动作、行为的描写,写出了小朋友的天真烂漫,同时也有景物描写,群岛、绛紫色晚照,采用工笔画手法,展现了一幅生气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