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习,做一名合格党员

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以此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县乡党员干部要带头开展学习教育,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把为群众办事作为最大的政绩,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最大的奖励,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 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抓好学习教育,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在生产一线当标兵、当骨干、当劳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丰泽区军休所扎实开展“服务管理办实事 情暖军休干部心”系列活动

  为做好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严格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及生活“两个待遇”,丰泽区军休所组织开展“服务管理办实事 情暖军休干部心”系列活动,把党的关心关怀传递到老干部身边。   一是精心组织科普讲座。邀请 泉州市 惠耳听力助听器公司的专业医生为老干部举办“关爱听力健康”科普知识讲座,详细讲解关于老年人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为老干部检测听力,赠送慰问品。  二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军休所工作人员前往军休干部家中慰问,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关心军休干部的生活、身体状况。组织管委会、支委会老干部召开座谈会,向他们汇报近期军休工作动态,主动征求听取军休干部们的意见建议。  军休老干部们对党和政府的关心慰问表示感谢,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如既往地支持退役军人工作开展,为丰泽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余热。

【在研究与探索中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什么意思

  建瓯一中的前身是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建溪书院,1906年改制为闽北第一所中学校“建郡中学堂”。现为独立高中,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600人,教职工200余人。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百年老校,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面对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同样存在着因教育观念、方法、内容以及管理方式深刻变化而引发的诸多困惑与挑战。   因此,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地针对学校在课改所遇到问题,解决课改所遇到的问题,在研究与探索中推进课程改革,进而推进学校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为我校必然选择。      一、构建和谐互助的校本教研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向之一是文化。因为,课程改革对学校而言,带来的绝不仅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某一点的变革,而是整体性的文化变革,它促使学校在课程和教学层面进行变革,努力从教学观、学生观等价值层面,使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学校生活。简言之,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性改革,它试图从文化的根基上重塑中国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品质。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从理念、制度、环境等几个方面,努力构建和谐互助的学校文化,为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坚实的基础。      1.以校为本,高位嫁接,确立科学发展新理念   作为经济不发达山区的高中,我们充分意识到可借鉴的资源相对溃乏,大规模地外出培训、参观学习等难以做到,虽有一支受优秀文化熏陶、有良好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但面对新课程改革,仍然需要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改进。三年前,我们通过多方联系,与华东师大教育系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华东师大教育系专门为我校近60位骨干教师举办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与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生课程班,通过《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等八门课程学习,让教学骨干们对前沿的课程、教育理论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明确新时期国家、社会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明确校本教研对课改、对学校发展、对个人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专家和专业理论的引领下,通过反复的讨论与审视,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新理念逐步地被教师们理解、接受并应用。与此同时,按合作协议,华东师大教育系派教研科研的专家,定期对我校的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调研、诊断、培训、咨询,并针对具体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与高校合作,为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为校本研究、科学发展理念在我校的形成和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以人为本,完善制度,内化和谐互助的校本教研行为   一所学校的规章制度既是学校管理的需要,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制度作为程序化体系及操作,它的具体、刚性和可控性,将强化和固化行为,而行为是学校文化积淀的日常显露。日常工作行为作为学校文化的“动态”部分是需要用制度和措施及时维护和精心塑造的。三年多来,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力求于“新”,努力强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彰显新观念、新要求,如《建瓯一中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等;力求于“细”,努力体现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强化精益求精、合作互助的思想境界,如《建瓯一中课题研究管理实施细则》;力求于“和”,努力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以营造公平、公正、公开、互信与合作的良好环境,如《建瓯一中教学规范管理方案》等;力求于“严”,努力体现文化的力量,以保证制度的落实,保证优秀和谐互助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如《建瓯一中课程改革、教研科研奖励方案》、《建瓯一中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科学管理制度的制订极大地鼓励结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题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课题研究重级别的现象,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有效开展。      3.改善环境,加大投入,构建和谐互助的校本教研空间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学习的价值观、学习方式上发生转变。而所有这些转变和发展都需要在组织结构的平台上进行。我们认为教研组与年段的关系互补,不可替代。但教研组的直接目标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作为一个基本办公单位,在课改背景下,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开展,更有利于专业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共享,也更有利于教师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提升。   经过反复深入探讨和权衡,决定改年段办公为教研组办公,并对教研组的管理制度、目标、环境布置、文化建设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如每个教研组配有可小坐、喝茶、聊天的设施,为教师提供专业沟通交流的空间。两年来,态势良好,教师间的日常专业交流探讨更加频繁;不同层面、年段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加便捷;各学科自我规划、合作发展的意识得到强化;学科教研的氛围也更加浓厚。   另学校自办的《一中课改》定期刊登教师、集备组、教研组校本研究过程中的所得、所悟。每年教师节均有表彰校本研究有成效的教研组、集备组和课题组等,努力促进和谐互助的校本研究氛围的形成。三年来,学校投资200多万元完成学校的网络改造和升级,为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建设高标准的教师电子备课室,引入百兆电信宽带进校园,让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二、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      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是推进课改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和谐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地推进完善校本教研的系统链接,让各环节的研究能链接成相对有机的整体,让校本教研发挥最佳的效益。      1.科学规划,构建校本教研新体系   学校教育教学是一个繁杂的系统,课程改革涉及诸多的方面与细节的调整与变革,必须统筹思考、全面规划,规划是一个过程,目的在于确认最佳行动方案。近年来,我校将校本研究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用研究和探索的眼光审视各系统的工作,统筹规划、逐步落实,取得较好效果。如各学科制定的《学科发展规划》,对学科内阶段性研究的问题,都进行三年一盘棋的统筹规划,促进校本教研有计划地深入开展。通过系统的校本教研,为学科落实新课改、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有效集备,构建合作互助新机制   集备组活动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传统的集备偏重于教师在把握教材、教学环节的过渡、衔接等技能的深度和熟练度的研究,其教师为主的倾向较为强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关注了通过集备全面研究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推动集备的合作研究向落实课改新理念的方向转变。学会学习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自主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开展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形式取得成效的前提。因此从高一衔接教育开始,我们就有计划地要求各集各组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开设校本课程《高中学科学习的方 法指导》,通过教师参与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小结交流和第二学段对学困生的调查,各集备组都深入地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行为,面对高中学习生活的困惑,各学科通力合作,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通过这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学科集备加强了对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的研究。将目光聚焦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行为表现、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广度和深度等都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这些有效而深刻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在我校的落实。   我校从2006年起,针对班主任队伍里新手多、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等具体情况,从加强管理、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实行了每周一次的班主任集备活动,针对年段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新问题,针对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集体性的研究,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新老班主任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应对。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情感、态度、价值的问题,三个年段的班主任从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等高度连续进行了近二年的研究,初步地构建我校不同层面的激励机制,有班级的、年段的、学校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有精神层面的、有物质层面的,以及激励表彰或挑战会议的程序、 口号 、誓词等,营造“追求卓越,立人为本”的积极向上氛围,促进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三年多来,班主任集备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集各建设,通过日常充分探讨交流,营造合作互助的和谐氛围,让校本教研常规化,促进教师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氛围的形成和深化,使教研组、集备组、学校向学习型学校迈出更坚定的步伐,从根本上促进学校理念的更新和文化的再造。      3.研、教、学、练、考,构建环环相扣的校本教学新模式   我们对如何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深入地分析思考,提出“先研后教、以教引学、学练结合、以练带考”的校本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让教学过程中“研、教、学、练、考”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扎实有效,通过师生观念与行为的调整与改变,达教与学的最优效果。如在“先研后教”环节中提出研什么,探讨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和建议,我们将其细化成:①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有哪些;②该核心知识跟学科的核心知识的关系;③本节核心知识的前提知识有哪些;④本节核心知识是后面哪些知识学习的前提:⑤本节的核心知识跟教材所配的几道练习题之间的关系:⑥教材所配这几道题练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再如“以练带考”研究中提出了练习考试的具体要求:①要体现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②题目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颖、灵活,具备开放性思维,逐步改变命题形式;③试题设置注意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④考试内容要精选,考查知识的同时,更突出对能力的考查;⑤尝试一题多解,多思路;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⑦设计探究题、创新题,体现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⑧考试能够尽可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体现出对日常教学的考查,体现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以全新理念构建的积极互动校本教学研究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具体化、细化的链接模式得到教师们的认可,破解了课改中遇到的新课标、把握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问题,提高教师们深刻把握课标和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      4.创设学生活动舞台,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对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是我校校本教研的重点课题,在摸索中我校形成了以学生社团协会活动为载体,把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大赛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先后组建了建瓯一中计算机协会、科技创新社、航模协会、机器人工作室、茗韵茶社、摄影协会、环保生态教育协会等23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章程和活动计划,每年都开展特色科普夏令营和“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经常性的组织现场书法赛、演讲赛、手抄报比赛、茶艺表演、曲艺大赛、影视欣赏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思考,形成问题意识和动手愿望,建立研究性课题,制作成果展板,积极参与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如何茜同学在茗韵茶社活动的启发下产生《建瓯矮脚乌龙茶推介研究》的问题研究,其研究成果获得了第24届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推动学校持续稳步地发展      构建和谐互助的学校文化,扎实开展校本活动的实践,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我校形成常态,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了多元人才的培养,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和谐互助,教师专业迅速发展   广泛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强化了教师相互学习、切磋、研究、分享机制的形成,深入务实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互助,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教师群体智商优势,缩短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过程,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提升。近三年来,我校有5人获省学科带头人称号,有11人获南平市以上学科带头人称号;有32位教师分别在国家、省、地区的教师比赛中获一等奖;CN刊物发表和获奖的论文达171篇,《中学水土保持暨环境教育实施模式构建》课题荣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特等奖。      2.特色显著,多元人才健康成长   广泛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我校作了诸多探索,如着眼科技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围绕科技创新的研究性学习,创设科技体验的学生社团等,彰显了“科技教育”办学特色,落实了育素质卓越多元人才的办学目标。近三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有l位同学获省创新一等奖、41人二、三等奖;有5人获省学科奥赛一等奖,有52人获二、三等奖;有21位同学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争”、“青少年航模比赛”二、三等奖。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成绩斐然,受到诸多嘉奖和赞誉,2006年被评为“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7年获第22届“省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获第九届“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等,2010年被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评为福建省首批科技基地校。      3.继承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校坚持“追求卓越,立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强化校本研究,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优良率均在90%以上:2009、2010两界高考应届文理科本一上线率达25%。本科上线率达86%,被一类重点大学录取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仅2009年就有3人录取北京大学、香港大学。   总之,我校构建和谐互助学校文化、科学规划、扎实开展的多样化的校本教研和培训,增强了学校群体的学习意识、合作互助意识,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学校克服了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有效地解决了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保证了新课程在我校顺利实施,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什么意识生化三比一提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

党建中提出的“三看三比”一看学习、比素质。通过开展理论测试、演讲比赛、发言提纲评比等活动,看每个党员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比思想认识、服务...

如何统筹各支力量,扎实开展基层工作

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这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1、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严肃党的纪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4、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从以下六方面入手,更好的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一、实施基层党建“一把手”工程。强调“一把手”必须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及时了解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及党员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入手,领导班子要加强组织领导,在带好头的同时对基层党建工作周密研究部署、强化督导检查、严格奖惩制度;要重视发展业务骨干、优秀青年入党,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三、发挥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常委分工负责和联系点制度,把基层党建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位班子成员,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积极有效落实。四、加强绩效考核。将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将有效的加快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积极有序进行。五、党内日常活动及重大活动。党员参加党内日常活动的内容要丰富,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改变过去一些基层党组织消极懈怠活动方式,以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内容应针对基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活动中探讨解决办法。 六、党政策的传播和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章赋予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出台,各级基层党组织应及时组织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并负责传播宣传到群众中间去。通过生动活泼、入情入理、贴近普通人群等传播宣传形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决定上来,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能否稳固,关系到我们党能否真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若有效的从以上六方面入手,相信基层党建工作会更加扎实、有序的进行。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总结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总结    一、党委高度重视,严密安排部署   市经信委党委坚持把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要求各级党委(总支、支部)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真正将警示教育活动安排部署到位、思想动员到位、组织实施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确保警示教育月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二、上下有机联动,“六个一”活动有序推进   一是强化专题辅导,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把搞好学习教育作为强化理想信念、增强思想定力的有效手段抓紧抓好。通过开展《党章》、《准则》和《条例》专题学习和辅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严明纪律和规矩,在思想上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   二是突出警示教育,时刻敲响警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8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通过以案明纪、以案为戒,突出挺纪在前、明纪在先,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三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积极参与网上答题。按照市委和市直工委的安排部署,全系统5985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党内法规实名制网上答题测试,参与率达到了92%以上,80分以上的比率达到了100%。在此基础上,天泽集团、医药药材公司和保安守押公司党组织还组织所属党员干部进行了党内法规书面答题测试,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廉的目的。   四是实地参观学习,强化守纪廉洁意识。各级党组织集体或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凤凰山矿廉政教育地方、陈廷敬纪念馆和孙文龙纪念馆。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经贸资产经营公司党支部还在廉政地方开展了入党宣誓等主题活动,通过学习于成龙、陈廷敬和孙文龙廉洁为官、清白做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的意识。   五是逐级谈心谈话,提高思想觉悟。各级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带头,从上至下逐级开展廉政谈话,以严格遵守党纪条规为主要内容,谈如何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谈怎样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等规定,使党员干部自觉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   六是撰写心得体会,营造学习氛围。警示教育活动期间,广大党员干部结合自己所学所悟,共撰写心得体会5505篇。同时,各级党组织还通过开辟学习专栏和交流园地,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委机关将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张贴在学习宣传栏;晋能集团充分利用《晋城煤销》、微信平台、公司网站等媒介,强化立体宣传教育效果;天泽集团开辟了教育专栏和学习园地,择优选登学习体会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注重统筹兼顾,确保中心工作和警示教育月活动良性互动   警示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督导作用,坚持把警示教育月活动与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机关开展的“散、庸、懒”专项整治相结合,与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相结合,实现了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截至目前,市经信委已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动员大会”,编制了“‘1533"工业转型升级攻坚年行动方案”,新年度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势头良好。1—3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呈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居全省各市第一;编制完成了《晋城市国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和《晋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方案》,国资国企改革的框架基本形成。    一是坚持严实标准,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确保警示教育扎实开展。突出动员部署。   市局党委按照既完成好市委的“规定动作”,又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好“自选动作”;既落实好上级要求,又体现出公安特色的原则,精心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7项活动载体;在全局内网开辟警示教育专栏,及时刊登活动安排、学习资料、信息动态、心得体会等12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突出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该局党委所辖36个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研讨、讲专题党课,参观陈廷敬纪念馆、孙文龙纪念馆、赵树理文学馆、凤凰山矿廉政教育地方等活动180场(次)。各党小组也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党内法规网上知识测试,参加率100%、平均得分98分。市局党委成员、各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51场(次),参加党员民警730人(次)。开展集体或个别廉政谈话累计860人(次)。组织全体民警和辅警集中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和全省公安机关警示教育片《警钟》,确保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常态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突出强化督导检查。3个督导检查组对市局党委所辖的2个分局党委、2个党总支、36个党支部逐一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对活动开展不扎实、规定动作落实不到位的"个别党支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将此次警示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确保了警示教育活动扎实开展。    二是坚持统筹结合,创新开展自选动作,将警示教育引向深入。   把警示教育活动与忠诚保平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忠诚警魂更加牢固、士气斗志更加高昂、能力素质更加过硬、纪律作风更加严明、维护稳定更加有力。与清明缅怀纪念公安英烈活动紧密结合。清明期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纷纷组织民警专程到革命传统教育地方、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场所,通过集体宣誓、祭扫烈士墓、种植纪念树等形式,回望人民公安光辉历史、重温入党入警庄严誓词,缅怀英烈事迹,学习革命传统。与重点警种专项整治紧密结合。明确了专项整治的7个重点警种及所涉及17个重点部门,确定了重点整治的4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组织各警种对在思想意识、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逐一进行了排查,结合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逐一列出整改清单,限期整改,真正做到问题查摆清仓见底,案件查处清楚翔实,整改落实动真见效。    三是坚持服务中心,切实强化打防管控,把活动成效体现在各项公安工作中。   全市公安机关将警示教育月活动激发的工作热情,切实转化为扎实开展公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紧盯各类重点群体人员,严格落实“五包一”工作措施,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教育疏导稳控,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强化车站、商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周边地段巡逻防控,严查重处“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消防安全检查,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持续推动打击黑恶犯罪、黄赌毒犯罪、枪爆物品犯罪“三大战役”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打击“盗抢骗”、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全警追逃、网络扫毒、食药打假“利剑”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破获了一大批刑事、治安案件,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