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游记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庐山游记英语作文

庐山游记英语作文

仿照《颐和园》写一篇庐山游记

keannnnyidingdeshunxulaixie

庐山游记是什么季节

春如梦 夏如滴 秋如醉 冬如玉 身为庐山人 我觉得都很美 主要看你想看什么 想去感受什么 你喜欢人多还是人少?喜欢人多的那种氛围.夏秋比较好 喜欢人少那份寂静 那就秋冬比较好.庐山的风景美不美在于你的心情 而不是季节.

如何以“庐山游记”开头?

循着李太白的足迹,我走进了庐山,游览了欲界仙都之美景。青山。白雾。翠竹。我踏入了这梦境的天地:山在雾中屹立,雾在山中萦绕。武围着山,山依着雾,依稀朦胧,若明若暗。连绵的山隐天蔽日,阳光,只愿与雾相伴。伴着雾的朦胧,依着雾的神秘。裸石。流水。船只。稀落的船只,或荡起回旋的清波,或激起万层高浪。湍急的河水,摇曳的怪柏,给寂寞的山林带来无限生机;在山中回荡的行船声,也给这幽山带来几分喧闹。丛林。红旗。小道。红红的旗,隐约闪现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穿梭在苍翠的小道间,高声的欢呼,欢快的笑语,从山脚一直溜到山头,带着满怀的豪情,满腔的希望与满腹的寄托。近了,更近了……微风。飞瀑。我看见了一条白练,素白晶莹,镶嵌在一片浓绿中,披挂于山涧树丛上,落下,落下……在遥远的山的那边,传来一声忠实的犬吠,暖暖的。爬上去,来到山的顶头,思维似乎已停滞了,这梦中的仙境,这欲飘欲飞欲沉的奇妙感觉。当阵阵凉风吹来,才意识到自己竟沐浴在雨雾中??是了的飞瀑。它亲着我的脸,手和蒙尘已久的心……我,按下了心灵的快门,把这永恒的一瞬,定格;把这份难得的陶醉,定格。

庐山游记胡适赏析

1、在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在我国江西省北部,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临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在大江与大湖的交汇之处,自然形成了集险峻与秀丽于一体的美丽景致。2、所以,自古以来庐山风光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匡庐奇秀甲天下”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它雄奇秀拔,云雾缭绕,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3、山中多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现主要有12个景区,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统,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4、庐山还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庐山不仅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壮美古迹景观华美人文景观誉满神州,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丰子恺庐山游记三读后感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一本书的时候,就要知道这本书的最基本的内容,例如,书名,作者,内容的梗概等。这些,对于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必须掌握的。所以,读后感开文就要把这些亮出来。例如,我在暑假的时候,读了某某写的一本书,名叫《某某》,在这本书里,他向我们讲解了某某生活的时代发奋力强的过程。写完了读后感的开头后,看你写的人就想知道,你看了这本书后,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因此,再分一段,就要开始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例如,我看完这本书后,深受启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人活当下,必须百分百努力。当然,你写出来这个观点后,实际上,必须再要用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你要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呢。有两个层面,一就是结合你读过的书来延伸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以此来前后结合而写。另一种就是以你以前与现在的感想做对比后,进行表达。对于读后感来讲,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感字,所以,这个感字能带给你如何的想法,就要看你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以及受影响的程度。一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很多,所以,最好的就是从读的书里找到一个最鲜明的观点亮出来,而且要保证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怎么写好读后感最后一点就是表明心态,本身你从书中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自然就希望自己能如主人公或者是书里的某个人物一样,要怎样,所以,在作文的最后,你就要表明你的心态,意思就是书写一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这样,你的读后感就写好了。

庐山游记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如何理解

这就是天桥

庐山游记与其他的散文有什么不同

那邮寄的伞,没什么不同。我钻石,独裁的风景,太漂亮了。

庐山游记150字看图写话

7月29日,我和妈妈坐火车来到了庐山旅游。庐山是避暑胜地,天气很凉爽,花也很美丽。我们住在飞来石宾馆,飞来石宾馆的附近有一个第四代冰川遗迹“冰桌”或者叫“飞来石”,所以我们住的宾馆叫飞来石宾馆。我们第一个景点是去的“望江亭”,在路上我们发现了一股山泉,终于到了望江亭,从那儿可以看到江水。我喜欢庐山!7月30日,早上我们从宾馆步行几分钟,就到了如琴湖,湖边就是庐山著名景区“花径”,这里有大诗人白居易居往过的草堂,他曾经在这写过著名的诗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游完“花径”,我们又去了“锦秀谷”,这里有:天桥、险峰、仙人洞庭湖、谈判台。接下来又到了“三宝树”,有两棵柳杉它们都有600岁了,还有一棵1600岁的银杏树。终于到了黄龙潭,那里的水很清凉、很好玩。7月31日,早上我坐车到含鄱口,我们又坐索道去了“七彩瀑布”非常好玩,玩累了用泉水把鲜橙多冰一冰喝。这几天玩完了,还真想再玩一次!

庐山游记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佚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庐山游记是一篇写庐山的游记散文。作者写景状物,随意自然,信手拈来的诗文典故使文章气韵生动,极富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庐山游记胡适赏析 简述庐山游记胡适赏析

1、在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在我国江西省北部,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临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在大江与大湖的交汇之处,自然形成了集险峻与秀丽于一体的美丽景致。 2、所以,自古以来庐山风光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匡庐奇秀甲天下”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它雄奇秀拔,云雾缭绕,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 3、山中多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现主要有12个景区,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统,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4、庐山还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庐山不仅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壮美古迹景观华美人文景观誉满神州,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庐山游记 小学作文

庐山好,中国美! 来源: 新星网 作者: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四(5)班 陈安婕 上一年级时我背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此,在我小小的心里不知道想象了多少遍那云雾飘渺的庐山瀑布,那如银河落下的雄壮身姿。我非常想去游览这以千姿百态的云雾与秀丽壮观的瀑布而闻名于世的名山。今年暑假,父母终于让我如愿以偿,带我游览庐山。 我们踏着陡峭的石阶,迈着艰难的步伐,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有说有笑。人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一转,望见庐山三叠泉瀑布,经三级陡崖,凌空泻下,落差约120米,非常壮美,仿佛千丈青山衬着闪亮的白银。我们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正如大诗人李白描绘的那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流九天。” 我们到了山顶,只觉得冷风习习,一阵阵凉意,使人忘了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遥望四周,薄薄的云雾笼罩着连绵不断的青山,使人心悦神往。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就象万顷碧波中的浪花。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人在雾中行,举目可望天际,低头不见山底。 庐山真美啊!不愧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这神秘缥缈的美,她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一路上,我们拾级而上,看到很多外国游客,有在景点互相拍照的,有擦肩而过的,有在凉亭一起休憩的,也有和我们结伴而行的,他们洋溢着笑脸,还时常对我们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庐山好!”、“中国美!”。他们那陶醉的神情告诉我们,他们非常喜欢这里的幽雅静谧和飘渺瑰丽。是啊,庐山像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看着老外一路上的陶醉神往,听着他们的赞美,我心底油然而生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我们祖国能拥有这样一座闻名世界的名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爱庐山,我爱我的祖国。 (指导老师 黄秀曼)

课文庐山游记主要写了哪三处景色

树林阴翳、白云变幻、庐山天桥。原文:庐山的名胜古迹很多,据说共有两百多处。但我们十天内游踪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小天池、花径、天桥、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乌龙潭等处而已。夏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登大汉阳峰,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晋朝的慧远法师曾经在东林寺门口种松树,王羲之曾经在归宗寺洗墨,陶渊明曾经在温泉附近的栗里村住家。李白曾经在五老峰下读书,白居易曾经在花径咏桃花,朱熹曾经在白鹿洞讲学,王阳明曾经在舍身岩散步,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在天桥作战……古迹不可胜计。(点明庐山名胜富有文化底蕴,是古代文学大家、思想家常去之处。)然而凭吊也颇伤脑筋,况且我又不是诗人,这些古迹不能激发我的灵感,跑去访寻也是枉然。所以除了乘便之外,大都没有专诚拜访。(表现出作者淡泊随意的人生态度,不会刻意附庸风雅。)有时我的太太跟着孩子们去寻幽探险了,我独自高卧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山楼上,看看庐山风景照片和导游之类的书,山光照槛,云树满窗,尘嚣绝迹,凉生枕簟,倒是真正的避暑。(使用四字词语描绘富有诗意的画面,体现作者沉浸其中、悠然自得的心境。)作者解析: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音乐教育理论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他的散文,多取材于生活琐事,常透露出平实自然且细腻隽永的特点。他攀爬庐山,不局限于庐山上的自然风景,还介绍了山上的名胜、人、饮食,使庐山饱满立体。山的意义因人而异,他在本文中有对庐山仙境的褒扬,亦有对山中膳堂简陋的不满。但打开一瓶啤酒后,不怿转瞬即逝,富有童趣。文章展现出平淡生活中的乐趣,浓郁的生活情调溢于笔端。他以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眼光观察生活,读他的文章也是在悠闲地享受生活。

庐山游记体现了作者那些写作特点?

游庐山记》是清代文学家恽敬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这篇游记首先指出庐山三面环长江大湖的形胜特点,“有娱逸之观”。然后在六天记游中,生动描述了含鄱口俯览鄱阳湖上风云卷来的云障奇观和神林浦仰望香炉峰下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最后以“云为水征,云从山出”的传统说法为根据,点出庐山形胜最“足以娱性逸情”者为云,与首段相应作结。全篇各记,脉络分明,语句简炼扼要,记述云的变化,尤为细致生动。

庐山游记主要写了哪三处景色

主要写了山路上的景色、山顶的景色、山下的白云。 《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庐山游记作文400字附点评

  今年暑假,我和家人去游玩了庐山,观看了远近闻名的庐山瀑布。   准备好行李,我们便匆匆忙忙地出发了。我坐在车里,开始浮想联翩,心想着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从我脑海里一闪而过。   目的地到了,我手扶着栏杆,走进了陡峭的山路。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挂从高处倾泻而下的瀑布,犹如千军万马之势,正如李白诗中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便是庐山瀑布。当庐山的瀑布的"水被太阳光照射时,水里面就变得像黄金一样,水面泛着金光,波光粼粼,我不禁地用手去捧一捧水,想把这黄金捞一把起来,可捞上来时才发现这不是黄金,而是水,真是欲哭无泪啊!   我们去的时候,天空中刚下过一阵太阳雨。雨后,我隐隐约约看到了瀑布前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交相辉映,此时的庐山瀑布愈加显得漂亮。许多游客都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拍下这最美的一刻。当夕阳来临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了,我想着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依傍着这样的山,瀑布就好像一条飘逸的银丝带挂在庐山之上。   接下来,我们又去游玩了庐山的其他几个景点,一路上到处都是风景如画,庐山的景色果然名不虚传,这又让我想起了一句李白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快到晚上了,我们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庐山游记主要写了哪三处景色

描写了三种景物:太阳、香炉峰、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便蕴含着这三种景物:太阳、香炉峰、瀑布。 分析: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以庐山游记写作文

1. 庐山游记 小学作文 庐山好,中国美! 来源: 新星网 作者: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四(5)班 陈安婕 上一年级时我背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此,在我小小的心里不知道想象了多少遍那云雾飘渺的庐山瀑布,那如银河落下的雄壮身姿。我非常想去游览这以千姿百态的云雾与秀丽壮观的瀑布而闻名于世的名山。今年暑假,父母终于让我如愿以偿,带我游览庐山。 我们踏着陡峭的石阶,迈着艰难的步伐,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有说有笑。人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一转,望见庐山三叠泉瀑布,经三级陡崖,凌空泻下,落差约120米,非常壮美,仿佛千丈青山衬着闪亮的白银。我们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正如大诗人李白描绘的那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流九天。” 我们到了山顶,只觉得冷风习习,一阵阵凉意,使人忘了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遥望四周,薄薄的云雾笼罩着连绵不断的青山,使人心悦神往。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就象万顷碧波中的浪花。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人在雾中行,举目可望天际,低头不见山底。 庐山真美啊!不愧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这神秘缥缈的美,她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一路上,我们拾级而上,看到很多外国游客,有在景点互相拍照的,有擦肩而过的,有在凉亭一起休憩的,也有和我们结伴而行的,他们洋溢着笑脸,还时常对我们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庐山好!”、“中国美!”。他们那陶醉的神情告诉我们,他们非常喜欢这里的幽雅静谧和飘渺瑰丽。是啊,庐山像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看着老外一路上的陶醉神往,听着他们的赞美,我心底油然而生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我们祖国能拥有这样一座闻名世界的名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爱庐山,我爱我的祖国。 (指导老师 黄秀曼) 2. 庐山游记作文六百字以上 庐山游记 寒假开始了,之前妈妈答应带我去庐山,于是,我们一家人乘车去了庐山,开始了我的寒假旅程。 首先,我们去了含鄱口。历历的青山、绿油油的庄稼、翠绿的草丛,一阵微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顿时,我被这绿色的大地陶醉了。 “起雾了!”只听见爸爸大喊一声,我这才如梦初醒,举目望去:只见云雾悄悄地从山涧漫了出来,像一层面纱一样,遮住了蔚蓝的天空,盖住了绿色的大地,铺住了清澈的水面,围绕着高耸的青山,一切只显现出忽隐忽现的轮廓。站在山顶远眺,庐山仿佛是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如狂啸的猛虎,时而似腾飞的蛟龙——真是变化无常。 接着,我们来到了花径园,走进大门,看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花坛里鲜花盛开,绿草如茵,一阵微风吹过,像是在翩翩起舞。 然后,我们来到了庐山有名的景点——秀峰瀑布。瀑布很高,上面的水小,下面的水大,形成了一个三脚架瀑布,真是“飞流直线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最后,我们又回到了含鄱口。这是,雾更浓了,宛如鲜奶注进了庐山。这美丽的南国的山! 3. 游庐山的作文 春天的庐山云雾,不单婀娜多姿、妙趣横生,有时当你兴致勃勃尽情赏景时,忽地一阵云雾不知从何处升腾起来,迅疾拉开一张巨大的幕布,变魔术般把美景全然遮住。而就在你为此而惋惜,甚至哀怨时,一阵清风刮过,又是江天一览、美景再现。当然,也有一些时候,它们久久不肯散去,那是有意给你留一点遗憾,希望你再来一次看个够。 中秋之夜,人们大多喜欢上匡庐赏月,那是令人陶醉的经历。山上空气清新,森林、花鸟、飞瀑、峭壁、别墅一应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庐山含鄱口是观日出的最佳胜景,但其实这里也是赏月的好去处。 夏天,入了夜。牛山脚下的海龙山庄,山庄四围环山,静卧床榻,感觉睡在大山的怀抱,得以尽享山野之趣。宿在山中,当然是被清脆的鸟鸣唤醒,披衣起床,霏霏小雨仍在下着,漫步在翠色如染的山径,脚下花草芊芊,碧绿的树叶挂着晶莹的雨水,真有“空翠湿人衣”的意趣。 冬天,人们伴着淙淙的流水,鉴赏每一块翡翠,把玩着每一匹飞瀑,一路听鸟语,我们或尽情地对这唯美大自然抒发豪情,唱着、乐着;或着意地在奇岩、怪树、异潭边,弄姿作态摄影留念。然而心儿早已飞向了庐山那片银色冰清世界。 春天,冰裹桃红,雾绕青峰,若梦若幻; 夏天,千山滴翠,万木浓荫,云舒云卷; 秋天,桂子飘香,枫叶流丹,疏峰吐月; 冬天,苍松傲雪,寒梅破冰,银装素裹。 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八个字道出庐山的精髓和品位。 江庐山四季皆美景…………请君常来登庐山! 大约有750个字。 4. 【庐山游记作文】 庐 山 游 记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古名山。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断崖峭壁,谷深峰险,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绝壁、云海、瀑布”被誉为庐山“三绝”。 由于庐山位于江湖之间,水汽郁结,降水丰富,凉爽宜人,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暑假期间,爸爸带我慕名前往庐山游玩。 经过一夜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庐山。据当地导游介绍,庐山还有“三怪”(司机开车帅、导游跑得快、屋顶铁皮盖)和“三宝”(石耳、石鸡、石鱼)。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黄龙潭、三宝树、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芦林湖、含鄱口、三叠泉……。我最喜欢的景点是:花径和三叠泉。 花径为一山中花园,正门石梁上刻着“花径”二字。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之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就吟咏于此。三叠泉瀑布位于庐山的东侧,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有“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之说。 瀑布象一条长长的白布被叠过三次,所以叫三叠泉。据说,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写此处胜景。 我们先坐缆车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然后拾阶而下,大约走了一千级台阶,来到了三叠泉最下面。尽管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只见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溅起无数耀眼的水珠,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尽管两天的游程匆匆忙忙,但我还是领略了庐山的美丽。庐山,我还会再来的。 5. 游庐山作文 800字 春天的庐山云雾,不单婀娜多姿、妙趣横生,有时当你兴致勃勃尽情赏景时,忽地一阵云雾不知从何处升腾起来,迅疾拉开一张巨大的幕布,变魔术般把美景全然遮住。 而就在你为此而惋惜,甚至哀怨时,一阵清风刮过,又是江天一览、美景再现。当然,也有一些时候,它们久久不肯散去,那是有意给你留一点遗憾,希望你再来一次看个够。 中秋之夜,人们大多喜欢上匡庐赏月,那是令人陶醉的经历。山上空气清新,森林、花鸟、飞瀑、峭壁、别墅一应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庐山含鄱口是观日出的最佳胜景,但其实这里也是赏月的好去处。 夏天,入了夜。 牛山脚下的海龙山庄,山庄四围环山,静卧床榻,感觉睡在大山的怀抱,得以尽享山野之趣。宿在山中,当然是被清脆的鸟鸣唤醒,披衣起床,霏霏小雨仍在下着,漫步在翠色如染的山径,脚下花草芊芊,碧绿的树叶挂着晶莹的雨水,真有“空翠湿人衣”的意趣。 冬天,人们伴着淙淙的流水,鉴赏每一块翡翠,把玩着每一匹飞瀑,一路听鸟语,我们或尽情地对这唯美大自然抒发豪情,唱着、乐着;或着意地在奇岩、怪树、异潭边,弄姿作态摄影留念。然而心儿早已飞向了庐山那片银色冰清世界。 春天,冰裹桃红,雾绕青峰,若梦若幻; 夏天,千山滴翠,万木浓荫,云舒云卷; 秋天,桂子飘香,枫叶流丹,疏峰吐月; 冬天,苍松傲雪,寒梅破冰,银装素裹。 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八个字道出庐山的精髓和品位。 江庐山四季皆美景…………请君常来登庐山! 大约有750个字。 6. 写庐山的作文500字 <;游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以前每当读这首诗的时侯,我就很想去证实一下,庐山是不是真的如李白的诗中写得那样美丽壮观。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告诉我,爷爷奶奶要带我去庐山游玩,我高兴得几天都睡不着觉。 那天早晨,我起了个大早穿好衣服,和爷爷奶奶坐火车去九江。小住了几天后,就坐上旅游车,上庐山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庐山。我迫不急待地跳下车,啊!周围到处迷漫着大雾,感觉就像到了仙境一般。好冷,奶奶赶紧帮我穿上外套。虽然是七月份,但这里都要穿起秋装了,难怪都说庐山是避暑的盛地。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的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最高山峰海拔1474米。有神奇的仙人洞、传说中的迎客松、气势雄伟的三叠泉、黄龙潭、乌龙潭,还有国共两党领导人住过的“美卢”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叠泉,听导游说三叠泉被称为天下第一飞泉,来了庐山不去三叠泉,就不算来庐山走了一遭。 三叠泉的美景必须爬到山顶才可以看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爬行,我们终于到了。只见一道清泉从山上流下,就象是从银河落下来的,远远望去好似一道银白的丝巾镶在山间。导游介绍说三叠泉落差为155米。一叠直垂,水从70多米处一倾而下,远看似雨雪交加,近观似大雾弥漫;二叠高约50米,跌宕奔涌,带起散珠细雾,凌虚而下;三叠又长又阔,洪流倾泻,如玉龙直闯潭中,激起滚滚波涛浪花,在山色空蒙中,犹如一幅生趣盎然的水墨画。不愧被称为天下第一飞泉。据说三叠泉是在大约在宋绍熙二年(1191),被一樵夫发现,于是传播开去,并从此轰动了庐山内外。 看到这么美丽壮观的三叠泉,我迫不及待地跳到水里玩了起来,来时的疲劳也立刻抛到九宵云外了。 庐山真是太美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真不愧为人间仙境。通过这次旅游,我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庐 山 游 记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古名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断崖峭壁,谷深峰险,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绝壁、云海、瀑布”被誉为庐山“三绝”。由于庐山位于江湖之间,水汽郁结,降水丰富,凉爽宜人,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暑假期间,爸爸带我慕名前往庐山游玩。经过一夜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庐山。 据当地导游介绍,庐山还有“三怪”(司机开车帅、导游跑得快、屋顶铁皮盖)和“三宝”(石耳、石鸡、石鱼)。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黄龙潭、三宝树、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芦林湖、含鄱口、三叠泉……。我最喜欢的景点是:花径和三叠泉。 花径为一山中花园,正门石梁上刻着“花径”二字。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之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吟咏于此。 三叠泉瀑布位于庐山的东侧,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有“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之说。瀑布象一条长长的白布被叠过三次,所以叫三叠泉。据说,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写此处胜景。我们先坐缆车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然后拾阶而下,大约走了一千级台阶,来到了三叠泉最下面。尽管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只见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溅起无数耀眼的水珠,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两天的游程匆匆忙忙,但我还是领略了庐山的美丽。 庐山,我还会再来的! 7. 旅游游记作文:难忘的庐山行 [旅游游记作文:难忘的庐山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知道这是哪里么?大家来过这里吗?这是美丽而历史悠久的庐山,旅游游记作文:难忘的庐山行.今年夏天我去看了那壮观的庐山瀑布.瀑布位于三叠泉,这里海拔八百多米,有一千多级笔陡的石阶,要从山上往下走去看瀑布.四周景色十分优美,爬台阶的人很多,但是有许多人都坚持不下来.一开始我还不觉得怎么累,一鼓作气的往下走;走着走着感觉步伐越来越沉重,脚腕有些酸;又走了几百米,我的小腿肚子开始疼,越爬越累,都快走不动了.我咬着牙坚持着又爬了一段路,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真想一 *** 坐下来!这时爸爸鼓励我说:“加油!做事要坚持不懈!你听,那水声越来越近啦,瀑布就在前边!”爸爸的话给了我力量,我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瀑布!瀑布分三叠从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飞流而下,好像洒珠喷雪,又似仙女飘带,在层峦叠翠的山谷中令人心旷神怡,小学生作文《旅游游记作文:难忘的庐山行》.当我触到那冰凉的泉水时,心中充满说不出的喜悦……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瀑布,但心还在那奔腾的瀑布中翱翔.这次庐山行使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旅游游记作文:难忘的庐山行〕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8. 庐山之旅作文 国庆节放假,我们一家去了庐山。 下了火车,我们乘上汽车进入了环山公路,听导游说,这盘山公路一共有396个湾。眼看着汽车里地面越来越高,渐渐地已经看不清山脚了,偷偷瞥一眼,哇!好高啊。 但马上便收回了余光(实在高得吓人,不敢看了),终于,到了目的地,大家放好行李,开始了第一个景点之旅。导游小陈着喇叭喊到“好了,大家听我说,接下来我们首先要去三叠泉,这可是庐山的著名景点哦!但是要到三叠泉可是很辛苦的啊,要走几千节阶梯,你们愿意走吗?”“走”大家毫不犹豫,当然这是意料中的事。 大家开始了“长途跋涉”,一开始,每个人都是如此得精神奕奕,兴致勃勃,但是还未走完三分之一的路程,个个都哭爹喊娘的,“脆弱”地感觉风一吹就倒,我见到路边有卖拐杖的,立马喊道“有救星啦”,马上二话不说,买下了一根拐杖,可真有效,在它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走完了所有阶梯。据妈妈说: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谭中。 “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 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但三叠泉却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流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南宋时期才被人发现。“果真名不虚传啊,百闻不如一见,真壮观啊!”望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不禁感叹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句诗虽然不是形容三叠泉的,但是借用它来形容三叠泉,也毫不逊色。泉水飞溅下来,水滴溅到我的身上,如此清凉,它洗去了我全身的疲惫,又恢复了精神焕发的面貌。 现在,我可是真正算是“庐山客”了。 9. 游庐山作文 庐山,乃五岳之一,景色秀美而独特,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暑假我们便跟着导游,越过了如琴湖,穿过花径,绕过龙首岸,登上了险峰--锦绣谷.我坐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向远处眺望.眼前的视野是这样的开阔.映入我眼帘的,首先是一个葱茏的山谷,青绿色涂满了每一块岩石上,每一棵树木."这是锦绣谷""导游介绍说.真是名不虚传的锦绣谷啊,山上山下,景色如画似锦.当我们爬上五老峰时,就亲眼看见了那晨雾一般的云.我站在山边,偶一抬头,呀!头顶竟有那么多云在飘动.它们时而散得很开,被风一吹,立刻毫不规矩地舞动着,盘旋着;时而又报得很紧,牢牢的簇拥在一起,任凭风怎样吹也吹不开.一瞬之间不知有多少变化.这千姿百态的云在我头顶上组成各种图案,令人百看不厌.我又转过头,遥望另一种云:它们是那样宁静,自山谷袅袅腾起,又缓缓升高,始终是淡如烟,薄如纸.像一条玉带缠绕在山谷.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美,也就在于它的神秘.接着,我们又游览了仙人洞.黄龙潭.三宝树。 这些景色各不相同,形态各异,在同一地方不同观看姿势,也就不同景象,我想这就是"远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吧.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叠泉,还没走进,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三叠泉像三条哈达,从百米峭壁上腾空而下.从山上落下来的水落入清澈的水潭里,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水潭里激起朵朵水花.顿时水浪翻滚,水雾腾涌,景色壮观.这景象无法形容,高山衬着一道白银,使我吟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一阵微风吹过,把瀑布吹得如烟.如雾.如晨.如此奔放的自然美,令人赞叹不已.在这样的游览中,我们怎能不为它歌颂?不为它赞叹?它的美,它的魅力,怎能让人们忘记?。 10. 我想去庐山旅行作文 觅禅林古刹,莲台清心,净土一方。 访青山绿水,竹林萧索,幽水泠泠。登高木名楼,尘世俯首,清风飒沓。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遍江山胜迹,看过秀景悠然。 任一双草鞋沐清晨莹露,染上落日余晖,只在其中,乐在其中。总想造访一座名山,要一次属于自己的旅行。 幻想过白衣仗剑竹萧行侠,但现中只愿静美悠然,古韵清风,萦绕着诗情画意。一盏清茶为伴,香雾缭绕中,忘却尘世纷扰。 庐山,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幽境。相知于一句诗,一个长袍布衣的隐逸者。 时值深秋,风意寒凉,卷起一地枯叶,也句卷起他的衣衫,一簇簇菊花临风临寒,漾起秋波,风姿姣好,骨子里却有着分傲气,不肯于秋寒低头。一双广袖下的大手轻柔的折下一只,起身悠然,只是略微抬起头,不经意间便是一座秋意渲染的景致庐山,映入眼帘。 闲散中,无意间,笑意便已到达眼底剑眉舒展唇角微扬天高,云淡。一群群归鸟相伴而回。 落日余晖为它们勾勒出轮廓和谐而安详他静静目送归鸟远去,沉思些许,细细望天轻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就是那个秋菊自比喻,南山荷锄的隐者,为他,我便梦想踏上那方静土千年前的他采菊悠然见的,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呢?千年流光逝,岁月荏苒过,是否能寻着他的气息?虽不奢求心远地自偏的高远,但愿寻得一份内心的澄澈该是寒霜染竹,秋水无尘的季节吧。 群雁南飞,天高风远。山中冷意侵袭,而菊花却仍开得恣意,迎风展颜,傲然而立。 这萧瑟枯索的时令,百花凋零,落叶枯黄。毕竟,有谁愿意苦守着,熬一壶寂寞呢?但菊花不一样,陶渊明不一样为远离红尘浊世,甘于寒石为伴,清风中对月,幽径上踏石,自是另一种潇洒,长袍拂地,布衣为生,田间荷锄,于凤作文。 他是和菊一样的存在,清远高洁,不畏寒霜,处之淡然如果庐山有记忆,他可有心忆起千年前的那位采菊隐者遗世独立,一身傲骨,以清风为友,以明月为伴,以寒山自持,以菊花自喻秋风吹,秋叶落,庐山待我去时,你可安好?。

庐山游记主要写了哪三处的景色

树林阴翳、白云变幻、庐山天桥。《庐山游记》阅读理解的原文:“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时,犹有六朝僧。”(钱起)这位唐朝诗人教我们“不可登”,我们没有听他的话,竟在两小时内乘汽车登上了匡庐。这两小时内气候由盛夏迅速进入了深秋。上汽车的时候九十五度,在汽车中先藏扇子,后添衣服,下汽车的时候不过七十几度了。赴第三招待所的汽车驶过正街闹市的时候,庐山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过他们看见了我们没有“乃大惊”,因为上山避暑休养的人很多,招待所满坑满谷,好容易留两个房间给我们住。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天天气晴朗。①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远处冈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开窗户,欢迎它进来共住;但我犹未免为俗人,连忙关窗谢客。我想,庐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窥见,就为了这些白云在那里作怪。庐山的名胜古迹很多,据说共有两百多处。但我们十天内游踪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小天池、花径、天桥、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乌龙潭等处而已。夏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登大汉阳峰,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晋朝的慧远法师曾经在东林寺门口种松树,王羲之曾经在归宗寺洗墨,陶渊明曾经在温泉附近的栗里村住家,李白曾经在五老峰下读书,白居易曾经在花径咏桃花,朱熹曾经在白鹿洞讲学,王阳明曾经在舍身岩散步,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在天桥作战……古迹不可胜计。然而凭吊也颇伤脑筋,况且我又不是诗人,这些古迹不能激发我的灵感,跑去访寻也是枉然,所以大都没有专程拜访。②有时我的太太跟着孩子们去寻幽探险了,我独自高卧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山楼上看看庐山风景照片和导游之类的书,山光照槛,云树满窗,尘嚣绝迹,凉生枕簟,倒是真正的避暑。我看到天桥的照片,游兴发动起来,有一天就跟着孩子们去寻访。爬上断崖去的时候,一位挂着南京大学徽章的教授告诉我:“上面路很难走,老先生不必去吧。天桥的那条石头大概已经跌落,就只是这么一个断崖。”我抬头一看,果然和照片中所见不同。我们在断崖上坐看云起,卧听鸟鸣,又拍了几张照片,逍遥地步行回寓。晚餐的时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问这条桥何时跌落,他回答我说,本来没有桥,那照相是从某角度望去所见的光景,啊,我恍然大悟了:那位南京大学教授和我谈话的地方,即离开左面的断崖数十丈的地方,我的确看到有一根不很大的石条伸出在空中,照相镜头放在石条附近适当的地方,透视法就把石条和断崖之间的距离取消,拍下来的就是我所欣赏的照片。我略感不快,然而就照相术而论,我不能说它虚伪,只“太”巧妙了些。天桥这个名字也古怪,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原文配套问题以及答案:1.选文围绕“庐山面目”而写。第①段生动地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揭开了一个常人不知的“庐山真面目”:________。2.品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①第二段中加粗的“凭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②第二段中加粗的“太”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①的表达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4.通过画线句②,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个性?________________答案:1.庐山多雾(白云出没,作怪) 庐山天桥没有桥。2.①面对庐山古迹怀念古人,感慨往事。②表示否定;作者一方面从照相的角度肯定它没有出格,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它像“商业广告”一般让人上当,因而“略感不快”。3.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凭窗远眺”所见的树林阴翳、白云变幻的美妙景象;同时连用四字短语和结构相近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4.特立独行、心态平和、心境闲适、自得其乐。

《庐山游记》胡适散文全文

庐山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人文旅游圣地。这里不仅有壮观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古代人文诗人的诗篇。到了现代,建起了一系列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堪称旅游的绝佳去处。在这里,我将与你分享胡适写的庐山游记。昨天晚上,我整晚都听到松树和雨滴的声音,但我一开始分不清它们。听了半天,能分辨出下雨时的松树,雨停时的松树。那股气势足以震撼人心,让我整晚睡得很少。清晨的雨已经停了,所以我们要出发了。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有很多树,雨后翠绿可爱。漫山遍野都是杜鹃花,有红色和浅紫色两种颜色,后者更鲜艳喜人。去年去日本玩,樱花过了,杜鹃花盛开,颜色很多,但大多是在公园和私人家里,没有今天的满山遍野那么可爱。记住它是一首四行诗:昌松崇尚平凡,他喜欢山花烂漫。紫色和鲜艳的红色很可爱,所以我们应该来这里找杜鹃。去白鹿洞。前书院为前清江西高等农业学校,并增建校舍。这栋建筑又破又乱,真的不成样子了。学校搬走了,现在设西林办事处。附近的大松树上钉着木屑,表示要保存的古松数量。虽然这里的建筑极其不堪,但是洞外的风景还是不错的。有小溪,浅水急流,古筝可闻;河上有石桥,甚至在朱子奇命名的公路桥上也有石桥。桥上,洞后的一棵松树上有紫藤花,直抵树杈,藤蔓盛开,艳丽喜人。白色洞穴里没有洞。在中学,南康守望者秦打开后山打了一个洞。知府为什么把石鹿砍进洞里?这两个人真的很蠢!白洞在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白鹿洞书院是最早的书院。南唐袁钟(937-942)建庐山国学,置地聚弟子,李善道为洞主。宋初立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三院并称为“四院”。是书院四祖。第二,由于朱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明确表示学无远弗届,成为后世数百年“讲座式”书院的规模。宋末至清初的书院就属于这一类。乾隆以后,朴学风气成为现实,才出现了新式书院;阮元的菁菁社和雪海汤灿被认为是这种新型学院派的代表。南宋书院供奉周绍等北宋名师;袁的书院拜贺铸;明末大部分书院崇阳明;衰落后,书院祭祀朱。在贾统治后,书院致力于徐宣,而不是理学。崇拜的不同是两个书院的根本区别。祭祀许慎、郑玄等。崇拜的不同是两个书院的根本区别。朱在济海(1178年)创办了白鹿洞书院,对此十分重视。总理曾对说:我愿做白鹿洞的主人比寺庙的官样,让我最后能跟所有的学生学习,越是拜异教香,没事就吃的越多。(《庐山志》VIII,第2页,引用《洞志》。)他明确痛斥宋代道观设祭祀官的制度,要在白鹿洞设儒门抵制道教。后来他告诉孝宗,要求赐书院和书籍,说:如今天下旧佛宫殿百余座,小邑不下数十座,公私所得仍不在。至于学校,一个县只有一个区(《白鹿洞规》V,第64页,引用《志》)。)我们今天看到的杉树有细碗那么粗,是这两年种的。有几棵大樟树,其中一棵是“五爪樟树”,大约有三四百年的寿命;《1史》(编者注指《指南》)说“宋代万物”似乎没有根据。万山寺往西大概两三里,到秀峰寺。吴老《庐山指南》没有秀峰寺,只有开光寺。毛德琦《志》(写于康熙五十九年)。我在海会寺买了一个,同治十年,宣彤两年,民国四年都补过。我日记中注明的页数指的是这本书。)说:康熙寺僧丁亥(1707年)到淮河迎他,御书秀峰寺赠他,改今名。光思寺始于南唐。李竹年是文学大师,曾在庐山求学。后来,第一代杨又建国,李1为太子,遂为继承人。他怀念庐山书店,于是在那里立了一座庙。因逢建国吉日,故名开贤寺,由少宗高僧主持。宋初,赐名中国、西藏;善暹后为禅师,数百人。当你去应,你有处理事情的天赋。黄曰:“其材器能立事,凡奉之如化石为千里之流,万物皆遂。”英许了愿要回到这座寺庙。第一个不小心打开的房子是四百个,在时颖它变成了六个。又穷又壮又漂亮,到现在已经九年了。(黄庭坚《庐山新起》,《开先禅院修造记》V,第16-18页。)这是开业的高峰期。康熙改名时,皇帝给他御书《志》。当时“天下人皆知有绝美峰”(郎廷机《心经》,《秀峰寺记》V,第6-7页。)那时候也可以称为盛世。而在当时的今天,所谓的“穷、强、美”的规模也不过是十几间破落的房子,其余的只是破落的遗址。读书台上,有康熙皇帝在米芾写的碑,至今完好无损;《黄山固书《志》和《王阳明郑德陈赓(1520)三月《七佛偈》石刻略有破损。庙里虽然颓废可悲,但庙外风景极好。是山南最好的风景。该寺位于何铭峰脚下,西有桂北峰,西有黄诗燕,西有剑峰,西南有路祥峰,各有奇景。鹤背龟背之间有马尾泉瀑布,双剑左边有瀑布水;两瀑两泉相距甚远,几乎顺流而下,流入山谷,汇成一水,从山峡中喷涌而出,成为青鱼峡最奇妙的景象。水流出峡谷,流入龙潭。昆山和王祖先去了青鱼峡,但是他们迟迟不肯去,就派人催我们去看。当我带着梦想到达红边时,我徘徊不去,不肯离去。峡谷上有许多石雕,包括米蒂书中的“第一山”一词,现在被复制为寺庙大门的列表。许宁的诗“此古时如白长,一界破青山”,即吟咏瀑布。李白的诗《纪功题名碑》也提到了这个瀑布。旧《瀑布泉》年关于瀑布水的诗很多,但都不尽如人意。从秀峰到归宗寺向西约十二里。我们在这里吃午饭,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我们饿极了。归宗寺就是庐山寺,也在衰落。我从庙里拿了四卷《志》。它们是由民国时期勤奋工作的本坤重建的。它们是用活字印刷的,错误很多。但是,它们可以供我参考。我们吃了饭,去了温泉。温泉在柴桑桥附近,离归宗寺大概五六里,在一天沟。雨后沟里的水浑浊,有两个水泡,就是温泉。让我们试一试。一个地方很热,但另一个地方却略有降温。我从农户家买了三个鸡蛋,分两个地方放了大概七个归来亭是朱子健所建,即在醉石边上。朱子手书颜真卿《归宗寺志》,并作长跋,均刻于石上,日期为惜春辛丑(1181)七月。(四,第八页。)这两个馆令都不存在了,醉石也消失了。庄老师,《志》,说他去过醉石,村里人不知道。记住它告诉后来的旅行者。今天早上在老《志》的轿子里看了周必达的《醉石诗》,里面说他拜访李立,要了一块醉石。大师说:“这里有陶公庙,却没有李立。”(14,第18页b.)南宋时是这样,700年后我们更难找到这个地方,与其阙,不如疑。有云:品味前人写的诗:五字吟酒一瓢,庐山总想做风向标。时至今日,门外的绿柳也不肯为东风弯腰。我几乎不记得他的名字了。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为什么陶渊明最爱最能弯腰的柳树?今天泡温泉回来,写了一首诗,大意是:陶渊明和他的五柳有一个陶渊明,他冒着生命危险贪酒。硬骨头不能弯腰,弃官空手而回。骨灰盒里没有小提琴和琴弦,老伴和娇子赤脚走路。老师吟诗一首,对着篱笆上的五棵柳树笑。“你看他!”他说。我没有这样的腰。"晚上在归宗寺过夜。

庐山游记胡适散文全文

庐山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人文旅游圣地,这里不仅仅有壮观唯美的自然风光,还留下了诸多古代人文墨客的诗歌,近代更是修建了一系列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堪称旅游绝佳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胡适先生写的庐山游记散文。昨夜大雨,终夜听见松涛声与雨声,初不能分别,听久了才分得出有雨时的松涛与雨止时的松涛,声势皆很够震动人心,使我终夜睡眠甚少。早起雨已止了,我们就出发。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树木很多,雨后清翠可爱。满山满谷部是杜鹃花,有两种颜色,红的和轻紫的,后者更鲜艳可喜。去年过日本时,樱花已过,正值杜鹃花盛开,颜色种类很多,但多在公园及私人家宅中见之,不如今日满山满谷的气象更可爱。因作绝句记之: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到白鹿洞。书院旧址前清时用作江西高等农业学校,添有校舍,建筑简陋潦草,真不成个样子。农校已迁去,现设习林事务所。附近大松树都钉有木片,写明保存古松第几号。此地建筑虽极不堪,然洞外风景尚好。有小溪,浅水急流,铮淙可听;溪名贯道溪,上有石桥,即使道桥,楷朱子起的名字。桥上望见洞后诸松中一松有紫藤花,直上到树杪,藤花正盛开,艳丽可喜。白鹿洞本无洞,正德中,南康守王溱开后山作洞,知府何凿石鹿置洞中。这两人真是大笨伯!白鹿洞在历史上占一个特殊地位,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白鹿洞书院是最早一个书院。南唐升元中(937—942)建为庐山国学,置田聚徒,以李善道为洞主。宋初因置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三书院落并称为“四大书院”,为书院的四个祖宗。第二,因为朱子重建白鹿洞书院,明定学远规,遂成后世几百年“讲学式”的书院的规模。宋末以至清初的书院皆属于这一种。到乾隆以后,朴学之风气已成,方才有一种新式的书院起来;阮元所创的诂经精舍、学海堂,可算是这种新式书院的代表。南宋的书院祀北宋周邵和诸先生;元明的书院祀和朱;晚明的书院多祀阳明;王学衰后,书院多祀和朱。乾嘉以后的书院乃不祀理学家而改祀许慎郑玄等。所祀的不同便是这两大派书院的根本不同。祀许慎郑玄等。所祀的不同便是这两大派书院的根本不同。朱子立白鹿洞书院在淳熙己亥(1178),他极看重此事,曾札上丞相说:愿得比祠官例,为白鹿洞主,假之稍廪,使得终与诸生讲习其中,犹愈于崇奉异教香火,无事而食也。(《庐山志》八,页二,引《洞志》。)他明明指斥宋代为道教宫观设祀官的制度,想从白鹿洞开一个儒门创例来抵制道教。他后来奏对孝宗,申说请赐书院额,并赐书的事,说:今老佛之宫布满天下,大都逾百,小邑亦不下数十,而公私增益势犹未已。至于学校,则一郡一邑仅置一区,附廓之县叉不复有。盛衰多寡相悬如此!(同上,页三。)这都可见他当日的用心。他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沸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趋势。从白鹿洞到万杉寺。古为庆去庵,为“律”居,宋景德中有大超和尚手种杉树万株,天圣中赐名万杉。后禅学盛行,遂成“禅寺”。南宋张孝祥有诗云:老干参天一万株,庐山佳处浮着图。只因买断山中景,破费神龙百斛珠。(《志》五,页六十四,引《1史》。)今所见杉树,粗又如瘦碗,皆近两年年种的。有几株大樟树,其一为“五爪樟”,大概有三四百年的生命了;《指南》(编者按指《庐山指南》)说“皆宋时物”,似无据。从万杉寺西地约二三里,到秀峰寺。吴氏旧《志》无秀峰寺,只有开光寺。毛德琦《庐山新起》(康熙五十九年成书。我在海会寺买得一部,有同治十年,宣统二年,民国四年补版。我的日记内注的卷页数,皆指此书。)说:康熙丁亥(1707)寺僧超渊往淮迎驾,御书秀峰寺赐额,改今名。明光寺起于南唐中主李1.李主年少好文学,读书于庐山;后来先主代杨氏而建国,李1为世子,遂嗣位。他想念庐山书堂,遂于其地立寺,因有开国之祥,故名开先寺,以绍宗和尚主之。宋初赐名开先华藏;后有善暹,为禅门大师,有众数百人。至行瑛,有治事才,黄山谷称“其材器能立事,任人役物如转石于千仞之溪,无不如意。”行瑛发愿重新此寺。开先之屋无虑四百楹,成于瑛世者十之六,穷壮极丽,迄九年乃即功。(黄庭坚《开先禅院修造记》,《志》五,页十六至十八。)此是开先极盛时。康熙间改名时,皇帝赐额,赐御书《心经》,其时“世之人无不知有秀峰”(郎廷极《秀峰寺记》,《志》五,页六至七。)其时也可称是盛世。到了今日,当时所谓“穷壮极丽”的规模只剩败屋十几间,其余只是颓垣废址了。读书台上有康熙帝临米芾书碑,尚完好;其下有石刻黄山谷书《七佛偈》,及王阳明正德庚辰(1520)三月《纪功题名碑》,皆略有损坏。寺中虽颓废令人感叹,然寺外风景则绝佳。为山南诸处的最好风景。寺址在鹤鸣峰下,其西为龟背峰,又西为黄石岩,又西为又剑峰,又西南为香炉峰,都1奇可喜。鹤鸣与龟背之间有马尾泉瀑布,双剑之左有瀑布水;两个瀑泉遥遥相对,乎行齐下,下流入壑,汇合为一水,迸出山峡中,遂成最著蛐青玉峡奇景。水流出峡,入于龙潭。昆山与祖望先到青玉峡,徘徊不肯去,叫人来催我们去看。我同梦旦到了赤边,也徘徊不肯离去。峡上石刻甚多,有米帝书“第一山”大字,今钩摹作寺门题榜。徐凝诗“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即是咏瀑布的。李白《瀑布泉》诗也是指此瀑。旧《志》载瀑布水的诗甚多,但总没有能使人满意的。由秀峰往西约十二里,到归宗寺。我们在此午餐,时已下午三点多钟,饿的不得了。归宗寺为庐山大寺,也很衰落了。我向寺中惜得《归宗寺志》四卷,是民国甲寅先勤本坤重修的,用活字排印,错误不少,然可供我的参考。我们吃了饭,往游温泉。温泉在柴桑桥附近,离归宗寺约五六里,在一田沟里。雨后沟水浑浊,微见有两处起水泡,即是温泉。我们下手去试探,一处颇热,一处稍减。向农家买得三个鸡蛋,放在两处,约七八分钟,因天下雨了,取出鸡蛋,内里已温而未熟。日陇间有新碑,我去看,乃是星子县的告示,署民国十二年,中说,接康南海先生函述在此买田十亩,立界碑为记的事。康先生去年死了。他若不死,也许能在此建立一所浴室,他买的地横跨温泉的两岸。今地为康氏私产,而业归海会寺管理,那班和尚未必有此见识作此事了。此地离栗里不远,但雨已来了,我们要赶回归宗,不能去寻访陶渊明的故里了。道上见一石碑,有“柴桑桥”大字。旧《志》已说,“渊明故居,今不知处”。(四,页七。)桑乔疏说,去柴桑桥一里许有渊明的醉石。(四,页六。)旧《志》又说,醉石谷中有五柳馆,归去来馆。归去来馆是朱子建的,即在醉石之侧。朱子为手书颜真卿《醉石诗》,并作长跋,皆刻石上,其年月为淳熙辛丑(1181)七月。(四,页八。)此二馆令皆不存,醉石也不知去向了。庄百俞先生《庐山游记》说他曾访醉石,乡人皆不知。记之以告后来的游者。今早轿上读旧《志》所载周必大《庐山后录》,其中说他访栗里,求醉石,上人直云,“此去有陶公祠,无栗里也。”(十四,页十八乙。)南宋时已如此,我们在七百年后更不易寻此地了,不如阙疑为上。《后录》有云:尝记前人题诗云: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古想风标。至今门外青青柳,不为东风肯折腰。惜乎不记其姓名。我读此诗,忽起一感想:陶渊明不肯折腰,为什么却爱那最会折腰的柳树?今日从温泉回来,戏用此意作一首诗:陶渊明同他的五柳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晚上在归宗寺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