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2 的Ksp=5.3×10-9mol3•L-3,在[F-]为3.0mol•L-1的溶液中Ca2+可能的最

rosemary1976524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CaF2 的Ksp=5.3×10-9mol3•L-3,在[F-]为3.0mol•L-1的溶液中Ca2+可能的最高浓度是(  )
A.1.8×10-9mol•L-1
B.1.8×10-10mol•L-1
C.5.9×10-10mol•L-1
D.5.9×10-9mol•L-1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黑糊糊hch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解题思路:根据CaF2 的Ksp=c(Ca2+)•c2(F-),已知[F-]为3.0mol•L-1,则可以求出Ca2+的浓度.

CaF2 的Ksp=c(Ca2+)•c2(F-),
已知c(F-)为3.0mol•L-1
所以c(Ca2+)=
Ksp
c2(F−)=
5.3×10−9mol3•L−3
(3.0mol•L−1)2=5.9×10-10mol•L-1
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Ksp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Ksp表达式的书写.

1年前

相关推荐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来配制100mL 3.0mol•L-1稀H2SO4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来配制100mL 3.0mol•L-1稀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所需浓H2SO4体积为______.
(2)量取所需浓H2SO4,应选用______量筒(选填5mL、10mL、20mL).
(3)稀释浓H2SO4的方法(简要操作)______.
(4)配制所需仪器,除量筒和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5)定容时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
(6)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加水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
E.浓H2SO4稀释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
ss6531年前1
轻舞飞扬_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解题思路:(1)先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ρω/M],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V=CV来计算;
(2)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3)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来考虑浓硫酸的稀释;
(4)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
(5)根据定容的操作来分析;
(6)根据c=[n/V]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ρω/M]=[1000×1.84g/mL×98%/98g/mol]=18.4mol/L,设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V=CV可知:
18.4mol/L×VmL=100mL×3.0mol/L
解得V=16.3mL,故答案为:16.3mL;
(2)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6.3mL,故应选用20ml的量筒,故答案为:20mL;
(3)浓硫酸稀释放热,故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答案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5)定容的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A.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A不选;
B.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C选;
D.加水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低,故D不选;
E.浓H2SO4稀释后放热,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E选.
故选CE.

点评:
本题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用18mol•L-1 浓硫酸配制100mL 3.0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18mol•L-1 浓硫酸配制100mL 3.0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从下列中选用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具体操作方法).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具体操作方法).
(4)第④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5)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需要恢复到室温是因为______.
(6)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
E.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
曾相遇1年前1
heda2g200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根据所以浓硫酸的体积选择量筒规格.
(2)浓硫酸稀释操作: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防止溶液飞溅而烫伤操作者.
(3)定容操作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4)洗涤液中含有少量溶质硫酸.
(5)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影响溶液体积,易造成容量瓶炸裂.
(6)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分析判断.

(1)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
所以xmL×18mol/L=100mL×3.0mol/L,解得:x≈16.7,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6.7mL.
根据提供的量筒规格,所以应选择25mL量筒.
故答案为:16.7mL;B.
(2)浓硫酸稀释操作: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防止溶液飞溅而烫伤操作者.
故答案为: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
(3)定容操作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故答案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4)洗涤液中含有少量溶质硫酸,不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尽可能将溶质全部移入容量瓶中.
(5)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未冷却既移入容量瓶配成溶液,恢复室温后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未冷却既移入容量瓶,可能导致容量瓶受热不均,易造成容量瓶炸裂.
故答案为:影响溶液体积,易造成容量瓶炸裂.
(6)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由于吸水使浓硫酸浓度降低,使量取的浓硫酸所含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C.烧杯、玻璃棒未进行洗涤,少量硫酸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移入容量瓶中硫酸的实际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E.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导致溶液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偏小;偏大;偏小.

点评:
本题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注意从c=[n/v]理解配制原理,注意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3.0mol•L -1 •min -1
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3.0mol•L -1 •min -1 B.V(B)=0.2mol•L -1 •S -1
C.V(C)=4.8mol•L -1 •min -1 D.V(D)=1.0mol•L -1 •S -1
Brave_Hear1年前1
a叶孤城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根据反应2A+B═3C+4D,可以选D为参照,进行比较
A、V(A)=3.0mol•L -1 •min -1 =,则v(D)=2V(A)=6.0mol•L -1 •min -1
B、V(B)=0.2mol•L -1 •S -1 ,则v(D)=4v(B)=0.8mol•L -1 •S -1 =4.8mol•L -1 •min -1
C、V(C)=4.8mol•L -1 •min -1 =,则v(D)=
4
3 V(C)=
4
3 ×4.8mol•L -1 •min -1 =6.4mol•L -1 •min -1
D、V(D)=1.0mol•L -1 •S -1 =6.0mol•L -1 •min -1
所以C反应最快.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