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试论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现代”是一个与“传统”相对应的概念,“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内部社会的变革,而社会发展就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1]。由此可见,现代化不仅指社会的现代化,还应该有人的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   一、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一)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一般可理解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境界和劳动技能等各种素质实现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其实质就是把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的素质提高到当代发展的水准,实现主体素质的现代化。当前人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其次,知识信息的现代化,现代人必须具有信息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开放创新的知识结构、信息容量;再次,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人既是主体发展的手段、又是服务于社会的。然而人的现代化并不是天生的,主要是靠后天的养成,因此人的现代化必然和社会的现代化紧密相连。   (二)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互相促进   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社会就不再具有社会的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的塑造。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现代化也只有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才能实现。人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引导和塑造。现代人必须具有现代竞争所需要的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和现代人格。当今工业化信息化高速发展,高度的社会分工和现代化的管理,使处于这样环境中的人们势必要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视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平衡的心态,以及理性化、规范化的行为方式,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的塑造,它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由“必然”走向“自由”。   2.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无论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还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两者都要通过人来实现。生产力的更新不断地推进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并不单纯是生产力的现代化,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的现代化,离开了人这个目的,社会现代化就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手段。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而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以及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离开了现代化的人,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三)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直接统一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斗争性的一面,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也存在着斗争性。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体系中的两个矛盾,两者共存且互相促进,但是由于人作为主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现代化必然存在着排斥性和非同步性的一面,从而影响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价值观的扭曲、人的异化以及社会适应困难等。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在前进,但人却越来越成为了畸形的单向度的人。   二、社会发展中人的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   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排斥性和非同步性,使人的现代化在社会整体环境中显得异常尴尬,价值观在唯科技主义和经济至上的年代被扭曲,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被不断异化,人格冲突更加的激烈,在竞争激烈和快节奏的生活中,人的社会适应越发困难,人的现代化面临着种种问题。   (一)价值观扭曲   价值认同感削弱。人的现代化不仅指知识、技能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变动导致人们对于过去统一而又具有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认同走向了质疑,评价标准多元化,排斥传统文化致使其失落,这些问题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   追求利益至上。全球化的发展,西方以其发达的经济优势致使其腐朽思想强烈渗透和侵蚀着他国国民,传统价值观失落,价值虚无主义抬头,市场经济追求物质利益被扩大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是目的引导手段,而是手段代替目的,不是生存决定占有,而是占有决定生存,不是人先于物,而是物先与人,人们试图最大限度地追逐财富,但却不知为何而生存”[3]。人们在追求利益至上的光环中,人性被扭曲,人格被消解,价值观被严重颠覆。   (二)人的异化更加明显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极大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人却不断被异化且有加剧的趋势。马克思曾说过:“技术本是人创造的,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2]。在现代社会中,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属物,人的活动围绕着机器的运转,人在劳动中难以看到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能力。在科技主义面前,人的生存不过是一种材料、物品和原料而已,人不再是技术的主人,而成了技术的奴隶,成为了职业化、专业化的人,人的发展更加的片面化。“技术的人本目的被颠覆,自由走向了反面,理性成为奴役人的工具,人成了非人”[4]。技术越发达,人的异化在现代社会下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社会适应越发困难   信息化社会,社会的极速变化给人们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住房、婚姻、教育和就业等问题都可能使人们陷入困境,加上社会上物欲横流,使人的人格冲突更加激烈,更难适应社会;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被引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是竞争的残酷性也增大了人们的焦虑感和恐惧感,由此增大了社会适应的难度;现代社会生活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也正是有了这些自由选择的机会,人们的心理越发矛盾,社会适应越发困难。   三、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一)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一个人的素质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定的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只是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培养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通过社会教育现代化来实现。英格尔斯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受教育水平与其现代性水平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是最直接根本的。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和目的性,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它不仅给予人们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生活方式,塑造健全的人格,还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按照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好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通过教育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5]。   (二)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引导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使得人的现代化正面临着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文化冲突以及价值观的扭曲。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肆推行其思想形态,传输西方的普世价值、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而不少国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强势的影响,把西方文化视为“具有普遍性权威的唯一标准”,价值观严重错位。而人的现代化不是物质财富的现代化,也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素质现代化养成的过程。   现代化的过程是本国文化与现代文化互动的过程,民族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风貌,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重现实、重实效、重过程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素养则被遗弃或者否定,如不加强引导,势必走偏方向,严重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因此,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利用大众传媒引导民族文化,倡导独立自主、创新进取的现代精神和适合广大群众消费的生活方式,抵制各种丑陋的思想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软环境,使人们在其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自觉完成从“传统人”向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人”转变。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重视人文建设   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但是当前科技越发达,人越来越异化为技术的奴隶,导致人文文化缺失,人的发展片面化。我们知道,科学回答的是“真”,揭示的是自然规律,而人文文化回答的是“善和美”,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性本是善的,以工具理性为主导,会使人性更加分离,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是科技发展缺乏人文理性的纠偏所导致。   在人的现代化中,工具理性不可缺失,但价值理性更加重要。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中,既要支持科学研究,探索自然规律,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但科技的发展要有人文的引导,使之为人类的现代化造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如果缺乏人文的引导,现代科技的发展不知会把我们带向何处,这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人文的引导在于建设和营造,学者曾经说过“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社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离开哲学辩证的轨道和对世界本原的把握,更不能忽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有如此,人的现代化才能摆脱技术的束缚,实现由“必然”走向“自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试论医院HIS机房防雷 机房防雷

  摘 要:从防雷的意义引入课题,讲述了雷电的形成及雷击的途径,详细论述了防雷工程安全实施要点,为医院顺利实施HIS机房防雷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雷电 防护 工程 实施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086-02   医院HIS系统的应用是医院管理服务现代化最基本的体现,HIS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是大型医院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HIS硬件由中心机房、线路集成和用户终端组成,由服务器(或小型机)、光端机、交换机及存储设备等贵重精密电子设备组成的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的中心机房的正常运行深受雷击这一大自然现象威胁着。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则多台设备被击坏,存储数据资料丢失,多方面工作因此而无法正常开展,将使医院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可见,认真实施HIS机房防雷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雷电的形成   按雷暴形成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可将雷暴分为锋雷暴、干雷暴、地形雷暴和热雷暴四大类。   锋雷暴: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1)暖锋雷暴——暖空气流动到原有冷空气区域时,暖空气沿冷空气斜坡上升而冷凝产生的雷暴。强度一般不大,但分布的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雨量较多。(2)冷锋雷暴——强冷空气流侵入原来较轻而暖湿的气团时形成。由于冷空气来势猛烈,冷锋雷暴是雷雨中最强烈的一种。   干雷暴:我国南方经常出现,伴有强烈台风,大气带电达到极端状态,故干雷暴破坏力特别强大。   地形雷暴:某些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地迎风面山坡被迫上升时,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   热雷暴:在很热的均一的气团内发生。因下层空气受热或上层空气受冷发生强烈的上下对流作用而至,常常出现在夏季闷热无风的午后。   2 雷击的途径   直击:指带电云层与大地某处发生迅猛放电。雷电压可达几百万伏,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在雷电通路上,物体会被高温烧伤甚至融化。一般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来预防直击雷。   传导:雷电击中电力或通讯线路后沿着传输线路侵入设备。地电位反击也是传导雷中的一种。   感应:发生雷击时,在周围1000M左右范围内,LEMP 在导体上产生足够强度的感应浪涌。雷电感应时同样可以对设备造成极大危害。   3 防雷工程设计要点   防雷按预防对象可分为两类,防直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HIS电器设备属低压弱电类设备,必须在建筑物有完善的防雷系统和供电通信线路采取妥善防雷情况下方能起到保护作用。在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和IEC61024《建筑物防雷》中,明确提出了防雷分区和等电位连接的概念。根据雷击电磁脉冲强度划分防雷区域,不同防雷区域的界面上进行等电位连接,能直接连接的金属物件就直接相连,不能直接连接的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防雷器件,对后续被保护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3.1 屏蔽和分区防雷保护   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对雷电保护区域的划分明确了原则性的建议。如图1所示。   从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由外到内可分为三级保护区,最外层是0级,危险性最高;有些机房位于建筑物顶层,与0区仅一墙之隔,该机房内空间定为1区;存放各电子设备的机架外壳为一层屏蔽层,壳内的空间为2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就越低。穿过各级雷电保护区的金属构件,应在分界面做等电位连接。为防直击雷的破坏,机房最好不选在顶楼,楼层越低越安全,沿机房四个侧面及房顶采用4?0mm扁钢设置1?米的网格,并与等电位铜条连通,以发挥良好的屏蔽作用,有效防止雷电波入侵。线路架设最好采用埋地引入,采用屏蔽线缆,并对屏蔽层做好接地处理。若用非屏蔽线,则应在入线端采用屏蔽管进行屏蔽处理,距离一般要求在15M以上。   3.2 接地网   接地是防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击物体保持高电位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对于计算机场地的接地电阻要求≤4欧姆,一般采取共用铜排接地的方法将交流地、直流地、电器安全接地、避雷接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   地网上端深度应不小于60CM,垂直接地体采用5?0?000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采用4?0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一般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面积不小于10mm2,焊接处做防腐处理。接地线用4?0的镀锌扁钢,汇接点用相应规格的扁铜,扁铜与扁钢连接处采用气焊,在扁铜上预留%O10连接孔,并配备相应规格的不锈钢螺丝或铜螺丝。如果地网的冲击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地网。   3.3 电源系统感应雷防护   第一级防雷的作用是泄流,将入侵的LEMP峰值迅速泄放。机房整体系统电源总进线端的主级防雷器,至少应有大于100KA的通流容量,可将数十万伏的雷击过电压限制到数千伏。选用通流量120KA,启动电压900V的三相电源防雷器并联安装在大楼配电房内的总电源进线处,对后接设备的功率不限。   第二级防雷选用通流量60KA,启动电压700V的三相电源防雷器并联安装在机房的电源进入端。   第三级防雷选用通流量40KA,启动电压560V的单相电源防雷器。现代电子设备都由各种各样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精密元件组成,这些器件的击穿电压往往只是几十伏,最大允许工作电流也只是mA级。若不做第三级防雷,一二级防雷后进入设备的雷击残压仍将有千伏之上,这将使后接设备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损坏。   第四级防雷主要安装在重要设备的电源前端,在机房主要设备电源前端装设单相电源避雷器(通流量10KA,启动电压560V)以实现近距离△U箝位保护,将暂态过压限制在电子设备可以耐受的电压水平。   3.4 信号系统雷电防护   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04和《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中信号系统雷电及过电压防护要求,在机房内的外网Modem、交换机通信设备前端加装信号专用防雷保护器做重点防护。进入机房光纤的金属丝必须通过金属机架严格接入接地铜排 。   4 工程实施   (1)组织相关专家对中标方的防雷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要求施工方提供当地气象部门相应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2)业主方有专人监理中标方严格按合同组织施工。对进场器材的规格、型号及品质按合同清单进行核对,对预埋工程施工工艺做好监督并照相记录。   (3)完工后业主方和当地防雷检测部门一起组织验收,并取得防雷部门提供的具有法定意义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报告》。   (4)督促施工方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测及维护。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S].   [2]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S].   [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S].   [4]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暂行规定》YDJ26-89[S].   [5]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S].   [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04[S].   [7]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S].   [8] 《建筑物防雷》IEC61024[S].   [9] 周毅.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与施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5):122-123.   [10]吴夏军.防雷设计图纸审核要点[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137-138.

试论司法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写作要求

  1.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  法律文书是指公民、法人、国家机关及其它组织在处理各种法律事务中,为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一系列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律文书,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书。狭义的法律文书,指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书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使用的诉讼状。  法律文书的特点:  (1)适用法律的严肃性  适用法律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事实必须真实、清楚,证据必须确凿、充分,论证必须严密、理由充足,结论必须正确、符合法律要求,语言必须严谨、明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另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程序法是确保各种实体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也是确保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必要条件。  (2)事实认定的客观性  认定事实的客观性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准确地揭示案件的本来面貌;第二、全面阐述案件的各个侧面;第三、准确表达案件关键部分的事实。  (3)生效执行的权威性  法律文书由法律保证其生效执行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具体表现在法律文书制作的合法性、执行的强制性和解释的单一性三个方面:第一、制作法律文书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合法资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文书的许多文种都具有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以此来保证法律实施的权威性;第三、法律文书的解释必须是单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词语的歧义和模棱两可的提法。  (4)体裁格式的规范性  法律文书在长期的法律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内容和项目简明扼要、条清理晰地表达出来,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于制作、查阅、管理和执行,而且还是法律文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需要,唯有规范的法律文书,才能保证其完整、准确和有效。  (5)语言文字的准确性  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述必须与法律的精神相一致,必须与法律规定的提法相同。语言风格力求朴实简练,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各种修辞手法,不能滥用文言文,造句多用肯定、陈述、判断句式,少用或不用反问、设问、疑问、感叹等加强语气和感情色彩的句式。  2.法律文书与立法文书、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区别与联系  法律文书与立法文书、司法文书、诉讼文书之间是一种属种关系,法律文书的外延大,它包括立法文书、司法文书和诉讼文书。  立法文书,即规范性法律文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以及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制定并正式公布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司法文书,指司法机关(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  诉讼文书,指司法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程序法的规定参加诉讼活动,在诉讼活动过程中所制作的各类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  3.法律文书的作用  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法律文书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重要工具;  (2)法律文书是维护社会稳定、惩罚犯罪的锐利武器;  (3)法律文书是国家机关对社会实现管理和调整的有力手段;  (4)法律文书是教育公民、宣传法制的有效形式。  4.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法律的学习;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写作原则;  (3)认真研究各类法律文书的性质、作用和写作方法;  (4)树立严谨朴实的文风,不作形容描绘,不搞形象刻画。  (二)起诉状的写作  1.起诉状的概念和分类  起诉状是向法院提起公诉或自诉的法律文书。公诉的法律文书通常称为起诉书或公诉书,指的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按照审判权限的规定,对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自诉的法律文书通常称为诉状、状子、状纸等,指的是公民个人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起诉状依据起诉对象的不同,分为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和行政起诉状三类。  刑事起诉状是刑事案件的自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者附带民事责任的法律文书。  民事起诉状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其法定代理人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据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2.起诉状的格式和写法  各类起诉状的格式和写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公诉的起诉书和自诉的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略有差异。  (1)起诉书的格式和写法  起诉书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具体格式请参考教材。  首部的写作方法:  第一、标题和编号。标题由行文机关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编号由年度、院名(简称)、部门(简称)和序号组成。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况。需写明姓名(别名、化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如有同案被告数人,需按主犯、从犯、胁从犯的顺序分别写明。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来源。写明本案移送审查起诉的单位、时间和过程等诉讼程序情况。  第二、犯罪事实和证据。起诉书在叙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时,必须是经过检察机关查证核实的事实。要如实记述被告人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经过、后果等。详写主要犯罪事实,略写次要犯罪事实。犯罪证据需另起一段书写,要把案件查证属实的证据一一列举,同时还要表明“证据确实、充分”等明确态度。  第三、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要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进行高度概括,准确认定被告人触犯刑法哪一条哪一款,构成何罪,说明提起公诉的目的和建议。  结尾的写作方法:  第一、受文机关。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字样,格式与书信相同。  第二、落款。检察长或检察员署名,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册、页数目;证据名称和数量;被告人姓名,羁押处所,未在押的,写明其住址;证人职业及住址;附带民事诉讼书状的说明等。  (2)起诉状的格式和写法  起诉状的写作格式请参考教材。起诉状由首部、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首部的写作方法:  第一、标题:由案件性质和文种组成。如“民事起诉状”、“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  第二、当事人基本情况:在原告栏和被告栏中要分别写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等内容。如原告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需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与原告的关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团体,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及相关内容。原告无论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要写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单位和代理权限。  有数个原告、被告,应按照他们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说明其基本情况。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诉讼请求:主要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具体内容,即起诉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实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诉状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实和理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是请求人民法院解决原告一方诉讼请求的重要根据,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  第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住址。  结尾的写作方法:  第一、受文机关。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用“为此,特向贵院起诉,请依法判决”等。  第二、起诉人签名、签章、起诉时间。  第三、附件。包括起诉状副本、物证、书证的数量。  3.起诉状的写作要求  (1)请求事项要明确具体,合理可行;  (2)陈述事实要客观真实,突出重点;  (3)理由阐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确。  本文来自: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cn)原文链接:http://www.reader8.cn/data/2007/0129/article_74114.html

《货币银行学》试论述货币市场的种类,并解释每种货币市场的含义。

货币市场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期限为一年以下)的市场。主要包括:(1)短期借贷市场:一年之内的资金借贷市场,是货币市场的主体。(2)同业拆借市场:是指由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短期互相借用资金所形成的市场。(3)商业票据市场:包括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和本票市场。(4)回购协议市场: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再迈进的市场。(5)CDs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6)消费信贷市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商店为居民消费所提供的信贷。

试论述三段论在审判中的作用 法律逻辑学 问题 急求答案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性质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在结论判断中作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大项通常用“P”来表示;在结论判断中作主项的词项叫小项,小项通常用“S”来表示;在前提判断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判断中不出现的词项叫中项,中项通常用“M”来表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其中,包含着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包含有大项和小项的判断叫结论.   三段论的词项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任何一个三段论,必须有也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第二、任何一个三段论,其中的每一个词项必须也只能在两个性质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所谓法律推理,简而言之就是判案说理的逻辑思维方法与形式.我国是成文法系,判案说理必须以现行的法律规定为大前提,这决定了我国司法体系中通用的法律推理形式是三段论式的演泽推理,即以法律规则为判案说理的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从而推导出裁判结果.它不对大前提(法律规则)的实质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又称形式推理,主要种类有演释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近年随着人们对传统民法的反思,世界两大法系的融合,在不断深化公正司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法律推理方法,即实质法律推理,它在法定框架内从公平、正义出发,对有冲突的法律规则进行权衡与选择,以寻求、确认判案的大前提.这种对大前提(法律规则)的内容进行实质权衡确认的新推理方法被称为实质法律推理.公正司法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方法的生命力胜过观点,而对方法的了解和研究,无疑会将我们的司法能力提升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1.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审判实务,就有关法律推理的含义、特点,民事审判中通用法律推理形式的局限性,不能适用通用推理形式的情形,以及如何通过实质法律推理来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促进司法公正等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与观点,偏谬粗疏处还望指正.   全文共8400字   一、法律推理的含义种类及其在民事审判的适用情况   法律推理指推理的一般方法在法律领域中的运用.所谓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过程,亚里士多德所举的著名例子以三段论的形式生动诠释了推理的含义:所有的生物体终有一死(已知判断,大前提);人是生物体(已知的事实,小前提);所以人也终有一死(推出的新的结论),其推理形式为:A是B,如果C是A,那么是C是B2.具体到法律领域,其推理方式行为:法律规定加案件事实,产生判案结论,因此,用通俗浅显的话来说所谓法律推理,就是讲道理,就是以理服人,此处的理则是指法律理由及其相应的案件事实3.任何一个合格的判决书,实质上是一个适用法律推理以得出判案结论的过程.法院之所以能够解决纠纷,是因为它讲理(调解也是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讲理为基础).如果就是为了解决纠纷,而不管是否讲理,甚至黑社会也能办得到.法院的讲理,一方面提供了判决的理由,另一方面说明了判案结论的必然性和正当性.   根据推理形式的不同,法律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三者在民事审判中适用的情形也大不相同.   (一)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在成文法体系下是唯一法定允许的通用推理方式,也是最普通是最基本的推理形式,它是指从法律规定到案件事实的推理,标准的方法与形式是三段论式推理,在审判中通用的三段论式演绎推理又称形式推理.即以法律规定为基础(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对象(小前 提),从而推导出裁决结果.例如,《民法通则》第84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大前提),现甲(债务人)与乙(债权人)之间具有借款合同,但甲未按合同约定的还款时间还款(小前提),乙提出甲偿还欠款的诉讼请求,推理结论是“甲应履行还款义务”.   在我国司法审判体系领域里,所谓的法律推理,通常是指演绎推理,这是由于我国是成文法体系的法律制度决定的.现行的法律规定是做出判案结论的大前提和根据,一个案件的判处结论应当做到有法可依,即要有事实根据也要有法律根据.   通用的演绎推理形式虽然简单,但在法院处理案件时却有着十分重要,非常有效的作用.具体表现有:首先,判案结论在逻辑形式上无懈可击,它不再需要其他的间接推理就可以得出必然的结论,因而使判决具有客观性,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适用中的非理性因素,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起着维护法治“过滤器”作用.正如黄明耀教授所说:“形式逻辑是作为平等、公正执法的主要根据而起作用的,它要求法官始终如一地,不具偏见地执行法律命令.”其次,这以法律规则为起点的推理模式,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科学完善的制定法基础之上,因而对法制的健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然是这种以法律规则为前提与起点的法律推理虽是成文法体系下通用的推理形式,是判断说理的基本方法,却也不是万能的,法律规则永远不能完全涵盖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因此这种局限性的存在是必然的客观规律,对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展开论述.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由特殊观察事例导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其基本逻辑形式是:A1是B,A2是B,A3是B……所以一切A都是B4.由于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通过具体的个案,证明某种普通性的东西,因此在成文法体系下,在民事审判中一般没有适用的余地.它只是在判例法体系的国家里被广泛使用.推理形式为:A1案件被判成B符合社会公正的需要,A2被判成B也符合社会公正的需要,因此所有A类型的案件被判成B符合社会公正的需要.”   归纳推理的方法在民事理论研究和民事立法方面具有十分重用的作用.它将审判实践中的具体个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批列,对此,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先进的理念进行归纳,提练,抽出带有共性的特征,上升为民法的一般原则,或制定为新的民法规范.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归纳推理,使民法研究走向深入,民事立法得以逐步完善,民事审判随着时代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向未来,而永葆活力和青春.   归纳推理也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其结论只是一种可能性,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对民法适用的安全性造成冲击,由其是法官素质不高时,容易在思维径路,选择归纳对象上出问题.   (三)类比推理   虽然我国新刑法已经取消了类比推理的判案方法,但是法官在其它领域仍然允许使用类比推理这种逻辑思维方法,尤其是在民事审判领域,由于我国该方面的法律尚不健全,法律依据常显不足,类比推理成为解决某些民事案件不得已的逻辑方法.   类比推理的形式具有双重性,近乎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的一种推理形式,先通过归纳总结,寻求最相似的法律规则,再运用演绎推理将案件事实涵盖于法律规则之下得出判案的结论.例如,《民法通则》对侵权损害赔偿规定的较为原则,对赔偿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欠缺规定,甲与乙斗殴,被乙致伤,如何赔偿?在实务中,法官往往类推适用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操作过程是:第一步先比较打架斗殴导致伤害与交通事故致人伤害的异同,归纳出它们具有共同的属性,即均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第二步,明确法律没有规定斗殴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和赔偿标准,而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则有此规定;第三步确认打架斗殴引起的损害赔偿可适用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范围和标准.最后,案件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得出具体的赔偿范围和标准.   因此类比推理在民事审判中常常被用作填补法律漏洞.由于我国是成文法系的国家,所以法官在审判时必须慎重使用类比推理,类比对象必须确切、相似,类比方法必须科学、可靠.否则容易犯主观擅断的错误.   二、通用法律推理形式在民事审判中的局限性   我国成文法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决定了以现行法律规定为条件,为大前提的演绎推理法律允许的一种通用法律推理形式.它要求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必须要严格遵从法律规定,判案结论要有法律根据,在成文法体系下,法律条文是唯一的判案标准,审判行为应该以法律规则为准绳,法律之外不得另没裁判标准.它在判案说理,保障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有效,十分明显,严谨的三段推理论形式使判案结论具有正当性和必然性,程式化的推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适用中的非理性因素,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法律规定在审判中能够得到一贯的、严格的、有规则的执行,有效防止司法审判权的滥用,符合成文法体系下的法治价值理念.   但是,严峻的现实已告诉我们,民事法律规则不可能穷尽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情况,不可能包罗万象.生活中的世界永远是丰富复杂的,永远不能为法律规则所涵盖.在很多有争议的疑难案件和那些比较边缘性的民事纠纷面前,通用法律推理形式则捉襟见肘,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就民事审判而言,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单的三段论推理形式不能满足复杂民事案件的需要.通用法律推理形式的三段论虽然具有必然性,但这个必然性却是仰赖大小前提的正确性.民事法律规则即是裁判结论的法律依据(大前提),又是对案件事实(小前提)进行判断的法律依据,而判决理由的核心内容无疑是选择的法律规定是否适用于待决的案件事实,由此可见,如何选择可适用的法律规定,即确定判断说理的大前提就成为法律推理的关键,对于大量的普通、简单的传统民事案件来说,法官比较容易选择可适用的法律规定,但也有一些民事纠纷,在民事立法方面则属空白点,或词意模糊,规则不明,这时如何选择大前提就成为难题,通用的演推理方法已无法解决民事案件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前提适用于某一案件事实时,得出的结论有损社会正义、公序良俗、于法理不通.这时就不能再适用三段论式的法律推理.在三段论式的推理中,如果大前提选择错了,结论自然不会正确,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所有的斯巴达人都是聪明人;苏格拉底是斯巴达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聪明人5.推理的形式并无疑问,结论自然不会错,但是大前提的谬误则是显而易见的,三段论式的推理无法保证大前提的真实、可靠.   笔者认为在民事审判中不能适用通用法律推理形式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一般的民事法律规则与社会正义的需要,公共福祉需要相矛盾,相冲突时,不能再适用一般的民事法律规则作为法律推理的条件和大前提.冲突发生时,具体的民事法律规则应服从于社会正义、公序良俗公共福祉的需要.在民事法律规范中,立法者在确定一般民事制度时也更设例外性规定以合乎社会的需要.如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在于保护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鼓励交易.又如,《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意思表示能力,不能辨认或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其所进行的民事行为无效,然而为维护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无行为能力人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又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实践中社会的特殊需要表现为交易安全的需要,交易秩序的需要,公共福祉的需要,保护弱势群体的需要,社会安全与稳妥的需要,总而言之,是社会需要.一般法律规范有时有不能一贯到底的情形,法律规范与社会需要时有冲突.冲突发生时应服从社会需要,换而言之,应考虑社会效果,法律规范的逻辑演绎推理因正义和社会需要而停止,更设例外规定,这样的规范在民事法律制度中举不胜举,又如在执行时,债务人应以全部财产清偿,但应当为其保留必在的生活用品,这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基本生存权优于债权.   这些例外性的规定,充分映证了民事审判中应当考虑维护社会正义、公共福祉、公序良俗的需要.在选择大前提、确定法律依据时,我们也应充分考虑这一民法理念,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地运用三段论式推理得出看似必然的结论,不去考虑判决的实际效果.   另一方面的不能适用三段论式推理的具体情形主要有:1、法律规范自身存在冲突,如,此法律条文与彼法律条文不一致.2、民事案件没有相应的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3、某一法律规范用于一个具体案件明显有失公正.4、法律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5、对同一个案件即存在着可适用的民事规则又存在着可适用的民事原则,并且可适用的规则与原则相互冲突.   三、着力开展实质推理、切实促进司法公正.   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民法在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理性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人们开始对演绎推理的逻辑有效性表示怀疑,如承认成文法,制定法的局限性,从认为法官判案犹如法律的复印机,到承认法官可以能动地解释法律,甚至有特殊必要时可以否认法律,法律规则不是一层不变的圣经,而仅仅是判案的依据,通用的演绎推理方法在现实生活的需要面前也会捉襟见时等等,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开始关注探讨如何能动地运用新的推理方法以弥补三段论式推理的不足,即能保证法律的确定性,维护法治的基本准则,又能够灵活地面对复杂情况5,当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其固定的局限性,常用的形式推理不能满足公正司法的需要时,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实质推理,在一定框架内寻找和确认解决民事争议的法律根据,无疑是弥补制定法的漏洞,推动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谓实质推理是指在两个或数个相互矛盾的已知判断中通过辩证选择其中的一个判断作为推理的大前提的推理,它依据的是事物的实质内容而非形式,故称为实质推理6.在民事审判中因出现上文所说法律自身存在冲突,法律规定不明确,无法可依,适用某法律规则可能会出现不公正结果等不能适用常用形式推理时,则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进行实质推理时应当考虑到社会正义,公共福祉,公序良俗高于一般民事法律规则的民法价值取向,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社会安定与稳妥的需要,兼顾社会的公正要求和道义原则,最终在相互矛盾的规定和推论中作出选择和决断.   当民事案件面临着“合法”与“合理”相冲突的矛盾时,当严格适用法条会导致不公正的困境时,在选择作为大前提的民事法律规则时即要考虑相关的法律规定,也要从社会整体利益,从普遍道德准则出发,加以权衡,选择好大前提,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或立法意图的裁判结论.   当法律自身存在冲突时,需要法官依据法律规则、立法精神,甚至是法理,进行辩证推理,从中选择正确的判案依据.当民事审判无法可依时(当然不包括刑事审判),法官有时也需要依据公理来推理选择,公理在我国主要来源于公共道德、风俗习惯,正义观念及党的政策.   正是因为实质推理有上述的特点,使得实质推理成为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弥补法律漏洞,实现社会公正,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当前的民事审判实践迫切要求人民法院以我国的法律精神为指导,着力运用实质法律推理审理民事案件,寻求,确立判案依据,克服制定法的某些缺陷,实现社会公正.下面的案例及笔者所在法院特事特办、主动服务审理的系列为农民工清欠工资的案件足以说明这样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例证一,关于医疗事故纠纷处理:   “某些医生作手术不是靠技术而是靠胆量”,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但这却是一些地方的事实.由于医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相应的医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在各地屡有发生,但却得不到公正的处理,受害病人及其家属得不到应有的权利救济和经济赔偿,肇事的医生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其他医生更不能从中汲取任何教训.但是不少法院对此的反应是无能为力.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的法律规定不合理也不合法.198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是法院处理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的专门性法律文件.有学者指出这一行政法则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将医疗事故的范围界定得过窄,规定医疗事故只包括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技术事故,特医疗差错排除在医疗事故之外.”就是说,如果一个医疗事故鉴定是“医疗差错”的话,即使医生有过错,也可以不承担责任!那么,在这个行政法则被修订之前就没有任何办法吗?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渊源体系,法律的效力优于行政法规.从法理上说,有医疗差错就是做了错事,做错事就是侵权,有过错或疏忽就是有可归责性,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道理其实不复杂.乌鲁木齐市中级法院和新市区法院在审理一起医疗事故赔偿案中认为“门诊部的行为既然是医疗差错,就说明医疗单位在主观上有过错,因而构成侵权的民事责任”,因此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的损失.根据这个判决,我们可以说,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被修订之前是有办法的.即由人民法院根据我国的法律渊源体系和法律精神作出正确的判决,而不适用与我国基本法律和法律精神有违的某个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笔者以为,乌鲁木齐市法院的审理是正确的、公正的.   例证二,特事特办、主动服务、快立快审快执,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系列案件:   2004年8月21日至22日,2400名民工因多次索要长期被拖欠的劳务工资没有结果而将平互公路堵住,要求当地政府解决问题.不告不理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2400名农民工并未直接向法院起诉,而且14.8万的标的也达不到中院收案的标准.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是马克主义活的灵魂,是现代民事审判应秉持的思考方法,在如此情况下若再坚持不告不理的法律规则,显然有损于社会安定,考虑到社会安定与稳妥的需要,以及民工法律意识淡薄,不知告,不会告的现实,笔者所在的中院根据党中央、省、地委提出的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政策要求,以方便当事人诉讼,及时,高效审结案件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为依据,主动与2400名民工取得联系,手把手教他们写最简易民事诉状与诉讼费缓交申请.9月2日立案,9月5日开庭审理,在查清帐务的基础上,原、被告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逾期未履行时,又主动强制执行.10月中院将14.8万元劳务工资交给2400名民工.使这一群体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圆满解决.   2001年1月,笔者所在的中院在对村办破产企业进行执行时,多次遭到该村115户村民的阻拦,经查,该企业在成立时,因资金短缺曾向这115户村民借款28万.在申报债权时,村民们并不知道申报债权这些对他们来说拗口而又陌生字眼的具体意思,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所以他们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且案件业已处于执行阶段,其要求依法应当驳回.但破产企业曾向村民借款未还却也是证据确凿,依实体法规定,债权人理应将执行所得财产分羹予115户村民.当明显的实质正义需要维护时,中院没有无视案件的具体事实,拘泥于法条,机械地按通用推理的思考方法驳回115户村民的要求,而是以应当建立多元化解决民事纠纷机制等现代民事审判理念为依据,再三给债权人做工作,最后经过中院的努力,债权人与115户村民达成协议,答应从执行所得财产中分出28万给115户村民,通过中院的工作,协议得到顺利的履行兑现.   特事特办、主动服务、快立快结快审的工作方法在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仅2003年8月至2004年元月,笔者所在中院就为3729名农民工追回被长期拖欠的“血汗钱”近200万元.而笔者所在的地区农民的年收入平均只有1700元,与此比较,可知这200万元对农民工的巨大意义.   在运用实质推理的思维方法打破以往传统作法,创新上述工作方法时,笔者作为主管民事审判的副院长也曾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经过于再三的犹豫与权衡:虽然现代民事审判理念与实质推理的辩证方法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法条并不是必须绝对执行的圣旨.但我国的法律制度毕竟是成文法系,依法办案,三段论式推理是当代法治的思想基础,长期以来很多人已习惯一层不变地执行法律条文,而且万无一失,若严格遵守三段论式的推理,机械地以法条为前提断案,就算得出的结论有损社会正义,明显不合理,那也是立法者的过错,与法官无关.同时严峻的现实又告诉我们,农民工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几乎是法盲,不知告,不会告,那些工资即是他们的血汗钱,也是他们一家老小企盼了一年的全部经济收入.面对这样的事实,若再拘泥于法条,无动于衷地机械办案,那么法院的司法救济将会变得苍白无力,权利的最后保护屏障将会形同虚设.这即违背了中央关于加大清欠农民工工资的政策要求,又与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相矛盾.再三权衡,司法为民的宗旨给了院党组智慧与勇气,使身处矛盾中的我们最终有了合乎社会需要,合乎民事基本原则与立法原意的正确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民事审判中运用实质推理容易发生的谬误主要来自情感因素和偏见的影响,即法官违背理性主义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应防止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绝对遵从法律规则,在维护法律的稳定性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遇到明显的实质正义需要维护时,也拒绝考虑规则的合理性,作出破例处理;另一种情况则是滥用裁量权,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在我国目前法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很高,办案环境还不理想的情况下,进行实质推理时尤其要防止“以理代法”、“以情代法”的倾向,即要保证法律的确定性、统一性,维护法治的基本准则,又能够灵活地面对复杂的案情,使审判活动及其结果能在客观上符合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的综合要求. (宋效国 祝玉芝)   注释:   1、蒙洪勇:《法律和法官革命》,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一期第39页.   2、雍琦著:《审判逻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西南政法大学教材第131页.   3、张骐著:《通过法律推理实现司法公正》,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第21页.   4、同2,第137页.   5、葛洪义著:《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第4页.   6、于大水著:《简论审判中的法律推理》,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第34页.   在审判工作中,不能把定罪三段论视为一般三段论,定罪三段论是在审判工作的思维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新的推理形式,定罪三段论在审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定罪三段论;罪名定义;推理形式

.试论危机公关策划的思路

  众所周知,对危机事件的公关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积极预防,严防危机来临;二危机一旦发生,就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危机,尽量避免重大损失。广义地讲,危机公关是指从公共关系角度对危机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本文并不力求对危机公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论述,而只是对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公关处理进行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从逻辑上说明解决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  本文所谈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明确问题,包括问题的提出、阐释和分析;二解决问题,即如何紧紧围绕问题来策划,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问题  危机一旦发生,所谓的“问题”就来了。问题出现的形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环境直接向组织提出问题,如案例一(“霞飞被暴光之后”)。二是由于问题的存在,致使某种事态发生,需要从危机事件中找出问题所在,如案例二(“大亚湾不是切尔诺贝利”)。无论是何种情况,问题往往不是危机事件发生本身。危机事件是各种信息相互交错的综合表现,它只是某种现象,并不会告诉你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的明确界定是人脑对来自危机事件的信息加工,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理解不同,发现的问题肯定也不一样。“问题”需要深刻地理解和清晰地表达。案例一、二的事实告诉我们,从危机事件本身到问题的明确化不是一个简单、直接、很容易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很伤脑筋的信息处理过程。另外,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下文将以案例一、二为事实依据,具体说明在明确问题方面存在的情况。  从案例一的材料来看,“霞飞”的问题是由新闻界直接提出来的。因为其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上没有厂址、保质期、生产日期和批号,所以外包装不合格。因为产品外包装不合格,所以被管理部门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产品不合格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组织形象问题——不利于“霞飞”的社会舆论正在扩散。所以说,“霞飞”的问题应完整地表述为:由于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不合格而导致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导致企业被暴光,引发企业形象危机。问题的实质是企业形象危机,而其前沿问题是产品的外包装不合格。  由于问题是由外界提出来的,“霞飞”需要做的就是证实一下暴光的内容是否属实。如果情况属实,就针对问题采取解决办法。通过解决部分产品的外包装问题,解决企业形象危机。如果情况不属实,那么通过传播将问题澄清,即可挽救企业形象。看上去,问题并不复杂。可是由于对“不合格产品”的理解存在问题,“霞飞”不相信被暴光的事实,不愿意承认问题的存在,因而又请上海市技术监督部门突击抽查、检测,事实证明,多此一举。因为重新检测的结果与暴光的内容是一致的。至此,“霞飞”应该清楚其面对的问题了。可是厂方对问题的表述却出乎公众的意料:只强调其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合格的,根本不把产品外包装不合格当问题来对待。外包装不合格的产品是否是合格产品呢?当然不是,即使内在质量合格。在产品外包装上没有厂址,谁能保证产品不是假冒的呢?无保质期、生产日期和批号,谁能保证产品不是过期的伪劣产品呢?化妆品作为与人的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日用品,外包装无保质期、生产日期,将意味着什么?厂方将注意重心只放在产品内在质量的合格上,而对其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难道消费者买的只是被包装起来的化妆品本身吗?产品的外包装承担着对消费者的法律责任。  “霞飞”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开展公关工作。首先沟通“上头”,寻求理解和支持。令人费解的是“霞飞”需要社会理解它什么,支持它什么。难道理解和支持它产品外包装不合格吗?中国化妆品协会为其呼吁,甚至高层领导为其批示,好象厂方是冤枉的。厂方真的被冤枉了吗?没有!中国公关协会也在厂方公关部经理的求援下出面说话了,该协会支持的中华国产精品推展会在《经济日报》声明,该化妆品不是伪劣产品。不是吗?外包装不合格如何证明产品的内在质量呢?  针对暴光事件,“霞飞”是这样向客户解释的:对化妆品的管理,轻工部和卫生部各有一套标准,两部的有些标准不尽一致。外包装不合格是因为执行了轻工部的标准,没有执行卫生部的标准。好象产品不合格不是因为厂方自己做得不够完善,而是管理机构的标准不一致造成的。这是不是推卸责任呢?按照材料所写,厂方的公关效果很好。果真如此吗?如果真是那样,就只能说明,中间商要么素质太差,对伪劣产品缺乏识别能力,要么缺乏对消费者负责的职业道德,明知外包装不合格还当作合格产品来采购。厂方自始至终回避产品外包装不合格的问题,当然也没有提出解决外包装问题的有效方案。厂方如此不敢正视问题,甚至是掩盖问题,推卸责任,实在让人感到公关工作任重而道远。  如果说厂方在努力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话,那么厂方把问题找偏了,对问题的分析也没有体现公关原则。厂方所理解的问题是社会舆论对其不利,所以厂方全部的解决办法都是为了遏制对其不利的舆论的进一步传播。无论是求助于行业管理机构、与首都新闻界沟通,还是面对客户的自我辩解,都是围绕着厂方所理解的问题而展开的。我们不仅要问,外包装不合格的问题呢?从材料本身来看,没有一个步骤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可见,这个问题对于厂家而言,是多么无足轻重!不解决外包装问题,能阻止对其不利的舆论进一步传播吗?新闻界提出的外包装问题没有解决,记者们会听信厂方的辩解吗?厂方以前曾经获得的历次大奖能抵消外包装不合格的影响吗?对于厂方而言,外包装问题才是其面对的最直接、最关键的问题。若这个问题解决了,影响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舆论问题自然解决。在公众面前承认缺点、改正缺点比强词夺理的辩解更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由此可见,问题的提出、分析和理解不单单是个逻辑的、理智的问题,更是个情感的、心灵的问题。公关人员不仅需要发达的大脑,而且需要对公众负责的灵魂。  但是,公关问题的提出并不都象案例一那样直接、简单。对于某些案例而言,只有层层深入分析,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的出发点。  从案例二的材料来看,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面临的问题是百万香港人的反对。香港人为什么反对在大亚湾建核电站?是不是香港人在普遍的意义上反对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不是。香港人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心理冲击而导致的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不放心,即大亚湾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会危及香港人的人身安全。笼统地看,这就是大亚湾核电站面对的问题。但是继续深入分析,才知道这还不是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核电站的事故原因,一般而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设施本身的技术质量问题;二是人员操作的规范问题。那么,香港人反对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设施本身的技术质量问题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那么它是不是问题的核心呢?不是。问题的核心是人员操作的规范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才是最让人不放心的问题。已有的美国三里岛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都是由于人员操作不慎造成的。顺而推之,香港人关心核电站人员素质、操作水平、规范化等问题会远远胜过关心核电站的设施质量问题。所以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面对的问题核心是人员素质、操作规范化的问题。  案例二的材料关于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是有道理的:一是我们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缺乏宣传,致使香港公众不了解有关情况而产生了误解;二是客观上受到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冲击波的影响使人们产生了“核恐怖”心理。但是问题的分析过于笼统,这样不利于寻找更为确切、具体而又有效的解决办法。  由上述分析来看,问题的提出、确立需要明晰化、具体化,必须找到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不够具体、透彻是不利于有效地策划、解决问题的。  二、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公关工作的目的所在。危机公关策划的有效性表现在解决问题上。公关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公关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如果公关工作不能解决组织面对的形象问题,那么公关工作就是无效的、多余的,是没有理由存在的。公关组织的形象主要取决于其工作的有效性,即解决问题的力度。  首先看案例一。从材料介绍的情况看,“霞飞”的公关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可是令人疑惑的是,全部材料都没有显示出厂方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所以结论自然是,厂方自始至终没有解决产品的外包装问题,厂方也不可能解决由此引发的企业形象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外包装的问题不应该由公关部来解决。实际的外包装问题不是由公关部来解决的,但是公关部必须敦促有关部门解决产品的外包装问题,并将问题解决的情况尽快向外界传播。所以说,外包装这个关键问题不解决,公关部的辩解是没有任何力量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公关宣传工作的前提。可见,公关工作不只是宣传,它必须从塑造形象和信息传播角度介入实际问题的解决。如果我是厂方的公关部经理,会向厂方提出如下建议:①将厂方库存的化妆品所有外包装,按轻工部和卫生部双重标准处理好,保证再出厂的产品一定完全合格;②通过销售网络,将正在销售中的外包装不合格产品统统收回,按技术的严格操作,确定这些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批号等,重新包装,使之合乎标准;③通过销售网点告知消费者,其购买的本厂外包装不合格的化妆品以旧换新,厂方以内外都合格的产品换取外包装不合格的产品。收回的产品,视不同情况,加以妥善处理,以确保公众利益不受损失;④对于由于外包装不合格问题给顾客造成的损失,必须予以赔偿,令顾客满意;⑤召开记者招待会,通过新闻界向消费公众就暴光的问题表示诚恳的道歉和改正的决心,以求得公众的谅解。将以上前四个步骤执行的情况和结果,通过新闻界加以传播,以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这样,随着外包装问题的解决及其广泛的传播,厂方产品不合格的形象就不攻自破,并且会给公众留下正视错误、勇于改错的良好印象。  其次从案例二的内容来看,也有同样的问题。由于决策者把问题理解为宣传不足,所以为了解决问题设计了六个方面的对策,都是围绕着宣传而展开的。好象只要宣传得好,就能扭转乾坤。不可否认,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当我们没有解决公众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宣传就是空洞乏力的。宣传的力量在于提供真相,可是在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公告真相就是对已存在的问题作不必要的重复。既然“大亚湾不是切尔诺贝利”,即大亚湾不会出现由于人员操作不慎造成核泄漏,香港人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就必须解决人员操作的问题。可见问题的实质不是设施质量问题,而是技术操作问题。材料中的对策没有一项是针对人员操作问题的。所以说,公关人员将问题找偏了,当然也不会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既然如此,应该在对策中加入第七项: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使之达到国际标准,并且通过严格的措施保证其操作规范化,接受国际原子能权威机构的监督。只有通过这第七项对策,大亚湾核电站才能在更高程度上保证杜绝核事故的发生,让香港人真正放心。  综上所述,危机公关策划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解决问题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我们应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解决形象问题的力度。解决问题固然需要新颖的方式,但是,如果公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而引起的,那么新颖的方式必须围绕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个中心来策划,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公关形象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花样繁多的宣传活动,就是徒有其表的公关策划。这种策划充其量只有艺术性,没有科学性。应该摈弃!不解决化妆品外包装问题,你能宣传自己的产品是合格的吗?不解决核电站的人员操作问题,你能宣传本核电站对香港人是安全的吗?  从公共关系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两大步骤:一是信息落实;二是信息传播。所谓信息落实,就是使以信息方式存在的问题获得实际上的解决,即解决实际问题。所谓信息传播,就是将信息落实的情况向公众传达。信息落实是基础,信息传播是必要手段。如果你想更有效地解决组织面临的公关问题,必须遵循这个基本思路,步步落实,从而完善地解决问题。仅有信息传播或信息落实都是片面的,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没有信息传播,社会组织难以在更大的范围里塑造形象;没有信息落实,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达到塑造良好形象的目的。如果说信息传播是“务虚”,那么信息落实就是“务实”。正如西方公关专家所言,PR=DO GOOD +TELL THEM。公关人员必须懂得什么是最根本的,应该从根本处着手解决问题,因为那是最有效的。  危机公关策划要求,在问题与问题的解决方案之间建立起必然的、直接的、根本性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间接的、表面的联系。必须从问题提出的信息分析入手,找到问题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实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和办法。  通过从根本上明确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矫正形象、塑造形象的目的。这就是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思路。  注:  ①文中所提到的案例一、二皆为典型案例(见张利庠编选的《公共关系案例》人民中国出版社 1993年版),所以案例文本在此省略。  ②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对本文的观点特做两点说明:A本文对上文提到的两个案例的理解仅仅是对书面案例的分析,不是对案例涉及的公关事实的分析。案例分析是就案例的内容本身而言的,与没有写进案例的相关事实无关。我们可以断定,霞飞厂的外包装问题肯定解决了,否则它不会维持到现在。但是没有写进案例,故不在分析之列。所以说,上文的分析主要是从逻辑上对案例材料本身进行分析,而不是对案例涉及的全部事实进行分析。B据经历过霞飞事件的很多人说,当时霞飞的公关事实上是相当成功的。关于这一点,我也不想否认。但是从理论上看,霞飞的策划方案有明显的缺陷:在组织行为不完善的情况下,只是辩解,是难以说服公众的。此外,随着公众素质的提高,公关组织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力度上下功夫。否则,好的公关效果不会重演。

试论述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代表人物及每个阶段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 (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 16 世纪) 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 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 理论。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 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 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 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1、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 2、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 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3、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 主义思潮以及实用主义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4、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 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步。 5、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斯辩证唯物论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 两个因素的影响。 (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1、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 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 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3、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出现 了一些佯谬,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贯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 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4、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 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研究(五)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研究

试论艺术意蕴中显现出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每个作家有每个作家的风格,艺术指向不同,承载方式不同。例如有的人用图画去传达而有的人用文字,再例如有的人针砭时弊有的人诙谐幽默

试论人文素质的概念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 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目前对人文素质教育一词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明确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将它简单概括为:“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定义都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将人文素质视为人的素质组成之一来看待的。 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 "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 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尽心上》)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具备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 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 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遵循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人文素质4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 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 跨进高等学府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单面人”,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事实证明,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 如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地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建树卓越的学者,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 那些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们,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钱学森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 因此,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将关系到所学专业上的成就,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 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三)良好的人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的发展进一步走向全面发展的时代。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也是人的其他方面(如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标志。 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结合当前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现状,试论!发展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网上抄来的,这是结尾;前面论述的很详细。对你有帮助吗?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政府内部公关、外部公关、国际公关都已经可不容缓,政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认识到政府公关的必要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大力引进公关机制,扩大公关内涵,大幅度提高公关投资,试建政府公关专门机构,用包含大量公关手段和艺术的管理措施去管理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

试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答案】:1.政府问国际组织一般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为特定的国际合作、实现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形式而创设的常设机构。它被纳入国际法范畴,由国际法规范来调整。2.政府间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政府问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但是是有限的或派生的国际法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在国际法实践中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肯定。1949年,国际法院在“关于为联合国服务而受损伤的赔偿案”的咨询意见中肯定了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国际组织尽管由主权国家组成,但组成的国际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平等地位,能独立的参与国际关系,享有和承担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3.政府间国际组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来源。政府间国际组织本身并没有主权,它在国际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其基本文件授予的,或者是从基本文件引申出来的,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结果。通常是各国际组织在其宪章等基本文件中规定了自身的一般性制度,并遵循此等规约参与国际关系,承担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各组织的基本文件规定的范围不一,所以在国际法上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也不尽相同。4.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包括缔约权、特权与豁免、接受和派遣使节权、承认与继承、国际求偿以及在违背国际义务时承担国际责任等。5.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还拥有类似于国家所拥有的其他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如处置动产或不动产,向其职员派发旅行证件,使用自己的旗帜、印章或徽章等,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通过这些活动,政府间组织逐渐加强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6.随着国际实践的不断发展,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法律地位也正在得到相应的提高。

试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就会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发生重大变化,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  (2)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因为:  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人们体力劳动;在近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因素仍然是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而当代,科学技术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中超过一半,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高达60%?90%。从而,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重大贡献;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③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的知识经济,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试论教师德育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

教师德育素养的构成包括: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教育情怀和个人修养等。培养教师德育素养的途径主要包括: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培训等。1、道德品质诚信,教师应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符合伦理道德要求。正直,教师应坚持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偏袒、不徇私。宽容,教师应具备宽容心态,理解学生的不足,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展示平等待人的精神。2、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专业操守,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乐观,教师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勇于创新,追求卓越。3、教育理念学生为本,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兴趣和需求。人性化教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关注全面发展。学科整合,教师应跨学科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融通。4、教育情怀爱心,教师应以爱心和关怀温暖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励实现梦想。耐心,教师应具备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需求,耐心解答问题。激励,教师应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积极参与课堂活动。5、个人修养学习与成长,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自我反思,教师应勇于面对自身的不足,及时反思教育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师应保持心理健康,塑造积极阳光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德育素养的构成有以下四点1、规范教师行为制定明确的教师行为规范,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教师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估、互评与反思,促进个人成长。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弘扬良好的师德师风典型。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表现出色的师德行为。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与评价,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应用。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4、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培训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提升教师的学术声誉。

试论美术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幻想绘画

一、普及科普,展望未来画好科幻画,既要有良好的绘画能力,又要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形势。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前人科技创新的结晶,可以作为科幻画的思维基础。而世界科技新动态则是我们参考的方向。学生的知识面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向学生进行宣讲、归纳、分析,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创作出符合科学发展前景的理想科幻画。宇宙探测方面:中国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号”;太空知识方面:可讲讲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宇宙知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可介绍克隆技术、基因研究、机器人研制、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人类的新设想等。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二、立足生活,拓展思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学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当学生看到庄稼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时,体会生活的不易,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其改变现状。看见少数民族简陋的民居时,担忧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在绘画中展望民族未来生活,鼓励学生以更现代化、更理想化的标准去思考。三、欣赏作品,激发想象科幻画作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幻想画的内涵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物质基础,而兴趣又是启动想象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注意搜集一些优秀的科幻画作品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比如历届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或者是学生的原作。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的同时,我适当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比如《神奇造血树》(第30届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主题是未来人类的血液可以由一种神奇的造血树创造,解决了医院血库不够供给的问题,并能提供一些罕见血型。在引导学生了解画面内容和绘画技法的同时,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神奇器官树》和《未来血液生产基地》等优秀作品。四、确定创意,大胆表现黑格尔曾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科幻画最能体现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开启灵感思维的金钥匙。世界,是未来世界,对于学生们来说既是陌生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在他们的思维中都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幻想画。如何让学生们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生动有趣的科幻画呢?俗话说“只有想不出的,没有画不出的”。如何把想到的画出来,这就需要选择一种恰当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我训练学生用加一加、改一改、变一变等方法从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中抽取出它们的一些组成部分或因素。根据需要做一定改变后,再将这些抽取的部分或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存在的事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力甚至别出心裁的念头,同时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表现这些观念,用科学的、艺术的方法。如有一位学生画《落叶造纸机》,就是针对木材资源的消耗而设计的,秋天到来的时候树叶纷纷飘落,如果把这些落叶通过加工变成我们学习的作业本,这样不但保护了环境还弥补了木材资源的不足。因此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根据制砖机的构造原理采用了加一加、改一改、变一变的综合方法设计出了一台能制造各种颜色的“造纸机”。学生们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使已有的一些事物经过联想、加工变成了新的事物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在教学中我还采用命题想象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绘画能力。科学幻想画是开启灵感思维的金钥匙,是学生接触科学、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好途径。学习科学幻想绘画可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充分的畅想和展望。总而言之,科幻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渠道,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带着一颗童心去欣赏学生的绘画作品,并给予真诚的鼓励,学生的想象之门便会时时打开,科幻佳作也会层出不穷。

试论教师之整体形象美属于教育的什么范围

道德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道德形象――――最基本的形象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奉献是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  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合理”。没有公正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灵失去平衡,教育过程则失去“善”的价值。  二、教师的文化形象―――教师形象的核心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教师的典型文化特征。传统形象受到了时代的发展的严峻挑战。  文化资源的丰富,知识的迅猛发展和老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也成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要求教师给学生的文化展示与交流提供时空和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差异,要求教师改变教书匠的刻板形象,自觉、主动投身到改革大潮中。  三、教师的人格形象――教师形象的整体体现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  总之,教师的职业形象应是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三者统一的整体,教师的形象建设是一个不断设计与改造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地位、功能、条件进行科学认识,需要教师职业内部不断建立起自己的规范。

试论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三)社会本位原则;(四)经济民主原则;(五)经济公平原则;(六)经济效益原则;(七)可持续发展原则

试论平面广告与影视广告的区别与联系

你们老师有点问题,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的区别也用不着写3500字吧,而且分析这个对于实际的商业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无论你是广告主、策划公司、制作公司。不同:1、广告媒介不同;(瓜娃儿都知道)2、投放领域不同;(瓜娃儿都知道)3、广告效果不同;4、宣传目的不同;5、制作手段不同;(瓜娃儿都知道)联系:1、广告策略相同;(同时期相同产品)2、图像和文字结合的表现手法相同;3、广告目的相同;4、广告主相同;(相同产品)

试论述管理中人性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层次清晰,语言畅达,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2000)

这个真不会!

好点的教师考试论坛或者网站。麻烦各位高手帮忙啊

我也是考教师资格的,就可以分享一下了:网站:考试大网站。考试大网站的教师资格网,是很全面的教师资格考试网站,考试、报名、准考证,辅导等资讯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论坛:考试大论坛。里面可以下载历年考试真题,复习备考资料,讲义。同行交流等都不错。

1、试论如何加强证券行业的监督管理?

1、把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2、加强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强化证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其管理的透明度,防范经营风险。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主要围绕高层管理人员资格、资本结构、内控制度、技术条件等方面开展。要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强资格审查,督促证券公司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对有问题的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3、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进行投资决策,有效运用募集资金。上市公司特别是要按照法规要求,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加强对信息披露情况的分析,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案例分析。另外,还要研究实施上市公司摘牌制度,对不符合继续上市条件的公司要采取措施退市,真正体现证券市场的优胜劣汰。4、加强证券执法,坚决打击一切违法违规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其它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执法和稽查力度,重点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市场违规者形成威慑力量,促使市场参与者形成守法规范经营的理念。5、进一步发挥证券业协会及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在发挥自律组织作用方面的配套措施,确立专业机构和人员的道德规范。自律组织本身也要提高素质,加强自律制度建设,切实承担起责任,发挥好作用。6、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投资理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达到强化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摘要:针对电力企业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条建议和措施。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   企业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在基层,俗话说:“千条江河归大海,件件工作到基层”。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特别是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必须通过不断地求新求变适应企业内外部形势和社会用电的需求,各种形式的体制变化和机构调整势必关系到电力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心理感受,进而影响到电力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积极性,由此激化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面对新形势下诸多的新问题、新矛盾,如何保持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清楚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做真做实就显得最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做好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点个人见解。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员工,就这决定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分析掌握每个员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变化情况,从而做到真正了解人。员工中由于年龄、思想觉悟、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等的不同,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是不同的,这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要做到真正了解人,就得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员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员工的思想、心理、情绪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效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照本宣科,为教育学习而教育学习,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需求脱节,难免造成教者无聊、听者无趣的情况,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却起不到好的效果。这就要求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每位员工、落实到基层一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务实和贴近实际,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员工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引用员工讨论的热点话题和身边生动鲜活的例子来教育人、鼓舞人。做好日常面对面沟通和一对一谈心,了解员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杜绝说空话、大话,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所思所盼所忧的契合点,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人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实际、改革和管理实际、员工的思想实际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级性,就得关心、理解员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这是新形势下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办法。要积极探索贴近员工、服务员工的新途径、新方法,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结合职工个人实际,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要关心员工疾苦,多办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满足职工改善生产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提高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合理要求,在服务的过程中解决好思想问题,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   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生命线,要想使单位部门平稳较快发展,对职工的思想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在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最大压力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支持、不重视,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会分散员工的精力,影响部门的生产工作。其实不然,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是要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打牢思想防线,引导员工的思想与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改革发展思路相吻合;强化员工的诚实守信、坚韧不拔、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理念;树立员工热爱企业、热爱本职的思想;建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荣辱观,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更好地夯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指导思想;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才能更好地保障好各类安全生产工作,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身作则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质,是我们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打铁首先要自身过硬,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到清正廉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对党和人民忠诚,对工作勤奋踏实,对同志胸襟开阔,作风正派,爱岗敬业,不断加强学习和身心修养,增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党性观念,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做到率先垂范,说情入理,才能打动和说服员工。“情”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与员工建立深厚的感情,怀着对员工的关爱之情开展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和爱护员工,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使员工感觉到温暖和信赖;“理”就是将思想政治理论学好、吃透,不能似懂非懂,经不起拷问。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在工作中才会不心虚、不胆怯,做到理直气壮,让员工信服;“以身作则”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员工的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和做好,唯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六、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员工的主动性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受教育”的员工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参与学习和讨论的兴趣不高,因此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树立起“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设法让员工成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人,把员工接受思想启发、教育、引导的热情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乐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把握每个员工的思想状况,更有利于集中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整体或个体存在的思想问题,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正确处理思想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纵向、横向渗透铺开,构建大政工组织体系,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

试论述21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21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原定2005年完成人类基因组DNA测序的计划,已提前5年完成。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点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一个以基因组功能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post-genomics)时代已经到来。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图式,或者说“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于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似乎又将回到蛋白质上来,生物信息学也应运而生。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生命科学又将进入这样一个新时代。 一、功能基因组学 遗传学最近的定义是,对生物遗传的研究和对基因的研究。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genomics) 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以酿酒酵母(S. cervisiae)为例,它的16条染色体的全部序列已于1996年完成,基因组全长12086 kb,含有5885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140个编码rRNA基因,40个编码snRNA基因和275个tRNA基因,共计6340个基因。功能基因组学是进一步研究这6000多个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譬如酵母孢子形成期,同时有多少基因协同表达才能完成这一发育过程,这就需要适应这一时期的全套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attern)。要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就必须在方法学上有重大的突破,创造出高效快速地同时测定基因组成千上万个基因活动的方法。目前用于检测分化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方法,有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微阵列法(microarray)、有序差异显示(ordered differential display,ODD)和DNA芯片(DNA chips)技术等。今后,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发展,将会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和技术出现。功能基因组亦包括了在测序后对基因功能的研究。酵母有许多功能重复的基因,常分布在染色体的两端,当酵母处于丰富培养基条件时,这些基因似乎是多余的,但环境改变时就显示出其功能。基因丰余现象实际上是对环境的适应,丰余基因的存在为进化适应提供了可选择的余地。基因组全序列还保留了基因组进化的遗迹,提示基因重复常发生在近中心粒区和染色体臂中段。 当前,研究者已把酵母基因组作为研究真核生物基因组功能的模式,计划建立酵母基因组6000多个基因的单突变体文库(single mutant library),并可用于其它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之“基因功能作图”。 总之,功能基因组学的任务,是对成千上万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基因组整体水平上阐述基因活动的规律。核心问题是基因组的多样性和进化规律,基因组的表达及其调控,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等。这门新学科的形成,是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的研究重点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研究的重要标志。 二、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proteome)对不少人来说,目前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术语;它是在1994年由澳大利亚Macguarie大学的Wilkins等首先提出的,随后,得到国际生物学界的广泛承认。他们对蛋白质组的定义为:“蛋白质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proteome indicates the proteins expressed by a genome);“proteome”是由蛋白质一词的前几个字母"prote”和基因组一词的后几个字母"ome”拼接而成。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与基因组不同,基因组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即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基因组基本上是一样的,人类的基因总数约是32 000个。单从DNA序列尚不能回答某基因的表达时间、表达量、蛋白质翻译后加工和修饰的情况,以及它们的亚细胞分布等。这些问题可望在蛋白质组研究中找到答案,因为蛋白质组是动态的,有它的时空性、可调节性,进而能够在细胞和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活动规律。蛋白质组研究的数据与基因组数据的整合,亦会对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组由原定义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改为细胞内的全部蛋白质,比较更为全面而准确。但是,要获得如此完整的蛋白质组,在实践中是难以办到的。因为蛋白质的种类和形态总是处在一个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中,随时发生着变化,难以测准。所以,1997年,Cordwell和Humphery-Smith提出了功能蛋白质组(functionalproteome)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基因组活跃表达蛋白质。与此同时,中国生物科学家提出了功能蛋白质组学(functional protemics)新概念,把研究定位在细胞内与某种功能有关或在某种条件下的一群蛋白质。功能蛋白质组只是总蛋白质组的一部分,通过对功能蛋白质组的研究,既能阐明某一群体蛋白质的功能,亦能丰富总蛋白质数据库,是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基因)水平到细胞水平研究的重要桥梁环节。 无论是蛋白质组学还是功能蛋白质组学,首先都要求分离亚细胞结构、细胞或组织等不同生命结构层次的蛋白质,获得蛋白质谱。为了尽可能分辨细胞或组织内所有蛋白质,目前一般采用高分辨率的双向凝胶电泳。一种正常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扫描仪扫描并数字化,运用二维分析软件可对数字化的图谱进行各种图像分析,包括分离蛋白在图谱上的定位,分离蛋白的计数、图谱间蛋白质差异表达的检测等。一种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可得到几千甚至上万种蛋白质,为了适应这种大规模的蛋白质分析,质谱已成为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从质谱技术测得完整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肽质谱(或称肽质量指纹,pepetide massfingerprint)以及部分肽序列等数据,通过相应数据库的搜寻来鉴定蛋白质。此外,尚需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在蛋白质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 从提出蛋白质组的概念到现在短短几年中,已于1997年构建成第一个完整的蛋白质组数据库-酵母蛋白质数据库(yeast protein database,YPD),进展速度极快,新的思路和技术不断涌现,蛋白质组学这门新兴学科,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会不断完善,充实壮大,发展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带头学科。 三、生物信息学 HGP大量序列信息的积累,导致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这门全新的学科的产生,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它常由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三大部分组成。国际上现有4个大的生物信息中心,即美国生物工程信息中心(GenBank)和基因组序列数据库(GSDB),欧洲分子生物学研究所(EMBL)和日本DNA数据库(DDBJ)。这些中心和全球的基因组研究实验室通过网站、电子邮件或者直接与服务器和数据库联系而获得的搜寻系统,使得研究者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分析系统中对序列数据进行查询,利用和共享巨大的生物信息资源。 随着DNA大规模自动测序的迅猛发展,序列数据爆炸性地积累,HGP正式启动之时,就与信息科学和数据库技术同步发展,收集、存储、处理了庞大的数据,生物信息学逐步走向成熟,在基因组计划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建立的核苷酸数据库,已存有数百种生物的cDNA和基因组DNA序列的信息。在已应用的软件中,有DNA分析、基因图谱构建、RNA分析、多序列比较、同源序列检索、三维结构观察与演示、进化树生成与分析等。在蛋白质组计划中,由于蛋白质组随发育阶段和所处环境而变化,mRNA丰度与蛋白质的丰度不是显著相关,以及需要经受翻译后的修饰,因而对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内容上有许多特殊之处。现在建立的数据库,有蛋白质序列、蛋白质域、二维电泳、三维结构、翻译后修饰、代谢及相互作用等。而通用的软件,主要包括蛋白质质量+蛋白质序列标记、模拟酶解、翻译后修饰等。 当今的潮流是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产物——蛋白质的性质并估计基因的功能。传统的基因组分析是利用一系列方法来得到连续的DNA序列的信息,而蛋白质组连续系(proteomic cortigs)则源于多重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范围,由此来构建活细胞内全部蛋白质表达的图像。氨基酸序列与其基因的DNA序列将被联系在一起,最终与蛋白质组联系在一起,从而允许人们研究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和组织。http://wenku.baidu.com/view/8a22e94669eae009581bec35.html看我整理了这么长时间,你就采纳了吧,亲。

自学考试论文答辩的流程?

向你所考的院校进行咨询就是了

试论述公民监督的特征和意义

试论述公民监督的特征和意义是:广泛性;基础性;直接性;多样性。公民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各种监督的基础。公民通过检举、控告、上访等形式实施监督,既体现了公民监督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将自身的监督融进了其他监督之中,并成为其他监督的基础。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不论职务行为还是非职务行为,都要接受公民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试论教育是如何作用于科学的?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同大学教育的勃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育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着大批的后备军,另一方面提高了科学技术群体的素质。同时,教育具有的经济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功能、科学功能、培养人才的功能及社会智囊功能,正是科学技术发达的根基所在。希望能够帮到您!

试论述在大学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重要性: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教育、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 扩展资料   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意义:   1、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作,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2、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在普通高校开设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的军事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与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举措。

试论高职院校中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试论高职院校中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插花艺术课程是目前许多农、林院校及高中职学校开设了一门重要课程。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将结合自身在高职院校插花课程的教学实践,从高职院校插花课程的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测评等方面进行探索。   论文关键词:插花课程;高职院校;教学实践      插花艺术是一门用植物材料进行装饰的造型艺术,也是一项融生活、艺术文化和技能为一体的创作活动。市场对插花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农、林院校及高中职学校开设了插花艺术课程。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将结合自身在高职院校插花课程的教学实践,从高职院校插花课程的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测评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高职院校插花课程的教学定位   (一)传授传统艺术文化,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审美情趣   插花艺术课程在各大院校主要设置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种形式。笔者在此探讨的是作为园林、园艺、环境艺术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从专业课程设置角度,本课程教学内容应让学生系统了解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及分类;掌握插花艺术基础理论知识(色彩、造型等);掌握东方式插花基本造型(如倾斜式、直立式等)、西方式插花(如半球型、弯月型、S型、扇型、三角型等)基本造型的操作技巧。多途径了解与掌握婚庆插花、礼仪插花等实用性插花造型的操作手法。   (二)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插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动手实操中才能感悟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只有在反复操作中才能掌握插花技术的基本要领。同时,当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插花作为一门艺术,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设计思维,才能创造新的作品。如通过绘制插花造型草图、基本插花造型变化引导、自由创作等方法。   (三)插花作为一门技术,将为高职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目前跟插花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有插花员、花艺师等。其中插花员有初、中、高三个级别。作为一门能锻炼动手能力与提高技能的课程,插花课程将为部门学生就业扩宽渠道。一方面学生可在毕业后根据兴趣选择专门插花培训学校进修后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成为专业插花员或花艺师,从事花艺设计工作;更多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摸索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花艺水平,经营管理花店。   二、插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   插花艺术课程内容共设置48个学时,根据难易程度,内容可分为三大块:插花基础理论、插花艺术应用(核心内容)、插花与职业的关系。   第一部分插花基础理论通过对插花艺术基本概念、插花艺术发展历史进行系统阐述,使学生掌握插花基本概念与分类,并对常见插花材料与花器及其他插花工具等进行全面了解。课时量占12个学时。要求学生掌握插花的基本技能,如各类花材(特别是鲜花花材)的处理技巧、插花创作步骤以及插花作品鉴赏等。   第二部分插花艺术应用是插花课程的核心,课时量占28个学时。本部分通过教师讲述、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实操练习等方法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技能与手法,包括宾馆、酒店绿化装饰中的插花、家居环境中的插花、商业场所的插花以及在办公场所中的插花;同时还包括婚庆和生活插花等。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掌握东方式插花的基本造型;西方式插花中的半球型、水平型、对称三角型、不对称三角型、弯月型、L型等基本造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现代自由式插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讲述插花与职业的关系,插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实用技术。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花店经营与管理技巧;了解插花员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课时量占8个学时。   除了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外,在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根据课程特点开设一周的实训课程。主要进行东西方基本插花造型的操作技能训练、现代自由式插花的引导训练与自由创造操作。   三、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插花课程上的应用较为普遍,在笔者此文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整个上课内容分成独立的子项目。   教师通过分析子项目、设定项目完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成果反馈与更正、总结等。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使课程更有效率和有组织的进行,可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操作。以5-8人为一组,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共同完成一个小项目或者大项目中的某一部分。一方面可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完成某些插花作品;另一方面有益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目标,实行课程过程考核   将课程的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占30分,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考勤等综合评价。教师结合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大纲,将理论知识穿插到每个项目中的教学中去。实践技能考核占70分,其中平时实践技能占30分(小组得分),期末实践技能考核(个人得分)占40分。通过过程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突出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特点。     四、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经费不足,课程实验课经费不足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受经费的限制,不能购买大量鲜花,学生动手完成插花作品只能应用仿真花,很难与鲜花的质感、美感等媲美。另外,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插花操作室,给实操课程带来诸多不便。   (二)技能操作与技能应用的脱轨   在教学实习时,由于受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模仿性技能训练比重过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不够,教师希望通过单个技能的反复性训练来提高岗位适应能。但是,单一技能的累加并不等同于综合能力的提升。重复训练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长期以来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实践学习兴趣不够高,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潜能的发挥受限制。因此,教师如何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融合到真正的市场、行业中,开发与市场直接实用的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努力。虽然笔者所在的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用教好,但是主要针对企业与学校毕业人才的输送,然而企业文化、市场专业技术及高职课堂教学三者的实效性合作远远不够,更别提针对单门课程的.校企合作了。

试论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摘 要: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网络传播以“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在带给人们高效便捷的同时,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伦理道德问题。本文试从网络自身、社会环境、网民自身等方面找寻产生网络伦理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伦理;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53-02      一、网络传播中的网络伦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防部的一些人士意识到未来的战争必将依赖于通讯,设想建立一种类似 “蜘蛛网”的信息系统。随之,1969年夏,ARPA网络——“互联网”的雏形应运而生。从互联网诞生于美国到现在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因网络的丰富而变的精彩。人们彼此交流,在相互沟通中产生多种多样的关系,形成了社会。“网络社会”亦是如此,网民之间的互动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任何人都可以具有信息接受者与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我们迎来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兼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特性的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打破了一对一或一对多传播中的局限,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网络以其信息的海量化、传播的快捷化、资源的共享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网络这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浏览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确定的信息,甚至充满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由此引发了一些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网络伦理”成为专家学者的关注点。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等之间的关系[1]。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的发明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产物,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缔造了网络,使其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信息传播载体,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的泛滥   习惯刷微博看新闻,习惯MSN上互问几句,习惯左键来买需要的物品u2026u2026现代人的生活似乎离不开网络,海量的信息流通、简易的信息获取是网络让人着迷的地方。信息生产、传播的过多过快,生产、传播价值取向的复杂性以及网络信息把关者的相对缺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的不真实,使网络传播的公信力备受质疑[2]。在浩瀚无比的信息海洋中,网民一方面讶异于如此浩大的信息,同时,也要忍受资讯一拥而入的痛苦。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网站大方赚取“点击率”,绞尽脑汁只为提高人气,良莠不齐的信息繁衍而出。真实是媒介赖以生存的保证,却在网络中显得很脆弱。娱乐新闻中虚假信息泛滥,也有艺人及其经纪公司的炒作之嫌;网络经济信息中证劵信息和经营性的商业信息造假现象濒繁。商业利益的驱使,也为了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网络上亦存在着以不同形式传播的黄色图片、色情文学及不健康影片等,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以垃圾邮件为最的网络垃圾信息也是网络传播内容泛滥的表现之一。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受众面前导致信息**,目前网络**主要通过网络购物、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手段。北京市海淀公安还专门建立了“预防**专题网”。   (二)个人隐私的泄露   隐私问题在网络传播中尤为值得注意。匿名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匿名性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保护网民个人隐私的有效途径,出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考虑,管理者们不得不对网络信息进行监视,定期审查、以及必要时的公开,而这些势必对个人隐私权有所侵犯。在邮件、论坛、聊天等网络功能中,各种昵称、ID不胜枚举,匿名被广泛使用。通过网络匿名,网络中的侵权、诽谤等不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匿名的滥用,不可避免的给网络犯罪造成可乘之机,给隐私权的管理造成混乱。   人们开始普遍关心个人信息与信息隐私的披露,是网络传播成熟的表现之一。如何在保护网络匿名权与尊重网络隐私权之间取得平衡,是目前面临的道德问题。我国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即网吧实名制。时下火热的微博也要求实名制;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于2011年12月16日施行,采取“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于2012年3月16日实行实名制。   (三)传播信息不对称   媒介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且媒介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跨地域、跨国界的性质。从最初的“三社四边协议”开始媒介竞争到现在的新旧媒体竞争,直至网络霸权,西方国家一直占据着信息优势,这种优势也使其不断垄断获得利润。网络传播中,信息传播的不平等更是显而易见。传播学者针对媒介传播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知沟理论”,网络媒体不仅带来“知识沟”,更是将这一理论深层阐释,以目前的使用结果看,网络媒介已经与它的建构初衷——自由、互惠、协作——渐行渐远,造成了更大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最早于1999年提出,又称信息鸿沟,特指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7%,网络用户却占世界总量的80%。发达国家平均6.8人有一人为网络用户,而发展中国家平均440人才有一人上网。全球90%的电子商务额被发达国家垄断。美欧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全球信息技术总投资的75%。目前国际互联网全部网页中有81%是英文的[3]。我国网络伦理研究集中于网络侵权、网络沉溺、信息**等;西方国家的研究除基本理论探讨,如网络伦理的哲学基础、学科归属等外,还涉及到:网络知识产权、电子监视、网络安全、黑客伦理、全球伦理、电子商务伦理等。网络伦理的研究在西方国家起步早,速度较快。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论文题目有哪些

答: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论文题目如下:1、浅析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2、试析XX企业绩效考评的难点与重点3、浅谈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4、XX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5、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技巧6、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7、企业团队建设的开发与管理8、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探索9、服务外包企业职业生涯管理10、股份制合作企业劳动关系的初探11、浅析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12、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与发展13、企业劳资纠纷的初探14、失业问题的现状与对策15、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16、企业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的思考17、企业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分析19、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20、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21、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22、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评价体系23、XX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24、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新发展25、浅析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26、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27、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机制研究28、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29、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30、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31、基于目标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32、XX(某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33、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34、XX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5、强制分配法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36、XX地区职工社会保险研究37、中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管理对策38、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39、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40、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比较研究41、劳务派遣制度对企业同工同酬的影响研究42、XX企业的绩效薪酬研究4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离职问题研究4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的改进研究45、企业员工工作心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46、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47、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特征谈析48、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分析与机制设计49、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50、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

试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想潮的特征及文学成就?

1981年,朱虹在为《美国女作家作品选》的序中率先介绍了美国妇女文学的现状及女性主义思潮。1983年,她在《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的前言对西方妇女文学及美国的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思想和妇女研究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评述,特别分析了贝蒂佛里丹的《女性的奥秘》和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1984年,霍夫曼主编的《美国当代文学》出版,其中《妇女文学》一章系统地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当代美国妇女文学的特点。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译介方面形成了一个高峰,《外国文学》。在1986年第12期开辟“妇女专号,介绍了德国、美国、日本及印度等国家女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并于1988年设置了“妇女文学专栏,以影响较大的女性主义作家为对象,如多利丝·莱辛、爱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等。由于相关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妇女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等主题展开,影响并决定了当时及其后一段时间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倾向和方法。

试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想潮的特征及文学成就?

至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想潮的特征及文学成就

[试论如何加强自来水水质处理]自来水水质检测标准

  摘 要:水质处理是供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来水水质安全是居民安全用水的保证,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试着从造成自来水水质污染原因分析上,提出了加强自来水水源管理;净水厂严格水质把关;供水管网维护和管理;宣传安全饮水、自来水知识宣传教育几个方面,建立从原水、制水、输水,配水到用户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城镇和居民用水的安全,从而树立良好的自来水公司的形象,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自来水 水质处理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46-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自来水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自来水的水质得不到保证,也成为人们群众关心的话题。自来水的水质直接关系关系到居民饮用水的清洁状况,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自来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1)受外界污染,水源水质恶化。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力得到加强。但国家强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水域中近80%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源的安全标准。工业废水违规排放、农药中的有毒物质的残留,水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恶化。   (2)出厂水质是决定自来水水质的主要因素。自来水厂普遍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传统处理工艺来处理自来水。处理的过程中,监控不严或处理不当会造成出厂水浊度偏高,出水浊度高代表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同时微生物指标也随之高,消毒过程中氯同有机物、腐殖物相结合会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有机致癌物。水厂的工艺处理和水质监控直接影响出水水质。为保证居民用水安全,自来水厂要严格把好出水水质关。   (3)二次污染严重。出厂水尽管符合卫生保准,但很多因素导致自来水的二次污染。自来水水质二次污染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输水管道腐蚀、结垢。管道材质差、无内衬或内衬涂料不可靠,长期受到水的腐蚀会形成以氧化铁为主的结垢,同时有机物、微生物粘附滋生,出现铁、浑浊度、细菌等超标情况。   ②附属设施和管道的施工等因素影响。接口漏水或闸门渗漏,一旦失压会造成外部污水会通过漏点进入管内造成污染。排水阀门设置不合理,当没及时关闭或关闭不严,附近污水会渗漏进管道。甚至一些野蛮施工,重车辗压都会造成管线破裂,维修过后若不注意管道冲洗会带入大量泥沙。   ③管道是枝状管网,在管道末端用户用水量少,水在管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余氯耗尽,细菌滋生和沉积物积累,形成死水,导致污染。   ④二次供水污染。二次供水设备材料、设计不合理,配套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2 加强自来水水质处理的措施   (1)加强自来水水源管理。水源的质量与自来水的质量关系密切,原水受上游来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强流域管理是必要的,同时应该设置水源保护区,减少水体源头污染。如我厂投资近千万元将源水泵迁移到水厂上游3km处。由镇人大发文规定在取水头部的上、下游2km范围内不许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并设有水源保护标志;严格控制内河涌开闸排放,取水头部100m内设置明显警示牌严禁船只停靠和一切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活动。源水水质由区卫生防疫部门每两个月定期检查,以保障我厂的水源安全。   (2)自来水厂严格把关。自来水厂实行源水和制水过程的水质监测,设有出厂水和源水的生物鱼池,制定突发污染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充分发挥现有常规净化工艺处理同时学习和改进新技术、新工艺,应对水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在特殊的时期增加一些预处理工艺(投加高锰酸钾),改造和优化制水构筑物以提高水的净化质量。加强制水、净水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合理的加药,控制好浊度、酸碱度和余氯值,在根本上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稳定水质的生物性和化学性。厂内水质化验严格把关,及时指导制水,在符合国家标准下,尽量优化水质指标,减小副产物。同时发现水质问题立即上报、立即处理,及时的采取措施,尽快解决问题,以提高供水质量,保证用水安全。   (3)加快输水管道改造,加强管网维护和管理。   ①推广应用新型管材,加快对陈旧的管网进行有规划和更新改造。管道的选择,要保证管网水水质安全,内壁要能抗腐蚀又不析出有害物质。在对旧管道更新或者铺设新管道时可以用钢筋混凝土管、钢管、给水塑料管、球墨铸铁管等,逐步减少镀锌钢管的使用。旧城区管道因使用材质和使用年久,腐蚀严重易造成水质污染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划改造。新增和设计管网时尽量形成环状管网,因为环状管网比树状管线水质条件要好。   ②规范管道施工维修。在设计施工上,要严格的遵守给水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重视管道的基础设施,采用不停水开口技术,取消预留口。管道抢修完毕或者安装后要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   ③在维护管理方面,定期冲洗管道,尤其是小口径管道和管网末端的冲洗要保证一年不少于一次。同时定期排放消防栓水,避免管内与消防栓间的死水存在。还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新或处理,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   ④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对设备材料要严格选择,合理设计水箱的大小和位置,定期对水箱进行消毒、冲洗。制定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制度,会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水质监测,督促小区物业管理和业主对水箱、水池清洗、消毒。   (4)自来水知识宣传教育,让居民自我科学用水。居民在使用自来水用于食用前可先放水一段时间以冲刷管道,去除管道产生的物质。附近有其它工程动过水管时,应对“黄水”、“奶白水”有充分认识。自来水用于养鱼时要除氯再养等。水质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的大问题,居民要切实了解自来水才能保障用水安全。同时居民用户对水质进行终端监控,发现水质异常可向自来水公司反映投诉。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对加强自来水的水质处理,首先要对构成自来水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根据不同原因造成的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自来水的水质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炳臣.对自来水水质处理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2011(6).   [2] 耿允恭,李兆磊,刘长利.浅谈如何加强自来水水质处理[J].科技与生活,2011(15).   [3] 屈延娟.关于对自来水水质处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8).   [4] 李兆磊,张凯,戴秀纯.关于对自来水水质处理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   [5] 高亚萍.管网水质污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6(22).

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求一篇论文,题目:试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文明的走向

求一篇论文,题目:试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文...通货膨胀降低了持有股票的回报。如果收益增加10%但美元价值下降10%,那么持有股票就没有回报。为了弥补,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需要下降,以便在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后获得奖励。力。对于现如今的婚姻,离婚率是人人可以

试论述网络营销的理念

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的手段...网络营销更注重转化率...不像网络推广只关注流量....

试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研究

试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研究   论文摘要:研究生是高校比较特殊的群体,在他们身上具有独立意识强、自主学习时间多、心理压力大等特点。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提出研究生思政工作改进策略:健全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拓宽教育渠道,加强自我教育。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为30.12万人,2006年总数为1056283人,2007年总数达到1143637人。到2009年达到140万。从人才培养层次来看,研究生处于“象牙塔”的“塔尖”层次,较本科生而言,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注定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采取与本科生相同的教育方式,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特点,这样更有针对性,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   1.自主独立意识较强,但社会趋同性明显   应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入学年龄一般在23~24岁,其心理与生理已基本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有基本的判断事非的能力,具有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及同学间人际交往能力。也正因如此,一些研究生社会性较强,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个别研究生党员甚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疑问。   2.自主学习时间较多,但个体间交流较少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在校三年时间,第一学年主要是选修相关课程学分,由于专业方向不同,每人选修课程不尽相同;第二三学年时间,基本是由研究生自主支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实验、写作、答辩等环节。很多研究生在此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特别在工科院校,尤为突出。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跟随导师完成相关课题,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而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很少。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就是相同学科之间,不同导师指导的学生之间也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缺乏团结协作的氛围。   3.心理压力普遍较大   据韩勇在南京几个高校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92名研究生中,感到压力极大的占28.5%,压力很大的占36.5%,有些压力的占30.6%,压力不大的占4.4%,没有压力的占0%。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令一般人羡慕、代表着高知识群体的研究生其实承受着很大压力。这些压力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业上的压力,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不在于课程学习能不能过关及取得高分上,而在于能否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这是研究生培养阶段一个重要共识。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上的相对滑波,每个研究生要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在学位论文上有所创新,难度确实很大。其次是就业上的压力,有很多研究生当初读研的初衷就是因为本科毕业时没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将研究生作为跳板,期待三年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自身期望过高,压力也大。再次就是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多研究生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家里同时在供两个或三个孩子读书,除了种田以外父母又没有其他额外收入,经济相对窘迫。这部分学生往往要通过自己勤工助学或其他兼职来支付自己学费和生活费,压力较大。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难点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指特定主体(包括辅导员、德育教师、导师、校外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人员等)对于研究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重本科生轻研究生的现象,一些领导者认为,研究生已经成人,不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人员配备、财力的投入上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学工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本科生上,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二级学院学工办只负责本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相关教育不闻不问。   2.教育渠道不多,延续性不够   当前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一是以课程的形式。以工科类研究生为例,一般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学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二是以讲座形式。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参加一次形势与政策讲座。相对于研究生三年学习时间,仅通过课程与讲座这两种方式实现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第二、第三学年基本是放任自流,不作任何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育的连续性不够。   3.教育主体相对单一   很多高校提出“导师负责制”的口号,这种口号产生的结果就是研究生从一进校就隶属于自己的导师,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机会最多,无论是在课程学习指导还是参加科研项目,及至指导最后的学位论文,导师不仅在学术上,在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也肩负了很大的责任。众所周知,导师队伍结构复杂,如果有的导师本身科研任务较重,且又不擅长与学生沟通交流,没有管理经验,这样的“导师负责制”也仅仅是指学术上的负责制,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空白。如果个别导师思想比较偏激,这样的言传身教还往往容易对研究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些高校尽管配备了研究生班主任,由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或研究生导师兼任,但经常是形式上的,这些老师也未能尽到班主任职责,平时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三、改进策略   1.健全思政教育管理体制   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处职能偏重于研究生日常教学运行及管理,属于业务部门,如果依靠这一个部门来做好研究生各方面的工作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工作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两条线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构建立体的研究生教育网络。在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下,可将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归口到学院学工办,与本科生一道,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在学院学工办设研究生辅导员岗位,明确职责。这样可以很好地杜绝部分高校由学院研究生秘书额外承担辅导员工作,却职责不明,因此造成学院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人过问的情况。   2.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   首先,不能片面地理解“导师负责制”,即不要完全依靠研究生导师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导师主要还是在学术上给予学生引领。其次,要选聘责任心强、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或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班主任对班级日常管理的作用,而不是徒有虚名。充分发挥研究生班级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借开展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支部学习等组织活动的契机,与全体研究生党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偏颇的苗头及时予以引导。再次,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辅导员作用,辅导员与研究生交流更多,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在研究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惑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家庭贫困的研究生,由于经济压力比较大,考虑的问题比较多,情绪波动较普通同学要大,心理相对自卑,不合群,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作为辅导员要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并设法帮助解决、排解。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 在分析当前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项对策,即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政治建警;严格落实制度,形成合力;完善教育模式,服务中心工作部署;提升政工干部的素质;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活力。   论文关键词: 部队;思想政治;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完成好各项公安边防保卫任务的重要保证。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做保障,公安边防部队就不可能很好地维护好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公安边防工作,就不可能凝聚人心、统一步调、激励士气。   一、当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工作队伍比较薄弱   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部分政工干部缺乏对政治工作的系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基层政工干部由于受错误思想的影响,认为政治工作是虚的、抽象的、很难做出成绩,感到工作没有方向,看不到前途,失去对政治工作的热情。由于自己不想学习和研究探讨政治工作,使个人能力素质不能和现实工作相适应,因此在面对官兵时,大道理不会讲,小道理讲不透,政治工作无法向高层次发展。另外,根据公安边防部队的情况,连级单位比较少,营级单位比较多,造成连排职政工干部很少,不能从根本上形成政工干部后备力量,这也是基层政治工作薄弱的原因之一。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不够   从当前部队的实际情况来看,鉴于执勤执法、安全保卫等各项边防保卫工作任务繁重的压力,基层单位往往无暇顾及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对思想政治工作定位缺乏准确的把握,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官兵深层次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这些又反过来影响中心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不出来。   (三)政治教育方法简单,效果不理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简单,重在说教,仍把单调陈旧的照本宣科、我讲你听的灌输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依然采用“一上课、二讨论、三总结”的老模式,把教育等同于集中学习,忽视了青年官兵思想活跃、追新求异、讲究民主的特点,导致官兵不愿听、不想听、听不进,对思想政治教育反感厌烦,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韧劲与合力   部分基层干部对经常性思想工作,希望一经努力就能立竿见影,在思想上不愿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缺乏韧劲。另外,经常性思想工作需要大家一起来做,但个别基层单位的党支部在发动广大官兵参与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团支部、武警委员会开展配合活动比较少,仅靠政工干部跳“独脚舞”,形不成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合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要求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有的政工干部不能充分认识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也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对自身的要求不高,工作标准低,开展政治工作蜻蜓点水,满足于不出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二)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   少数基层单位的领导为追求单位和个人的政绩,在工作中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装点单位的门面上,放在上级领导看得见的工作上,对思想政治工作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见效慢”的工作往往放在一边,重视不够。有的为了迎合上级的口味或者应付上级的检查,做做样子、搞搞形式、走走过场、补补笔记,不愿意真正扑下身子去做细致的工作。   (三)运行机制的缺陷有待改进   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查考核办法。如政治工作如何评估、政治教育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官兵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是否真的提高,这些我们都没有办法来衡量,没有办法去总结。正是没有良性的政治教育体系,因而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质效不高。   (四)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教育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公安边防部队长期的习惯有关,首先强调的是公安性质的工作,对部队的军事性要求次之,认为主要是完成公安工作,而不够重视队伍建设,边防保卫工作任务完成了,但官兵思想意识跟不上,尽管各级陆续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制度、规定,但远没有达到像执勤、训练那样完善、规范。而我们目前开展的政治教育,大多忽视了官兵思想层次的多样性,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有脱离实际的现象。

试论基层纪委如何做好查办案件的工作

三、解决对策针对目前基层纪委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现就提出如下解决对策:(一)转变工作意识,积极主动办案查办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是纪委监察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该工作进行的好坏事关政权稳定、社会安定以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作为基层纪委领导,要将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作为第一要职,要经常过问案件查办工作,为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解决困难、创造条件。办案人员要进一步深入认识查办案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断增强查案意识,加大查案力度,要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的思想,“查不了案不称职”的共识和“不办案就是放纵腐败”的新理念,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必修课”,变“不想查”为“积极主动地去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二)扩宽线索来源,注重初查工作查办案件,首先要解决“无案可查”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线索问题。针对目前线索来源渠道单一、不畅等问题,要扩大宣传,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对有关检举、投诉的群众来信来访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主动出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同时,要深入一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善于从中发现案源。(三)完善办案机制,责任落实到人一是建立查办案件工作责任制。把办案工作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纳入年度考核任务,明确党委书记为查办案件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对当年查办案件工作无能完成任务的,所在单位不能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并责令所在单位的领导应提出改进措施。二是坚持分片督查制度。由上级纪委与各乡镇建立查办案件分片负责制,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局长要分片包口,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帮助。三是建立案件通报例会制度。上级纪委对各基层纪委查办案件情况逐月通报,定期召开办案工作会议,分析办案形势,交流办案经验,对办案得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办案合力一是要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以及组织人事、工商、海关、审计等机关和部门有关违纪违法线索通报制度,变被动为主动。二是要健全完善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对于查处大案要案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复杂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三是要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和证据转化方面的协调机制。建议以反腐败协调小组名义发文,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可采取多种配合方式,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办案成本,提高办案工作效率。(五)注重业务学习,增强办案能力针对目前基层纪检干部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注重业务学习。要经常举办业务培训班,组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系统学习案件检查、信访受理、案件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重点掌握查办案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并结合本地已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用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案件检查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来提高基层纪检干部查办案件的综合素质。二是重视对新办案人员的培养。对于刚刚进入新上岗的同志,要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角色,把握办案的基本要求;对业务素质一般的同志,帮助其拓宽办案思路,提高突破案件的水平;对业务水平较强的同志,则帮助其提高查处大要案的能力。

政工论文:试论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重视民生,服务人民,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本质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觉悟,引导人们自觉担负起单位振兴和发展的重任,坚定不移地为单位分忧、为单位担责。抓住了职工这个主体,就找到了创造性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金钥匙"。首先,满足人们进步成才愿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培养、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人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得到进步和发展,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其次,围绕中心工作解疑释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深入浅出地对其进行说服和解释,增强干部群众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及时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再次,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孤立地去做,而是要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更加关注民生,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认真落实承诺制度,把关心、理解、尊重、爱护、帮助职工群众,作为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确保社会稳定,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二、强化学习,创新方法,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随着改革深入、机构精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而工作任务和要求却越来越高,很多政工干部都面临着再学习、再提高的问题,老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综合协调统筹能力服务改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2.求真务实,言传身教。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务实的作风,更需要克服形式主义的东西,尤其是身处基层一线的政工干部,与职工面对面,更应正视这一问题,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认真查摆形式主义在工作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和危害,切实找准问题的根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从思想上远离形式主义,从制度上防止形式主义,从工作中避免形式主义,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和表率作用推动各项工作。3.讲究方法,注重协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不行,仅凭一个方面也不行,要善于团结和协调各方力量,盘活和整合各种资源,打起帅旗,统领各方,为我所用,努力构建起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一个目标同向、渠道各异、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三、振奋精神,创新机制,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1.创新组织体系,构建责任机制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创新是关键。必须从组织领导上、岗位职责上构建共同的责任体系,明确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形成齐抓共干的合力,做到管人管事与管思想相统一,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时时处处有人管、有人做。2.创新运行机制,构建纳入体系。要努力克服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中心工作的倾向,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中心任务各自循环、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做到改革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同表彰,完全融入到一体化考核中,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3.创新动力机制,构建保障体系。

试论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

 所谓“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不过,乡土文学中也亦时常出现粗犷的民俗,剽悍的民风,甚至是野蛮的陋俗、愚昧的乡规和残酷的阶级压迫,所以,如果认为乡土文学只是叙述心灵的净土或只描写诗意的田园风光,显然不够全面。乡土文学中,粗犷的阳刚之气与纤细的阴柔之美同在,化外之境的淳朴人性和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都可以为乡土文学所容纳,而愚昧与文明的冲突,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更是形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主题。至于乡土文学的作家,如沈从文,自命为“乡下人”,刘绍棠,自称为“土著”,他们的乡土作品的视野,表面上看,似乎只专注于乡土间的纯美故事;细究起来,现当代任何一位以乡土文学为题材的小说家,几乎都无法完全回避关于现代意识和外部世界对乡村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以直接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另一些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叙述可能间接地表达对于现代文明的某种否定态度。但是,不管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对现代文明取何种态度,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并非封闭的“乡土文学”,这一题材的文学类型,总是直接或间接应对着现代文明的挑战。  据考证,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在现代中国,最早的是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 “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1936年,茅盾更进一步指出“乡土文学”最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对乡土风情的单纯描绘:“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2)如果以茅盾的“乡土文学”观念为圭臬,那么,鲁迅笔下的乡土世界无疑最具代表性。在末庄、土谷祠、乌蓬船、咸亨酒店构成的乡土环境中,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的眼光揭示着乡土人物的麻木、愚昧和残酷。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世界里,乡土环境,绝对不是寄予着某种人生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扼杀民族生命力的所在。鲁镇和末庄几乎可以等同于鲁迅所说的“铁屋子”。大概只有在回忆童年的叙述中,鲁迅才对故乡表现出些许的温情。而鲁迅对乡土环境的严峻态度,实际上为现代的许多进步作家所接受,所追随。在乡土生活和风习画面中寄予重大的社会命题,显示社会的变迁和变迁社会中的人物成为中国现代作家孜孜以求的一种乡土文学的叙事模式。鲁彦、许钦文、蹇先艾、台静农、许杰、彭家煌、沙汀、艾芜等一批现代乡土作家,以朴实细密的写实风格书写老中国儿女在各自的乡土上发生的种种悲剧性故事:宗法制的农村中的世态炎凉和无产者的不幸,封建等级制度延伸出的生活逻辑和社会心理对贱者、弱者不动声色的毁灭,封闭的边远乡村中原始野蛮习俗对人民的播弄和控制,等等。在这些乡土文学中,被台静农称为“地之子”的现代中国农村的老百姓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而小说叙述者所营造出的愚昧与冷漠、悲哀与阴郁交织着的乡村氛围,表现出这批乡土作家对当时中国最低层社会的强烈使命感。当然,这批乡土作家同时还是农村痼疾的解剖家,如沙汀,以尖锐的讽刺的笔法,写出了“半人半兽”“土著”人物把持的乡镇中的黑暗和无常。  对乡土世界中政治、经济、阶级斗争问题的关注,乃是现当代中国的乡土文学的相当重要的一个叙事潮流。从早期具有左翼色彩的乡土文学创作开始,延续到抗战期间的赵树理、孙犁,形成了“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的乡土小说流派。在赵树理、孙犁的乡土小说中,政治斗争故事和战争故事已经成为主宰。不过,在关于政治和战争的叙述中,这些作家通常以普通农民为视角,所以,他们的叙述和思维依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特别是孙犁,他的乡土小说,塑造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乡村普通百姓的乐观、无私和勇敢,具有一种鼓舞大众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诗意向上的力量。而这种以革命为脉络的乡土文学,发展到合作化题材阶段,事实上其叙述者都转变为的具有敏锐政治意识的全知者,他们以乡土小说为输出革命和继续革命理念的所在,并十分注意塑造乡土世界中具有高度革命觉悟的农村“革命新人”,这些作家,以柳青和浩然为主要代表。  与具有进步色彩或直接参加革命的乡土作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另一批陶醉于田园风光的现代乡土作家,其中成名于20、30年代的废名和沈从文最有代表性。废名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少年和姑娘在夕阳下逗留嬉戏,行人挑夫在杨柳树下乘凉喝茶,农家乐的一派祥和而繁忙的快乐景象完全抹去了现代农村中血腥的一面,谱写出一曲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至于沈从文的创作,也多注意刻画乡土中的“粗糙的灵魂”和“单纯的情欲”。沈从文描绘的山寨、码头宁静而秀美,宛如一副副古朴奇幻的风俗画。特别是在这些“化外之境”中发生的爱情故事,更有令人一唱三叹之妙。《边城》中少女翠翠的爱情观和爱情经历,单纯而美丽,有着未受现代都市文明污染的清澈和微妙。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世界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禽兽在做梦,草木能谈吐,大自然的“神性”成为乡土世界沉默的主宰。那么,沈从文意图在他的宁静超脱的乡土作品中寄寓什么样的主题呢?是“人性”。沈从文在他《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言明:“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那么,我们有必要追问的是,沈从文是不是以“人性”的小庙的构造回避可能存在的残酷现实,从而“美化落后”“诗化麻木”呢?如果这样看待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确实是过于粗暴简单了。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即使是最精美的篇章,也在述说着某种无法抗拒的悲凉。翠翠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在亲人的死亡和情人的离去的现实面前,不也宣告了诗意的神话的破灭了吗?而沈从文的另一名篇《丈夫》,几乎完全可以将其视为关于乡村底层人物的一曲悲歌。进入乡土文学纯美境界的沈从文,未必就不懂的社会的苦痛,只不过他是以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的边缘性异质性的乡土文化的叙述,显示处于弱势的边缘文化中沉静深远的生命力量,从而内在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构成了超越性的批判。在新时期的乡土文学写作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沈从文式乡土文学写作类型的延续。在汪曾祺等作家的乡土文学作品中,沈从文式的清澈空灵被赋予更为乐观明朗的特征。另外,沈从文的乡土文学,还开创了以展现“异质文化”中人性轨迹来表明文化成规对人的影响的写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新时期为韩少功、李锐这样的作家所承继。不过,韩少功式的视角要比沈从文更“客观”、更“中性”,他们更直接地也更热衷于叙述、分析他们所看到的“异质文化”之内发生的种种故事。正如李庆西对韩少功的《爸爸爸》的叙述者态度的分析:“就审美主体而言,完全是局外人的态度,对一切都保持着老于世故的缄默。这倒并非自以为是的冷眼观照,而是一种宽宏、旷达的心境。所以不奇怪,这里没有鲁迅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叙述者的意向,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认同。”(3)韩少功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是否认同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韩少功的确善于模拟“局外人”的视角,反复打量他眼中的乡土人物乡土习俗的种种文化规定性。这种冷静的写作态度,在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中达到了极为自觉的阶段。《马桥词典》中,乡土,特别是乡土语言,成了乡土文化中最有趣也有富有历史深度的缩影和索引。表面上,马桥是一个静态的存在,惟有“局外人”的视角,才可能将现代文明对马桥的影响看得如此透彻,并获得丰富的诠释。在“地球村”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当代,以韩少功、李锐、张炜为代表的中国作家们,已经不再象刘绍棠那样以自我情感的过分投入作为呵护乡土文学的写作姿态,而是站在一个更自觉更冷峻的制高点,以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叙述着中华各地乡土文化的变迁。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在企业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人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工具。企业的管理机制是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方面。有效地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个员工的重要保障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统一员工的思想脉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员工和部门间的关系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和不断改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企业进行企业的凝聚力相关。与员工的思想纯洁和工作氛围是好的或坏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关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新的时代,在现代企业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科学性,在实践中,它使更多的可控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改造和塑造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理,行为的工作。    二、企业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素质的员工会改变。此外,新老观念的猛烈碰撞,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影响团队的稳定,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首先是认识问题。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益跟进;随后在旧的沉闷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空的说教的形式的内容。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匹配。这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仍然主要是在说的。没办法,专门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再次出现的团队建设的知识缺乏,管理弱化现象。在强调的思想政治管理的缺位,而且参与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经济工作。   由此可见,企业要放手去抓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要结合新思维、新方法、新理念推进科学化、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导引作用。在思想政治和谐企业全体员工的基本和谐。这种和谐强调所有人员的绩效都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理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岗位工作。在时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企业员工的思维去做。为了客观准确地发布情况,为员工做好救济难题困难,在它的指导和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时强调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企业政策的实施,在一个完整的将统一企业的形成,团结和带领员工保证企业政策的实施。   第二。激励作用。企业参与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竞争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形成,企业发展,利益共同体。电流。特别是,工人需要明确新的目标和任务,新的特点和难点,提出新的要求和责任,激发新的考验和挑战的责任和意识努力工作的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建立一个企业的目标,使员工与企业价值的??和愿景,鼓励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特长的优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实践,此外。先进的模型选择树。由于对员工的先进模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员工弘扬正气,激发后进员工找到差距。典型的内部研究的形成,在典型的良好氛围。唤起员工的内在动机。   第三,凝聚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另一个作用就是有凝聚企业的正能量,使企业全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作用。发挥凝聚作用就是要抓住企业在市场经济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通过民主改革、教育互沟通的方式。帮助员工化解矛盾、协调各种关系。把问题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把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范畴,培育出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稳定作用。科学健康的思想政治工作犹如春风化雨。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发挥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重要作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企业和谐安定和发展。为企业员工办实事好事。在办实事好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在服务员工中引导提高精神境界。谈到稳定人心,要强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要做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企务公开。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更有归属感。才能脚踏实地的融入到企业当中,为企业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团队稳定和纯洁。促进企业向着良性趋势发展,实现企业及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措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企业必将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要认清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服务于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要积极主动去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适时,方法适当。形式适用。 ;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 “四个结合”,推行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1.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到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一道去做,这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和总目标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服务,就不能离开自己的服务对象。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研究和探索本单位干部职工在各项工作业务活动中的思想及其变化,全面掌握和了解干部职工思想、生活、工作和家庭社会环境情况,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把思想发动,鼓动督促,总结表彰与各阶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消除消极因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任务完成的目的。    2.坚持一般教育与个别工作相结合    一般教育与个别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一般教育时必须与个别工作有机统一。一般教育要切合实际,把握重点,找准问题,既要切合党在各个时期的总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际,也要切合本单位、本地方的实际,找准带有共同性、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对症下药,避免和防止形式主义的产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个别工作,以点带面,达到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个别工作要做好调查研究,有的放矢,重点突破,育一教百,以点上的突破来推动全面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3.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从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去逐步地加以解决;对于那些目前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应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争取谅解。而不是以消极的、冷漠的态度待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用热心去帮助人,用真情去感动人,以达到教育人、提高人的目的。在积极做好思想教育的同时要把干部职工的物质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在政策范围内千方百计提高和改善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广大干部职工安心本职,服从大局,努力工作。   4.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立制度和健全机制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及时建立制度和健全机制。要按照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青妇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的总要求,单位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各部门要明确分工,互相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单位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它领导成员要明确职责,承担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考核与业务工作一起量化管理。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有一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关心专业政工干部,不断提高专业政工干部的地位,激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活力。同时也要做好专业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安心本职,勇于奉献,开拓创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贡献。   (二)要在广大职工中强化市场意识教育   企业要进入市场,职工的思想首先要进入市场,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必须在全体职工中进行商品经济、市场意识等常识的教育,使职工懂得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等基本常识,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走向市场的客观必然性等,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思想和作风,增强企业和职工面对市场,进入市场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三)要牢固树立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性。   在市场面前,优胜劣汰,决定企业的命运,也影响着职工的利益,尤其是企业处于困境状况时,如何使职工精神振作起来,度过难关,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其效果也更为显著。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一道去做,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确保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四)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   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在保持企业政工机构和政工人员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分期分批培训政工干部,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人格修养、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针和方法,创造性地卓有成效地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要依靠行政干部、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过去仅靠少数人去做、靠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去抓,转变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职工群众一起做,形成全方位、主体交叉的网络体系,扩大辐射面。    (五)要坚定不移地依靠职工群众,增强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改革的动力。新时期的社会风气、道德环境、网络诉怨,职工面对改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现各种各样心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都属正常现象。针对职工的种种心态,因势利导、理顺情绪、感情投入、化解矛盾,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启发职工参加改革的觉悟和自觉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建言献策,主动参与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同时,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确立职工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有效发挥,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试论述茶艺、茶道、茶俗的主要区别的什么

我的空间有这方面的文章论述。

试论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试论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导语:如今,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防止出现为个人利益而盲目进行赊销的行为。    摘要: 企业销售产品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式,即现销和赊销。虽然赊销在扩大销售量、减少库存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比其他结算方式有更大的优势,但赊销必然会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它已经成为企业流动资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损益状况。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应收账款;原因;影响;风险控制    1 管理应收账款的意义   1.1 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列为流动资产,其范围是指那些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的应收款项。    1.2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一是商业竞争。这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价格、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手段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有些企业考虑片面,在未对付款人进行资信度深入调查和对应收账款的风险作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便盲目地对其进行赊销造成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居高不下。   二是信用机制不健全。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又一主要原因。市场经济、信用经济占主导地位,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对于诚信经营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有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资金紧张,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拖欠资金现象。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等也缺乏相应的了解,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发生容易收回难。   三是企业管理不善。我国企业的管理者中很多都只重视销售但忽略对应收账款等的内部管理,而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又相对缺乏。如对外的赊销行为一般由销售部门负责,对于赊销的对象,尤其是老客户往往根据其以往的信誉决定,却缺少专门制定的信用标准,这样的盲目和掉以轻心很容易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无法得到解决。    1.3 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一是盘活企业资金,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降低企业在外资金,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化,减少不必要的财务费用。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更好地驾驭市场。   二是可以增加企业经营成果。为管理和追回在外应收账款,无形中就会增加管理这方面的人员开支和各项相关费用开支,多支出管理费用。种种减少下来的费用,都可以转为企业经营业绩,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果。    2 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2.1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现状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    2.2 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面影响。①扩大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扩大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赊销的促进销售的作用较明显,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市场具有更重要意义。②降低存货、减少开支。企业持有存货,要增加管理费、保险费、储存费等支出,但是持有应收账款就不会有上述支出。所以当存货较多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较为优惠的赊销方式,减少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2)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①占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降低资金的周转速度。②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虽然赊销能产生较多的利润,但并没有真正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使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费用和税金,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③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营业绩。   2.3 应收账款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增加会造成企业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增加,同时还会夸大经营成果。因为我国的会计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当期发生的赊销额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账面利润的增加不能表示如期实现的现金流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经营利润,加大风险成本。由于企业未能形成现实的现金流入,但已经计入当期收入,便会增加税金等费用支出,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3 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    3.1 事前控制   (1)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作用是对销售部门提出的赊销申请,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授权审批制度进行审批。因此,这个部门应收集相关客户的资料,在审批前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审查,详细了解客户的经济性质、资金状况、主营业务、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和以往的信誉记录等,经过仔细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赊销,并将最终的审查结果记录于赊销申请单上。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①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②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③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3.2 事中控制   (1)一旦客户经营状况等出现异常并有可能危及到本企业账款的顺利收回,信用管理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督促相关销售人员及时催收账款。另外,信用管理部门还应根据会计部门提供的财务分析数据,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原来的信用政策,适应企业现实的发展。 ;

什么是跨境资本流动【试论我国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与风险防范】

  一、我国应保持适度的资本流动管制政策  鉴于跨境短期资本无序流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有一种观点认为,为减少隐性资本流入现象,实现资本流动的风险可见和风险可控,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对金融安全是有益的。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时代,直接资本管制的有效度在下降,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结合我国现状,随着我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资本项目管制以及经常项目可兑换二者并存的现象导致在外汇活动交易中出现的迂回绕道、规避管制等问题严重发生,跨国公司凭借本国企业内部较成熟的资金运作以及管理模式等方式,突破现有资本管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利用非资本账户进入我国。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实施适度资本流动管制就没有意义。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表1中所示,9个发展中国家从1980年到1997年发生的总共12起金融危机中,除了2例没有记录的外,有6例是发生在金融开放5年内的。因此从经验上来讲,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初期(5年内)因为开放的节奏和步调把握不好而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所受到的直接冲击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均非常有限,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直接得益于我国审慎的金融开放战略。而我国作为一个转型中新兴经济体,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成熟性和脆弱性问题是现实地存在的。虽然从长期来看,全面对外开放、与世界金融市场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能够确凿无误地表明,在现时条件下过早地全面开放资本项目所带来的收益,将会大于实行适度资本项目管制所带来的成本。放开资本项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资本流动的风险可见,但联系我国国内现实的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这样操作却不一定能够实现风险可控。   总之,发展中国家适当控制金融开放的节奏,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类国家实施金融控制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因为越是发达的金融体系,相应金融创新的手段和工具也越多,自然也会有越多的规避管制的措施和方式。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发育尚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一方面,为防范跨境短期资本的掠夺性冲击,保护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完全有必要保持适当的管制措施,另一方面,如果从前述的金融体系发达程度和资本管制效率成反比的观点出发,相比发达经济体而言,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境内资本流动管制的效率应该是相对地更为值得期待的。   虽然并不能指望我国现有的资本流动管制措施完全杜绝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现象,但是至少这可以增加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交易成本以及其相关的政策、法律风险。除非我国整体经济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得到全面改善、抗风险冲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以及市场的自我修复和矫正能力得到全面增强,否则,仍然须要继续维持必要的资本流动管制措施,以构造一个抵御外部冲击的防火墙。   二、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代表性国际经验   如果对世界上各个新兴经济体在应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问题上的一些代表性经验和措施进行总结,则主要有征收“托宾税”、 “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直接入市进行逆投机操作和有针对性地直接实施管制等。   第一,征收“托宾税”。在针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现象的政策调节措施中,讨论最为热烈的是征收所谓“托宾税”的办法。托宾从增加汇率投机成本的角度,主张往市场的车轮下撒一些沙子,他提出依据外汇交易次数,对即期外汇交易征收各国认可的统一税,这样可以保证以下两点:降低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威胁概率,使得投机性冲击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使投资者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但不可忽略的是,对次税收渠道管制政策,很多学者还是提出了质疑。Spahn(1995)建议实行“二级托宾税”(two-tier Tobin tax)的税制。他认为可以事先确定一个汇率波动的合理上下限,当汇率在走廊之内波动时,仅对相关外汇交易课以较低的税率,对衍生外汇交易则实行更低的税率;当汇率波动超过了限度时,则对相关外汇交易施以重税。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外汇市场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抑制和打击外汇投机。然而,以D.Folkerts-Landau为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小组(1996)的结论却这样认为,假如资本流入是暂时的情况,那么这类对短期资本流动征税的政策就是有效的。相反,如果资本流入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或者是说这类限制性的政策实施时间越长,那么这类的政策不但会达不到效果,而且会对待国内的金融体系起到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第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Unremunerated Reserve Requirem-   ent,URR)。它是一种隐含的对资本流入的一种征税方式。无息存款准备金需要国内的居民把借入的外币负债的一定百分比存在中央银行,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期限的时候才可以动用它,而且中央银行对此准备金不需要支付利息。中央银行对准备金比率和存放期限进行一定的调整,这种调整时根据资本流入的不断变化和货币政策的需要来判断的。所以灵活使用就成了它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无息存款准备金作为资本管制的一种形式,要求优于对资本流入的直接禁止,因为虽然它是一种影响收益和成本的管制,但仍然具有市场特征。另外,即使是一种资本管制,但是它却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对冲工具,而且还是拥有自动对冲的功能的的工具。对短期资本具有严惩严厉的特征是无息存款准备金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因此可以抑制投机性资本的流动。然而,URR也有着一般资本管制所共有的局限性,如增加了对外融资的的成本等。而起,经过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实施管制的国家比实施资本管制的国家具有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利率。此外,也有很多学者对这一措施的实际有效性表示了怀疑。   第三,直接入市进行逆投机操作。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遭受跨境短期资本掠夺性投机冲击之时,应该如何保持本地金融市场的稳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香港政府在直接入市进行反投机操作的过程中,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应对模式。香港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通过法规的方式努力增强市场透明度的同时,由政府当局直接介入市场交易,以对手盘的身份,逆投机者的做法而行之。香港模式在不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好处的前提下,也抑制了跨境资本投机冲击所带来的风险,这是其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就香港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来看,它实际上是投机方和反投机方在金融实力上的直接对抗和角力。香港在当时拥有位居世界第三的外汇储备作为物质后盾,因而其敢于同狼群一般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们直接肉搏抗衡。但是对于外汇储备不足的经济体,则他们将很难移植学习香港模式来对抗跨境短期资本的投机冲击。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目前所持有的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无疑在抑制危机恐慌情绪和威慑掠夺性投机冲击行为方面,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试论述如何加快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答案】: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的政策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积极? 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各类专业服务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总结和推广一批包括生产托管在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模式,推动服务模式创新,用典型服务模式引领社会化服务发展。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支持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通过组织和经营模式创新,组织小农户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统一接受耕种防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同时,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托管”等方式,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性服务。加快培育规范化服务市场。为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护小农户利益,培育规范化服务市场,以推进服务标准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标准服务合同、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等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给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涉农企业税费优惠、信贷支持。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从事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试论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答案】:(1)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以小农户为主要农业经营主体的国家,小农户不仅是农业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合理分工、精耕细作等诸多优势。但也毋庸讳言,小农经营存在规模狭小、抗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其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和消费升级需要。只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专业化、规模化、高效率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农户的现代化改造,将小农经营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绿色、生态、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要素投入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面源污染等,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突出问题,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有利条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集聚科技、信息、资金、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利用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收、产业链管理等现代化服务,不仅能有效实现各种生产资料的集约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收益是主要途径,一方面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空间。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通过服务主体在农资、农技、农机等方面的规模化供给,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可以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还可以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全链条升级,提升农民增收空间。

试论关键岗位人才储备

试论关键岗位人才储备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岗位,把握着公司的核心技术和重要资源,一旦这些岗位上的员工流失,必然会大大地削弱公司的竞争实力,对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试论关键岗位人才储备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本文从企业关键岗位人才储备的重要意义出发,论述了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机制构建的主要步骤,对企业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机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关键词: 关键岗位; 人才储备; 构建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保持人才上风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治理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人才储备,又称为企业接班人计划(Succession Planning),或者治理继续人计划,是指公司确定和持续追踪关键岗位的高潜能人才,并对这些高潜能人才进行开发的过程。它主要为公司远景战略的发展提前储备人才,服从和服务于公司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近年来,部分企业对企业扩张中治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开始反思,逐步意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对企业人才储备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因人才活动、流失造成的岗位空缺没有人及时补充,人力资源缺乏、后备气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人员活动率较高的今天,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尤其是关键岗位人才的储备已成为企业发展确当务之急。   二、关键岗位人才储备的意义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岗位,把握着公司的核心技术和重要资源,一旦这些岗位上的员工流失,必然会大大地削弱公司的竞争实力,对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有甚者,这将可能导致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提前做好这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机制推动了企业用人观念和用人机制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对企业留住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企业做大做强,我国众多企业纷纷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把人才储备从战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如在储备人才的选拔上,企业认真分析和提炼了企业内关键岗位所需人才的资质特点和标准,通过内部和外部招聘的方式为相关岗位选拔合适人员;在储备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上,企业充分考虑了员工个人发展需要,为储备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裕的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储备人才自我开发的能力,实现企业与储备人才发展的双赢;在储备人才的留用上,现在我国众多企业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科学的薪酬体系和激励体系,并注重对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科学治理与运用,专心关爱和尊重他们,将他们视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充足的储备人才可以减少关键岗位人事变动所带来的损失。   一方面,伴随着企业人员的活动,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减少突发的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意外损失。如拥有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治理人员忽然辞职;企业的核心人才发生意外事故忽然身亡时,假如企业人才储备不足,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人来接替,这将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另一方面,充足的人才储备能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支出。伴随着人才的流失,企业务必又要抓紧招聘新员工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等。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由于招聘、培训新员工所带来的用度支出。而且,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对于技术岗位和高级治理岗位的人才,企业要支付更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他们,这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企业做好人才储备,通过平时日积月累地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可以减少因人事变动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用度的巨大支出。   (3) 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21世纪,人才已成为支撑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之所以被称为人才,就是由于他们具有明显高于社会均匀水平的单项能力或综合能力。尤其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中,人才无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一个企业拥有的人才越多、人才的水平越高,那么该企业开展本职工作的能力越强,在同行业中越具有上风[1]。尤其在企业的竞争中,关键岗位人才的作用是难以替换的,一旦离开他们,企业的其他资源就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甚至会丧失其市场价值。因此,做好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工作,加强企业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能不断提升关键岗位人才的从业能力,进步他们办事的效率;能振作士气,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公司认可和重视,从而有更强的动力去努力工作;同时这也将可能为企业造就一支目标明确、合作愉快、技术娴熟的团队,使之在竞争中将发挥更加无可相比的作用[2]。   三、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机制的构建   不同的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决定了组织中有不同的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所以,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库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公司内部的岗位进行分类,确定关键岗位;其次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岗位的人才胜任能力挑选合适的储备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以使其胜任该岗位。   1. 关键岗位的识别   关键岗位是指那些在业务流程中起关键作用或重要的辅助作用,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较直接或重大影响,且岗位相对比较固定,难以被其他岗位所替换,或是专业性较强、难以招募的人才性岗位。由此可知,关键岗位包括战略价值和人员配备的难度或稀缺性两个主要维度。战略价值是指该岗位对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可以结合公司产品、经营定位来评估;人员配备的难度或稀缺性是指适合该岗位的人才市场供给量与企业需求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越是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企业就越不容易找到适合的人才,稀缺性就更强。稀缺性需要在了解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情况后通过评估或市场调查的形式确定。   按照九宫格治理方式,以战略价值与人员配备的难度为主要指标,确定企业关键岗位,方式如下:X轴表示岗位的战略价值,依次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Y轴表示人员配备的难度,也依次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这样X轴与Y轴交叉组成九宫格,每一格代表一类岗位。战略价值处于中、高地位,且该岗位所需求的人才高度稀缺;或战略价值高,人员配备难度中、高,那么这样的岗位被定为关键岗位。战略价值和人员配备稀缺性都处于中的岗位被定为重点岗位,其他则为非重点岗位。   2. 关键岗位储备人才的初选   不同的企业战略目标和核心能力对企业核心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和技术水同等素质特征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企业要把对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战略目标的追求转化为对核心人才素质特征的要求后才能确保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是根据麦克里兰(McClelland)博士的胜任能力模型来甄选储备人才。实际应用中,储备人才甑选的依据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绩效考核结果;二是综合素质考评;三是人才盘点;四是外部招聘或经人推荐;五是通过素质模型测评和资格审查;六是职业化标准评价。本文主要依据胜任能力综合测评及其行为表现(主要是绩效表现)来甄选储备人才。具体而言,将胜任能力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并用纵轴表示;将行为表现划分为好、一般、差3个等级,并用横轴表示。对于胜任能力较高、行为表现好的人员首先考虑将其确定为关键岗位候选人员;胜任能力高、行为表现一般,行为表现好、胜任能力中,行为表现一般、胜任能力中的人员其次考虑;对于胜任能力低、行为表现差的人员一般不予考虑。   3. 人才的复评及优化调整   储备人才初步确认后,需要对候选人的素质、潜能、业绩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对接班人按其综合评估进行排序,对初选人员进行优化调整。360度反馈评价作为一种新的业绩改进方法,在对关键岗位储备人才的复评及优化调整中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保证评价的全方位和客观性。   360度评价是一种全方位评价或多源评价,它是指从不同层面的人员中收集信息,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方法。给出评价意见的人员都是与被考评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一般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在360度测评中,并不是所有测评人对于被测评人考量的维度都相同。事实上,由于不同的测评人看被测评人的角度不同,与其接触间隔不同,其所了解的信息也不同,从而产生对被测评人不同的评价。经过对这些测评人评价的综合汇总,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信息,这就避免了仅凭直接上司评价容易片面的`缺陷。同时,在360度测评中,并不是每个测评人的评价都被赋予同样的权重,根据测评人与被测评人关系的不同和信息量的不同,其评价的权重也应有所不同。   4. 人才的培养   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才。培养的目的不仅要让其知其行,而且要让其知其能。所以,通过人才的职业培训来达到企业人才储备的目的,这是企业人才储备的关键过程,同时也决定了企业人才储备的成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培训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主管人员辅导,自学或外派培训,参加短期练习或讲习,参加学术团体,参观、访问治理优秀的企业,进修等。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因此,企业为了更好地做好人才储备,就必须对储备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治理,必须在充分了解储备人才的能力及各种需求基础上结合储备人才自身的发展方向,帮助储备人才实现职业发展计划,以增强储备人才的归属感与成就感,从而有效进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储备人才的双赢关系[3]。   四、总结   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梯队计划是为关键岗位培养继任者,保证即使在突发情况下也有合格的候选人填补关键岗位空缺,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和支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储备计划并实施,可以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上风,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但是,核心人才具有很强的自我成长意识,因此在制订培训计划时核心员工的期望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而国内专门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多,是目前比较新奇并具有实践挑战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惠斌. 论工会职工高校的人才储备[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15(4):74-77.   [2] 郭红芳. 建立与企业战略并存的人才储备战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226-228.   [3] 谢小浩,马丽南. 科研企业基于发展战略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研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32-34. ;

试论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与途径?

成本指标是企业各种指标中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将降低成本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如果成本管理工作的结果没有将成本有效地降低,就不能说成本管理工作有成绩。所以,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对于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产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利润。 产品成本是抵减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成本高,利润相应减少;而产品成本低,则利润相应增加。 企业利润增加,就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企业、投资者等各方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带来较好的收益。由于降低了成本,通过销售产品能收回投入在成本上的资金,使企业的生产能正常地进行下去,又由于有了积累,可以将其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企业的规模也可随之扩大,由此可形成良性循环。2.降低产品成本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的消耗通过降低成本各项措施的实施,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 生产出较多的产品。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贵重或稀缺的材料, 这些材料的节约使用不仅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问题了,而是对资源的节约,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防止由于材料的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企业制定的各项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一般都是通过对原有的一些消耗定额进行修改,制定新的消耗定额, 通过这种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物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3.降低产品成本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我们知道, 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要想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使产品销售量增加,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应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只有产品成本降低了,降低产品价格才有了保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激烈的竞争,有时企业间为了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一般采用的竞争方式就是降低价格。在价格战中,要想取胜,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来争取较大的降价空间。如果企业的成本较高,成本高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同类产品的售价,就会在最后的价格战中败下阵来。二、 成本提高的因素 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之前,应首先了解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原因搞清楚了,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之逐渐降低。1. 物价上涨、工资调整、折旧提高是成本上升的外在因素 近几年由于物价的调整,使许多材料价格上升,进而影响到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提高。由于材料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因此,它是近几年企业成本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当然,我们在看到材料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也有一些材料的价格是逐步走低的。有些材料虽然价格较高,但是由于竞争的激烈,也在不断地降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扼制一下成本升高的因素。 工资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劳动生产率上升,从而使成本上升。虽然近几年裁员较多,但工资总体水平居高不下。由于物价水平的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工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这些因素都使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另外,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不合理,也是造成工资水平较高的一个原因。现在各方面的就业压力较大,因而,企业可以招聘到一些学历较高的员工。这些人员素质较高,但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有些本来一些高中生就可以应付的工作,也都是一些大学生在做,显然,人力资源上的高消费,也增加了工资费用的负担。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缩短、固定资产原值的提高,也是影响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原有的老产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需要更换。而这种更换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如果企业不及时更换新的机器设备,就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能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缩短机器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其折旧速度。由于折旧费是计入产品成本中的,所以,使得产品成本水平不断增加。另外,如上所述,原材料价格近几年逐渐上升,固定资产的价格也在不断创出新高,这样计提的折旧势必增加。 上述几个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企业通过挖潜增收节支,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所带来的效益被淡化了,使人们对成本管理的热情降低了,对通过内部成本管理活动降低成本的热情淡化了,对通过内部成本管理活动降低成本的信息不足。上述这些因素虽然是客观存在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短期内也不能有效地改变。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成本降低活动,仍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有所降低。2. 企业多种经营的开展,降低了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新兴产业的发展,使企业由原来的只从事主业经营进而转向多种经营,向能获得较高收益的其他行业转化。投资渠道的多样性,使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盈利的机会减少,使成本管理工作的地位下降。现在企业一般除了有传统的主业之外,都在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兴的领域,在刚刚开始时,由于介入的企业不多,没有形成竞争机制,所以都能取得较好的收益。如近几年网络经济、生物制药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企业向这些方面投资,都会收到较丰厚的回报。而这时,传统产业中的利润比重就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管理者忽视了对这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的积极性。我们认为,企业向新兴领域进军,取得超额利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忽视传统产业发展的一个理由。新兴行业在开始时能够取得超常规的收益,但随着利润的趋动,使向这个行业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利润的平均化,再取得较高的收益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对传统产业还是不能丢。对传统产业降低成本的措施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就是对于企业新介入的领域,也有一个降低成本的问题。由于新介入的领域有较高的收益水平,利润较高,使人们往往忽略了降低成本的重要性,认为利润高,成本高点也无所谓。应当认为,这也是为日后降低成本留下了隐患。因为这种高利润不会长久的,在日后提高这一行业利润时,还得靠降低成本来完成。待这时再采取相应措施时,由于高成本已形成,再将其降下来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企业在介入一个新领域时,应首先将降低或控制成本水平放在第一位,如果有一个较好的新起点,就会为日后降低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 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有限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当以成本预测为目标,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成本监督为手段,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企业这种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多数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没有形成,全面成本管理工作也没有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应当认为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而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降低成本又是其主要任务。因此,不管企业工作重点如何转移,降低成本的工作不能放松。三、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一个企业若不经常进行有关降低成本的工作,其生活生产经营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果。如果某一段时间效果能好的话,长期的效果则不会很明显。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如下几个方面:1. 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会引起一些部门和人员的抵触情绪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需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方案。这些措施方案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或增加工作量。如降低材料的消耗、减少人员等。从降低材料消耗来看,过去材料的定额可能较高,不用非常努力就可以达到定额规定的要求。而在采取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中,由于需要对材料的消耗量作进一步的核定,可能会降低定额标准。这样,要完成规定的定额,就会付出比过去更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另外,可能对产品的工时定额进行修订,减少工时的消耗耗定额。这样 就要减少员工。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一些部门的领导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潜力已挖的差不多了,如果再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成本,会使一些部门的领导认为自己以前的工作存在问题,即认为如果过去工作做得好,就不需要改进了。因此,一旦采取相应的措施时,就会受到这些部门和人员的强烈反对。2. 降低成本带来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目前许多企业对各部门的考核主要是其完成下达的各项任务,而对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考虑的不多,如销售部门只管销售,不考虑销售费用;设计部门只考虑产品的功能及使用寿命,不考虑产品的设计成本等。由于各行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虑,使得成本指标居高不下。我们知道,成本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努力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工作,很难达到目的。这就需要成本管理部门进行统盘考虑,各个部门都要对成本目标负责,都要考虑成本问题。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做到了这一点,则会使降低成本的效果显著提高。降低成本的效果提高了,各部门的利益照顾到了,更加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会使下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积极去做。3. 各部门领导者的素质影响其降低成本的积极性由于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是一项十分综合的业务,所以,要求各部门的领导者要有很强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由于在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中,会涉及到企业或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降低成本的目标和措施方案。同时,由于每个部门的领导者不可能对该部门的所有工作都是专家,都十分熟悉。因此,要想做好领导工作,就会有一定的困难,俗话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若领导者对该部门所要采取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方案不熟悉,则影响了其采纳的积极性。因此,要在降低成本上有所作为,要求企业的领导者有综合的素质。不但要熟悉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还要对自己所领导的范围内的工作熟悉。如果不熟悉,就应努力去学习。综上所述,由于企业的领导者缺少降低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上没有时间和日常的工作压力,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特别是降低成本的工作成本管理部门不予特别重视的一个领域。降低成本的重点应是对利润影响最大的、成本水平最高且有较大降低余地的部门。企业在进行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当然要实行全面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但是,根据重要性的原则,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应有所侧重。如果花费了很大的功夫,降低成本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不但会挫伤大家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将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影响利润最大、成本水平最高且降低成本的余地较大的部门,这样,能取得较好的降低成本的效果。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一般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的降低成本的方案一般是在突发事件的下,临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其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内完成。而长期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则是根据企业总体的规划,着眼长期的目标,来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短期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主要是对一些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使成本水平降低一些的工作上,即在短期内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的措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实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只要稍加留意,对一些工作稍加改动,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些措施虽然动作不大,但见效快。长期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则是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较大的改进,而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取得效果的一些措施。这此措施的力度较大,但在短时间里可能并不能见效,但待受益期到了时,降低成本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长期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如改进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的设计方案等。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应短期和长期的措施方案兼顾。四、 降低成本的途径1.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因此,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一成本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生产的全过程,将成本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个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的网络。通过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2.实行成本否决严格成本考核是树立成本权威地位、强化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成本否决的核心是用成本指标否决其他经济指标。企业在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时,可能设计了多种考核指标,在这些考核指标中,应将成本指标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如果各部门其他各项指标都完成的很好,但是成本指标却没有完成,就应否决其工作业绩,不能评为先进等其他的奖励措施。由于实行了成本否决制度,使得各单位都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降低成本的工作上,由于工作做的有力,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 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裁减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如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的材料等,这些途径的采用,能提高产品的产量,但不一定非要裁员。当然,若是通过购置新机器设备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可能使人员产生过剩的情况。4. 节约材料的消耗 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 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产品成本中,通常是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 特别是在一些加工行业更是如此。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 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5.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 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都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 不断地减少生产损失,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有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不但是造成了废品,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或整个企业的停产,其损失就是很大的了。6.控制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也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 应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其不断降低。五、在降低成本措施中生产组织机构的划分企业的生产组织一般分为车间、工段、班组等,管理部门可分为科室等。为了实施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应对企业的生产组织进行合理的划分。在划分生产组织机构时,应注意控制范围、合适的汇报层次和简化管理层次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降低成本的组织管理工作中,若人数少了,各部门负责人不能充分利用他们的时间和能力,有许多工作顾不过来,会弱化降低成本的组织工作;如果人数多了,则精力分散,大家都管,实际上谁也不管,同时工资费用增加了,反而增加了成本。一个部门控制范围的大小、控制人数的多少,与其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复杂程度有关。在简单生产的车间,其控制的人数可能多一些,而在复杂的生产车间,其控制的人数就可能少一些。这样便于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的措施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成本降低结果的汇报应有序进行,特别是影响利润最大的部门,应向主要领导汇报。由于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中有主次之分,因此,对于一些降低成本期望值较大的项目,其运行的结果如何,采取了什么措施,存在什么问题等情况,都应向主要领导汇报。在听取领导的意见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下一步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例如,在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方案中,采购材料的降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采购部门采购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盈亏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一般情况下,若采购费用下降10%,则利润可能增加5%。而工资成本降低10%,则利润不可能增加5%,可能为1%。所以,采购部门的采购成本降低的情况,应向企业的主要领导汇报,以加大采购成本的管理力度。企业负责人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层次应尽量减少,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管理层次多了,则可能由于其能力有限,精力分散,反而增加了成本;管理层次少了,则不能充分行使管理的职能,减弱了降低成本的工作务度。在降低成本的各种方案中,对任何特定的问题,都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各种方案只是各有不同,而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因此,在选择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时,应经多方论证,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

试论房地产测绘存在的问题及信息管理论文

试论房地产测绘存在的问题及信息管理论文   本文首先介绍了房地产测绘的内容,分析了房地产测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房地产测绘工作的信息管理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前言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测绘业的发展。同时,住房制度的改革带来了产权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为产权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顺应市场的变化,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维护权益人的合法权益,为产权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测绘资料,是每一个房地产测绘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1、房地产测绘的内容概述   房地产测绘是专业测绘中的一个很具有特点的分支。它测定的特定范围是房屋以及与房屋相关的土地,也就是说,房地产测绘就是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来测定房屋、土地及其房地产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的专业测绘。   房地产测绘细分为房地产基础测绘和房地产项目测绘两种。房地产基础测绘是指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地建立房地产的平面控制网,测绘房地产的基础图纸——房地产分幅平面图。   房地产项目测绘,是指在房地产权属管理、经营管理、开发管理以及其他房地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测绘房地产平面图、房地产分层分户平面图及相关的图、表、册、簿、数据等开展的测绘活动。房地产项目测绘与房地产权属管理、交易、开发、拆迁等房地产活动紧密相关,工作量大。其中它最大量、最具现实、最重要的是房屋、土地权属证件附图的测绘。   房地产基础测绘,对测绘人员素质、仪器装备、单位测绘资质要求都比较高。必须是有较丰富经验的专业队伍才能胜任。相比较而言,从事房地产项目测绘比较容易一些。根据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没有取得房产测绘资格的队伍不能从事房地产测绘。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只有官方机构经过审查和特别认可,并取得测量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机构和个人才能从事这具有法律效力的工作。    2、房地产测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测绘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功能更加完善新仪器的不断开发投入使用,使得房地产测绘在技术上取得重大进步成为可能。二十世纪末,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全社会各行业、各行业内部各项工作紧密的连成一个系统成为了可能。这种系统在系统理论的控制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这使房地产测绘行业的.数据应用前所未有的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房地产测绘迅猛的发展。   目前,房地产测绘的现状除了传统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和市场垄断经营依然存在外,随新技术的发展突出的现状为:科技化、网络化和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化。   2.1 房地产测绘的科技化   ①数据采集工作便捷化、自动化。这主要是指各种先进仪器的采用,如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全站仪与便携电脑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定位系统(RTK)等;   ②工作电子化。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成图,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电子档案技术的应用等。可以说现在房地产测绘在信息化测绘的驱动下已基本实现测绘生产自动化,测绘仪器实现数字化,使控制测量由原来的三角测量和距离测量向卫星定位测量转变;野外测图由平板仪纸质测图向数字化自动化的野外测图系统转变;摄影测量由模拟航空摄影测量向无地面控制的全数字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转变;地图制图由传统的手工制图向数字地图设计与制作系统转变;测绘产品由纸质形式向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字化产品转变。因此,从房屋土地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到服务的测绘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快速化。这些为房屋土地测绘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2 房地产测绘的网络化   ①房地产测绘服务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teract在全球迅速普及,使得人类社会空间在信息概念上逐步缩小,测绘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测绘成果可分布式地存贮在各个地方,通过建立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站。用户只需访问一个网站、一个查询界面,就可以对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和浏览,实现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   ②房地产测绘的网络化,各项业务一体化。主要业务可以轻松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在相同的办公环境里,信息和数据充分共享,优化业务流程,缩短办公周期,简化办事程序。项目测绘成图、基础测绘成图,数据上传更新一体化,在同一个系统中完成。   2.3 房地产测绘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化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引导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地发展,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测绘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产测量规范》、《房产测绘管理办法》、《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摊面积计算标准》、《房地产测绘的基本管理原则》等法规文件相继修订或出台。这些对于加强房地产测绘管理、规范房地产测绘行为、提高房地产测绘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房地产测绘的信息管理工作   3.1 房地产测绘技术和手段   目前国内市场也存在着一些房地产测量绘图软件,但这些软件大多是基于AutoCAD的Lisp语言开发的,运行效率较低,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软件中房屋单元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无法对应连接,因此,也就不能实现图形属性的交互查询,更不能自动地生成房屋分层分户平面图,房产测量绘图效率仍然不高,错误也在所难免。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交易在我国的发展,为房地产明确权利、发证提供服务的房地产测绘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城市房地产变更频繁,且许多城市房地产测绘数据的生产、管理效率低下,很难适应当前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开发房地产测绘信息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2 建立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   建立城市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房地产测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使测绘成果信息在测绘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测绘成果监督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进行流通,同时扩大了测绘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简化房地产开发商的办事手续、为测绘成果监督部门提供战略决策的基础资料,以及方便老百姓进行查询,以提高成果信息的透明度。   城市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使各种操作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另一方面统一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房地产测绘部门在测绘成果的提交形式上保持了一致,使得测绘成果有了更为广泛的用处。现阶段,我国在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随着房地产测绘市场化的发展,这些缺陷和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单纯依靠某个测绘信息管理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测绘是常规的测绘技术与房地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专业测绘,对于带动房地产日益飞速的发展和实现房地产管理的现代化愈显其重要。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房地产测绘手段必将发生重大变革;随着房地产测绘市场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建立城市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

试论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会计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电算化管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使财会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现代化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制度核算软件记账管理我国财会人员一直将账本作为记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载体,一笔经济业务要在各种帐证上反复抄写,速度慢、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抄错或抄漏,从而难以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不仅如此,手工会计系统提供会计信息往往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故无法做到及时为管理当局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递、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实现了会计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并及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包括:制度管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和替代手工记账管理。 制度管理方面会计核算软体投入正式使用后,企业必须对手工会计信息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整理,以充分适应需要。整章建制的内容主要有计算机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和档案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必须对原有会计机构做相应调整,强化操作权限意识、明细岗位责任、实行权限等级控制。企业必须从会计工作的特点入手,合理地进行岗位分工,岗位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规程,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等。这样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会计核算方面会计电算化使账薄可以脱离纸质载体而存在,在磁、电、光等介质保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人们需要的各种核算资料尽可通过调用这些介质上的数据库文件并加以显示,完全可以不使用纸张作为账户记录的载体。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会计凭证数据库文件及相关数据自动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所以从理论上说,保留了会计凭证数据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计算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账证、账账、账表一定是相符的。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发生额和余额可以通过运算即时得到。

试论如何实施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教学

低年级正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年龄小,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数学的概念、法则、定律、公式„„较为枯燥单调,简单的说教缺乏新鲜感,

试论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思想基础:   1、早期现代主义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   2、从建筑革命出发,又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其特点如下:   1、创造了以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体系;   2、对抽象图形,特别是硬边几何图形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3、把摄影作为平面设计的传播途径;   4、将数学与几何学应用了平面的分割;   5、提出了“功能决定形式”主张,将市场技术等要素作为设计基础的思想。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论文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论文(精选6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那么优秀的议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论文 篇1   论文摘要: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加强学风建设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大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学风建设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付出耐心、细心、恒心和关心。管理者、学生、教师、家长四者之间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进学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发展服务。   论文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齐抓共管   学风狭义上指的是学生的学习风气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学风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管理水平和治学态度的综合体现。抓学风,促校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风建设是个细致的工作,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耐心、细心、恒心和关心才能取得实效。   一、齐抓共管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建设的好坏大多数人会认为是管理者(主要是辅导员和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和学生之间的事情,其实不然,学风建设与授课教师甚至学生家长都有密切的关系。管理者、学生、教师、家长四者之间的紧密配合、共同管理是提高学风建设的重点。   1.高校管理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管理者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学风建设中起关键作用。学风建设总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展开的,学习习惯主要指的是一日常规,包括起床、早操、早读、上课、午休、课间活动、课外活动、自习、就寝等活动,管理者必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加以约束。辅导员是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起主导作用。除了制度约束以外,辅导员要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就上课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而言,班主任要主动和本学期所有授课教师联系,记录下学生的出勤情况,针对学生个人实施教育。所以,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者的工作主动性是提高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2.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发挥学生主体内在的自觉性,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形成学风建设的内动力。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专业内容直接为社会所用,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大学生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中国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中学学习抓得紧,大学很放松,大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跨入大学,自身角色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转换,对于全新的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少数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抱着混张文凭的态度,学习没有自觉性,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这类“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区别对待,重点突破。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更要注意,学习课本知识、期末考高分不是学风建设的目标,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3.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抓教风才能促学风。教师对所授课程应熟练把握,课堂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要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信息,如出勤如何、积极性如何、作业如何、理解程度怎样等等,这些信息都要有完备的记录,除了教师本人和学生沟通以外,还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班级辅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要求重科研、轻教学,年终考核主要以科研成绩作为评定优良等级的主要标准,职称评定也以科研水平作为主要标准,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更容易得到认可和尊重。一方面,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秩序疏于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漠不关心;另一方面,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得不到肯定,丧失信心,教学热情和积极性降低。所以,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重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4.家长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风建设与学生家长也密切相关。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把学习搞好就什么都好”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孩子就是希望”的观念根深蒂固。高中学习阶段的“陪读”现象屡见不鲜,可这种重视主要停留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因为孩子在家长身边,方便管理。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了,自己就“解放”了,殊不知考上大学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解放”不是放任自流,家长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作为管理者,应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的平台,让家长了解孩子,配合学校共同进行管理,这也不失为学风建设的另一个切入口。   二、提高学风建设的建议   结合目前部分高校实际情况及工作经验,对提高学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1.加强责任意识,多开会,多总结   每学期至少集中安排一次部门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学风建设讨论会议,提出问题,及时总结,针对主要问题及好的建议以文件形式下发,并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2.管好一日常规   一日常规中,重点监督学生寝室环境,特别是晚上就寝时间,规定时间熄灯。学生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学习效率便会降低;一、二年级周日至周四原则上要求上晚自习,学生党员或班干配合辅导员严格做好考勤记录;三、四年级学生每周适当安排2~3次晚自习,保证完成一定的作业量。高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在进行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为学生适当提供校外实践机会。   3.加强思想教育   辅导员要经常以班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针对“问题”学生,辅导员、教师以及家长要多沟通交流,并且建立便利的交流平台。   4.激励制度   将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如晚自习、上课情况详细记录,适时通报,并作为每年的评奖评优资格条件。对提高学风建设作出贡献和取得实效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肯定。   5.鼓励学生考研   研究生考取率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学习风气,更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途,所以考研与学风建设息息相关。建议三年级开始多做考研方面的动员报告,讲解考研复习方法,分析报考院校及相关专业;特别是要改善留校考研学生暑期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室安装空调、安排住宿及改善就餐问题等,指派专人对暑假考研学生进行管理,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试论分税制的改革原则和指导思想。

分税制改革的原则。(1)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3)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4)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1.试论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特点。

现代风格外形简洁、功能强,强调室内空间形态和物件的单一性、抽象性。现代简约风格,顾名思义,就是让所有的细节看上去都是非常简洁的。装修中极简便是让空间看上去非常简洁,大气。装饰的部位要少,但是在颜色和布局上,在装修材料的选择配搭上需要费很大的劲,这是一种境界,不是普通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来的。无疑,现代简约风格的装修风格迎合了年轻人的喜爱,都市忙碌生活,早已经让我们烦腻了花天酒地,灯红酒绿,我们更喜欢的一个安静,祥和,看上去明朗宽敞舒适的家,来消除工作的疲惫,忘却都市的喧闹。这也是流行的装修风格之一:现代简约风格。家具特点(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特点。(2) 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3)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例如沙发需要靠垫、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格的关键。风格特点(1)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2)室内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5)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也多被使用。饰品特点现代简约风格饰品是所有家装风格中最不拘一格的一个。一些线条简单,设计独特甚至是极富创意和个性的饰品都可以成为现代简约风格家装中的一员。

试论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转变政府职能是贯穿这一过程的重要课题。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务负有行政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  那么它转变的主要内容、根本途径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认识政府在反腐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真正树立起廉洁行政的形象。要在制约行政权力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建设高效政府,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 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建设高效政府的另一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还十分薄弱,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严重,加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走私等,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  为此,必须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首先,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政垄断,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责之一是宏观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  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微观管理,指政府站在出资者立场上,依靠行政命令、参与企业治理结构或直接介入市场的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种直接管理,主要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管理活动。宏观调控,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作所进行的“控制”或“调节”,它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支出、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私人经济部门行为的政策过程。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垄断一切,宏观、微观一把抓的弊病暴露得更加充分。今后,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更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凡是企业和个人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就不插手,凡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尽力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即使在“市场失灵”领域,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在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好时,政府才进行干预。  五、切实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根据世贸组织要求,政府要保证法律法规在全国的统一实施,有比较完善的依法行政体制,政府行政过程应当是透明的、可预见的、公开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从随意裁决转向依法办事。其次,要公开。透明度原则是世贸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一个基本方法。各级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再次,要推行管理信息化。尽快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也有利于政府与内外商人之间的联系和方便商人们办事,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地实现互动。  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仅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快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保护,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做到产权明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保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把国土资源的管理、利用与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水利建设和对水资源的管理。  七、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  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领域要同国际接轨,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府行使其职能(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必须相应地不断做出新的调整。我们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属和弦的特征音【试论和弦外音的美学特征】

  和弦外音与和弦音一样,都是调性和声构成的材料,几乎没有一首作品是完全由和弦音所构成的,因为这既不现实,更不“艺术”,不符合和声美学的组织规律。正是在两者共同配合、共同作用下,方能胜任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形式构成与内容表现。可是,在和声学研究领域,和弦外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外音究竟对多声部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与内容的表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究竟是如何在与和弦的对比与配合中体现自己的美学品质的?这都值得我们研究。      一、色彩美――不协和音响的重要来源      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无论是对丰富、复杂、微妙的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还是对于形态丰富、时而温柔、时而暴虐的大自然的描绘,单靠协和音显然是不能胜任的,不协和音的存在正是音乐表现对象的需要对和声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从和声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不同音乐发展时期对不协和的标准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但不协和音响却如同一块充满巨大磁场的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引着作曲家的目光,以致他们对于作品中不协和音响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协和的关注,这可能是因为人的本质力量具有极大的挑战欲与征服欲的缘故。作曲家们热衷寻求不协和音响的做法始终伴随着和声的历史发展,所以勋伯格认为“和声发展史不是协和音的发展史,而是不协和音的发展史”。   而在对不协和音响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和弦外音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几乎成为不协和和弦产生的“摇篮”。正是在使用和弦外音的音乐实践中,一些三和弦与外音偶然结合而成的不协和的音响逐渐引起了作曲家的兴趣,他们发现,这些不协和音响与某些不谐和的现象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即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异质同构”关系),并且具有不同于协和音响的独特色彩、审美效果与表现力。出于音乐表现的客观需要,作曲家自身审美观,以及对于和声音响色彩的审美追求,这些外音与和弦之间耦合而成的新颖、独特的纵向音响结构也就渐渐地被纳入到了作曲家的审美视野,并逐步进化成为具有独立结构形态的和弦。综观各种较为复杂的不协和和弦形态,包括从七和弦到后来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高叠和弦,各种变和弦,再到各种带有附加音的和弦等,都不可避免地遗留有外音作用过的痕迹,并都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耦合”形态到“固化”形态的发展历程。   当然,远不是所有的外音与和弦的结合最终都会成为新的和弦形态。在音乐作品中,外音与和弦的结合具有无比丰富的可能性,会形成各式各样相对来说带有偶然性的纵向排列。它们虽然与不协和和弦一道同样在作品中担任着提供不协和音响的作用,但在使用中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外音的使用在特定的和声节奏内给和弦增添了附加的紧张度与新颖的和声色彩,并不同程度地对旋律线条、声部进行的流畅性与逻辑性、音乐趣味的产生或高潮的形成等方面产生影响。      二、动感美――音乐运动的动力来源      汉斯立克在举世闻名的《论音乐的美》中曾说道:“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①虽然言之过激,但此言却道出了音乐与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正是因为音乐与世间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存在着运动的特征,音乐才有可能表现其他艺术形态所不能表现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事物与人的感情的运动。既然是运动,就需要有推进运动的动力,那音乐中的动力何在?   音乐作品就是一个大的矛盾综合体,内部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矛盾,正是在各矛盾的内部,双方因素的相互斗争与统一、制约与配合下,音乐的运动才有了动力。在音乐作品中,存在着多种这样的矛盾运动,如调性的对比与统一构成了调性与曲式的运动、不协和与协和和弦构成了和声的富于逻辑的运动、级进与跳进构成了声部线条的运动……同样,外音,尤其是强拍上的延留音与倚音,与所在和弦也构成了一对重要的矛盾运动,它们与所在和弦所造成的不协和,会让听众产生紧张感与渴望进行到协和音响的期待,作曲家一般会安排协和音的出现(尽管安排的具体方式不一)以满足听众的期待,这种由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所给人的审美体验早在15世纪就为人们所认识。扎里诺说过,“耳朵被不协和音伤害之后,接踵而来的协和音会感到更美,更迷人。”②   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一方面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协和的追求,但解决的目的似乎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这种追求。音乐历史不是朝着协和的一面,却是朝着不协和程度加剧的一面发展,这似乎又反映着人们对不协和的追求。怎样解释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呢?“当我们将同时存在的追求摆在一起时,得出的结论是存在第三种追求,即对音乐运动的追求。”③外音的出现与解决正是提出矛盾、解决矛盾的运动过程,它们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增添了色彩。   优秀的作曲家总是善于巧妙而适度地在作品中制造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让音乐在矛盾的对比与冲突中去取得自身运动与发展的动力,而利用和弦外音,尤其是强拍上的外音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个效果。如延留音――这一被美国现代音乐理论家该丘斯称为“最富有对位特征的音”,早在对位音乐中就显示出其在多方面的价值功效,并由此得以大量应用。它能与其他声部构成节奏上的静与动的对比,能与所在和弦形成不协和音响的对峙,这些价值在主调音乐时期,在和声序进的有力支撑下获得了更为有力的音乐表现。倚音的运用也表现出同样的功效。很多作曲家都善于利用倚音来形成不协和音响,为音乐的发展提供动力,抑或在力度、节奏等因素的共同配合下来营造音乐作品的高潮。      三、旋律美――构建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旋律      外音之所以能够起到美化旋律的作用,主要在于:其一,外音的使用为旋律带来了更多的级进进行,从而为形成级进与跳进相结合的美的旋律线条提供了条件。级进与跳进的交替进行,是构建优美旋律线条的重要方法,其中级进在旋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旋律线的基础,玛采尔曾这样评价级进的功效:它“最平常、最自然、最富于逻辑性、最善于将旋律各音连成一个统一体”。④“不仅善于造成流畅的印象,也善于造成旋律线的充实性、音响的饱和感。”⑤有时,音乐作品中音与音之间并不存在级进的关系,但为了易于让听众的听觉把离得较远的音符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感知,则往往通过级进的隐伏旋律线加以实现,可见级进在音乐作品中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然而,单单是和弦音的分解与连接会由于缺乏足够的级进可能产生空洞、呆板、无生气、缺乏美感的旋律,而外音的应用则为旋律带来了丰富的级进,让声部进行更为流畅,在与跳进的结合中形成优美的旋律线条。其二,外音的运用为旋律增添了色彩与趣味,这突出地体现在半音和弦外音的使用上。半音和弦外音是指以变音的形式出现的和弦外音,它的出现为旋律带来了更多的半音进行,增添了旋律的色彩因素,丰富了旋律的表现力,“由这种变化的外音造成的导音关系的旋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常具有情绪的充实性和紧凑性。”⑥   正是因为外音在构建优美旋律线方面的独特功用,使得它几乎成为旋律华彩不可缺少的因素。旋律华彩是指在一定和声进行的基础之上对旋律声部进行的装饰美化,常以旋律或节奏音型化为表征。它可以使声部的节奏与旋律音调更丰富、更富于流动性,旋律的表现力自然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器乐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表情美――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      外音不只是在形成旋律华彩、增加音乐动力与和声色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本身就是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有力手段。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外音始终伴随着音乐表现人类情感的脚步,不同类型的外音在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表情特性,从而成为作曲家塑造特定音乐形象、表达情感所惯用的重要手法。   延留音特有的旋律线条与节奏对位,以及二度下行音调,使得它在音乐表情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获得了独特的表现力,从而在诸多外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如旋律学家托赫认为,延留音是“和声外音中最重要、最有趣的音,具有丰富、深刻、内在的表现效果”,⑦延留音特有的旋律线条以及与解决音的交错出现,则“特别显示了女性的温柔、美丽和爱情”。⑧玛采尔也认为,延留音多与抒情的(广义的)表现范围有关,“它大多表现公开的、明显的抒情情绪――从多愁善感的或悲伤的‘叹息"到热情的爆发,从浪漫主义的‘忧伤"到激动的、高涨的情绪。”⑨特别是作品中连续应用延留音的下行二度进行,更是成为表达悲怆情绪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某些作曲家如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中,这种延留音的使用几近成了一种表情的必需要素而成为风格标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倚音与延留音,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颇为相似的特性,两者下行二度的“叹息”音调,在表达忧伤、痛苦、思念等情绪方面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因此,在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著名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中的开始动机,就是利用倚音来表达难以名状的痛苦。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各种类型的弱拍上的外音,无论在表现情感的广度还是深度上,与强外音相比都显得稍微欠缺,就像托赫所说,它们“无论如何都具有一种或多或少的嬉戏的性格”,⑩但它们同样也是重要的表情手段。半音经过音的连续运用所构成的半音化几乎贯穿整个和声发展的历史,它既可以描绘天色朦胧、薄雾笼罩、朝阳出升等自然美景,也常用下行的形式表现悲伤、痛苦、恐惧等情绪,或是上行的形式表现果敢、坚定等情感状态。先出现的音律的抑扬格节奏往往成为勾勒活泼情绪的常用手段,而和弦音与辅助音构成的二度音响,常是我国音乐中民族风情的特殊体现,往往与欢快的或是诙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热情的爆发还是低吟的倾诉,无论是狂热的欢喜抑或是难以名状的痛苦,我们都可以用外音去表现无比丰富又微妙细腻的情感世界。      结语   和弦外音与和弦音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在两者的配合下才使得和声充满前进的动力,不断地在“协和――不协和――协和”的链条中彰显出逻辑美感,才使得旋律的进行充满了“变数”,让听者在一次次的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中享受旋律所带来的趣味,也才使得多声部作品呈现出一幅幅动静交织、浓淡交错、张弛相间、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还须说明的是,外音的使用在不同时期、国家、地区、流派的作曲家手中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特点,因此,对和弦外音的深入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才能对其有更多、更深层次的认识。   注释:   ①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50.   ②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69.   ③郭龙.论解决[J].音乐探索,1989(2):28.   ④⑤⑥⑨玛采尔.论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77-133.   ⑦⑧⑩恩斯特u30fb托赫.旋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22-136.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试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 要求音乐受礼制约,成为礼乐  孔子在政治上崇尚“先王这道”,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音乐的社会功能)。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家,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二 以“中和”一“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  以“中和”一“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的思想源远流长,遍及各家,儒道以“中和”一“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要求情受德,礼制约,温柔敦厚,要求声“中正和平”,无过无不及。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穷极人生的途径。  三 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早在春秋时期,认为乐通天,人,要求以平和之乐使人际关系调和,天下人关系统一的思想已经产生。《乐记》中的最著名论点:“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等(在《吕氏春秋》中已具雏形),对后来中国的整个艺术和美学(包括文、诗论)都有巨大影响。《乐记》阐述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美与善的关系问题。对孔子“尽善尽美”论予以进一步发展。其中第一次提到了音乐与言语的关系,认为音乐是言语的继续、加工和延伸;歌唱起源于人们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四 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  注重研究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而较少深入音乐的内部,对音乐自身的规律,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的美感作用与娱乐作用重视不够,儒道俩家都如此。

试论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异同

1、定义行政垄断:是地方政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或具有政府只能的行政性公司凭借行政权力排斥、限制竞争的行为或状态。经济垄断: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较强力控制或可以采取的排他性行为。2、联系(1)两者的本质相同。不论是行政垄断还是经济垄断在本质上都以排除和限制竞争为目的,根源在于两者都是垄断。(2)危害结果本质相同。后者的垄断主体通过垄断定价获取高额垄断利益,这种利益最终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前者主体以政府的名义,甚至人民的名义滥用行政权,破坏社会福利。(3)主观要件的一致性,即滥用优势,不论是行政垄断还是经济垄断在其主观上都是凭借其行政权力优势或者经济力优势垄断市场,攫取垄断利润。3、区别(1)主体不同。A,实施的主体不同:实施行政垄断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其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社会组织;实施经济垄断的主体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B,两类主体在市场中的地位是不同,前者的身份与市场上参与竞争的竞争者不同,其通常以管理者、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后者则是和其他竞争者一样,处于平等的地位。(2)优势来源不同。行政垄断是行政权力的持有者滥用行政权力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限制竞争造成的,其优势来源于市场之外的行政权力;而经济垄断的又是源于时常竞争本身。(3)危害程度不同。行政垄断由于行政权具有强制执行力和永久性,这种垄断通过市场本身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其危害程度较大。经济垄断,是经营者为了保持其优势地位所实施的,其产生受到市场要素和市场运行规则的直接制约,其目的在于获取垄断利润。这种垄断地位不一定长久,它在竞争中形成,其他竞争者也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将其垄断打破。因此,其危害程度较前者轻。(4)实施方式不同。行政垄断是通过行政权力的滥用实施的,通常是以抽象行政行为来出现的,即制定规章、制度等。具体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业垄断、行政强制交易和强制联合限制竞争。经济垄断则是通过限制性协议、决议和合同,滥用独占地位以及集中并购三种方式限制市场竞争。

试论述现代城市管理体质改革的重点措施应包括哪些方面?

解答,从描述来分析,应该从便民,高效,合理等方面。因有网络技术联网,以前的工作程序,也需与时俱进。

求问试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本文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存在的问题  1、合作社发展不平衡。现有的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水产、农机、乡村旅游等专业分布较少,有的还是空白。农民对建立合作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同程度存在随大流思想。  2、普遍存在人才、技术、资金短缺的突出问题。合作社生产程度比较低,生产地规模比较小,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  3、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尤其是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生产管理手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市场信息不灵,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  4、存在产销渠道不畅通的情况。由于农超对接的门坎比较高,合作社生产的未经加工产品或没有商标的产品不能进入超市,只能廉价卖给小商贩,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发展趋势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  要按合作制原则完成农村信用社的规范化改造,再按自下而上控股的原则,建立县级合作银行。同时明确法人责任制,完善合作银行核算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根据所处地域、资产质量、人员素质等因素,合理确定各部门的考核指标,实行分类考核,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然后再实施中国农业银行控股,建立全国农村统一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建议将从上到下都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改组成人民银行的农村金融监管部门,只从事农村金融的监管工作,不再从事信贷活动。原有的资金如果是县级信用合作联社的则划回到县级合作银行,剩余资产划拨到中国农业银行,用于对县级合作银行的控股,同时各市级农业银行还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增加控股投资,并对县级合作银行进行业务指导与渗透。  (二)加快发展直接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  一是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引导其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有差别的个性化服务,使之真正成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力军。二是要规范民间金融,引导其发展成为新型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便利化的金融服务。三是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探索在农村设立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发挥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民合作组织方面的信息优势、区位优势、组织结构优势和适应性优势,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强化管理,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  在成立县级合作银行后,应设立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对基层信用社进行业务指导与管理,加强对小额农户贷款的管理,努力盘活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和品种,积极改变农村信用社资产单一化状况。  (四)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覆盖农村生产、生活多个领域的农村保险体系  增强金融机构对农民合作组织贷款的信心,为农民合作组织融资提供保障。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重点是深化农信社产权改革,加快县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建立奖惩分明、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县域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二是合理调整授权授信制度,适当扩大县市支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向经营管理水平高、不良贷款比例较低的县级支行及农村金融机构下放一定额度的贷款审批权限;三是建立激励约束兼容的奖惩制度,以贷款营销额确定信贷人员工资奖金并提高奖励标准,激励信贷业务人员主动寻找市场、挖掘客户。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农民组织化基础上。通过农村信贷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通过合作社组织成员开展互助保险与担保业务,在国家财政政策支持下,农村商业保险才能与互助保险结合起来。建立国家、社会、合作成员与农户多主体分担农业风险体制与机制,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立。

试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2000字论文

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求包括1.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失调会引起哪些问题3.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4.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哪些问题5.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000字,简单的就成,不用太复杂,大一水平就ok,作文似的。从百度上摘抄就可以,不要原创。经历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我们走到了现在--求知的最后一站。很多人都想时光倒流,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年代,单纯的友谊,单纯的自我。可是时间是会改变一切的,在时间的衬托下稚嫩的脸庞开始出现了饱经沧桑的影子,单纯的心灵也因所在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我们都被冠以“大学最重要的就是人脉”的意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我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其实大家渴望友谊和交往,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但有一些还是不愿意想周围同学说,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再加上血液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的人际适应力下降。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意义。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就必须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据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同他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我们了解这样的原则,我们就会更清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怎样会更好。大学生必须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由于我们最初获得的信息及由此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的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大,然而我们在最初并不会对一个人完全的了解,但是我们的印象往往就已经形成了。在大学生入学的开始对一个同学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往往在以后很久也不会改善,这样就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交往。其实说不定这个同学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只是由于开始的某一点和你很不合,故而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大学生必须克服这样的想法。有人还习惯通过外表来判断一个人,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当一个人看起来很邋遢,即使他有很好的表现,往往也会被忽视。这样的习惯也会给大学生的交往带来破坏,也要克服,改变,否则一定会影响正常的交往。有的大学生机械的将所交往的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有这类人的特征,总是把对这类人的评价加到他身上。比如通常的大学生都会认为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傲气、不好相处。但其实这其中很多同学还是很友好,很好交往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常常妨碍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还有的大学生往往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往往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这样交往中往往会很容易产生误解,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想法。大学生不仅要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知,还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的魅力。通常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会喜欢和有良好个人想象的人交往。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只是这些还不够,大学生还必须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真诚的交往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信任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我们一定要真心诚意,而不是口是心非;克制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使许多事情可以避免,也能以大局为重;自信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印象,自信总是给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的感觉,让人对你也产生好感,便于人际交往;热情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待人热情往往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有关各个方面的良好品质。最后大学生必须学会交际的技巧。大学生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学会技巧,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相互的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还要注意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交谈的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学会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因此,大学生要经常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一切就简单多了。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新生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懂得别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不能强求,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这样做可以得到很多的人真心相处。学会交谈,还要学会赞扬和批评,学会说谢谢。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赞扬能使羸弱的身体就得强壮,能给恐怖的内心以平静与依赖,能让受伤的神经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给身处逆境的人以务求成功的决心。大学生更应该学会赞扬,如果同学被你赞扬,他会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自己被肯定,他也一定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适时的赞扬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我们有必要学会赞扬,一般人都不喜欢被批评。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会产生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而且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环境,还应对事不对人,否则会挫伤对方的积极性与自尊心,措辞应该是友好的,真诚的。当然最好还是不批评。如果能够落落大方的说谢谢,也会使对方铭记于心的。我们通常认为亲近的人不需要说谢谢,愿意记在心中。但事实上如果说出谢谢会更令人舒服。沟通是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说话不要太刻薄,也要注意技巧。交往时要主动的交往。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来说,都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上帮助与被帮助、爱与被爱、共享欢乐与承受痛苦。在社会交往中,那些主动始发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较为自信,主动交往的稀少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担心遭到拒绝,担心别人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理解、应答,从而使自己处于窘迫的局面,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实上,问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人际关系中,双方都需要适应,需要人际关系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许多误解,如先同别人打招呼,在别人看来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圆滑","我如此麻烦别人,别人会认为我无能,会讨厌我"等等。大学生的主动交往也很重要,特别是当面临人际危机时,主动解释,消除误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大学生一定要建立自信主动和同学、老师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要学会帮助别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对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要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此阶段,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得到缓和。因此,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的尤其重要。

试论公民的国防义务并谈谈自己如何去履行 军事理论论文

摘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防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加强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从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关键字:大学生 国防教育 必要性国防是国家的直接体现。也就是说,没有国防就无从有国家;反过来,没有国家,也就无从有国防;有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存在。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兵者,国之大事,生之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而,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国防只是军队的事情。其实不然。国防是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生活在该国的公民,即使没有和国防与军事进行直接的联系,也有解国防,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作为社会精英的当代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从国防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国防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兴旺也就没有保障。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同时在国民中普遍推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教育,使国民树立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观念,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其次,国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营造了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使我国的建设事业能够得以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而且,国防的巩固和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毕竟一个强大的国防将从军事和政治上制止和推迟可能的战争。二、从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 在当代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虽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各种局部的地区冲突却频频发生,特别是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以及各类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等,均提示我们,如今的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文化冲突和种族优劣论的日益加强,使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这种局部冲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然而这种大的国际背景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我国来说,台海关系一直是国防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提倡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并且致力于台海关系的改善。然而,反观现在的台海关系,形势却不容乐观。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分子一直致力于台湾的独立活动,从大规模购买军备装置到沸沸扬扬的台湾“入联公投”,这一系列的台独活动均表明,要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虽然我国一直说要用和平统一的方式收回台湾,然而我们并不能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加强国防,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三、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 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这是由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鲜明的特点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思想敏锐,勤于思考。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们的国防观念淡薄,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和倍受关爱,使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降低。通过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献身,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学习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而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因了国防教育而带来的性格品质上的变化,可以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重要的基础,也使他们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综上所述,加强国防教育,对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论文-论信息化战争

信息战争,顾名思义是信息时代的战争,其作战工具、作战手段、作战样式、作战形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战争的新特点,显露出自身的特殊规律。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们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以谋求理论创新、科技强军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等作简要阐述。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 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了我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需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 1、要严格服从政治的需要 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因此,军事行动必需以国家政治斗争目的为依据,即战争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确定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目的、作战目标、作战方法、指导原则等,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筹划军事行动,确实做对慎重组织、严格控制、不打则已,一打必胜、速战速决,要使敌人屈服或让步,为政治解决创造有效的条件。 2、要周密谋划战争全局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上情况多变,战场空间广阔。各种武器装备既综合运用又自成系统,同时军事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的手段融为一体,作战保障复杂,技术性强。所以战争决策者必需具备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精湛的谋略艺术,对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面周密的谋划。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一要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在战争力量的使用、作战手段的选择、各种斗争方式的配合,特别是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谋划,积极创造战机,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二要充分预见各种复杂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积极谋取和保持战略主动权,达到灵活随机应变取胜的目的;三要主动把握战争进程,注重战争阶段的谋划,要有连贯性,以便给敌人连续不断的攻击,不给敌人喘息和还手的机会,力争速战速决。 3、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 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信息化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战场广大、体系对抗等优点,几乎没有双方态势优劣、力量强弱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战争开始之际就有可能进入战略决战的高潮。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各种准备。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在信息化战争中,只要善于积极筹划备战,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就能打赢高技术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我国来说,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备。 二、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履行军队历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着眼信息化军队建设;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重大现实问题,突出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在解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创新成果来。 1、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二要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条件,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电脑推理和专家经验相结合,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方法;三要营造宽松的军事学术争鸣环境,要造就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的军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单键激励机制,使各种优秀人才和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不论学历、资历、年龄、职位,只要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奖励重用。这样就形成了、人人创新、关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局面。 2、积极探索制胜的作战理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突破传统领域,研究新问题、新理论,切实摸索出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挥“力量保证、安全保障、战略支撑、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军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论指导。 3、扩展我军理论创新成果,必需紧跟世界新军事潮流,着眼面临的种种重大现实困难,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紧创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导理论,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并健全信息化战争的国防动员机制等,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理论指导成果,为我军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驾驭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强军战略为条件。打什么样的仗,就要什么样的军队。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坚定不移的执行科技强军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 1、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 2、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建设军队,把军队现代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信息技术含量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变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装军队,全面实现“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战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4、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加强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提高军队信息化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意识强烈,具备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关于运用多种方法、手段采集信息;二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敌我双方的信息武器的技术性能,并熟练的使用它;三是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关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各种信息。 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新型军事人才制胜观念,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是“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是指要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因为信息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战斗力,作战要靠信息化人才来谋划。 2、确立新型军事人才素质指标要求,信息化战争对未来的军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需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高超的军事指挥素质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力、果断的决策力、灵活的协调力、及时应变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一句话,要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需关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国家成功经验,追踪高技术前沿,执着追求、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抓住机遇,迎接新抢占,找出新办法。 3、改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渠道作用。走开拓国民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路子,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育投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培养模式。二是培养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实现培训方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专业限制,院校界限,实现教学力量与信息资源共享,借助地方院校、科研单位,集中各方面优势培养特殊人才。二要充分发挥重大演习平台作用。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演习就是考核、检验评估指挥员素质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争中应对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练中磨砺、摔打、培育、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要尽力开拓多元化培养途径。

试论述网络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网络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CIMS网络管理,就是通过监视、分析和控制CIMS网络,保证CIMS网络服务的有效实现。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理已成为整个网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使用角度,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①同时支持网络监视和控制两方面的能力;②能够管理所有的网络协议;③尽可能大的管理范围;④尽可能小的系统开销;⑤可以管理不同厂家的连网设备;⑥容纳不同的网管系统。目前,网络管理的标准主要有OSI的CIMP和IETF的SNMP。实质上,SNMP是CIMP的一种简化。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以及内联网在企业内的广泛应用,IETF的SNMP已成为企业网管理的主要协议。根据OSI的网络管理框架以及CIMS的网络特点,一个CIMS网络管理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功能:(1)失效管理失效管理是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它是与失效检测、失效诊断和恢复等工作有关的部分,其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CIMS网络服务的意外中断往往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一个大型企业的CIMS网络中,发生失效故障,往往难以确定故障点,这就需要失效管理提供逐步隔离和最后定位故障的一整套方法和工具。一个好的故障管理系统应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包括通过分析和统计,发现潜在的故障),并精确地定位故障点。(2)配置管理一个CIMS网络是由多种多样的设备连接而成的,这些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所谓的配置管理就是定义、收集、监测和管理这些设备的参数,通过动态地修改和配置这些设备的参数,使得整个网络的性能得到优化。配置管理功能至少包括识别被管网络的拓扑结构、标识网络中的各个对象、自动修改设备的配置和动态维护网络配置数据库等。(3)性能管理性能管理主要包括流量管理和路由管理,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流量、使用者、访问资源和访问频度等)的收集、分析和统计,平衡整个网络的负载,合理分配网络流量,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个网络的吞吐率,避免网络超载和死锁的发生等。(4)计费管理计费管理主要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计算使用网络资源的代价,控制用户过多占用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提高网络效率的目的。在网络资源有偿使用的情况下,计费管理功能能够统计哪些用户利用哪条通信线路传输了多少信息,访问的是什么资源等,因此,计费管理是商业化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网络管理功能。(5)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以及网络管理系统本身不被未经授权地访问。网络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授权管理、访问控制管理,以及安全检查跟踪和事件处理等。ISO在ISO/IEC 7498-4文档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并被广泛接受。这五大功能是: 1、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户都希望有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网络管理员必须迅速找到故障并及时排除。 2、 计费管理   用来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检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它对一些公共商业网络尤为重要。 3、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同样重要,它负责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网络,以使其提供网络服务。 4、 性能管理   不言而喻,性能管理估计系统资源的运行情况及通信效率情况。 5、 安全管理   安全性一直是网络的薄弱环节之一,而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有相当高。

解释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并试论述进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管理的方式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的需要,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所持有的资产能够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损失价值的条件下确有销路,即变现能力。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轻易地以较低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是指银行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这是从流量的角看流动性。因此,银行变现能力和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是银行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所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操作。一从资产方面看,保持适度流动性的方法就是保持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准备资产是指银行所持有的现金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券。二从负债方面看,银行可以通过借入资金的安排来满足现金支付的需要。这是一种随着负债管理理论的

试论学习实践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的重要启示

、学习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启示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党的建设基本经验特别是党内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在探索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化理论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在提高思想认识中推动工作,在推动工作实践中提高能力本领。实践证明,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坚持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形成全党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打牢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习和实践有机统一,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力量、政策措施、实际能力、自觉行动。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着力查找和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全党同志积极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努力化危为机、危中求进,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第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单位党员负责人为重点,认真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国际国内重大考验、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科学发展的意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帮助他们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本领,更好发挥组织领导和示范带动作用。第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吸收群众参与,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评判,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形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推动科学发展,一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切实体现人民意愿,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第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力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立足于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眼于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在解决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的结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动力量。 这些重要启示,来源于党员群众实践,集中了全党全社会智慧,对推动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倍加珍惜并切实运用于今后实践。

试论述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羲之处于一个书法艺术变革的时代。是时代成就了王羲之,也是王羲之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王羲之将当时拙朴的书风继往开来。楷书上,在卫夫人的基础上,更加雄浑厚重。《黄庭经》是其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他最大成就在于行书,从两汉三国的隶书,发展到楷书,进一步发展出行书,在王羲之身上达到巅峰。做到了千变万化,同一文中的同一个字,却字字不同。代表作《兰亭序》无需多言了。 后世名家各取羲之一技,而自成一家,形成缤纷繁复的各种书体。附: 可以看看南唐后主李煜的《书评》,点评的很是中肯。 《书评》 李煜【南唐】 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试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诸多问题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动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分析,指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诸多问题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089-02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尽管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与新时期“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施工中存在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勘测、规划、设计仓促,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相对于大型灌区的骨干工程,中小型灌区以及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因此,我国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低。   1.2 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在管理上目前财力投入不足,导致管理经费不足,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致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粗放,维护管理不足,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由于资金短缺,虽然上级大力扶持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难有较多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管理粗放,建成不到1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 如何加强小型农田的规范管理   2.1 加强领导和管理   (1)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做好工程规划和技术指导,加强服务和监督。广大农民是小型农田建设的受益主体,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投身到农田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来。在投资机制、建设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选择一些典型,组织试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开。小型农田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各级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小型农田建设的行业管理,统筹本行政区域的城乡水资源配置,协调各方面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项目的审批、资金使用、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等办法。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标投标和建设监理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建成后,要加强行政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认真贯彻为生产建设、为农民服务的方针,既要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又要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   (2)管理机构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实行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管理,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单位的义务工。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2.2 明确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在落实工程管护主体时,一是可以采取工程产权拍卖、承包、股份制、租赁等形式落实管护主体;二是采取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对较大型的工程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移交给乡(镇)水利站进行管护。对田间水利工程,由村统一管护或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中,可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办法,把工程管护与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挂钩,增强其责任感。   2.3 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4方面。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造优质工程。   2.4 落实安全责任,加强行政监督   小型农田建设实行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按照隶属关系,逐一落实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和管理单位责任人,各类责任人的具体责任要进行明确,并逐级、逐座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所有小型农田建设安全管理的监督,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小型农田的安全状况并提出建议。   2.5 建立巡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各小型农田建设必须设立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开展对水利建设项目的安全检查巡查工作,同时,还制订了相应的检查巡查工作程序,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顺序、检查路线、记录表格、每次巡查的文字材料和检查人员及检查结果报告方式等,整编归入技术档案。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 (编辑:王平)      On Many Problems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Small Farmland   Hu Hua   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and water conservancy is the arte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mall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many problem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existing in current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mall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y problems

试论水利建设中的项目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项目管理具有与其它管理不同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内容繁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有效利用项目管理理念、方法,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有效规划、组织、协凋、控制等系统性的管理活动。其涉及面广、所需知识多、涵盖领域众多,一般而言,要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环保、国土、城建等多个领域,项目管理的内容十分庞杂。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实现在限定时间、质量要求、投资总额等约束条件下实现项目建设的最优化。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确定性多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处于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条件相对恶劣,工程项目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工程建设成本、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周期等的影响十分突出,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要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科学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项目化管理,对项目建设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科学的项目管理提升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意义1.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有效节约工程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筑工程量大,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如果不能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很容易使工程投资陷入资金短缺的境地,甚至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产生对整体工程建设不良的后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通过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对工程建设实施强有力的规范化管理,突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划、成本等相关费用的控制,使水利工程投资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管控,从而使投资规模、投资强度、投资效益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2.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进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推进和创新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分解,并重点搞好节点分析,通过对节点工程量的细化,可以使水利工程建设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有利于对建设过程依计划进行实施。同时,根据工程整体计划,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工程项目施工进度,通过采取施工计划网络图、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判断、实旄施工计划编制与调整,进而可以科学安排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总体实施进度。3.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确保建设质量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质量安全重于泰山。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水利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首先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推进和创新项目管理,通过系统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与运行相关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分阶段、分步骤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调控,切实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建设质量责任,有利于预防和正确处理工程中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通过强有力的质量调控,确保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广、工程环节多、施工条件相对恶劣。同时, 由于项目管理的推广应用还很短暂,对项目管理的内涵及核心把握还存在一些偏差,许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及项目建设各方都建立了项目管理机制,但由于项目管理的制度的建立还不十分科学,与工程建设实际还有一定差距,项目管理的实效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1.配套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都建立起了相关的项目管理制度,但这种管理制度在配套上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制度大多都集中体现在主要指标的控制与把握上,而对项目管理的各部分的衔接、配套上缺乏有效的运作,影响了项目管理在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中作用的有效发挥。这种项目管理体制机制的不配套,影响了项目管理的实效,也削弱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发挥,对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产生不良影响。2.项目建设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无论是制度再健全、管理项目设计再周全,如果缺乏应有的执行力,这种项目管理也是无法推广,项目管理的作用也是很难得到发挥。在实际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阶段,通常包括建设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中,往往存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执行者通常处于一种非主动性位置,很难发挥水利工程核心建设执行者的组织功能和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效。3.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人员多、施工组织困难,对人员的合理配置要求标准比较高。特别是在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至关重要的建设要素,决定着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水平。随着水利事业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困难也更加凸显,导致项目管理人才和相关建设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导致项目管理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制约了项目管理的作用的发挥。4.工程项目经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实践证明,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项目建设实施的重要的管理人才,处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位置。其在项目建设中起着主导、指导和引导作用,是沟通内外、引领各种需求的集中交汇点和执行点,对项目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对项目经理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有些工程项目甚至项目经理“兼职”的情况发生,项目经理很少有时间认真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更少有通过业务学习,来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这种形势普遍存在对项目经理重使用、轻管理,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提升途径有限,影响了项目建设水平的提升。加强和创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对策面对繁重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以创新的思路,加大项目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力度,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的建设工程,时效性强,一些工程的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同时,工程还存在边设计、边审批、边施工等“三边”现象,给工程管理带来被动。因此,要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等前期准备阶段开始加强监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前期,为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奠定坚实基础,有效避免建设过程中走弯路现象的发生。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王实甫的《西厢记》在

、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从情节安排和结构技巧上看,剧情曲折,结构巧妙合理。全剧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 (2)体制上有突破。它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连台本戏;并且打破了元剧一人主唱的通例,在若干折戏里采用了旦、末轮唱的方式。这种突破与创新,对安排剧情、 刻画人物,都起了很好作用。 (3)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主要是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塑造人物,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更加巧妙合理地结合,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4)优美的词章,高度的语言技巧。作者精心安排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使人物语言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对创造戏剧氛围、表达人物的深层次感情,起了极好的作用。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试论青少年情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青少年情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商主要反映个体认知、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青少年阶段,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学习和发展任务非常重要。但是,青少年由于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学业上的巨大压力,使得现代青少年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为此,要实现目前素质教育的目标,急需提高青少年的情商素质,弘扬其个性,发展其能力。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 它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认知评价是指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也称为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包括积极情感(愉快、高兴、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意见、压力、焦虑等)。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主观幸福感,对总体的生活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比消极情感越多,则个体的幸福感就越强。[2]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青少年的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但仍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根据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规律,针对性地疏导其情商素质,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青少年情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是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评价或情绪情感体验,它和个体的高级需求紧密相关;情商素质则表现为个体认知、理解、调节、操作情绪信息的能力。个体情商素质的高低可能会影响或部分决定个体的情绪体验,即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拥有高情绪智力者,对于人生成功和幸福价值的拥有,更优于高智商者。[3]   1.青少年情商素质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可影响主观幸福感   对情商素质中的人际关系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可以为人们提供物质或情感上的帮助,满足人们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事件时,可通过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产生积极健康的行为反应,从而减少消极情感,增强主观幸福感。而且较高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有利于个体保持愉快和满足,青少年在学校的人际关系适应越好,就越能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2.情商素质影响青少年学业成绩,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   情商素质的高低会影响青少年的自知力、自控力,其强弱程度与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建立、良好思维习惯等的养成有着密切关系。个体可以通过对自身情绪的理解和控制来影响学业成绩,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情绪的学生,其学业成绩也比较好,即情商素质会直接影响学业成绩。此外,良好的学习动机将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情商素质通过调节学习动机来间接影响学业成绩,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目前诸多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都能对青少年的幸福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端正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卓越的学习能力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幸福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间接影响其幸福感。[4] 可见,情商素质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对其主观幸福感也产生重大影响。   3.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不同影响主观幸福感   一般认为,情商素质较高的青少年能够通过一些认知、行为策略有效调节情绪,产生积极的应对方式。在面对挫折、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境去战胜它。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青少年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青少年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并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有助于人们形成和发展主观幸福感。而消极的应对方式起着阻碍作用。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与求助维度呈正相关,较多使用解决问题及求助类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幸福感水平高,较多使用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幸福感水平低。个体的应对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力(为29.4%)。[5] 同时也说明了情绪智力高的青少年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可体验更多的幸福感。   4.青少年情商素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   已有的很多研究表明,情商素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商素质高的人较少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较强的面对生活事件压力的能力,因而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身心健康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抑郁的心境、自觉身体症状评价、睡眠不良、人际敏感等都会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三、引导青少年增强情商素质,提升主观幸福感   青少年的情商素质越高,那他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认知、体验、控制和调节能力会越高,就更容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体验到较多的生活满意和愉快的体验,其主观幸福感就越高。引导青少年增强情商素质,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引导青少年客观认识问题,进行正确归因训练   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成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以生活满意度为表现形式。幸福感往往产生于现实条件与一般标准的比较,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主观幸福感提高;反之,主观幸福感则降低。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对青少年的情感体验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抑郁的个体往往把消极的事件归因为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把愉快的体验解释成外部的、可变的因素。如果把成功归因为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或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以提高其积极情感;如果把成功归因为任务难度、运气好等外部因素,或把失败归因于能力等稳定因素,则会降低其积极情感。因此,应积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问题,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帮助其进行正确归因;同时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从容克服困难。通过进行正确归因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满意度水平,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2.完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意识是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在影响幸福感的七项因素中,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达到了20.83%的贡献率。[6] 要达到积极协调的自我统一,需要引导青少年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自我分析能力,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善于把握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正确对待消极情感,努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表达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客观我与主观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增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   3.提高青少年管理情绪的能力,学会自我调控   拥有较高情商素质的人,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或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能够抑制情感的冲动,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而情商素质较低的人,易受他人影响,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焦虑能力差,经常体验到抑郁、冷漠等消极情感,难以增强其幸福感。因此,学校可以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开设有关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课程,让青少年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正确识别他人的情绪,培养青少年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提高青少年的情商素质。在情绪调节方面,引导青少年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情绪自然发生,不要去刻意地抑制或回避,对负性情绪进行宣泄或者适当忽视,合理宣泄情绪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幸福感   具有高情商素质的人善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够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游刃有余。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帮助青少年树立交往的自信。教会青少年用真诚去对待他人,只有坦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建立信任感,同时还要学会宽容,对交往中的非原则性问题要持宽容的态度。其二,学会尊重他人。任何以强欺弱的做法都将严重阻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尊重他人时,也要做到自尊与自重,抓住人际交往时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三,提高交往艺术。在人际交往中,谈吐的美在于用词准确、言之有物,有种自然的吸引力;用恰当的行为、神态来沟通人际间的感情,做到友好大方、分寸得当;用洒脱的仪表和适当的礼节与人交往,产生使人愿意交往的魅力。因此,应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与人交往中出现的冲突与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其幸福感。   5.学会正确应对挫折,享受幸福的喜悦   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或干扰,导致需要不能满足或目标不能达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或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影响着青少年的幸福体验。学会应对挫折,首先,应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挫折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的两重性。其次,应引导青少年对挫折和成功进行正确的归因,使失败对自尊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教会青少年在社会支持体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再次,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使情感趋于宁静,从而享受到幸福的喜悦。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434023)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定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鄂教办 [2008] 22号,项目编号2008B103。)。      参考文献:   [1] Diener E,Eunkook M S, Richard E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y Bulletin, 1999: 276-294.   [2]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1).   [3] Shapiro, L. E. How to raise a child with a high EQ[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Publishers,1997.   [4]贾晓波,李慧生.高中生心理适应能力训练教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5]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6]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

试论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是的 都讲究的是思想和创造

试论述设计与艺术的异同。

【答案】:设计与艺术同属创造性活动,设计与艺术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与审美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都会传达某种观念、某种理想等。设计受各类艺术的影响,艺术领域的许多成果与经验,都被设计所借鉴。反过来,设计活动或设计作品也成为艺术创作借鉴甚至模仿的对象。由设计而产生的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也为艺术所关注,并成为艺术家探讨和表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的社会中,设计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欲望、伦理关系,以及不断延伸的物质生活触角所带来的时空关系和时间体验,都成为当代艺术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的对象是人类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而设计活动则贯穿了整个人类活动。在多数情况下,它们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设计很难完全脱离其实用功能而演变为纯粹的艺术形式。设计对生活的质量和现状负责,而艺术是对人的精神的安抚。

试论高校教务信息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高校教务信息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务信息管理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论文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当前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高校教务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运行,必须进一步确立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健全各类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   所谓教务信息管理,是指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广泛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信息社会所有的重要组织和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饰演的一系列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播和反馈已经成为高校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高校教务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校教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化,专业和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相应伴随而生的各类问题也更加的复杂。这些变化增加了教务管理部门的难度,对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信息管理为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教务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平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高效、科学、准确地进行教务管理。具体来看,使用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会有以下的诸多优点。   (一)数据准确   按照以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务的具体排课、考试成绩的管理等基本用手工来完成,工作量大、程序繁复,难以避免实际差错的出现,而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为了保证教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信息化模式成为有效的手段,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比如,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关数据均从网上输入,直接存储于数据服务器中,这一过程不再经过他人,可以直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方便查询   目前学分制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的主流,这种制度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凸显了成绩管理和课程开设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方式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平台。比如,采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及时查询各类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及时查询他们所需要的各类教学数据和信息,从而可以高效、及时、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工作高效   利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往的教务管理工作,如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都需要手工进行操作,对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工作繁重,容易出错。使用信息化管理以后,可以将这些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完成,省时省力,而且准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可以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去。   (四)数据共享   使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信息的.交换、数据的共享。以往的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部门间的信息传递都需要人工进行,对于一些复杂、棘手的事务有时难以及时高效地进行处理。使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教学管理各部门数据共享,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时性、灵活性、交互性的特点解决很多具体的问题。    二、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随着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然而,在现实的具体工作中,教务信息化管理也暴露出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从目前状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一)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程度相对欠缺   目前,各大高校基本上都拥有自己开发的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可以方便高校内部的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但就全国来看,尚缺少规范化的教务信息管理方案,各高校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内容和标准均不同,因此造成各大高校之间信息传递的不兼容性。这种现状表明目前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还未达到充分智能化、网络化的程度,不利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尤其对上级管理单位来说,不利于统计、分析和具体调研工作的开展。   (二)系统的升级性和灵活性较差   目前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大多为一次性开发,一般稍作运行修改后就投入使用,然而在后续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由于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和认识不同,容易造成系统的功能和实际的具体应用相脱节,导致后续的教务工作难以高效展开。有的系统在升级之后,由于新修改的功能没有进行全面的测试,很多系统甚至无法稳定地进行使用,从而大大减低了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便于具体工作的开展。   (三)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具体教务信息管理工作中,有些高校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影响到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有些教务人员只是把信息管理技术看做是简单的数据录入,工作相对被动,有些教务人员或者完全依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事教务工作的处理,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产生。    三、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方案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构建科学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借助各种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对教务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运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迈向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当前,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运行,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大学老师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升,大批青年教师被源源不断地引进、补充到各类高等院校,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青年教师仍将保持这种较快的速度被填充到高等院校的各类教学、实验、科研等岗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生力军并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青年教师普遍具有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思维敏捷、知识结构更新快、善于学习、创造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同时因为其刚刚脱离学校环境,学生身份的转变和教师身份的认同尚未完成,使得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一方面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但另一方面,考虑问题欠周全,盲目性和随意性时有发生,不能很好地体现师道尊严,甚至因为工作方法失当造成学生的过激行为等。因此,如何使青年教师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 加强岗前培训,从各个层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灵活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青年教师的培训往往在岗前进行,一般都由各地的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以《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安排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教育理论课的授课并组织闭卷考试,并以考试是否通过作为能否获得高校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在各地施行。不可否认岗前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培养的巨大作用,但同样,岗前培训也逐渐流于形式、教材的老化、授课老师素质的参差不齐、授课内容的实用型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课时与培训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培训效果难以有效评估等,均已引起教育人士的反思。   而每所高等院校是否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有些高校参照高校师资培训的模式对青年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有些高校结合本校实际以邀请专家进行报告或者座谈的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学校的岗前培训往往时间更短,要求不严格,所涉及的内容宽泛,很难说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培训效果。而院系层面,教研室层面,是否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几乎无可参考。   因此,完全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高等院校—院系—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国家层面应该以工作条例的方式强化并固定现有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并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定期更新培训教材,同时构建全国联网的培训评价体系,将每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纳入进来,不只通过书面考试成绩评估培训效果,同时培训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应有效,具有国家的强制认可性,以方便教师在不同省份之间的人才流动。而高等院校层面,可以结合本校制定具有差异性的岗前培训方案,但培训方案必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也并不一定拘泥于某一个学校,可以多校联合,也可以一个学校的多个院系联合,以期促进不同学校之间老师的沟通交流。一个青年教师应至少获得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岗前培训评估合格及以上成绩,方可认为其完成了岗前培训,而校级岗前培训结果,亦应计入本人档案,永久保存。院级层面和教研室层面的岗前培训,亦应多结合实际,从细处和小处着眼,完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一块工作,应由每个高校督促完成。在青年教师完成“国家—高等院校—院系—教研室”的岗前培训计划后的两年内,国家层面还应进行一次反馈调查,每个青年教师都应提交详尽的调查表,国家在分类统计后,从国家层面调整培训计划,并把与学校培训相关的内容反馈给学校,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   二 坚持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实行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在完成必要的培训后,将逐渐走上讲台进行课堂教学,并有可能开始承担科研项目。青年教师要想在工作中打开局面,能讲课、会讲课、讲好课,这是青年教师角色转换最关键的一步。青年教师普遍在教态、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存在弱点或不足,导致讲课效果不佳,并由此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焦虑,这样无疑是不利于其树立教师威信和自信的,甚至导致青年教师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不利于其适应教师角色。   而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刚出校门,也完成了研究生期间的课题,掌握着比老教师更新的知识,容易产生目中无人、盲目自大的心理。部分青年教师对上课态度不认真、课前不备课、上课侃大山、下课不总结,导致教学质量产生问题。   因此,应坚持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使其客观看待自己,这样更易完成教师身份的认同、角色的转换。同时,应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工作的前两年,对其教学、科研、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建立反馈机制,不仅帮助青年教师完成角色转换,同时也作为老教师及富有经验教师师道的一种自然传承,达到老、中、青教师互相进步的一个良性循环。   三 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通过兼职担任班主任、教学秘书、行政工作人员等适应不同角色和不同环境   青年教师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不仅仅是当好一个教书匠就足够的。青年教师具有精力充沛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兼职班主任、教学秘书、行政工作人员等来适应不同岗位和职责的要求,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担任兼职班主任,就必须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会很直接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因为担任班主任,青年教师会接触大量涉及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大大开阔眼界,对于自身完成教师角色的认同是非常直接的一种模式。担任教学秘书是青年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趋势和必经之路,青年教师在担任教学秘书的过程中熟悉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过程,并熟悉学期安排,同时参与制作各类 教学计划 书、各类成绩报表,将会从另一个角度理性看待教师角色,有利于青年教师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并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而兼职行政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看似乎与角色转换无关,但是行政工作的复杂性可以锻炼青年教师培养自己全方位考虑事情的能力,而行政工作作为高等院校服务师生的一个纽带和桥梁,让青年教师能够了解学校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了解院系行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而行政工作的琐碎性和重复性又能锻炼青年教师耐心和认真的意志品格,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

试论水电发展趋势及水利人就业方向的选择?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工程,这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现阶段来看,水利水电行业有着很不错的发展前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11年,党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来在未来的10年里对水利投资4万亿,政策力度明显加大,这对水利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同时也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关键词:水电发展;趋势;就业 一、 我国水电事业发展的春天如果我们把2011年看作是水利行业的政策年,那么,2012年就是执行年,是水利业发展的一个春天。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加大水利方面的投资是有一定的背景条件的。我们都知道,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要想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近年来,随着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利的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水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到2011年年底,全国72%的县级以上城市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不断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大幅增长,引导设立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其次,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因此,我们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另外,中央和地区都相继出台政策,树立目标,不断培养水利高端人才,扩大水利行业市场,力争将水利建设工作做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重要战略,对于企业的骨干力量,每年都应进行在职培训。建立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奖励、激励机制,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向优秀员工倾斜,防止人才流失。二、水电事业的发展趋势①水利建设的现代化现代水利的建设,有其独特的发展方向和内涵。首先是科学的治水思路。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水利自身的发展,将促进治水思路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其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可持续发展方针。水利发展将更加注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水利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第三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运用市场理念的水利运行机制。水利工作将更加注重市场经济规律、注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立水权、水价和水市场体系,将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水利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首要课题。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已是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社会各界人士和政府领导人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水资源、国民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水电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在未来的水利建设当中,应当更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水资源管理和运行体制的优化未来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更趋科学、更趋复杂和严格,管理方式将是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确定、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在体制方面,将建立起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的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水价将成为水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杠杆。 三、水利人的就业方向就水利就业而言,总体来说人员还是紧缺的,尤其是国家中央已经发下文件要求各地方政府要重视基础水利建设,完善水利设施,这事一个就业形势良好的时代背景。目前水利行业面向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有:甲方、设计、施工、监理、读研、其他(行政、管理单位、教育单位等等)。而近年来,水利建设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时期,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使得水利行业的就业程度有很好的前景,这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改变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但这同时要求我们的就业者有一定的能力,主要有: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上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总的来说,水利毕业生就业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其中不乏有因为工作不好,而放弃就业,待业或者考研的。其中很多人观念中的不好的工作基本全部集中在施工、监理等等艰苦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并提前就自己所选的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会让自己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有一个好的成绩。结语:在时代背景和实际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好水利水电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抓住发展的良好时机,并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这样才能兴水利。另外,我们自身也要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己实践动手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样,未来的水利事业一定会更好。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试论述跨境电商营销渠道策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现在对于跨境电商的卖家们来说,营销的思路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产品非常不错,但是却没有好的营销手段,销量还是不太可观。除了使用折扣、优惠券等手段外,跨境电商卖家还可以采取哪些营销手段来提高销售额跨境电子商务营销思路介绍:1、专注于产品和品牌高质量的产品对买主很有吸引力。这些产品的卖点是什么(1)成分或材料(2)产品的长期价值、耐用品的价格与较高的消费心理相匹配(3)解决用户的痛点(4)人性化的售后服务(5)依靠客户评价建立卖点2、减少运费免费送货或低费率、高价格的产品通常提供免费送货服务,高价产品通常提供免费送货服务。3、定期和定时的贺卡营销卖家可以选择有回购并留下赞的客户,然后制作一张有节日节点的贺卡,或者花上几块钱左右进行定期和定时的贺卡营销。新闻图4、创建登录页建立自己的登录页面,让买家留下信息,提醒他们在后期会继续送礼,从而培养买家群体和评价群体。在登录页面上努力工作,你可以通过转发多少朋友来获得利益,从而导致分裂营销。5、高性价比网红模式网红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社交网络的连接,它可以带来信息流,有助于挖掘潜在用户,开展DM快速产品广告。6、添加社交媒体共享按钮7、设置热门话题(1)热门话题是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平台上最热门的内容营销新趋势。(2)热门搜索词有助于企业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受众,并吸引目标受众访问其网站。综上所述,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营销方式很多,但其核心理念离不开这些方面:了解目标市场、目标用户和现有资源;然后明确发展思路,梳理推广方式,进行并不断调试和完善,不断创新思路

试论述分销渠道的基本策略。

【答案】:(1)直接性分销渠道策略(2)间接性分销渠道策略 1)普遍性分销策略 2)专营性分销策略 3)选择性分销策略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