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职业院校培训工作管理办法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都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要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社会中的作用,并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出台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的过程中,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加强对职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即使面对没有操作过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其思维分析能力顺利解决问题。  第二,对于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及时的考核与更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其内容滞后于社会,使得在这种制度下培育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在毕业后被社会所淘汰。  2、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抹杀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课题展示等方式进行,摒弃传统的教师单一陈述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应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职业学生不同于初、高中生,其社会经验相对丰富,且毕业后直接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应结合实际工作,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与检查制度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听课制度,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教师会议,教师之间就其各自的课程安排进行讨论,通过交流提出更好的教学安排;此外,还可以安排相关的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和考察,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其次,对学生来说,需要建立新型的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的过程进行关注,综合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进行更客观与全面的评价。

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在日常生话中如何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尊法:尊重法律,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要认识到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尊重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学法:主动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法律,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培训班,阅读法律书籍,关注法律新闻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守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用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学校、老师、律师等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了解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传播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传播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可以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法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可以参加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志愿者活动,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提高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提高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提高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提高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篇1   摘要:   在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不仅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当下教学环境中,将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提高,能够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本质得以回归,使其在职业院校人才素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同时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提升以及情感抒发的引导,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职业院校音乐课的定位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   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探究   一、职业院校音乐课的定位   职业院校开展音乐课程旨在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形成正确的艺术观,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性格品质,使人身心得到益处。因此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欣赏和情感体验。在课堂对学生传输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较多的实践活动,经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参与,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体会,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如此可以将音乐教育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高。职业院校的音乐老师在拥有专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塑造学习氛围,并且使音乐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生动性和直观性。所以,音乐教师应拥有亲和力、感染力、丰富的人文知识、良好的职业德操和优秀的艺术素质等。只有如此,才可以担负起培养专业音乐技能的人才责任。职业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将音乐课程进行明确的定位,以培养学生的鉴赏音乐能力和体验音乐能力。   二、职业院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质量方面   职业院校的音乐教材同人才培养的特点不具备同步性,在某种程度上对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化有一定制约。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职业院校通常使用音乐专业教材,因为针对的是专业音乐体系以及人才,往往存在着对理论知识尤为重视,但不够重视体验,这对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开展,不能有效地起到推动作用。因为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多样化特点,音乐教材实用性的缺乏,将会导致职业院校音乐课堂的开展不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在部分职业院校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可以对音乐教材进行自主选择,使老师自主决策权偏大。因为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一些音乐老师并不具备充分的能力对教材的优劣进行鉴别,仅是结合自身爱好或自身的经验来选择教材,如此便会有偏颇的情况发生。教学的基础便是教材,倘若不具备高质量的教材,极易导致音乐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现实需求出现脱节或偏差,若仅是保留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能使当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基于此,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人员应根据院校学生特点,根据当下教学的具体需求,辅助学生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全面建立,共同编制可以充分表现职业院校培养系统中的应有定位的音乐教材,使其同其他高校的音乐教材具有差异性,该种根据教学内容而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可以将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独特性进行充分的表现。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结合有关调研发现,目前职业院校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保留着以老师为主导和灌输式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的特征主要是对知识和概念教育过度重视,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感受,此模式同音乐教育的实质存在矛盾性,对学生艺术情操的引导起到了相对的阻碍作用。近些年,我国的教育得到了质的提升,以往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大部分教育机构摒弃,而多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其将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替代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教学环境而言,在音乐课堂开展中,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是应用以往简便的教学方式。从音乐教学设备投入层面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对音乐设备投入较少,导致音乐教育的实施受到了较多因素的影响。因为音乐教育内容缺乏完善性、设施投入少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职业院校对音乐教学的革新面临诸多困难。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某种程度讲,音乐是一门听觉为主的艺术,其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师生和作品之间呈现一种共情关系。倘若音乐老师仅是将简单的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重视学生自主欣赏和体验音乐美感的引导,对教学模式不进行重视,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体验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降低。   (三)课程建设缺乏影响力   从音乐课程开设方面来讲,大部分职业院校将音乐作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内容主要是对音乐自主欣赏。因为学校对课程并没有相应强制性要求,大部分学生感觉音乐课程不是重要科目,对音乐选修只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决定,外动力的缺失,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在进行选修课程教育相关活动时,老师通常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对学生是否在上音乐课不会进行重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方面缺乏一定的明确性。甚至有一些老师会对音乐课程所用的教材进行随意选择,学生是否学习全靠个人爱好。由此看出,由于音乐课程建设的缺乏,在师资建设、课堂标准、课堂资源建设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不合理性,导致音乐教育存在可学可不学的现象,促使音乐教育在职业院校素质培养中的应有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在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因为教材缺乏、模式老旧等不同问题的存在,并且每个学生音乐水平参差不齐,在音乐教育进行时,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需要音乐老师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优化,确保其具有多样性,如此才能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将课堂氛围进行充分调动。例如在音乐课堂开展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促使每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但目前情况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不具备充分的精力以及教学水平对该种教学方式实施,老师们仍然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极易使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发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就是音乐方面略有天赋的同学会更偏爱音乐课程,并且可以同老师的授课进度保持一致性,而其他的学生因为不能和老师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性,不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不能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导致其对音乐课程逐渐失去学习热情。   三、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编写新型教材   当前形势下,我国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就是教材的不统一,不同的院校使用不同的音乐教材。换句话说,就是当前职业院校使用的音乐教材普遍不匹配该院校的职业特征,造成音乐教学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据相关调查得出,在职业院校任教的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具有自主选择权,可随意选择教材种类。而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合理规范化,必然离不开适合现代教学、全面考虑职校学生特性,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教材。此外,教材内容的编写还要具备职业院校的特色,建立起与之相应的教学资源库,以便数字化管理。所以,编撰者在编写音乐教材内容时,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学生的音乐水准、特点、心理成熟度、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兴趣爱好等,编写出能培养其内在艺术修养的音乐教学内容。同时,也不能忽略音乐技能的培养、知识素养的提高和鉴赏优秀作品的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使教材内容一改过去的单调乏味,变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繁重,安排得比较紧凑,就显得音乐教学的时间所占比例偏低。故而,对音乐教学材料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学材料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规范性就显得非常必要,还要能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的特殊性。音乐教学除了要考虑教材的规范合理,还要重视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合理化与生动化,这样才能让教学模块被音乐教师充分调配,完成既定目标。因而可知,教材质量的高低对于教学策略的发挥、教育机制的构建、学生的音乐审美及艺术修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并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对本学科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包括各类演出、会演等活动,以强烈的参与感去证明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其次,职业院校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各类社团和协会,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社团中的音乐实践,充分利用这些渠道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及艺术修养。鼓励与音乐相关的社团和协会多组织实践活动,并助其扩大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参加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更加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渠道的正能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再次,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保证其具备科学合理性。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用以提高整节课教学的质量,一节优秀音乐课的产生是和高质量的教学环节分不开的。而一个教学环节是否优秀,课前的设计也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还应包括在课堂实践中作出的应急反应。社会发展至今,造就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想法、行为和表现都不尽相同,但是都在追求自己的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结合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当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时,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也应因人而异,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层次的去理解音乐的内涵;对于学习兴趣高涨的班级,可以在课前设计出适合班级特色的教学环节;当面对音乐体验感略低的班级,则应想方设法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基础音乐游戏等。综上所述,无论选择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还是最适合学生特点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最后,音乐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整体感觉。基于这一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完成全面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工具、互联网技术、仿真手段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将音乐作品展现于学生面前,能够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了解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不但如此,其多元化体现形式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先进的科学技术能促进音乐教学不断创新。   (三)规范音乐课程建设   音乐课堂的教学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比方需要着重关注学生内心体会、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传递,但是在职业院校大力推广音乐课程是最近几年的新举措,基于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很多职业院校的音乐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音乐教学自身特色较为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学校音乐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别无二致,没有将音乐教学和校园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进而产生自身特点突出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规划以及课程内容的编写,使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与此同时,老师自身因素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自主调整或改动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在参与音乐课堂时的学习效率严重下降。所以,在当前阶段,形成标准的音乐课堂教育模式,音乐教育及教学创新至关重要。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   相比其他学科,音乐对于课堂氛围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主要因为老师完成音乐教学过程中可对动态教学模式加以利用,艺术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音乐,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组织同学进行校园舞蹈表演,当作新课导入的手段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由于此类教学模式存在新鲜感,因此能够获得学生广泛认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演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中感触最深或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老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做最好的倾听者,并可利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并且使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另外可以让学生参与“讲课”,此处“讲”指的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激励学生能够踊跃发表自身感想,像老师那样表达自身对音乐的领悟及欣赏音乐后的感触,此举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使学生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使其拥有充分的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表达欲望。   提高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篇2   长年以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观念、上课形式滞后不前,一直受多方诟病。本文将从实际出发,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缺点切入,着实解决传统中职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问题。   1高中职声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以湛江开放大学附属中专—湛江市财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主要如下:   1。1生源良莠不齐、学生腼腆内向   我校(湛江开放大学附属中专—湛江市财政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多是湛江各县区乡镇学生,特点是年龄偏低、心智不成熟、不爱学习不爱劳动、脱离生活实践。面对陌生的演唱技能教学,学生普遍不敢开口唱,恶性循环容易造成学生的习得性无助,造成声乐课教学收效甚微。   1。2学生概念不清、无法自我评价   性格外向的学生喜欢唱歌,但不掌握正确的声音概念,不能分辨哪种声音是正确的,哪种声音是错误的,往往开口就是浅、白、嘶吼。长此以往的错误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对声乐学习设下重重障碍,还会对自身发声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1。3课程设置单打独斗,脱离职业技能联动   声乐课设置长久以来没有与其他课程联动,脱离实际,如:没有乐理支持学生识谱唱谱能力差;学生只会演唱不会伴奏,或没有结合幼儿舞蹈,学生接受的技能教育形式相对呆滞,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大相径庭。   1。4缺少展示平台,学生缺乏锻炼   实践中发现,声乐教学一直是“教”与“学”,缺乏相关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展示,没有良性竞争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并与中职培养人才教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相矛盾。   2提高中职声乐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受限于中职生源及学校硬件等客观原因,想做到高等校园自由、自立的优秀学风不能一蹴而就。要提高中职声乐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据此我做出思考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2。1从横纵向提高学生自信心,创设情景解放学生天性   (1)面对内向腼腆,被评价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教师在声乐课教学时,及时作出形成性评价,从声音条件、声乐技术、演唱情感等纵向表现,认可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每次学习、演唱时充满信心,课堂教学能事半功倍。   (2)除了专业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都可作横向高度评价,例如及时的模唱、跟唱时的韵律感等。根据罗森塔尔效应,不断激励学生,暗示学生能成为大家都期待的人才。在长期不被重视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在充满赞赏的环境中,学生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行动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3)要内向羞怯的学生放松地学习声乐,解放天性训练必不可少。所谓解放天性是表演专业的一个基础训练,使演员在舞台面对观众时能不受阻碍地将下意识表达出来。人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玩,玩是人被压抑的天性,玩让人放松,让人解开束缚。因此“玩”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最常运用的手段,例如一位同学“照镜子”,另一位同学观察并模仿;提供各种状态的动物,由学生去模仿,如慵懒的狮子,调皮的猴子等。解放天性训练不仅能释放学生被压抑的学习状态,还能与幼儿园教学模拟相结合,可谓益处多多。   2。2帮助学生确立正确声音概念   要让学生唱出优美的歌声,就必须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通过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找到舒服正确的声音,并且记住发声时周围肌肉发力状态,在开口演唱之前已经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学生能分辨错误的声音,分析成因。要做到以上两点,则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具体如下:   (1)教师自身要掌握发声器官的具体介绍和发力剖析,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器官发力动作;   (2)能听辨学生错误的各种发力动作,因材施教地纠正,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3多课程联动,培养学生全面性   多课程联动意义十分重大,由于工作需要,幼儿教师需掌握视谱即兴弹唱、幼儿歌舞创编等技巧。要掌握以上技能,声乐课设置必须创新,以演唱为主,即兴伴奏、幼儿舞蹈伴舞为辅,建立多课程联动,使之成为机制。   (1)声乐课教学中,适时邀请舞蹈教师为学生结合面部表情、演出动作等形体做针对性训练;幼儿歌曲演唱时要求学生小组为单位,创编简单的幼儿舞蹈动作,由舞蹈教师即时作出反馈和修改。   (2)结合乐理和钢琴课内容,引入即兴伴奏教学,使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有能力加入简单的即兴伴奏,增加声乐学习乐趣和成就感,切实做到多课程融合。   2。4建立展示平台机制,以项目促进教学   传统声乐教学只在集体课堂上完成基本功训练、作品教学、演唱,优秀学生没有成就感,落后学生缺乏锻炼,因此建立展示平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数位学前教育教师的协调和组织下,学校定期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演唱技能比赛、师生音乐会等展示平台,以赛促教、以演促教,不仅能锻炼学生公开演唱心态,更能为学校比赛、演出选拔优秀人才,将来学生亦能带着荣誉和经验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要提高中职声乐课的质量,就要做到循序渐进,适应新课堂改革中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并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千方百计使得中职声乐课的学习做到“有趣、有效、有用”。 ;

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有几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

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的协作共同体。建立校企共建的100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是在企业或者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完善“固定岗+流动岗”资源配置新机制,支持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聘请产业导师到学校任教,遴选、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我们将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一个是个人,一个是整个团队。因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领域仅靠教师个体是很难的,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要通过个人和团队的建设,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希望能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工匠之师”引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通过更岗访学、顶岗实践等方式重点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培养,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一大批首席专家。建立国家杰出职业教育专家库和联系机制。建设1000个国家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1000个国家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面向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人才需要,打造一批覆盖重点专业领域的“国家工匠之师”。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等等评选中,向双师型老师有所倾斜。

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认为要提高个人的能力,那么才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只要你有能力的话,不怕别人不录取你的。

[科学构建数字化校园 提升院校信息化水平]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其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育时空及教学模式等也同样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大主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成为国内高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部队院校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提升院校信息化办学水平,提高学员的信息化素养,适应数字化部队建设的需要。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受到了军队院校的重视,各院校纷纷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的研究和探索。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率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概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随后引伸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概念。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其中电子技术、非接触IC卡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保证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实现;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保证了信息管理查询和资源共享的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使学校管理更加智能化,决策更加合理化。   军队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地方院校的建设在很多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在保密性和安全性上尤为突出,另外在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上也有差异,因此,要在参考地方院校数字化建设的同时,着重研究军队院校的特点,立足于军队院校需要,突出军队特色。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任何建设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数字化校园建设也不例外,主要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制定方案时,要有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统筹谋划;在系统开发时要整体考虑,保证各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重视系统的兼容性及可扩充性,使得数字化校园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二)前瞻性原则   不仅在技术和设备的选择上要有前瞻性意识,且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上也要有前瞻性。对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要超前研究,构建起学校教育教学新模式。      (三)服务性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最终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是现实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平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应强调服务的原则,真正把数字化校园建成能够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服务于现实校园的一种工具。      (四)开放性原则   一方面为学校与其他院校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渠道,提供资源共享的接口,使学校的资源不仅服务于学校,还应服务于部队。另一方面,利用网络隔离技术,在确保保密的前提下,实现与数字化城市的互连互通,以保证社会化保障的信息化。      (五)安全性原则   应建立一套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对病毒及黑客的防范、数据的备份、对权限的控制、对误操作的处理提示等,以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功能定位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建设实施涉及到院校的方方面面,需要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一)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如图1)   数字校园的建设应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稳步推进。图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基础设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对网络的基本要求是:网络宽带化、布线结构化、信息点普及化。另外,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实验室等建设也属于基础设施建设。   2、基本网络服务。基本网络服务是数字校园的软件基础,主要包括身份认证、网络安全、数据库以及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发布等公共服务。   3、应用支撑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网上教学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   4、信息服务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是校内用户的主要使用界面,主要包括信息发布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校园管理系统、社区服务系统等。   5、个性化门户。个性化门户可以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信息与服务。      (二)数字校园建设的功能定位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要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环境。为教、学、研、管等各种用户提供包括图、文、音、视等多媒体信息平台。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教员可以进行网上备课,开展网络教学,通过网络辅导学员学习、通过教学评估系统进行成绩管理及分析等;可以查阅教学资源,与校内外教员进行交流讨论,开展科研协作等。   2、促进学员自主学习   数字化校园提供了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所,学员宿舍亦具备上网条件,学员能够在网上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通过网络与教员、同学甚至家长进行交流,通过网络进行娱乐休闲。   3、规范学校各项管理   数字校园可以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能够实现对教职员工的考勤及教学装设备的管理,对财务、伙食、军需、车辆等的管理以及各类信息的发布;另外管理者还可通过网络加强与教职员工的联系。   4、服务面向千家万户   对各类用户来说,校园数字系统可以实现校内消费、身份认证、网上交费、信息查询、学员学籍管理、教职员工档案管理等一卡通。数字校园还可实现房屋布线布管的查询,房屋维修的申请,招待所房间的预定等服务。   另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可使院校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例如远程专家系统、远程教学系统、信息服务等远程技术支持。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着眼科技创新、制定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高科技含量工程。要制订总体规划和统一标准规范。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依据财力、人力情况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总体规划中尤其要注意各种规范的统一,包括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定等。要制定建设的长远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在目标指导下,确定各个阶段的建设内容和建设重点,以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有序。      (二)建立CIO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CIO(Chief InformationOfficer)即信息主管,应由学校领导担任,在其领导下建立“数字校园建设委员会”,委员会由各部系等大单位领导、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业务部门领导以及有关教学专家、信息专家等组成。主要任务包括:制定数字校园发展规划及建设目标,制定各种建设标准和 规章制度 等,协调各部门的基本数据库和资源库建设,监督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等。      (三)注重理论研究,提高建设水平   坚持以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内涵及各项功能、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的研究,在探索、实践和总结中不断提高。同时应加强数字化校园应用研究,只有不断推广应用,才能发挥数字校园的作用,才能使数字校园不断发展完善。      (四)落实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任何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数字化校园建设更是如此。要通过多渠道筹集,加大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投入,特别是那些有利于发挥信息化教育特长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应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快发展速度,迅速形成优势。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责任编辑:姜雪】

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什么区别?

你好,中专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有些同学选择的一条路,中专一般也为三年,有的学校也设三加二,三年中专加两年大专,但是,一般都为三年。中专的学习方向为技术类学习,一般三年中专的学习,如果学生自身比较认真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掌握一门技术类型的工作技巧,成为一个技术性的人才,在三年中专毕业之后就可以进去社会进行工作了。而高职类却不一样,高职全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名字是这样的,看起来也很像中专的学习方向,但是,却和中专不同,高职虽然也是技术类教学,但是他们同样也比较注重文化课的教学,而且,高职是可以参加高考的,虽然专业不同于普通高中,会有些受限制,但是,既然可以高考,就说明自己还有机会。学习的同时提前进行一下升学规划比较好,还是有很多的低分生升入理想本科院校的方案的,提前规划,这样升学时才会事半功倍的。

“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意思吗?

高等院校指bai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du序批准举办,通过普通、成人高zhi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dao试,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职工医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普通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2011年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联合考试语文答案。谢谢,一定要准确

2011年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联合考试语文答案答疑网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信息化之前参加过远程培训,现在怎么报名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信息化服务平台网上报名流程供稿单位:河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人: 时间:2019-06-21浏览:859541.系统登录网址 http://202.113.245.38:8280/train/login 2.学员注册 (1)学员忘记密码可自行找回,点击找回密码,通过电子邮箱和身份证号。 (2)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请填写正确,因为学员证书要用。 3.完善信息(1)基本信息注册成功后,登录,完善个人信息基本信息。注意:红色星号都要填写,照片上传,之后保存。 (2)填写工作信息,红色星号必填,填写完毕保存。 (3)填写教育信息,红色星号必填,填写完毕保存。 4.学员报名(1)选择当前项目,点击学员报名,然后填写地区验证码,选择专业,班级。“双师型”教师企业技能培训项目:2019SSX (2)如果一个专业好多基地开班,勾选基地——点击选择。 (3)点击报名,提示报名成功,等待生源地和基地审核即可。 5.报名成功 期间学员还可以查看审核状态和开班通知。

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职业院校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当前的职业院校还过于行政化,未能才去新型的管理模式;学校也未能重视人才的作用定位;而社会环境也职业对教育存在着许多不良影响;学校还未能充分适应社会需呀,真正将自己融入到社会需求中去;对网络和新技术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等问题。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职业院校的质量和水平,需要加强职业院校的自身建设。大力推进管理改革创新,探索适应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和管理手段,是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素养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最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需呀的学校类型,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学校,为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尽快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应当汲取广泛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对社会的敏锐度,能够敏锐感知市场变化,通过自身主动吸收、传播、创新知识来培养、造就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市场要求的适销对路的“商品”。这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过于行政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各种新型管理思想层出不穷,但在职业院校中却未能体现和重视,甚至概念性知识也很少有人了解。从客观上看是由于学校缺少现代信息化平台。从整体看,是由于学院管理处于相对缺乏状态。   2.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   岗位管理中忽视科学、详细的绩效考评,对人才的考核考核结果有失公允。二是单位行政管理粗放,规章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不足,很难对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三是现行考核办法设置单一,在实践中无法对专业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准确、恰当的评判。四是受社会环境影响,一些考核人普遍的老好人主义思想,不愿意正确评判人才,考核仅仅拘泥于形式。   3.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职业院校由于经费匮乏,校园网建设相对简陋,网络共享渠道未能打通;学院网页仅仅起到了通知的作用;图书管理系统十年未能更新等等。而新技术手段调节更是无法实现。   二、解决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1.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建设   在职业院校的人才选聘方面,学校应制订相应合理的规章制度,科学的`进行甄选、聘用,加大员工岗前岗后培训制度,综合提高职业院校员工素质,建设学习型学校,建立旨在促进员工间合理竞争的考核手段和激励机制,合理运用适当激励手段,并构建员工间有效沟通的渠道。要对在岗员工进行较为客观的考核和合理的激励,必须有有效得沟通在先。只有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心理需求,从而比较科学和客观的进行考核与激励。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支持水平;进行全面的绩效分析和考评2.合理利用现在科学技术手段   管理工具是指运用各种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员工职业发展规划、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等,对实现组织运行的稳定性、规范性并获得较高的效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职业院校在推进自身管理的过程中是否能合理选择有效的管理工具,是能否取得管理成效、使学校获得发展的的重要条件,而合理运用管理工具本身也是进行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等科技手段日益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去,,职业院校也可以利用博客等这个即时工具,作为对内对外理解沟通的桥梁,在人才成长、师生交流、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也可以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机制在行政部门中建立交流工具,加强对学校的管理。   3.加快推进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   将知识管理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流程及目标相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创造一个简明的知识管理方案,包括共同愿景、指导原则以及总体目标;选择一种成熟的知识管理系统试用与开发,其主要功能包括文档管理、群件、文本挖掘与检索、企业门户等。传统分散型的职业院校管理机构不利于实施知识管理,需要改造传统的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利用信息技术打破各系部、教研机构、图书馆及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建立一个专门的、有统一协调职能的职业院校知识管理机构,以整合校园各种知识资源,促进学校知识创新。职业院校在管理改革中管理中,需要着重从院校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环境、管理文化、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实践。教育管理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具有跨时代时代的意义,其重要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的认识。在解决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难题,尽快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局势的需要中,我们可以得出,为了正确应对社会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然选择先进的管理理论,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推进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邢海洋.职业院校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1992.   [2]曾庆发.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知识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吴岩.教育管理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一、一等奖(共3名,按成绩次序排名)1. 胡晨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万鸾飞)2. 孟洲阳 芜湖技师学院 (指导老师:陈忠厚)3. 王 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侯德华)二、二等奖(共4名,按成绩次序排名)1. 李成林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金玉好)2. 姚 克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李业刚)3. 张宇豪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张君继)4. 张 纪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凌中水)三、三等奖(共5名,按成绩次序排名)1. 张浩礼 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 (指导老师:张泉水)2. 刘 翔 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 (指导老师:张泉水)3. 杨 震 安徽六安技师学院 (指导老师:徐玉成)4. 王波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郎璐红)5. 雷 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吴立军)

企业文化论文2000字【浅议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积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说开展得轰轰烈烈,形成了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血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打造职业院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提升了职业院校的文化品位。但近些年职业院校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对照新要求,目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方面尚有欠缺;二是校园文化活动还需提升档次和品位;三是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四是体现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文化活动还需拓展。   二、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由于职业学校创建较晚,校园文化建设往往脱离不了传统的普教痕迹,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的问题和不足削弱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力度,冲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历练下,却呈现出一种活力四射、特色鲜明的态势。因此,我认为职业院校要构建真正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即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三、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1.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顾客至上的理念已为大多数企业奉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注意吸纳国内优秀企业甚至国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现阶段来看,主要应吸纳大多数优秀企业所共同奉行的四个方面的理念:   (1)团队协作精神。当今社会已是一个非常重视合作的社会,现代企业更是如此。大部分工作都已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完成,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职业院校就应特别注意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全院师生员工中大力倡导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2)以客户为中心。顾客至上已是大多数企业奉行的核心理念之一,职业院校也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企业和行业,树立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处处事事为学生着想,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   (3)平等对待员工。树立以人为本、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思想,尊重每一个教职工。倡导职业院校与员工共同发展,为每一名教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让员工更出色,使职业院校更卓越。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淡化职业院校内的等级差别,使全体教职工成为一个平等、和谐的整体。   (4)激励与创新。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职业院校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职业院校应尽快赶上和超过企业。   2.学习研究企业文化   要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必须要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目前,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学校文化的研究略显滞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研究还刚刚起步。通过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邀请企业精英参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就像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离不开企业一样,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应该闭门造车式地疏远行业企业,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第一要诚邀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二要向企业精英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企业精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书面意见和想法;第三要成立有优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由职业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会议。   4.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   校园文化这项系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院内师生员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偏离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行为适时调整,对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行为予以强化。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尤其要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这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有专门的途径来获得企业各个部门就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对毕业生影响的评价。   5.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实施文化的“校企结合”,决不能仅就文化来谈结合,因为校园文化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职业院校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的实施“校企结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都要向优秀企业学习,要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办学特色,是目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实现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浅谈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

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一)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许多企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经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人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必要的供求信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在校期间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实施监控。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全体成员都负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通过全员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单,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经在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完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兼职教师占到了30%以上,个别专业已达到了50%,在师资方面满足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企业和学校,走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之路,对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最新购买的一处厂房,单体单层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成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职工培训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中既有利用1亿元贷款购置的实训设备,又要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当前亟待搞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训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着企业培训制度,在职工流动性很大的条件下,企业就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了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一种统筹使用职工培训经费的制度,即:企业先按照规定比例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上缴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根据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种制度既可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承担着“机电类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的省级立项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后将给政府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又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尽管有CBE、MES等模式可以作为参照,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进行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的技师考评方式与生产过程是脱离的,影响着考评质量。探索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将考核评价论文网:www.homelunwen.com 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即时考评制度。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还不全面、不科学,既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进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工程类和技术类职业的标准;二是职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某些标准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在我国目前尚无技术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该尽快制订出工程、技术、技能等各个序列的职业标准并及时加以更新,扭转目前不同类型职业分头管理、交叉职业无人管理的局面,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农民工的身份确定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已逐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社会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职业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仅企业不愿意为职工培训承担费用,职工自己也不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进行预测。而技术培训都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劳动者与雇佣者双方的短期行为使技术培训需求大为减弱。许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往往是临时对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或者直接从社会招聘人才。因此,为了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规章、政策的出台,形成我国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推动职工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职业院校“技能成才强国有我”教育活动

职业院校“技能成才强国有我”教育活动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3年职业院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各地各职业院校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决定在巩固拓展2022年有关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职业院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据悉,活动有五项内容:一是“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活动。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全年持续推进。二是“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在职业院校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引导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三是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巩固2022年以来有关活动成果,持续引导学生读党报党刊、学原文原著,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四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突出活动育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职教学子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五是“文明风采”活动。各地各职业院校围绕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内容,结合实际选取师生认可度高、参与面广、针对性强、职教特色突出的活动形式,创新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教育部要求各地以近年来系列教育活动和“未来工匠”读书行动成果为重点,集中做好宣传展示,展现学生爱国热情、奋进风采,讲好职教故事。要精选“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展演展示作品、“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和“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优秀成果进行展览展播,促进社会公众了解和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大赛的基本情况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于6月25日-27日在天津举行。6月23日上午,教育召开相关新闻通气会,并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本次大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技能大赛为动力,通过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突出职业技能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层面的比赛,参赛选手都是在学校比赛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选拔上来的,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带动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踊跃参加。初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可喜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参加各级比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400多万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20%以上。通过多种形式技能竞赛活动,有效地调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各类职业技能的积极性,突出了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利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现在,技能竞赛已成为创新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途径的重要形式,成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使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更符合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有利于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二)以技能大赛为核心,在相同时段同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多角度展示职业教育风貌。今年,在举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同时,还将同期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产品展洽会”、“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文艺作品调演晚会”等四项规模较大的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将重点表彰近年来在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各地在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全面开展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天津市国展中心2号馆举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团参加。展洽会的主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示和操作表演,共有1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2000多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各类技能作品展出。其中包括2008和2009两届技能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学生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创作的作品,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过程中制作的产品。展洽会期间将广泛展开校企间学生技能作品的购买、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交流与合作。从另一个角度展示职业学校学生的风采。“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将以“战略、政策、制度”为主题,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和谐社会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密切跟踪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交流探讨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宏观政策和重大制度的制订和有效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文艺作品调演晚会”是一台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晚会,也是中职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演出。节目主要由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等五个自治区和天津市、吉林省、四川省、青海省等四省市选送。晚会主要展示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上述这些活动,都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展示职业教育的风采,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三)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深入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发展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指向就是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培养的人才要以就业为基本导向。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依靠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必须吸引更多的行业企业参加。主办单位在研究比赛专业类别和项目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设置比赛项目和比赛过程,今年的大赛各个专业类别的比赛主要由各相关行业挑头,行业企业积极赞助各级竞赛,为各种比赛提供专家、行业企业技术规范,提供相应的设备,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更紧密地结合。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为行业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深入发展。技能大赛将密切跟踪行业企业生产实际,职业院校和技能大赛的实习实训设备已越来越能够与生产实际对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真刀真枪”,解决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行业的支持是我们办好大赛的重要保障条件。今年大赛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是在相关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 (一)产生一批优秀选手。大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别,分别按照10%、20%、30%、40%的比例产生。其中有10个赛项的获奖选手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赛是职业教育技能水平的一次检验,每一届大赛都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用人单位对大赛的获奖选手高度认可,是企业争相聘用的热门人才。据调查,大部分获奖选手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小部分尚未毕业、仍在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成长,许多人在参加工作一两年后就迅速成长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如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姚凯、周振华等,他们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获奖者,参加工作一年多就成为汽车修理4S店的技师,已经开始带徒弟了。用人单位对于他们也往往给予较高薪酬,一般要高于普通用工的20%以上,多的甚至达到200%。按照往年的经验,今年大赛的获奖选手也将成为众多企业争相聘用的人才,将引起更多的用人单位更大的关注。(二)推动大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开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大赛,是贯彻国务院《决定》的具体行动。我们要在充分总结各地以及全国大赛经验的基础上,使各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比赛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来说,今年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已经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商定,今年中、高职将有十个项目列入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今后还将研究将更多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项目列入。这只是制度建设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身也要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工作,要在报名、资格审查、试题库建设、专家队伍建设、奖励办法、企业赞助办法等各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相关的制度保障,使我们的大赛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道路。(三)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说,要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对实现上述对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育部已经颁布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新目录列出了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五大系列,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今后将更多地是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置比赛项目,今年的比赛已经有十个赛项可以直接与职业工种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比赛项目向生产一线靠拢,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什么区别?

高职基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技工学校有中专和大专学历

四川省内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院有哪些?

初中毕业生上啥技工院校,我的建议是上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继续高考生涯。初中毕业生不外乎上学升学和就业两条路。就业年龄太小,建议以上学和升学为主要选择对象。考不上高中可以选一个教学质量管理严的中专学校就读。现在,上中专学校也可以通过“春考”或中职生对口招生考试继续考大学考本科进大学深造,奔自己的前途。这对于中考成绩差,上不了高中的孩子是个大大的福音。但不管是哪个学校,只要教学质量高,都可以作为你的选择。具体如何做,有以下几个途径,你可以参考:1,上一个好的中专,毕业后参加中职生对口招生考试,有些省称之为“春季高考”。中职生高考可以考本科,考大专,考高职,是中职学生高考升学的立交桥。2,上中专考大学的第二个途径是单考单招,就是由高职学校自助命题,通过考试录取。

哪些高职院校属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陕工院”,位于陕西咸阳,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地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亿元。基地188个,校外实习基地163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6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0年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占地面积1050亩,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人。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校园占地47.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7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1000多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个人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建有117个多媒体教室、37个校内实训室、100个会计专业教室、184个校外实习基地。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于1956年,是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陕西省列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有哪些啊?

听朋友说湖南信息技术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推荐一下

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都有哪些?

第一批次见图这是第一批次28所但现在的示范高职有一百多所。 我想多啰嗦几句,既然你想上的是示范职院,那说明你是不想去职校的,是想去大学的。那我就明白的说,你不能让你所处的学校环境改变你的决心。你不能看到你是舍友在玩游戏,在放肆自己,你就跟着他们一起去。看到你的同学都摆烂,他们都想着既然来到这里了那就这样了的想法影响你。你要坚定自己的决心,走一天只有你一个人的路。我2021高考,上了大学。我的很多同学去了职院,但在我与他们相处的高中生活中,我认为他们是能去大学的。现在一年过去了,我认为的那几个人仍在努力拼搏,为专升本下功夫。如果你真的不甘心,我希望你不要自己放弃自己。

什么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有哪些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为了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我国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除了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引领国家健康持续发展。因为学校太多,只能发出一部分。

初中成绩不理想,可以去职业院校学计算机吗?有没有前途?

计算机是适合初中学习的,当前计算机是零基础学习的。未来是万物互联时代,非常缺少人才。可以学习无人机,编程,影视动漫,电子商务,5G直播等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ue004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ue004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ue004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ue004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ue004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ue004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ue004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ue004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ue004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ue004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ue004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枣工会枣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枣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ue63c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枣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枣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枣公安局、派出所枣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ue004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ue004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ue004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ue004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ue004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ue004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ue004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ue004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ue004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ue004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ue004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ue004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ue00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ue004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要相信,优化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好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如何选择好的职业院校?

你好,选择技术学校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一、学校知名度首先必须是正规化的学校,知名度高的学校办学实力强,有实力更有保障。其实民办的院校比公办的有优势,民办学校的课程设计更切合市场需求。二、教学设备技术行业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行业的技术革新也非常快,所以,设备是否专业,是否先进等等都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三、实训课程学技术重在实训,考验动手能力,基础知识学好的同时,精进实操更是十分重要,实训课程决定了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实训课程的比例要比理论课程高,只有将理论实训结合,学习效果才能构建最大化。四、看管理一所技术学校的好与坏,除了看能否教给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到能否提高个人素养,只有具备了较好的个人素养和高超的技术后,在社会的工作中才会有长远的发展。五、就业保障就业方面,就业学子就业有何保障,有无长期靠谱的知名合作企业,对创业学子来说,创业帮扶是否完善,需要仔细考量!希望我提供的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早日找到心仪的学校。

请问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层次是怎么样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4、以学生“双证书”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5、产学结合、校企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其教育层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体系。专科层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主要分为应用型本科和师资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型本科注重加强学生"双师型"能力建设。硕士层次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应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博士层次含专业博士学位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教育,应针对该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着力提升学位申请者对本领域的实际贡献,激发创新性成果的涌现。

为什么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薄弱?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薄弱的原因如下:一、缺少对教育科研必要性的认识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考试等教学活动是自己分内的工作,而把教育科研工作看成分外负担和额外工作量,部分教师更是认为教育科研无足轻重。然而,仅靠直接经验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教育科研,这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必然路径。二、缺少教育科研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师范教育对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提炼成教育科研课题,如何根据现实需求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如何提炼研究论文,都是一线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难点。三、缺少科学的职业规划很多教师没有职业发展规划,有职业发展规划的教师最高目标仅为评上高级职称。这种短期的、过于现实的目标致使一些教师在40岁左右评上高级职称以后便失去继续进行教育科研的动力。职业规划过于现实及短浅与教育生涯长远之间存在的现实矛盾,致使中老年教师失去开展教育科研的激情。四、日常工作压力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工作疲于应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并出现焦头烂额窘境。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往往还要经常为配合上级工作完成大量非教学任务,如准备各类检查、验收、评比等需要的表格、数据及其他文本材料。这些材料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却耗费教师大量时间。以上情况导致教师精力和时间不足,教师想要再学习、再提高,并通过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现实困难。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网站进不去是怎么回事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方案的十大特色和亮点。平台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建设,二是使用。通过2008年的采集运行,高职院校对平台建设和使用有了初步的感受,有的院校己经把平台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采集平台的建设目标 1.促进管理“三化” 高职院校通过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深化内涵建设。 2.实现“四个满足” 通过平台建设和运行,将在全国形成一个从学校到省厅到教育部的三级信息网络,实现“四个满足”; 一是满足高职院校的需要。学校通过平台可以随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差距、成功的实践与面临的挑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二是满足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他们从网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迅速了解所关注的高职院校的即时情况。教育部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要使用这个平台。在2008年4月成都会议上,上海市教委高教处许涛副处长从省厅角度作了阐述。在2009年4月北京会议上,天津、河南、山西、西藏等四个省市汇报了2008年的试评工作,也交流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 三是满足评估工作的需要。平台的字段包含了新评估方案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涵盖了反映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主要信息,可以满足新方案评估,以及相关评审的需要。 四是要满足社会各方需要。5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最新的原始数据于专家组进校前30天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在2009年3月31日发出通知,公开征求对《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平台一旦向社会公布,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从网上了解学校各类公开的数据与信息,从而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作出客观评价。 3.营造和谐氛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我把新方案评估称为“和谐评估”,2008年3月在福州召开的高职院校校长联谊会上提出了这一观点。之后,参与了部分省市的试评,更坚定了这一看法。通过新方案评估,更好凝聚评估多元主体的力量,增强评估现场考察的绩效,扩大评估积极作用的影响,形成高职特色的评估文化,促进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我认为,高职评估文化就是求实。实事求是。说实话,摆事实。在评估中体现为:①数据真实;②事件写实;③作风踏实;④态度诚实;⑤深度访谈,实话实说;⑥学校建设,基础扎实,内涵厚实,从而使评估更富有实际成效。 二、采集平台的设计依据 1.主要依据 一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该文件的精神,是我们建设平台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依据,包括一些字段的设计,如“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产学合作”等,都来自16号文件。 二是《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如》(教发[2004]2号)。新方案将该文的有关要求作为“申请评估的基本条件”。该文件是平台中一些结构性数据采集及其比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是《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该文件是平台的框架结构、字段设计的重要依据。 2.参考依据 平台设计的参考依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及以后相应的实施性文件。示范院校有引领、榜样作用,这几个文件中的入选条件、预审标准等是构建平台的重要参考内容。如教高[2006]14号文指出:“具体任务: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60万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这些指标的校均水平(见表1)对非示范高职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哪个网站公示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方案的十大特色和亮点。平台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建设,二是使用。通过2008年的采集运行,高职院校对平台建设和使用有了初步的感受,有的院校己经把平台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采集平台的建设目标 1.促进管理“三化” 高职院校通过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深化内涵建设。 2.实现“四个满足” 通过平台建设和运行,将在全国形成一个从学校到省厅到教育部的三级信息网络,实现“四个满足”; 一是满足高职院校的需要。学校通过平台可以随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差距、成功的实践与面临的挑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二是满足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他们从网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迅速了解所关注的高职院校的即时情况。教育部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要使用这个平台。在2008年4月成都会议上,上海市教委高教处许涛副处长从省厅角度作了阐述。在2009年4月北京会议上,天津、河南、山西、西藏等四个省市汇报了2008年的试评工作,也交流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 三是满足评估工作的需要。平台的字段包含了新评估方案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涵盖了反映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主要信息,可以满足新方案评估,以及相关评审的需要。 四是要满足社会各方需要。5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最新的原始数据于专家组进校前30天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在2009年3月31日发出通知,公开征求对《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平台一旦向社会公布,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从网上了解学校各类公开的数据与信息,从而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作出客观评价。 3.营造和谐氛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我把新方案评估称为“和谐评估”,2008年3月在福州召开的高职院校校长联谊会上提出了这一观点。之后,参与了部分省市的试评,更坚定了这一看法。通过新方案评估,更好凝聚评估多元主体的力量,增强评估现场考察的绩效,扩大评估积极作用的影响,形成高职特色的评估文化,促进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我认为,高职评估文化就是求实。实事求是。说实话,摆事实。在评估中体现为:①数据真实;②事件写实;③作风踏实;④态度诚实;⑤深度访谈,实话实说;⑥学校建设,基础扎实,内涵厚实,从而使评估更富有实际成效。 二、采集平台的设计依据 1.主要依据 一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该文件的精神,是我们建设平台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依据,包括一些字段的设计,如“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产学合作”等,都来自16号文件。 二是《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如》(教发[2004]2号)。新方案将该文的有关要求作为“申请评估的基本条件”。该文件是平台中一些结构性数据采集及其比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是《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该文件是平台的框架结构、字段设计的重要依据。 2.参考依据 平台设计的参考依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及以后相应的实施性文件。示范院校有引领、榜样作用,这几个文件中的入选条件、预审标准等是构建平台的重要参考内容。如教高[2006]14号文指出:“具体任务: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60万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这些指标的校均水平(见表1)对非示范高职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的文件全文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评估的指导思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强调评与被评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注重实际成效,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三、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附1)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四、评估原则1. 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3. 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4. 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5. 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6. 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五、申请评估的基本条件高等职业院校自有毕业生起至有3届毕业生前必须参加一次人才培养评估,但须符合以下条件:1. 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并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有关要求;2.核算教师总数时,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专兼教师之比无限制;3.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含合作共建)及附属用房生均占有面积(平方米/生)达到下表要求: 学校类别 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 工科类院校 农林类院校 医学类院校 财经、政法类院校 体育、艺术类院校 生均面积 5.30 8.30 8.80 9.00 1.05 1.85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对上述条件做出调整,但不能低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设定的“限制招生”标准。不具备申请评估条件的院校,应尽快加大投入,在有5届毕业生前须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参加一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同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其有3届毕业生后、首次参加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前,逐年减少其招生计划。六、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详见附2)七、评估结论评估结论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对暂缓通过的院校,在一年内必须进行再次评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同时适当减少其招生计划;若第二次评估仍未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暂缓安排招生计划等有效措施,促进其尽快达到人才培养基本要求。教育部将从2008年起,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一次评估结论。八、评估实施办法(一)评估组织1.评估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负责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评估工作做出总体规划,并根据本方案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报教育部备案后实行。2.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依靠专家和专业评估机构实施评估工作。具体实施的部门应根据本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实施细则制订操作规程。操作规程需包括专家工作规范以及院校评建工作规范等制度规定,以规范评估行为。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对评估院校的整改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在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中明确要求和做法。4.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本年度已评院校评估结论和省内评估工作总结于当年12月底之前上报教育部备案。5.教育部将不定期对各地评估工作进行检查。(二)评估程序1.学校自评。学校要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准确理解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精神,掌握实质内涵;认真回顾总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成果、经验和特色,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基本判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形成自评报告(不超过10000字),并填写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提交材料。学校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自评报告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并将自评报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最新的原始数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学校发展规划、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于专家组进校前30天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布。3.确定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应由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组成,其中必须包括行业企业人员和一线专任教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需根据被评院校规模与校区结构、自报主要专业、特色专业类别等因素,确定专家组成员人数和名单,并对社会公布。专家组人数一般以5-8人(含秘书)为宜。4.现场考察。专家组到现场考察评估,在与学校充分交流和对学院填报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考察评估工作报告。现场考察时间建议掌握在2-3天为宜。5.确定结论。专家组的结论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审定、公布,并将评估结论(包括专家组评估考察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评估意见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三)评估纪律各地需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各项规定,特别应遵守以下纪律要求:1.专家组成员要坚持评估原则和要求,客观、公平、公正对学校进行评估,廉洁自律,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对有碍评估工作公正性、严肃性的不正当做法,应予以抵制并向上级部门反映。2.学校对专家组的接待工作应坚持节俭、注重实效,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形式主义。不搞开幕式,不搞任何形式的汇报演出,不送礼品。就近安排专家住宿,不得宴请专家、安排旅游,差旅住宿标准不得超过各省规定的公务员出差标准。专家交通用车和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须从简安排。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评估过程中,对被评院校和专家组成员要严格纪律要求,对有违反评估纪律的要及时严肃处理。附: 1.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略)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略)

浅谈如何培养高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浅谈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 要: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生存的理念正被整个社会所接受,也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作为培养新型实用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上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更能适应信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但目前从我校的教师情况来看,相当部分的教师不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专职教师,对新形势下如何培养我校教师信息素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能力      如今已经进入了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化社会里,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化、多媒体化、多元化;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信息化社会的人才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前人的经验和知识,而且必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具有主动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乃至创造性地发展信息等信息素养。我校于2001年升格为职业院校,2004年从龙川校区搬到河源新校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在软硬件建设上不断地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校的教学环境,在校生的人数和教职工人数不断扩大。学院要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摇篮,这就要求学院的教师应该具备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素质,这些素质里,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信息素养。只有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下面就针对我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谈谈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1)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2)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二、我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我校是从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升格而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是比较年轻的,在培养现代新型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上还有些欠缺的地方。有部分教师是从龙川校区而来,近几年由于生源不断增加,学院不断壮大,学院招入了大量的教师。就我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从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的统计情况和本人经常在教室听课和检查的情况来看,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理想,而且就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情况,对部分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抽查,统计的结果如下:   1. 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情况调查         2. 对学生进行抽查情况   针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情况,本人于4月份随意抽选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些学生来自全校的各个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   (1)在学生卷中设计了“你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否满意”的问题,并给出三个选项:(1)满意;(2)一般;(3)不满意。结果如下表所示。      (2)那么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呢?针对这一问题,问卷给出了五个选项。结果,42%的学生认为“在多媒体教学中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一结果说明,教学活动不应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师生双方就会受制于冷冰冰的机器,降低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此外,35%的学生认为“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仅是提纲、概括或框图式总结”;34%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时,照‘屏幕"宣科,单调乏味”;29%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填鸭式"灌输”;2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仅是‘教材搬家"”。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校教师中,大部分从老校区下来的教师或90年代大学毕业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人数较少,还有部分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有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是会用简单的办公系统来制作简单的课件进行教学。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不少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不强,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学生缺少分析,选择教学媒体不够合理, 教学设计 不甚科学,因而难以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由上可见,我校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要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就要努力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如何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针对本校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差的现状,要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能力,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有限的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把最新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培训   针对没有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师,我认为我们学院应该举办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班,让没有计算机知识的教师能学习使用计算机,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编辑,会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针对有些计算机应用知识能力的教师,我们要选派计算机专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给这些教师培训,学习课件制作,学习一些常用软件的应用,如Photoshop、Authorware等。   2. 进行高职理念培训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这也就意味我们学校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也要转变,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3. 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定期举办相关培养,让教师知道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如何去获得相应的能力等等。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培训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   4. 鼓励我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增加,我校到现在为止已经建成多媒体教室50多个,到2010年,多媒体教室将多达100多个。为了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70%主干课程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要达到大部分课程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重要人物的教师要学会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学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鼓励学院的教师都自己做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分成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对获奖的教师分别给予适当的奖励。   5. 鼓励我校教师走工学结合之路   学校要制定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政策,创造条件,争取机会,鼓励教师下厂房锻炼,到高校深造,去国外研修,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必须加强与企业、高校的沟通联系,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之路,学校出政策,鼓励我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兼职,对到企业或机关兼职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我校的教师就能洞悉现在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掌握一线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让我们的毕业生能适应企业的工作。   综合上述,我认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院要从长远的发展目标出发,从基础入手,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学会应用计算机,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专业服务,以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Blog在高校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张艳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内蒙古赤峰学院教育系,024000.   [2]冷国华.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组.   [3]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4]瑞尼u30fb赫伯斯著.曹凯译.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媒介研究――信息时代的传媒素养,2004年第3期.   [5]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有什么用?

是的,课程教学板块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此外,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自我评估等方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自己实践、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课程教学板块的学生自主学习栏目资源只能用于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除了上述提到的学生自主学习栏目资源,还有一些其他的学习资源也可以用于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结合各种实际场景进行学习,例如实验、实践、项目等。此外,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与各种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例如小组讨论、协作项目等。同时,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与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优势和需求,而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方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同时,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评估、自我反思,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职业发展方向。总之,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与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相结合,实现个性化学习和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一、提高教师职业素养,重视职业院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跨界结成结构化教师队伍一是发挥基础教育组织的作用。二是整合校内教育名师资源。三是融入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设置流动岗位,为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提供制度保障。(二)德技并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需要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培训教师,根据主要岗位能力培养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课程组织、智能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各级各类培训,减少教师非教学工作,保证教师主要专注于教学和研究工作。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可以开展在线混合教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职业院校教师开展高中教育的基础能力。(三)服务企业,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一是搭建科研平台。二是建立行业咨询智库。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强调教学内容符合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职业院校教材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求学校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教材,强调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校企二元合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式的教材,开发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工作手册式(一)对接岗位,融入行业发展内容一是及时更新课程标准。二是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三是完善教材修订制度。(二)支持课程,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支撑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一是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二是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三是支撑专业教育质量的生成。(三)支持竞争,服务学校教育改革在教师层面,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在学生层面,支持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大赛是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的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技能大赛项目设置过程中,注重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对接。 这就需要教材建设对接技能大赛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知行合一、德技并举。(四)保障相关证书、教材建设质量一是教材开发过程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要求。二是教材使用过程与教材版本相适应。三是教材评估过程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三、坚持人才教育策略,重视教学方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应用(一)师生联动,实现学生科研整合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求根据职业世界的工作情况,强调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做中教”促进“做中学”。另一方面,搞“中教”,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引入典型生产案例,通过项目、案例、情境等教学方式,教师以教学方式呈现工作情境,教师“边做边教”,实现了做与教的统一,让学生通过沉浸、参与等直观方式学习职业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办中学”强调学生学习有用。操作能力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初中、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和认知度。 这种能力的获得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强调学生以实践方式学习,从而实现教与实践零距离,师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是加快数字教育改革。继续推进国家专业教育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推进智能课堂建设,为课堂教学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重视个性化学习,创新信息化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等理念的有效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二是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开展网络研修、备课、学生辅导等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开展选课、预习、作业、讨论、成果展示、阅读拓展等学习活动,组织教学三是改进传统的授课方法。加强基于问题、项目、现象、案例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拓展课堂教学时空,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广探究性学习、翻转式课堂等教学方式,利用微课、亩课等在线开放课堂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三)结合实践理论,帮助学生知行合一另一方面,推进校企“二元”培育。职业院校以区域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坚持招商引资办学、招商引资、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教学过程以实际工作环境为依托,在工作环境中赋予学生具体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获得工作成果、产品或服务,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继续优化和完善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实行校企双育人,彰显学生双重身份,实现集中培养和分散挂职的平衡。另一方面,加强实习实习教学。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实践性教学,共建利用各类校企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把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统筹安排教学计划、课程选择、实践实习、考试评价、质量监控等环节。资料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职业院校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包括哪些

纵向科研经费包含哪些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包含哪些项目,如下:11、纵向科研项目按经费来源包括哪些内容?(1)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局)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经费;(2)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省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厅、省发改委等各厅、局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3)各市、地等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4)学校与外国政府、学术机构间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 (5)由政府部门立项,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我校的项目合作经费;学校预算安排的科研经费、科研配套经费;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但经费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自筹的项目经费.12、横向科研经费包括哪些内容?横向科研经费包括纵向经费及以学校名义(含校办产业及附属医院等)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合同所涉及的经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与境外企业、个人合作经费及科技捐赠项目经费.

陕西双高职业院校名单

陕西双高计划学校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这8所学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简称“陕西工院”,位于陕西咸阳,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万千项目”、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院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截至2020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650亩,校外教学用地1200亩;设有13个教学部,开设64个高职专科专业;有专职教师及职工1120名,在校生总数近20000名。

浙江省职业院校排名

浙江省职业院校排名部分如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拓展资料:部分学校概况: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截至2023年3月,学院有在编教职工中正高职称、博士学历等高层次人才110余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2人、杰出教师2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优秀教师1人。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英文: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坐落于中国浙江杭州,是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旅游院校。32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021年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获奖单位。截至2023年5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占地面积共1080亩,建有杭州校区和千岛湖校区,杭州校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校区坐落于5A景区千岛湖区域。截至2022年9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有教职工737人,在校学生数13502,拥有12个教学学院,开设了30个旅游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