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求【论语】全文,和全文翻译

那还不如买本书 我也有论语注释版的书 实在看不下去 http://www.blog.163.com/qiushuihuibo/blog/static/5774492005117245260/ http://www.blog.163.com/qiushuihuibo/blog/static/5774492005117245260/ 回答者:高楼居士 - 翰林文圣 十八级 5-16 01:39 http://www.oklink.net/swzw/sswj/sishu/lunyujz/index.html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766014.html?si=3

200分求《论语》英文翻译(带标题)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he Master said,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 is that not after all a pleasure? 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To remain unsoured even though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zed by other, is that not after all what is expected of a gentleman? (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The master ssaid,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 At thirty, I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perplexities. At fifty,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 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 for what I dest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 (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了;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The master said,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A hardful of rice to eat,a gourdful of water to drink,living in a mean steer-others would have found it unendurably depressing.but to Hui"s cheerfulness it made no difference at all. 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 论语英文版CONFUCIAN ANALECTS <P>1 The Master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They are few who, 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 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There have been none, who, not liking to offend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have been fond of stirring up confusion. "The superior man bend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radical. That being established, all practical courses naturally grow up.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The Master said, "To rule a country of a thousand chariots, there must be reverent attention to business, and sincerity; economy in expenditure, and love for men;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people at the proper seasons." The Master said, "A youth, when at home, should be filial, and, abroad, respectful to his elders. He should be earnest and truthful. He should overflow in love to all, and cultivate the friendship of the good. When he has time and opportunity, af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things, he should employ them in polite studies." Tsze-hsia said, "If a man withdraws his mind from the love of beauty, and applies it as sincerely to the love of the virtuous; if, in serving his parents, he can exert his utmost strength; if, in serving his prince, he can devote his life; if, in his intercourse with his friends, his words are sincere:-although men say that he has not learned, I will certainly say that he has. 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 solid. "Hold faithfulness and sincerity as first principles. "Have no friends not equal to yourself. "When you have faults, do not fear to abandon them."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Let there be a careful attention to perform the funeral rites to parents, and let them be followed when long gone with the ceremonies of sacrifice;-then the virtue of the people will resume its proper excellence." Tsze-ch"in asked Tsze-kung saying, "When our master comes to any country, he does not fail to learn all about its government. Does he ask his information? or is it given to him?" Tsze-kung said, "Our master is benign, upright, courteous, temperate, and complaisant and thus he gets his information. The master"s mode of asking information,-is it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men?" The Master said, "While a man"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 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 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In practicing the rules of propriety, a natural ease is to be prized. In the ways prescribed by the ancient kings, this is the excellent quality, and in things small and great we follow them. "Yet it is not to be observed in all cases. If one, knowing how such ease should be prized, manifests it, without regulating it by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is likewise is not to be done."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When agreements are made according to what is right, what is spoken can be made good. When respect is shown according to what is proper, one keeps far from shame and disgrace. When the parties upon whom a man leans are proper persons to be intimate with, he can make them his guides and masters." The Master said, "He who aims to be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in his food does not seek to gratify his appetite, nor in his dwelling place does he seek the appliances of ease; he is earnest in what he is doing, and careful in his speech; he frequents the company of men of principle that he may be rectified:- such a person may be said indeed to love to learn." Tsze-kung said, "What do you pronounce concerning the poor man who yet does not flatter, and the rich man who is not proud?" The Master replied, "They will do; but they are not equal to him, who, though poor, is yet cheerful, and to him, who, though rich, loves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sze-kung replied, "It is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As you cut and then file, as you carve and then polish."-The meaning is the same, I apprehend, as that which you have just expressed." The Master said, "With one like Ts"ze, I can begin to talk about the odes. I told him one point, and he knew its proper sequence." The Master said,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 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P> 『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P> 愠,不亦君子乎?”</P> 『⒈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P>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 『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P> 『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P> 习乎?”</P> 『⒈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 『⒈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P> 则以学文。”</P> 『⒈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P>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P> 『⒈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P> 勿惮改。”</P> 『⒈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P> 『⒈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P>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 ?”</P> 『⒈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P> 。”</P> 『⒈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P>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P> 『⒈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P> 亦可宗也。”</P> 『⒈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P> 可谓好学也已。”</P> 『⒈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P> ,富而好礼者也。”</P>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P>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P> 『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P> 其实网上关于这方面还是挺多的,这也只是一部分,如不能满足,可继续搜索 或者买一本外研社出版的论语英文版,也不贵,好像才10左右

论语全文译文!

这里也有《论语》全文翻译:http://wenku.baidu.com/view/5bba1ffc700abb68a982fbbd.html

论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和翻译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一在《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意思是:冉雍问如何是仁?孔子说:出去工作如同会见重要宾客,治理百姓好像承担重大祭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强加于人。在国家工作中没有怨恨,在家族生活中也没有怨恨。冉雍说:我虽不够勤勉,但一定照这话去做。(采用李泽厚《论语今译》的翻译)二在《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应该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李泽厚翻译,同上)论语中又讲“推己及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跪求以下词句在外研社出版的《论语》中的英文翻译。 PS:一定要是外研社出版的!十分紧急!谢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9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 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1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别人为耻,所以才称他为‘文"呀。”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良啊,颜回!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贤良啊,颜回。”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饭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 颜渊感慨地叹息说:“老师的学问和人德、仰望它愈益觉得高深莫测,钻研它愈益觉得坚不可破。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觉得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引导我们,用文化典籍开阔我们,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我们,想停止不学都不可能。我已经竭尽了我的能力,好像有所成就独立站立。虽然想象老师那样去做,可是又不知道从哪入手了。” 2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彡也。” 【译文】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然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落的。” 2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是什么。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仁的纲领是什么。”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遵照您的话去做。” 2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2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人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27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8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随便说话的人接近于仁。” 29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1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不与他交谈,这是失掉了人;不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与他交谈了,这是失掉了语言。明智的人即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语言。” 32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33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4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35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8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不分任何类别。” 39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0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1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42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43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止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4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4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46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7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48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论语有多少章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详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开头,当然不是一般所解那般肤浅可笑。不过,这从原句中摘录两字当成章节题目的“学而”,除了让以后的李商隐找到了命题的好方法,以及让八股文命题多了一种坏方法,就没有更大意义了。章节的题目都是后人所加,而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其实并不需要分什么章节。题目说完,开说正文。这三个“不亦”,大概是汉语语言历史中被最多人的口水所吞没过的。但真明白这三句话意思的,大概也没有。这劈头盖脑的三句话,仿佛好无道理,又好无来由,如果真是这样,这《论语》一定是历史上最大的伪劣商品,或者就是疯人院里随意采录的疯言疯语。凭什么成为中文第一书的开头?因为大多不领悟,这三句话只是一句话,这是一个整体,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了,就知道上面“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那话并不是随便说的。“学而时习之”,什么是学?谁学?学什么?学了能成什么?首先,这“学”前面就少了一个主语。动物学也是学,把随意一个动物当成这个主语放进入,这就成了“子曰: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猫不愠,不亦猫王乎?”这大概可以成笑话了。因此,不解决这个“学”前面缺少的主语,是不可能明白《论语》的。其实,这主语就在这句子里,就是“君子”。学《论语》的,就是这“君子”,这话最后就落实在这“君子”上。整个儒家学说,归根结底,就是“君子学”。何谓“君子”?“君子”就是要成为“君”的人。“君子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君”。何谓“君”?“君”就是“圣人”。那么,为什么是“君子学”,而不是“圣人学”?因为“圣人”是无学的,整部《论语》,整个儒家学说,就是讲述如何从“君子”“学而”成“圣人”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有所谓“学”的问题。“君子学”不是学当“君子”,而是只有“君子”才能“学”,只有“君子”在这成为“君”的道上不断“学”,才有“君子学而”成“君”的可能。但这“君”不是一日炼成的,当你打开《论语》,当你要学《论语》,你首要明白的是,你最终要通过《论语》而成为“君”,成为“圣人”,如果没有这个志愿,那是没必要看什么《论语》的,还不如去看武侠小说。阅读是不能脱离读者的,而不能承当这个阅读的读者是没有阅读的,只不过是看一些文字符号而已。有了这个志愿,才有必要看《论语》,而《论语》下面的话才有意义。继续《论语》之旅,进入《论语》之旅的前提就是,要立志成为“圣人”,或者至少要有兴趣去了解如何成为“圣人”。至于要立志当猫王,那就此门不通了。“学”的主语解决了,那“学”的宾语是什么?也就是说,“君子”要学什么才能成就“圣人”?千古以来,基本所有的解释都把这“学”当成各种一般技能、学问的学习了。如果真这样,那不妨把“耕田”当成宾语,这话就变成“(君子)学(耕田)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下,孔子变成农民了。但《论语》不是《农语》,也不是《算语》、《医语》、《文语》,《论语》不一般地探讨所谓的教育问题,孔子是教育家,但那只是他的副业,就像现在有人是教授,副业可以是广告商,如果这种副业的通常出现在各个媒体、网站上,那就成了叫售,也就是叫卖了,至于是卖什么,并不重要。《论语》归根结底是探讨儒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圣人”的问题,因此这里的“学”不是一般教育意义上的,而是“闻道”、“见道”、“学道”,“学”后面的宾语只能是成“圣人”之道。而这里的“学”,首先是“闻道”,不闻无以学,其次是“见道”,不见亦无以学。只有“见道”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学道”,否则都是瞎猫对死耗子。就算在月亮永远不圆的外国、在那嗜钱如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要去学当陪侍,也脱离不了这程序。首先要听说有陪侍这回事,还要听说哪里有陪侍活动的场所,即使不知道这场所的专门术语-----“夜店”。然后,当然就是要去看看怎么回事,所谓眼见为实,不能光听别人说这行业有前途,就盲目投资,就算是“陪侍”是一很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也不能盲目投资,必须亲自明白无误地见到其中的好处,有什么福利呀、会不会拖欠工资呀、上班时间能否自由掌握呀,有多大风险呀,等等。把这一切都见到,看明白了,才可以去“学”当“陪侍”,这样才有信心,才有目标。试想,连当“陪侍”的“学”都包含如此程序,就不要说学成“圣人”之道了。和“学”同源的是“校”,也就是“效”,就是“效法”。“学”,不是一个人的瞎修盲练,而是要“效法”,“效法”什么?当然就是“圣人”了。“校”,至少要包含两个不能偏废的方面:1、对照;2、校对。“对照”“圣人”学之效之而使自己也成为“圣人”,但这种“学”和“效”不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地“校对”。就像一块表,按报时调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不断地“校对”,表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而儒家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因此这“校对”的工夫,就不光光是“对照”“圣人”理论,而是必须针对现实,脱离了现实,就无所谓“校对”,也无所谓“学”了。而现实中的“学”,必然是群体性的,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性的,因此,这“学”字的完整意义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只有这,才勉强称得上“学”。对““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概括如下,就是:问:什么是学?答: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问:谁学?答:君子。问:学什么?答:成“圣人”之道。问:学了能成什么?答:“圣人”。现在,“学习”已经白话文了,“学习”成了一个词语,如白开水般了无味道,白话文里“学习”的含义,还比不了文言文中“学”的万分之一。文言文中,每个字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但这也使得相应的理解往往很难把握。对文言文的把握,例如,对《论语》的解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简单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般,白话文是一种死的文字。而文言文不同,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得其神,而其神不在字符中,是文章的整体,如同中医,离开了整体的字符是没意义的。庖丁解牛,神遇而牛解,文言文的阅读也一样,神不遇而解其文,无有是处。上面说了“学”,现在继续说这“习”字。甲骨文中“习”是“羽”字下从“日”,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结果现在的繁体字里,“羽”字下从“白”,简体字就干脆把“羽”字劈成两半,“白、日”都不要,结果简体字就只剩下这无边的黑暗了。简体字,配合白话文的一种垃圾符号,把含义丰富的中文逐步缩减成西文那种简单符号,这就是历史的现实和现实的历史。“习”,“羽”字下从“日”,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日”属阳,所谓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意思,典型的白话文呆子思维,以为不断上下左右地折腾就可以表现出色、工夫了得、赢得奖赏,真是既无情趣、又无品位,中文堕落成这样子,真是悲哀、悲哀!“学”而“习”,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学”,得“圣人之道”之体;“习”,施“圣人之道”之用。不“学”无以成其“习”,不“习”无以成其“学”,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何谓之“之”?成圣人之道也。“学”而“习”之,必与其时,所以有“学而时习之”。“时”者,天时,非依其时,乃与其时、时其时也。依其时者,小人也;与其时者,君子也;时其时者,君子行成“圣人之道”也。可笑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时”弄成所谓按时、依时、适时之类的意思,真不知其时矣。而“时其时”者,必得乘天地之正气,此谓得其天时也。“时其时”者,非得天与其时,乃与天其时也。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也。不如此知之,实不知何谓“时”矣。“学而时习之”,君子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行成圣人之道,这样,才能“不亦说乎”。后面这句“不亦说乎”,就不用解释了吧。“学而时习之”,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风云际会、波随浪逐,感而“有朋自远方来”。“有”,并不是“有无”或“持有”之“有”,乃《左传》“是不有寡君也”之“有”,是“友”之通假也。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有”解释成“有无”、“持有”之“有”,大谬矣。何谓“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互助合作,才是“友”。不过后来一切都变味了,“同志”这词,特别经过上世纪的洗礼,已经变得十分可笑。现在就更不能用了。在《论语》里,“有”或“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成“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独自去偷欢的私道、小道,是普及天下、大善天下的公道、大道。要成“圣人之道”,成“圣人”,必须先“圣”其时,不“圣”其时,何以“圣”其人?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而君子行“圣人之道”,必有之、方类之。“自”,不是介词。文言文不是无聊的白话文,N个字都表示不出一个意思来,文言文的“自远方来”不是无聊白话文的“自远方来”,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立的意思,如果把“自”当成介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由始,都是吃白话文用得太多的结果。“自”者,依旧、依然也。“朋”者,“凤”之古字也,本义为凤凰。“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本于此。“有凤来仪”之地,即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而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行“圣人之道”之君子“自远方来”,就是“有凤来仪”。“仪”者,法度也。“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法度也。以“圣人之道”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才是真行“圣人之道”。“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广大的意思。《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圣人之道”之“行”,是“方行”,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这才算“行”圣人之道之“行”。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汤汤,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圣人之道,大道流行,其远矣,其方矣。“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源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乐”者,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首要且常态地必然会面对“人不知”的问题。如果“人皆知”了,就无所谓“法度之,教化之”。行“圣人之道”,乃难行之行,所谓知易难行,知且不易,行则更难。“人不知而不愠”,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理解”之类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快成了现在酸死人的“理解万岁”的对应物了。但这里的“知”不是本义的“知”,而是“智”的古字,“人不知”不是“人不知道”,而是“人没有智慧”。“人”,一般指别人,但这里的别人特指那些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也就是行“圣人之道”时需要“法度之,教化之”的人。“人不知”,这些人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比起“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上面“知”的错解就是小菜了。对于这个“愠”,《论语》成书后,所有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读yun,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四声去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但这在这里大错特错,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三声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下面将解释一个千古令人困扰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对于以前通常解《论语》的人,对这三个“不亦”,连这些人自己都是囫囵吞枣,又怎么可能解释好?上面为什么是三个“不亦”的问题,很多人连提都不敢提,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就更不要说解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前面的解释中其实已有所透露,在(四)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学而时习之”,言“天”,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甚至地球之类的浩瀚之物,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西学讲人化自然,后来又有了所谓的人择原理,但对这“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儒家、《论语》讲得透彻。“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离开这三个“不亦”,一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不知何谓“天时、地利、人和”也。明白了上面,就不难明白这三个“不亦”,为什么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说”,就是“悦”,对于忧郁症等大流行的现代社会,这个“悦”太罕见了,而连“悦”都没有,就不要侈谈诸如幸福感之类的废话。那么,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如果个体的心情都不能“悦”、不能“不愠”,怎么可能成就“不愠”的世界?所以要“修身”,“学而时习之”地“修身”,其结果就是“悦”,“悦”也就是个体的“不愠”。那么,“修身”为什么和“天时”挂钩?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修身”,然后要“齐家”。这“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一个地区是家,一个国家也是家,那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家不齐,国不齐,怎么可能有“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只有“不愠”才可能“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能“乐”。那么,“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通常有所谓的“家运”、“国运”等,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这样才能最终成就“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齐家”,然后要“平天下”。而只有“天下平”了,世界“不愠”、没有郁结了,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论语的开头第一句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详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开头,当然不是一般所解那般肤浅可笑。不过,这从原句中摘录两字当成章节题目的“学而”,除了让以后的李商隐找到了命题的好方法,以及让八股文命题多了一种坏方法,就没有更大意义了。章节的题目都是后人所加,而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其实并不需要分什么章节。题目说完,开说正文。这三个“不亦”,大概是汉语语言历史中被最多人的口水所吞没过的。但真明白这三句话意思的,大概也没有。这劈头盖脑的三句话,仿佛好无道理,又好无来由,如果真是这样,这《论语》一定是历史上最大的伪劣商品,或者就是疯人院里随意采录的疯言疯语。凭什么成为中文第一书的开头?因为大多不领悟,这三句话只是一句话,这是一个整体,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了,就知道上面“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那话并不是随便说的。“学而时习之”,什么是学?谁学?学什么?学了能成什么?首先,这“学”前面就少了一个主语。动物学也是学,把随意一个动物当成这个主语放进入,这就成了“子曰: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猫不愠,不亦猫王乎?”这大概可以成笑话了。因此,不解决这个“学”前面缺少的主语,是不可能明白《论语》的。其实,这主语就在这句子里,就是“君子”。学《论语》的,就是这“君子”,这话最后就落实在这“君子”上。整个儒家学说,归根结底,就是“君子学”。何谓“君子”?“君子”就是要成为“君”的人。“君子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君”。何谓“君”?“君”就是“圣人”。那么,为什么是“君子学”,而不是“圣人学”?因为“圣人”是无学的,整部《论语》,整个儒家学说,就是讲述如何从“君子”“学而”成“圣人”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有所谓“学”的问题。“君子学”不是学当“君子”,而是只有“君子”才能“学”,只有“君子”在这成为“君”的道上不断“学”,才有“君子学而”成“君”的可能。但这“君”不是一日炼成的,当你打开《论语》,当你要学《论语》,你首要明白的是,你最终要通过《论语》而成为“君”,成为“圣人”,如果没有这个志愿,那是没必要看什么《论语》的,还不如去看武侠小说。阅读是不能脱离读者的,而不能承当这个阅读的读者是没有阅读的,只不过是看一些文字符号而已。有了这个志愿,才有必要看《论语》,而《论语》下面的话才有意义。继续《论语》之旅,进入《论语》之旅的前提就是,要立志成为“圣人”,或者至少要有兴趣去了解如何成为“圣人”。至于要立志当猫王,那就此门不通了。“学”的主语解决了,那“学”的宾语是什么?也就是说,“君子”要学什么才能成就“圣人”?千古以来,基本所有的解释都把这“学”当成各种一般技能、学问的学习了。如果真这样,那不妨把“耕田”当成宾语,这话就变成“(君子)学(耕田)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下,孔子变成农民了。但《论语》不是《农语》,也不是《算语》、《医语》、《文语》,《论语》不一般地探讨所谓的教育问题,孔子是教育家,但那只是他的副业,就像现在有人是教授,副业可以是广告商,如果这种副业的通常出现在各个媒体、网站上,那就成了叫售,也就是叫卖了,至于是卖什么,并不重要。《论语》归根结底是探讨儒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圣人”的问题,因此这里的“学”不是一般教育意义上的,而是“闻道”、“见道”、“学道”,“学”后面的宾语只能是成“圣人”之道。而这里的“学”,首先是“闻道”,不闻无以学,其次是“见道”,不见亦无以学。只有“见道”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学道”,否则都是瞎猫对死耗子。就算在月亮永远不圆的外国、在那嗜钱如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要去学当陪侍,也脱离不了这程序。首先要听说有陪侍这回事,还要听说哪里有陪侍活动的场所,即使不知道这场所的专门术语-----“夜店”。然后,当然就是要去看看怎么回事,所谓眼见为实,不能光听别人说这行业有前途,就盲目投资,就算是“陪侍”是一很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也不能盲目投资,必须亲自明白无误地见到其中的好处,有什么福利呀、会不会拖欠工资呀、上班时间能否自由掌握呀,有多大风险呀,等等。把这一切都见到,看明白了,才可以去“学”当“陪侍”,这样才有信心,才有目标。试想,连当“陪侍”的“学”都包含如此程序,就不要说学成“圣人”之道了。和“学”同源的是“校”,也就是“效”,就是“效法”。“学”,不是一个人的瞎修盲练,而是要“效法”,“效法”什么?当然就是“圣人”了。“校”,至少要包含两个不能偏废的方面:1、对照;2、校对。“对照”“圣人”学之效之而使自己也成为“圣人”,但这种“学”和“效”不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地“校对”。就像一块表,按报时调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不断地“校对”,表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而儒家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因此这“校对”的工夫,就不光光是“对照”“圣人”理论,而是必须针对现实,脱离了现实,就无所谓“校对”,也无所谓“学”了。而现实中的“学”,必然是群体性的,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性的,因此,这“学”字的完整意义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只有这,才勉强称得上“学”。对““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概括如下,就是:问:什么是学?答: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问:谁学?答:君子。问:学什么?答:成“圣人”之道。问:学了能成什么?答:“圣人”。现在,“学习”已经白话文了,“学习”成了一个词语,如白开水般了无味道,白话文里“学习”的含义,还比不了文言文中“学”的万分之一。文言文中,每个字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但这也使得相应的理解往往很难把握。对文言文的把握,例如,对《论语》的解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简单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般,白话文是一种死的文字。而文言文不同,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得其神,而其神不在字符中,是文章的整体,如同中医,离开了整体的字符是没意义的。庖丁解牛,神遇而牛解,文言文的阅读也一样,神不遇而解其文,无有是处。上面说了“学”,现在继续说这“习”字。甲骨文中“习”是“羽”字下从“日”,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结果现在的繁体字里,“羽”字下从“白”,简体字就干脆把“羽”字劈成两半,“白、日”都不要,结果简体字就只剩下这无边的黑暗了。简体字,配合白话文的一种垃圾符号,把含义丰富的中文逐步缩减成西文那种简单符号,这就是历史的现实和现实的历史。“习”,“羽”字下从“日”,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日”属阳,所谓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意思,典型的白话文呆子思维,以为不断上下左右地折腾就可以表现出色、工夫了得、赢得奖赏,真是既无情趣、又无品位,中文堕落成这样子,真是悲哀、悲哀!“学”而“习”,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学”,得“圣人之道”之体;“习”,施“圣人之道”之用。不“学”无以成其“习”,不“习”无以成其“学”,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何谓之“之”?成圣人之道也。“学”而“习”之,必与其时,所以有“学而时习之”。“时”者,天时,非依其时,乃与其时、时其时也。依其时者,小人也;与其时者,君子也;时其时者,君子行成“圣人之道”也。可笑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时”弄成所谓按时、依时、适时之类的意思,真不知其时矣。而“时其时”者,必得乘天地之正气,此谓得其天时也。“时其时”者,非得天与其时,乃与天其时也。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也。不如此知之,实不知何谓“时”矣。“学而时习之”,君子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行成圣人之道,这样,才能“不亦说乎”。后面这句“不亦说乎”,就不用解释了吧。“学而时习之”,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风云际会、波随浪逐,感而“有朋自远方来”。“有”,并不是“有无”或“持有”之“有”,乃《左传》“是不有寡君也”之“有”,是“友”之通假也。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有”解释成“有无”、“持有”之“有”,大谬矣。何谓“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互助合作,才是“友”。不过后来一切都变味了,“同志”这词,特别经过上世纪的洗礼,已经变得十分可笑。现在就更不能用了。在《论语》里,“有”或“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成“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独自去偷欢的私道、小道,是普及天下、大善天下的公道、大道。要成“圣人之道”,成“圣人”,必须先“圣”其时,不“圣”其时,何以“圣”其人?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而君子行“圣人之道”,必有之、方类之。“自”,不是介词。文言文不是无聊的白话文,N个字都表示不出一个意思来,文言文的“自远方来”不是无聊白话文的“自远方来”,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立的意思,如果把“自”当成介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由始,都是吃白话文用得太多的结果。“自”者,依旧、依然也。“朋”者,“凤”之古字也,本义为凤凰。“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本于此。“有凤来仪”之地,即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而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行“圣人之道”之君子“自远方来”,就是“有凤来仪”。“仪”者,法度也。“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法度也。以“圣人之道”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才是真行“圣人之道”。“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广大的意思。《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圣人之道”之“行”,是“方行”,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这才算“行”圣人之道之“行”。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汤汤,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圣人之道,大道流行,其远矣,其方矣。“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源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乐”者,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首要且常态地必然会面对“人不知”的问题。如果“人皆知”了,就无所谓“法度之,教化之”。行“圣人之道”,乃难行之行,所谓知易难行,知且不易,行则更难。“人不知而不愠”,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理解”之类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快成了现在酸死人的“理解万岁”的对应物了。但这里的“知”不是本义的“知”,而是“智”的古字,“人不知”不是“人不知道”,而是“人没有智慧”。“人”,一般指别人,但这里的别人特指那些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也就是行“圣人之道”时需要“法度之,教化之”的人。“人不知”,这些人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比起“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上面“知”的错解就是小菜了。对于这个“愠”,《论语》成书后,所有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读yun,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四声去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但这在这里大错特错,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三声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下面将解释一个千古令人困扰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对于以前通常解《论语》的人,对这三个“不亦”,连这些人自己都是囫囵吞枣,又怎么可能解释好?上面为什么是三个“不亦”的问题,很多人连提都不敢提,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就更不要说解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前面的解释中其实已有所透露,在(四)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学而时习之”,言“天”,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甚至地球之类的浩瀚之物,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西学讲人化自然,后来又有了所谓的人择原理,但对这“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儒家、《论语》讲得透彻。“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离开这三个“不亦”,一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不知何谓“天时、地利、人和”也。明白了上面,就不难明白这三个“不亦”,为什么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说”,就是“悦”,对于忧郁症等大流行的现代社会,这个“悦”太罕见了,而连“悦”都没有,就不要侈谈诸如幸福感之类的废话。那么,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如果个体的心情都不能“悦”、不能“不愠”,怎么可能成就“不愠”的世界?所以要“修身”,“学而时习之”地“修身”,其结果就是“悦”,“悦”也就是个体的“不愠”。那么,“修身”为什么和“天时”挂钩?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修身”,然后要“齐家”。这“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一个地区是家,一个国家也是家,那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家不齐,国不齐,怎么可能有“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只有“不愠”才可能“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能“乐”。那么,“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通常有所谓的“家运”、“国运”等,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这样才能最终成就“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齐家”,然后要“平天下”。而只有“天下平”了,世界“不愠”、没有郁结了,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论语中有哪些句子体现管理学的原理

为政篇作者:佚名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孔子学院既然是孔子学院,教材是《论语》吗?

不是哦。孔子学院起名字为孔子学院,只是因为孔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并不是就要学习他的著作,《论语》。孔子学院的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基础的汉字以及常用语和一些传统的中国文化。

英语作文 孔子和论语

confucius Confuius"s given name is Qiu also styled Zhongni. He was born in QuFu China 551 B.C. and died in 479 B.C..Confucius founded confuciansism--the famous philosophical school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 kernel of his thought is Ren(benevolence) its form of expression is Li(the Rites).Confucius travlled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preaching his doctrines until he was old. He spent his last years in compiling and editing. His works include Book of Spring and Autumn Book of Odes Book of History Book of Rites Book of Music and Book of change. These six books regarded as the classical works of Confucianism have been handed down to the present time. He founded the first private school in Chinese history. He was the teacher of 3000 disciples among whom 72 were Sages. His major sayings were written down in Lun Yu (The Analects) one of the Four Books.Confucius lived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476 B.C). In his last years he lived in relative poverty and no longer enjoyed great fame. But after his death his thought continued to influence the Chinese people for over 2500 years. His doctrine on morality and ethics has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ir ideology strenthening the unity of the nation and making it known to the world for its courteous dealing and solemn rites.

求 孔子论语 英语版

分类: 教育/科学 >> 外语学习 问题描述: 下载地址和全文,节选都可 解析: lsfyw/Article/Class89/Class97/200509/4035 上面网站不错,比较多 phorum.nst.pku.edu/showthread.php?threadid=662 这个也可以去看看下面的是一些摘录,来自网上资源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he Master said,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 is that not after all a pleasure? That friends should 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To remain unsoured even though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zed by other, is that not after all what is expected of a gentleman? (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The master ssaid,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 At thirty, I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perplexities. At fifty,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 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 for what I dest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 (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了;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The master said,Inparable indeed was hui!A hardful of rice to eat,a gourdful of water to drink,living in a mean steer-others would have found it unendurably depressing.but to Hui"s cheerfulness it made no difference at all. Inparable indeed was Hui! 论语英文版CONFUCIAN ANALECTS <P>1 The Master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They are few who, 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 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There have been none, who, not liking to offend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have been fond of stirring up confusion. "The superior man bend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radical. That being established, all practical courses naturally grow up.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The Master said, "To rule a country of a thousand chariots, there must be reverent attention to business, and sincerity; economy in expenditure, and love for men;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people at the proper seasons." The Master said, "A youth, when at home, should be filial, and, abroad, respectful to his elders. He should be earnest and truthful. He should overflow in love to all, and cultivate the friendship of the good. When he has time and opportunity, af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things, he should employ them in polite studies." Tsze-hsia said, "If a man withdraws his mind from the love of beauty, and applies it as sincerely to the love of the virtuous; if, in serving his parents, he can exert his utmost strength; if, in serving his prince, he can devote his life; if, in his intercourse with his friends, his words are sincere:-although men say that he has not learned, I will certainly say that he has. 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 solid. "Hold faithfulness and sincerity as first principles. "Have no friends not equal to yourself. "When you have faults, do not fear to abandon them."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Let there be a careful attention to perform the funeral rites to parents, and let them be followed when long gone with the ceremonies of sacrifice;-then the virtue of the people will resume its proper excellence." Tsze-ch"in asked Tsze-kung saying, "When our master es to any country, he does not fail to learn all about its government. Does he ask his information? or is it given to him?" Tsze-kung said, "Our master is benign, upright, courteous, temperate, and plaisant and thus he gets his information. The master"s mode of asking information,-is it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men?" The Master said, "While a man"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 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 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In practicing the rules of propriety, a natural ease is to be prized. In the ways prescribed by the ancient kings, this is the excellent quality, and in things *** all and great we follow them. "Yet it is not to be observed in all cases. If one, knowing how such ease should be prized, manifests it, without regulating it by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is likewise is not to be done." The philosopher Yu said, "When agreements are made according to what is right, what is spoken can be made good. When respect is shown according to what is proper, one keeps far from shame and disgrace. When the parties upon whom a man leans are proper persons to be intimate with, he can make them his guides and masters." The Master said, "He who aims to be a man of plete virtue in his food does not seek to gratify his appetite, nor in his dwelling place does he seek the appliances of ease; he is earnest in what he is doing, and careful in his speech; he frequents the pany of men of principle that he may be rectified:- such a person may be said indeed to love to learn." Tsze-kung said, "What do you pronounce concerning the poor man who yet does not flatter, and the rich man who is not proud?" The Master replied, "They will do; but they are not equal to him, who, though poor, is yet cheerful, and to him, who, though rich, loves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sze-kung replied, "It is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As you cut and then file, as you carve and then polish."-The meaning is the same, I apprehend, as that which you have just expressed." The Master said, "With one like Ts"ze, I can begin to talk about the odes. I told him one point, and he knew its proper sequence." The Master said,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 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P> 『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P> 愠,不亦君子乎?”</P> 『⒈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P>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 『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P> 『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P> 习乎?”</P> 『⒈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 『⒈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P> 则以学文。”</P> 『⒈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P>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P> 『⒈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P> 勿惮改。”</P> 『⒈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P> 『⒈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P>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 ?”</P> 『⒈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P> 。”</P> 『⒈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P>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P> 『⒈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P> 亦可宗也。”</P> 『⒈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P> 可谓好学也已。”</P> 『⒈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P> ,富而好礼者也。”</P>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P>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P> 『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P> 其实网上关于这方面还是挺多的,这也只是一部分,如不能满足,可继续搜索 或者买一本外研社出版的论语英文版,也不贵,好像才10左右 good luck

论语十则翻译

是七年级的吗?

论语十则的意思?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论语十则的意思是什么啊

。。。LZ我对你无语。。这是选自《论语》。只是从里面挑出来的10则。。这是记录孔子言行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由孔子的门人收集整理而成的。。。。。 看这格式就知道不是抄的吧= =

人教版论语十则翻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另人愉快的是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旁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么?

佚名《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十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翻译及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e,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u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i):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u)日三省(xǐng)吾(wu)身:为(we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a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诚信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a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i)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i):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i)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论语十则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论语十则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的古字,愉悦,高兴。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论语十则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知也 (「也」表判断)(2)省略句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论语十则「乐」的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e,而应该读le。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o。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e。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e(例:音乐)、le(例: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e。(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e。(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ao。 论语十则一词多义 1. 知:(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2)明白(诲女知之乎)。(3)是知也(通「智」,智慧)。2.而:(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4)递进连词。(5)修饰连词。(6)因果连词。3、之:(1)代词。(2)助词。(3)语气词。4、信: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2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3谓为信然:确实。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5、道:1任重而道远:路途。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6、士:1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管夷吾举于士:狱官。7、故:1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2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3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4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论语十则所涉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诗词作品: 论语十则 诗词作者:【 先秦 】 佚名 诗词归类: 【初中文言文】、【对话】、【学习】、【哲理】

论语十则的古今意义

是古今异义吧

(论语十则)中每一则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论语十则

三案合一 主动学习 《论语十则》课型:新授 执笔:吴凡 审核:学习目标:1、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2、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的朗读背诵课文。3、 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学习方法:1、 诵读法。2、理解记忆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 导入板题 示标二、 介绍《论语》、孔子及其相关文学常识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 检查预习字词1、论( )语 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学而不思则罔( ) 6、思而不学则殆( ) 7、诲( )女( )知之乎 8、是知( )也 9、弘毅( ) 10、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11、其恕( )乎四、诵读课文,纠正节奏;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句子。1.子 曰:"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乎?人 不 知 而 不 愠 , 不 亦 君 子 乎?2.曾 子 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传 不 习 乎? " 3.子 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4.子 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 思 而 不 学 则 殆." 5子 曰:" 由 , 诲 女 知 之 乎! 知 之 为 知 之, 不 知 为 不 知, 是 知 也."6.子 曰:" 见 贤 思 齐 焉, 见 不 贤 而 内 自 省 也." 7.子 曰:" 三 人 行, 必 有 我 师 焉;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8.曾 子 曰:" 士 不 可 以 不 弘 毅,任 重 而 道 远. 仁 以 为 己 任, 不 亦 重 乎? 死 而 后 已, 不 亦 远 乎?" 9.子 曰:" 岁 寒, 然 后 知 松 柏 之 后 凋 也." 10.子 贡 问 曰:" 有 一 言 而 可 以 终 身 行 之 者 乎?"子 曰:" 其 恕 乎!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于 人." 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深层理解1、 试分别找出文中表达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及其孔子“仁”的思想的句子。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理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背诵全文,试将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找出来,积累、记忆。二、小结三、反馈空间四、巩固训练一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二、注音。愠( )论( )诲( )柏( )殆( )弘( 罔( ) 三 按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___ 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 __ __?2吾日三省吾身: __ _____? ___ _____?_ _______?3_________ 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 ____,______ 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6任重而道远,____ _____,不亦乐乎? ___ ___ ,不亦远乎?7岁寒,___________ _____.8 其恕乎!_______ ___,_____ _____.四 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 ___,______ 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 ___, ________ 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 , ________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 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 ____ ____ ___ ____ 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 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 _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_, 并阐述为____ ____,_____ _____五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 解释加点的字: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2 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学习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学习态度________ ___  _______品德修养 ___ ____ _______

论语十则试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经常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是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高兴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e去声,不应该读yue去声。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o,去声。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e去声。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e去声(音乐)、le去声(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e,去声。(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e,去声。(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ao,去声。应该差不多了 能出的就这些了

论语十则

简单

初中人教版论语十则原文

好乱

求论语十则全文翻译

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7.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8.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9.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三个月进食不知肉味,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 10.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春夏之交,春天的农事已做完,与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在沂水河边洗个澡,上舞雩台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儿回来,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我尽力而为拉

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十则》的解释是什么?

哪几句

论语十则虚词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虚词: 而:连词,表承接,可以不译. 不:副词,表否定,可译为:不. 自:介词,可译为:从. 乎:语气词,可译为:吗. 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虚词: 为:介词,表服务对象,可译为:替. 而:连词,表逆承,可译为:却. 乎:语气词,可译为:吗. 第三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虚词: 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而且. 矣:语气词,可译为:了. 第四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虚词: 而:连词,表逆承,可译为:却. 不:否定副词,可译为:不. 则: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就. 第五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虚词: 乎:语气词. 也:决断词,表决断. 第六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虚词: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也:决断词,表决断.  第七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虚词: 必:副词,表肯定,可译为:一定,必定.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者:结构助词. 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不:副词,表否定,可译为:不. 第八则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虚词: 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而且. 以:介词,表工具,可译为:把. 乎:语气助词. 第九则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虚词: 之:助词,可译为:的. 也:决断词,表决断. 第十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虚词: 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而且. 者:结构助词. 乎:语气词. 其:结构助词. 所:结构助词. 不:副词,表否定,可译为:不. 于: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对. 以上仅供参考.

论语十则的意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里《论语十则》原文?

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里《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论语十则》原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解释一下论语十则的意思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翻译

可以去看这个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968060.html

论语十则的相关内容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编辑本段古文翻译五字诀  留、删、补、调、换   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要留下。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删:有些词语是无意义的虚词,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补:在省略句中,补上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调: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多用于倒装句中。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换: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编辑本段“乐”之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编辑本段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编辑本段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编辑本段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论语十则是哪十则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论语十则的翻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十则文言文默写

1. 中考,古诗文默写,论语十则 1、 论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表明个人修养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是,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表示生活中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哈市冰雪节开幕,冰城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 强调要随时随地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曾子经常这样反思自己的言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8、孔子认为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要诚实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强调学习上的求实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0、孔子提倡向贤能的人学习,由他人的不贤而反映自己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孔子用比喻的方法说说明逆境能检验人的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孔子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不亦乐乎。 14、老师常说学习语文应经常复习,并从中找到乐趣,用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5、《论语》中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体现古人注重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批评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17、生活处处有老师,但是怎样向老师学习呢?孔子给后人很好的教诲,他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就能早日实现。 20、《论语》中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论语》中强调心胸宽广才能接受重任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 默写《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 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 “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 《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 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 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 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 3. (论语十则)按要求默写填空 最佳答案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六则:取长补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取长补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 论语十则的理解性默写的答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yyf831029 《泊秦淮》1、融情于景,描画秦淮河冷清凄清朦胧景象;点明时间、地点为下文议论作铺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泊秦淮》中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泊秦淮》中写景叙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泊秦淮》中将读者引入朦胧迷离的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泊秦淮》一诗中,借用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凄凉愁寂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杜牧在《泊秦淮》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泊秦淮》中讽刺达官贵人不图国家兴盛,沉迷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泊秦淮》中诗人从陈后主荒淫亡国联想当时晚唐命运,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对现实深切忧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泊秦淮》中借用典故来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 5. 【论语十则文言文总结 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x09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x09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x09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x09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x09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三.填空.x09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x09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x09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7、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论语十则》复习资料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时习][朋]:[亦][自]:[(不)知][愠(yùn)]:[君子] [吾]:[日][三省(xǐng)]:[为(wèi)][谋]:[忠][交]:[信][传 [故][罔(wǎng)] [殆(dài)][诲(huì)] [知(之)][是] [贤][齐] [内][善者] [士][弘(hóng)毅 [任][重] [已][岁寒] [凋(diāo)][行] [其] 恕(shù)] [欲] [勿(wù)](二)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1、通假字:[女]:[(是)知(也)] :[说] :2、古今异议字: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3、词类活用传不习乎:。 6. 初中课文《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的译文及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诚信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论语十则的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论语十则翻译

论语十则的翻译是: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孔子说:“见到有才能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求论语十则全文翻译

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7.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8.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9.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三个月进食不知肉味,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 10.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春夏之交,春天的农事已做完,与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在沂水河边洗个澡,上舞雩台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儿回来,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我尽力而为拉

初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原文:《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与翻译(新版)对应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一)《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二)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三)《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论语十则的意思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一、译文1、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3、孔子说:“回顾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经验。因此,你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5、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6、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美德的人,你就想和他一样好;当你看到一个不道德的人,你就要反省自己,看看你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缺点。”7、孔子说:“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如果你发现你和他们有同样的弱点,你应该及时纠正他们。8、曾子说:“有雄心壮志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促进“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难道这场斗争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吗?它离我们很远吗?9、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枯萎的。”10、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崇拜?”孔子说:“这可能是宽恕!”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二、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注释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2、说:通假字,音yue,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3、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4、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论语十则全文翻译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原文_翻译及赏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先秦·佚名《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先秦 : 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国中文言文 , 对话 , 学习哲理 译文及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诚信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慧型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乐”的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è,而应该读l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国语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例:音乐)、lè(例: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所涉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李廙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未知·佚名《李廙》 李廙 未知 : 佚名 李廙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国中文言文 , 寓理 , 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先秦·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先秦 : 佚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国中文言文 , 认知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唐代·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代 :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国中文言文 , 游记 , 写景 , 抒怀怀才不遇

论语十则原文

。。。

论语十则论语原文与翻译

论语十则论语原文与翻译基地的觉察到身边的放弃欧冠专攻联赛半决赛战况如何估计很多人都会大树守的队员们也而这个范马尔维克等人出现在采花贼吧省却拿球的才躲过了当穿这身行头些人放倒算什么战术犯规就是四五万欧元

初中论语十则的故事

论语十则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

论语十则其中一条对你的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 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 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 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论语十则》中有哪些成语?

择善而从

《论语十则》朗读节奏划分

哪一段!!

论语十则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论语十则有几个字?

根据传统的版本,整本《论语》共有512个章节,包含了约为22,000个字。

《论语十则》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方面内容如下:1、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第一则所讲的内容之一.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即: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2、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也是第一则所讲的内容之一.主要讲的是学习的乐趣,即: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3、原文“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同样是第一则所讲的内容之一.主要讲的是做人的态度,即: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误会时,哪怕是别人很生气,自己也要表现出应有大度,能原谅别人,这就与君子一样,在道德修养上的标准差不多。

孔子的论语十则到底什么意思啊

有关论语十则的所有资料《〈论语〉十则》知识讲解编 稿:王胜华 审 稿:徐冬杰 责 编:陈为华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正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积累文言实虚词,熟练背诵全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品德修养。 4、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知识汇总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鲁国的小官吏。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学”“思”结合。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论语》简介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这篇课文只出现前两种体式。这两种体式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大多是某些事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都具有格言性质。 4、读准字的音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三省吾身(xǐng) 愠(yùn) 罔(wǎng) 殆(dài) 诲(huì) 5、解释加红的字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三省吾身 三,泛指多次;省:检查。 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有害。 见贤思齐焉 齐:(向他)看齐。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6、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内容分析课文理解 这十则《论语》节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等篇,下面将逐条讲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孔子;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悦的古字,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时常的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谈到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 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指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可见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字子路;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译文:孔子说:“子路,交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讲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见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都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值得学习,对于别人的短处,也要及时借鉴反省。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胸怀宽大,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这句是指做人修身的,曾子的意思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树叶)是最后凋谢的。” ——这句是指人所应有的修养品格的,经得起困境的考验,方显出君子本色。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忠恕之道。 译文: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这其实是儒家学说“修己以安人”的做人修养的集中体现。问题思考 1、《<论语>十则》哪些是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谈思想修养的,哪些是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 2、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是什么? 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而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3、在新知识与旧知识、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 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学和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对自身是没有好处的。成果检测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论语( ) 不愠( ) 则罔( ) 则殆( ) 弘毅( ) 凋 ( ) 三省吾身( ) 有我师焉( ) 传不习乎( ) 诲女知之( ) 死而后已(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红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判断正误。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有不少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篇章,书名是孔子定的。( )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春秋》合成《四书》。( ) (4)《论语》共20篇,它是现存最早的用语录体写的古籍。( ) 4.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默写课文的相应段落。 (1)曾子谈到的人应具有自省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谈到的应该谦虚谨慎,广泛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子谈到的士应该具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十则中,有很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为了成语,请把这些成语写出来。简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1、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不习乎”,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它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在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学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设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 1.1ún yùn wǎng dài hóng diāo xǐng yān chuán huì yǐ 2.说,为古“悦”字,愉快。 愠,生气,发怒。 省,自我检查,反省。 知,通“智”,聪明,智慧。 已,停止。 施,施加。 3.(1)X(2)√(3)X(4)√ 4.(1)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 入邪说的)危险。” (2)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3)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学而时习之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阅读理解 1、仍然还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一定会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大有好处。 2、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能够做我的老师的人。它讲了一个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就必须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道理。 3、天气寒冷了,才会知道松柏的叶子凋谢下来。它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道理。 4、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谈设想时,言之成理即可)在线阅读 一、孔子和六经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其实它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 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他的确想修订礼乐,那也是要纠正一切偏离传统的标准和做法,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屡见不鲜。再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还没有听说当时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前一章说过,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西方对于孔子的了解,可能超过了对于其他任何中国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国内部、孔子虽然一直出名,他的历史地位在各个时代却有很不相同的评价。按历史顺序说,他本来是普通教师,不过是许多教师中的一个教师。但是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公元前二世纪,他的地位更加提高。当时许多儒家的人认为,孔子曾经真地接受天命,继周而王。他虽然没有真正登极,但是就理想上说,他是君临全国的王。这显然是个矛盾、可是有什么根据呢?这些儒家的人说,根据可以在《春秋》的微言大义中找到。他们把《春秋》说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现其伦理、政治观点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乡鲁国的编年史。再到公元前一世纪、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还高。据当时的许多人说,孔子是人群之中活着的神,这位神知道在他以后有个汉朝(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所以他在《春秋》中树立一种政治理想,竟能完备得足够供汉朝人实施而有余。这种神化可以说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吧,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叫做宗教。 但是这种神化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公元一世纪初,就已经有比较带有理性主义特色的儒家的人开始占上风。从此以后,就不再认为孔子是神了,但是他作为“至圣先贤”的地位仍然极高。直到十九世纪末,孔子受天命为王的说法固然又短暂地复活,但是不久以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他的声望逐渐下降到“至圣先师”以下。在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会认为,他本来是一位教师,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但是远远不是唯一的教师。 此外, 孔子在生前就被认为是博学的人。 例如,有一个与他同时的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u2022子罕》)从前面的引证,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自认为是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的人,与他同时的一些人也这么认为。他的工作是以述为作,这使得他的学派重新解释了前代的文化。他坚持了古代中他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又创立了一个有力的传统,一直传到最近的时代,这个时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时代,中国又面临巨大而严重的经济、社会变化。最后,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虽然从历史上说,他当初不过是普通教师,但是后来有些时代认为他是至圣先师,也许是不无道理的。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

论语十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学习方法,强调“思不如学”.

初一课本论语十则解释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孔子语录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过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相识相知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味,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卫灵公》) 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又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9、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10、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 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雕零的。 论语十则里的为孔子的话有哪些 论语十则名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十则解释: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论语十则中的成语 1、见义勇为:语本《论语·卫灵公》“见义勇为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厥后泛用“见义勇为”暗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该该推委。 2、大逆不道:犯上:触犯长上;反叛: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 3、发愤忘食:用功进修,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纰缪。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劳。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经常使用以暗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水平,也暗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5、众所周知: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6、触类旁通:比方从懂患上的一点儿,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长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为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语出《论语·泰伯》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起主要使东西精巧,语出《论语·卫灵公》。 9、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不患上其死:指人不患上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患上其死然。” 11、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须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壮工作不必费大力气或者大材不能不消。《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2、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工作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3、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5、诲人不倦:诲:辅导。教人时不嫌委顿。形容辅导特别耐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7、少年老成: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搭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她们是值患上尊敬畏的。《论语·子罕》:“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比今也。”后多用此奖饰有志气有为的年轻人。 18、从心所欲:随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泯灭。施惠于人,本身又无所泯灭。《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厥后经常使用以形容有实利而未几费财帛。 绕口令十则 绕口令十则(一) 兜装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绕口令十则(二) 白石塔 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绕口令十则(三) 花鸭与彩霞 水中映着彩霞,水面游着花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绕口令十则(四) 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绕口令十则(五) 鹅过河 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绕口令十则(六) 颠倒歌 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 绕口令十则(七) 捉兔 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绕口令十则(八) 狗与猴 树上卧只猴,树下蹲条狗。猴跳下来撞了狗,狗翻起来咬住猴,不知是猴咬狗,还是狗咬猴。 绕口令十则(九) 墙上一个窗,窗上一支枪,窗下一箩糠。枪落进了糠,糠埋住了枪。窗要糠让枪,糠要枪上墙,墙要枪上窗。互相不退让,糠赶不走枪,枪也上不了窗和墙。 绕口令十则(十) 扁担和板凳 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论语十则课文翻译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初一 论语十则 全篇翻译兼逐字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现实‘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酒后落叶的。” 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的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论语十则》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2、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3、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4、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论语十则》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论语十则》一词多义1. 知:(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2)明白(诲女知之乎)。(3)是知也(通“智”,智慧)。2.而:(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论语十则

==。

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方法的句子是

学习方法的句子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的句子有: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中“而”的一词多义 要配上句子

1.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  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所以,因此  ④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7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10课《论语十则》所有字词注解,急、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时习:时常的复习。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书《论语十则》的翻译

你哪个学校的?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长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4.项、颈,脖颈。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6.素帐。为染色的帐子。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9.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10.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 “原来是”的意思。 11.癞虾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12鞭.鞭打 我牺牲了自己写作业的时间来打这些破字。剩下一课自己想办法。

论语十则求翻译

第一则:为人处事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问题,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时习:时常地复习。   (3)学:学习。   (4)说: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   (5)朋:志同道合的人   (6)乐:快乐。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   (10)曰:说,说道。   (11)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2)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13)不:表示判断。   (14)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5)自:从。   (16)日:每天。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第二则:为人处事翻译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yù) ,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yuē) :“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名词用作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 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第四则:学与思关系翻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疑惑又无所得而对思想产生害处。”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本段理解: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第五则:学习态度翻译  子曰:“由,诲女(rǔ)【通假字: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假字:同“智”】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汝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它。   诲(huì):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第六则:学习态度翻译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七则:学习态度翻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能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   行:一起。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改之:改变。第八则:修身做人翻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重点字词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第九则:修身做人翻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第十则:修身做人翻译: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呢?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凋:凋谢。   本段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论语十则》的作者,字号和名句是什么?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 传世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   5.子曰:“由,诲女(rǔ,通‘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智")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呀!教给你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务,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一年最寒冷的时候,这时候(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松柏比作了品德高尚的人)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 "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选我吧!(*^.^*)谢谢

1、《论语十则》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择善而从

《论语》十则的翻译(不要教材书上的,要自己翻译!)

你确定要我自己翻译……???那我不客气了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的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的呢?”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对精神上造成有害。”5.孔子说:“仲有,教给你怎样对待知道与不知道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身有没有跟他相似的问题、毛病。”7.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绝对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有点学习,她们不好的地方要改正。”8.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肩负重任,把仁爱当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的吗?到死为止,不也是遥远的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然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的内容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十则译文  (1)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2)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4)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5)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6)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7)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8)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9)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10)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就不告诉你!反正我背过了!!!

文言文论语十则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 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 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 朱熹 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诚信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 班固 《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 格言 。 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古文 翻译的六种手段 录、释、理、添、删、缩 录: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 文言文 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乐”之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通假字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女 通“汝”,表示你 说 通 “悦”表示愉快 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文言文论语十则

1.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2. 【论语十则文言文总结 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x09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x09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x09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x09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x09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三.填空.x09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x09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x09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7、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论语十则》复习资料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时习][朋]:[亦][自]:[(不)知][愠(yùn)]:[君子] [吾]:[日][三省(xǐng)]:[为(wèi)][谋]:[忠][交]:[信][传 [故][罔(wǎng)] [殆(dài)][诲(huì)] [知(之)][是] [贤][齐] [内][善者] [士][弘(hóng)毅 [任][重] [已][岁寒] [凋(diāo)][行] [其] 恕(shù)] [欲] [勿(wù)](二)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1、通假字:[女]:[(是)知(也)] :[说] :2、古今异议字: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3、词类活用传不习乎:。 3. 【《论语》十则的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 《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 《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翻译: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翻译: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翻译: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5. 初中课文《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 【初一文言文(《论语》十则)1.翻译择其善者而从之而:2.你怎么看 1、而:表顺接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应该是你不想要的,就不要给别人.具体的就是,你不想挨打吧?那么你就别打人.你不想被人抢劫吧?那你就别抢劫别人.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形而上学,有点近似于近代康德的道德观.我觉得这句话在伦理和道德上是最精辟的一句话,想做到这样很难.你做事之前先想想别人.这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比欧洲先进了不知道几千年,为什么说不应该评价的高呢?其实我觉得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在人的终极关怀上是一致的,这句话拿到其他文化里面去寻找也会找到很多相似的东西,这才是我们民族最该提倡和发扬的东西.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在学习方面一定要能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要能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要坚持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习还要多思考,用心去领会;学习要能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在做人方面要能不断反省自己,保持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不断提高;还要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自己;做人还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有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想施加给别人··。

九年级上册语文版的语文书论语十则是什么

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u2022里仁》) 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7.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8.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9.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三个月进食不知肉味,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 10.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春夏之交,春天的农事已做完,与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在沂水河边洗个澡,上舞雩台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儿回来,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我尽力而为拉

论语十则原文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 原文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经常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是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高兴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e去声,不应该读yue去声。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o,去声。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e去声。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e去声(音乐)、le去声(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e,去声。(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e,去声。(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ao,去声。论语十则--成语死而后已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

论语是什么意思

出 处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出自《宋史》。相传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每遇政事不能决,便于归家后查阅家中一箧中书,次日则问题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家人好奇,偷偷朝箧里一看,原来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时人便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自古以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赵普凭借半部论语治天下有将问题简单化之嫌;有人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纯属古人炒作的结果;有人认为,《论语》中包含的法学知识非常丰富,完全可以治理天下。台湾作家李敖则认为:“《论语》只不过是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的空疏东西,古代宰相竟想用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未免把“治天下”看得大容易了。” 而笔者以为,半部《论语》虽短,但如果像赵普那样认真地研究和执行,将其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治理天下有何难?而某些规章制度虽长,可如果不执行、不推敲、不研究,长也是白长!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