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

阅读 / 问答 / 标签

PB级大规模Elasticsearch集群运维与调优实践

某中型互联网公司的游戏业务,使用了腾讯云的Elasticsearch产品,采用ELK架构存储业务日志。因为游戏业务本身的日志数据量非常大(写入峰值在100w qps),在服务客户的几个月中,踩了不少坑,经过数次优化与调整,把客户的ES集群调整的比较稳定,避免了在业务高峰时客户集群的读写异常,并且降低了客户的资金成本和使用成本。下面把服务客户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经验,避免再次踩坑。 解决方案架构师A: bellen, XX要上线一款新游戏,日志存储决定用ELK架构,他们决定在XX云和我们之间二选一,我们首先去他们公司和他们交流一下,争取拿下! bellen: 好,随时有空! 。。。 和架构师一起前往该公司,跟负责底层组件的运维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 XX公司运维老大:不要讲你们的PPT了,先告诉我你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bellen: 。。。呃,我们有很多优势。。。比如灵活地扩容缩容集群,还可以一键平滑升级集群版本,并且提供有跨机房容灾的集群从而实现高可用。。 XX公司运维老大:你说的这些别的厂商也有,我就问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存储一年的游戏日志,不能删除数据,每天就按10TB的数据量算,一年也得有个3PB多的数据,这么大的数量,都放在SSD云盘上,我们的成本太高了,你们有什么方案既能够满足我们存储这么大数据量的需求,同时能够降低我们的成本吗? bellen: 我们本身提供的有冷热模式的集群,热节点采用SSD云硬盘,冷节点采用SATA盘,采用ES自带的ILM索引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定期把较老的索引从热节点迁移到冷节点上,这样从整体上可以降低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定期把更老的索引通过snapshot快照备份到COS对象存储中,然后删除索引,这样成本就更低了。 XX公司运维老大:存储到COS就是冷存储呗,我们需要查询COS里的数据时,还得再把数据恢复到ES里?这样不行,速度太慢了,业务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我们的数据不能删除,只能放在ES里!你们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API, 让老的索引数据虽然存储在COS里,但是通过这个API依然可以查询到数据,而不是先恢复到ES, 再进行查询? bellen: 。。。呃,这个可以做,但是需要时间。是否可以采用hadoop on COS的架构,把存量的老的索引数据通过工具导入到COS,通过hive去查询,这样成本会非常低,数据依然是随时可查的。 XX公司运维老大:那不行,我们只想用成熟的ELK架构来做,再增加hadoop那一套东西,我们没那么多人力搞这个事! bellen: 好吧,那可以先搞一个集群测试起来,看看性能怎么样。关于存量数据放在COS里但是也需要查询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制定方案,尽快实施起来。 XX公司运维老大:行吧,我们现在按每天10TB数据量预估,先购买一个集群,能撑3个月的数据量就行,能给一个集群配置的建议吗? bellen: 目前支持单节点磁盘最大6TB, cpu和内存的话可以放到8核32G单节点,单节点跑2w qps写入没有问题,后面也可以进行纵向扩容和横向扩容。 XX公司运维老大:好,我们先测试一下。 N 天后,架构师A直接在微信群里反馈:"bellen, 客户反馈这边的ES集群性能不行啊,使用logstash消费kafka中的日志数据,跑了快一天了数据还没追平,这是线上的集群,麻烦紧急看一下吧。。" 我一看,一脸懵, 什么时候已经上线了啊,不是还在测试中吗? XX公司运维小B: 我们购买了8核32G*10节点的集群,单节点磁盘6TB, 索引设置的10分片1副本,现在使用logstash消费kafka中的数据,一直没有追平,kafka中还有很多数据积压,感觉是ES的写入性能有问题。 随后我立即查看了集群的监控数据,发现cpu和load都很高,jvm堆内存使用率平均都到了90%,节点jvm gc非常频繁了,部分节点因为响应缓慢,不停的离线又上线。。 经过沟通,发现用户的使用姿势是filebeat+kafka+logstash+elasticsearch, 当前已经在kafka中存储了有10天的日志数据,启动了20台logstash进行消费,logstash的batch size也调到了5000,性能瓶颈是在ES这一侧。客户8核32G*10节点的集群,理论上跑10w qps没有问题,但是logstash消费积压的数据往ES写入的qps远不止10w,所以是ES扛不住写入压力了,所以只能对ES集群进行扩容,为了加快存量数据的消费速度,先纵向扩容单节点的配置到32核64GB,之后再横向增加节点,以保证ES集群能够最大支持100w qps的写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增加节点后索引的分片数量也需要调整)。 所以一般新客户接入使用ES时,必须要事先评估好节点配置和集群规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上述场景2遇到的问题是业务上线前没有对集群配置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评估,导致上线后ES集群负载就很高,通过合理的扩容处理,集群最终抗住了写入压力。但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因为kafka积压的数据比较多,客户使用logstash消费kafka数据时,反馈有两个问题: 经过分析客户logstash的配置文件,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分析后,对kafka和logstash进行了如下优化: 通过上述优化,最终使得logstash机器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上,很快消费完堆积的kafka数据,待消费速度追平生成速度后,logstash消费kafka一直稳定运行,没有出现积压。 另外,客户一开始使用的是5.6.4版本的logstash,版本较老,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为单个消息体过长导致logstash抛异常后直接退出的问题: 通过把logstash升级至高版本6.8避免了这个问题(6.x版本的logstash修复了这个问题,避免了crash)。 客户的游戏上线有一个月了,原先预估每天最多有10TB的数据量,实际则是在运营活动期间每天产生20TB的数据,原先6TB*60=360TB总量的数据盘使用率也达到了8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客户使用冷热分离的集群架构,在原先60个热节点的基础上,增加一批warm节点存储冷数据,利用ILM(索引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定期迁移热节点上的索引到warm节点上。 通过增加warm节点的方式,客户的集群磁盘总量达到了780TB, 可以满足最多三个月的存储需求。但是客户的需求还没有满足: XX公司运维老大:给我们一个能存放一年数据的方案吧,总是通过加节点扩容磁盘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得天天盯着这个集群,运维成本很高!并且一直加节点,ES会扛不住吧? bellen: 可以尝试使用我们新上线的支持本地盘的机型,热节点最大支持7.2TB的本地SSD盘,warm节点最大支持48TB的本地SATA盘。一方面热节点的性能相比云盘提高了,另外warm节点可以支持更大的磁盘容量。单节点可以支持的磁盘容量增大了,节点数量就不用太多了,可以避免踩到因为节点数量太多而触发的坑。 XX公司运维老大:现在用的是云盘,能替换成本地盘吗,怎么替换? bellen: 不能直接替换,需要在集群中新加入带本地盘的节点,把数据从老的云盘节点迁移到新的节点上,迁移完成后再剔除掉旧的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服务不会中断,读写都可以正常进行。 XX公司运维老大:好,可以实施,尽快搞起来! 云盘切换为本地盘,是通过调用云服务后台的API自动实施的。在实施之后,触发了数据从旧节点迁移到新节点的流程,但是大约半个小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XX公司运维小B: bellen, 快看一下,ES的写入快掉0了。 bellen: 。。。 通过查看集群监控,发现写入qps直接由50w降到1w,写入拒绝率猛增,通过查看集群日志,发现是因为当前小时的索引没有创建成功导致写入失败。 紧急情况下,执行了以下操作定位到了原因: 经过了这次扩容操作,总结了如下经验: 在稳定运行了一阵后,集群又出问题了。。 XX公司运维小B: bellen, 昨晚凌晨1点钟之后,集群就没有写入了,现在kafka里有大量的数据堆积,麻烦尽快看一下? bellen: 。。。 通过cerebro查看集群,发现集群处于yellow状态,然后发现集群有大量的错误日志: 然后再进一步查看集群日志,发现有"master not discovered yet..."之类的错误日志,检查三个master节点,发现有两个master挂掉,只剩一个了,集群无法选主。 登陆到挂了了master节点机器上,发现保活程序无法启动es进程,第一直觉是es进程oom了;此时也发现master节点磁盘使用率100%, 检查了JVM堆内存快照文件目录,发现有大量的快照文件,于是删除了一部分文件,重启es进程,进程正常启动了;但是问题是堆内存使用率太高,gc非常频繁,master节点响应非常慢,大量的创建索引的任务都超时,阻塞在任务队列中,集群还是无法恢复正常。 看到集群master节点的配置是16核32GB内存,JVM实际只分配了16GB内存,此时只好通过对master节点原地增加内存到64GB(虚拟机,使用的腾讯云CVM, 可以调整机器规格,需要重启),master节点机器重启之后,修改了es目录jvm.options文件,调整了堆内存大小,重新启动了es进程。 3个master节点都恢复正常了,但是分片还需要进行恢复,通过GET _cluster/health看到集群当前有超过10w个分片,而这些分片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通过调大"cluster.routing.allocation.node_concurrent_recoveries", 增大分片恢复的并发数量。实际上5w个主分片恢复的是比较快的了,但是副本分片的恢复就相对慢很多,因为部分副本分片需要从主分片上同步数据才能恢复。此时可以采取的方式是把部分旧的索引副本数量调为0, 让大量副本分片恢复的任务尽快结束,保证新索引能够正常创建,从而使得集群能够正常写入。 总结这次故障的根本原因是集群的索引和分片数量太多,集群元数据占用了大量的堆内存,而master节点本身的JVM内存只有16GB(数据节点有32GB), master节点频繁full gc导致master节点异常,从而最终导致整个集群异常。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根本上解决集群的分片数量过多的问题。 目前日志索引是按照小时创建,60分片1副本,每天有24*60*2=2880个分片,每个月就产生86400个分片,这么多的分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方式解决分片数量过多的问题: 和客户沟通过后,客户表示可以接受方式1和方式2,但是方式3和4不能接受,因为考虑到存在磁盘故障的可能性,必须保留一个副本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另外还必须保证所有数据都是随时可查询的,不能关闭。 在场景5中,虽然通过临时给master节点增加内存,抗住了10w分片,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客户的数据是计划保留一年的,如果不进行优化,集群必然扛不住数十万个分片。所以接下来需要着重解决集群整体分片数量过多的问题,在场景5的最后提到了,用户可以接受开启shrink以及降低索引创建粒度(经过调整后,每两个小时创建一个索引),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分片的数量,能够使集群暂时稳定一阵。 辅助客户在kibana上配置了如下的ILM策略: 在warm phase, 把创建时间超过360小时的索引从hot节点迁移到warm节点上,保持索引的副本数量为1,之所以使用360小时作为条件,而不是15天作为条件,是因为客户的索引是按小时创建的,如果以15天作为迁移条件,则在每天凌晨都会同时触发15天前的24个索引一共24*120=2880个分片同时开始迁移索引,容易引发场景4中介绍的由于迁移分片数量过多导致创建索引被阻塞的问题,所以以360小时作为条件,则在每个小时只会执行一个索引的迁移,这样把24个索引的迁移任务打平,避免其它任务被阻塞的情况发生。 同时,也在warm phase阶段,设置索引shrink,把索引的分片数缩成5个,因为老的索引已经不执行写入了,所以也可以执行force merge, 强制把segment文件合并为1个,可以获得更好的查询性能。 另外,设置了ILM策略后,可以在索引模板里增加index.lifecycle.name配置,使得所有新创建的索引都可以和新添加的ILM策略关联,从而使得ILM能够正常运行。 客户使用的ES版本是6.8.2, 在运行ILM的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问题: 这是因为shrink操作需要新把索引完整的一份数据都迁移到一个节点上,然后在内存中构建新的分片元数据,把新的分片通过软链接指向到几个老的分片的数据,在ILM中执行shrink时,ILM会对索引进行如下配置: 问题是索引包含副本,而主分片和副本分片又不能在同一个节点上,所以会出现部分分片无法分配的情况(不是全部,只有一部分),这里应该是触发了6.8版本的ILM的bug,需要查看源码才能定位解决这个bug,目前还在研究中。当前的workaround是通过脚本定期扫描出现unassigned shards的索引,修改其settings: 优先保证分片先从hot节点迁移到warm节点,这样后续的shrink才能顺利执行(也可能执行失败,因为60个分片都在一个节点上,可能会触发rebalance, 导致分片迁移走,shrink的前置条件又不满足,导致执行失败)。要完全规避这个问题,还得在ILM策略中设置,满足创建时间超过360个小时的索引,副本直接调整为0,但是客户又不接受,没办法。 在场景5和6中,介绍了10w个分片会给集群带来的影响和通过开启shrink来降低分片数量,但是仍然有两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可以估算一下,按小时建索引,60分片1副本,一年的分片数为24*120*365=1051200个分片,执行shrink后分片数量24*10*350 + 24*120*15 = 127200(15天内的新索引为了保障写入性能和数据可靠性,仍然保持60分片1副本,旧的索引shrink为5分片1副本), 仍然有超过10w个分片。结合集群一年总的存储量和单个分片可以支持的数据量大小进行评估,我们期望集群总体的分片数量可以稳定为6w~8w,怎么优化? 可以想到的方案是执行数据冷备份,把比较老的索引都冷备到其它的存储介质上比如HDFS,S3,腾讯云的COS对象存储等,但是问题是这些冷备的数据如果也要查询,需要先恢复到ES中才可查,恢复速度比较慢,客户无法接受。由此也产生了新的想法,目前老的索引仍然是1副本,可以把老索引先进行冷备份,再把副本调为0,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经过和客户沟通,客户接受了上述方案,计划把老索引冷备到腾讯云的对象存储COS中,实施步骤为: 其中步骤1的实施可以通过脚本实现,本案例中采用腾讯云SCF云函数进行实施,方便快捷可监控。实施要点有: 在实施完步骤1之后,就可以批量把对索引进行过备份的索引副本数都调为0, 这样一次性释放了很多磁盘空间,并且显著降低了集群整体的分片数量。 接下来实施步骤2,需要每天执行一次快照,多创建时间较久的索引进行备份,实施比较简单,可以通过crontab定时执行脚本或者使用腾讯云SCF执行。 步骤2实施之后,就可以修改ILM策略,开启cold phase, 修改索引副本数量为0: 此处的timing是创建时间20天后,需要保证步骤2中对过去老索引数据备份先执行完成才可以进入到cold phase. 通过老索引数据冷备并且降低索引副本,我们可以把集群整体的分片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位,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待解决,也即shrink失败的问题。刚好,我们可以利用对老索引数据冷备并且降低索引副本的方案,来彻底解决shrink失败的问题。 在场景5中有提到,shrink失败归根接地是因为索引的副本数量为1, 现在我们可以吧数据备份和降低副本提前,让老索引进入到ILM的warm phase中时已经是0副本,之后再执行shrink操作就不会有问题了;同时,因为副本降低了,索引从hot节点迁移到warm节点迁移的数据量也减少了一半,从而降低了集群负载,一举两得。 因此,我们需要修改ILM策略,在warm phase就把索引的副本数量调整为0, 然后去除cold phase。 另外一个可选的优化项是,对老的索引进行冻结,冻结索引是指把索引常驻内存的一些数据从内存中清理掉(比如FST, 元数据等), 从而降低内存使用量,而在查询已经冻结的索引时,会重新构建出临时的索引数据结构存放在内存中,查询完毕再清理掉;需要注意的是,默认情况下是无法查询已经冻结的索引的,需要在查询时显式的增加"ignore_throttled=false"参数。 经过上述优化,我们最终解决了集群整体分片数量过多和shrink失败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引入了额外的定时任务脚本实施自动化快照,实际上在7.4版本的ES中,已经有这个功能了,特性名称为 SLM (快照生命周期管理),并且可以结合ILM使用,在ILM中增加了"wait_for_snapshot"的ACTION, 但是却只能在delete phase中使用,不满足我们的场景。 在上述的场景4-7中,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解决问题和优化使用方式,保证ES集群能够稳定运行,支持PB级别的存储。溯本回原,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方案使得客户只需要把热数据放在SSD盘上,然后冷数据存储到COS/S3上,但同时又使冷数据能够支持按需随时可查,那我们前面碰到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以想象得到的好处有: 而这正是目前es开源社区正在开发中的Searchable Snapshots功能,从 Searchable Snapshots API 的官方文档上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索引,将其挂载到一个指定的快照中,这个新的索引是可查询的,虽然查询时间可能会慢点,但是在日志场景中,对一些较老的索引进行查询时,延迟大点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认为,Searchable Snapshots解决了很多痛点,将会给ES带了新的繁荣! 经历过上述运维和优化ES集群的实践,我们总结到的经验有: 从一开始和客户进行接触,了解客户诉求,逐步解决ES集群的问题,最终使得ES集群能够保持稳定,这中间的经历让我真真正正的领悟到"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对异常情况迅速做出反应,以及对客户提的优化需求迅速反馈。

我没有linux运维方面的工作经历,在51job上怎么写简历?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51job上其它公司招聘linux运维的要求,你就知道怎么写了

纯干货!python 在运维中的应用 (一):批量 ssh/sftp

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频繁地使用ssh到服务器查看、拉取相关的信息或者对服务器进行变更。目前公司大量使用的shell,但是随着逻辑的复杂化、脚本管理的精细化,shell已经不满足日常需求,于是我尝试整合工作中的需求,制作适合的工具。 由于管理制度的缺陷,我以工作流程为核心思考适合自己的运维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把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事情。 完整代码在最后,请大家参考。 生产:4000+物理服务器,近 3000 台虚拟机。 开发环境:python3.6、redhat7.9,除了paramiko为第三方模块需要自己安装,其他的直接import即可。 批量执行操作是一把双刃剑。批量执行操作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可忽略。 风险案例如下: 挂载很多数据盘,通常先格式化硬盘,再挂载数据盘,最后再写入将开机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文件。在批量lsblk检查硬盘信息的时候发现有的系统盘在/sda有的在/sdm,如果不事先检查机器相关配置是否一致直接按照工作经验去执行批量操作,会很容易造成个人难以承受的灾难。 在执行批量操作时按照惯例:格式化硬盘->挂载->开机挂载的顺序去执行,假设有的机器因为某些故障导致格式化硬盘没法正确执行。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通常会先提取出失败的ip,并再按照惯例执行操作。运维人员会很容易忽略开机挂载的信息已经写过了,导致复写(这都是血和泪的教训)。 所以,为了避免故障,提升工作效率,我认为应当建立团队在工作上的共识,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当然,代码的规范也应当重视起来,不仅是为了便于审计,同时也需要便于溯源。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ssh no existing session,sftp超时时间设置: 在代码无错的情况下大量ip出现No existing session,排查后定位在代码的写法上,下面是一个正确的示例。由于最开始没考虑到ssh连接的几种情况导致了重写好几遍。另外sftp的实例貌似不能直接设置连接超时时间,所以我采用了先建立ssh连接再打开sftp的方法。 2、sftp中的get()和put()方法仅能传文件,不支持直接传目录: 不能直接传目录,那换个思路,遍历路径中的目录和文件,先创建目录再传文件就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了。在paramiko的sftp中sftp.listdir_attr()方法可以获取远程路径中的文件、目录信息。那么我们可以写一个递归来遍历远程路径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传入一个列表是为了接收递归返回的值)。 python自带的os模块中的os.walk()方法可以遍历到本地路径中的目录和文件。 3、多线程多个ip使用sftp.get()方法时无法并发。 改成多进程即可。 4、多个ip需要执行相同命令或不同的命令。 由于是日常使用的场景不会很复杂,所以借鉴了ansible的playbook,读取提前准备好的配置文件即可,然后再整合到之前定义的ssh函数中。 同时,我们还衍生出一个需求,既然都要读取配置,那同样也可以提前把ip地址准备在文件里。正好也能读取我们返回的执行程序的结果。 参数说明: 密码认证: 公钥认证: 可以配合 grep,awk 等命令精准过滤。 个人认为 Python 在初中级运维工作中的性质更像是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为主。可以从当前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 探索 更有价值的事情。python 本质上并不会减少故障的产生,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合理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决当前最重要的痛点,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IT运维管理软件现在哪个用的比较好一些?

你好,运维监控有技术实力的可以使用zabbix进行二次开发,优点是zabbix是开源的不需要付费购买,技术实力薄弱的可以选择一些国产的运维监控平台,如北塔,锐捷等。当然如果你的服务器是vmware的虚拟机的话,vmware会有一整套的虚拟化平台监控软件,如vRealize Automation,vRealize Operations,vRealize Business等,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很多很多钱。不过网上也有一些破解版的可以尝试。 服务器批量操作如果服务器几百台的话可以使用ansbile,ansible可以按不同的应用进行分组的批量操作,如果服务器不多可以使用fabric或者自己写一些脚本进行自动化的操作。 ansible是基于模块工作的,ansible只是提供一种框架。主要包括: (1)、连接插件connection plugins:负责和被监控端实现通信; (5)、playbook:剧本执行多个任务时,非必需可以让节点一次性运行多个任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使用过的就只有宝塔和云帮手了,但我推荐云帮手多一点。首先它是免费的,无使用门槛,新手小白也可以快速入门。另外它的功能很齐全,像巡检啊、监控啊、告警啊、防护啊一些常用功能它都有,服务器运维管理一站式搞定。不过还是要你自己使用了才知道好不好,直接去云帮手官网就可以下载体验了 宝塔的话,它的高级功能都是付费的,而且技术响应很慢,遇到什么问题很难找到人解决,云帮手就不一样,技术客服全天在线,用户反馈第一时间解决,觉得贼靠谱。 追加回复说明,有同学留言说wgcloud免费版只能监控10个主机,我解释下,wgcloud有开源版本和商业版本,开源版免费也不限制主机数量。商业免费版最多监控10主机,再多就要升级为付费专业版了,免费版一般对我们中小型企业和个人是够用的 以下为原回复———————— 新手的话,推荐 开源运维监控系统wgcloud ,轻量级高性能,国人开源,基本覆盖了服务器主机各种指标监控。 wgcloud和其他工具比较,主要安装使用简单,没什么学习成本的,容易快速上手,不用写脚本啊模板什么的,接近自动化运行监控。 可以下载一个试一试 我个人比较喜欢云帮手,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比较容易上手,适合像我这样的新手!

运维需要学什么

运维需要学运算及思维方法,还有一些常用的管理模式。

Linux运维工程师会面试哪些

桌面运维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果您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安全领域有兴趣,并想在桌面运维领域找到一份工作,小秋将为您提供一些学习技能和建议。桌面运维是指负责维护公司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及提供技术支持的工作。它需要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以下是您需要学习的技能:计算机硬件知识 桌面运维人员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您需要了解计算机的主板、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基本组件,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操作系统知识 您需要熟悉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您需要学习如何安装、配置和管理这些操作系统,如何解决常见的故障,如何进行系统维护等。网络知识 桌面运维人员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您需要了解TCP/IP协议、网络拓扑、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基本功能和配置。安全知识 在网络安全领域,桌面运维人员需要学习有关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您需要了解如何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等的威胁。软件应用知识 桌面运维人员需要熟悉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Adobe Acrobat等。您还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桌面工具如远程控制软件、备份软件、恢复软件等。如何学习这些技能呢?以下是一些学习建议:自学 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课程等自学方式学习这些技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教程和视频,也可以参加一些在线的培训课程。参加培训 您可以参加一些正规的IT培训机构的课程,这些机构会提供一些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帮助您更快速地掌握所需技能。实践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可以利用虚拟机软件搭建实验环境,练习安装、配置、管理操作系统、网络设备、软件应用等。参与社区 可以参与一些与IT技术相关的社区,例如技术博客、论坛、问答社区等。这些社区有很多技术大牛和爱好者,可以提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寻求帮助 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向更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可以向同行、老师、社区中的大牛求助,也可以参加一些在线的问答平台,例如Stack Overflow等。最后,要注意一些学习的误区。例如,不要仅仅关注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经验。不要仅仅追求高端技术,而忽略基础技能。不要过于依赖网络搜索,而忽略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总之,想要在桌面运维领域找到一份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经验,参与社区,寻求帮助,避免学习误区。祝愿您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平台运维】Hive ThriftServer报错解决

处理了一个问题,记录一下 通过DBVisualizer连接HiveServer2,报错: org.apache.thrift.transport.TTransportException: java.net.SocketException: Software caused connection abort: socket write error 查了一下发现是用户用的hive版本和hive driver驱动版本不一致,解决步骤: 简单记录一下DBVisualizer配置HiveServer2的方法:

黑马程序员Linux运维培训怎么样?

想知道一家培训机构怎么样你可以深度了解一下机构的口碑情况,除了口碑再看看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就业信息、费用花销等等方面,多对比几家机构,希望你早日学有所成。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岗位职责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定岗位职责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那么什么样的岗位职责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平台运维岗位职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   1、熟悉云技术架构,OpenStack,docker技术等   2、熟悉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虚拟化平台运维,熟悉脚本开发语言,   3、熟悉IaaS层云计算与虚拟化概念、有云主机、云存储相关实施经验   4、熟悉主流云计算产品,对相关云产品有运维经验优先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2    岗位职责:   1.虚拟化、网络存储、服务器、数据中心、大数据、相关产品的项目交付或支撑项目迁移上云;   2.与客户有效沟通技术方案、项目计划和进度等,获得客户支持和认可;   3.正确理解、有效分析和管理客户需求;   4.初步掌握项目管理基本方法和工具,并运用到工作中,具备项目技术管理成功实践;    任职资格:   1.本科学历,学信网可查,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具有三年以上相关云计算工作经验,熟悉操作系统、网络存储、数据库等,熟悉国内主流公有云服务商应用;   2.熟悉虚拟化技术(KVM/Xen/LXC等),了解OpenStack,CloudStack等云计算开源平台,了解Nginx,Nagois,Zabbix,OVS,CEPH等相关开源技术;   3.熟悉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的配置;   4、具有良好的技术前瞻性,独立的技术分析及故障处理能力,性格开朗,具有合作精神,良好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强;   5、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强烈的学习欲望。   6.具有华为云平台实施和维护经验(VM,思杰,cytrix),或具有华为存储产品认证者(HCNP,HCIE)优先.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3    职责:   1.业务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服务器的配置、维护、监控、调优,相关故障、疑难问题排查处理。   3.应用系统性能优化。   4.保障服务器与业务平台安全,检查并消除安全漏洞。   5.设计业务平台和服务器可靠性保障方案、升级方案。    任职要求:   1. 3年以上在线系统运维工作经验,精通Linux系统及常见服务的安装配置,熟悉常见的负载均衡实现方案并有实际实施经验。   2.精通Apache、NginX、MySQL等常用服务的安装、配置和维护。   3.精通和灵活运用一种以上的脚本语言,包括但不限于:Shell、Python等。   4.能够熟练排查运维过程中出现的服务故障、系统故障、网络故障。   5.高度的责任感,较强的故障分析及排除能力,善于在工作中学习,能够承受工作压力,能适应短期出差和加班。   6.优先考虑:精通LAMP架构,熟悉PHP,有相关大中型在线系统开发及维护经验。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4    系统平台运维经验要求:   1.具备a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日常运维能力(安装、监控、升级、lvm管理等),熟悉常用配置文件修改;   2.熟悉das、nas、san、存储虚拟化的构架和原理。   3.熟悉dell/emc、hds、netapp、华为等品牌的主流存储产品,能够进行配置调整,并独立完成故障诊断、备件更换等工作;   4.具备存储级别的容灾、数据迁移项目实施经验优先;   5.熟悉shell脚本,并有一定编写脚本能力。   6.熟悉vmware、hyper-v等虚拟化平台架构,对vmware的存储、灾备、网络、安全、升级、虚拟机管理、监控和性能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熟悉vmware vsan架构者优先,具备vcp资质优先。   7.了解企业级备份系统构架,对于涉及虚拟机及存储各种备份技术及应用能熟练应用。   8.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研究精神。    其他要求:   1、热爱岗位、勤学肯干,   2、能够接受日常加班、能够在一定压力下工作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工作稳定性    工作职责:   1.负责服务器和存储操作系统及基本应用的配置、安装、管理及维护;   2.负责服务器、存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巡检;   3.负责对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性能进行分析与优化;   4.负责协调供应及二线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5.负责执行服务器、存储、虚拟化相关变更及发布;   6.协助进行数据库、中间件相关运维工作;协助开展信息安全工作运维工作。   7.负责组织配合二线支持人员进行现场支持工作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5   1.了解市场及用户需求,负责公司云产品规划、方案设计、运营及资源管理;   2.负责面向研发中心的云产品需求对接,提供云产品开发方向设计。   3.负责面向云服务商的技术交流,优化提升公司云产品、保障公司云产品的正常运营;   4.解决用户在使用公司云产品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好记录;   5.负责运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定期提交分析报告。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6   职责:   1、负责公司海外游戏运营平台基础应用架构设计、部署、性能调优以及维护。   2、负责公司大数据平台应用环境的架构设计、部署、性能调优以及维护。   3、协助开发部进行平台代码配置管理的.规划、流程和策略的制定,严格执行代码的版本管理、发布管理、变更管理和配置审计。   4、负责公司企业邮箱系统的日常运维管理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互联网平台从业经验,有游戏行业从业经验优先考虑。   2、精通Centos/Ubuntu等Linux操作系统,对系统性能安全优化有深入理解。   3、精通Lvs/Haproxy+Keepalived+Nginx/openresty+Resin/Tomcat+Redis/Mongodb/Memcache+Mysql的配置、使用以及调优,有丰富的DBA工作经验。   4、熟悉git版本控制工具的使用。   5、熟悉Jenkins持续集成工具的使用,对maven的构建过程与原理有所了解。   6、熟悉Elk+Zookeeper+Kafka分布式日志集群系统有比较深入的实际工作经验。   7、熟悉Hadoop+Spark大数据开发框架,能给予大数据团队提供基础的大数据应用服务。   8、熟悉postfix+extmail+SpamAssassin邮件系统的部署;熟悉常用的反垃圾邮件组件。   9、具有shell或python语言开发能力,对自动化运维体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认同devops工作理念。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7   1、部署环境实施规划   2、K8S部署安装   3、GitLab,Nginx,Jenkins,Redis,Mysql,Harbor软件安装部署   4、Spring cloud微服务部署   5、远程访问软件安装   6、服务器linux系统安装,KVM虚拟化   7、大数据集群机器容量(CPU,内存,硬盘)以及组件规划   8、售后技术支持   9.熟悉主流服务器调测配置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8    云平台运维工程师杭州漠坦尼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漠坦尼科技有限公司,漠坦尼,漠坦尼职责描述:   1、负责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部署、运维工作,参与openstack运维系统的研究工作;   2、负责组织openstack技术研究和攻关工作;   3、负责openstack运维工作;   4、解决openstack云平台的故障。   5、把握openstack技术发展的大方向,跟进社区及主要商业版本的技术演进路线;    任职要求:   1、对openstack架构和各个模块有深入的理解,参与过架构设计及优化;   2、了解sdn/nfv,熟练掌握ovs、openflow、vxlan等sdn技术,熟练掌握基本网络原理,可针对不同环境规划openstack网络;   3、精通linux系统原理,tcp/ip通信原理,熟悉python,熟悉docker,   4、熟悉iptables、ebtables等linux网络技术和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5、熟悉vmware、kvm、hyper-v等虚拟化技术;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9   Responsibility   1、解决藏宝阁各种紧急事件,日常问题查证和BUG跟进处理,与产品及技术沟通协调问题处理方案;   2、利用脚本完善运维处理工具,提交需求优化操作后台,提高运维以及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3、对运营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输出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   4、对相关运营流程、活动流程进行梳理,并对一线客服人员进行培训和规范,提高日常问题及活动问题处理效率及用户满意度并对相关KPI负责。   Requirements   1、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心,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   2、积极主动,敢于接受挑战,性格开朗,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乐于分享;   3、精通梦幻系列、大话系列等公司主流端手游游戏设置,对游戏有一定敏感性   4、熟练Python使用,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4、善于人际沟通,熟悉团队各类业务流程;   5、熟练使用excel、word、PPT,了解internet网络知识。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0   职责:   1、负责私有云PaaS平台平台整体功能规划及系统设计;   2、负责私有云PaaS平台平台基础中间件及基础数据库服务的规划及系统设计;   3、负责私有云PaaS平台平台微服务应用相关的服务规划及系统设计;   4、负责公司已有IT系统私有云PaaS平台平台部署的架构和迁移方案设计,并对应用迁移到私有云PaaS平台上提供技术支持;   5、指导并带领开发工程师进行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等工作,保障设计方案的实施与落地。   职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云计算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   2、具备较强私有云平台开发能力,至少精通Java/Shell编程语言,至少拥有阿里云、私有云PaaS平台的设计开发经验,有完整私有云平台(IaaS+PaaS)产品搭建经验值优先;   3、精通docker/Kubernetes容器技术,了解cgroup/Namespace技术原理;   4、熟练OpenShift、Spring Cloud、Dubbo技术,有完整的微服务设计和相关使用规范;   5、熟悉常用中间件(如Redis、RocketMQ、Kafka、ElasticSearch等)及分布式数据库的原理及集群构建,有实际项目经验者优先;   6、熟悉分布式架构基本原理,包括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消息中间件等,在高性能计算、并行处理、Linux环境、虚拟化技术、集群部署、分布式任务调度、分布式资源管理等云计算相关领域有开发经验者优先;   7、具有物联网,流媒体等PaaS产品设计开发经验者优先;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1   职责:   1、配合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满足高可用、高性能等特性;   2、负责服务器配置管理、基础软件安装以及性能调优、应用部署等工作;   3、配合解决运维工作中重大故障,性能瓶颈等相关疑难问题;   4、配合优化运维规范、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任职要求:   1、两年以上互联网运维经验,了解容量规划、性能优化;   2、熟悉linux系统,了解tcp/ip以及具有丰富的广域网、局域网网络络知识;   3、有网站运维经验,熟练使用shell脚本编程语言;   4、熟悉MySql,Redis,Elasticsearch等;   5、具有故障排查能力,有很好的技术敏感度;   6、有自动化运维经验,熟悉Puppet、Saltstack、Ansible以及Fabric的优先;   7、熟悉如Nagios、Cacti、zabbix、zenoss等监控监控软件并能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8、有DBA经验的优先。   平台架构师负责企业服务类Saas产品的架构设计和落地,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安全、中间件、网络、DevOps等各类云产品。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平台架构师岗位职责,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2    职责:   1、负责已验收项目的运维工作(系统安装部署、使用问题咨询、升级维护等);   2、负责已验收项目的问题及需求梳理,收集客户反馈的问题和新需求,整理成文档;   3、负责已验收项目的系统维护,包括系统常见问题的处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等;   4、负责已验收项目的软件开发及优化,包括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位、分析、解决,负责软件Bug修复和新需求功能开发;   5、负责已验收项目的软件相关文档编写及汇报相关工作。   6、完成部门领导安排的其他日常事务。    任职要求:   1、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文档编写能力;   3、熟悉java,spring,hibernate,js,jquery,jsp,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等基础;   4、有信息化系统运维开发经验,优先考虑。   5、有环保行业工作背景优先。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3   职责:   1、负责智慧城市平台领域的需求分析、产品与架构设计,编写核心代码;   2、负责系统的安全性,高可用性,性能优化以及开放扩展性;   3、制订和review产品领域的技术规范,指导和培训开发工程师;   4、负责项目进度把控,线上故障的及时排错及处理;   5、研究新的web、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和技术;   6、参与技术研发团队管理工作;   任职要求:   1、5年以上Java研发和软件设计经验;   2、2年以大型项目及平台设计经验,有大型互联网平台设计与研发经验优先;   3、熟练掌握主流应用服务器架构体系,数据库以及各种中间件技术,如Tomcat、Redis、Memcahced、HTTP、Ajax、MySQL、JMS等;   4、熟悉大规模系统的负载均衡、缓存、网络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高可用设计及性能评估机制;   5、 具备良好的系统分析能力,良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可承受较大压力,有责任感,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带领团队进行主要平台产品的研发和平台升级优化;   7、有团队管理经验,熟悉大型项目管理流程规范,有PMP等项目管理证书者优先;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4   职责:   1. 负责公司的新产品研发 ;   2. 深入发掘和分析业务需求,撰写技术方案和系统设计 ;   3. 核心代码编写、指导和培训工程师、不断进行系统优化.   岗位要求:   1. JAVA基础扎实,理解io、多线程、集合等基础框架,对JVM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2. 4年及以上使用JAVA开发的经验,对于你用过的开源框架,能了解到它的原理和机制;对Spring,Spring Boot等开源框架熟悉;   3. 熟悉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熟悉分布式、缓存、消息等机制;能对分布式常用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解决问题;   4. 掌握多线程及高性能的设计与编码及性能调优;有音视频服务器开发经验;   5. 掌握Linux 操作系统和大型数据库(Postgresql、MySql、nosql);对sql优化有丰富的经验;   6. 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好;具备耐心/细心的品质;   7. 喜欢去看及尝试最新的技术,追求编写优雅的代码,从技术趋势和思路上能影响技术团队。   网站工程师需要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保证网站的安全,维护相关的工具,是一个公司很重要的岗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网站工程师工作职责,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平台运维岗位职责15    平台运维工程师:   一、   1、 cloudera大数据平台集群规划与搭建;   2、大数据平台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   3、协助研发团队对存储资源以及集群资源统一分配与调度、性能调优、故障分析与诊断;   4、实时监控接入平台的saas服务的所有数据安全等;   5、按照安全架构师的统一规划实施数据平台等保三级相关配套防护措施;   6、与cloudera等合作伙伴保持良好互动,协调iaas运维工程师解决数据   二、   1、 paas平台日常运行和维护;   2、 paas资源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   3、协助研发团队对容器与容器镜像资源统一分配与调度、性能调优、故障分析与诊断;   4、实时监控接入平台物联设备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   5、配合集团paas平台集群对接,保证上海paas平台高可用性;   6、与paas合作伙伴保持良好互动,协调iaas运维工程师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需要负责公司大数据平台的运维管理工作,集群容量规划、扩容及性能优化。下面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1   职责:   1、负责数据平台的运维管理工作(部署、监控、优化、故障处理);   2、负责Hadoop/Spark/Flink/Elasticsearch/Kafka等系统的架构审核、容量规划、成本优化;   3、负责大数据平台的用户管理、权限分配、资源分配;   4、参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平台的设计、并给出可执行的运维方案;   5、参与数据平台的相关工具开发(包括自动化部署、监控、ETL等);   6、深入理解数据平台架构,发现并解决故障隐患及性能瓶颈;   7、ETL工具、调度工具、关系型数据库的运维。   任职资格:   1、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   2、1年以上大数据相关组件运维经验(hadoop/yarn/hbase/hive/spark/kafka等),1年以上的CDH或HDP维护经验,3年以上系统运维相关经验;   3、深入理解Linux系统,能独立部署开源软件,熟练掌握一门以上脚本语言(shell/perl/python等),熟悉python开发语言优先;   4、逻辑思维能力强,做事有条理,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执行力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2   职责   1. 负责大数据ETL系统,运维及保障服务稳定可用;   2. 负责数据采集交换方案以及联调测试;   3. 负责采集交换任务的评审和上线;   4. 负责及时排除ETL流程故障,形成知识库,完善运维文档;   5. 负责监控和优化ETL的性能,持续性地提出改进自动化运维平台建议   技能要求   1. 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熟悉Linux系统,熟练编写shell/perl/python一种或多种脚本语言;   3. 熟悉Hive、Hadoop、MapReduce集群原理,有hadoop大数据平台运维经验者优先;   4. 熟悉数据库的性能优化、SQL调优,有相应经验;   5. 抗压能力强,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3   职责:   1、负责分布式大数据平台产品的运维和运维开发,保证其高可用和稳定性;   2、负责大数据系统架构的可运维性设计、容量规划、服务监控,持续优化服务架构、集群性能;   3、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和优化成本,通过自动化工具及流程提升大数据平台运维效率;   4、为项目开发人员提供大数据技术指导及解决大数据平台应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任职资格:   1、三年以上大数据运维相关工作经验,有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经验者优先,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开发语言,有Java或Python语言开发经验优先;   3、精通Hadoop生态及高性能缓存相关的各种工具并有实战经验,包括但不限于Hadoop、HBase、Hive、Presto、Kafka、Spark、Yarn、Flink、Logstash、Flume、ClickHouse等;   4、熟悉Mysql等常用关系数据库,熟练编写SQL语句,有分布式nosql数据库应用、性能调优经验优先;   5、熟悉Linux环境,能够熟悉使用shell脚本;   6、对大数据技术有强烈兴趣,有志于往大数据方向深层次发展;   7、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执行力、服务意识、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8、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主动性及责任感。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4   职责:   1、负责大数据集群的日常维护、监控、异常处理等工作,保障集群稳定运行;   2、负责大数据批处理管理以及运维;   3、负责大数据集群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资源管理、性能优化等;   4、深入理解数据平台架构,发现并解决重大故障及性能瓶颈,打造一流的数据平台;   5、跟进大数据前沿技术,不断优化数据集群;   6、有华为大数据平台运维经验优先;   岗位要求:   1、1年以上大数据运维或开发经验;   2、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熟悉linux文件系统、内核、性能调优,TCP/IP、HTTP等协议;   3、熟悉大数据生态,有相关(HDFS、Hive、Hbase、Sqoop、Spark、Flume、Zookeeper、ES、Kafka)的运维及开发经验;   4、熟练使用shell、python等脚本语言开发相关运维管理工具;   5、良好的文档撰写习惯;   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描述5    职责:   1、负责公司内部及项目中大数据集群的构建,任务调度、监控预警,持续完善大数据平台,保证稳定性、安全性;   2、负责集群容量规划、扩容、集群性能优化及日常巡检和应急值守,参与大数据基础环境的架构设计与改进;   3、深入研究大数据业务相关运维技术,探索新的运维技术及发展方向。   任职要求:   1、熟悉Linux基础命令操作,能够独立编写Shell脚本开展日常服务器的运维;   2、熟悉Hadoop生态圈Hadoop、Kafka、Zookeeper、Hbase、Spark的安装与调优;   3、熟悉软硬件设备,网络原理,有丰富的大数据平台部署,性能优化和运维经验;   4、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能够利用各种开源监控工具、运维工具,HA、负载均衡软件完成工作任务;   6、熟悉JVM虚拟机调优;

多媒体教室运维包括哪些设备?

湖南多媒体教室解决方案的核心是云技术,用户使用的不再是普通的操作系统,而是云系统。虽然使用体验并没有差别,但中南云终端表示实际上系统和数据都是在服务器上的。这样一来每个终端需要的费用更低了,而且因为数据都存在服务器中,可以轻松的实现统一监管。

ITIL和IT运维管理有什么关系?

it服务包含it运维和itil培训,it运维和itil培训是同等级别的服务项目早期IT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早期的这种IT管理是NSM的阶段,主要的面向目标就是底层的基础网络设备。NSM系统是对网络中的底层设备进行实时的,统一的监控,当网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NSM向网络管理者提出故障定位和报警,这样做无疑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I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答疑:ITIL和IT运维管理到底有什么关系?

  在企业IT管理的早期,更侧重于对网络、硬件等设备的管理。那时的IT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早期的这种IT管理是NSM的阶段,主要的面向目标就是底层的基础网络设备。NSM系统是对网络中的底层设备进行实时的,统一的监控,当网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NSM向网络管理者提出故障定位和报警,这样做无疑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但是,NSM系统对于网络上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用户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管理,这个时期的IT管理,可称之为网络运维管理阶段,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网络管理员,简称网管。   随着企业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系统涉及环节逐渐增多,单一的网络运维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落实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同时,在国内IT管理领域,伴随着用户IT规模的扩大、I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原有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   因此,当前国内用户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对整个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解决IT资源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同时更要做到对业务系统有效保障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IT运维管理的概念和产品被国内知名的网络运维管理厂商率先推出。可以说,它的出现就是对当前用户需求的一种有效诠释。这个时期的IT管理,被称之为IT运维管理,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IT运维人员。   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   I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作为运维人你还不知道ITIL吗?

ITIL即IT基础架构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这玩意儿跟运维有很大的关系,是一套标准和规范。适用于IT 服务管理(ITSM),为企业的IT服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客观、严谨、可量化的最佳实践的标准和规范。 I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 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ITIL标准的底层是对IT基础设施的管理,最上层是对业务系统的流程化管理。 ITIL可以将IT部门的运营效率提高25-30%,同时带来以下商业价值: 确保IT流程支撑业务流程,整体上提高了业务运作的质量; 通过事故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和服务台等提供了更可靠的业务支持; 客户对IT有更合理的期望,并更加清楚为达到这些期望他们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提高了客户和业务人员的生产率; 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业务持续性服务; 客户和IT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更加融洽的工作关系; 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当前国内IT运维管理现状   从IT运维管理的由来和两者的关系不难看出,当前国内大多数IT服务厂商强调的IT运维管理概念,其实就是在网络管理基础之上的拓展,包涵的范围不仅限于网络管理,是对整个IT系统和业务所涉及到的范围进行运维管理。但各IT服务供应商的产品对这个概念的体现不尽相同。至少在目前,实际上它还是网络管理(或者称之为IT基础架构管理)外加部分应用服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含义,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随着企业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系统涉及环节逐渐增多,单一的网络运维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落实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同时,在国内IT 管理领域,伴随着用户IT规模的扩大、I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原有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IT运维管理的概念和产品被国内知名的网络运维管理厂商率先推出。可以说,它的出现就是对当前用户需求的一种有效诠释。这个时期的IT管理,被称之为IT运维管理,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IT运维人员。    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 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I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就像文章开始说到的一样,企业最初设定IT部门进行IT管理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IT部门能够发现和解决各种来自底层基础设施的问题,从而为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转,为企业提供优质的IT服务。但随着企业IT系统和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用户发现,单纯的通过对底层IT基础设施管理无法解决底层网络与上层业务系统之间的脱节问题。这也就是ITIL标准当初遇到的问题,最初主要是用来对IT部门的人员进行流程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的,但它忽视了对底层平台的管理及对业务系统的保障,脱离了用户实际需要的ITIL,就像是空中楼阁,高不可及。近年来,为了更加贴近IT运维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ITIL开始与企业的业务系统保障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BSM的管理模式,目的是使得ITIL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IT运维管理提供服务。   但问题在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ITIL标准仅仅是一套方法论,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流程该怎么做。而实际上这个流程是建立在对日常IT管理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但企业要实现ITIL需要的是结果,不会过多的关注这个过程怎么样。因此,这就需要IT管理的供应商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怎么发现问题,又怎么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通过IT管理供应商提供的IT运维管理系统来解决。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来发现和解决各种来自IT系统的问题,保证企业的网络和运行在网络上的业务系统正常运转。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经验积累,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ITIL的流程化管理。

明御堡垒机验密失败但是可以运维连接

题主是否想询问“明御堡垒机验密失败但是可以运维连接的原因是什么?”明御堡垒机验密失败但是可以运维连接原因如下。1、明御堡垒机的登录密码错误。在登录明御堡垒机时,需要输入正确的登录密码。如果输入的密码错误,就会导致验密失败,但是仍然可以进行运维连接。2、明御堡垒机的密钥错误。在使用明御堡垒机进行运维连接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密钥进行验证。如果密钥不正确,就会导致验密失败,但是仍然可以进行运维连接。

新手做linux运维需要学哪些知识

现在linux下开发一个数据库(建议用oracle),然后远程访问使用和维护试试。虽然过程艰难漫长,但这样一来,最基本的操作都会了,还比单纯摸索学到更多东西。

不懂就问,浪潮的服务器支持云端运维吗?

看是哪一类的服务器了,我们公司用的G7就支持在云端运维,它还自带智能功耗管理功能,可以动态管理单机和数据中心的功耗,实现对数据中心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idc机房运维是什么

idc机房运维如下:1、对IDC机房托管设备进行日常巡检、故障记录等工作;2、对IDC机房设备做网络线路布线调试等工作;3、协助客户及工程师对IDC机房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及技术支撑。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申请域名、租用虚拟主机空间、主机托管等服务。此外,还有国际数据公司、初始直接费用等多种含义。IDC即Internet Data Center,是基于Internet网络,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基地并提供相关的服务。IDC提供的主要业务包括域名注册查询主机托管(机位、机架、机房出租)、资源出租(如虚拟主机业务、数据存储服务)、系统维护(系统配置、数据备份、故障排除服务)、管理服务(如带宽管理、流量分析、负载均衡、入侵检测、系统漏洞诊断),以及其他支撑、运行服务等。

Linux运维怎么学?

如果你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就容易一些,先从计算机网络开始,然后学习安装Linux系统,比如centos 。如何配置网卡 搭建各种服务,熟悉并熟练使用各种Linux命令,《Linux就该这么学》有Linux命令大全查询熟悉命令是最最基础的,然后就可以学习SHELL了,这个是你以后经常要用的,一定要掌握熟练。

linux系统运维工作内容?

和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Linux也是一个操作系统软件,只不过它是企业级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系统以安全、稳定、免费、高效、可自由更改源代码著称,这几个优秀的特点使得Linux系统大受欢迎,并且未来也会越来越火! Linux运维岗位描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维护Linux操作系统以及系统之上的相关软件服务、程序代码和企业数据使得企业能够优质、高效、快速的为企业的客户提供服务,从而盈利赚钱,随着企业增长,服务器和服务数量、要求也会成倍增加,对运维的能力和数量都有更多的要求。为什么企业会需要Linux运维岗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用户数量曾几何级数增长(多达数百万计、千万计,微信和QQ的用户有近10亿),企业的应用及网站规模、数据量也越来越大,需要的服务器也越来越多,软件和程序架构也越来越复杂,例如:BAT中每家企业的服务器数量可能多达数万台到10万台,这么多的服务器、软件运行、网站架构、程序代码、数据安全维护都需要维护工程师,并且需求会越来越多。 Linux运维岗位及工作内容互联网Linux运维工程师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网络、系统、开发、数据库、安全、存储等)的综合性技术岗位,甚至还需要沟通、为人处世、培训、销售、管理等非技术能力,这给运维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Linux运维工程师岗位职责一般从企业入门到中级Linux运维工程师的工作大致有:挑选IDC机房及带宽、购买物理服务器或云服务、购买及使用CDN服务、搭建部署程序开发及用户的访问系统环境(例如:网站运行环境)、对数据进行备份及恢复、处理网站运行中的各种故障(例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服务故障、数据损坏及丢失等)、对网站的故障进行监控、解决网站运行的潜在安全问题、开发自动化脚本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规划网站架构、程序发布流程和规范,制定运维工作制度和规范、配合开发人员部署及调试产品研发需要的测试环境、代码发布等工作需求,公司如果较小可能还会兼职网管、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安全工程师、技术支持等职责。

linux运维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主要有以下工作1、对Linux下各种网络服务、应用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自动化脚本开发的工作,并根据项目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2、负责网站项目中Linux服务器的部署与维护,解决Linux系统下版本兼容性问题;3、熟练部署和维护Linux服务器以及在linux服务器上架设各种服务;4、编写shell script脚本;5、LAMP,LNMP以及Mysql,oracle数据库维护

运维部署自动化实践(二)PXE+Preseed自动安装Ubuntu16.04 server

上一章: 运维部署自动化实践(一)利用PXE远程自动化安装Ubuntu16.04 server 在上文中,尝试利用Kickstart工具实现PXE远程安装的自动化,但是安装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分区报错需要人工确认,导致自动化过程中断。查阅了一些技术博客和官方文档,发现Kickstart主要用于Redhat系的linux系统安装,而对于Debian系的支持可能不太好。Debian系Linux采用了特有的debian-installer作为系统安装工具,而运维人员可以通过一个 preseed.cfg 配置文件,写入安装各个阶段需要的参数或指令,这样就可以避免安装过程中的人机交互,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安装。 事实上上一文的过程也利用了preseed配置文件(在上文中ubuntu-server.seed文件),只不过大部分安装指令都写在了kickstart配置里。本文在没有kickstart工具的情况下,完全采用preseed配置实现ubuntu系统安装。 这一步可以直接复制上一章的操作,本文尝试用dnsmasq来代替isc-dhcp-server和tftpd-hpa,提供集成的dhcp和tftp服务 安装dnsmasq sudo apt-get install dnsmasq 编辑/etc/dnsmasq.conf,将以下的配置配置激活(去掉注释) 创建tftp目录 sudo mkdir /var/ftpd 启动dnsmasq sudo service dnsmasq start 注意该步骤配置文件中没有再指定ks.cfg,后面的安装过程完全通过preseed.cfg控制 Dell服务器进入PXE模式,安装过程无需再人工介入。 下一步继续实践在Preseed里添加后处理,执行自动安装软件和配置系统环境。

linux运维必须知道的几个常用命令

Linux是一个命令行组成的操作系统,精髓在命令行,无论图形界面发展到什么水平这个原理都是无法改变的,Linux命令有许多强大功能:从简单的磁盘操作、文件存取以及复杂的多媒体图像和媒体文件都会使用到命令。Linux常用的命令有哪些?老男孩教育为大家总结一下: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 、shutdown 、halt 、reboot 、mount 、umount 、chsh文件处理命令:file 、mkdir 、grep 、dd 、find 、mv 、ls 、diff 、cat 、ln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 、ip 、ping 、netstat 、telnet 、ftp 、route 、rlogin rcp 、finger、mail 、nslookup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 、su 、umask 、chgrp 、chmod 、chown 、chattr、sudo、pswho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 、top 、free 、quota 、at 、lp 、 adduser 、groupadd kill 、 crontab 、tar、unzip 、gunzip 、last

linux运维常用命令

Linux运维工程师常用的命令有很多,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籍,里面详细介绍了各个命令的作用。

什么是运维?运维工种有哪些

运维工程师从工作方式上分为几大类:1、运维工程师/运维开发工程师:负责具体的产品线运维工作,同时也需要掌握开发的能力,深入业务,最了解业务的痛点和问题,同时研发/优化针对产品业务需求的平台、工具和手段,能够接触到各类优秀的系统架构并有能力做出优劣对比,同时对业务的掌控决定了相应运维工程师在业务发展中的作用。长远发展是成为大型系统的架构师。2、运维平台研发工程师:专门研发运维相关通用平台和技术,需要有一定的产品线运维经验或从产品线中拿到运维需求。对研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系统的设计有较严格的标准,并且能够理解用户需求,做出适合服务运维和满足运维工程师使用体验的运维产品,长远的发展是成为各个技术纵向领域的技术专家。3、数据库研发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库方向是运维技术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方向,由于业务的重要性通常需要专设岗位,业界在该方向也有深厚的研究和积累。主要方向有数据库内核、云数据库等,长远发展是数据库领域的技术专家,数据库架构师。4、运维经理/运维总监:运维同学做事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协调多个RD和QA同学,对协调和推进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一些技术深度还不错,协调和推进能力比较高的同学非常适合转型管理职位,长远的发展和技术部门的管理职位一样目标是CTO、CEO。各个方向上的工程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没有明确的界限,需要同时具备较强的运维、架构、编程、算法等能力,是一个要求很高要求的职业。以后运维工程师的素养会越来越高,规范也会越来越强,就像最近几年大家努力推荐的DevOps的概念,还有最近Google SRE的概念的学习,都会给运维行业针对运维人员的规范和要求越来越严格。

sre工程师和运维的区别

sre工程师和运维的区别是职责不同:sre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优化线上技术架构,从运维角度参与并推动研发、产品改进架构体系,提高平台稳定性;运维工程师的主要职责保障并不断提升服务的可用性,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提升用户体验。sre工程师的具体职责是:1、负责平台运维工作,提高自动化运维水平、故障响应能力,优化资源使用率;2、负责运维平台容器化规划、演进及落地,支撑大数据平台及智能监控等;3、负责平台运维产品化、自动化工具的开发。

网络安全运维工程师是什么?

工程师是什么

IT运维工程师主要是什么的啊?

负责机房IT系统核心设备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工作,能按要求对其进行配置,保障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2、负责服务器系统的安全管理,做好数据安全和病毒的防范工作;3、负责现场的技术支持,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类技术故障;4、负责数据库管理,及相关系统测试;5、负责制定各服务器的数据备份计划,并且确保备份数据可用性;6、必要时,协助Helpdesk做一些桌面技术支持工作;7、负责与相关部门的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使用信息; 8、运维文档的撰写与归档工作。

Linux运维方向需要学些什么,之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

linux的基本操作,如vim编辑器、系统基础应用命令、docker容器应用、OpenStack等数据库服务操作管理语句、数据库备份shell脚本的编写、Python语言开发主要从事工作有很多,例如:1、Linux运维工程师(服务器系统运维)2、Linux 服务器 开发3、Linux内核开发4、云计算5、自动化运维

请问网络运维工程师主要是做什么呢?

app的维护和管理

sre工程师和运维的区别

网络工程师和网络运维工程师是一样的。其实两者差别很大。第一,工作内容不同。1)网络工程师负责机房内的网络连接和网络间的系统配置。2)负责系统网络拓扑图的建立和完善,做好系统路由分析和数据整理工作。3)负责机房线路的规划和协议的标准化。4)负责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和共享,以及网络安全的设置。5)负责网络障碍的分析,及时处理和解决网络中的问题。2.网络运维工程师1)事件管理: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服务,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同时,分析故障原因,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推广和修复,设计制定相关方案,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时高效止损。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2)问题发现:设计开发高效的监控平台和报警平台,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系统中的大量监控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在系统出现异常时快速发现问题,判断故障的影响。3)问题处理:设计开发高效的问题处理平台和工具,能够在系统异常时快速/自动做出决策并触发相关止损计划,快速恢复服务。二。职责不同1。网络工程师1)制定社区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制度。2)制定社区网络维护服务管理制度,负责网络设施的维护。3)及时准确地在网络平台发布社区信息、物业服务信息等相关数字化服务信息。2.网络运维工程师1)质量:保证并持续提升服务的可用性,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2)效率:利用自动化工具/平台提高R&D生命周期中软件的工程效率。3)成本: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架构和性能调优;通过资源优化组合,降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三。不同的应用1。通过等级考试的合格网络工程师,能够按照应用部门的要求规划设计网络系统,安装调试网络设备的软硬件,运行、维护和管理网络系统,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进行网络系统的建设和管理。2.网络运维工程师的运维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知识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运维工作在大型互联网公司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站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大。

SRE和运维的区别是什么?

SRE工程师和运维的主要区别为职责不同。SRE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优化线上技术架构,从运维角度参与并推动研发、产品改进架构体系,提高平台稳定性。运维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并不断提升服务的可用性,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有两大核心特点:首先,云计算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信息,非常方便地与他人共享信息。其次,云计算保证用户可以使用云端的大量计算资源,包括 CPU 处理器和存储器(内存和磁盘),而无须自己购置设备。SRE工程师主要岗位职责1、负责平台运维工作,提高自动化运维水平、故障响应能力,优化资源使用率。2、负责运维平台容器化规划、演进及落地,支撑大数据平台及智能监控等。3、负责平台运维产品化、自动化工具的开发。

北塔软件的IT信息运维管理安全如何保障

"一是以管理为核心。信息运维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管理问题。实际上,在整个IT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运行管理阶段占到所有时间和成本的70%至80%,剩下的时间和成本才用于产品开发。因此,确保信息运维安全必须以管理为核心,切实提高运维水平。首先,应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吸纳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并且这个委员会必须是常设机构,它的职责重点是对企业信息化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其次,应制定一系列制度、标准以规范和约束信息运维工作,并且这些制度、标准应当对企业的重点安全隐患有所侧重。二是建立自动化运维平台。往往一个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受影响的不再是单个系统,而是全部或部分系统。因此,目前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单靠人工管理已经变得不现实,必须有一套切合实际的ITSM系统来辅助信息部门进行自动化管理。目前烟草行业部分单位已经开始采用较为成熟的自动化运维平台,对处于运维中心的系统、设备进行监测、防护,并结合ITIL的运用实现运维效率的整体提升。"

国外的IT运维管理软件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着急啊~~请各位能人认真的认真的帮帮忙!!!

金融行业里, 北京递蓝科软件 做的不错

ITSS运维资质认证证书在招投标中有多大用处?

发放这个证书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有哪些?

传统的ITSM系统包括ITIL的基本流程,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更重视效率,更重视服务质量、用户体验,所以,新型的ITSM系统,如ServiceHot 推出的ITSOM,ITSM2.0这样的系统,扩展了多渠道接入、微信端集成、项目和供应商管理、资产管理等等的模块,可以大大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IT运维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IT运维管理包含:一、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二、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三、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和KPI(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四、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五、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六、信息安全管理:该部分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个控制目标和127中控制方式,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七、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IT运维是IT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也因此被很多人称之为“IT运维管理就像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箩筐”。但通过梳理,你会发现,其实IT运维管理也有依有据,有规律可寻。内容来源于优秀的ITSS落地工具--云雀运维!!!

该如何说服公司领导,让他觉得我们很有必要上一套it服务管理系统(ITSM)呢,目前的运维管理有点混乱。

你可以选择华胜天成的云悦服务,便宜,好用是关键!说服他就让他看效果!

itsm系统可以帮助运维团队解决哪些痛点

ServiceHot ITSM可以帮助运维团队解决以下痛点。1、无法统一协调,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2、故障原因不清,导致问题无法根治3、对人的依赖,导致人员变更后的运维问题增多4、软件太多管理太复杂5、不清楚每台设备上安装了哪些软件6、IT运维人员人力成本过高7、新用户不能迅速投入工作8、IT运维人员职责不明确,往往是哪里需要就往哪去9、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虚拟化10、公司决策者不清楚IT的价值

什么是ITSM运维,想了解比特豹ITSM运维?

ITSM运维新思路:1、集中处理对接其他系统,工作台处理告警变更、申请等多类型任务;2、个性定制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流程、表单、条件等,快速响应新业务;3、操作简单基于流程引擎,可以通过无代码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流程构建。

(转)IT:从运维到运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IyNzQyNQ==&mid=2656335028&idx=1&sn=fa3a89d46365f24056f6ac04a58c93c6&scene=21#wechat_redirect 大多数ITOM领域的从业者,一直以来都约定俗成地把ITOM(IT Operation Management)翻译成IT运维管理,相应的也把IT Operations叫做IT运维。近两年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IT运营管理”和“IT运营”这样的说法,对应的英文是一样的,但这里“运维”和“运营”是同样的意思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 关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其实运维就是运营,用个新名词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而已;有人认为运维是面向IT设施的,运营是面向业务服务的;有人认为运维是关注IT指标,运营是关注业务指标的;甚至有人说,运维是“眼前的苟且”,运营是“诗和远方”:-) 总体来看,大多数人认为两者含义并不完全一样,很多人都认为IT运营比IT运维的层次更高,有些成熟度较高的大型IT组织已经提出并在执行“从IT运维到IT运营”的发展规划。但即使在提出这类理念和计划的组织内部,对于究竟什么是IT运维管理,什么是IT运营管理,也还没有非常清晰的分析和定义,更多的是将传统IT运维管理领域之外的一些新内容笼统的归到IT运营管理的部分里去。我在和某个正在执行此规划的IT组织中的某位高管交流时,他就提到:“From Operations to Operations?连定义都没搞清楚,怎么能成为指导方向和发展目标?” 他的问题让我这个ITOM的老兵也开始思考“IT运营”这个新“翻译”的真正含义,以及近几年来它日益流行的真实原因,在和许多同业交流之后,笔者在此分享一下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和心得,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带来更多同业的讨论和指教。 首先,IT运维和IT运营,英文都是IT Operations,在老外来看,并无区别,是指关于IT运行的所有事情。而中文之所以有两种不同的翻译,是因为IT Operations包括的内容很多,IT运维和IT运营两种中文译法分别侧重其中某一部分的内容,假如归纳成一句话的话,可以说IT运维管理关注的是“活着”,而IT运营管理则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好”。 先看个实例,某大型数据中心IT服务能力的愿景是“以业务为中心,交付稳定、安全、高效的IT运营服务,构建业界领先的IT运营能力,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战略成功。”这个愿景中,“稳定、安全”就是解决活着的问题,属于传统IT运维管理的范畴,“以业务为中心”、“高效”、“业界领先”则属于如何“活得好”的范畴,更多的是IT运营管理的范畴。 能力建设是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任何一个组织,首先都要解决“活着”的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追求“活得好”,因此,过去三十年,在大多数IT组织面临IT设施规模快速扩张,IT应用数量不断增多,IT运行压力越来越大的挑战时,首先要确保IT系统“活着”,也就是能够持续“运行”,稳定“运转”,通过日常“维护”工作让系统少出故障,出了故障能快速“维修”,“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这个阶段把IT Operations翻译成IT运维,把ITOM翻译成IT运维管理,无可厚非。 IT运维管理阶段的关键词是“稳定”、“安全”、“可靠”,关注可用性指标(MTTR、MTTF、MTBF等)、可靠性指标(RTO、RPO)和安全合规。相应地,在技术、工具和流程上,都以稳定、安全、可靠作为最优先考虑的要素: 在以“活着”为主要目标,以“稳”为主要形态的IT运维和IT运维管理发展多年后,越来越多的IT组织开始走出这个解决基本生存需求的阶段,从“被动维持”走向“主动经营”,追求如何“活得好”,近十年来,APM、BSM、云计算、运维大数据等新的理念、技术和工具的出现、发展和变迁,都和IT正逐步开始从运维走向运营有密切关系,时至今日,从全局角度来看,可以说企业IT已经站在了从运维到运营的一个重要拐点上。 IT运营是建立在良好的IT运维的基础上的,没有“活着”,“活得好”就无从谈起。 但怎样才叫活得好呢? 换言之,IT运营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比IT运维多了哪些东西呢? 与IT运维更多地是面向基础设施不同,IT运营更多的是面向业务、面向服务,本质上是面向人。我们说某个人活得好不好,如何判断呢?大多数人认同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和安全感之后,一个人要感觉自己活得好,是需要有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对于CIO来说,他所管理的IT组织假如能让三类人满意,我们就可以说这个IT组织已经从基本的IT运维阶段走到IT运营阶段,已经处在活得好的状态了。 哪三类人呢? 用户、老板和IT人。假如IT组织是一个独立公司的话,这三类人基本对应着客户、股东和员工,CIO如果是公司老板,就会知道其实这三类人是哪个都得罪不起的:客户不满意会流失,企业就没有生存之本;股东不满意会换人,说明企业没有竞争力;员工不满意会换地儿,企业就缺乏持久发展的能力。尽管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不同会带来优先级和侧重点的不同,但本质上,一个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卓越公司,往往是做到了让客户、股东和员工都满意的公司。 IT运维阶段,IT组织更多地还是在解决三类人的基本需求,让用户能用,让老板批钱,让员工干活,当然也希望大家更满意,但受限于阶段性能力和各方面因素,先能保证这些基本需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做到这些,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已经足够,主要因为几个原因: 因此,过去虽然IT部门提供的即使只是满足基本需求的服务,大多数情况下也并没有多大问题。但短短十年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潮席卷世界的每个角落,每天用着微信滴滴淘宝携程的用户们的胃口已经越来越高了,过去能够忍受的一些小问题也已经变得忍无可忍了: 不知从哪天起,过去和企业IT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家”一下子蹦出来,成了IT部门的变相竞争对手了,没抢走用户,但把用户满意度抢走了。更要命的是,随着云计算各种aaS的风起云涌,这些“人家”未来没准儿真的要来抢走用户了。假如IT部门不能与时俱进,还是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运维上,而不主动向追求卓越的运营迈进,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优质IT服务,那就很可能会在几年后会碰到更大的挑战。 而在IT运营阶段,与IT运维阶段的关键词“稳定”、“安全”、“可靠”不同,关注的关键词变成了“体验”、“效率”、“效益”。回顾前面我们提到某大型数据中心的愿景中“以业务为中心”、“高效”两个运营关键词,其实“以业务为中心”就对应着“以用户为中心”,业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吗,而用户关心的就是体验(稳定可靠也是体验的一部分)。“高效”则包含着高效率和高效益两个含义,一个关注敏捷性,交付速度、响应速度,一个关注成本收益,关注服务获取效率。 (假如说IT运维以“稳”为主,那么IT运营则以”敏“为主,在技术架构选择和IT管理流程和系统的建设上面,IT运营阶段都和传统IT运维阶段的关注重点有所转变,从而带来了新旧架构、新旧工具、新旧方法并存甚至交汇的复杂情况,Gartner在提的Bimodal,联想所说的双态IT,也都在反映这种状态。) 让我们围绕三类人的需求简单看看IT运营比之IT运维阶段要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应对挑战在出现的一些新的理念、工具和技术: 让用户满意 用户大致有两类,个人用户和业务部门: 个人用户,不论是内部用户还是外部用户,更关心的是体验,体验主要是易用性、容错性和响应速度;要提升体验,对于IT运营管理领域就带来了新的要求,要在传统的设备和组件监控的基础上,增加端到端的用户体验感知能力、应用性能的深入探测和分析能力、应用及系统性能瓶颈的发现和优化能力。 越来越多IT组织开始关注用户体验,从而纷纷部署包括外部模拟仿真探测、流量数据分析、日志数据分析、嵌码采集探测等各种针对应用性能管理的手段工具 ,造就了近年来APM市场热度飙升。 这些采用不同手段的APM工具虽然有功能重叠的部分,但各有其侧重点,多种工具的部署能带来数据和功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准确测量和提升客户体验是有必要的,事实上在那些特别重视用户体验的IT组织里,已经或者正在进行全方位的工具部署,并在尝试在各种专业分析工具之间架设运营大数据工具,集成多样化数据,提供数据的统一可视化和整合分析等能力,提升故障和优化点的定位分析能力,深度改善用户体验。 业务部门,除了关心最终用户的体验,更关心交付效率,与之相应的,IT部门开始在各个环节上采用新架构、新技术和新工具,从各个环节上提升效率,加快业务服务的交付速度。 让老板满意 让用户满意是让老板满意的基础,假如业务部门天天在老板那儿告状,老板怎么都满意不了。但是即便业务部门都说你好话了,老板就会满意了吗?要是你真的这么认为,说明你太不了解老板这种动物了。 老板要的不只是结果,也一定会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同样的成果,能否用更低的成本达成?我们现在的成本收益水平,对应业界同行,是人傻钱多还是精明高效?说要追求“业界领先”,怎么就是领先了?不能说技术更新应用更多就是领先吧?总要有个从效益角度的衡量方法吧?假如IT部门是一个独立运营的实体,作为给钱的股东,也是要问这些问题的。 效益本质上是投资回报率,成本越低,效益越好,做的事情越有用,效益越高。要追求高效益,首先面临的难题是要有一套成本收益的衡量体系,没有量化方法,既搞不清楚IT部门当前在同业中所处的水平,更无法通过指标考核的方式推动IT部门不断提高效益水平。在没有这套衡量体系的时候,往往只能采用一些非常粗线条甚至感性的衡量方式,比如看每年的IT采购金额、IT员工数量、工业标准产品的采购单价等,导致很多IT部门在采购时往往要求厂商保证提供同行业最低价,可当大家都这么要求的时候,显然很难真正起到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每个企业在业务和IT服务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这些粗线条指标并不能反映IT部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 ITIL体系中早就提出了IT服务财务管理的概念,许多IT组织在过去十年尝试了一些BSM(业务服务管理)和ITFM(IT财务管理)的项目,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试图建立IT效益的衡量体系,可在内部IT部门中成功者寥寥,主要原因是全部精力投入到基础运维工作中还忙不过来,另一方面也和缺乏特别成功的最佳实践有关。 不过随着大家的不断尝试,伴随近年来IT架构的演进和公有云的兴起,一些走在前面的IT部门已经看到了建立IT效益衡量体系的可能性,并开始在某些架构层级上开始尝试性的探索:他们采用服务分层、成本归集、各自对标的方式,对DC层、IaaS层、PaaS层的资源单位成本、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单位成本、能源利用效率和人员运营效率进行分别统计和分析,并分别和IDC、IaaS云、PaaS云的外部供应商市场价位水平做对照,来衡量自己的效率和效益水平。 IT效益衡量体系的建立,也让IT自己可以从效益角度分解目标,推动IT内各个部门能够逐年不断提升效率和效益水平,让IT部门的思考方式从成本中心转变到利润中心。近年来绿色数据中心概念和PUE指标被关注,都反映了这一变化趋势。 要注意的是,即使建立了效益衡量体系,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以及关键效益指标的可视化和透明化,很多IT组织开始尝试建立IT运维/运营大数据平台,引入可视化和BVD概念,也都和追求IT效益可衡量有密切关系。而这些也会带来额外的投入,IT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目标优先级,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合适和成熟的切入点,分步尝试,逐渐建立效益衡量体系。 让员工满意 互联网企业的火热和各行业互联网+的热闹,都带来了IT人才的争夺,如何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IT员工,已经成为许多IT部门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要让IT员工满意,前面的两个满意(用户满意和老板满意)也是个重要基础,否则IT部门自己地位都不高,员工也没有成就感,士气低迷,满意度很难高起来。 但即使做到了前面两个满意,假如让IT员工每天都疲于奔命,员工满意度同样会差,也不是长久之计。要解决员工满意度的问题,有几个方面是要考虑到的: 以上从三个满意的角度简单聊了聊从IT运维到IT运营的一些内容,有趣的是,这些满意是递进和包含的关系,让员工满意包括让老板满意,让老板满意包括让用户满意,让业务部门满意包括让个人用户满意,但每个满意之间又都有各自的个性化内容。 要做到三个满意,让IT从“活着”到“活得好”,从重点“维”稳走向经营业务价值,意味着IT管理要更加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也必须建立多样化的数据采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挖掘和全方位的可视化的能力,IT运营管理的架构也将在传统监管控的IT运维管理架构上有所发展和变化,以适应IT运营在体验、效率和效益方面的更多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IT涉及到规划、设计、开发和运营多个环节,我们更多的是从运营的角度来谈的,事实上要从IT运维走向IT运营,不仅需要运营部门(不再只是运维部门啦)的努力,也需要规划、管理和开发部门的协同配合和齐头并进。 从IT运维到IT运营,其实标志着IT组织成熟度的提升,假如借用Gartner的I&O成熟度模型来看的话,IT运维更多是在前几个阶段,而更多开始关注IT运营,则标志着IT组织走到了后两个阶段:Service Aligned和Business Partnership,开始把IT本身当做业务来运营,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体验,运营效率和成本收益。 以上是关于IT运维到IT运营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教。 从IT运维到IT运营,许多IT组织已经在路上,同样也有许多IT产品和IT服务的提供商已经洞悉到这一发展趋势,配合IT运营的要求,开发和提供了许多新的运营工具和运营服务,我们希望能够与各位有志于ITOM领域的同仁们一起,齐心协力,精益求精,共同提供优秀的ITOM产品和服务,为IT从运维到运营做一点事情,让IT不仅活着,而且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国内优秀的IT运维企业有哪些?

相比国外,国内ITOM服务起步较晚,目前出现了一批代理商和创业公司,IT运维管理市场发展迅速。从IT运维管理提供方角度来看,国内数据中心运维以原厂服务商运维服务商为主,第三方运维服务商、企业自身为辅。从IT运维管理提供工具和服务来看,工具一般为监控类、管理类、以及自动化类,其中监控类工具以APM应用性能监控,以及可用性能管理工具为主。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随之而来涌现出了一批IT运维管理厂商。听云是国内APM行业的领导者,是国内从事应用性能管理和用户体验优化的第三方监测服务提供商。拥有2000多家企业客户和2万多家小微版用户,其中包括了中国Alexa排名前100中的81家网站,以及诸多Google、Microsoft等国外客户。

国内优秀的IT运维企业有哪些

北京云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LinkedSee灵犀),是国内最早,也是唯一一家拥有大规模AIOps落地实践经验的创业企业,是Gartner2017-2022年持续推荐的中国厂商。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成立2015年,核心团队来自百度运维体系,全程参与了百度黄金10年IT运维迭代和创新,交付了行业最好的IT运营能力。LinkedSee灵犀拥有最强的心Knowhow经验+最综合的AIOps产研能力+补齐大客户营销能力。LinkedSee灵犀 为全国各行业头部数百家客户提供服务。代表客户其实国内的IT运维方式正在面临变革:中国已经进入到了V3.0和V4.0并行的新运维时代,从人肉外包到ITOM再到ITOA和AIOps这是一个过程,就目前来看,大家具有对于AIOps智能运维成为行业共识的趋势,但如何落地仍存在模糊。Gartner在2017年说,2019年智能运维的全球部署率可以达到25%而2021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0%中国AIOps最早尝试的企业是百度,2013年百度运维体系内部立项预研,核心的成员均是今天LinekdSee灵犀的创始团队成员。我们预计在2025年智能运维的全球市场容量将达到143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32.9%---Research and Marks 2020——————Alvin,Thanks

只靠两个专职运维,Worktile将SLA做到了3个9

  “基于AWS云,Worktile将SaaS服务稳定性提升了10倍左右,SLA提升至99.9%。专职运维人员只有两人,节省大量人力、精力和技术投入,大幅提升基础服务设计效率,高效优化创新交付和用户体验。”   ——Worktile基础平台部总监 徐子岩   关于Worktile   Worktile隶属于北京易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成时代”),是融合新型互联网技术的软件开发及协作工具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敏捷开发与DevOps平台,提升研发效能,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布产品。   易成时代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3年发布上线Worktile。2018年,Worktile 7.0版本正式上线,同时完成新一轮5000万融资。目前有超过50万企业正在使用Worktile,其中付费企业覆盖30+行业、3000+公司,包括IT互联网、电商、教育、通信、金融等。   Worktile:SaaS企业协作平台先行者   2018年,Worktile发布了全新的7.0版本,基于图灵PaaS平台重构任务和项目,做到了真正的可配置化,颠覆了以往协作工具用一个模型满足所有场景的模式,能满足更多的个性化的业务场景需求。   在通用的团队协作中,Worktile通过可视化看板、工作流、项目进度管理、统计报表、OKR目标管理等功能,提升团队协作和管理效率,适用于市场运营、产品设计、人事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等场景。   在垂直SaaS领域中,Worktile还将于今年11月发布全新的研发版,提供专业的敏捷开发与DevOps持续交付产品,打通产品、开发、运维等部门,实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工具集成与自动化,从而极大提升研发效能。   目前,Worktile基于AWS云向客户提供SaaS服务,以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和Elastic Load Balancing(ELB)等服务为核心构架,为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企业协作平台。   Worktile所使用的AWS服务包括Amazon EC2、Amazon S3、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 (Amazon VPC)、ELB、AWS CloudFormation等。   上云:最关注服务稳定性   Worktile产品经历过几次大的迭代,从最初的基础版到企业版,再到研发版的上线,Worktile从设计运营之初就明确了使用云计算作为其基础平台,以SaaS模式交付产品解决方案。   据了解,早期,Worktile在其它云上运营了三年多时间。过程中,在服务稳定性体验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网络的问题,遇到过虚拟机无故重启,甚至数据丢失等问题。“2B业务与2C产品基础架构的侧重点不一样,更关注云服务的稳定性,包括服务商技术支持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选择AWS的根本原因。”徐子岩表示。   随着AWS服务进入中国市场,Worktile迎来了重要的产品版本更新,团队便开始考虑将整体服务迁移至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中国(宁夏)区域和由光环新网运营的AWS中国(北京)区域。在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试用后,Worktile即决定使用AWS,整体迁移实施过程仅用1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首先,基于业务和技术要求收集需求,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然后针对这些需求规划所需的AWS服务类型,比如Amazon EC2、Amazon S3、Amazon VPC等;接下来,基于业务性能需求和稳定性需求规划资源和网络配置,编写CloudFormation。最后,搭建运行环境并部署。Worktile针对研发的不同阶段给予上述流程评估三套环境,包括测试、预发布和生产。   开始使用AWS时,Worktile的业务规模并不大,先期部署的虚拟机数量大概在几十台左右。伴随Worktile业务成长一路走来,AWS云在易用性、服务稳定性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现已部署超过100台EC2实例。安全方面,Worktile通过Amazon VPC实现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对外完全隔离。同时,Worktile对所有数据库均规划了云上容灾和异地备份机制,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和服务可用性。   基于AWS云,Worktile将其提供的SaaS服务稳定性提升了10倍左右。徐子岩认为,SaaS整体SLA从最初的99%提升至如今的99.9%,这对业务本身就是巨大的贡献。“Worktile基于AWS云良好的架构顺利交付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AWS业务中立,对初创企业提供真诚的扶持与帮助。一方面,尽力帮助初创企业学习了解如何在云端搭建高效并易于迭代的产品研发框架,同时还实时关注如何帮助我们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支持与服务方面,Worktile不仅通过AWS方便易用的工单系统第一时间获得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如配置、设置等,还可获得关于服务架构设计、最佳实践等方面非常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从运维角度看云对SaaS业态的贡献   作为SaaS业态企业级应用的典型代表,Worktile对云为IT运维带来的改变感受颇深。   “Wokrtile现在专职的运维人员只有两人,这在传统数据中心IT架构模式下是无法想象的。”徐子岩表示,“运维角度看,云平台大大降低了抵御风险的成本,在节省大量人力、精力和技术投入的同时,大幅提升基础服务设计的效率。包括现在流行的DevOps模式,可把产品和创新功能更快速地交付给客户。”   具体看,基于AWS云,Worktile充分体验到了以下优势:   第一,相比其他云,支持动态升级和扩容,无需停机。包括Amazon EC2、Amazon Elastic Block Store (Amazon EBS)硬盘等在内的大量AWS服务均支持此功能,大大提升系统部署效率。   第二,用负载均衡替代Nginx,以Amazon EC2为基础构建整体架构,可在保持大架构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流量波动,用户访问稳定性更佳。   第三,通过AWS CloudFormation高效构建研发、压力和性能测试等环境,轻松启动测试,过后销毁。整个过程简便友好,无需部署更多机器。Worktile将进一步考虑整合环境和标准线,通过AWS API线上部署类生产环境,完整支持新版本上线前的性能测试。   之前通常采用的第三方服务,如CDN等,如今在AWS云上都有了强力的资源和支持。徐子岩表示,通过了解试用这些功能,Worktile更倾向于将其迁回AWS,所谓“少即是多”。包括微服务和容器化、Kubernetes服务等在内的应用,都将是Worktile的关注点。

【关于打造高效集中融合的全业务运维服务体系探究】 运维服务体系

  【摘 要】电信企业整合后端资源、建立适应企业转型的客户网络维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品牌客户服务支撑能力,对企业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电信企业迫切需要对后端维护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打造适应全业务运营的网络运维支撑体系。   【关键词】电信企业;业务运维体系;服务质量;经济效益   一、运维体系优化势在必行   (一)进一步提高维护工作质量和效率   维护组织架构决定了业务流程设计及运作效率和维护质量。电信公司实现了本地网综合化集中维护AA标准后,网络监控部基本实现了多专业的网络集中监控,而由于综合告警系统建设滞后、各类监控系统功能整合不够、应用不够等因素影响,网络监控部在主动发现各类网络故障并进行网络预处理等方面仍然比较欠缺,各类监控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障碍处理的效率仍然不高,与集团要求差距较大。而且目前我们各专业中心设有专业网管、区局设有二级网管,尽管这些网管系统在保障网络安全运行方面曾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随着3A支撑系统的不断建立完善,要充分发挥OSS系统的强大功能,逐步取代各类分散、孤立的网管系统,提高整个维护工作的效率。我们认为在区局层面压缩管理层级,实现维护管理扁平化是可能的,对于减少人员充分设置,合理配置维护人员,提高劳动组织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进一步提升大客户服务质量   实施维护组织体系优化,强化客户网络维护工作,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目前公司维护组织架构决定了我们维护工作仍然主要是面向网络、面向业务,技术骨干也大多从事核心网络的维护,还没有专业的组织从事客户网络的维护,对大客户的网络维护,尤其是客户端设备维护关注得还不够,在大客户故障方面,主动发现、事前排除的比较少,只能是障碍发生后实施被动修障。而由于大客户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客户端网络因客户自身技术水平有限或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大客户故障相对增多。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关注客户网络的维护,故障响应以及处理速度相对较慢,故障处理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客户服务满意度。随着公司大力拓展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以及集成业务,传统的大客户维护向用户网络延伸,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客户网络维护职责,强化客户网络维护工作,提高客户网络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大客户满意度。   (三)适应网络转型发展趋势   以交换专业为例,实现固网智能化后,今后交换设备和部分接入网设备的扩容和替代都将由AG、IAD等软交换设备完成。在网络智能化引进SHLR设备后,全网用户数据90%可以上移到SHLR中,今后的交换机呼叫全部出局,对用户属性的控制也将由SHLR完成,传统交换机作为接入层将不再存放用户的属性数据,也就意味着今后97过来的绝大部分工单将不通过交换机,而是直接与SHLR打交道,通过接口完成全自动的用户属性管理。因此在对交换机的维护工作中,区域营维中心今后将不再管理交换机的数据,而只做纯属地化日常环境清洁、安全、用户障碍处理、设备例测、换板等工作。区域营维中心维护工作在实现网络智能化以后将大大减少,大部分维护工作将通过集中维护管理方式来完成。   (四)符合集团公司运行维护工作转型方向   纵向集中化管理、横向专业融合是后端运营模式演进的趋势,中国电信集团近几年也在积极优化网络运维体系。随着运维人员数量的减少、新型业务的增多,加上软交换、CN2、ASON等网络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电信运营企业按照“能集中不分散、能远程不现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集团级NOC对核心网络的集中操作控制能力的同时,强化省级NOC对省内骨干网络以及各类全省性集中业务平台的操作控制职责,全网将逐步建立以NOC为核心,集团级、省级集中控制与本地网现场维护相结合的新型网络维护模式,提升纵向生产指挥调度的实时性和集中度。因而我们进一步优化现有本地网组织架构,实现核心网维护的集中化、属地维护综合化,也是接应电信企业维护转型战略的重要举措。   通过分析当前运维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我们强烈的感受到,运维体系转型对于企业转型成功至关重要,而运维体系关乎电信企业正常的通信生产运营,运维转型稍有闪失,考虑不周,容易导致大的通信故障,涉及面较大、影响比较坏;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按专业划分的组织体系,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易被打破,运维转型对员工综合技术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实施难度比较大,如何积极稳妥实施运维组织体系变革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打造模块化运维管理模式   (一)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组织扁平、运行高效   一是明确权责划分原则。要按照“纵向集中、横向融合”的管理模式和职责体系合理分权。纵向集中,将运维管理职能向职能部门集中,将网络生产组织与运行维护职能保留在基层;横向融合,实行专业维护中心统一化管理,强调专业中心之间的融合;坚持执行与监督分离,实行流程与制度监控。二是科学设计职能机构。按照“横向融合”设置原则归并专业中心。减少专业中心设置,对原各专业中心综合办公室、技术维护室等子部门予以归并,对其相关职能、人员进行整合,有利于统筹运维管理。逐步变部门制衡为流程和制度制衡。整合以监控和制衡为主要职能的相关部门,以有利于管理创新更紧密的与信息技术、流程管理、监控职能相结合,减少重复监控。三是逐步变革区域维护中心管理模式,以提高基层维护组织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流程清晰,责任明确”   首先,明确流程功能定位。流程总体功能必须定位于为客户(特别是直供客户)增加价值,注重市场反馈、客户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要清晰定义公司层次、各部门在主要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职能,明确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功能定位、权责界定与划分。要通过明确的业务流程规划与落实完善的、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制度,淡化管理人员人为因素对流程的影响,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其次,开展流程的优化设计。要着重考虑流程体系的优化设计,首要强调的流程功能是与组织职能的对应,科学分类,突出关键管理和核心业务模块。流程设置原则上到岗位,尽量减少跨部门的流程环节。要组织好流程审定,重点界定清楚核心业务流程的接口环节。流程优化后及时组织新旧流程的割接和切换。

有效运维的 on-call 机制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陈伯龙,云告警平台 OneAlert 创始人,著《云计算与 OpenStack 》,在IT运营管理、云计算方面从业10多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运维支撑工作,没有零bug的程序,没有不出问题的系统,问题故障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能有序的处理: 如何有效处理紧急事件驱动的工作,成为(特别是运维主管)运维工作的关键。我接触了大量的各类型公司运维,从初创、中小、大型公司,总结和分享一些大多公司通用的on-call机制,帮助有序的处理紧急事件: 基本上都是围绕人、流程、工具三方面进行,参考了ITIL的管理思路,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参考下,特别是其中的ITIL V3的运营管理。 大多公司都用了zabbix和nagios、open-falcon等监控工具,对硬件、网络、应用进行监控。可能会存在监控分散问题: 告警集中化,就是所有的生产监控发现的告警事件集中到一起,这样我们盯着一个平台就够了,同样也容易分析问题,是不是相同和类似原因。 如果监控工具单一,集中化不是最必要的,如何有序处理才是最核心的。特别运维团队是3-5人到数十/百人,就很有必要梳理下支撑流程和响应机制了。 如果管理比较细一些,还会进行业务拆分,形成一个矩阵,例如一线、二线根据不同专业,如负责网络和负责不同应用的团队。 另外还要考虑告警严重的程度级别,进行差异化处理,要求严格的同学一般会建立响应级别[1-3]或[1-5]: 那么问题来了,规划和设计挺好,如何落地呢?目前看zabbix、nagios、open-falcon等监控工具更多是聚焦如何发现问题,支撑流程属于处理问题的范畴,或者是说管理范畴,这一点目前市面上合适工具较少: 接触过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设计了非常规范化的流程和P0-P5级别应急处理方案,涉及了网络、云平台、近50个应用研发团队。 分派升级 排班管理 再好的流程和设计,当时没有及时收到通知和处理,那么就会很郁闷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方式: 还支持几点:不同级别、不同时间段的设置,例如晚上严重的电话通知,白天工作时间就不用了。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问题,当告警规模大了后,特别是告警风暴的话,很容易撑爆邮箱或者是手机短信了,所以接下来就聊下告警风暴规避的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大,基本上有些监控工具做了一部分,目前看也是一个业界难题,简单来说: 我们目前做了一些尝试分享下: 机器学习告警合并 如果告警量很大,告警后续处理和跟踪往往会依赖于外部团队(部门外或公司外)。但是监控告警粒度太细了,可能很多告警都是一个事情。如上面的告警风暴中,由于应用程序故障,引发引发了大量的异常,之后又产生连锁反应,其实就是一个事情,只需要处理一个事情就行。 一般来说一线人员会采用邮件或者电话方式,直接通知对应负责人,但是这个就很难追踪和事后分析,所以一套事件管理机制。 ITIL规范的事件Incident流程很有参考价值,感兴趣同学参考下。事件工单需要: 事件单 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的交叉矩阵影响到优先级 On-Call机制建立后,通过告警和事件数据分析、建立起以数据指标驱动的团队文化,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OneA lert 是 OneAPM 旗下产品,是国内第一个 SaaS 模式的云告警平台,集成国内外主流监控/支撑系统,实现一个平台上集中处理所有 IT 事件,提升 IT 可靠性。想阅读更多技术文章,请访问 OneAPM 官方技术博客 。 本文转自 OneAPM 官方博客

答疑:ITIL和IT运维管理到底有什么关系

  在企业IT管理的早期,更侧重于对网络、硬件等设备的管理。那时的IT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早期的这种IT管理是NSM的阶段,主要的面向目标就是底层的基础网络设备。NSM系统是对网络中的底层设备进行实时的,统一的监控,当网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NSM向网络管理者提出故障定位和报警,这样做无疑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但是,NSM系统对于网络上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用户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管理,这个时期的IT管理,可称之为网络运维管理阶段,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网络管理员,简称网管。  随着企业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系统涉及环节逐渐增多,单一的网络运维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落实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同时,在国内IT管理领域,伴随着用户IT规模的扩大、I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原有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  因此,当前国内用户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对整个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解决IT资源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同时更要做到对业务系统有效保障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IT运维管理的概念和产品被国内知名的网络运维管理厂商率先推出。可以说,它的出现就是对当前用户需求的一种有效诠释。这个时期的IT管理,被称之为IT运维管理,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IT运维人员。  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  I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ITIL和IT运维治理到底有什么关系

ITIL与IT运维管理的关系TIL诞生于国外,当时是需要针对部门人数众多,对业务保障要求高的电信、金融等行业的IT和业务进行有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所以诞生了ITIL标准。ITIL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IT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IT服务质量,更好的让IT系统为业务提供服务,从而为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在企业IT管理的早期,更侧重于对网络、硬件等设备的管理。那时的IT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早期的这种IT管理是NSM的阶段,主要的面向目标就是底层的基础网络设备。NSM系统是对网络中的底层设备进行实时的,统一的监控,当网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NSM向网络管理者提出故障定位和报警,这样做无疑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但是,NSM系统对于网络上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用户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管理,这个时期的IT管理,可称之为网络运维管理阶段,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网络管理员,简称网管。随着企业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系统涉及环节逐渐增多,单一的网络运维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落实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同时,在国内IT管理领域,伴随着用户IT规模的扩大、I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原有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因此,当前国内用户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对整个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解决IT资源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同时更要做到对业务系统有效保障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前提下,IT运维管理的概念和产品被国内知名的网络运维管理厂商率先推出。可以说,它的出现就是对当前用户需求的一种有效诠释。这个时期的IT管理,被称之为IT运维管理,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IT运维人员。

ITIL和IT运维管理有什么关系?

其关系如下:1、IT运维管理的概念是从网络管理的概念延伸而来,现阶段广义上的IT运维管理实际上是对底层IT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业务服务的综合管理。IT运维管理就是通过对IT资源的有效管理,确保IT服务的健康性和稳定性。2、ITSM以流程为基础,指导IT服务企业和组织实现从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导入、服务运营到服务改进的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在ITSM框架指导下,IT服务企业和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减,针对自身某个或某些问题选取相应流程和指导方法予以解决或改进。3、IT运维管理是ITSM的前提。IT运维管理可以充分保证IT服务的健康性和稳定性,而在这个前提下,ITSM将这些IT服务进行了明确划分,通过流程化的管理方式,让IT资源为企业的业务提供高效的IT服务并创造价值。

cli可以与其他脚本语言集成快速开发出运维工具这个说法正确吗

正确。尽管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服务可视化、图形化,但在开发领域,CLI在编程、调试、运维、管理中提供了图形化程序不可替代的灵活性与效率。所以cli可以与其他脚本语言集成快速开发出运维工具这个说法正确吗是正确的。CLI(CommandLineInterface)实用程序是Linux下应用开发的基础。正确的编写命令行程序让应用与操作系统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