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做课程,就是引领孩子在探险——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第三周阅读笔记

文/涅阳三水 1 在怀特海的观念中,知识只有被运用起来,才能成为智慧。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作品《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无论是怀特海的智慧,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知识,给我的最大的感觉就是,只有把书本上那些定义概念定理词汇等一动不动的知识,变成一种工具,运用到我们的成长中,才能够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真正把知识变成工具,成为孩子学习中的一部分,需要冒险,有一点大无畏的情怀才可以。 毕竟,这是个长线工程。 2 在我的教室里,一本书,一段时间,或者读,或者写,或者画,成了我们一日生活的主旋律。 读过之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围绕着它,说出来,进行交流,与他人思想中的相对应的那一块认识发生碰撞,这时候的认知,这时候的思维,才是最值得留恋和肯定的。 不要说孩子小,也不要说书本太深奥,只要还的心灵深入其间,都会发出一些交汇。哪怕是一个词语,哪怕是一个短语,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收获,就是成长。 这个过程中,来自于老师的肯定和认可,是每个学生获得知识转化的原动力,这份动力,对于每一个孩子获取知识的过程来说,都是催化剂,强心针。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知识的内化吸收至关重要,要用多重方式,调动孩子的学习欲望,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3 自由和训练是一对好搭档,无论是因为自由才进行训练,还是因为训练才更加自由,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在成长的早期,注重自由,其实就是注重孩子早期的大量阅读。只有阅读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后,才可以获得一些知识的确切掌握上。 换句话说,读得阅读,自由的程度越广泛,训练的效果才会越好;反过来,训练的效果越好,阅读的自由度越宽泛。 唯有自由的深刻,训练才会轻松。 也就是越自由越训练,越训练越自由,是反比例的关系。 4 怀特海带我们去寻找的就是,如何把这种反复性的训练对首创精神的扼杀,降到最低。 毕竟,教育的对象——孩子是活生生的,所以,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没有任何的公式可以解决,可以效仿。 怀特海由此给我们的建议是:要十分清楚学生需要精确学习的知识范围,不让学生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 这一点,是不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知识范围,是以什么为标准呢?是以考试的大纲所需,还是孩子的成长所需呢? 5 怀特海还告诉我们:就精确知识而言,秘诀就是速度、速度,还是速度。 也就是说,学习一个知识点,要迅速,并且也要迅速地加以运用,达到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这个知识便牢牢地被你掌握了。 每学习一课,尤其是课文内部的知识点,要讲究的就是速度,从识记到理解,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外显输出,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反复训练,这个知识点才会被牢牢地记住。 每一个知识点的到来,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学会的,需要反复的强化。只有在强化之后,才可以得到巩固,才可以到到另一种所谓的得心应手。 但是,我们还得记住,如果在较小的年纪反复被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那对首创精神绝对是扼杀。 6 新教育课程,培养的就是孩子的全面综合能力,塑造的是孩子的个性的飞扬发展,尤其是艺术方面的成长。 怀特海认为一个人心智发展的创造性,是来自于内部的,完全是个体所特有。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这些生命的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 这种生活的艺术,就是生命的个体在面对现实环境所具备的潜能,涉及一种艺术的鉴赏力,使得较低的个性潜能服从于较高的个性潜能。 这是一种生命的个体的生存探险。 7 我们在教室里,不断开发的新课程,就是一种探险,精神层面的探险。 这学期,在教室里开展的诗写绘课程,有诗歌,绘画,创作。 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探险;针对诗歌的内核所进行的配画创作,对于构图和色彩的范畴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式的探险;而最后过程中的创作,是孩子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飞扬,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探险。 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中必然包含着一个准则,那就是必须注重健全的个性发展。 庆幸,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践行着课程,践行着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践行着无数历史事实印证的一个真相:艺术的全面繁荣,是一个国家通往文明之路的首要行动。 虽然,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大的不安全感。

『38』在Android平台做阅读笔记的方法

在 Android 平台记笔记,指的是用手机或者安卓平板写笔记,这里暂时不包括其他设备。 该平台的特点是,移动能力强,便携,但是办公能力弱。这里的阅读是非常方便的,在很多软件的帮助下,阅读体验往往比电脑更好,而且便携性使得这里的阅读可以保证高度连续性。单纯从『阅读』看,这真的是相当优秀的平台,所以,如果能在这样优秀的阅读平台上方便地『写读书笔记』的话,那就太完美了。 马驴我作为“不记笔记会死星人”呢,在这个方面也是各种尝试,费了不少力气,但一直没有很理想的效果,甚至一直连“够用”这个级别的解决方案都没有遇到。直到最近,某个神器的新版本出现,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是什么,我会在后面说明,这里先卖个关子)。所以现在总算是有了一些相对成体系的解决方案了。 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阅读的同时要记笔记。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而不记笔记的话,这样的阅读适合于看小说之类的超浅阅读材料,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嗯,所以在 Android 上阅读也要有良好的记笔记条件才理想。 三星的Note系列我没有见过,所以不清楚一支笔能带来怎样的扭转。单纯说常见的纯触屏设备吧,这些设备如果想要在阅读的时候记笔记的话,需要具备 适合笔记的基本条件 : 如果满足这样的条件的话,就能在区域截屏的基础上,对局部进行文字笔记的记录,最后还能将汇总在一起的笔记导出来。 既然上面列举了笔记的基本条件,那么就要针对性地装一些软件。通常是多个工具配合才能良好运转。 阅读器的话,epub的支持是最为广泛的,mobi在手机上除了kindle以外极少有能打开的工具,而kindle的体验太差,所以, 在Android上阅读尽可能将电子书转化为epub格式。 其余的常见格式就是pdf了(可能还有奇葩的caj),这种东西通常不能转epub或者其他格式,即使勉强转化,效果也不理想。所以直接按原始格式阅读即可。 笔记软件其实在Android上并不需要独家列举,毕竟只要有记录功能就够了——吗??才不是。 笔记不仅仅是写下来而已,一定还要有足够强大的方便性,毕竟阅读实在是一件辛苦事:即使你热爱阅读,也一样。 所以,本着方便的需求,对笔记软件进行审视以后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推荐的工具: Epub类: 其他类: 其他无论是网页还是pdf之类的,笔记都相似,采用独立的笔记软件进行整理比较好。 不得不说的是,除了OneNote外,为知笔记也有类似的快速笔记并添加到上一篇笔记的功能,但只限于『复制』而已,与输入是脱轨的,所以灵活性较差,还不完善。其余软件更是完全没在这方面用力。 前面说过的,『区域截图』工具,在Android上必须Root才能正常工作。Root以后这类工具还是一搜一大把的,感觉不出多大区别,就不推荐了,这一步的难点在于Root。 不Root真的就不能区域截图,只能全屏截图! 万事俱备,现在开始分析阅读笔记的写作方法。 这个很简单。以多看阅读为例,阅读的时候发现较好的段落以后直接长按划线,然后写读书笔记就行了。没什么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机上不容易把握全局逻辑,所以这样的阅读通常不是阅读的终点,还需要在电脑上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如果想要更深一层地理解书中内容的话。但单纯在Android上读epub并记笔记的话,这就够了。 相比之下,这个略微困难。 首先我们开启OneNote的悬浮窗,同时开启区域截图工具,然后开始读pdf。 还是要说OneNote在移动端糟糕的阅读体验……所以这里的笔记通常是不能直接在手机上看的,实在很难看。需要在电脑上整理一下,把多余的笔记容器(方框)合并以后,才能正常适应手机屏幕。 补充:没有Root的Android手机,在这一方面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网页资料,无论是保存到Pocket之类里面还是直接网页阅读都一样,和读pdf差不多,多一步『分享』。这一步是为了保存来源,毕竟这里的阅读明显要零散得多。 所以步骤为: 这个方法还是要提一下,保证方法的完整性…… 简单来说就是,Android设备只负责显示阅读材料,而笔记由屏幕外面的实体(纸质)纸笔完成。 适合于为课本记笔记。 这个大家都熟悉,难度较小,只不过记笔记以后整理起来较为困难,这是本方法的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