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诉讼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知识产权诉讼实务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知识产权律师实务》基本上涵盖了律师知识产权实务的各个方面,分为知识产权律师实务概述、著作权律师实务、商标律师实务、专利律师实务、反不正当竞争律师实务、反垄断法知识产权律师实务、网络知识产权律师实务,以及涉外与美国、欧盟、日本知识产权律师事务等八编。全书既有理论阐述,也有丰富的案例分析。《知识产权律师实务》适合律师、法律专业师生以及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参考阅读。

侵犯知识产权诉讼时效为几年

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的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3条、2002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2002年发布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规定:专利权人、著作权人、商标权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有效期限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只是损害赔偿数额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知识产权诉讼的取证范围是怎样的

知识产权诉讼的取证范围1、权利证据当事人所提供的权利证据通常需要证明:(1)该当事人是该权利的拥有者或其利害关系人,因此他是合法的原告或投诉人;(2)该知识产权在中国合法存在、有效并且因此可被依法行使。2、侵权证据当事人所提供的侵权证据要能够证明:被告实施了或正在实施被控侵权行为。例如,被告的促销宣传材料、被告的产品样品、被告的产品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等。3、有关损害赔偿的证据在侵权之诉中,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应当提交有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由于在几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均不止一种,且在几种计算方法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应当由原告选择最有利的计算方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并据此提交相应的证据。4、有关侵权人情况的证据侵权人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都是权利人必须了解的。权利人根据侵权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案。确定诉讼或行政打假的方案,确定管辖的机关。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知识产权诉讼时效问题

知识产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例如被侵犯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请求侵权人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方面的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知识产权诉讼管辖法院

法律分析: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专利纠纷案件。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 第一条 知识产权法院管辖所在市辖区内的下列第一审案件:(一)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民事和行政案件;(二)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涉及著作权、商标、不正当竞争等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三)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民事案件。

侵犯知识产权诉讼时效为几年

法律主观: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是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侵害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三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专利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知识产权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知识产权诉讼的时效是是三年。根据相关规定,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并且该诉讼时效自利权人或者相关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七十四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知识产权诉讼有哪些不同种类

法律主观: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可以分为知识产权的民事诉讼、知识产权的行政诉讼、知识产权的刑事诉讼;其中知识产权的民事诉讼又可以分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和知识产权合同诉讼。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哪些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 1、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知识产权归属诉讼、知识产权合同诉讼; 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包括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 3、知识产权刑事诉讼。 【法律依据】 根据《著作权法》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知识产权诉讼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知识产权诉讼流程是1、起诉,原告应当提交书面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2、受理;3、审理;4、裁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知识产权诉讼相关的证据有哪些

1.权利 证据 当事人所提供的权利证据通常需要证明: (1)该当事人是该权利的拥有者或其利害关系人,因此他是合法的原告或投诉人; (2)该 知识产权 在中国合法存在、有效并且因此可被依法行使。 就 商标权 而言,提交该类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商标权的归属,受保护的是何种类型的 商标 ,是否为 驰名商标 ,从而确定该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主要包括:A、 商标注册 证(如指定颜色的须提交商标注册证的原件)及续展手续。如果是国际商标注册,则需由国家商标局发布该国际注册在中国有效的证明。B、驰名 商标认证 书。 就 专利权 而言,提交该证据的目的在于明确专利权的归属、权利状态、 专利 的有效期限,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主要包括:A、专利权证书,包括授权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该专利权如经历无效或撤销程序,且对专利文件进行了变更的,应当提交相应的行政审查决定。如果是实用新型专利,则最好还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证明该实用新型具有专利性的检索报告。B、最近一次缴纳年费的收据。C、专利独占实施许可权人与 专利权人 作为共同原告一同提起侵权 诉讼 的,还应当提交独占实施许可合同。 2.侵权证据 当事人所提供的侵权证据要能够证明:被告实施了或正在实施被控 侵权行为 。例如,被告的促销宣传材料、被告的产品样品、被告的产品 销售合同 、销售发票等等。 被告实施侵犯其商标权行为的证据,提交该类证据的目的在于确认被告以何种形式侵犯原告的商标权,侵权行为发生的范围等。 主要包括:被告生产的被控侵权产品及销售发票、 买卖合同 、视听资料等。在原告不能获得被控侵权产品时,销售被控侵权产品的发票、合同也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被告实施侵犯其专利权行为的证据,提交该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被告实施了侵犯原告专利权的行为,是判令被告承担侵权 民事责任 的事实依据。 3、有关损害赔偿的证据 在侵权之诉中,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应当提交有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由于在几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均不止一种,且在几种计算方法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应当由原告选择最有利的计算方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并据此提交相应的证据。 侵犯商标权 的赔偿数额计算方法有三种, (1)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 注册商标 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 (2)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含调查费和 律师 费),可以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商品销售减少量或者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乘积计算。 (3)或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主要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声誉,商标使用许可费的数额,商标使用许可的种类、时间、范围及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等因素综合确定。 在侵犯专利权案件中,提交该证据的目的在于以侵权事实为依据,以 专利法 及其相关 法规 规定的 侵权法 律责任承担为原则,说明原告提出赔偿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计算方法或考虑的主要因素,使法庭注意原告诉讼请求的合理性。 4、有关侵权人情况的证据 侵权人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 注册资金 、人员数、 经营范围 等情况,都是权利人必须了解的。权利人根据侵权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案。确定诉讼或行政打假的方案,确定 管辖 的机关。 综合上面所说的,知识产权只要一旦被他人进行侵犯而且也使自己受到重大的损失,那么是可以进行走诉讼的程序,但是诉讼也是必须要有合法的证据才能进行办理,所以,在取证上面一定要合法的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不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诉讼时效

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的权利人超过3年起诉的,如果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3年计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综上所述,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权利人超过3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项专利权有效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四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哪些

法律主观:和其他有形财产如房屋、办公设备一样,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生活中因为知识产权引起矛盾的现象也很多。一、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哪些1、知识产权民事诉讼(1)知识产权侵权诉讼除了侵犯我国民法通则予以明确的民事权利也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侵害)(2)知识产权归属诉讼就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发生的诉讼,简称权属纠纷(3)知识产权合同诉讼就知识产权的取得、转让、使用等交易行为产生的纠纷,在取得环节与权属诉讼有交叉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1)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专利权和商标权需要行政机关确权,依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当事人对该确权决定不服可以向行政裁判机关(即专利复审委员会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对该复审决定(其实质是行政裁判)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2)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在知识产权确权和转让、使用过程中,确权机关依相关知识产权法,对当事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决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行政相对人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3)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对于具有知识产权执法权的地方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可以对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调解,相对人对该处罚或者调解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该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我国刑法规定只有以下七种行为构成知识产权犯罪:(1)假冒注册商标罪;(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4)假冒他人专利罪;(5)侵犯著作权罪;(6)销售侵权复制品罪;(7)侵犯商业秘密罪。律师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可以协助被害人(权利人)进行举报启动公诉程序,可以代理被害人提起自诉,也可以担任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4、知识产权仲裁主要在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中,特别情况可以在权属或者侵权纠纷中根据事后协议选择仲裁。二、知识产权侵权如何认定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一般认为包括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权等智力成果权的侵害行为。知识产权法相对于民法来讲,属于特殊法,民法概括性地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或条件,知识产权法则更加具体规定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我们不但要依据民商法、侵权行为法从总体上把握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和认定标准,还要依照各部知识产权法具体地掌握对每一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认定的规格和要点,才能完成在审判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中的法律适用的任务。三、怎样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要经过权利人的申请,并交纳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费。如《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第二十一条: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哪些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有:1、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知识产权归属诉讼、知识产权合同诉讼;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包括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3、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法律依据】根据《著作权法》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知识产权诉讼有哪些不同种类

知识产权诉讼的种类:1、知识产权民事诉讼:(1)知识产权侵权诉讼;(2)知识产权归属诉讼;(3)知识产权合同诉讼。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1)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2)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3)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3、知识产权刑事诉讼。4、知识产权仲裁。法律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有以下七种行为构成知识产权犯罪:(1)假冒注册商标罪;(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4)假冒他人专利罪;(5)侵犯著作权罪;(6)销售侵权复制品罪;(7)侵犯商业秘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