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冬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求一篇观孟二冬馆有感的观后感,800-1000字

学生党们看完阅兵仪是不是要写读后感给礼炮轰鸣,歌声嘹亮;整齐的队伍,威严的军容;晴朗的天空,欢呼的人们.无不显现出这一次庆典的隆重与壮观,数十万人参与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让我们感动不已,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只有自强、自立,我们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兵式准时开始了,一对训练有素的军人走着标准的正步出现在天安门,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乐队奏鸣曲,走过了群众的视线,也升起了那红的耀眼的五星红旗。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60周年国庆阅兵,既可以展示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又可以展示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后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今年国庆阅兵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创新,无论是阅兵式、还是分列式,与以往国庆阅兵相比,将集中从内容上、形式上、编排上、组织上进行创新。  这次庆典在全国人民欢呼的响声中结束了,它让我看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自强不息。我深深的祝福你,祖国!可惜了我们不用写

电影孟二冬的主要情节

这是孟二冬先进事迹的介绍,这样有利于你对他的理解,作文也好写一点 孟二东,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多次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同志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他非常珍惜支教的时光,努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奉献给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作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感动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孟二冬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堪称“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 熠熠烛光映天山 孟二冬教授新疆支教纪事 举办讲座,在大学校园,该是寻常的教学活动。然而,1月10日下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举办的一场讲座,意义却非同寻常:讲课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三个博士生———他们受自己的导师孟二冬教授的委托,冒着严寒千里迢迢赶来进行教学辅导;听课的是孟二冬教授曾经教过的学生———石河子大学中文系2002级的全体同学。因为孟二冬老师的病情揪着大家的心,讲座的气氛竟有些压抑:讲课者嗓音哽咽,听课者含着热泪…… 孟二冬教授于2004年春天从北大来到石河子大学支教,尽管时间不过短短两个月,但对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来说,这个早春留给他们的,是太多不寻常的记忆,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动…… “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石河子大学位于新疆天山脚下的军垦新城石河子市。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这所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的大学,期盼着加强与内地高校的交流。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确定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 2003年初,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47岁的孟二冬教授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教。 2004年3月2日,孟二冬来到石河子大学,第二天他就要求上课。 正式上课的时间是下午4时,他提前来到教室。谁知教室里已座无虚席,有的教师还自己带了凳子坐在后面。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孟二冬感动了,他提前10分钟便开始授课。那节课,他讲得激情澎湃,学子们听得如醉如痴……此后,他每节课都提前10分钟开讲。他说:“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他要求教学秘书增加他的课时,达到了正常工作量的3倍。除了给学生上课,他还为中文系的教师们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白天连轴转般讲课,晚上,一吃完饭他就钻进图书馆,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离开。在石河子大学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他天天如此。一次,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赋教授问他:“孟老师,听说你为了写《〈登科纪考〉补正》,7年时间泡在图书馆。天天钻在‘故纸堆"里,不觉得苦吗?”孟二冬回答:“说实在的,‘以心中有常乐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坐在图书馆里,一闻到线装书那特有的纸香味,心里就感觉到特别踏实。”为了答谢支教的北大老师,一天晚上,文学艺术学院领导班子请孟二冬等人吃饭,孟二冬却婉言谢绝了:“心意领了,饭就不去吃了,我还要备课。”李赋说:“您是博导,教本科生还要备课吗?”孟二冬却认真地说:“我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明天有课,不管面对什么层次的学生,晚上我都要备课!” 初到石河子大学,孟二冬给学生们这样一个印象:不单学识渊博,课讲得好,身体也很好。能够容纳两百多人的教室,他不用麦克风,清晰洪亮的声音就可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 孟二冬给同学们的另一印象是,字写得漂亮。为了方便同学们记笔记,孟老师不停地往黑板上写字。孟老师的板书,不是从左至右横着写的“现代版”,而是像古籍那样自右向左竖着写。这样的板书格式,配上孟老师那流畅飘逸的字体,让人充分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美感。一堂课下来,这样的“古籍书法”板书,孟老师至少要写20多块,常常是汗水湿透衬衫。每堂课至少写20块板书,成了孟老师课堂上的一项“保留节目”。“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从孟二冬到石河子大学讲课的第二周开始,同学们发现,孟老师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开始变得嘶哑了。起初,大家都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新疆气候太干燥,加上孟老师的课排得太多的缘故。孟二冬对此更是没放在心上。系领导劝他多注意休息,他开玩笑说:“我这种沙哑的嗓音,是不是有点像你们新疆的歌手刀郎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孟二冬嗓子的嘶哑程度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还时常伴着阵阵咳嗽,连喝水、吞咽都十分困难。一小碗米饭要吃上半天,同事们不解:“老孟,你这哪里是在吃饭,你是在数米粒啊!”一天中午吃饭时,一阵剧烈的咳嗽竟带出了血丝,同事们慌了,都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喝点胖大海就好了。”胖大海的用量在不断增加,而孟二冬的嗓音仍越来越哑。为了同学们能听清讲课内容,他不得不用上了麦克风。麦克风先是放在讲桌上,后来不得不别在胸前。再后来,只得移到嘴边。 尽管发声困难,但课堂上孟二冬一句话也不肯少说,总是力求讲解得更生动、更详细;而在下课后,他却尽量不说话,遇到同事同学打招呼,他也只是挥手示意。与他同来支教的老师开玩笑说:“跟老孟在一起,我们都快学会手语了。” 石河子大学的校领导劝他:“不适合这里的气候,那你就早点回去吧。”他谢绝了,严肃地说:“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去年4月26日上午,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课教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孟二冬教授的最后一课。此时的孟二冬,说话已经越来越困难,常常是扯着嗓子才能挤出声音来。耗力过多,他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剧烈的咳嗽常常憋得他满脸通红。在课程的后半段,他将麦克风凑到嘴边,几乎是一字一字在吼。喑哑的嗓音伴着艰难粗重的喘气声从麦克中撒播出来,许多同学都留下了热泪。班长吴新峰忍不住走上讲台说“孟老师,您就别讲了。我们实在不忍心!”孟二冬摆摆手:“还有……一点点。听……听我讲……完……”这一课是如此漫长,因为大家多么希望孟老师能尽快结束煎熬;这一课又是如此短暂,因为大家多想和孟老师多待一会儿啊。 下课铃声终于响了,孟二冬用双手撑着桌子艰难地说:“到……今天,我的课……全……部上完了。因为嗓子不好,影响了……教学效果,大家多原谅。同学们,虽然课……完了,但学习……没有……止境,做学问……要甘守……寂寞。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孟二冬踉踉跄跄走下讲台,突然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鲜血从喉咙中汩汩涌出。 石河子大学马上派人护送孟二冬返京治疗。临走时,孟老师拉着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的手说:“课我讲……完了,但是……卷子还没出,我……回去把卷子出好……再寄过来。” 两天后,孟二冬的诊断结果出来了:食管恶性肿瘤。肿瘤直径达3.7厘米,乒乓球般大小。主治医生十分吃惊:“这么大的一个肿瘤卡在咽喉要道上,别说讲课了,就连出气儿都会很困难。” “现在我是棵病树,但我这棵病树有信心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一起,去迎接春天,拥抱春天!” 孟二冬虽然离开了石河子大学,但他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石河子大学,留在了学子们的心中。 中文系2002级同学杜淑娟告诉记者:“以前,想到自己毕业后可能要当‘孩子王",总有些落寞。有时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生活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真是不幸。自从上了孟老师的课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重新校正了生活坐标,明白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该坚守什么。如果将来当了老师,我会像孟老师那样,兢兢业业去做好本职工作。” 中文系2002级同学梁齐伟说:“孟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识的传承,也是人格的传承。” 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他们亲爱的孟老师。今年元旦前,中文系2002级的同学们托人给孟老师送去了一本全班同学的留言簿,扉页写着这样一段话:“孟老师,自从您离开石河子大学后,我们始终想念着您、牵挂着您。曾经诅咒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癌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您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人生的路标。在这遥远的边疆,我们138颗心天天为您祝福,我们大家每人凑了点钱,虽然杯水车薪,但却希望能为您买上一瓶药,能够使您减轻点痛苦!” 回到北京后,孟二冬先后做了3次大手术。每一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他始终惦记着他的弟子们,惦记着他的三尺讲台。不久前,石河子大学的领导到北京看望他,为了方便他与客人交流,医生在他的喉咙里插了一根通气的管子。他诙谐地说:“瞧,插了管子后,说话清楚多了。如果当初我讲课时也插根管子,那该多好!” 当同学们自发捐献的2881.40元钱被捎到北京时,孟二冬热泪盈眶,他一分没动,嘱咐妻子用这些钱为他教过的每位学生刻一张包括全唐诗、十三经、文选等古籍在内的光盘。1月10日,当他的3个博士生受他的委托到石河子大学进行教学辅导时,他又让他们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带去了价值数千元的《全唐文》、 《文苑英华》等书籍和光盘。他知道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多,而学校的资料又少…… 同时,他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在录像带里,削瘦的他深情地对大家讲:“虽然我和大家上课、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唐人刘禹锡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我是棵病树,但我这棵病树有信心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一起,去迎接春天,拥抱春天!”

孟二冬精神与我1500字作文

 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以及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精确,工匠精神之于汇嘉,则是服务第一,其他都是第二。曾经有这么些的故事,讲述着我们的这种坚持: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有听过(东方店…的案例),此案例表明:成功不在大小。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很多员工都在追求只想做“大事”而不想做“小事”。  试问:  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业做到极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极致,这事业就是“大”,就是“强”;我们全方位的去考量这个案例的时候,不难发现正是我们在每个小细节上的到位,才使得顾客得到了到家式贴心服务的感受,我们“立体的爱”才能与顾客产生“感情链接、心灵互动、价值分享”。,我们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成长。这不正是我们的所求吗?而工匠精神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也不正是:  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  他们喜欢手中所做的事胜 过这些事情给他们带来的钱,他们更热爱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产品带来的利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努力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当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赢利而做的时候,时刻执行着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支撑着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稳步迈进。  书中很多的道理可能我们都似曾相识,但是:  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每一个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首先我们得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选对的?还是选贵的?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连哈姆雷特也会纠结的问题。  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  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真正的践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拥有修行的状态,才会带给一个人无穷的力量,无穷的热情,无穷的创造力,无穷的热爱,无穷的收获;拥有修行的状态,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演讲家,他们步履匆匆、高谈阔论,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却缺乏好的工匠,就是那些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企业和人。但正是这样的企业和人,才是我们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历史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汇嘉和汇嘉人,正是这种专心做事的工匠。一步一脚印,可以走得坚定,走得辽远。愿汇嘉的工匠精神发扬,让社会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沉淀。  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始“真修实行”吧!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成为一个快乐的工匠师。去实现价值、去创造财富、去建造一个帝国。让社会明白,褪尽铅华,真正珍贵的,是诚意的用心与对梦想的坚执。  范文2  梦想是驱动进步的动力,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梦想。靠什么来支撑和实现我们的梦想呢?工作之余,我阅读了付守永著的《工匠精神》,也许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

孟二冬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下载地址私信你了,点击右上消息可以看到。

求一篇好看孟二冬纪念馆有感的观后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注重传承的国家。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有着伟大贡献还有杰出表现的人都是很崇敬的。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参观孟二冬纪念馆观后感,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会议今天在宿州召开,由宿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按照会务组的安排,全体与会同志会后一起参观了宿州学院东区的孟二冬纪念馆。孟二冬的事迹官方媒体多有报到,作为宿州学院的校友和曾经的教师,建立这个纪念馆应该说是学院领导有独到的眼光和很智慧的策划,同时中文系就顺理成章的改成了孟二冬文学院。我一直很佩服孟先生不屈不挠的努力精神,据说他是北京大学惟一的一名基础学历为专科的博士生导师。我没有读过先生的文章,也没有接受过先生的教诲,可他专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生积极上进,先后进修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并留校北大任教,支教前就是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榜样。一个人的潜力和能量终究有多大,孟先生的一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路在脚下,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坚持两次援教新疆石河子大学,也许是他病倒的根本原因,我不理解为什么让这样一位学者去支教两次,就像我不理解孔繁森为什么要第二次到阿里地区工作一样,为什么要等盖棺定论后再说这些有意思的事情,这也是中国特色吧。人都不在了,给再高的荣誉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能够在一个人生前好好爱惜人才呢。作为校友,我很高兴看到孟二冬纪念馆的开放,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更多的参观者深入思考。人生有限,每个人在努力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是十二万分重要的。

孟二冬事迹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孟二冬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给本科生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备课授课一丝不苟;他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为完成一部具有重大史料文献价值的专著,七年如一日,最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 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孟二冬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全部凝聚在工作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孟二冬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在数十年的求学与教学过程中,将做人和做学问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孟二冬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正是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这样的学者。他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向上的精神追求,谦和待同事,关爱待学生,始终坚守着知识分子应具有的责任、执著、勇气和道义,在平凡间显示出不平凡的品格。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孟二冬,就是要学习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他崇尚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他珍爱生命、坚韧不拔,为战胜疾病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孟二冬的介绍

《孟二冬》是哈斯朝鲁执导,谭洋、郑卫莉主演的传记电影。影片讲述了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孟二冬的真实人生。

孟二冬电影观后感

孟老师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勇者,无惧死亡,他是一位仁者,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我们从他的身上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能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影片给的深刻感悟就是一定要多读书。影片开始孟老师能找到图书馆中哪本书在哪个区第几排第几本,让图书管理员也为之折服。在平淡生活中能是不是来句唐诗宋词自添乐趣,让我羡慕。因孟老师饱读诗书,才能让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学生们纷至沓来。他的精神世界是绝对富有的,给平淡的生活也带来了他人所无法拥有的自在与畅快。我心头不禁涌上一股羡慕之情,但更多的是惭愧和希望有他如此毅力的殷切期待。人需要读书,读书可明智知理,读书更能让人抛开外界的杂乱与喧嚣,坚定理想的信念和前行的步伐。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读书是必须的。要多读书,多研究,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用心学,用心教,才无愧于这份事业,无愧那讲台之下期盼的双眼。

孟二冬的影片概述

导演:哈斯朝鲁 提起“孟二冬精神”,北大师生自然不会忘记这个带病援疆、坚持教学,最终倒在了石河子大学讲堂上的人民教师楷模。根据孟二冬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孟二冬》以纪录片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孟二冬这位教育工作者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和他无比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该片由蒙古族知名导演哈斯朝鲁执导,实力男星谭洋担纲男一号,曾一举摘夺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荣膺“优秀作品奖”桂冠。谈到《孟二冬》一片,哈斯朝鲁导演曾坦露,拍摄过程中一直被孟二冬教授的精神所感染,甚至曾出现1个镜头用了10盘胶片的情况。而身为该片的男主角,演员谭洋在塑造这位人民教师的过程中也感慨万千。谭洋说,这是他从真正意义上来讲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又是演绎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因此他也有一定压力。记得电影在石河子大学举办开机仪式的时候,他第一次带妆亮相,很多老师看到他都大呼“气质太像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当场落泪,并纷纷要求与谭洋合影留念,令谭洋深深为之动容,当即允诺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来还原孟二冬老师的真实人生。电影开拍后,谭洋仍在不断探寻北大师生口中的孟二冬事迹,通过倾听他尝试着用内心去捕捉人物的气息与气质,并从中逐渐感受到孟二冬老师的那份从容、淡定以及心理的澄净,因此他也将这份耳濡目染的感悟运用在表演当中,很快便以“孟二冬式的笑容”征服了电影导演和全组工作人员。据悉,影片首映现场,孟二冬的女儿曾与电影主创一同观看影片,看了一半就落泪离场,原因是谭洋的演绎勾起了她对父亲的思念。谈到此处,谭洋感叹说,这也是对他的一份肯定,希望电影播出后能够让观众一直为孟二冬精神感动。

孟二冬的人物故事

孟二冬两年前才搬进这个90多平方米的新居。此前十几年,他们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北大校园内的“筒子楼”里。他的爱人耿琴老师说,老孟一直舍不得离开那座“筒子楼”,就是因为离北大图书馆近,去那儿查资料方便。1980年孟二冬从安徽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有幸到北大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开始师从袁行霈先生。1985年,孟二冬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袁行霈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孟二冬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初创的烟台大学任教,担任烟台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1年,孟二冬又考取了袁行霈先生的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从1994年到2001年初赴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之前,孟二冬一直兼任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秘书,是袁行霈先生的得力助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告诉记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完成那部具有重大史学文献价值的专著《登科记考补正》,孟二冬几乎每天与馆员一起上下班,成了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最忠实的读者。《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关于古代科举方面的名作。1994年,孟二冬查找了大量资料,发现此书内容存在大量缺误。于是,他开始对这一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孟二冬花了7年时间,终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上、中、下三册,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4年,这部专著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得到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些年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写这部著作时,孟二冬翻遍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相关古籍。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仅科举的人数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得到的稿费却只有3万元。就是这3万元,他还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袁行霈先生说,做学问特别讲究用第一手资料,孟二冬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研究功底非常扎实。他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孟二冬在北大并不是一个孤例。十几年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了编写《糖史》 ,就曾数年如一日地“泡”在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里。孟二冬这种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正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受社会上名利浪潮的诱惑,大学里确有一部分老师忙于社会活动,到校外讲课捞外快,还有一些老师热衷于攒畅销书赚钱。凭孟二冬的学问,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额报酬请他去讲课,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爱人耿琴说,这么多年,老孟从没拿过一分额外的报酬。北大新闻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为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在的社会中,功利思想严重,浮躁之风盛行,而孟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部身心都扑在教学科研上,甘于寂寞,敬业奉献,这正是应该大力弘扬的一种高尚精神。 孟教授家里最大的一间屋子是书房,东、西、北三壁都是书柜。加上客厅里的藏书,他的个人藏书有数千册之多。“上世纪80年代,我和老孟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块,但他需要的书还是一摞摞搬回了家。”孟教授的妻子耿女士说,“当初买对面带阁楼的房子就好了,便于老孟藏书。”相处这么多年,她最熟悉孟教授的性格,也最支持他的事业。书房柜子里的图书一列列摆放得整整齐齐。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孟教授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教授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 长期浸淫于传统文化之中,孟教授深受熏陶。古人那种“尺璧不宝,光阴十金”的惜时观念也同样让他敏感于怀,并化为诗一样美丽的语言。在《〈登科记考〉补正》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病前的孟教授酒量极豪,在中文系少有人能出其右。喝酒、读书、做学问,在他身上有着和谐的统一。从陶渊明到李白,古代酒文双风流者代不乏人。他曾经笺注过魏晋陶渊明的诗文集子,体悟既多,感慨也深,至今仍然被日本友人用作大学的教材。笔墨纸砚在孟教授的书桌上一样不少。他的书法有相当的造诣,笔势典正有力,矫若游龙。“字如其人。”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如此评价说。练字是孟教授每天的必修课,即使如今身罹病患,他也没有断过。古人传下来的篆刻艺术也让他着迷。“我们刚结婚那阵子,他天天摆弄那些石头。”耿女士笑着说。多才多艺的孟教授浑身散发着一股文雅之气。 孟教授平时话语不多。因为病症压迫声带,说话费力,他的话似乎更少了。但沉默的他也有健谈的时候。一聊到学术问题,他的兴致马上就来了。一位进修老师找孟教授请教专业问题,他热情相待。从先秦聊到隋唐,从古籍聊到古人,滔滔不绝,不觉到凌晨三四点钟。他的女儿睡在隔壁,第二天早晨对妈妈说:“想不到爸爸不仅一肚子学问,还竟然那么能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话语不多,专业功力以考证知名,生活应该很枯槁才对。面对这些,孟教授没有刻意去反驳或者证明什么。当他在古籍阅览室读书思考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古雅的字里行间神游物外,在与古人的神交中如鱼得水?他有没有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自己到达了美丽的桃花源,精神富足而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在众多的书架间穿梭,他生活在自己诗意而丰腴的世界里。在孟教授书房最靠里的桌上,有厚厚一沓纸。伸展开来,全是孟教授摹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遒劲乌黑的大字,是那样的醒目。孟教授万万没有想到,病魔会来得如此严重而突然。当他叙述病发的过程时,他的语调是平静的。可是为什么他要一遍遍摹写这篇《兰亭集序》呢?《兰亭集序》千古不朽,不仅得益于王羲之旷世的书法才华,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篇体现魏晋风度的哲理美文,那种“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生命情怀几乎引起每个人的共鸣。每天当妻子上班、女儿上学后,空荡荡的家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平时就言谈甚少的孟教授在想些什么?死生亦大,诚乎斯言,个中滋味,历者自知。那直面病痛的孤独和落寞,那古今相通的悲悯情怀,没有表达出口,没有抒发成文,却倾注在了对《兰亭集序》一遍又一遍的摹写当中。阳光洒在孟教授的脸上。他笑了。 孟二冬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给本科生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备课授课一丝不苟;他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为完成一部具有重大史料文献价值的专著,七年如一日,最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孟二冬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全部凝聚在工作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孟二冬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在数十年的求学与教学过程中,将做人和做学问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孟二冬,就是要学习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他崇尚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他珍爱生命、坚韧不拔,为战胜疾病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他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在短片里,孟二冬身体虽虚弱但却十分乐观,嗓音虽喑哑但却很有分量。他对大家说:“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在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孟二冬精神是什么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孟二冬(1957年1月-2006年4月22日),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孟二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

孟二冬的主要荣誉

2006年4月,孟二冬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7年初,为表彰和宣传孟二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学习;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孟二冬颁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组部追授孟二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孟二冬女儿孟菲近况

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读书。孟二冬的女儿孟菲,如今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生。她有志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把孟二冬一生挚爱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孟二冬(1957年1月~2006年4月22日),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二冬人物简介

孟二冬孟二冬(1957年1月~2006年4月22日),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孟二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49岁。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中文名:孟二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宿州市出生日期:1957.1逝世日期:2006.4.22职业:教授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主要成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代表作品: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人物经历孟二冬(1957.1—2006.4.22),1957年1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多年来,孟二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韩孟派诗传》、《千古传世美文》、《陶渊明集译注》、《中国文学史》(参编)等400多万字的专著;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得到了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1957年1月12日,孟二冬出生于安徽省蚌埠。他中小学时期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1978年3月,孟二冬通过高考成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的学生。1980年2月初,他被择优留校,成为中文系老师。他求学的脚步从未停歇,十余年中三进北大,走过了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求学历程。1994年,孟二冬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此后,二冬备课缜密周详,课前静坐“过电影”,课后“回放”找得失。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每个论点的论据都有翔实的文献资料作支撑。他从不对学生发脾气,课上课下,学生们看到的孟老师,是一位博学而又酷爱运动、儒雅而又专注学术、敬业而又热爱生活的老师和朋友。孟二冬先后出版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等多部论著,获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孟二冬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韩孟派诗传》等400多万字的专著。他历时七年,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大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做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期间,除坚持为中文系2002级四个班的学生每周讲授10学时的必修课外,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与中文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双方协议的支教任务。孟二冬在北京治疗期间,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积极筹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讲座。北大将已故的“阳光教授”孟二冬的铜像安放在天寿陵园,他的骨函也于昨日入土。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学生们捧着白菊向孟二冬教授的铜像三鞠躬,铜像立于白兰与松柏前,孟二冬教授瘦削的面庞上带着浅笑,双目直视前方。对于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孟菲来说,2006年6月9日终生难忘——她在这一天收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处在失去亲人悲痛中的她,倍感温暖,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胡锦涛总书记在信中动情地说,我是含着热泪读完你这封来信的。你对爸爸无尽的思念,你记述他在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他的学生、眷恋着他未竟的事业,所有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你爸爸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你爸爸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你爸爸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你爸爸的去世,对你们家人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对北大、对国家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损失。胡锦涛总书记在信中说,孟二冬教授一生挚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不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精髓。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孟菲说,你在来信中表示,决心继承爸爸的遗志,选定教师这个职业,继续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这令我十分欣慰。相信你一定会继承和弘扬你爸爸的崇高精神,刻苦学习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努力成为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才,不辜负你爸爸对你的殷切期望和嘱托。胡锦涛总书记的信在广大师生中传开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读着信中亲切感人的话语,受到极大的感动和鞭策。师生们纷纷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回信精神,学习孟二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深深感动了孟二冬的家人。为了表达对总书记的感激之情,5月25日,孟菲提笔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让她们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很快就回了信,使孟菲和她妈妈激动万分。回忆收到总书记回信时的情景,孟菲说:“总书记那么忙,还抽时间给我们回信,回得那么快,写得那么动情,读着读着,我们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未名湖畔,博雅塔下,总书记的信在北京大学师生中广为传诵,大家倍感亲切、深受激励。“这封字字含情、感人肺腑的信不仅是写给孟教授女儿的,也是写给北大教师、写给全国教师的。这是总书记对孟教授和他家人的关心,更是对北大教师、对全国教师的关怀。”东语系教授傅增有的这番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孟二冬的感人事迹,引起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关注,2005年12月8日,他得知孟二冬的病情后,当即委托国务委员陈至立前往探望,并指示有关方面精心治疗;此后,他又多次询问孟二冬的病情,向孟二冬表示亲切问候,并指示医务人员尽全力救治。2006年4月22日,年仅49岁的孟二冬因病情加重,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正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并以个人名义送了花圈。人物故事孟二冬两年前才搬进这个90多平方米的新居。此前十几年,他们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北大校园内的“筒子楼”里。他的爱人耿琴老师说,老孟一直舍不得离开那座“筒子楼”,就是因为离北大图书馆近,去那儿查资料方便。1980年孟二冬从安徽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有幸到北大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开始师从袁行霈先生。1985年,孟二冬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袁行霈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孟二冬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初创的烟台大学任教,担任烟台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1年,孟二冬又考取了袁行霈先生的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从1994年到2001年初赴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之前,孟二冬一直兼任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秘书,是袁行霈先生的得力助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告诉记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完成那部具有重大史学文献价值的专著《登科记考补正》,孟二冬几乎每天与馆员一起上下班,成了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最忠实的读者。《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关于古代科举方面的名作。1994年,孟二冬查找了大量资料,发现此书内容存在大量缺误。于是,他开始对这一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孟二冬花了7年时间,终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上、中、下三册,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4年,这部专著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得到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些年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写这部著作时,孟二冬翻遍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相关古籍。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仅科举的人数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得到的稿费却只有3万元。就是这3万元,他还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袁行霈先生说,做学问特别讲究用第一手资料,孟二冬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研究功底非常扎实。他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孟二冬在北大并不是一个孤例。十几年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了编写《糖史》,就曾数年如一日地“泡”在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里。孟二冬这种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正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受社会上名利浪潮的诱惑,大学里确有一部分老师忙于社会活动,到校外讲课捞外快,还有一些老师热衷于攒畅销书赚钱。凭孟二冬的学问,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额报酬请他去讲课,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爱人耿琴说,这么多年,老孟从没拿过一分额外的报酬。北大新闻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为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在的社会中,功利思想严重,浮躁之风盛行,而孟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部身心都扑在教学科研上,甘于寂寞,敬业奉献,这正是应该大力弘扬的一种高尚精神。爱书如命孟教授家里最大的一间屋子是书房,东、西、北三壁都是书柜。加上客厅里的藏书,他的个人藏书有数千册之多。“上世纪80年代,我和老孟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块,但他需要的书还是一摞摞搬回了家。”孟教授的妻子耿女士说,“当初买对面带阁楼的房子就好了,便于老孟藏书。”相处这么多年,她最熟悉孟教授的性格,也最支持他的事业。书房柜子里的图书一列列摆放得整整齐齐。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孟教授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教授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多才多艺长期浸淫于传统文化之中,孟教授深受熏陶。古人那种“尺璧不宝,光阴十金”的惜时观念也同样让他敏感于怀,并化为诗一样美丽的语言。在《〈登科记考〉补正》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病前的孟教授酒量极豪,在中文系少有人能出其右。喝酒、读书、做学问,在他身上有着和谐的统一。从陶渊明到李白,古代酒文双风流者代不乏人。他曾经笺注过魏晋陶渊明的诗文集子,体悟既多,感慨也深,至今仍然被日本友人用作大学的教材。笔墨纸砚在孟教授的书桌上一样不少。他的书法有相当的造诣,笔势典正有力,矫若游龙。“字如其人。”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如此评价说。练字是孟教授每天的必修课,即使如今身罹病患,他也没有断过。古人传下来的篆刻艺术也让他着迷。“我们刚结婚那阵子,他天天摆弄那些石头。”耿女士笑着说。多才多艺的孟教授浑身散发着一股文雅之气。豁达淡泊孟教授平时话语不多。因为病症压迫声带,说话费力,他的话似乎更少了。但沉默的他也有健谈的时候。一聊到学术问题,他的兴致马上就来了。一位进修老师找孟教授请教专业问题,他热情相待。从先秦聊到隋唐,从古籍聊到古人,滔滔不绝,不觉到凌晨三四点钟。他的女儿睡在隔壁,第二天早晨对妈妈说:“想不到爸爸不仅一肚子学问,还竟然那么能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话语不多,专业功力以考证知名,生活应该很枯槁才对。面对这些,孟教授没有刻意去反驳或者证明什么。当他在古籍阅览室读书思考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古雅的字里行间神游物外,在与古人的神交中如鱼得水?他有没有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自己到达了美丽的桃花源,精神富足而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在众多的书架间穿梭,他生活在自己诗意而丰腴的世界里。在孟教授书房最靠里的桌上,有厚厚一沓纸。伸展开来,全是孟教授摹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遒劲乌黑的大字,是那样的醒目。孟教授万万没有想到,病魔会来得如此严重而突然。当他叙述病发的过程时,他的语调是平静的。可是为什么他要一遍遍摹写这篇《兰亭集序》呢?《兰亭集序》千古不朽,不仅得益于王羲之旷世的书法才华,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篇体现魏晋风度的哲理美文,那种“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生命情怀几乎引起每个人的共鸣。每天当妻子上班、女儿上学后,空荡荡的家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平时就言谈甚少的孟教授在想些什么?死生亦大,诚乎斯言,个中滋味,历者自知。那直面病痛的孤独和落寞,那古今相通的悲悯情怀,没有表达出口,没有抒发成文,却倾注在了对《兰亭集序》一遍又一遍的摹写当中。阳光洒在孟教授的脸上。他笑了。高度评价孟二冬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给本科生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备课授课一丝不苟;他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为完成一部具有重大史料文献价值的专著,七年如一日,最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孟二冬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全部凝聚在工作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孟二冬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在数十年的求学与教学过程中,将做人和做学问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孟二冬,就是要学习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他崇尚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他珍爱生命、坚韧不拔,为战胜疾病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他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在短片里,孟二冬身体虽虚弱但却十分乐观,嗓音虽喑哑但却很有分量。他对大家说:“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在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主要荣誉2006年4月,孟二冬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7年初,为表彰和宣传孟二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学习;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孟二冬颁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组部追授孟二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外界评价孟二冬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正是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这样的学者。他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向上的精神追求,谦和待同事,关爱待学生,始终坚守着知识分子应具有的责任、执著、勇气和道义,在平凡间显示出不平凡的品格。他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

电影孟二冬的主要情节

这是孟二冬先进事迹的介绍,这样有利于你对他的理解,作文也好写一点 孟二东,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多次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同志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他非常珍惜支教的时光,努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奉献给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作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感动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孟二冬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堪称“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 熠熠烛光映天山 孟二冬教授新疆支教纪事 举办讲座,在大学校园,该是寻常的教学活动。然而,1月10日下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举办的一场讲座,意义却非同寻常:讲课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三个博士生———他们受自己的导师孟二冬教授的委托,冒着严寒千里迢迢赶来进行教学辅导;听课的是孟二冬教授曾经教过的学生———石河子大学中文系2002级的全体同学。因为孟二冬老师的病情揪着大家的心,讲座的气氛竟有些压抑:讲课者嗓音哽咽,听课者含着热泪…… 孟二冬教授于2004年春天从北大来到石河子大学支教,尽管时间不过短短两个月,但对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来说,这个早春留给他们的,是太多不寻常的记忆,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动…… “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石河子大学位于新疆天山脚下的军垦新城石河子市。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这所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的大学,期盼着加强与内地高校的交流。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确定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 2003年初,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47岁的孟二冬教授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教。 2004年3月2日,孟二冬来到石河子大学,第二天他就要求上课。 正式上课的时间是下午4时,他提前来到教室。谁知教室里已座无虚席,有的教师还自己带了凳子坐在后面。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孟二冬感动了,他提前10分钟便开始授课。那节课,他讲得激情澎湃,学子们听得如醉如痴……此后,他每节课都提前10分钟开讲。他说:“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他要求教学秘书增加他的课时,达到了正常工作量的3倍。除了给学生上课,他还为中文系的教师们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白天连轴转般讲课,晚上,一吃完饭他就钻进图书馆,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离开。在石河子大学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他天天如此。一次,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赋教授问他:“孟老师,听说你为了写《〈登科纪考〉补正》,7年时间泡在图书馆。天天钻在‘故纸堆"里,不觉得苦吗?”孟二冬回答:“说实在的,‘以心中有常乐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坐在图书馆里,一闻到线装书那特有的纸香味,心里就感觉到特别踏实。”为了答谢支教的北大老师,一天晚上,文学艺术学院领导班子请孟二冬等人吃饭,孟二冬却婉言谢绝了:“心意领了,饭就不去吃了,我还要备课。”李赋说:“您是博导,教本科生还要备课吗?”孟二冬却认真地说:“我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明天有课,不管面对什么层次的学生,晚上我都要备课!” 初到石河子大学,孟二冬给学生们这样一个印象:不单学识渊博,课讲得好,身体也很好。能够容纳两百多人的教室,他不用麦克风,清晰洪亮的声音就可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 孟二冬给同学们的另一印象是,字写得漂亮。为了方便同学们记笔记,孟老师不停地往黑板上写字。孟老师的板书,不是从左至右横着写的“现代版”,而是像古籍那样自右向左竖着写。这样的板书格式,配上孟老师那流畅飘逸的字体,让人充分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美感。一堂课下来,这样的“古籍书法”板书,孟老师至少要写20多块,常常是汗水湿透衬衫。每堂课至少写20块板书,成了孟老师课堂上的一项“保留节目”。“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从孟二冬到石河子大学讲课的第二周开始,同学们发现,孟老师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开始变得嘶哑了。起初,大家都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新疆气候太干燥,加上孟老师的课排得太多的缘故。孟二冬对此更是没放在心上。系领导劝他多注意休息,他开玩笑说:“我这种沙哑的嗓音,是不是有点像你们新疆的歌手刀郎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孟二冬嗓子的嘶哑程度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还时常伴着阵阵咳嗽,连喝水、吞咽都十分困难。一小碗米饭要吃上半天,同事们不解:“老孟,你这哪里是在吃饭,你是在数米粒啊!”一天中午吃饭时,一阵剧烈的咳嗽竟带出了血丝,同事们慌了,都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喝点胖大海就好了。”胖大海的用量在不断增加,而孟二冬的嗓音仍越来越哑。为了同学们能听清讲课内容,他不得不用上了麦克风。麦克风先是放在讲桌上,后来不得不别在胸前。再后来,只得移到嘴边。 尽管发声困难,但课堂上孟二冬一句话也不肯少说,总是力求讲解得更生动、更详细;而在下课后,他却尽量不说话,遇到同事同学打招呼,他也只是挥手示意。与他同来支教的老师开玩笑说:“跟老孟在一起,我们都快学会手语了。” 石河子大学的校领导劝他:“不适合这里的气候,那你就早点回去吧。”他谢绝了,严肃地说:“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去年4月26日上午,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课教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孟二冬教授的最后一课。此时的孟二冬,说话已经越来越困难,常常是扯着嗓子才能挤出声音来。耗力过多,他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剧烈的咳嗽常常憋得他满脸通红。在课程的后半段,他将麦克风凑到嘴边,几乎是一字一字在吼。喑哑的嗓音伴着艰难粗重的喘气声从麦克中撒播出来,许多同学都留下了热泪。班长吴新峰忍不住走上讲台说“孟老师,您就别讲了。我们实在不忍心!”孟二冬摆摆手:“还有……一点点。听……听我讲……完……”这一课是如此漫长,因为大家多么希望孟老师能尽快结束煎熬;这一课又是如此短暂,因为大家多想和孟老师多待一会儿啊。 下课铃声终于响了,孟二冬用双手撑着桌子艰难地说:“到……今天,我的课……全……部上完了。因为嗓子不好,影响了……教学效果,大家多原谅。同学们,虽然课……完了,但学习……没有……止境,做学问……要甘守……寂寞。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孟二冬踉踉跄跄走下讲台,突然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鲜血从喉咙中汩汩涌出。 石河子大学马上派人护送孟二冬返京治疗。临走时,孟老师拉着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的手说:“课我讲……完了,但是……卷子还没出,我……回去把卷子出好……再寄过来。” 两天后,孟二冬的诊断结果出来了:食管恶性肿瘤。肿瘤直径达3.7厘米,乒乓球般大小。主治医生十分吃惊:“这么大的一个肿瘤卡在咽喉要道上,别说讲课了,就连出气儿都会很困难。” “现在我是棵病树,但我这棵病树有信心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一起,去迎接春天,拥抱春天!” 孟二冬虽然离开了石河子大学,但他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石河子大学,留在了学子们的心中。 中文系2002级同学杜淑娟告诉记者:“以前,想到自己毕业后可能要当‘孩子王",总有些落寞。有时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生活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真是不幸。自从上了孟老师的课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重新校正了生活坐标,明白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该坚守什么。如果将来当了老师,我会像孟老师那样,兢兢业业去做好本职工作。” 中文系2002级同学梁齐伟说:“孟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识的传承,也是人格的传承。” 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他们亲爱的孟老师。今年元旦前,中文系2002级的同学们托人给孟老师送去了一本全班同学的留言簿,扉页写着这样一段话:“孟老师,自从您离开石河子大学后,我们始终想念着您、牵挂着您。曾经诅咒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癌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您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人生的路标。在这遥远的边疆,我们138颗心天天为您祝福,我们大家每人凑了点钱,虽然杯水车薪,但却希望能为您买上一瓶药,能够使您减轻点痛苦!” 回到北京后,孟二冬先后做了3次大手术。每一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他始终惦记着他的弟子们,惦记着他的三尺讲台。不久前,石河子大学的领导到北京看望他,为了方便他与客人交流,医生在他的喉咙里插了一根通气的管子。他诙谐地说:“瞧,插了管子后,说话清楚多了。如果当初我讲课时也插根管子,那该多好!” 当同学们自发捐献的2881.40元钱被捎到北京时,孟二冬热泪盈眶,他一分没动,嘱咐妻子用这些钱为他教过的每位学生刻一张包括全唐诗、十三经、文选等古籍在内的光盘。1月10日,当他的3个博士生受他的委托到石河子大学进行教学辅导时,他又让他们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带去了价值数千元的《全唐文》、 《文苑英华》等书籍和光盘。他知道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多,而学校的资料又少…… 同时,他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在录像带里,削瘦的他深情地对大家讲:“虽然我和大家上课、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唐人刘禹锡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我是棵病树,但我这棵病树有信心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一起,去迎接春天,拥抱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