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纸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金坛刻纸的序

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造出了纸,解决了记录文字和传达思想的最方便的材料,成为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由纸的产生和普及,又带动了艺术的发展。绘画和书法自不必说,在广大民间,剪纸便是一种群众性很强而且很有特色的艺术。它不用笔墨,而是靠了纸的自身,经过剪或刻,构成缕空的画面。如果从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北朝剪纸算起,我国的剪纸至少也有1500年的历史了。按其物质的性质来说,纸张是一种平整的薄片材料,在工艺上可用刀或剪刀进行切割和镂空,所以不论剪的或刻的,都可称作“剪刻镂花艺术”,包括那些用金箔、银片、皮革乃至树叶等材料剪出的花样。尤其在手工艺时代,这是很大的、用途很广的一个工艺类属,直接或间接的,几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br/] 用笔在纸上绘称作“画”,用笔在纸上写称作“书”。用剪刀将纸剪出图样叫“剪纸”,用刀在纸上刻出图样叫“刻纸”,近来还有人用香在纸上烙花,或直接用手撕出花样,也就叫做“烙纸”、“撕纸”。这说明,人们不断地进行艺术创造,花样出新是很自然的事。但理论家在对艺术进行分类时,却喜欢用归纳法,统统称作“剪纸”。理由也很明显,虽然工具和方法有所改变,但对纸来说,利用“镂空”的手段所显现的图像是一样的。至于艺术特点上的差异,可以归入风格,就像各种版画(如木刻、石版画、铜版画等)仍然属于绘画。有人形容剪纸剪得好,提出了“以剪代笔”,去比附于绘画,这是不必的。任何艺术的创造,都应该保留和突出自身的特点,而不是削弱这一特点。在这里, 艺术特点和制作特点是不易分开的。即使木刻属于绘画,也不是强调用笔勾勒的特点,而是强调其“刀味”和“木味”,甚至故意留一些刀斧痕。艺术形式千变万化,艺术分类尽量概括,这是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一对关系。所以,剪纸由单一到多样,是很自然的事。最早剪纸的出现,很可能就是“折剪”的团花,因为本身体现着纸的优异性的发挥。以后有了“平剪”和“挖剪”,大幅的画面也产生了。所谓“线线相连”和“线线相断”,对于剪纸来说,既是一种制约,又会形成一种特色。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从它的漏印纸版来看,可说是剪纸派生出的艺术。然而,艺术一旦独立发展,也就不应再受剪纸的局限了。[br/] 有了纸才会有剪纸,这是不应产生争论的。汉代和汉代之前的镂刻金银箔,是属于髹漆工艺的一种,叫做“金银平脱”。它是剪纸的近亲,并非是直系。这说明事物的相互联系是错综复杂的,横向的影响是因,而不是果。这是认识剪纸的一些基本关系。[br/] 中国的剪纸在民间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固然是由于纸的普及,材料易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农业社会的“男耕女织”,并由此所产生的“女红”。在封建社会中,女红是妇女的“四德”之一,巧于针线的妇女便与剪纸结缘,由剪制刺绣花样到剪“窗花”及其他环境装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列。有人说剪纸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如果就对纸的认识和利用来说,以及它的群众性之广,可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比较的。但不等于说外国没有剪纸,或外国人不了解剪纸。在欧洲的英国、德国、波兰和丹麦,都有不同的剪纸,日本的剪纸花样也不少,只是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普遍。艺术家马蒂斯到了晚年,才认识到剪纸这种形式,制作既方便,效果又好,创作了不少的”剪贴画”。但是有这样认识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