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遗传算法初始种群的产生原理是什么?随机产生?为什么?

遗传算法有相当大的引用。遗传算法在游戏中应用的现状在遗传编码时, 一般将瓦片的坐标作为基因进行实数编码, 染色体的第一个基因为起点坐标, 最后一个基因为终点坐标, 中间的基因为路径经过的每一个瓦片的坐标。在生成染色体时, 由起点出发, 随机选择当前结点的邻居节点中的可通过节点, 将其坐标加入染色体, 依此循环, 直到找到目标点为止, 生成了一条染色体。重复上述操作, 直到达到指定的种群规模。遗传算法的优点:1、遗传算法是以决策变量的编码作为运算对象,可以直接对集合、序列、矩阵、树、图等结构对象进行操作。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模拟生物的基因、染色体和遗传进化的过程,方便遗传操作算子的运用。另一方面也使得遗传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函数优化、生产调度、自动控制、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2、遗传算法直接以目标函数值作为搜索信息。它仅仅使用适应度函数值来度量个体的优良程度,不涉及目标函数值求导求微分的过程。因为在现实中很多目标函数是很难求导的,甚至是不存在导数的,所以这一点也使得遗传算法显示出高度的优越性。3、遗传算法具有群体搜索的特性。它的搜索过程是从一个具有多个个体的初始群体P(0)开始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搜索一些不必搜索的点。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单点搜索方法在对多峰分布的搜索空间进行搜索时很容易陷入局部某个单峰的极值点,而遗传算法的群体搜索特性却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因而可以体现出遗传算法的并行化和较好的全局搜索性。4、遗传算法基于概率规则,而不是确定性规则。这使得搜索更为灵活,参数对其搜索效果的影响也尽可能的小。5、遗传算法具有可扩展性,易于与其他技术混合使用。以上几点便是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所具备的优点。遗传算法的缺点:遗传算法在进行编码时容易出现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

华南虎的种群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根据中国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发现不到虎的踪迹。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4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195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过虎。秦岭地区的虎灭绝于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1964年陕西佛坪山一山民猎杀过一只野生华南虎,迄今就再也没有人看见过成年华南虎的身影。20世纪70-90年代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未发现过虎。1979年全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后根本湖北记者的调查,证实这是失误报道,百户湾林场发现的那只幼兽实为一只云豹幼体。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1990-1992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全国性野生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中,并没有找到野生华南虎的活体。但根据所发现的痕迹和粪便等证据,估算出当时我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实际数量可能会更少。21世纪初2000-2001年,国家林业局和WWF进行的全国野生华南虎及其栖息地大规模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在这次调查之后,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而国内学者并没有放弃搜索到野生华南虎的一丝希望。2007年冬季,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开展了“粤北野生华南虎野外调查”项目,但最终未发现野生华南虎存在的痕迹。2008年,“周老虎”事件之时,国家林业局派驻的专家调查组也表示在镇坪县并没有野生华南虎的存在。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为物种的繁衍需要自然种群的存在,自然种群还必须维持一定的个体数目、保持基因达到足够的杂合水平,种群才不会因为近亲繁殖而发生近交衰退。由于原华南虎分布的地区已经多年不见华南虎的踪迹,发现华南虎种群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很多专家都认为,华南虎的自然种群已经灭绝。截至2010年10月,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 华南虎的人工繁殖始于1963 年的贵阳黔灵公园。1958年从贵州清镇捕获1 只野生雄性华南虎,于1963 年先后与1958年从贵州长顺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和1959 年从贵州毕节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交配。两只雌性华南虎分别产下1雄1雌2只幼仔,38年来全国圈养华南虎共有122胎产仔287只,除32只死亡外,存活雄体151只,雌体104只。在46年的圈养中,华南虎共死亡250只。可以准确确定死亡年龄的有191只,其寿命之和为10179岁。记录的266只幼体,在出生后30 天内死亡的有117只,死亡率高达44%;成体的死亡率在4-12岁时为4%-5%,超过13岁的死亡率增大。截止2010年9月,全国16家动物园饲养华南虎。包括:上海动物园、洛阳王城公园、苏州动物园、广州动物园、成都动物园、重庆动物园、福州动物园、南昌动物园、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上海野生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长沙生态动物园等。目前拥有华南虎数量最多的动物园是上海动物园,共有25只;其次是洛阳王城动物园,共有19只。上海动物园于2010年9月建立了华南虎幼儿园、托儿所,用于训练华南虎幼崽,为全国首创。 中国动物园协会(CAZG) 建立的华南虎谱系记载了我国307只华南虎在46年中的详细饲养繁殖情况(共生122胎287只幼崽),现存圈养华南虎分散在全国22家单位,有57只个体,是一个衰退的种群。通过SPARKS 和GENES 软件分析发现从1977年始,圈养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便逐渐下降而近交系数却不断增加。我国华南虎的圈养始于1955年。当年从四川野外捕捉了一只雌性华南虎,呼名“猛子” (MENG ZI),谱系号为“1”。先运到河北, 暂养一段时间后,转运到上海圈养了15 年,1970年又运到合肥逍遥津动物园,同年死去。1955-2001年间的46年来国内先后有40 家大、中城市的动物园或公园饲养过307 只(谱系登录的个体数) 华南虎。其中雄体158只,雌体117只,另有32只幼仔因刚一出生即死亡,未记录其性别。在国外仅有苏丹和朝鲜等国的4家动物园饲养展出过6只华南虎。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是生长于北京的全莉女士从2000年起相继在英国、美国和香港创立的慈善基金会,旨在拯救中国虎。它是中国境外,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一个以拯救濒危的中国虎为宗旨的慈善机构。2000年10月, 经过数月的筹划,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在伦敦成立了。中国国家林业局的代表和野生动物保护界知名人士参加了成立大会。鉴于全莉的文化和经济管理背景,她曾在时装界顶级品牌的工作过,并成为Gucci国际全球品牌管理经理),她担任基金会的领导人并起到中西方桥梁的作用。基金会的目的是广泛引起对中国虎现状的关注,通过公众教育,把先进的保护模式介绍到中国并加以实践,筹集资金来支持这些行动,为拯救和保护中国虎而努力。我们也要成为中西方以及所有致力于保护中国的野生动物和栖息地的组织的纽带。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积极在多个项目上筹集资金,以支持正在进行的中国虎和栖息地的项目。拯救中国虎的顾问包括:华盛顿州政府野生动物生物学家科勒(Gary Koehler)博士、中国《人与自然》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形象大使是著名的成龙。代言人有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姜文,国际影星杨紫琼,Duran Duran流行乐队的罗丝(Nick Rhodes),美国中国会的老板、上海滩时装创始人邓永镪,钢琴家朗朗,电视人蒋怡,指挥家艾什巴赫, 以及来思特虎橄榄球队的穆迪(Lewis Moody)。 为了改变华南虎即将灭绝的命运,拯救中国虎采取了前所没有的拯救措施:将华南虎放出牢笼,进行有效的繁育,使濒临灭绝的华南虎种群数量,野化以恢复野性,最后重新引进中国的野外。在中国本土面积较大而又安全的栖息地上逐渐增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拯救中国虎重引入项目设了两个主要分项目:第一是中国虎野化工程,第二是在中国的中国虎试点保留地项目。2002年11月,常设于英美的野保组织“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与中国国家林业局属下的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和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南非项目中心(本中心是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为运作计划的实施而设立的执行机构)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中国虎的繁育、野化和重引入中国野生栖息地。中国政府第一次签署类似的合作协议:借鉴学习南非野保科学家们带来的技术和经验。南非野保界成功的使南非几个濒临灭绝边缘的物种种群扩大到可以繁衍下去的数量并放归到其原来的领地,实现了生物群系的完整性。南非科学界也对这个合作伙伴感到振奋,因为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南非的合作关系。 在南非进行野化的华南虎有15只。截止2013年8月,共有三代。一代虎国泰: 雌性,2003年1月21日出生于上海动物园。于2003年9月赴南非老虎谷参加野化训练。希望: 雄性,2003年2月17日出生于上海动物园。于2003年9月赴南非老虎谷参加野化训练。于2005年8月20日死于肺炎和心脏衰竭。虎伍兹: 雄性,2004年3月9日出生于上海动物园。于2004年10月29日赴南非老虎谷参加野化训练。麦当娜:雌性,2004年4月20日出生于上海动物园。于2004年10月29日赴南非老虎谷参加野化训练。327: 雄性,2002年8月30日出生于苏州动物园。于2007年4月23日赴南非老虎谷参加繁殖计划。2011年9 月17日, 327冲过带电铁丝的大铁门进入毗邻的老虎营地攻击另外一头公虎,但反被对方杀死。二代虎小虎的出生日,皆为南非当地时间:虎噜(Hulooo):2007年11月23日出生于南非老虎谷,雄性,体重:1.2公斤。父亲:虎伍兹,母亲:国泰。JenB(金箍棒),Coco(扣子):2008年3月30日国泰于南非老虎谷自然条件下生产,两只幼崽皆为雄性,分别于12:40 及13:25出生。父亲:虎伍兹。母亲:国泰。2008年4月12日,麦当娜首次生仔:两只幼崽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相继于当地时间15:35和16:26诞生,第一只难产,另一只幼崽在出生七天后由于细菌感染在罗瑞公园死亡。麦当娜原存活虎崽:1360克(1.36公斤),至4月16日1.6公斤,体长:54CM,死去虎崽:1.2公斤。父亲:虎伍兹。King Henry(亨利王),小公主(Princess):2008年8月18日,母虎麦当娜在野外树林中顺利产下两只虎仔,一公一母。这是拯救华南虎野化繁育项目中首次虎仔在完全自然条件下出生,没有受到任何观察或人工干扰。父亲:虎伍兹。2009年12月17日,国泰在室外自然条件下产下第三胎(一只虎崽),后因天气等原因夭折,父亲:327。虎娲(Huwaa):2011年1月31日,国泰在室外自然条件下产下的第四胎,父亲:327。阿尔法(Alfa),贝塔(Beta):2011年7月20日,国泰在室外自然条件下产下第五胎,两只雄性虎崽,父亲:327。威泰勒(Vitality),Yoya,Zeta:2011年10月9日,麦当娜在完全自然并与人类和其他虎隔绝的环境下产下一胎3只小虎,父亲为327。3只小虎全为雌性。三代虎第三代华南虎幼崽于2013年8月29日在中国虎项目南非老虎谷保护区出生。该幼崽使严重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在老虎谷保护区的数量达到了15,这是这个亚种在世界上存活的近15%的数量。这个幼崽的出生是中国虎项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老虎谷自然保护区第一个幸存的第三代华南虎,并且母亲和幼崽将完全在老虎谷保护区的野生环境中生长。。福建龙岩梅花山华南虎繁育基地于2001年4月20日首次成功繁殖,到2009年7月份,共繁殖成功21只虎,使该地的华南虎种群扩大到27只的规模。

翻译成英文:主持各种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如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活动的开展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

nnovation and Benefit hosted various mass events, such as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piecemeal reform activities and other activities, as business development services;

伯劳的种群分布

Lanius cristatus主要特点是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背面大部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无杂斑。头侧具穿过眼部的黑色宽带纹,尾羽呈棕红色。平时栖息于平原或山地的小树或灌木的顶枝上,性格凶猛,举目张望四周,一见有昆虫或其他食饵,即急飞直下而抓住它,然后再返回所栖的树枝上。性贪食。鸣声粗厉响亮,叫时仰首翘尾,激昂有力。5~7月繁殖,巢呈粗大的杯状,由草茎、草根、草穗及梗等编成。巢大多建在阔叶树上,每窝产4~6枚乳白色卵,上面密布有深浅不一的蓝灰和黄褐色斑点。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蝽象、蝗虫、毛虫、蝼蛄等,也吃少量的益虫如螳螂等。红尾伯劳分布广,几乎遍布全国,在繁殖期所吃的,除极少数益虫外,其他均为害虫,对农林有益,应加以保护。 Lanius tigrinus俗名:粗嘴伯劳、厚嘴伯劳、虎花伯劳、三色虎伯劳。雄性成鸟:头顶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额基部、眼先向后,经头侧过眼达于耳区,有宽阔的黑色过眼纹;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内侧翅覆羽为栗褐色,各羽具数条黑色鳞状斑,使整体显现密集的黑色横斑;尾羽棕褐,各羽具有宽约1.5mm的暗褐色隐横纹,横纹之间的间隔约1.5~2mm;外侧尾羽具浅淡色端;飞羽暗褐色,各羽外缘染以棕红,内侧飞羽更为显著,最内侧数枚飞羽(三级飞羽)的内、外均染棕红,并有类似尾羽的暗褐色隐横纹。下体几全部为纯白色,仅胁部显有暗灰色泽及稀疏、零散的不清晰鳞斑;覆腿羽白色沾淡棕,具黑褐色横斑;腋羽白色。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前额基部黑色较小,眼先及过眼黑纹沾褐,头顶灰色及背羽的栗褐色均不如雄鸟鲜艳;胁部缀以黑褐色鳞状横斑。幼鸟:头顶与背羽均为栗褐色,满布黑褐色横斑;过眼纹褐色或不显著;下体的胸、胁部满布黑褐色鳞斑。背腰、肩及尾羽均为棕红色,不同点在于头顶至上背为纯石板灰色;背腰及肩羽杂以波状黑色细横斑;尾羽也具有暗褐色的横斑。习性和红尾伯劳也相似,广布于平原、山丘、沟谷等树木茂密地区,但在山区的数量较多。性亦凶猛,不仅捕虫为食,还会袭击小鸟和鼠类。食物中绝大部分是害虫,如熊蜂、蝗虫、松毛虫、蝇类及各种昆虫。分布于全国各地。这种伯劳与红尾伯劳一样,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完全吃虫的。所吃昆虫,除少数为益虫外,均为农林业害虫;它虽然也吃一些其他动物,这些动物或是有益的,或是有害的,但所吃数量显然有限,无足轻重,应加以保护。   Lanius schach是伯劳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达240毫米左右。主要特征是头顶到上背部为灰色,向后渐沾棕色;上体其余部分为红棕色;两翅和尾均黑色,下体大部为白色。为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伯劳。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与低山一带,常在田园、果园及树丛间活动。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平时常栖止于芦苇梢处,东瞻西望,一见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杀。亦能在空中捕食飞行的昆虫和小鸟。鸣叫时常昂头翘尾,激健有力,并能仿效它鸟鸣声。4~7月间繁殖。巢呈杯形,以草茎、竹叶、嫩枝、蕨叶及其他杂屑等编成。每窝产5枚黄白色卵,上有疏密不等、浓淡大小各异的灰蓝和淡紫灰色斑,并缀以锈红以至红褐色细点。过去一般人都认为棕背伯劳专以其他鸟类为食,因而视为害鸟,研究的结果证明,它主要还是捕食昆虫的,如蝗虫、步形虫、黑蜂等,此外兼食些野生果实。所残杀的小鸟在其所吃的食物中占的比重很低,因而对农林业是很有益的。它遍布我国南部各省,为留鸟。 Lanius excubitor为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大型伯劳,体型大小与棕背伯劳近似,通体以灰褐色为主,翅及尾黑色,尾的外侧羽毛鲜白色,很容易识别。它不在我国繁殖,但在春、秋季节沿我国北方各省迁徙,并有少数个体在我国越冬。性格凶猛,善捕食鼠类、蜥蜴以及小型鸟类等。在我国内蒙古、西北及东北北部等地区还常遇到一种在当地筑巢繁殖的灰色大型的伯劳,体色虽与灰伯劳相似,但体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显著长的尾羽,这种伯劳叫做楔尾伯劳或长尾灰伯劳(L.sphenocercus)。 牛头伯劳 Lanius bucephalus 红背伯劳 Lanius collurio 荒漠伯劳 Lanius isabellinus 栗背伯劳 Lanius collurioides 艾氏伯劳 Lanius gubernator 南非伯劳 Lanius souzae 褐背伯劳 Lanius vittatus 灰背伯劳 Lanius tephronotus 灰顶伯劳 Lanius validirostris 黑额伯劳 Lanius minor 呆头伯劳 Lanius ludovicianus 南灰伯劳 Lanius meridionalis 楔尾伯劳 Lanius sphenocercus 灰背长尾伯劳 Lanius excubitoroides 东非长尾伯劳 Lanius cabanisi 肯雅伯劳 Lanius dorsalis 索马里伯劳 Lanius somalicus 麦氏伯劳 Lanius mackinnoni 领伯劳 Lanius collaris 圣多美伯劳 Lanius newtoni 林u4ced伯劳 Lanius senator 云斑伯劳 Lanius nubicus

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联系

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区别,种群和物种有区别么种群聚集度是指不同物种的生物的聚集,物种越多,聚集度越大,种群密度则是指一个物种的生物的数量的多少,数量多则种群密度大.

求教种群遗传学中的公式n=1/qn-1/q0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有这么一个系数,叫做nei氏多样性指数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1理论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发.展简史经典群体遗传学最早起源于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学家温伯格于1908年提出的遗传平衡定律。以后,英国数学家费希尔、遗传学家霍尔丹(HaldaneJBS)和美国遗传学家赖特(WrightS)等建立了群体遗传学的数学基础及相关计算方法,从而初步形成了群体遗传学理论体系,群体遗传学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环境选择效应、遗传突变作用、迁移及遗传漂变等因素与遗传结构的关系,由此来探讨生物进化的机制并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物进化就是群体遗传结构持续变化和演变的过程,因此群体遗传学理论在生物进化机制特别是种内进化机制的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1]。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群体遗传学主要还只涉及到群体遗传结构短期的变化,这是由于人们的寿命与进化时间相比极为短暂,以至于没有法探测经过长期进化后群体遗传的遗传变化或者基因的进化变异,只好简单地用短期变化的延续来推测长期进化的过程。而利用大分子序列特别是DNA序列变异来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后,人们可以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并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1]。同时,对生物群体中同源大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学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Kimura[2]、King和Jukes[3]相继提出了中性突变的随机漂变学说:认为多数大分子的进化变异是选择性中性突变随机固定的结果。此后,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得到进一步完善[4],如Ohno[5]关于复制在进化中的作用假说:认为进化的发生主要是重复基因获得了新的功能,自然选择只不过是保持基因原有功能的机制;最近Britten[6]甚至推断几乎所有的人类基因都来自于古老的复制事件。尽管中性学说也存在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缺陷,但是它为分子进化的非中性检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7]。目前,“选择学说”和“中性进化学说”仍然是分子群体遗传学界讨论的焦点。1971年,Kimura[8]最先明确地提出了分子群体遗传学这一新的学说。其后,Nei从理论上对分子群体遗传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1975年,Watterson[9]估算了基于替代模型下的DNA多态性的参数Theta(θ)值和期望方差。1982年,英国数学家Kingman[10,11]构建了“溯祖”原理的基本框架,从而使得以少量的样本来代表整个群体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成为可能,并可以进一步推断影响遗传结构形成的各种演化因素。溯祖原理的“回溯”分析使得对群体进化历史的推测更加合理和可信。1983年,Tajima[12]推导了核甘酸多样度参数Pi(π)的数学期望值和方差值。此后,随着中性平衡的相关测验方法等的相继提出[13~15],分子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日趋完善[16]。近20年来,在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一些新兴学科分支,如分子系统地理学(molecularphylogeography)等。系统地理学的概念于1987年由Avise提出,其强调的是一个物种的基因系谱当前地理分布方式的历史成因[17],同时对物种扩散、迁移等微进化历史等进行有效的推测[18]。2实验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内容及进展基于DNA序列变异检测手段的实验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始于1983年,以Kreitman[19]发表的“黑腹果蝇的乙醇脱氢酶基因位点的核苷酸多态性”一文为标志。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分子群体遗传学论文最早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20,21],但是由于当时DNA测序费用昂贵等原因,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最初发展比较缓慢,随着DNA测序逐渐成为实验室常规的实验技术之一以及基于溯祖理论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分析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实验分子群体遗传学近10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关研究论文逐年增多,研究的植物对象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Heynh.)及重要的农作物如玉米(ZeamaysL.)、大麦(HordeumvulgareL.),水稻(OrazysativaL.)、高粱(SorghumbicolorL.)、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等上[16]。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群体遗传结构(同源DNA分化式样)、各种进化力量如突变,重组,连锁不平衡、选择等对遗传结构的影响、群体内基因进化方式(中性或者适应性进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等。同时,通过对栽培物种与野生祖先种或野生近缘种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分子群体遗传学在研究作物驯化的遗传学原因及结果等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作物驯化的遗传瓶颈,人工选择对“驯化基因”核苷酸多态性的选择性清除(selectivesweep)作用等等。2.1植物基因或基因组DNA多态性分子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基础是DNA序列变异。同源DNA序列的遗传分化程度是衡量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指标,其分化式样则是理解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和维持的进化内在驱动力诸如遗传突变、重组、基因转换的前提。随着DNA测序越来越快捷便利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全基因组序列或者基因序列的测序结果被发表,基因在物种或群体中的DNA多态性式样也越来越多地被阐明。植物中,对拟南芥和玉米基因组的DNA多态性的调查最为系统,研究报道也较多。例如,Nordborg等[22]对96个样本组成的拟南芥群体中的876个同源基因片段(0.48Mbp)的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共检测到17000多个SNP,大约平均每30bp就存在1个SNP位点。而Schmid等[23]的研究结果显示:拟南芥基因组核甘酸多态性平均为0.007(W)。Tenaillon等[24]对22个玉米植株的1号染色体上21个基因共14420bp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玉米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1SNP/27.6bp、=0.0096)。Ching等[25]研究显示:36份玉米优系的18个基因位点的非编码区平均核苷酸多态性为1SNP/31bp,编码区平均为1SNP/124bp,位点缺矢和插入则主要出现在非编码区。此外,其他物种如向日葵、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高粱、火矩松(PinustaedaL.)、花旗松(Douglasfir)等[26~30]中部分基因位点的DNA多态性也得到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的DNA多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繁育方式是显著影响植物基因组的DNA多态性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来说,自交物种往往比异交物种的遗传多态性低,这已经被一些亲缘关系相近但繁育方式不同的物种如Lycopersicon属植物和Leavenworthia属植物的种间比较研究所证实[31,32]。但是在拟南芥属中则不然,Savolainen等[33]比较了不同繁育方式的两个近缘种Arabidopsisthaliana(自交种)和Arabidopsislyrata(异交种)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lcoholDehydrogenase)的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A.thaliana的核苷酸多态性参数Pi值为0.0069,远高于A.lyrata的核苷酸多态性(Pi=0.0038)。2.2连锁不平衡不同位点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不总是独立的,其连锁不平衡程度在构建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及图位克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afalski和Morgante等[34]在比较玉米和人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和重组的异同时对连锁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阐述,这些因素包括繁育系统、重组率、群体遗传隔离、居群亚结构、选择作用、群体大小、遗传突变率、基因组重排以及其他随机因素等。物种的繁育系统对连锁不平衡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常来说,自交物种的连锁不平衡水平较高,而异交物种的连锁不平衡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也有例外,如野生大麦属于自交物种,然而它的连锁不平衡水平极低[35~37]。拟南芥是典型的自交植物,研究表明:拟南芥组基因大多数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存在于15~25kb左右的基因组距离内[22],但是在特定位点如控制开花时间的基因及邻接区域,连锁不平衡达到250kb的距离[38]。拟南芥基因组高度变异区段同样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39]。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拟南芥非常适合构建连锁图谱,因为用少量的样本就可以组成一个有效的作图群体。除拟南芥外,其它自交物种大多表现出较高的连锁不平衡水平,如大豆的连锁不平衡大于50kb[40];栽培高粱的连锁不平衡大于15kb[41];水稻的Xa位点连锁不平衡可以达到100kb以上[42]。与大多数自交物种相比,异交物种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则要低得多。例如,玉米的1号染色体的体连锁不平衡衰退十分迅速,大约200bp距离就变得十分微弱[24],但是在特定的玉米群体如遗传狭窄的群体或者特定基因位点如受到人工选择的位点,连锁不平衡水平会有所增强[43~46]。野生向日葵中,连锁不平衡超过200bp的距离就很难检测到(r=0.10),而栽培向日葵群体连锁不平衡程度则可能够达到约1100bp的距离(r=0.10)[26]。马铃薯的连锁不平衡在短距离内下降迅速(1kb降到r2=0.2左右),但在1Kb以外下降却十分缓慢(10cM降到r2=0.1)[27]。此外,异交繁育类型的森林树种如火矩松、花旗松等同样显示出低水平的连锁不平衡[30,31]。2.3基因组重组对DNA多态性的影响基因组的遗传重组是指二倍体或者多倍体植物或者动物减数分裂时发生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或者转换[47]。它通过打破遗传连锁而影响群体的DNA多态性式样,其在基因组具体位点发生的概率与该位点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基因组上往往存在重组热点区域,如玉米的bronze(bz)位点,其重组率高于基因组平均水平100倍以上[48];并且重组主要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基因区域,而不是基因间隔区[49,50]。同时,在基因密度高的染色体区段比基因密度低的染色体区段发生重组的频率也要高得多[41,51];在不同的物种中,基因组重组率平均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大麦群体基因组的重组率为=7~8×10–3[52],高于拟南芥(=2×10–4)40倍[27],但只有玉米(=12~14×10–3)的一半左右[24]。目前有很多关于重组和DNA多态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但是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显示重组对DNA多态性具有较强的影响。如Tenaillon等[24]研究显示玉米1号染色体的DNA多态性高低与重组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65,P=0.007),野生玉米群体、大麦及野生番茄也都存在同样的现象[52~54]。而在拟南芥中,重组对DNA多态性的贡献率就非常低[22]。Schmid等[23]用大量的基因位点对拟南芥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进行调查后发现:重组率与核苷酸多态性相关关系不显著;Wright等[55]调查了拟南芥1号和2号染色体的6个自然群体序列变异式样,结果显示,在着丝粒附近重组被抑制的染色体区域,核苷酸多态性并没有随之降低。说明了拟南芥基因组的重组率与DNA多态性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Baudry等[31]对番茄属内5个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也显示重组对种群间的DNA多态性的影响也不明显。2.4基因进化方式(中性进化或适应性进化)分子群体遗传学有两种关于分子进化的观点:一种是新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分子进化起重要作用,突变起着次要的作用。新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任何自然群体中经常均存在足够的遗传变异,以对付任何选择压力;就功能来说,突变是随机的;进化几乎完全取决于环境变化和自然选择;一个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往往对它生存的环境处于或者接近于最适合状态;在环境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新突变均是有害的[56]。另一种是日本学者Kimura为代表的中性学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种内的遗传变异(蛋白质或者DNA序列多态性)为选择中性或者近中性,种内的遗传结构通过注入突变和随机漂变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生物的进化则是通过选择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有限群体的随机样本漂移)来实现,即认为遗传漂变是进化的主要原因,选择不占主导地位[2~4]。这两种学说,在实验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都能得到一定的支持。对植物基因在种内进化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及少数森林树种。Wright和Gaut[16]对2005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详细的统计,结果显示:拟南芥中大约有30%的基因表现为适应性进化;玉米中大约有24%的基因表现为非中性进化;大麦的9个基因中,有4个受到了选择作用的影响。选择作用主要包括正向选择、平衡选择、背景选择及稳定选择,它们单独或者联合对特定基因的进化方式产生影响。如花旗松中的控制木材质量和冷硬性状的基因[30]、火炬松的耐旱基因[29]、欧洲山杨(Europeanaspen)的食草动物诱导的蛋白酶抑制基因(Herbivore-inducedProteaseInhibitor)等[57],经检测在各自的群体受到了正向选择、平衡选择、背景选择单独或者多重影响。植物抗性基因(R基因)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类基因,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抗性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并经受了复杂的选择作用[58]。Liu和Burke[26]对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群体中9个基因在调查显示其中的8个基因受到稳定选择。Simko等[27]对47份马铃薯66个基因位点调查表明,大部分基因位点在马铃薯群体进化过程中受到了直接选择或者分化选择作用。以上对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位点的研究都强调了分子进化的非中性的结果,这说明选择在基因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性进化的结果报道较少,或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事实上即使在强调选择作用的研究文献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基因表现为中性进化,说明在种内微观进化的过程中,选择作用和中性漂变作用可能单独或者联合影响了物种内不同的基因位点,共同促进了物种的进化。2.5群体遗传分化分子群体遗传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阐明物种不同群体之间甚至不同物种群体之间(通常近缘种,如栽培种及其近缘种或祖先野生种)遗传结构的差异即遗传分化,并推测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使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种群动态。植物种内不同群体间遗传分化的研究案例有很多,典型的有:(1)拟南芥全球范围内的遗传分化。Kawabe和Miyashita[59]利用碱性几丁质酶A(ChiA)、碱性几丁质酶B(ChiB)及乙醇脱氢酶(Ahd)3个基因对拟南芥进行群体亚结构的分析,结果只有ChiB显示出一定的群体亚结构,而ChiA、Ahd的系统学聚类与样本地理来源之间没有表现出任何相关关系,这样的结果暗示了拟南芥近期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迅速扩张。Aguade[60]和Mauricio等[61]分别用不同的基因、Schmid等[23]用多基因位点进行的拟南芥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也支持同样的结论。(2)森林树种的遗传分化。Ingvarsson等[62]发现欧洲山杨的日长诱导发芽的侯选基因(phyB)变异方式呈现出纬度渐变方式,表明欧洲山杨出现了明显的适应性分化;Ingvarsson等[63]对多个基因单倍型地理格局分布的研究同样发现欧洲杨具有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但是研究表明花旗松(Pseudotsugamenziesii)[30]、火炬松(Pinustaeda)[29]、圆球柳杉(Cryptomeriajaponica)等[64]等物种没有发生明显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化。植物不同物种间遗传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在栽培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DNA多态性的比较上。由于早期的驯化瓶颈及人工选择繁育等遗传漂变作用结果[65]。栽培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通常都低于他们的野生祖先种。Hamblin等[28]利用AFLP结果筛选得到基因片段的DNA多态性,对栽培高粱(S.bicolor)和野生高粱(S.propinquum)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高粱的平均核苷酸多态性大约为0.012(),大约是栽培高粱的4倍。Liu等[26]的研究显示:野生向日葵中,核苷酸多态性达到0.0128()、0.0144(W),显著高于栽培向日葵的0.0056()、0.0072(W)。Eyre-Walker等[66]对栽培和野生玉米Adh1基因大约1400bp的序列研究表明:栽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大约只有野生玉米种(Zeamayssubsp.parviglumis)的75%。Hyten等[67]的研究显示野大豆的平均核苷酸多态性为0.0217()、0.0235(W),地方种则分别为0.0143()、0.0115(W),大约为野大豆的66%()和49%()。以上结果充分反应了栽培物种驯化过程中曾遭受过瓶颈效应。3分子系统地理学分子系统地理学是在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学科分支。早在20世纪的60年代,Malecot[68]就发现了基因的同一性随地理距离增加而减少的现象;1975年Nei的《分子群体遗传学和进化》一书中也提到在描述群体的遗传结构时要重视基因或者基因型的地理分布[1];1987年Avise等[17]提出了系统地理学概念。在植物方面,分子地理系统学研究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如对第四世纪冰期植物避难所的推测及冰期后物种的扩散及重新定居等历史事件的阐释,其中最为典型的研究是对欧洲大陆冰期植物避难所的确定及冰期后植物的重新定居欧洲大陆的历史事件的重现。如欧洲的栎属植物的cpDNA的单倍型的地理分布格局表明,栎属植物冰期避难所位于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岛和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现今的分布格局是由于不同冰期避难所迁出形成的[69]。King和Ferris[70]推测欧洲北部的大部分欧洲桤木种群是从喀尔巴阡山脉这个冰期避难所迁移后演化形成的。Sinclair等[71,72]推测欧洲赤松在第四纪冰期时的避难所可能是在爱尔兰岛或者在法国的西部。此外,分子系统地理学在阐明了一些栽培作物的驯化历史事件如驯化发生的次数及驯化起源地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Olsen等[73]对木薯(Manihotesculenta)单拷贝核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在木薯群体中单倍型的地理分布方式深入调查后推测:栽培木薯起源于亚马逊河流域南部边界区域。Caicedo等[74]利用核基因果实液泡转化酶(fruitvacuolarinvertase)的序列变异阐明了栽培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的野生近缘种(Solanumpimpinellifolium)的种群扩张历史,基因变异的地理分布方式表明栽培番茄起源于秘鲁北部,然后逐步向太平洋岸边扩张。Londo等[75]利用一个叶绿体基因和两个核基因的变异对两个亚洲的栽培籼、粳亚种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系统地理学研究,阐明了籼、粳稻分别起源于不同的亚洲野生稻(O.rufipogon)群体,其中籼稻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的印度东部、缅甸、泰国一带,而粳稻则驯化于中国南部,等等。4小结与展望目前,在国际上,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方兴未艾,在国内,也开始引起注意。随着植物水稻、拟南芥、杨树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重要森林树种的部分基因组测序结果及EST序列被发表。人们对这些物种的DNA多态性、连锁不平衡水平、基因组或者个别基因的进化推动力量、物种内种群动态和迁移历史等群体遗传学所关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远不够深入和透彻。为了推动国内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权当抛砖引玉。(1)大力借鉴国际上有关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尤其是借鉴以果蝇、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工作。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注重的是分析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所要阐明的群体遗传学问题,而这些很容易学习、掌握并深化研究;(2)深入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由于植物种类的繁多以及基因组的复杂性,人类不可能对不同植物种一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只能选取少数物种作为模式物种进行测序,鉴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同源基因以及基因排列顺序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因此,利用模式植物的基因组测序结果及物种间的比较研究结果可以推动并加速其他物种的相关研究;(3)更加重视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分子群体遗传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研究种内(微观)进化的一门学科,而种内微观进化是研究种间宏观进化的前提和基础,进而加深人们对物种形成、生命进化的认识。另一方面,连锁不平衡水平是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了解连锁不平衡水平对于构建高通量的遗传图谱,以及利用自然群体进行复杂性状(QTLs)的定位和相关基因克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特别要深入开展我国特有的具典型分布格局的植物类群的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这对于了解我国植物物种的起源、演变和分布变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是许多重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起源和驯化中心之一,深入了解栽培物种及其近缘野生种的DNA多态性及分布方式,可以为我国的物种保育、重要基因的挖掘、野生物种的驯化栽培、分子育种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理论指导。

pixy:计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核苷酸多样性工具

pixy用于从vcf变异文件中计算pi(π),Dxy和Fst的值。 参数 --chromosomes 可以指定染色体,有多条染色体使用逗号分割 --chromosomes Chr1,Chr3,Chr10 --population Ag1000_sampleIDs_popfile.txt 文件的格式如下: 第一列是snp中的样本的名称,第二列是分组信息,中间用制表符分割。 3.可视化 使用ggplot2 绘制在所有染色体级别的分布图

AA占30% aa占20% 该种群自交

一,是的二,没有为什么,这就是概念,也是高中生物坑人考点之一;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如一楼);自由交配;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与种群中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基因:A,B,a,b;基因型:Aa,Bb;三,是的;补充:一,因为提干是“仿遗传的平衡定律”的题,题干并不符合平衡定律要弄清概念;基因频率一样(与平衡定律无关,纯属偶然);基因型频率不一样二,是的只要符合平衡定律,基因频率理论上不变,基因型则可以变遗传的平衡定律的必要条件(一个都不能少,百科抄来的):1.种群是极大的;2.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也就是说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与种群中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楼主问题就在这里)3.没有突变产生;4.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5.没有自然选择.

葡萄的品种群有哪些?

由于葡萄栽培品种来自不同种,且地理分布广泛,加上用途不一,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品种群。(一)按品种起源分类根据不同品种的亲缘血统,可分为:1.欧洲葡萄系统所有此类品种都来自欧洲葡萄(V.vinifera L.),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最广的类型,通过长达数千年的栽培,形成了以下三个生态地理品种群:(1)东方品种群分布于前苏联中亚细亚各共和国以及伊朗、阿富汗等近东各国。特点是叶片下面无毛或少被毛,每一果枝上大多着生一个果穗,着生两个果穗者较少,但单穗平均重量大,产量高;浆果形状变化大,种子大,喙长,多为鲜食类型,无香气。植株生长势旺盛,抗寒性弱,但抗旱、耐盐碱和抗沙漠热风性均强。我国的古老品种如龙眼、牛奶、瓶儿、黑鸡心、白鸡心等,都源属于东方品种群。(2)西欧品种群分布于西欧各国,如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特点是叶片下面常具丝状绒毛,每一结果枝上着生三四个果穗,果穗不大而紧密。果穗呈筒形或圆锥形,产量中等,浆果圆形,小或中等大;种子小,喙短。多为酿造品种,较有名的品种有珊瑚(Aligote)、雷司令(Riesling)、莎巴珍珠(Pearl of Csaba)、彼诺(Pinot)等。此类群品种的生长期短,抗寒性较强。(3)黑海品种群分布于格鲁吉亚、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特点是叶片下面常具丝状绒毛,每一结果枝上着生数个果穗,产量高,果穗中等大小,穗紧密;浆果圆形,稀椭圆形,中等大小,果肉多汁;种子不大。本类品种多为酿造品种或生食酿造兼用品种,少数为鲜食品种。代表品种如大可满(Gross Colman)、沙别拉维(或称晚红蜜,Саперави)、巴米特(Памид)等。生长期较短,生长势中等或强,抗寒性强而抗旱性弱。一些性状介于东方品种群和西欧品种群之间。除上述三个品种群外,新近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应增加两个品种群,即北非品种群和东地中海品种群,具体参见前面有关内容。2.美洲葡萄系统本类品种都属于美洲葡萄种(V.labrusca L.)。生产栽培中起源于纯种美洲葡萄的品种并不很多。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卷须为连续性,叶片下面常被白色或棕色绒毛,果实易与果肉分离,种子与果肉不易分离,具有草莓香味,抗病和抗寒性较强。较有名的品种有康可(Concord)、香槟(Champion)、大叶葡萄(Hartford)、Moor early、卡托巴(Catawba)、Pocklington等。3.欧美杂种系统本类品种大都系欧洲葡萄与美洲葡萄的杂交后代。大多抗寒、抗病,耐高温多湿,所以适宜各种环境下栽培,因而推广面积较广。但这类品种往往带有强烈的美洲葡萄味道,种子和果肉不易分离,带有肉囊,所以多数品种的酿酒特性较差;在西欧一些国家甚至法律规定,限制将这类品种用于酿酒生产。代表品种如赛也尔(Siebel)、底拉洼(Delaware)、巴柯(Bacco)、赛义夫—维拉特(Seyve-Villard)、康拜尔早生(Campdell early)、皇家玫瑰(Royal Rose),白香蕉、巨峰等。4.欧山杂种欧洲葡萄与东亚种群的山葡萄(V.amurensis Rupr)之间杂交所选育的一类品种,抗寒、抗病性较强,代表品种如北醇、公酿一号、公酿二号、山玫瑰等。5.圆叶葡萄系统这类品种都属于圆叶葡萄(V.rotundifolia),果实具有特殊的芳香味,所酿造的葡萄酒别具一格。由于采收后香味很快损失掉,所以鲜果一般只在当地出售。主要在美国东南部地区栽培,抗病、抗湿热性能极强。代表品种有斯卡普浓(Scuppemong)、汗特(Hunt)、托马斯(Thomas)、布高(Burgaw)等。(二)按用途分类1.鲜食品种要求果穗大或中等,外形美观,不过于紧密而果粒大小整齐,成熟一致。果粒以大型较好,也可中等大,果皮中等厚且无涩味,无锈污斑点,颜色可以多样,紫红、白、黑、粉红均可,但应新鲜美观。皮肉、核肉均应易于分离,果肉细脆或软而多汁,最好有芳香味;风味应酸甜可口,以甜为主,含糖量15%—20%以上,含酸量0.7%左右。同时,鲜食品种应有一定的耐贮运能力,短期贮运后不变质,果梗与果肉不分离。生产中的优良鲜食品种有牛奶、葡萄园皇后(Queen of Vineyard)、莎巴珍珠、玫瑰香(Muscat Hamburg)、巨峰等。2.酿酒品种葡萄酒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佐餐葡萄酒(table wine)和甜葡萄酒(dessert wine)。佐餐葡萄酒所含酒精量低于14%,很少含有或不含有未发酵的糖,所以又称“干酒”(dry wine)。生产这种酒的葡萄要求有中等含糖量(16%—22%),中等或较高含酸量(0.83%—1.14%),出汁率高,有清香味。制红酒的品种要求色素较浓艳。甜葡萄酒含有14%以上的酒精,通常为17%—20%。除少数之外,这种酒大都含有中等或较多的未发酵葡萄糖。为了阻止发酵,当糖降到一定水平时要加适当量的葡萄酒精。生产这种酒的葡萄要求含糖量高(22%—36%),含酸量低(0.4%—0.7%),香味浓,红酒要求色泽浓艳。优良的白葡萄酒酿造品种有雷司令、长相思(Sauvignon blanc)、白羽(Ркацители)、白雅(Баяящцреǔ)等。优良的红葡萄酒酿造品种有黑比诺、品丽珠、赤霞珠、法国兰(Blue French)、晚红蜜、墨菲佳(Φетяска Нягра)。3.制干品种要求含糖量高、含酸量低、果肉硬、含水量少,干燥后果肉保持柔软,色泽均匀、皱纹细密,贮藏期不粘连。最好是无核品种。世界著名的制干品种有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黑柯斯林(Black Corinth)、白玫瑰香(Muscat of Alexandria)。我国北京植物园育成的无核品种京早晶,也可作为制干品种。有核葡萄也可作为制干品种,但需用机器去核。4.制汁品种要求出汁率高,甜酸适度,含糖量18%—20%,含酸量0.5%—0.6%,有一定香味。果汁颜色鲜艳,易于澄清,保存后风味不变。含有美洲葡萄味道的品种,适合巴斯德高温灭菌法,如康可、康拜尔等;而欧洲葡萄雷司令、沙斯拉等适合非巴斯德灭菌法,如超过滤法生产工艺。5.制罐制酱品种要求果大肉厚、汁少,无核或种子小,有香味。常见的品种无核白、白玫瑰、白莲子、京早晶、无核红、牛奶等。(三)按成熟期分类葡萄浆果能否正常成熟,取决于由萌芽至果实完全成熟期间的有效积温。不同品种所要求的有效积温不同,因此根据葡萄浆果成熟所需要有效积温,可将葡萄品种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等五大类型,具体积温指标和代表品种,见表3-4-5。表3-4-5 不同成熟期葡萄品种有效积温和发育天数

小红鹳的种群现状

在非洲,小红鹳主要在坦桑尼亚北部立顿湖(Lake Natron)繁殖。其他繁殖地包括埃托沙盐湖、马卡迪卡迪漥地(Makgadikgadi Pan)及Kamfers 大坝。 1965年在毛里塔尼亚的Aftout es Saheli也发现小红鹳繁殖。1962年发现在肯尼亚马加迪湖繁殖,当时立顿湖因泛滥而不适合繁殖。于20世纪初,在纳库鲁湖(Lake Nakuru)也有小红鹳繁殖。小红鹳也会在亚洲西南部及南亚繁殖。1974年曾在大卡吉盐沼地(Rann of Kutch)繁殖,但自此之后就只在印度西北部繁殖。但因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坏,该物种数量下降明显。

为什么同一地区现实生态位重叠很大的种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竞争发生

图的话很多书上都有,如高教的普通生态学,我弄不上来,简单介绍应该很好理解,但若楼主深入研究的话还有许多东西,什么四维五维多维的生态位图像等。我是

狼有很多种种类但为什么他能作为种群?

狼有很多种种类但为什么他能作为种群?因为一个狼群里只会有一种狼

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

还有2%的XaXa,P(Xa)=1/2 P(XaY)+1/2P(XAXa)+P(XaXa)=7.5%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