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漫滩有机蔬菜基地有1500亩,有机蔬菜基地的五分之三是茎叶类蔬菜,茎叶类蔬菜的三分之一是油麦菜.

sandram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红漫滩有机蔬菜基地有1500亩,有机蔬菜基地的五分之三是茎叶类蔬菜,茎叶类蔬菜的三分之一是油麦菜.
(1)油麦菜占红漫滩友机蔬菜基地的几分之几?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什么都不知道**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油菜占 3/5x1/3=1/5
(2)
油菜有几亩?
1500x1/5=300亩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不要追问的形式发送,另外发问题并向我求助或在追问处发送问题链接地址,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
1年前

相关推荐

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区多分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
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区多分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山区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D.聚落的形态多受地形、河流等的影响,如山区、高原多呈团状分布。
lmdh20001年前1
铅笔盒子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C

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高原、山区聚落多呈带状。
为什么“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为什么“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有解析是这样的: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所以聚落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可是对这句话我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1.为什么这里的河谷要用“深切”来形容?
2.为什么这样的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
3.为什么该处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会土壤肥沃?其他的就不肥沃了吗?
4.为什么这里的河漫滩平原是狭窄的?
渴望高手解答啊!非常感谢!
meilibaby5201年前1
金小川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1.河流常年流经对地面侵蚀,形成了河流阶地,就是像台阶一样的一阶一阶的,河流流经的年代越久,也就下切的越深,高原在薄弱部位有常年的河流,必然形成深切的河谷.2 河谷地势低 当然相对温暖,我们知道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而且白天不被阳光直射,有下沉气流,晚上又有山风吹来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气候总体温和..3 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如氮肥、钾肥、磷肥等往下带,最肥沃的应该是下游的三角洲平原,既然河漫滩有堆积必然也相对较为肥沃(比起高原土质坚硬的其他地方).4 首先的前提是高原地形,这是大背景,而河流的侵蚀是在这个背景下的精雕细刻,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地球内应力的作用,河漫滩是流水的外力作用,河流在高原山地发源,没有足够的水量冲击成广泛的大平原,所以只能形成狭窄河漫滩平原,我们知道一般大河的下游才是广阔的平原
1.形成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应的河段连线正确的是 2...
1.形成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应的河段连线正确的是 2...
1.形成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应的河段连线正确的是( )
a.冲积扇--河流出山口 b.河漫滩--河口
c.三角洲--河流出山口 d.冲积扇--河流源头
----------------------------------------------------------------------------------------------------------------------------------
2.2014年5月,北京老年大学地理系组织学生到***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一位老爷爷做了一下记录:“远处的高山上还有残留的积雪;这里从山下到山上的植被为落叶松林和灌木了,在森林中看到了许多野生梅花鹿的足印··· ···”据此回答1~3题:
1.到一个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可以观察到许多自然地理事情和现象,这些自然地理事情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反映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根据记录中关于植被部分描述,可以判断该山地的位置是( )
a.海南岛 b.内蒙古草原
c.秦岭 d.东北地区
3.该地从山下到山上的植被变化,所反映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娟儿6091年前1
uccj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AC D C
下列关于聚落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B.山区聚落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C.山
下列关于聚落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B.山区聚落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C.山前的冲积扇经常发生洪灾,所以不适合聚落的发展
D.平原地区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rainbowinjune1年前1
ww跑咯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C

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形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故农业发达,利于聚落的发展。故C项错误。
读图,完成21~23题: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mingyil1年前1
handsome012345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根据河流在不同河段的作用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以下切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中下游以侧蚀作用为主. 侧蚀作用,是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在a处是河流的上游,b 在河流的中游,c 在河流的下游,并且在河流弯曲的河段.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所以总结得出:一般在入海口的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地貌;在出山口附近形成冲积扇地貌;在中下游地区形成河漫滩平原.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瀑布.

A、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瀑布.c 在河流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B、在出山口附近形成冲积扇地貌.c 在河流的下游,故不符合题意;
C、一般在入海口的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地貌.c 在河流的下游,故不符合题意;
D、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c 在河流的下游,并且在河流弯曲的河段,符合河漫滩形成的条件,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几种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冲积平原 1.简单的区别方法 2.各自的图
superitower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的先后分布顺序?
花样年华07551年前2
huhuhu_3721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洪积扇互相联结形成洪积平原
河谷发育成谷底较宽平时,洪水泛滥挟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河漫滩上,河水反复涨水泛滥,冲积层不断增厚,形成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洪积扇、洪积平原在山区的出口处,河漫滩平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在河流进海处.
读青藏地区山脉和河流示意图,1.怒江河段最有可能见到:1.三角洲 2峡谷 3河漫滩平原 4瀑布A 1和2 B 1和3 C
读青藏地区山脉和河流示意图,
1.怒江河段最有可能见到:
1.三角洲 2峡谷 3河漫滩平原 4瀑布
A 1和2 B 1和3 C 3和4 D 1和4
2.聚落主要分布在(双选题)
1.半身腰 2.河谷地带 3 沿河分布
被你触动1年前2
131499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①A.②2.3
对于第一问来说,图看不到,如果延续到南亚的话就有河口三角洲了.如果没有延续,那只能选2,4
qp 52 6 77题 为啥是 C8题 该聚落A 分布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B呈点状分布C蜿蜒分布于山前D沿河发展,形成沿
qp 52 6 7
7题 为啥是 C
8题 该聚落
A 分布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呈点状分布
C蜿蜒分布于山前
D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8题为什么是D
秋天的柳树飘啊1年前1
zhouyaxi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7,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海河、淮河三条河冲积形成的平原.
8,D
A是在山区河谷地带
B是在山区呈点状分布
C山区的聚落形态
D,河口三角洲往往是下游平原地带,所城市比较密集,为了水和交通往往会沿河分布.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哪个更适合形成聚落?
神州全景21年前2
可是真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三角洲
冲积扇 河漫滩 三角洲的成因
凄美di爱1年前1
b7938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一、冲积扇(alluvial fan)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冲积扇在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形成过程:
1、湿润区
  降水频率大,水量丰沛,水流比较稳定,因此出山口河流形成的冲积扇规模大,组成物质分选较好,砾石磨圆度高,扇面上分流和网流十分发达.扇面物质在湿热气候作用下,土质呈现红壤化.山区主流两侧的溪沟坡陡水流急,在山洪暴发时形成洪流或泥石流,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便在沟口附近堆积,形成由大小不一的砾石、砂土和粘土等组成锥形的冲积锥.这些碎屑物质分选程度和磨圆度均较差,孔隙度较大,透水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冲积锥面积较小,其上段坡度较大,中段坡度锐减,前缘地段地势展平,坡度减至1~2度.
2、半湿润区
  出山口河流在山前多发育大面积的冲积扇.如中国华北平原西部山前的黄河、漳河、滹沱河和永定河等冲积扇,表面形态扁平,坡度较小,形成广阔的冲积扇平原.其中,黄河冲积扇面积达72144平方公里,扇面上废弃的古河床高地和河间洼地呈指状分布,波状起伏的微地貌特点十分明显(见图黄河冲积扇).
3、干旱区
降雨量极少,暂时性洪流在山麓谷口处形成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强,扇面网状水系发育不显著.在山前断裂活动的盆地,洪积扇具有很大的沉积厚度,紧靠山前部分通常厚度达数百米.洪积扇从顶部到扇缘的高差也可达数百米.一系列洪积扇互相联结则形成洪积平原,又称山麓洪积平原.
二、河漫滩flood plain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床不断侧向移动和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在河流作用下,河床常常一岸受到侧蚀,另一岸发生堆积,于是河床不断发生位移.受到堆积的一岸,由河床堆积物形成边滩,随着河床的侧移,边滩不断扩大.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河漫滩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组成,下部由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粗粒物质组成.这种下粗上细的沉积物结构,称二元相结构.上部的细粒物质称河漫滩相沉积,多为亚砂土或亚粘土;下部的粗粒物质称河床相沉积,多为砂、砾.有些坡陡流急的山区河流,侵蚀作用较强,河床两侧常常没有沉积物保留,只有狭窄的石质漫滩,或者只有粗大的砾石组成的漫滩.一般只在宽阔的河谷或平原地区的河漫滩,才有较厚的二元相沉积.
三、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三角洲”翻译自英文delta,即希腊文Δ的转写,而希腊文含义源自三角洲的形状像三角形,有人认为这就是字母“Δ”的象形起源.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世界上每年约有160亿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这些混在河水里的泥沙从上游流到下游时,由于河床逐渐扩大,降差减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时,水流分散,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有阻滞河水的作用,特别是海水中溶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它产生出的大量离子,能使那些悬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来.于是,泥沙就在这里越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时,河流只得绕过沙堆从两边流过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冲击,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往往形成尖端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角形,人们就给它们命名为“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