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论文写作的关键。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根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经充分准备,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10月12日在云南民族大学莲花校区行政楼五会议室进行了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王江屏向省内管理学以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方面的专家省教育厅宣传统战部桂正华部长、云南民族大学李若青教授和字如祥研究员以及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详细汇报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目标和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组织分工、研究经费分配和预期成果等。评议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审议,明确指出研究计划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的规范步骤,要求该课题在开题后要把责任落实到课题组的每个成员,确保研究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课题组成员王江屏、杨泽泉、和金光、刘睿、高莹参加了开题会议,并与专家们一起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分工、职责要求和实施步骤等。 开题报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后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同意该课题可以开题研究。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是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立项编号CY09014),于2009年9月正式立项。   一、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课题研究的开展对建立和完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探索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该课题也是在当今公众和大众传媒越来越关注高校发展、高校新闻事件的“聚焦化”、 高校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这一不可阻挡的新形势下,树立和维护高校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能力的的重要环节。该课题的研究还是高校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校园舆论氛围,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维护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它还对有效疏导和化解高校师生思想中存在的困惑与不解,激励师生积极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有着积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研究促进改变高校应急管理理念滞后、师生危机意识淡薄的现状,建立健全我国高校的宣传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参考资料和对策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此项研究中,我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探索化解中国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体系中常设性机构与临时性机构职责不分、关系不顺这一难题的方法;   2.全面总结中国高校应急管理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工作思路;   3.寻找解决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反应及时性不足,信息准确性、公开性、透明度不高,学校各相关部门协调不顺、职责不清,执行过程中效益损耗过多等问题的新途径。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一部分:当前我国高校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第二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设现状   1.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2.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立的可行性   3.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面临的全新挑战   第三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概述   1.危机及危机相关因素理论   2.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类型、影响及后果   3.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的概念   第四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处置突发事件的历史与现状   1.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2.高校宣传工作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健全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的法律基础   第五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1.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反应机制   2.高校宣传工作的应急决策机制   3.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   4.高校宣传工作的应急动员、协调保障机制   5.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心理干预机制   6.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善后处理机制   第六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对几种特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管理   2.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和管理   3.对高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和管理   4.对高校信誉危机的处置和管理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组织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此项研究将采取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横向比较与纵向梳理的研究思路。   1.宏观与微观:从宏观上,分析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国家应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与应急机制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在高校中的体现。在微观领域,不仅探究新闻媒体、校园文化、网络舆情等与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之间的关系,而且从典型案例的研究入手,探索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制度、措施,进一步凸显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的实效。   2.理论与实践:在探讨建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并实施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的创新工作模式,用实践来验证效果。   3.横向比较与纵向梳理:探讨西方发达国家校园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校园应急管理方面的差异,为建立健全我国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特别是宣传工作应急机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系。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社会和高校丰富的藏书和网络学术资源,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探究,从中寻找研究的薄弱点,掌握最新研究进展。   2.调查访谈法--通过对部分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着名教育界人士及相关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交流,探讨我国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3.比较研究法--研究发达国家校园应急机制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比分析我国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设的现实情况,创新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   4.案例研究法--选取民族高等院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设的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引以为鉴。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工作人员共5名,其中3人具有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3人分别具有法学硕士和文学硕士学位,专业特长分布在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文化、传播学等方面,年龄均在40岁以下,呈梯次结构分布,在校园文化建设,新闻媒介及舆论传播,大学生的民族观、宗教观和法治观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成果,能够胜任此项研究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特成立课题组: 1.课题组长:王江屏 2.课题研究人员:杨泽泉、和金光、刘睿、高莹、晏妮 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王江屏、杨泽泉负责课题的申报、课题立项后相关材料的报送、研究方案的制定、专家咨询会的组织,同时负责课题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和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的撰写,以及结项验收工作。 和金光、刘睿、高莹、晏妮负责研究资料和典型案例的搜集,并按研究计划完成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论文《论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作用》的撰写。   四、课题研究各阶段任务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周期 1年,即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   (二)研究各阶段任务   1.准备阶段:20xx年10--12月 20xx年10月,召开专家评议会,评议审定课题的开题报告,形成成熟意见上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xx年10月,深入云南各高校进行调研,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掌握当前高校,特别是云南省高校的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 20xx年10月至12月,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资料和案例。   2.研究阶段: 20xx年1月至20xx年11月,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有关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 20xx年5月,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中期研究报告,上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3.结题阶段:20xx年7月--11月 20xx年7月至11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0xx年12月前,完成全部研究工作,申请结题。   (三)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主要有2项:   1.研究报告《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   2.研究论文《论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作用》。   五、课题经费使用说明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共计肆仟元整($4000.00),拟作如下分配使用:   1.资料费(用于购买图书、进行网络下载等)1000.00元;   2.调研差旅费(到省内高校考察、搜集资料)1200.00元;   3.小型会议费(召开学术座谈会、专家咨询会等)800.00元;   4.计算机使用费(购买电脑耗材等)300.00元;   5.印刷补助费(资料复印、文稿打印等)300.00元;   6.管理费200.00元;   7.临时性小额开支200.00元。 ;

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增加了新的内涵, 就是要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 充满个性和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 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 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课前精心备课。课前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备教材 。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备课时要以思想政治教材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 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要结合教学内容广泛阅读时政报刊,搜集教学中可能需要的素材和资源。2.备学生 。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拓展或缩减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练习,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高教学效率。3.备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授课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目标体验”教学法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程序是 : 导 入 新 课 ———展 示 学 习 目标———自学指导(提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重点和难点问题)———反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和探究的情况精讲重点知识)———分层训练(包括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3个部分)———课堂小结(先由学生进行小结,然后教师进行点评)。4.备教学形式 。 思想政治学科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设计教学形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 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读(阅读)、议(议论)讲(精讲)、练(训练)、记(记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讲“经济生活”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这一内容时,组织学生设计投资理财方案;在讲“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决策”这一内容时,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听证会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诱发和强化学习动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想学、我要学、我能学”。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笔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提出了几个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每天都需要消费一定的物品。那么这些消费品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怎样消费?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教材的阅读和讨论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过多地讲授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消化吸收的时间,使学生获益较少,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的、 活跃的、 发展的学习主体。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 5分钟时政点评,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 对每天的时政新闻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深入思考的习惯。 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辩论。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等。优化教学目标,要求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做到科学、全面,教学目标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并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例如,“经济生活”这一模块,重点应该是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哲学与生活”这部分关于人生价值的教学内容,重点应该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就是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 采用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并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避免“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皮讲到底”的陈旧教法。 优化课堂练习,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体现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新颖性、启发性、层次性、科学性。 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注重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怎样学习, 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学会动脑 、动口 、动手,培养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自主归纳、自主创新等能力。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如阅读课文的方法、讨论的方法 、做笔记的方法 、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复习和记忆的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等。要启发、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讨论 、勇于质疑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准确、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知识。笔者采用“学案导学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自学思考题、问题探究、知识结构、课堂练习等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 笔者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中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内容时,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正确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 正确理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4.正确理解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学思考题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的阅读思考题。如,1.人生价值是如何创造与实现的? 2.个人与社会是怎样的辩证关系?问题探究是引导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或者教师预先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有人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知识结构是引导学生把一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归纳、 整合成一个知识结构图表,以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出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案导学法”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五、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 教学反思有多种方法,比如回顾教学过程、教学后记、同行互助、专家指导、案例研究等。教学反思涵盖的内容很多,比如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备课是否充分,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学生实,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教学是否有效。教师通过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教学低效或无效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走向“有效教学”的常态,不断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中“做好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一课时,开始,由于许多学生对我国的就业现状并不了解,所以有的盲目乐观,有的盲目悲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经过反思,认识到这堂课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围绕本地的就业问题制订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和提高。

有关于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既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这样的薄弱校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因为,第一,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方案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必须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确保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新课程的目的;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是减时增效的根本选择,规范办学行为以后,课时有限,每周五天共35节课,其余均为自主学习时间,课堂上不但要完成较以往的课堂更多的任务,还要指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第三,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要生存、要立足、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而质量的基本元素就是课堂。以下为我校在建设高效课堂中的做法、成果、问题和思考。   一、课改的路程    (一)、基础工作   真正实施新课程方案,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关键之关键。   为突出这一具有决定性的工作我们做了六项基础性工作。   第一,转变教师观念。我校自课改开始一直注重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和组织教师学习、在操作中不断反思等方式组织和督促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促使教师逐步理解、把握新课程许多鲜明特点,如新课程的基础性(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提高平台),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应用性(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探索性(重结论更重过程),丰富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发展性(评价多元发展);同时促使教师逐步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质量观。教师思想认识有所提高,教师教育观念明显转变,这为新课程方案在我校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建设教师队伍。除安排教师在校学习、教研和适当外出学习以外,每学年各年级组组织一至两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每学年推出课堂改革先进教师典型。有效的培养了教师,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第三、拟定了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各教研组课改实施方案等,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时空保障。   第五、办学条件逐步完善。进行校舍改造,实施网络化教学,对学校图书室进行改造和补充,硬化和绿化了校园。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校舍设施保障。   第六、创设德育机制。在保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创设全员育人机制,将繁重的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化整为零,有力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德育先行落到了实处,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思想环境和动力支持。    (二)、初步探索   为了突破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结合我教师观念陈旧、教学设施短缺等实际,于改革初在教师中开展了链索式教研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教学研究和探索突破课堂,其方式是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研究课,其过程包含七个环节,即理论学习――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情调查――教学反思,其教学反思下周在学科组进行学习共享。在此支持下,以研究课堂为主的教研活动开展的非常热烈,拉动了常规教学落实和教师队伍建设。    (三)、广泛学习   在摸索中,尽管我们有一些发现,但我们仍然感觉我们的工作有很多的缺憾。我们就继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如山东、山西、安徽等地的课堂是全新的、高效的,更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尤其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学习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学习,我们吸纳了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鲜活的思想,冲破了多年来在课堂教学方面的陈旧观念,迎来了课堂教学根本性变革的春天。    (四)、学案导学的引用   通过广泛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以学案导学为鲜明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即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该方案涵盖了五方面改革。   (1)、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据学情施教的模式;   (2)、教师工作方式的改革:改备课、上课、批作业为编制学案、查研学情、设计导引;   (3)、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改学生先听讲后做练习的方式为学生先自主学习,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方式;   (4)、改革教案作业要求方式:改教案编写为学案编写,改作业为课堂过关检测;   (5)、改革课堂布局模式:改过去人人面向黑板的座次布局为以六至八人为一组的小组同学围坐布局,实施有助于小组互助学习的课堂布局。   该方案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主要突出学生课前预习环节。   第一环节,学生小组展示或讨论,利用课堂前五分钟进行,由小组组长主持,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做到初步解决中低难度问题,并集中本组问题或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一至两个组参与讨论,进一步了解学情。   第二环节,班级展示,利用课堂中间10分钟进行学生展示、师生互动、教师点拨等教学活动,这一阶段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包括三项任务,第一是学生展示,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和疑难问题,可以通过板书或口头表达(如需板书须在课前写在黑板上);第二是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并及时点评;第三是教师点拨,教师按照编制学案时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把握,依据经过课前学情抽查、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课堂生生互动中三个层次的学情了解进行点评讲解。

课堂教学的PPT的制作?

用powerpoint,具体怎么做去优酷上看看视频教程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英语课堂一直是教师读,学生跟读;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只有教师布置了作业,学生才会去完成,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兴趣就发生了弱化。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何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人至关重要。为此,教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去学习,使学习英语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就能改善甚至改变出现的不良状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学者余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问题意识,示范例法也是所有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提出了行为指南。 一、 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必要性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培养体现了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关键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应从各类型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性的存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学习,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2.差异性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每名学生都对英语的学习充满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喜悦。 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提高。 4.激励性原则。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恰当、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或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教师要努力发现各个层次学生的闪光点和成功点,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欢乐,从而产生自信心、内驱力,从点滴成功走向以后更大的成功。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途径与方法 1.关注动机,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情感驱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得到高效发挥。它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英语的学习。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小学生是比较情绪化的,他们只有爱老师,才会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很宽松,教师的面孔很亲切,所以学习起来就会很愉快。有了亲切感,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对学习产生一种爱,那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探寻结果,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在学生面前充满亲和力,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教与学的快乐。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善于赞美学生,让他们能保持自信,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温和的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产生向上的求知欲。 2.多样的教学方式,构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实践平台。(1)设置情景 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例如我在讲授In the park时,我以去公园为导入点,把教室布置成公园,再配上适合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公园”里,教师可以随处走,公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习、讨论的话题,如:当老师走到长满草的地方时,学生立刻不由自主地用刚学的句型说:“Do not walk on the grass.” 当老师望着美丽的花感叹地说:“I can see some flowers. I can smell the flowers. They smell good. Can I pick the flowers? ”学生很激动地阻止我说:“No, you can"t .Do not pick the flowers.”我立刻道歉说:“Sorry.”学生开心地笑了。我也达到了目标: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说的欲望,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2)多种形式的导入 ①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我们平时又叫“free talk”,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适用范围最广,最普遍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它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问答。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还能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寻找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一次师生free talk的环节中,为了想知道更多关于老师的情况,这些二年级孩子很感兴趣地将自己所学的有限的知识加以改造用来交流。“How do you help at home?”“What color / numbers/ do you like?”“ What animals do / don"t you like?”“ What food do you like very very (best)? “What can you see in your house? ”“Who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Where do you go (on) Sunday?”虽然有些有语法错误,老师可以适时引导纠正,但课堂上生成的这些闪光点却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李婉霞同学的发言更让我惊喜,暗自惊叹孩子的潜能之无穷。她是站起来是这样对我说的:“Miss Fu, can you guess?”我疑惑地回答她:“Yes, please.”她接着说:“I can see a girl in the classroom. She"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ig eyes and big ears. She has a small mouth. 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long arms and long legs. She"s beautiful. Who is she?”(她竟然把一年级学的知识用上了!)我开始以为她问我其他有关我的问题,没想到她要编谜语让我猜。我用赞许的眼神看着她说:“I think she"s Alice.”“No.”接着我请其他学生帮忙,几乎猜遍了班上有可能的对象,但她还是用很自信的口吻说:“No.”我不得不向她投降:“Sorry, I can"t guess. Please tell me who she is.”她没有回答我,只是有点得意地说了一句:“She"s in front of me.”(我当时正好是站在她前面。)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顿时不约而同地感叹了一声:“Oh…”掌声在教室里如同雷鸣般响起…②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地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培养学生丰富地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位老师在和她的学生谈论关于water的话题时,她设计了一个Finding Water的故事:一只兔子在河边玩水,浪费水,仙女为了惩罚它就将水变没了。没了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水去哪里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事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吊了学生的胃口,好奇心驱使学生要主动把问题一个个解决,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一句句精彩的话语: “Without water we can"t water the plant. Without water we can"t swim. Without water the animals will die. Without water …”“The water is in the sea. There are many fishes in the sea. The shark is fierce. The water is in the river/lake/stream …”“Don"t play with the water. We should save water …” ③ 游戏导入法 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多数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地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诙谐幽默地游戏氛围中主动接受新知。在一次Warm-up环节,我把一首chant设计成全体师生互动的游戏,我们一边有节奏地拍着手,一边说: All: 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 Billy stole the cookies fromhe cookies jar. Billy: Who? Me? All: Yes, you. Billy: Not me. All: Then who? Billy: Miss Fu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 Miss Fu: Who? Me? All: Yes, you. Miss Fu: … 反应慢的就会抓出来审问,要回答大家各种其形怪异的问题。学生兴趣极高,都抢着要发言。此chant游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将新授内容放入里面,学生在欢乐中轻松掌握新知。④ 歌曲导入法 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英文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如果能把与教材有关地乐曲联系起来,那么,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快感,乐趣和享受,而且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如,在教文具时,我以一首英文歌曲“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来直接导入新课。英文歌曲有节奏感,而且唱起来琅琅上口,人人都爱唱歌尤其是小学生。歌声能使人愉快,在愉快地气氛中导入学习,会让学生感到很轻松。⑤ 多媒体导入法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进入到我们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我们能为学生呈现出吸引他们眼球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如果在课的导入阶段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展示,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有益的。如教学“My bedroom”内容时,只要点击鼠标就进入“my bedroom”,里面的物品立刻呈现在眼前,学生还可以看着单词和图画,听着标准读音来学习单词。由此导入对话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3)组织新颖有趣、多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单一、古板的课堂教学活动,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反,新颖有趣、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备受学生的亲睐,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如:在教名词时,可以采用Golden Touch,Missing Game, Hide and Seek, Grouping, Little Train … 在教动词时,可以采用Simon Said, Listen and Do, Look and Say, Guessing Game … 在教单词时,可以采用Bingo, WorChains, Cowboy Shout-out … 在教句型时,可以采用Describe and Guess, Information Gap, Ask Anyone You Like, Passing Game …(4)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悟,它具有亲历性和独特性。小学生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依据自身的经历或已知的经验。根据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教师应尽量将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在学习Chapter3 Tasting things时,我通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食物和调料,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它们有不同的味道。如:陆柏林尝了桔子后说:“Green oranges are sour. Yellow oranges are sweet.”傅鹏鸣尝了辣椒酱后说:“Chilli sauce is hot.”邓成威尝了薯片后说:“Potato chips are salty.”同时,我又拿出颜色很相似的食物和配料让学生尝,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颜色一样的食物不一定是同一中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时要注意健康饮食。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食物和配料,个个都争着要尝,杨汉全在尝之前说那杯透明的液体是水:“It"s water.”我没说什么,直接让他尝,让他自己去感受,尝了以后,他立刻做出很搞笑的表情说:“Oh, it"s sour. It"s not water. It"s vinegar. I don"t like it. It"s too sour. ”学生能够主动用所学知识表达情感,已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兼顾个体差异,在发展中学习。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要从差异出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太笼统,往往使优等生敷衍了事,能力得不到提高,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从下手,坐在那里只能当观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师不但要分层次,每个层次的要求都得清楚明白,学生根据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份成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更好地自信成长。同时又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是学生不满足于现有层次,又一个希望和挑战的目标,通过和基础好的学生合作交流、挑战自我,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4.多维评价,在激励中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激励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语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进而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一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所以,针对课堂上孩子生成的哪怕是很微弱的进步,老师也应该多鼓励,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那么课堂上自然会生成更多令我们预料不到的闪光点,同时也优化了英语课堂。如:在教交通工具时,我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平时很少发言的刘肇康同学小声地说了一句:“I can see a boat(小舟).”实际上那是“ship”(轮船),我没有立刻否定他,而是很肯定地说:“Oh, you know the boat. Well done.”还让他为自己的组加了一个苹果,然后再引导他认识boat 和ship的区别。接下来其他同学也受了很大的鼓励,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片里的事物,虽然并不是这节课所要求的语言点,但利用即时评价能促进学生语言的拓展,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灵活使用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反馈、激励和改进功能,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英语课堂一直是教师读,学生跟读;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只有教师布置了作业,学生才会去完成,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兴趣就发生了弱化。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何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人至关重要。为此,教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去学习,使学习英语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就能改善甚至改变出现的不良状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学者余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问题意识,示范例法也是所有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提出了行为指南。 一、 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必要性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培养体现了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关键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应从各类型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性的存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学习,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2.差异性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每名学生都对英语的学习充满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喜悦。 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提高。 4.激励性原则。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恰当、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或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教师要努力发现各个层次学生的闪光点和成功点,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欢乐,从而产生自信心、内驱力,从点滴成功走向以后更大的成功。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的途径与方法 1.关注动机,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情感驱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得到高效发挥。它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英语的学习。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小学生是比较情绪化的,他们只有爱老师,才会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很宽松,教师的面孔很亲切,所以学习起来就会很愉快。有了亲切感,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对学习产生一种爱,那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探寻结果,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在学生面前充满亲和力,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教与学的快乐。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善于赞美学生,让他们能保持自信,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温和的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产生向上的求知欲。 2.多样的教学方式,构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实践平台。(1)设置情景 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例如我在讲授In the park时,我以去公园为导入点,把教室布置成公园,再配上适合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公园”里,教师可以随处走,公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习、讨论的话题,如:当老师走到长满草的地方时,学生立刻不由自主地用刚学的句型说:“Do not walk on the grass.” 当老师望着美丽的花感叹地说:“I can see some flowers. I can smell the flowers. They smell good. Can I pick the flowers? ”学生很激动地阻止我说:“No, you can"t .Do not pick the flowers.”我立刻道歉说:“Sorry.”学生开心地笑了。我也达到了目标: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说的欲望,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2)多种形式的导入 ①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我们平时又叫“free talk”,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适用范围最广,最普遍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它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问答。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还能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寻找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一次师生free talk的环节中,为了想知道更多关于老师的情况,这些二年级孩子很感兴趣地将自己所学的有限的知识加以改造用来交流。“How do you help at home?”“What color / numbers/ do you like?”“ What animals do / don"t you like?”“ What food do you like very very (best)? “What can you see in your house? ”“Who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Where do you go (on) Sunday?”虽然有些有语法错误,老师可以适时引导纠正,但课堂上生成的这些闪光点却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李婉霞同学的发言更让我惊喜,暗自惊叹孩子的潜能之无穷。她是站起来是这样对我说的:“Miss Fu, can you guess?”我疑惑地回答她:“Yes, please.”她接着说:“I can see a girl in the classroom. She"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ig eyes and big ears. She has a small mouth. 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long arms and long legs. She"s beautiful. Who is she?”(她竟然把一年级学的知识用上了!)我开始以为她问我其他有关我的问题,没想到她要编谜语让我猜。我用赞许的眼神看着她说:“I think she"s Alice.”“No.”接着我请其他学生帮忙,几乎猜遍了班上有可能的对象,但她还是用很自信的口吻说:“No.”我不得不向她投降:“Sorry, I can"t guess. Please tell me who she is.”她没有回答我,只是有点得意地说了一句:“She"s in front of me.”(我当时正好是站在她前面。)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顿时不约而同地感叹了一声:“Oh…”掌声在教室里如同雷鸣般响起…②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地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培养学生丰富地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位老师在和她的学生谈论关于water的话题时,她设计了一个Finding Water的故事:一只兔子在河边玩水,浪费水,仙女为了惩罚它就将水变没了。没了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水去哪里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事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吊了学生的胃口,好奇心驱使学生要主动把问题一个个解决,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一句句精彩的话语: “Without water we can"t water the plant. Without water we can"t swim. Without water the animals will die. Without water …”“The water is in the sea. There are many fishes in the sea. The shark is fierce. The water is in the river/lake/stream …”“Don"t play with the water. We should save water …” ③ 游戏导入法 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多数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地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诙谐幽默地游戏氛围中主动接受新知。在一次Warm-up环节,我把一首chant设计成全体师生互动的游戏,我们一边有节奏地拍着手,一边说: All: 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 Billy stole the cookies fromhe cookies jar. Billy: Who? Me? All: Yes, you. Billy: Not me. All: Then who? Billy: Miss Fu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 Miss Fu: Who? Me? All: Yes, you. Miss Fu: … 反应慢的就会抓出来审问,要回答大家各种其形怪异的问题。学生兴趣极高,都抢着要发言。此chant游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将新授内容放入里面,学生在欢乐中轻松掌握新知。④ 歌曲导入法 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英文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如果能把与教材有关地乐曲联系起来,那么,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快感,乐趣和享受,而且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如,在教文具时,我以一首英文歌曲“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来直接导入新课。英文歌曲有节奏感,而且唱起来琅琅上口,人人都爱唱歌尤其是小学生。歌声能使人愉快,在愉快地气氛中导入学习,会让学生感到很轻松。⑤ 多媒体导入法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进入到我们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我们能为学生呈现出吸引他们眼球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如果在课的导入阶段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展示,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有益的。如教学“My bedroom”内容时,只要点击鼠标就进入“my bedroom”,里面的物品立刻呈现在眼前,学生还可以看着单词和图画,听着标准读音来学习单词。由此导入对话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3)组织新颖有趣、多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单一、古板的课堂教学活动,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反,新颖有趣、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备受学生的亲睐,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如:在教名词时,可以采用Golden Touch,Missing Game, Hide and Seek, Grouping, Little Train … 在教动词时,可以采用Simon Said, Listen and Do, Look and Say, Guessing Game … 在教单词时,可以采用Bingo, WorChains, Cowboy Shout-out … 在教句型时,可以采用Describe and Guess, Information Gap, Ask Anyone You Like, Passing Game …(4)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悟,它具有亲历性和独特性。小学生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依据自身的经历或已知的经验。根据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教师应尽量将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在学习Chapter3 Tasting things时,我通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食物和调料,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它们有不同的味道。如:陆柏林尝了桔子后说:“Green oranges are sour. Yellow oranges are sweet.”傅鹏鸣尝了辣椒酱后说:“Chilli sauce is hot.”邓成威尝了薯片后说:“Potato chips are salty.”同时,我又拿出颜色很相似的食物和配料让学生尝,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颜色一样的食物不一定是同一中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时要注意健康饮食。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食物和配料,个个都争着要尝,杨汉全在尝之前说那杯透明的液体是水:“It"s water.”我没说什么,直接让他尝,让他自己去感受,尝了以后,他立刻做出很搞笑的表情说:“Oh, it"s sour. It"s not water. It"s vinegar. I don"t like it. It"s too sour. ”学生能够主动用所学知识表达情感,已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兼顾个体差异,在发展中学习。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要从差异出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太笼统,往往使优等生敷衍了事,能力得不到提高,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从下手,坐在那里只能当观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师不但要分层次,每个层次的要求都得清楚明白,学生根据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份成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更好地自信成长。同时又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是学生不满足于现有层次,又一个希望和挑战的目标,通过和基础好的学生合作交流、挑战自我,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4.多维评价,在激励中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激励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语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进而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一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所以,针对课堂上孩子生成的哪怕是很微弱的进步,老师也应该多鼓励,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那么课堂上自然会生成更多令我们预料不到的闪光点,同时也优化了英语课堂。如:在教交通工具时,我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平时很少发言的刘肇康同学小声地说了一句:“I can see a boat(小舟).”实际上那是“ship”(轮船),我没有立刻否定他,而是很肯定地说:“Oh, you know the boat. Well done.”还让他为自己的组加了一个苹果,然后再引导他认识boat 和ship的区别。接下来其他同学也受了很大的鼓励,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片里的事物,虽然并不是这节课所要求的语言点,但利用即时评价能促进学生语言的拓展,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灵活使用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反馈、激励和改进功能,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1   带完一届的高三毕业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首今年的教学工作,真是时间短,压力大,任务重。为了做好新一轮的教学工作,我对一年的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我今年担任高三年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深感任重道远,在深入分析任课班学生的现状之后,我扎扎实实地做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并注重计划的落实与完善   要想搞好高三英语教学,没有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是不行的。我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及历年的高考试题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把握测试要求,分析好高考知识点的考查内容和测试角度,明确高考发展的变化趋向,制订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帮学生备考。    (一)立足课本,精选练习,巩固强化基础知识。   复习伊始,全面重点复习高一高二及高三上的语言点,高三下也不敢懈怠,快速扫完。强调学生掌握课标词汇,并适当扩大词汇量的积累。利用早读时间小测抽查,重点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并辅之以相应的配套练习材料,及时讲评;同时教会学生利用语境做好情景交际题;并让学生建立相应的错题集,减少错题再错机率,做到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解题,以不变应万变。    (二)加强高考题型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限时训练应贯穿高考复习的始终。   单项填空的特点是: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包括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有的语法及词汇知识: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用法的考查;突出语境的作用,利用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应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语言情景,运用所学的知识,注意词的搭配,词语辨析等,从而找出正确答案。故此时的单项填空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且应注意及时讲评,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加强探讨,设立错题集。尤其对解题方法进行重点讲解。我精选近几年各地的高考选择题部分给学生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高考主要考查的重要句型。   听力:除了每周二下午班会课时间20分钟听力泛听,每周六早读精听以外,周二课堂穿插精听。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集中训练和听力方法的指导,熟悉听力主要考查的题型,并通过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学会预测听力内容,初步选出部分答案和排除干扰项。   完形填空:侧重完形填空方法指导及训练。因为完形填空主要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从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的角度来分析;从上下文的角度来分析;从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关键词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角度来分析;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来分析。   书面表达:让学生明确高考书面表达的五档评分标准。尽可能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详批详改,整理归纳,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导,对全体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1)句型繁简适度   2)有闪光点,要有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语言结构   3)开门见山,层次分明,承上启下   4)细读提示,写全要点   5)书面干净、整齐、规范。同时让学生背诵范文,做好语言积累。   阅读理解:在整张卷面中,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一题限时的要求,我们限制在35分钟内读完5篇短文并完成20道小题的选择。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学过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对照题干,反复揣摸作者意图及思路,并要求学生在每天限时做一篇完形填空或2—3篇阅读理解,坚持持之以恒的自我阅读训练,并及时评讲,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正确率也日渐提高,令我欣慰。    三、适时模拟,查漏补缺   我认真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卷,   在此基础上精心选编几套高质量的适应性试卷进行模拟测试,并在每次模拟考试后进行认真讲评,并做好最后的归纳工作。我将学生在以前所做的试卷中普遍存在的错题进行分析归类,重新编制成试题,让学生再练,我不厌其烦地为学生分析指导错误根源,提高学生识别错误的能力和语言领悟能力。并要求学生不断回头看以前自己做过的作业和错题集,减少错误再现率。    四、心理疏导,树立自信   英语教学质量能否取得突破,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潜能的发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从一进入高三复习就应注意学生心里健康方面的教育,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聊天、交流,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放松的方法,指导家长帮考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尽量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必胜信心。    五、实施分层次教学,注重辅差导优,效果良好   针对学生的现状,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优生和差生分别组织辅导,让优生更尖,让差生跟得上。高考成绩证明,这个措施是有力的,对高考总分起很大的贡献,学生基本上都把真把事发挥出来。本人任教的班级英语平均分将近110分,全班只有三个90分以下,其中陈雅彬140分,是集美区理科英语第一名。这成绩跟其他兄弟学校比起来可能逊色点,但对我们的这种生源,我觉得已经不错了。   仔细回想,今天的成功是与我们在工作中能结合我校教学实情,切实搞好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拼搏巧干,科学辅导分不开的,我希望这次的反思,能为今后成功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力争使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在下一届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2    1.引言   长期以来,高三英语的教学工作备受关注,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新教材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方式、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极大创新,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从总体上比较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及时和有效的探索、总结和评价是促进英语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了寻求合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和了解目前高三教学的现状,笔者对本县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学校的高三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客观和科学地分析高三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能为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寻求一些方法。    2.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2.1调查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对高三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复习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逐步提高。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高三学生来说,英语课堂的最直接的目标,更是立足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对本县各校的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课堂进行了深入地调查.    2.2研究方法   笔者于20xx年9、10月份的部分时间段分别对本县三所有代表性的高中:泰顺一中(省二级重点中学)、泰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普通高中教学班)和泰顺育才(私立高中)进行了教学调研,深入了解我县20xx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教学及备考现状。通过听课、师生座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教学调研;本次调研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共听课16节;另外也分析了部分学生的平时考试、单元检测的成绩,并及时听取备课组教师的想法,对各校高三年级在学科教学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分析。    3.调查结果    3.1总体情况    3.1.1.师生状况   全县20xx届高中毕业生共有30个班级,其中文科8班,理科22班,文理学生总数达1366人。随着班级数的扩张,各中学都有教师初次担任高三教学重担,如泰顺职业高中的两个高三普高班英语教学就由新教师承担,总体来说,教学教研任务都比较艰巨。    3.1.2.教学进度   英语学科基本采用在高三新课教学的同时有机结合高一、高二的课文和其他基础知识的复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辅以适量的练习。教学中重在知识的输理和落实,总体进度比较适宜。    3.1.3教研氛围   强调在校内营造和谐而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各学校反映高三英语学科教师能团结协作、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充分发扬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但由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层次差异和同一学校内不同班级之间的层次差异及其它主客观原因,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欠缺,也有部分学校备课组成员之间交流和教研不充分,限制了整体潜力的开发。    3.2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三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语的基本导向仍停留在学生重复或重现事实要求(主要是重复教师的话语和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比例还极小。动脑程度低的和非个性化的“全班说”的课堂活动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收获的关注。   有些课显然没有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与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展现个性,发展心智”等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和高考对高三英语课堂的要求也是不符合的。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3   1.创建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因此,教师在创建教学视频时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视频可以由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能够完全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多版本地录制教学视频。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 10 分钟之内,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般在 5~8 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性等元素的设计。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有声音和板书,不出现教师的形象,学生观看板书的演示,听教师的讲解。在录制视频时无需使用摄像机,一台安装了PPT软件的电脑配合屏幕录像软件再加一个话筒即可,习惯与手写的老师,则可以则可以配一块写字板或者直接使用学校的电子白板来进行操作。   2.精心准备练习   教师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课前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设计这种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恰当,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加以思考,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记下来以便下一步的互动交流。教师还要设计好课堂探究性练习,以便在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为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组织课堂活动时使用。   3.组织课堂活动   3.1 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3.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3 探究式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题目,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道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   3.4 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5 评价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成员不再单纯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同伴及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   4.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网络速度较慢是当今制约众多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负面因素之一。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 的接入量。学生在课后是需要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学习的。对于一些缺乏硬件条件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例如学校机房应在课余时间内仍对学生开 放。   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不同学科的录像设计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实施翻转 课堂教学实验的学校需要给授课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发布范式,为后续教学视频录像提供经验。流程化的发布过程是麻省 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 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学平台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选择不同的课程平台。   5.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引导学生积 极的进行交流。通过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课堂活动的组织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计。   6.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要求   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前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 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网络中进行资源检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4   对于一个刚跨出大学校门谈不上教学经验的我来说,我既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给我这个机会,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压力与挑战,在高一年级任教已有3个星期了,在压力的驱使下,我也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所带给我的欣慰和信心。   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我感受到的是困惑,上课时看着学生们迷茫的表情使我内心十分的难受与困惑,我就揣测是我讲得不好,还是他们听不明白。我就感觉到了压力。所以,我在第一个星期上课时更多的是在与学生沟通,其实我也十分理解他们的心境,因为自己也是过来人。所以我会跟他们谈心,把自己以前好的学习方法以谈心的方式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心理上放宽对英语惧怕的心理,更多地去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教学上,除了一边讲新内容外,还会花时间去帮他们复习最基础的知识,学生不是不想去学,而是因为落下太多知识而提不起爱好,也感到害怕。所以就以复习最基础的知识去构建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一来的确很受学生认可,在这第三个星期就能感受到学生的变化,至少在课堂上不再迷茫与失落,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能感受到学生愿意学与渴望学英语。   这样也给了我一个动力,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相信我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去学习英语。毕竟就目前来说,学生缺乏更多的是自信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5   “高效课堂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必走之路。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方向。教育局召开教改会议,从“纲”上提出了要求。其实,北城中学已经走在教改前头,张校长也给我们做了深刻地理论指导并指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要求,变教案为助学案。我们英语组在谢周稳组长的带领下,针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进行具体操作。通过近阶段的日常教学、相互听课和教改研讨,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每单元第1课时,使其充实而有立体感。   (高一英语教材是以阅读为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多为: warming up、pre-reading和fastreading)   1、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更要通过预习去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再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中去参与学习。   2、重视材料收集与知识积累。收集材料与教材整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平台。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已有学习单词音、形、义的经验,可以让他们采用课前预习、教师课前检查(如听写,利用小黑板做一些有关的小练习等)的方式去教学。该课出现的新单词可以单独识记,对个别学困生采取课后补差   的方法进行帮助,这样课堂上可以省出一些时间来进行更深入地研习文本。   二、注意阅读的多样化。   1、在reading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采用让学生自读、教师检查、放录音、听力测试、然后评议等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限定时间快速浏览全文。   (2)读完后,完成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可提前让学生浏览,但做题时避免让学生回头翻看课文内容)。这样优秀生能够按时完成全部习题,多数也能完成二至三个。但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展示预习中有障碍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读课文,捕捉解决疑难问题的信息,然后,用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的方法,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对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相信通过这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2、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如自读、齐读、品读等,在读中悟、读中思,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语感。   三、注重课堂交流的实效性。   课堂交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实效交流”与“形式交流”两种不同的形式,正因它们的存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   使课堂最终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因此应摒弃形式交流,使交流更具实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交流更具实效性呢?应做到以下几点:   1、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和体验,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2、相互理解,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享知识的过程。   3、丰富课堂交流,可以引入小组互动,合作探究,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执教或是情景表演。   4、交流互动的时间要合理,不能让学生刚进入角色,教师就偃旗息鼓,终止互动,也不能使时间过于宽裕,导致学生无所事事,造成与学习无关的互动。   四、“多媒体”使用的适度性。   目前,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加上原有的录音机、VCD这些电教器材,这样方便了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这次公开课活动,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并不是课堂上使用的课件越多越好,课后,张校长就明确的指出、“这节课显得有些凌乱,过于简单。一定要考虑教什么、体验什么,想使学生获得什么,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找到最佳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电教器材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五、注重语言素材的积累。   除了“口语交际”外,我们也应重视对课文中优美片段的背诵,加强对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叙事性较强的课文的复述。将它们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肤浅的心得和体会,我认为现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双基”的能力,还能掌握独立的阅读技巧。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知识,还培养出他们的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而且学生认为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多的思考,并能深刻地理解课文。但是,目前只是初步的实践,而且这些方法的运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有些环节的详略安排上也需要再精心设计。 ;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1    1.引言   长期以来,高三英语的教学工作备受关注,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新教材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方式、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极大创新,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从总体上比较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及时和有效的探索、总结和评价是促进英语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了寻求合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和了解目前高三教学的现状,笔者对本县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学校的高三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客观和科学地分析高三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能为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寻求一些方法。    2.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2.1调查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对高三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复习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逐步提高。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高三学生来说,英语课堂的最直接的目标,更是立足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对本县各校的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课堂进行了深入地调查.    2.2研究方法   笔者于20xx年9、10月份的部分时间段分别对本县三所有代表性的高中:泰顺一中(省二级重点中学)、泰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普通高中教学班)和泰顺育才(私立高中)进行了教学调研,深入了解我县20xx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教学及备考现状。通过听课、师生座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教学调研;本次调研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共听课16节;另外也分析了部分学生的平时考试、单元检测的成绩,并及时听取备课组教师的想法,对各校高三年级在学科教学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分析。    3.调查结果    3.1总体情况    3.1.1.师生状况   全县20xx届高中毕业生共有30个班级,其中文科8班,理科22班,文理学生总数达1366人。随着班级数的扩张,各中学都有教师初次担任高三教学重担,如泰顺职业高中的两个高三普高班英语教学就由新教师承担,总体来说,教学教研任务都比较艰巨。    3.1.2.教学进度   英语学科基本采用在高三新课教学的同时有机结合高一、高二的课文和其他基础知识的复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辅以适量的练习。教学中重在知识的输理和落实,总体进度比较适宜。    3.1.3教研氛围   强调在校内营造和谐而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各学校反映高三英语学科教师能团结协作、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充分发扬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但由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层次差异和同一学校内不同班级之间的层次差异及其它主客观原因,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欠缺,也有部分学校备课组成员之间交流和教研不充分,限制了整体潜力的开发。    3.2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三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语的基本导向仍停留在学生重复或重现事实要求(主要是重复教师的话语和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比例还极小。动脑程度低的和非个性化的“全班说”的课堂活动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收获的关注。   有些课显然没有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与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展现个性,发展心智”等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和高考对高三英语课堂的要求也是不符合的。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2   对于一个刚跨出大学校门谈不上教学经验的我来说,我既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给我这个机会,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压力与挑战,在高一年级任教已有3个星期了,在压力的驱使下,我也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所带给我的欣慰和信心。   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我感受到的是困惑,上课时看着学生们迷茫的表情使我内心十分的难受与困惑,我就揣测是我讲得不好,还是他们听不明白。我就感觉到了压力。所以,我在第一个星期上课时更多的是在与学生沟通,其实我也十分理解他们的心境,因为自己也是过来人。所以我会跟他们谈心,把自己以前好的学习方法以谈心的方式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心理上放宽对英语惧怕的心理,更多地去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教学上,除了一边讲新内容外,还会花时间去帮他们复习最基础的知识,学生不是不想去学,而是因为落下太多知识而提不起爱好,也感到害怕。所以就以复习最基础的知识去构建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一来的确很受学生认可,在这第三个星期就能感受到学生的变化,至少在课堂上不再迷茫与失落,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能感受到学生愿意学与渴望学英语。   这样也给了我一个动力,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相信我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去学习英语。毕竟就目前来说,学生缺乏更多的是自信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3   带完一届的高三毕业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首今年的教学工作,真是时间短,压力大,任务重。为了做好新一轮的教学工作,我对一年的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我今年担任高三年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深感任重道远,在深入分析任课班学生的现状之后,我扎扎实实地做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并注重计划的落实与完善   要想搞好高三英语教学,没有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是不行的。我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及历年的高考试题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把握测试要求,分析好高考知识点的考查内容和测试角度,明确高考发展的变化趋向,制订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帮学生备考。    (一)立足课本,精选练习,巩固强化基础知识。   复习伊始,全面重点复习高一高二及高三上的语言点,高三下也不敢懈怠,快速扫完。强调学生掌握课标词汇,并适当扩大词汇量的积累。利用早读时间小测抽查,重点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并辅之以相应的配套练习材料,及时讲评;同时教会学生利用语境做好情景交际题;并让学生建立相应的错题集,减少错题再错机率,做到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解题,以不变应万变。    (二)加强高考题型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限时训练应贯穿高考复习的始终。   单项填空的特点是: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包括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有的语法及词汇知识: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用法的考查;突出语境的作用,利用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应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语言情景,运用所学的知识,注意词的搭配,词语辨析等,从而找出正确答案。故此时的单项填空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且应注意及时讲评,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加强探讨,设立错题集。尤其对解题方法进行重点讲解。我精选近几年各地的高考选择题部分给学生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高考主要考查的重要句型。   听力:除了每周二下午班会课时间20分钟听力泛听,每周六早读精听以外,周二课堂穿插精听。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集中训练和听力方法的指导,熟悉听力主要考查的题型,并通过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学会预测听力内容,初步选出部分答案和排除干扰项。   完形填空:侧重完形填空方法指导及训练。因为完形填空主要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从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的角度来分析;从上下文的角度来分析;从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关键词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角度来分析;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来分析。   书面表达:让学生明确高考书面表达的五档评分标准。尽可能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详批详改,整理归纳,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导,对全体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1)句型繁简适度   2)有闪光点,要有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语言结构   3)开门见山,层次分明,承上启下   4)细读提示,写全要点   5)书面干净、整齐、规范。同时让学生背诵范文,做好语言积累。   阅读理解:在整张卷面中,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一题限时的要求,我们限制在35分钟内读完5篇短文并完成20道小题的`选择。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学过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对照题干,反复揣摸作者意图及思路,并要求学生在每天限时做一篇完形填空或2—3篇阅读理解,坚持持之以恒的自我阅读训练,并及时评讲,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正确率也日渐提高,令我欣慰。    三、适时模拟,查漏补缺   我认真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卷,   在此基础上精心选编几套高质量的适应性试卷进行模拟测试,并在每次模拟考试后进行认真讲评,并做好最后的归纳工作。我将学生在以前所做的试卷中普遍存在的错题进行分析归类,重新编制成试题,让学生再练,我不厌其烦地为学生分析指导错误根源,提高学生识别错误的能力和语言领悟能力。并要求学生不断回头看以前自己做过的作业和错题集,减少错误再现率。    四、心理疏导,树立自信   英语教学质量能否取得突破,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潜能的发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从一进入高三复习就应注意学生心里健康方面的教育,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聊天、交流,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放松的方法,指导家长帮考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尽量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必胜信心。    五、实施分层次教学,注重辅差导优,效果良好   针对学生的现状,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优生和差生分别组织辅导,让优生更尖,让差生跟得上。高考成绩证明,这个措施是有力的,对高考总分起很大的贡献,学生基本上都把真把事发挥出来。本人任教的班级英语平均分将近110分,全班只有三个90分以下,其中陈雅彬140分,是集美区理科英语第一名。这成绩跟其他兄弟学校比起来可能逊色点,但对我们的这种生源,我觉得已经不错了。   仔细回想,今天的成功是与我们在工作中能结合我校教学实情,切实搞好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拼搏巧干,科学辅导分不开的,我希望这次的反思,能为今后成功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力争使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在下一届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4   “高效课堂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必走之路。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方向。教育局召开教改会议,从“纲”上提出了要求。其实,北城中学已经走在教改前头,张校长也给我们做了深刻地理论指导并指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要求,变教案为助学案。我们英语组在谢周稳组长的带领下,针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进行具体操作。通过近阶段的日常教学、相互听课和教改研讨,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每单元第1课时,使其充实而有立体感。   (高一英语教材是以阅读为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多为: warming up、pre-reading和fastreading)   1、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更要通过预习去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再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中去参与学习。   2、重视材料收集与知识积累。收集材料与教材整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平台。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已有学习单词音、形、义的经验,可以让他们采用课前预习、教师课前检查(如听写,利用小黑板做一些有关的小练习等)的方式去教学。该课出现的新单词可以单独识记,对个别学困生采取课后补差   的方法进行帮助,这样课堂上可以省出一些时间来进行更深入地研习文本。   二、注意阅读的多样化。   1、在reading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采用让学生自读、教师检查、放录音、听力测试、然后评议等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限定时间快速浏览全文。   (2)读完后,完成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可提前让学生浏览,但做题时避免让学生回头翻看课文内容)。这样优秀生能够按时完成全部习题,多数也能完成二至三个。但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展示预习中有障碍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读课文,捕捉解决疑难问题的信息,然后,用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的方法,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对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相信通过这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2、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如自读、齐读、品读等,在读中悟、读中思,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语感。   三、注重课堂交流的实效性。   课堂交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实效交流”与“形式交流”两种不同的形式,正因它们的存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   使课堂最终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因此应摒弃形式交流,使交流更具实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交流更具实效性呢?应做到以下几点:   1、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和体验,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2、相互理解,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享知识的过程。   3、丰富课堂交流,可以引入小组互动,合作探究,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执教或是情景表演。   4、交流互动的时间要合理,不能让学生刚进入角色,教师就偃旗息鼓,终止互动,也不能使时间过于宽裕,导致学生无所事事,造成与学习无关的互动。   四、“多媒体”使用的适度性。   目前,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加上原有的录音机、VCD这些电教器材,这样方便了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这次公开课活动,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并不是课堂上使用的课件越多越好,课后,张校长就明确的指出、“这节课显得有些凌乱,过于简单。一定要考虑教什么、体验什么,想使学生获得什么,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找到最佳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电教器材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五、注重语言素材的积累。   除了“口语交际”外,我们也应重视对课文中优美片段的背诵,加强对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叙事性较强的课文的复述。将它们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肤浅的心得和体会,我认为现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双基”的能力,还能掌握独立的阅读技巧。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知识,还培养出他们的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而且学生认为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多的思考,并能深刻地理解课文。但是,目前只是初步的实践,而且这些方法的运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有些环节的详略安排上也需要再精心设计。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5   1.创建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因此,教师在创建教学视频时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视频可以由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能够完全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多版本地录制教学视频。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 10 分钟之内,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般在 5~8 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性等元素的设计。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有声音和板书,不出现教师的形象,学生观看板书的演示,听教师的讲解。在录制视频时无需使用摄像机,一台安装了PPT软件的电脑配合屏幕录像软件再加一个话筒即可,习惯与手写的老师,则可以则可以配一块写字板或者直接使用学校的电子白板来进行操作。   2.精心准备练习   教师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课前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设计这种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恰当,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加以思考,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记下来以便下一步的互动交流。教师还要设计好课堂探究性练习,以便在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为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组织课堂活动时使用。   3.组织课堂活动   3.1 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3.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3 探究式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题目,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道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   3.4 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5 评价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成员不再单纯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同伴及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   4.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网络速度较慢是当今制约众多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负面因素之一。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 的接入量。学生在课后是需要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学习的。对于一些缺乏硬件条件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例如学校机房应在课余时间内仍对学生开 放。   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不同学科的录像设计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实施翻转 课堂教学实验的学校需要给授课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发布范式,为后续教学视频录像提供经验。流程化的发布过程是麻省 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 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学平台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选择不同的课程平台。   5.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引导学生积 极的进行交流。通过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课堂活动的组织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计。   6.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要求   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前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 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网络中进行资源检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

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节课自己认为备课充分,知识讲解透彻,应该有好的教学效果,而事实上呢?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科学证明,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持续地高度集中,如果课堂乏味,很容易导致学生精力涣散。第二,老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导致学生大多处于事不关己的淡漠心态之中。第三,老师没有利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课堂生活化,即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导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产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课堂于学生的意义,就像田地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战士。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智慧德育的灌输,更具有生活的意义,学生其实也是在课堂社会中体验着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但是高效课堂不是学生自学的课堂,它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有效的英语课堂里,老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会导致学生的懒惰。要使课堂有效,学生就得勤快——动起来。手动:勤做记录;眼动:跟着老师走;耳动:认真听;脑动:勤思考。只有学生亲自去思考、实践,才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益处。我们教师应是引导学生动起来。 有效的英语课堂里缺少不了教师的积极调动。教师情绪的高涨、教师的鼓励及赞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有效课堂里不可缺少的因素。 有效的英语课堂里少不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输出。语言的记忆离不开朗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有效的英语课堂还应留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 当然,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包含很多其他的方面: 一.课前准备很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老师必须要有效的指导,制定好教学目标,重难点,花更多时间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引导得好,学生学习就很积极,主动,他们不仅训练了某一方面的技能,也学到了重难点。但是如果我没有充分做好备课准备,或者引导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话,课堂效果就不好,不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 二.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内容上要和重难点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解决疑难,提到课堂效率。要在教学生长处设问,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形式上要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训练应少一些常规训练,多一些问题解决 教室选择训练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应选择,开发,收集和创造实际问题情景来为教学服务,可以通过游戏,对话,编故事等来达到训练重难点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相当的高。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材;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用全部心血和智慧去教书育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的座右铭。 其次,教师要有幽默感。适当地运用幽默,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体验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个性魅力和智慧的光芒,就能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用幽默作为批评教育的手段,也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在笑声中认识、成熟,改正错误。 第三,教师要会倾听。倾听同行的声音;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声音。 第四,教师要有智慧。语言简练、明确、有弹性。把握好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知识学习的切入点,创设适合知识学习的情景,使英语课堂教学永远保持一种清新的感觉,让学生丝毫觉察不到教师人为的痕迹。 第五,教师要会表扬。适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扬他们,使他们产生积极而愉悦的心理。 2、了解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英语基础、学习动力、兴趣爱好及教学期望等。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学生来选择教法。 在讲授新课时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学生主要活动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在活动前老师应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这些任务体现出学习的实效,要求所有的学生通过活动来完成所给的任务。活动中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组织比赛,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组内交流,锻炼能力。沟通交流,培养开放型、交际型人才。轮流当组长,提高组织能力。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进行具体的成果展示(组内和全班汇报所给的任务)。新课标要求注重语言的输入更注重语言的输出,语言就应该是在“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习得”与“学得”结合,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集中精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考。 3、要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材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本课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用图片制作课件、学生表演、使用多媒体来组织课堂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地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符合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真实性、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有效性,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育人的宗旨。英语新教材寓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巩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以上是本人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素质教育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材;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真实性、趣味性、有效性、直观性、形象性,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创新智慧,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如何看待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利也有弊,利大于弊。下面先谈谈“利”:其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一般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交流环境,为畅所欲言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个体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小组集体的思想意识可能迸出与众不同的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品德意志,从而提高自我。由于有公平竞争机制作前提,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会更融洽。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些问题。我总结以下几条:1、分组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在:①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②分组过大,不方便交流,一个小组内4个成员为最好;③对于一个小组,组内的成员只是硬性的按照不同能力相互合作兵教兵的模式组合在一起,教师较少考虑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性格、文化背景,致使某些时候学生的合作交流出现问题,最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影响。2、同学关系不协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有效进行。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很多学生趁小组合作交流之际聊天,脱离课题闲聊,做小动作,尤其是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差。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小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这些都导致小组合作交流不能顺利进行。4、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在教学实践中,大家有可能发现:好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参与的更多,有的时候,一个好学生可能一节课发言达十多次,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还有自信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且好学生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致使他们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 5、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 ,教师往往只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重视总体,忽略了个体,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困难学生。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这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

构建多元化课堂 提高AutoCAD课程教学质量_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编排模块化教学任务,创建多元化教学体系  1.AutoCAD课程学习的主体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AutoCAD基础知识、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实体建模、工程图编辑等。要求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机械零件图样绘制,进行产品创新构思与设计。   2.AutoCAD课程内容设置原则   课堂教学不是越全面越详细越好,而应该在教学安排中注意详略得当,注重实用性、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懂得举一反三,懂得知识的迁移,懂得观察与对比。在编排教学内容时笔者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关键性的和突破性的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其他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内容就少写少讲,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AutoCAD中,坐标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突破坐标的概念是决定学生能否掌握好AutoCAD绘图的关键,应详细讲解,并结合到实际的练习中。   另外,相似的内容尽量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对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和观察,分析其相似及不同之处。例如教师首先详细讲解多线段的绘制,而在射线和构造线绘制的讲解中就启发学生先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射线和构造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进而让学生自己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尝试射线和构造线的绘制。再如学了正五边形的画法,其他正多边形的画法就让学生举一反三自行绘制。   3.基于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   模块教学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实例既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又要涵盖最多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模块化教学内容编排见表1。   二、运用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化教学课堂   1.总体教学思路   与传统的黑板教学不同,AutoCAD课程的教学全程在CAD/CAM电脑房上课,学生人均一台电脑。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复习与回顾补充、新课讲授、分析—演示—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总结知识点、作业—测试、创新提高训练等五个基本环节。教师在新课讲授时要紧紧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最集中的课堂前15分钟,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思考、讨论时间。   2.任务驱动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任务上机操作。比如,在圆弧连接的学习中,当教师演示完6种画圆的基本方法和圆弧连接技巧后,给学生具体任务,如手柄和吊钩,先让学生分析连接圆弧相切时圆心的定位特点,然后再进行绘制。   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性强,有具体的实践任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效率高。   3.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模块教学是分层教学法的一个方面;二是在具体模块的教学任务下再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形成一层层的操作技能。   比如,在讲授绘制零件图时,将这一教学内容分解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零件图;第二层次为复杂零件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掌握程度也会出现不同层次,当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区别对待,便于不同的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技能。通过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每个人都具备最基本的技能,多数学生可以达到较高要求,少数学生可以达到准专业水平。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加强指导,强化机械制图知识,为参加高级机械绘图员考证做好准备。   4.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分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如在学习三维实体建模时,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明显加大了。笔者尝试根据学生的掌握层次分组,让学得快的学生去辅导学得慢的学生。通过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与创新意识。另外在讲解作业时,教师以小组交叉方式,让同学们相互点评、修改,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5.开放性探讨学习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AutoCAD的绘图方法非常灵活,同一个图有多种不同的绘图命令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学习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但这对避免学生只会单纯的模仿绘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完成好每一个能力训练项目、做好每一次作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也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应由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静态转变为动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AutoCAD课程考核中进行了以教师评价为主导、学生自评及生生互评的全员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最终的考核以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形式进行,注重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和职业性,评价细则见表2。   在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课程设置要注重实用性,使教学项目更切合实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探索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

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计划例文参考

英语教师要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计划一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册,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言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本册有4个教学单元、2个综合复习单元。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总的来看,听说能力稍强,读写能力较弱,且总体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年级升高,教材难度加度,加上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部分同学出现畏难情绪。教学中要注意把复习旧知与学习新知相结合,重建学生的信心,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和6首歌谣。 4、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5、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6、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措施 (一)词汇教学(Let"s learn) 1.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 2.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新词和新句型 3.在实际交流当中教学单词 4.充分发挥单词卡片的作用 (二)对话教学(Let"s talk) 1.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Let"s try) 2.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说、操练语言 (1)抓住主句型,替换关键词操练住句型。 (2)在趣味游戏和任务型活动中学说、巩固新句型。 (3)在会说的基础上运用重点句型。 (4) 在会用的基础上进行句型书写。 (三)阅读教学(Let"s read ) 1、复习巩固本部分重点词汇和句型,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或师生自由会话等形式。 2、创设情景,自然引入阅读内容,并且尽可能引入阅读内容中的新句型。 3、教师解惑答疑,并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五、教学进度表 略 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其自身生长与发育的规律,在学习方面也是一样,这一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的认知大多来自于感性认识。鉴于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特殊性,应注重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与实效性。通过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善于探求知识的天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变要学为乐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此外,学生在两年的英语学习中,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但鉴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加大对后进生的转化力度,因材施教,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三、教材与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分析: 该教材是外研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充分调研和科研论证基础上,与英国著名教育出版机构共同推出的中国第一套中小学英语教材。本教材(供三年级起使用)第七册是供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使用的一套教材。全书共分为十一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为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模块呈现本单元所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歌谣的学习,主要有三个目的: 1、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 2、提高发音正确性。 3、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 四、教育教学目标与任务: 1、教育教学目标: ①注重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与实效性。通过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善于探求知识的天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变要学为乐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②学习以前学习过的语法结构、技能等,并将学习根据图片独立的写出完整的语句; ③进一步复习语音,学习语句和语篇中的语音表达。 ④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课本呈现的句型。 2、教学任务:实现及格率达到80%以上,优秀率20%有备而来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境中轻松学英语。 ③加强交际用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语言功能项目时,要尽量避免格式化,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应变能力。 ④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⑤大力加强对新课程、新标准的学习和研究。让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既是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基础。 ⑦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收集。使学生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做好课内外知识迁移与学习。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于后进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充满乐趣的。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计划三 新的学期已经来临,为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60人,他们英语基础好,接受新知识速度快,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很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个别学生书写不认真。所以本学期应抓好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指导思想 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为指导,加大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大力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搞好校本研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和奋斗目标 1、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学校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的日常口头交际,如问候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他课内外活动,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听懂指令并做成适当的反应,能读懂配图小故事,能根据图片进行简要的口头描述,能唱教过的英语歌曲,并诵读一些英语诗歌和歌谣。 5、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6、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及外国人的风俗习惯。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五、主要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勤于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多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方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充分利用教学用具运用录音磁带帮助学生正音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3、设计全面、高效、富有层次性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4、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比、学、赶、帮”活动。通过多种竞赛形式,检验学生英语掌握情况,课堂上尽可能照顾后进生,面向全体学生。 5、根据小组竞赛加分的形式,把每班分成多个英语学习小组采取学生自主管理,老师指导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作业、背单词的任务。 6、教授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俗时,适时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们扬长避短、汲取其他国家比较进步的思想,加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六、教改思路 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改良教学方法,做好案例分析,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搭建各种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利用探究、合作式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倡采用多元的评价手段,实现对学生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还有哪些学习形式

通常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是: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⑴讲解教学方法  ⑵谈话教学方法  ⑶讨论教学方法  ⑷讲读教学方法  ⑸讲演教学方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⑴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⑵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⑶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探究式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⑴问题教学法  ⑵探究教学法  ⑶发现教学法  3、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⑴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⑵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⑶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4、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⑴创设问题的情境  ⑵选择与确定问题  ⑶讨论与提出假设  ⑷实践与寻求结果  ⑸验证与得出结论  三、训练与实践式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程中示范教学主要应用于创造变异方法的教学中。如各种作物的杂交自交技术、人工诱变技术、原生质体的分离、杂交技术、基因工程操作技术等。  2)、模拟教学法  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本课程实践教学严格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至少需要一个生长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本课程模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杂交亲本的选择、杂种后代的处理等实践教学项目。  3)、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作物育种目标制定、杂种后代单株选择、株系选择、自交系配合力测定等均可应用项目教学法。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很不一致,有多种认识。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它是用于设计课题、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 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一直是有识之士研究的课题。目前比较被人们认可的有以下几种模式:(1)中学语文教学“三、五、七”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五条常规,注定七项禁忌。(2)语文目标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教材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为实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学,教学领导人员以及招生考试部门的组织者和命题人员,以同样的学习目标为基本依据进行教学测量、考核、评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3)语文“训练式”教学法,其核心内容是教师讲授新课时,把一篇课文的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化解为各种题型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些习题,教师当堂评讲这些习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应用课文内容的目的。(4)“情知对称”四分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借助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不能把语文只作为单纯的知识达标课程,而应该让它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的黄金三角洲。“四分”的含义是指情知分类,能级分层,训练分步,教材分型。

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哪些?

一、学生的组织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对象——学生的组织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人们所熟悉的,也是各种教学理论著作介绍得最多的.这类教学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个别教学 。这是发端于世界各国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历史最为悠久,直到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二)班组教学 。也有人称之为“个别-小组教学制”.班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于由个别教学向班级教学的过渡时期.它既不同于个别教学,也有别于班级教学,但更大程度上类似于后者,因此有人称之为班级教学的雏形。(三)班级教学。也称班级教学制或班级授课制 。班级教学是在班组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出现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各国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比个别教学和班组教学更为有效的形式.(四)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教学的改革.班级教学针对个别教学和班组教学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班级教学的缺点也在其实施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在班级教学条件下往往很难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五)开放教学。也称为“开放班级”或“开放课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的组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包班制 。包班制通常是指由一名教师承担起一个班级全部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师的组织方式多见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且多在各国乡村的学校里实行。(二)科任制 。科任制可以说是学校教学工作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物.这种组织形式在各国得到广泛的推行。(三)小队教学(team teaching),也称协同教学 。三、空间的组织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空间的组织。主要是指对教学环境的安排和利用.一般说来,教学在空间上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一)学校内部环境的组织。主要有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二)学校外部环境的组织。主要是指现场教学。

通常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是什么?

老师讲课

课堂教学中几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通常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是: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⑴讲解教学方法 ⑵谈话教学方法 ⑶讨论教学方法 ⑷讲读教学方法 ⑸讲演教学方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⑴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⑵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⑶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二、问题探究式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⑴问题教学法 ⑵探究教学法 ⑶发现教学法 3、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⑴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⑵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⑶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4、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⑴创设问题的情境 ⑵选择与确定问题 ⑶讨论与提出假设 ⑷实践与寻求结果 ⑸验证与得出结论三、训练与实践式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示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程中示范教学主要应用于创造变异方法的教学中。如各种作物的杂交自交技术、人工诱变技术、原生质体的分离、杂交技术、基因工程操作技术等。 2)、模拟教学法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本课程实践教学严格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至少需要一个生长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本课程模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杂交亲本的选择、杂种后代的处理等实践教学项目。 3)、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作物育种目标制定、杂种后代单株选择、株系选择、自交系配合力测定等均可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很不一致,有多种认识。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它是用于设计课题、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一直是有识之士研究的课题。目前比较被人们认可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中学语文教学“三、五、七”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五条常规,注定七项禁忌。 (2)语文目标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教材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为实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学,教学领导人员以及招生考试部门的组织者和命题人员,以同样的学习目标为基本依据进行教学测量、考核、评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 (3)语文“训练式”教学法,其核心内容是教师讲授新课时,把一篇课文的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化解为各种题型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些习题,教师当堂评讲这些习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应用课文内容的目的。 (4)“情知对称”四分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借助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不能把语文只作为单纯的知识达标课程,而应该让它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的黄金三角洲。“四分”的含义是指情知分类,能级分层,训练分步,教材分型。

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2、具体实施形式:1)讲解教学办法2)谈话教学办法3)讨论教学办法4)讲读教学办法5)讲演教学办法

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2、谈话法。传授知识的谈话: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事物、新的问题联系起来,经过积极思考得出结论,并作出正确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知识的谈话:即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经过回忆把所学的知识再次表达出来,以达到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的目的。3、讨论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性。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也是贯穿于中小学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基本方法,各年级、各学科均要运用,但要求不尽相同。读书法还分为泛读与精读。5、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事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6、练习法。练习法可分为训练性练习与创造性练习。训练性练习是对所学知识再现性的重复运用,目的在于加深记忆,形成熟练技能和技巧。创造性练习是在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7、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是以自学为主并给予恰当指导,通过“自学—解疑—精讲—演练”的基本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英语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出自好奇.“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容易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惊喜,并引起他们的积极反应,有助于较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注意力.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之语言视觉化:课堂教学的5个基本环节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最优的方式高效促进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上的实现,同时还要追求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全面、自主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依赖有效课堂的支撑[1]。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精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对词汇和篇章的理解,即英语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自身的魅力。根据有效教学理论,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依托语言视觉化手段,以情境化的方式将理性的文字符号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实现语言习得。   “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2]。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意味着从理性思维到感性思维的转变,它促使人们对信息的接收由“阅读”转为“观看”,改变了人们信息加工的认知方式。齐立森认为“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积极借鉴视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重新审视和考察教育与教学的问题,变革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3]。教育中的视觉文化是指教学媒体所展现的视觉教育信息,在外语教学中指以符号、视频、动画、图像等形象展现出的目的语信息。笔者认为如果将视觉文化的理念引入语言教学会引导学习者对目的语有更为全面的感悟并引发认知上的突破进而提高学生的视觉形象读写能力。   一、视觉化的英语文字   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到“文章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4]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是人类感性认知世界的符号,都具有形美的特点。英文字母属于拉丁字母体系,目前我们已经确认拉丁字母是通过希腊字母,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象形文字。如H表示人类在自我保护驻地上建起来的篱笆,L是赶牛用的鞭子,T是牛臀部的印戳,G是骆驼,V是挂晒食物的钩子,Y是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的手,O是眼睛,M是波涛,D是门,等等。虽然在拉丁字母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英文是拼音文字,我们亦不能忽视英文中存在的形象生动、能引起人们丰富联想的半象形文字。如a J-pen(宽尖钢笔)O-shaped marks(O形标记)T-shirt(体恤衫)T-bandage(丁字绷带)U-turn(180度转弯)mind one"s p"s and q"s(谨慎行事)dot the i(明确指出)I-bar(工字钢)V-neck(鸡心领)等。这些半象形文字在行文中有着和汉语类似的修辞效果。如“His shoulder blades struck out so sharply,an inverted‘V"seemed stamped there.”茅盾的《子夜》中有这样一句话:“三个人品字式坐了,随便谈了几句。”[4]这两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英语教师如在讲授过程中加入如上词汇背景知识,则令学生头痛的记单词也就不那么枯燥了。有效教学从表层上看是一种教学形态,兼具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如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效率高和教学气氛融洽等。在这一点上,英语课堂教学如果能引入其文字符号的图像意识则对教学两大主体的认知和情感影响是双边的,整个教学过程呈现教学的双面性,达到教学交融的教学形态。   二、视觉化的英语篇章   英语篇章的美通过拼写相同,相近词汇的叠用或整体形美实现。如tit for tat,hither and thither,over and over等,通过头韵修辞既给人以听觉享受,又具有结构上的对称给人视觉享受。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有这样一句话:“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l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in an elopement;her name is Emily,and lives in the east.”[5]作者有意从Emily的E开头,分别用了在不同语境中出现的意义不同但均以E开头的五个单词,形象地表达了我与所爱的人曲折的感情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E,从而巧妙地表达了我始终对E(Emily)深沉的爱。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能够意识到深奥文字背后的篇章美对于感受其文化意境及修辞方法是深有裨益的。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实践智慧和教学艺术,对教学因素进行最优化组合,追求一种融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价值引导与人格陶冶、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好教学。英语教学中的文体教学和修辞教学一向是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文字篇章图像化等简单的手段由浅入深进行引导,则教师之教对有效教学的意义也得以彰显。   三、视觉化的英语文化   Lyons认为,语言既是生物现象也是文化现象[6]。要全面正确理解由语法词汇表现出来的话语的含义,必须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语言的学习应该同文化的学习同步进行,外语学习者应尽可能去了解学习、参与目标语的社会文化知识或活动。如何习得抽象的目的语文化呢?途径之一就是提供真实语境,语言本质为声音,但其生命力源于语用。Baltava发现:比起那些单纯通过声音为媒介来提高听力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观看录像的学生对同样的听力材料有更好的理解力[7]。Herron,Hanley和Cole在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教授法语时的研究发现,带有描述性画面的录像对提高学生的法语听力有极大的帮助[8]。很多研究者已经发现课堂上引入原版影视作品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焦虑感明显下降,而且能接触到真正的语境。   有效教学从深层次上分析是一种教学理想和境界。在这一层面上体现教学主体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和永恒超越,显示教学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与时俱进。英语课堂上引入原版影视作品是保持教学素材新鲜的有效手段。其中包含的原汁原味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使学习者把目的语表达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直至真正掌握该语言。例如《老友记》是美国风靡世界的一部幽默情景喜剧,剧中包含就餐场景、旅游场景、约会场景,节日场景,购物场景等等,其中人物也来自各个阶层,语言风格各异。语言幽默,几乎涵盖了当今美国青年最常用、最喜欢的口语表达方式。因此,该剧已经成为许多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的最佳口语资料。

【课堂教学新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课堂教学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课堂教学在各学校中蓬勃展开,它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网络技术的介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信息丰富、交互灵活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是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它不仅能够呈现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面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网络教室在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应用:   一、讲演模式的应用   讲演模式,是通过网络教室中辅助教学软件系统的广播演示功能来实现。老师通过教师机把自己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软件展示到学生机上,借助 “电子教鞭”引导学生观看重点、难点内容,还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圈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在板书讲课内容,课堂时间得到了更充足利用。重点知识内容还可以多次反复观看,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了防止学生“饥不择食”、深陷网络,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料一定要全面,网络环境最好是封闭的局域网环境,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可以在老师引导下,围绕问题有目的、有范围的自主学习,   三、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基础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是指利用网站应用技术,让更多的学生针对同一任务内容,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题网站形式将所需任务及相关知识与主页面链接,创设友好、操作简洁的界面;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多方位合作,发挥个人和团体的才智,总结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在线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课堂评价模式的应用   课堂评价模式指老师、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检测、反馈、评价以达到对学生课堂评价的目的。这种应用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键入答案。通过电脑系统的判断、提示和帮助,自动评定成绩,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和学生,为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提供依据。   教无定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任何一种模式应用。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技术能力的不同等,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方式进行课堂应用,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改进英语课堂教学

本次远程研修,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专家学者讲座的学习,以及与专家与同行的在线交流,与同行们的交流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一些科学的效的教学经验,使自身素质大辐提高。通过研修,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大辐提高.今后教学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素质水平。(1)自身方面 1、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在教学实际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如我们可以采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做英语讲英语笑话或小故事;创建有特色的英语墙报,黑板报;鼓励学生课下做英语对话或交流,多参与英语角;了解西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意识;欣赏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等等。2、丰富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兴趣: 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在上HARRY POTTER 这一课时,我们采用了先让学生观看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影哈利波特,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为后面教学奠定了基础。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成就一个完美课堂。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的积极准备,设计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先学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应以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利用创新意识来解读新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发现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适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习的实际,删减和增加教学的一些内容,开发适合自己教学方式,从而把教学内容安排得引人入胜,具有科学性、启发性,使自己的学生形成一种渴求学习知识的内部动力,能更快掌握理解知识的“新教材”。 4、运用激励评价,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弱的进步,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尤其是对“差生”,更要激发其成功动机。比如一段好的对话,一次测验的好成绩,都可以成为促进英语学习及其它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出错,教师要恰如其分地以鼓励的方式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中学生因为不会学习而不喜欢英语者占相当的比例,所以教给学生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培养其良好的英语习惯是极为重要的。 5、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技能及教学水平。在实施任务型家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资源渠道,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英语教师急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听课、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说课等研讨形式,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2)学生方面1. 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肆,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2. 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去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向课堂要效率。3.课后巩固习惯: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我们要告诉学生,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力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告戒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3)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特色课堂”。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能积极去思考、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我们的英语教学改革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课堂效率就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全文篇1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 教育 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对策及融合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1.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学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推动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要支持性物理环境,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2)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通用教学软件(如,PPT和Word等)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用好常用的学科软件;二是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的工具;三是对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 方法 ,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3)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案例   1.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内容建立主题网站,并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新了课堂的 教学方法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2.班级网络学习空间   基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事实,建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它依托于省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而成,教师可以在网络班级空间开展教学。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构建了“学生白天在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论文篇2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应用与教育领域,给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了新的平台。在教学中人们通常用文字、声音和图形来表现教学内容,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探索并逐步推广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表达形式更为丰富,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加深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多媒体电脑和 网络技术 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中,通过构建真实的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探究能力以及优化教学效果。所以巧妙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件素材,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学科教学发展的趋势。   完全按照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来说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 渠道 、全方位、立体化的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它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能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化学学科的教学来说,初中化学一些理论如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分子结构等等是比较抽象的,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比完全靠挂图、模型、教师的比划、学生的想象要有效的多,易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所以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有选择性地利用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光盘资源,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成为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究、摸索 总结 整理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是代替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及教学内容相对之后的缺陷,才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根本目的。在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微观粒子的运动   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我们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把微粒得到(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升高),体现氧化性(还原性),这些内容光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利用我们手边现有的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中提供的多媒体影像素材或者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则很容易通过在电脑上的模拟演示,让学生就能很形象直观地看到这些内容的动感过程,其教学效果比老师的口头讲解显而易见要强的多。而教师也省去了口舌之苦。   二、微粒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电脑软件或课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中解释化学反应时,用flash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拆分为原子,然后再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学生便很容易想象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行为,同时也加深了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理解,为学生在后续的章节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三、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的模拟   农村学校由于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并考虑到实验经费的不足和实验课程时间、安全等因素,很多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这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   1、装置复杂、药品稀缺贵重的实验   实验室验证空气成分需用曲颈甑,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已不存在,这类实验可以用模拟实验来代替。   2、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比如温室效应实验、酸雨形成实验、饱和溶液配制实验等等。   3、错误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的实验   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气管、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氧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稀释浓硫酸将水往装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倾倒等实验操作后果。由于有些实验老师只讲不应该这么做,而不敢让学生进行这类错误操作。但把这些危害后果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将直观地得到感受,在以后的实验中避免错误操作。   4、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受到时间因素和课堂节奏的制约,一些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铁的生锈实验等模拟实验可摆脱这种时间上的限制而进入课堂。   四、应用投影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众所周知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投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到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除了前几排学生外,后面的学生较难看到变化的现象。投影机能把一些现象放大,帮助学生观察。如讲到氢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玻璃器皿盛稀硫酸和锌或稀硫酸和大理石的反应,利用投影观察其反应放出气泡的过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以电脑为载体的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主体,使用它只是为教学服务,这一工具运用得当与否,效果完全不一样。为了使这一工具更好地服务教学,真正有助于传授知识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地对我们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对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认真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论文篇3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随着多媒体科技应用日益普及,它也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媒体科技给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本文对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存在的优点、问题及矫正 措施 进行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数学学科;辅助教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由于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断思索数学与现实的切合度;更是因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认识到它在数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因此,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学学科课程发展中的互动客观存在的。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学习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使数学成为终身学习的奠基石。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画出函数图像,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国数学教育家栋科教授认为:“思维着的教学活动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学习如果过分依赖学习者的 经验 或感性世界,即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识活动对经验进行加工,那么学习将会出现危机。因此必须重视人的思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学认为,创新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种最能体现信息潮流的课程,目前也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性能之后,便可适当布置一些创造性作业,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独立作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 圣诞节 、 教师节 、 春节 等,学生通过家用电脑发送卡片,这些卡片中,有的可以充满着幽默风趣的话,有的还可以制造出简单的动画,这些知识,我们平时都没教,但学生通过自学或家长的指导都制造出来了。这样,学生的 爱好 、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兴趣得到巩固。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学习素材附带一定的情境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五、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个别化、协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使资源共享,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善、提炼和概括知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在合作学习与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度”和“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和信息化.数学教学,1998(5).   2.王其云.媒体与学习.中国电化教育,1999.11.   3.方钧鹤.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1999.5.   4.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0.2.   5.刘云生.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2002. 猜你喜欢: 1.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浅析论文 3.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论文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探讨论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范文    摘要: 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当中,最具系统性地英语知识教授环节。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实施高效率的教学成为了每一名英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英语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当中掌握核心知识。对于教师来说,高效课堂即是用最短的教学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教学目标。由此见来,实施初中英语高效课堂需要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根据新课程指导思想来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和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有利于他们对英语学习当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了。本文根据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其特点,对实施英语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究,旨在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1初中英语教学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根据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来看,英语教学是系统性地向学生介绍和传递英语知识的开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教学过程,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重点即是围绕着一些简单的单词短语、听说写作、语句时态等知识点来开展的。进行基础英语教学和简单应用练习是初中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最为鲜明的特点。在知识点的拓展应用方面,初中英语教学往往是通过听力练习、口语对讲、短文写作等基础方式来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进行检测和巩固。总结起来,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既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又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既重视学生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我们看到,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用一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课堂,例如,首先是生词教读,然后是生词释义,最后遣词造句。这种模式在我国初中学校英语课堂当中随处可见,虽然其无可厚非,但是一直沿用这种陈旧的教学“套路”,难免会给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课堂主体倒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变换传统课堂的`课堂主体。在长时期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都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这种倒置的课堂主体无疑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三是英语课堂设计有待提高,很多英语课堂教学通常没有实现教师的既定计划,导致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牢固。究其原因,在于课堂设计存在些许问题,没有能够和实际教学很好地契合。    2实施高效课堂的方式探究   2.1课堂设计:我国古语有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英语课堂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由于其语言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一番心思设计课堂。课堂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实现制定出一个课堂规划,以更加有条理、分层次地开展教学工作。课堂设计的宗旨即是要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课堂设计的重要工作即是备课,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教材内容又一个细致的了解和把控。备课是取得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不妨在这一工作上多花一点心思。例如,分层次备课。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分层次地考虑: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不妨为其设计一些难度稍高的英语练习,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对于一些初步接触英语的学生,教师则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以求循序渐进。课堂设计的第二个点则是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该将每一次的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来看待,不妨按照整体教学要求,细化教学目标,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创建高效课堂。   2.2转变课堂主体,活跃课堂氛围:上文已经提到,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课堂主体的颠倒,要实施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完成从课堂主体向课堂主导者的身份转变。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其更加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而并非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单调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妨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融入课堂主体。在这一点上,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一些创新,除了必要的教学环节(单词释义、语法讲解等)需要教师指导之外,像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则可以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例如一些常见情景对话练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co-splay”,通过客串具体情景当中的角色,达到一种“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当然,转变课堂主体是和活跃课堂气氛有着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生充分意识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教师课堂主导者的身份仍十分重要,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尚处于待规范和开发的阶段,在英语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点拨,对于他们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正。   2.3强化课堂练习,提升课堂效率: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英语知识,并能灵活地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其能够及时反馈出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一步对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讲解,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课堂练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使用新学的单词按照相应的语法、时态进行造句,以检测学生对单词的含义理解及应用能力。如果是听力课,可以变式播放一些小的短文、情景对话,让学生进行原文语句复述、原文含义概括,以检测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总之,课堂练习形式是多样化的,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总结: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具备灵活、多元、包容、和谐等基本元素,依据新课程指导思想,努力促成学生英语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积极创新开拓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静兰.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旬刊,2011(32):165-166.   [2]张文杰.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高效课堂[J].小作家选刊,2016(1).   [3]张梅巧.浅谈实施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都市家教月刊,2012(2):83-84.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论文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因而,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做了一点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基本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是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但是,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难以到位。为此,本文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如何优化,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一、优化课堂教学观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变,课堂教学优化无从谈起、课改难以实施。所以,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虽然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在不少教师的眼里,“主导”就是“领导”,课堂上仍然居“统治”地位,学生仍是操纵的对象。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核心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起步策略,又是学生自在主体成长为自为主体的终极目标。   2.要确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与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新课程下的教学论认为,教学应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过程则应当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互教互学的过程。   3.要确立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任务观   课堂教学任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任务观是否科学、全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任务应该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维度的有效整合去关注学生,实施教学。即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理、自悟、自主观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地去构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学习方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己学会提出问题,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渠道,也是挖掘、发现、提高学生潜能的出发点。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环节),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原有不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造,将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成为一个优化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1.导入要先声夺人,引人入“戏”   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对每一节课的成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运用多种导入技能,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尤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气势,来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很快入“戏”。   2.讲授要精心安排,广泛参与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讲析、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性情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最中心的环节,教师须精心安排。既要善讲,又要精讲,还要巧讲;既要抓住关键,又要巧妙点拨,还要重锤敲打,以确保讲授内容的顺利完成。   3.练习要形式多样,灵活善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达标训练,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练,也可以是书面练、板演;练的题目要具有多样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练的内容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形式多样、灵活善变。   4.结课要收束有度,余音绕梁   课堂的结束和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和导入相呼应,一始一终,一开一合,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因而,教师要讲究结课的艺术性,既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给学生精要、深刻的印象,还要起到卒章显志、总结升华等功效;既要保持课堂结构的整体性,收束有度,又要给学生留下思索、回味无穷的空间,做到课虽终而意无穷。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改变以封闭、单向灌注为主的传统教法,才能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1.着眼于导趣,诱导学生“乐学”   导趣,就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主动获知的状态之中。实践证明,兴趣是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它使每个学生能够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变成最大的乐趣和精神满足。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着力于导思,启导学生“活学”   导思,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学起于思”,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规律、提高能力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事实证明,出色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奥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创设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总结规律,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   3.着手于导法,指导学生“会学”   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教”,两者互促互进、共生共荣,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要掌握灵活多变的教法,而且要指导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但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怎样学”的问题,既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4.着重于导成,引导学生“善学”   导成,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风格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它是学生形成最优学习方法的途径,是学生“善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并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品质和肯于钻研、善于学习的品行,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变“乐学、活学、会学”为“善学”。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_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学生行为分析

  摘 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要具备有效性必定要有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参与,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在教学活动的行为并非完全有效就使得教学往往趋于低效或无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行为是否有效又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本文主要从学生行为这个角度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生行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学的活动是不能被教师取代的。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行为尤为重要,因为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参与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对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有着很大影响。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现状   为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全面研讨,笔者从学生角度展开抽样调研,选取了曲靖市麒麟区农村的西城小学、高家屯小学、晏官屯小学、雅户小学、黄泥堡小学等对四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通过问卷对学生行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辟了另一通道。   有效课堂教学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老师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在学生问卷中,对于学生有效学习很关键的一个问题:“上课前是否提前做好预习”只有49.1%的选择了“总是提前预习”,29.9%“多数时候预习”,12.9%“很少预习”。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课预习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做得很充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达到有效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学生课堂积极思考老师的提问,有55.2%的学生会“积极思考,主动发言”,37.8%的学生会“积极思考但不愿发言”,10.5%的学生“从不举手”。教学是相长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可这个数据表明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并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主要表现就是与教师展开对话。如果学生只思考而不把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与他人交流,那么整个教学就会在封闭的环境中难以顺利开展,教师在没有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况下要达到有效教学是很困难的。   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很大。当问及:“你在语文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有高达73.9%的学生“以听老师讲为主”,17.3%的学生“常处于思考感受中”,8.7%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程度并不高,整个教学很少有学生的参与活动。尽管课改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在现今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依然占主角,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很适应这样的课堂。但从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角度讲,学生以听教师讲为主,自主参与程度不高的课堂是很难达到教学有效性的。反映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仍然缺少活力,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比较呆板,或者说教师总是给他们一种很严肃的印象,使学生们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造成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以听老师讲为主,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学生行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行为是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形成的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因素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一般特征。   学生的一般特征指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和社会特点,包括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表现在动机与兴趣、智力与认知方式、性格与气质等方面。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这些共同具有的每个性质在程度上是不同的:某个人可能可以快速阅读书面的文章,而另一个人却读得很慢而且疙疙瘩瘩。所有这一切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当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学生在认知、情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那么,教学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2.学生的起点能力。   学生的起点能力指的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原来具有的学习准备状态。不了解学生的起点,教学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学生起点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不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将学生的起点能力定得太高或太低,要么脱离学生实际,要么使学生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都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起点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起点、技能起点能力和态度起点能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影响后继的学习行为,而不具备相应的学习某一任务的先前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就难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习兴趣和动机,因而也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控制方式。陈琦、刘德儒等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加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比如计划、监督、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人力管理、其他人的支持等策略),这些才是“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的最本质要素。但遗憾的是,学生学习策略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而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应远远大于仅教给学生知识内容本身。   4.学生的参与。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发展就是个体在活动中不断同化、顺应环境,将外部活动内化为内在心理结果的过程。个体参与活动是外部活动得以内化的前提,没有个体对活动的参与,就没有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没有学习。“真正的学习”通常不是正规教学的结果;相反,它往往来自个体的体验和思考,通过个体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而产生。它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不断增加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过程。陈向明认为,以往我们在学校里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带有“教”的特点,可是学生按照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效果往往与学生的“学”没有多大关系,很难使“真正学习”发生。只有学生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加入到学习的过程时,真正的学习才能发生,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才能形成。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保证。

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   一、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知识面、信息量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素质高,专业知识面宽,信息量大,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强,课堂授课就生动,学生就肯学,愿学。教师的素质低,各方面的能力受限制,所讲的知识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不光不喜欢这个教师,还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教师而不喜欢这个学科。为此,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使学生也受益终生。   2.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丰富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这些都是经验丰富教师的武器,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并实现师生课堂教学的灵活互动。   二、师生课堂教学的灵活互动   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教学来说,仅靠自身水平的提高是不能很好的搞好课堂教学的。要搞好课堂教学,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只有师生互动这一环节的成功进行,才能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搞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配合教师的主导性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中是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二要善于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英语难学的畏难心理,树立起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是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配合以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英语教学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完美结合。在英语教学中,外语教师除了发挥自己的.授课才能外,还应让学生广泛参与,如开展演讲、节目表演等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教师教法的灵活性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学生学习目的愈明确,学习态度愈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愈高。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掌握英语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之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我们可以明确感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应该说是与社会需要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好英语重要性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利用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对成功的渴望、好动等。采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达到目的。比如,课堂内容和多媒体教学想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和英美国家的国情地理生活习惯相结合。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与动机。   (2)讲究教学艺术,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愿意、在行为上主动、在方法上科学地学习。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   关于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曾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敦”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因材施教,要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要搞好英语教学,需要多方面做工作,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师生课堂教学的灵活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两个方面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才能有保证。 ;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原则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原则(一)目标导向性原则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可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中的行为方向。(二)规范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常规化、过程化、和科学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三)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小型社会,课堂是学习活动的大环境,任何课堂活动都应该以谋求课堂整体发展为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课堂教学时空的安排、课堂事务的处理、课堂活动的进行,都要顾及课堂的整体效应,追求课堂管理的质量。(四)灵活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应根据学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要把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真实性,多样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五)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教学质量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立足于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课改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内涵的、有能力的人,特别要强调地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知识的不全可以用学习来弥补,道德的不足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扭转学校这种被动的局面,注定是无效的。课改正好相当于把学校从头到脚进行换血,进行涅槃重生。课改推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改的小组合作模式能让每一个孩子,尤其让原本不被重视、不被人看好的孩子有了归属感,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职责,有主人翁意识。其功效金字塔理念为证,所以课改能让差生愿意学习,让原本不愿学习的孩子主动去学,自然能提高成绩;能让成绩中等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向优生靠拢,成为优等生,能让优等生的培养目标更具体,提高效率,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课改是社会进步,时代交替,教育方法改变的必然规律。我们学校的课改在苏派课改中心的指导下顺利推进,也暑期也有一批老师去他们盛湖学校观摩,亲身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如何依据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要积极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要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索空间、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并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营造积极创造的环境,让学生在“动”中有所发现,有所研究,有所探讨,在“动”中体验共同胜利的喜悦。同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利用激励、赞赏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等机会。通过“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形成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5、要关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过程。要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指导学生学会反思,要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反思有利于对新学知识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还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这种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新课标后,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一堂好课要看学生学得怎样,要关注学生怎么学的,教师是怎样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二是在学习方式上,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互助学习;三是在教学结构上,强调“先学后教、先交流后展示”,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能够弄明白的,教师就不要泛泛地去讲,而要在学生弄不懂的那些疑难、关键的问题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四是在反馈方式上,要做到“三清”:即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在备课方面,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严格按照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备写,要优化学案设计,细化教学过程。学案设计要体现“六化”: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过程目标化、问题知识化。细化教学过程做到“六步”、“六个学会”、“九让原则”。“六步”:即“展标、自学、助学、用学、测学、小结”;“六个学会”:即学生展示过程要“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九让原则”:即“实验让学生做、情景让学生想、图形让学生画、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同时,在备课时还要强调学科特点,做到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树立“强优、提中、补差”的教育理念,课堂上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生教生”结对子帮扶活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后进生”的帮扶。课堂要把“后进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课堂采取“三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面批;课后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督促、及时辅导、及时表扬鼓励。促使每一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总之,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内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课堂,决战课堂。要变基于“教”的学为基于“学”的教。要建立以学生“学”为中心、为主体,在教师“导”的启发下,萌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从消极走向积极,由他律走向自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有“三观”,即一是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包容;二是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三是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是“第一”教学资源;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也就是教师要具备“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校大刀阔斧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生源逐年下降,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下面就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要求每位教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课改不是走过场,也不是做表面功夫,要求切实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一些年了,但是在推行过程中相当缓慢,受考试制度指挥棒的影响,许多老师为了抓升学率难以改变观念固守陈规,观念不转变要进行课改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老师要始终明白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路人,在课堂教学改革要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读书权”交给学生,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改革才能进行到底。 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许多老师认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于是想方设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会儿开展辩论赛,一会儿抬头看录像,一会儿进行讨论。一节课下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诚然一节好课必然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太多的活动让学生目不暇接,根本找不到“北”,不知道老师这节课讲述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要求掌握,只重形式不讲结果。我们要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充分留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相互探讨。步步引申。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教师提出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不认真自学,教师不讲授新课,学生不充分独立的思考就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学习。然后教师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障碍进行适当点拨、强调、提升。通常是我们讲的“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最后老师要留一些时间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可以做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反思,形式多种多样。

如何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现行的课程体系完成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对于国家实力的增强、经济的繁荣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因此,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而科学知识及其相关的技能对于工业生产的意义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的倡导者赫伯特u2022斯宾塞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说明。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始终萦怀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强国梦”,伴随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以及普遍存在于“后发型国家”一定发展阶段教育之选拔功能的突显等因素,又使我国学校的课程体系表现出下列一些特征: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现在,人们已经把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概括为“应试教育”。 显然,如果不根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 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此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 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这种转变,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可能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有可能不同。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8.为了保证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

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坚持“一个为本”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四、 案例分析题1、有人认为: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试说明你的观点,为什么?(判断分析说明题)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第一、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三、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2、要求:下面的案例有没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或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体现在哪里;如果没有,要怎样做才能体现。叶老师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投影屏幕上显示商店里卖玩具的场景,小朋友在买玩具,总共有16个玩具,卖掉了9个,先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再列出算式16-9;紧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最后组织小组互相合作交流算法,结果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①16-10=6 6+1=7 ②10-9=1 1+6=7 ③9+7=16 16-9=7 ④6-6=0 10-3=7 ⑤6-4=2 10-5=5 2+5=7叶老师提问: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老师统统是微笑、点头、赞许,没有评价哪一种方法最好,接下来的练习,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答:叶老师能从学生经验出发,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开放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以学导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样做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心呵护,老师有新课标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学习数学是自我建构的过程,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代替。

课堂教学改革

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我校开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位教师辛勤的付出,本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全县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当大家听了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详细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相继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本上,并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321”课堂教育改革新模式,即 “三做两线一拓展”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三做”:(1)教师方面: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导学案,设计好教学目标、活动和练习(教师带头做好要布置给学生的各项练习)(2)学生方面:做好预习作业,收集与新课学习有关的资料。(3)小组方面:组内做好分工,并将预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2、“两线”:一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一条线(简称:自学讨论线)一是以目标达成为一条线(简称:引导训练线).主要做好4个环节:自学、讨论、引导、训练。3、“一拓展”:即练习(巩固),向更深层次推进。此外,在时间分配上规定:10+30,即教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的自学、讨论、交流达到或超过30分钟。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级部、各班级、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常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1.开展实验,以点带面。学校首先在各年级确立了一(3)班、二(1)班、三(1)班、四(3)班、五(2)班、六(1)班为实验班级,以实验班级为先导来带动各年级、各学科的改革,通过让实验班级的老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让各科的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为自己开展课改做为准备。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学校除了通过实验班级来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率先上研讨课,通过他们开设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对有疑问者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为了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4月份,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将前一阶段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分发到各备课组。并在随后的业务学习中,每位领导挂包一个备课组,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已经实验的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班级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推动新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4.外出学习,借鉴内化。虽说通过教学录像和文字资料的学习,大家对新课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还是处在自己摸索的阶段,而对于一些更新、更好的做却不一定了解。因此,学校利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学校先后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观摩会、南京鼓楼区的“新理念·新实践”数学教学专场系列活动、“小学自主讨论式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以及语文教师全能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通过外出学习,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提升的机会,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方法。5.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了使本校提出的“三二一”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努力推进实践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中层领导也挂包到年级组,和上课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6.全面考核,推向深入。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有效课改的活动中,把有效课堂的学习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在6月份开展了有效课堂考核工作。学校要求4--6年级的语、数、外每位教师,首先认真学习本校制订的“三二一”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然后确定好开课时间,并向学校考核小组进行申报。学校根据安排,由三名教学骨干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考核。经考核,如果达到60分的算合格,60分以下的要到相关实验班级进行随堂听课学习,并继续进行第二轮考核,直到过关为止。经过两轮的考核工作,学校4--6年级的语、数、外教师基本上都能达到合格或良好的标准,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了。7.课改与课题结合研究。针对同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五、取得的收获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应有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得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方面有一不定期的发展;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六、存在的问题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七、新学期的打算1.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暑期校本培训及每周一下午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观看教育局下发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教学光盘;二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订购的新课改书籍;三是认真解读本校课改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对照旧教法和教学成绩来领会新方法的优势。2.坚持做好平时工作。主要是:(1)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读理论书籍,做学习摘记活动。(2)写好教学札记或教后感,习题做到每个课时一篇,并进行评比。(3)借助优质课光盘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节节规范,堂堂有新意。(4)教师每学期听课要在16节以上,重点是听好各年级组、各教研组集体研究的研讨课,写好听后感。3.要适时抓好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靠课改,二是靠教科研。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教科研的意识,以本校立项的6个课题为契机,教育教师明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师尽快走进课程,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体验。同时,抓好已立项的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好研究档案,并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写好教科研札记,写好课后反思,为课程改革实验留有宝贵资料。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并期望着课改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怎样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如下:第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课程是为落实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标准研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都要紧扣核心素养这个育人目标,都要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并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精简内容,优化结构,加强跨学科学习,做到减负增效。新课程方案要求明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第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传统教学方法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方案要求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培养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需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第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评价考试方式。广义的评价包括考试、测验、操行评语、综合素质评价等,评价是个“指挥棒”,用好这个指挥棒,将会倒逼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发生深刻变化。要从考知识向考素养转变,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进而开发相应测量工具,通过终结性、表现性评价等形式对核心素养开展评价。

中小学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让孩子全面发展

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印刷了大量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材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聘请全国知名的课改专家来我县对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先进地市的名师给我们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拓宽教师的眼界,开阔创新的视野,了解教学的新动态、新信息,激发教师自我鞭策,自觉教改的内驱力。老师们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观念上必须树立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状况。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多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主旋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长思想束缚,为课堂教学改革搭建绿色平台。 校长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转变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长们来说,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长期以来令各基层学校普遍担忧的问题。对此,我们坚持认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广饶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解除校长们的思想顾虑。我们组织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校长深入学校搞调研,校长们最终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从被动听从走向主动改革,自觉地带领老师投身到了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职能。按照“以研为主,研督结合,评研分离”的思路,实行县教研员两进(进学校、进课堂)三包(包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学科骨干培养、教学规划指导)制度。积极鼓励教研员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研员高屋建瓴,统筹全县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员结合本学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要有时不我待的强烈意识。结合本县实际,确定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力争利用1--2年的时间,在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上有新的突破并把成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教研员通过深入基层,和基层共发展同进步,不断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为课堂改革呐喊助威,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确保活动实效,我们了实行捆绑式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县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为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导基层,拓宽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因此,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借鉴潍坊十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和东庐中学 “讲学稿” 的成功经验,确定了符合我县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县进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将实施过程的四个环节作简要介绍。 (一)自主预习: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学稿,制定好预习提纲。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学生搞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这样,有些表面上气氛热烈的讨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与真正的问题是油和水的关系。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其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以板书、多媒体展示或者印发讲义等书面形式,尽量不用口述。其三,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研讨、解决疑难困惑的的中心环节。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思考,就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划分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采用异质分组法,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差异等不同的方面,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②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要注意发挥组长(一般是各组的1号)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归纳讨论的成果,还要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轮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标准。③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见。④小组评价要跟上。可以设计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完成任务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比如4号主动回答问题得4分,1号回答对问题得1分等。一周一汇总,评选优秀小组,设置“流动红旗”,在组与组之间轮换。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点拨释疑: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这一步也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四)训练反馈: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的生成度。简言之,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课堂精练,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以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而不加筛选地搜集习题,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课堂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质量。二是练习题必须以投影形式出现或课前将练习题打印在纸上,以节省学生抄题时间,三是评讲练习题时要突出其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课后辅导,以提高整体效益。这样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本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好学生吃饱,中下游学生吃好。切实解决了一言堂、一种模式、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另外,测试题的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检测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课时。检查的方式也应是动态的,以书面为主,也可以是口头检测或者实践操作等,要尽可能体现“堂堂清”的原则,在课内完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开展以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学生观等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和落实。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参与面明显扩大。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动的空间、时间在不断扩大。③课堂的开放性、教学目标、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原则得以落实。④教师对结论性知识的灌输明显减少,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更加重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三、科教一体,服务课堂改革。 1.科教管理一体化。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我县非常重视科教管理一体化。在管理上,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抓校长。校长首先重视教育科研,要成为科研型校长。校长在坚持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带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提高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实践告诉我们,校长参与教科研,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教师投入教科研,还可以促进学校领导层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掌握第一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这比一般号召更具有说服力。二是抓教研网络建设。在组织上,各乡镇有以乡镇业务主任或业务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中心教研组;负责全乡镇教科研的组织、筹划、落实工作。每个学科都相应成立了学科中心组,并给每位成员建立了业绩档案,由县教研室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每个中学都设立了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教研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研网络,教研教改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格局,很好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2.以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能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无一不是一大批科研课题研究推动的结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课题的应用性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广首席负责制和学科教师全员推广制度,教研员是成果推广首席负责人,对论证立项的科研成果由全县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实践研究,激励同学科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创新,区域性推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工作。“十五”以来,我县共承担市级以上课题70多项,试点学校达81处,课题已覆盖了中小学全部科目。为了搞好课题研究,我们通过聘请专家讲课、骨干教师交流、外派教师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教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培训。通过教师培训,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丰富了教科研方法,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3.以常规化、制度化的教研促教改。为加强常规教学,县教研室立足教学创新,制定了中小学教学常规,严格实行了全员、全程、全环节检查过关制度,固定教研活动时间,强化集体备课,使教研活动制度化。许多学校把每周六下午作为学校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或观摩外地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商讨下周同学科教学进度、重点难点的处理、测试题的题型等;各学科教研组每周集中半天作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听课、评课、讨论、学习等活动。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机构健全,设置合理、职能明确,能够坚持开展半日教研活动,做到了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许多学校将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4.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县一直重视名师的龙头带动和骨干示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鼓励名师通过合作项目、协作项目、集体攻关项目等带动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采取结、通、帮、带的方式培养本校的教科研骨干力量,尤其是作为后备力量的年轻教师,使一大批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讲科学、讲方法、讲效率,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课堂大练兵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结合蹲点视导,重点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各学科的“样板示范课”;在组织样板示范课基础上,开展“全员公开课展评”活动,由各乡镇各学校承担全员公开课的组织实施,根据各学科实际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并重,积极开展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三优”评选。二是围绕教学创新开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课、观摩课活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校内优质课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等。这些活动对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要求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路子。这些活动,推动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五、展望未来,踌躇满志。 目前,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已迈向了更高的层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科研兴教”正在成为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新的科研理念和思路初步形成;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研究成果和实验成效喜人。当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处在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也一定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不会动摇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坚持走“科研兴教,教研强校”的道路,建立和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县中小学发展现实的需要。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课改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内涵的、有能力的人,特别要强调地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知识的不全可以用学习来弥补,道德的不足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扭转学校这种被动的局面,注定是无效的。课改正好相当于把学校从头到脚进行换血,进行涅槃重生。课改推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改的小组合作模式能让每一个孩子,尤其让原本不被重视、不被人看好的孩子有了归属感,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职责,有主人翁意识。其功效金字塔理念为证,所以课改能让差生愿意学习,让原本不愿学习的孩子主动去学,自然能提高成绩;能让成绩中等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向优生靠拢,成为优等生,能让优等生的培养目标更具体,提高效率,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课改是社会进步,时代交替,教育方法改变的必然规律。我们学校的课改在苏派课改中心的指导下顺利推进,也暑期也有一批老师去他们盛湖学校观摩,亲身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印刷了大量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材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聘请全国知名的课改专家来我县对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先进地市的名师给我们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拓宽教师的眼界,开阔创新的视野,了解教学的新动态、新信息,激发教师自我鞭策,自觉教改的内驱力。老师们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观念上必须树立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状况。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多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主旋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长思想束缚,为课堂教学改革搭建绿色平台。 校长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转变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长们来说,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长期以来令各基层学校普遍担忧的问题。对此,我们坚持认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广饶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解除校长们的思想顾虑。我们组织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校长深入学校搞调研,校长们最终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从被动听从走向主动改革,自觉地带领老师投身到了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职能。按照“以研为主,研督结合,评研分离”的思路,实行县教研员两进(进学校、进课堂)三包(包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学科骨干培养、教学规划指导)制度。积极鼓励教研员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研员高屋建瓴,统筹全县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员结合本学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要有时不我待的强烈意识。结合本县实际,确定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力争利用1--2年的时间,在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上有新的突破并把成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教研员通过深入基层,和基层共发展同进步,不断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为课堂改革呐喊助威,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确保活动实效,我们了实行捆绑式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县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为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导基层,拓宽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因此,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借鉴潍坊十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和东庐中学 “讲学稿” 的成功经验,确定了符合我县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县进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将实施过程的四个环节作简要介绍。 (一)自主预习: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学稿,制定好预习提纲。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学生搞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这样,有些表面上气氛热烈的讨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与真正的问题是油和水的关系。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其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以板书、多媒体展示或者印发讲义等书面形式,尽量不用口述。其三,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研讨、解决疑难困惑的的中心环节。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思考,就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划分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采用异质分组法,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差异等不同的方面,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②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要注意发挥组长(一般是各组的1号)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归纳讨论的成果,还要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轮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标准。③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见。④小组评价要跟上。可以设计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完成任务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比如4号主动回答问题得4分,1号回答对问题得1分等。一周一汇总,评选优秀小组,设置“流动红旗”,在组与组之间轮换。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点拨释疑: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这一步也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四)训练反馈: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的生成度。简言之,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课堂精练,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以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而不加筛选地搜集习题,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课堂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质量。二是练习题必须以投影形式出现或课前将练习题打印在纸上,以节省学生抄题时间,三是评讲练习题时要突出其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课后辅导,以提高整体效益。这样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本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好学生吃饱,中下游学生吃好。切实解决了一言堂、一种模式、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另外,测试题的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检测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课时。检查的方式也应是动态的,以书面为主,也可以是口头检测或者实践操作等,要尽可能体现“堂堂清”的原则,在课内完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课堂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转变观念,二靠自觉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动,五靠机制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1、转变观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为了帮助我校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孝义市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使广大教师明确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改变、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   2、自觉实践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所以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条件下,自觉实践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中心校号召广大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践。以学区为单位,对照名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认真反思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存在那些主要问题,应怎样进行改进,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实施攻坚作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突破。   3、示范引领   在自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根据学校的 教学计划 ,我中心校将外聘我市名师来校作课,传经送宝,将组织各个学科学术委员和骨干教师,在全中心校范围内上示范课、研讨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4、活动推动   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为此,我中心校将面对全体教师,分层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我中心校的高级教师、中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要举行展示课活动;举行教研组系列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每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中心校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进行课堂点评,以此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5、保障机制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每个课堂并取得实效,实行以下保障措施:   (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时间是1小时/学科,学校课头组长负责。主要形式有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集体反思”等。集体备课核心是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集体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备教法,更要备学法;集体备课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课堂教学提纲统一、例题和习题统一,克服学校教学无政府状态。每月举行一次大教研,学校校长负责。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大赛。对优秀集体备课成果,中心校将向有关报刊推荐刊用,对开展活动认真的备课组,中心校给予表扬。   (2)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在学校“三阶段八步骤”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各教研组要分析本学科特征,分清教学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阅读课、作文课、试卷评讲课、练习课、实验课u2026u2026)研究一定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程序、时间分配、师生活动等),既留给学生学习空间,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研讨活动既要有研讨课,又要在评课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和相对成熟的模式,然后全组统一实行。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学校,校长受到了批评的,要扣除津贴;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组,学校在期末将给予集体和组长个人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新课标下,如何提质增效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一、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积极开阔课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运用计算机与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融合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校大刀阔斧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生源逐年下降,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下面就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要求每位教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课改不是走过场,也不是做表面功夫,要求切实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一些年了,但是在推行过程中相当缓慢,受考试制度指挥棒的影响,许多老师为了抓升学率难以改变观念固守陈规,观念不转变要进行课改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老师要始终明白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路人,在课堂教学改革要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读书权”交给学生,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只有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改革才能进行到底。 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许多老师认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于是想方设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会儿开展辩论赛,一会儿抬头看录像,一会儿进行讨论。一节课下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诚然一节好课必然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太多的活动让学生目不暇接,根本找不到“北”,不知道老师这节课讲述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要求掌握,只重形式不讲结果。我们要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充分留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相互探讨。步步引申。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教师提出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不认真自学,教师不讲授新课,学生不充分独立的思考就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学习。然后教师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障碍进行适当点拨、强调、提升。通常是我们讲的“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最后老师要留一些时间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可以做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反思,形式多种多样。

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课改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内涵的、有能力的人,特别要强调地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知识的不全可以用学习来弥补,道德的不足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扭转学校这种被动的局面,注定是无效的。课改正好相当于把学校从头到脚进行换血,进行涅槃重生。课改推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改的小组合作模式能让每一个孩子,尤其让原本不被重视、不被人看好的孩子有了归属感,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职责,有主人翁意识。其功效金字塔理念为证,所以课改能让差生愿意学习,让原本不愿学习的孩子主动去学,自然能提高成绩;能让成绩中等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向优生靠拢,成为优等生,能让优等生的培养目标更具体,提高效率,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课改是社会进步,时代交替,教育方法改变的必然规律。我们学校的课改在苏派课改中心的指导下顺利推进,也暑期也有一批老师去他们盛湖学校观摩,亲身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应该怎么做

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我校开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位教师辛勤的付出,本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全县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当大家听了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详细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相继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本上,并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321”课堂教育改革新模式,即 “三做两线一拓展”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三做”:(1)教师方面: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导学案,设计好教学目标、活动和练习(教师带头做好要布置给学生的各项练习)(2)学生方面:做好预习作业,收集与新课学习有关的资料。(3)小组方面:组内做好分工,并将预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2、“两线”:一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一条线(简称:自学讨论线)一是以目标达成为一条线(简称:引导训练线).主要做好4个环节:自学、讨论、引导、训练。3、“一拓展”:即练习(巩固),向更深层次推进。此外,在时间分配上规定:10+30,即教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的自学、讨论、交流达到或超过30分钟。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级部、各班级、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常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1.开展实验,以点带面。学校首先在各年级确立了一(3)班、二(1)班、三(1)班、四(3)班、五(2)班、六(1)班为实验班级,以实验班级为先导来带动各年级、各学科的改革,通过让实验班级的老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让各科的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为自己开展课改做为准备。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学校除了通过实验班级来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率先上研讨课,通过他们开设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对有疑问者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为了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4月份,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将前一阶段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分发到各备课组。并在随后的业务学习中,每位领导挂包一个备课组,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已经实验的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班级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推动新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4.外出学习,借鉴内化。虽说通过教学录像和文字资料的学习,大家对新课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还是处在自己摸索的阶段,而对于一些更新、更好的做却不一定了解。因此,学校利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学校先后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观摩会、南京鼓楼区的“新理念·新实践”数学教学专场系列活动、“小学自主讨论式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以及语文教师全能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通过外出学习,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提升的机会,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方法。5.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了使本校提出的“三二一”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努力推进实践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中层领导也挂包到年级组,和上课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6.全面考核,推向深入。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有效课改的活动中,把有效课堂的学习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在6月份开展了有效课堂考核工作。学校要求4--6年级的语、数、外每位教师,首先认真学习本校制订的“三二一”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然后确定好开课时间,并向学校考核小组进行申报。学校根据安排,由三名教学骨干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考核。经考核,如果达到60分的算合格,60分以下的要到相关实验班级进行随堂听课学习,并继续进行第二轮考核,直到过关为止。经过两轮的考核工作,学校4--6年级的语、数、外教师基本上都能达到合格或良好的标准,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了。7.课改与课题结合研究。针对同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五、取得的收获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应有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得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方面有一不定期的发展;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六、存在的问题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七、新学期的打算1.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暑期校本培训及每周一下午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观看教育局下发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教学光盘;二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订购的新课改书籍;三是认真解读本校课改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对照旧教法和教学成绩来领会新方法的优势。2.坚持做好平时工作。主要是:(1)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读理论书籍,做学习摘记活动。(2)写好教学札记或教后感,习题做到每个课时一篇,并进行评比。(3)借助优质课光盘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节节规范,堂堂有新意。(4)教师每学期听课要在16节以上,重点是听好各年级组、各教研组集体研究的研讨课,写好听后感。3.要适时抓好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靠课改,二是靠教科研。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教科研的意识,以本校立项的6个课题为契机,教育教师明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师尽快走进课程,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体验。同时,抓好已立项的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好研究档案,并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写好教科研札记,写好课后反思,为课程改革实验留有宝贵资料。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并期望着课改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如何依据新课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2011版)是教育部在2001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内容更加细分,旨在更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些理念上的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内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强调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要积极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要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索空间、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并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营造积极创造的环境,让学生在“动”中有所发现,有所研究,有所探讨,在“动”中体验共同胜利的喜悦。同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利用激励、赞赏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等机会。通过“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形成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5、要关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过程。要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指导学生学会反思,要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反思有利于对新学知识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还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这种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新课标后,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一堂好课要看学生学得怎样,要关注学生怎么学的,教师是怎样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二是在学习方式上,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互助学习;三是在教学结构上,强调“先学后教、先交流后展示”,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能够弄明白的,教师就不要泛泛地去讲,而要在学生弄不懂的那些疑难、关键的问题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四是在反馈方式上,要做到“三清”:即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在备课方面,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严格按照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备写,要优化学案设计,细化教学过程。学案设计要体现“六化”: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过程目标化、问题知识化。细化教学过程做到“六步”、“六个学会”、“九让原则”。“六步”:即“展标、自学、助学、用学、测学、小结”;“六个学会”:即学生展示过程要“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九让原则”:即“实验让学生做、情景让学生想、图形让学生画、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同时,在备课时还要强调学科特点,做到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树立“强优、提中、补差”的教育理念,课堂上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生教生”结对子帮扶活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后进生”的帮扶。课堂要把“后进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课堂采取“三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面批;课后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督促、及时辅导、及时表扬鼓励。促使每一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总之,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内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课堂,决战课堂。要变基于“教”的学为基于“学”的教。要建立以学生“学”为中心、为主体,在教师“导”的启发下,萌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从消极走向积极,由他律走向自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有“三观”,即一是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包容;二是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三是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是“第一”教学资源;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也就是教师要具备“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印刷了大量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材料,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聘请全国知名的课改专家来我县对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先进地市的名师给我们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拓宽教师的眼界,开阔创新的视野,了解教学的新动态、新信息,激发教师自我鞭策,自觉教改的内驱力。 老师们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观念上必须树立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状况。 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多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主旋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长思想束缚,为课堂教学改革搭建绿色平台。 校长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转变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对于校长们来说,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长期以来令各基层学校普遍担忧的问题。 对此,我们坚持认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广饶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而要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解除校长们的思想顾虑。 我们组织全部初中学校的校长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组织校长深入学校搞调研,校长们最终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从被动听从走向主动改革,自觉地带领老师投身到了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职能。 按照“以研为主,研督结合,评研分离”的思路,实行县教研员两进(进学校、进课堂)三包(包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广、学科骨干培养、教学规划指导)制度。 积极鼓励教研员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研员高屋建瓴,统筹全县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员结合本学科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要有时不我待的强烈意识。 结合本县实际,确定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力争利用1--2年的时间,在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上有新的突破并把成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教研员通过深入基层,和基层共发展同进步,不断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为课堂改革呐喊助威,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确保活动实效,我们了实行捆绑式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县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为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导基层,拓宽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 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 因此,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借鉴潍坊十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和东庐中学 “讲学稿” 的成功经验,确定了符合我县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县进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将实施过程的四个环节作简要介绍。 (一)自主预习: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学稿,制定好预习提纲。 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 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 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 这是学生搞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依据。 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 这一步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 因为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这样,有些表面上气氛热烈的讨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与真正的问题是油和水的关系。 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 其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 最好是以板书、多媒体展示或者印发讲义等书面形式,尽量不用口述。 其三,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研讨、解决疑难困惑的的中心环节。 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思考,就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 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划分小组。 一般4-6人为一组,采用异质分组法,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差异等不同的方面,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 ②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要注意发挥组长(一般是各组的1号)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归纳讨论的成果,还要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 组长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轮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标准。 ③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 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见。 ④小组评价要跟上。 可以设计表格,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完成任务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比如4号主动回答问题得4分,1号回答对问题得1分等。 一周一汇总,评选优秀小组,设置“流动红旗”,在组与组之间轮换。 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点拨释疑: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 解决了许多问题。 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 这一步也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 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 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四)训练反馈: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 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的生成度。 简言之,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 课堂精练,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 以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而不加筛选地搜集习题,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课堂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质量。 二是练习题必须以投影形式出现或课前将练习题打印在纸上,以节省学生抄题时间,三是评讲练习题时要突出其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课后辅导,以提高整体效益。 这样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本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让好学生吃饱,中下游学生吃好。 切实解决了一言堂、一种模式、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现象。 另外,测试题的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检测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课时。 检查的方式也应是动态的,以书面为主,也可以是口头检测或者实践操作等,要尽可能体现“堂堂清”的原则,在课内完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新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就

新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就如下: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新课程可能采用更加活跃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2、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新课程可能更强调实践和创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际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提高课程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新课程可能采用更高水平的教材和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素质和教学水平。4、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已经开始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对教材的使用,教师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视教材为圣经、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来教的做法。数学课程改革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个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5、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而,新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而且推动了教师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6、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越来显现出来。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7、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新课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如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1   为了全面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使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的教学改革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制定《南灌县第四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师成长为关键,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发展出发,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独学、合学、对学、群学”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以“教学案”为抓手,实施“自学、交流、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以学生合作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个体展示为主,以教师点拨引导为补充,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理念   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实践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化,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合一”;建立高效、民主、和谐课堂。    三、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   1.发挥集体智慧。课前教师集体备课,探讨研究教学内容,选取最优化的教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3.充分相信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发展。   4.认真研究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互学、展示交流与总结反馈。做到预习到位,学习充分,反馈及时。   5.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培养新的学习行为。   6.遵循及时总结、经常反思、交流探讨的原则,不断成熟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学”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堂教学改革试行年级、学科、教师   1.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2.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   3.教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各组备课组老师    五、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阶段   1.调研、考察阶段(20xx.9——20xx.10)。   选派部分教学骨干外出学习。   2.宣传、动员阶段(20xx.11——20xx.12)   (1)教学、教研管理干部向全体教师汇报考察结果。   (2)确立课改方向,并召开动员大会。   (3)向学生宣传“课改”,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3.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实践阶段(20xx.2起)   5.课改教师学习安排   A、走出去。   (1)遵循学习、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原则,借鉴他人经验,立足校情、校本,“摸着石头过河”。   (2)加强交流,注重合作。   B、请进来。   c、校内采取:   (1)推门听课:各教干依据我校高效课堂的“四学模式”进行推门指导。通过听课、查教教案、交流、评课等方式对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运用指导,使广大教师理解模式的内涵。   (2)强化训练:对积极性低、课堂转变慢的教师进行专项跟踪强化训练,同时,请其他教师进行捆绑帮扶,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尽快转型,使每个教师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模式,确保每一位教师不掉队。   (3)骨干示范:对课改过程中发现积极性高、课堂转变快、善于学习提高的骨干教师,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精心组织与安排观摩课、示范课等,促使教师迅速加快提高实施高效课堂的能力。   (4)交流研讨。各学科组召开关于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进一步修正本学科组的高效课堂推进方案。    六、“教学案”设计原则、要求、使用及流程   1.“教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教师复备栏和学生笔记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教学案”设计要求:   第一“教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教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教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用几句话通俗易懂地告诉学生怎么样读教材;   第四“教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练习,习题要精选;   第五注意“教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教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教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第七自主学习模块的编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编写,教学案首先是学案。题目设计要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考点设计题目,数量不能多。   第八合作探究模块的设计,探究重点、难点,设计有层次的含金量较高的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途径。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低负高效。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保证,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1、“一个中心”:要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创办优质教育为目标。把握住课堂教学、教材的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抓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观摩、比赛、研讨、交流等活动。   2、“一条原则”: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发展。   3、“五项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的科学管理与质量;强化落实并抓好备课组集体研究教材备课的`管理;抓好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环节的基本要求;强化课后反思及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抓好青年教师的管理与校本培训的工作。从这五项工作入手,科学、细致、有重点的开展活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切实抓好校本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如学科组活动,以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优秀教学设计等内容为主,开展说课、评课、交流、讲座研讨活动;教研组活动,以问题研讨、教后交流等内容为主,开展有主题的组内研讨活动,使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备课组活动,以集体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为主,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校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备课:作到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超时备课。备课的个环节完整,每一课后有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短小的课后反思;单元后有全面的客观的教学反思,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性。严格执行侯课制度。课堂上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杜绝教师的随意课和一言堂。   (3)作业布置:作业布置作到少而精,分层布置,让各类学生有所学。   3、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学校教师均衡发展,每月的前两周时间的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有发言人,组内成员和分管领导积极参加,探讨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和精典问题的设计,真正作到多人一备,一课多备,达到深钻教材、资源共享的效果。   4、领导以“推门课”为主渠道,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一对一的评课指导。对于个别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辅导指导,使其进步。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学习,与教师共同成长,在业务上学校内上下形成学习、上进、提高的氛围。   5、课后反思细思量   每一堂课后,教师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在一段时间内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反思,解决问题,得到提高。如学校一直坚持的教师一月一次的教学病例收集,针对典型问题进行的交流研讨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促进。   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7、校内培训练本领   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如演讲、钢笔字、粉笔字的现场书写比赛,课例分析、课件制作等。通过这些培训,一学期一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8、外出学习开眼界   “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会走许多弯路,所以对青年教师,学校派出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观念,提高个人的执教水平,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9、教师自学充能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知识。所以学校提倡教师并规定教师自学业务方面的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阵地。学校通过切实有效的各项措施,保证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真正作到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如下:一、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践行“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有效实施的生态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我校进行“多元化生态课堂”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教师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每位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元化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二、课堂教学改革基本理念秉承“追求卓越整体发展”而提出的多元化课堂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会学习,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为教学宗旨,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目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殿堂,交流的舞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贯彻“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多元化的教学思想。

如何提质增效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提质增效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如下:1、极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挖掘所用教材中的小幽默,甚至可以将课本中寓意丰富的小插图改编为小故事等,并予以生动的描述、讲解,对故事的关键部分故意隐藏,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扩大分析,让学生分析、探讨相关的教材,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肯定,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中值得鼓励的地方进行重点的表扬、赞同,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成就学生的满足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积极开阔课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提高彼此的认知度。改善师生关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小比赛,并将一定程度的知识、技能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3、运用计算机与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提供的多媒体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深远地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将大量超链接运用在课件当中,能够加强学生思维的扩散性以及逻辑性,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以后出现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能够在学生的面前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将教学目标完成,必须要将两个常规问题加以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突破难点”以及“突出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有非常多的方法,比如,讲练结合、板书解析、动手操作、挂图展示以及语言叙述等。不过,在教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以后,可以使常规的教学课堂变得更。

课堂教学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课堂教学改革包括单项改革,仅就某门学科内容、某一制度(如考试制度)、某一原则和方法进行改革;整体改革,指对有关教学的计划、任务、内容、方法、制度进行总体的协调的改革。教学改革相关内容: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意识形态的变化;教育科学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影响到教育观念的变化。改革的方式有:新理论、新政策指导下的改革。经过较长时期的规划和专家论证,形成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此种改革往往在一个国家或较大范围内进行。实验性改革。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某一地区或学校进行整体或单项改革试验,取得数据,积累经验教训。推广性改革。对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优秀教学经验或改革实验成果进行精选、优化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较大地区和范围内推广。其实,教学改革主要包括的内容,就是在教学的形式内容上有变化,通过教改就是要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革了原来的教学关系,让师生学习要共同参与其中,真正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老师的帮助学习到知识。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新理论、新政策指导下的改革。经过较长时期的规划和专家论证,形成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此种改革往往在一个国家或较大范围内进行。(2)实验性改革。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某一地区或学校进行整体或单项改革试验,取得数据,积累经验教训。(3)推广性改革。对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优秀教学经验或改革实验成果进行精选、优化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较大地区和范围内推广。扩展资料:课堂教学历史沿革: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16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教学的尝试。如法国的居耶讷中学,分为十个年级,以十年级为最低年级,一年级为最高年级。在一年级以后,还附设二年制的大学预科。德国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分为九个年级,还设一个预备级,为十年级。与此同时,天主教设立的耶稣会学院,也实行班级教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部:初级部又分为五个年级(其中五年级为两学年),共六学年;高级部一般为三个年级;还在章程中详细规定了每月、每周的教材内容和每天的时间表。这些都是班级教学的萌芽。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1632)中,加以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后,班级教学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逐步推广。中国采用班级教学最早的雏型,是始于同治元年(1862)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以后,逐步地在全国采用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堂教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改革

如何有效发挥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作用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特别适合。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开口用英语说话。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小组学习方式能够尽可能的让学生开口说话。

如何有效运用英语课堂教学反馈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侧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情感的五优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教师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 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最优,即在现有条件下,教学设计及 实施效果达到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二是时间耗费最优,即在课程计划规定的时间内最 佳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益。 做好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采取“赏识教育”,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照教材以及学与教要达成的目标,逐步 形成了系统的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如:创设情景与激励情意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 结合;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 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言实践。 同时,我们还强调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 的情意因素,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精心设计活动课,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一节成功的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思考,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 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学生活动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定内容、定时间、定专题、定场地、定专人进行。试图通 过开展英语朗诵 比赛、单词比赛、诗歌剧表演赛、课本剧表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丰 富学生的语言生活, 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让学生学有长进,增添自信感和成功感。 学习困难学生最害怕考试。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 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等值”,多角度、 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合作达标,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 境中求得最佳发展。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实行无人监考制度,让学生淡化“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形成自主学习。尝试无人监考时,仍需要拉开学生的座位间隔,讲明无人监考的作用与目的,让学生明确学 习的目的。起初学生颇感新鲜和高兴,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机会来了,另一部分学生则由平时 考试时的埋头苦干变得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2, 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巧妙地处理部分学生的分数,让学 生在学习中有自信心和成功感。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个体差异,考试制订不同的层次要求。例如:月考根据整 体的测试情况,可以分别按A B C定出不同的分数等级为达标,这样,有助于层次教学的正 常进行,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两极分化,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3, 实行考试分层,合作达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测试设置A、B两卷,要求、难度有所不同;或进行一试两卷:A卷为基础达标题,人人需做 ;卷为综合测试,能力达标,鼓励学生多做,中下生面较大的学校分数只做参考,不记入 总分;中等偏上学生要求一定要做,以便于挖潜能、培养尖子生、发展能力。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老师要重视精心设计好每一单元、每一堂课。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在英语教学这几周来,我感到我们班中有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这其实也不能完全埋怨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的责任在于我自身。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是细心的辅导,而是在他们犯错后大声的喝斥。有的时候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但是对于他们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却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加以表扬,而是把眼光过多的集中在那些优等生身上,久而久之,那些学困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抱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因而学习成绩总是搞不上去。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愿学,首先就要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胜利的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导学案 [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报告]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与时俱进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突破。“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模式开始被逐一淘汰,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全国各地英语水平测试情况表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英语教学与其他学校课程相比,仍然存在着费时多、学生负担大、效率较低的状况。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课程负担中走出困境,我校初一、初二分别推出5个班级在当地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了以“活动单导学为”模式的第一轮教学实验,该模式以“活动单”为载体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不断竞争展示,收到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2.兄弟学校类似教学实验研究综述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模块”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模块”时,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在“反馈模块”上,让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在展示讨论中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江苏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每堂课都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先学后教”的“教”就是一种“点拨”,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内容很少。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做到“当堂训练”,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3.实验的基本理论依据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引路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把教师的讲授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探究、质疑、互动、交流,教师的课堂点拨已不是课堂的主导。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地获得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构建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指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友好、平等、支持和帮助。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初一、初二年级各选5个班级试行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课,开始是几堂课用一次“活动单”逐步过渡到每堂课都用“活动单”,其他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达到下列目的。   a.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和方法,化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b.改革传统的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建立新型的课堂模式,切实解决学生课余负担的问题。   c.检验该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为本市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   3.实验过程   a.活动单的制定与完善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周三进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备课、上课实践实验活动。每次活动有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对上周活动单使用情况进行研讨并由主备人上研究课,然后集体分析课堂成败得失;第二个议程,以下周上研讨课的老师为主讲,与教研组成员一起讨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拿出下周每一节课活动单的初步方案,提出活动单制作过程中个人所遇到的困难。   b.活动单的班级要求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使用活动单的班级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调位、分组、编号。即依据英语学习水平分别把每班分成6至8个小组,每组6至8人,让学生“餐桌式”面面而坐,尽可能让每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并把每组学生进行编号。这样便于教师、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每个组的任何同一个号码的学生展示课堂成果,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对成绩优秀的进行加分奖励,每课都评出“本课之星组”、“最佳活动小组”、“全员参加小组”等等。   c.活动单基本结构   活动单通常分为预习案、学习案和检测案三部分。   预习案要求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组内讨论找到答案,课上或展示在小黑板上、或直接把预习案拿到投影仪上展示,组内代表发言讲解,全组人人参与,教师有时是“裁判员”、有时是“记分员”、有时也是“运动员”。   学习案根据任务型课堂要求分成以下三类。   Pre-task――呈现和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活动的要求和实施步骤。   While-task――活动单上设计若干个活动构成活动链,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根据活动单要求充分做好展示前的准备。活动单的设计力求体现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知识呈现一步,操练一步。   Post-task――让学生不断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相互答疑。   检测案是活动单的第三个部分,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容量准备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地当堂完成,极少数的作业留在课后。   三、实验结论综述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试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且课余负担明显底于非实验班级。以初一学年笔试水平测试为例,1至5班实验班级成绩优于6至10班非实验班级,详见下表(因涉及到班级成绩不准排名,班级实际序号已做调整)。   从实验的整体情况看,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实验发现,“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精心准备活动单   精心制作每一堂课的活动单是教师课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每份活动单必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安排清楚、活动过程简洁,活动单的质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课型活动单的设计要有所不同。不仅新授课、复习课要有活动单,就是习题评讲课也可采用活动单形式。从活动单的设计到打印,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预习,任课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2.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活动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切忌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教学中要能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英文数字表达时,课堂检测中就有老师设计“拍卖大会”,将学生自己的文具、书籍、身边的一些零食等拿出来进行拍卖,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但这样的设计要做到每堂课都能独特、新颖,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3.适时评价,不断激励   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单设计基本流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班级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会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学习效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有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尤其是组与组之间交流时,容易出现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有的学生会借讨论之名相互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所以课堂适时评价在这样的课上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一声“Yes.”、一句“Right.”、或简单的“Good.”显得课堂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教师要根据各组的活动情况,不断给每个组记分,这不仅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把他们引进了竞争的“赛场”。   4.转换角色,协调关系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主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面对多个小组、众多学生,必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创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这种课堂的改变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主发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最快捷的方法来引导完成,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交往的需要、言语求知的需要。学生的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失误时,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并及时更正;当学生的活动“冷场”时,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活动单的设计与学生的活动实际操作仍有距离,教师应视课堂要求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活动单让学生学习的负担有所减少,但给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不足。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长中.初中英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报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4).   [2]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叶芗美.构建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40).   [4] 赵联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5] 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见习编辑郭振玲)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重庆市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评价手册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教所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室 二○○七年九月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草稿)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设计是以《7——9年级初中信息技术实施纲要(初稿)》为依据,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理念,整合课程目标,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初中信息技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目标的达成,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课堂教学评价是为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课堂教学评价应有业绩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两方面。前者的主要功能在于甄别,后者则在于发展。即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显形结果,也要关注教师的隐形结果;既 要关注教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力,也要关注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既要关注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也要关注教师的角色能力。因此,在评价中必须让教师以评价主体的地位参与其中,与其它评价者一起反思与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应放在特定的学校与教学环境中去思考,对不同的环境应有不同的区别。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进来,是因为教师最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以及想从评价中得到什么。就像尊重学生的差异一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尊重教师、环境的差异。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因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原则是基于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个教师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信心而进行。因此,评价必须遵从发展性原则,有鲜明的指向,使评价过程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向着专业化、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学生、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帮助教师度过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关;教师自己也要看到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进步及潜能,通过引导学生从贴近生活的活动到信息技术的知识的掌握过程,激发教师的教学欲,领略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成功与喜悦,体会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方法与手段,培养自己终身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2、整合性原则 “整合”就是整理、组合。在教学评价设计中,整合就是从整体出发,将影响评价的诸因素,如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等,组成最佳的结构 和程序,以获得最大整体效益。整合性原则在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不仅关注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还要关注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生成情况;二是参与评价的主体要全面,在学生、教师自评的基础上,还要有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同学、同事、社区参与评价,这些评价者只有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理结构才能使评价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使用的评价方式、手段要全面,多种评价方式、手段的合理使用是提高评价水平的保障。 3、科学挂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目标要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评价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熟练程度上,应该从培养公民的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的高度认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科学性原则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评价标准要体现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评价标准要合理,没有科学性错误。评价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一个评价对象上。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时,一定要全面、公平、公正,既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又善意的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过褒和过贬都不能完好的体现评价实效。 4、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习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习内容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迸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正基于此,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也即是说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学生。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1.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6.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改革仍在起步阶段,确实很难一下子就明确无误地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再者,由于学科的差异、地区的差异、构成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和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差异,“好课”的“个性”色彩非常突出。这样,评价课堂教学有着更多发言权的便是教师所在学校的老师。他们处于一个较为类似的环境中,对教师比任何一个外来者更为清楚,对学校、学生的情况更为了解。因而,课堂教学评价的另一个主体便是教师的同伴。这里的同伴是本校的本学科教师,还可以是本校其它学科的老师。 当然,作为研究人员与教研人员的评价主体地位也不应忽视。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工具、材料及使用说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在这里向大家提供的评价方法及量表是以课堂教学的评价为主的,突出了学生、教师的自评。但由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量表对有差异的评价对象做出公正的评价。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里提供的评价量表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能作为参考。评价者在使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订,使其适应评价对象的实际。 课堂教学的过程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 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本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精神,从班级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深人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识结构的有效构建、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养等,来选取一定的学习方式。不是短期效应的一味讲授、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故弄玄虚的讨论、毫无价值的合作,等等。 任何时期,一堂好课永远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和灵活、轻松而愉快,使学生陶醉于一种艺术享受而对课堂教学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同样,任何一堂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基于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展开,必须体现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和知识方面的要求。 正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将课堂教学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 1、同伴评价。(见附表1)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教学效果这四个层面上。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教学要求”中,关注了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清晰、具体、可测量;再看目标的内容是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 状况,是不是反映了学生经过学习“学会了什么”或“会做什么”;看目标是不是考虑了学生发展可能,为学生的发展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了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关注教师是否将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突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这一个方面是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内容。关注了教师在教学组织中的各个环节是否使用灵活的教法且符合知识的特点,是否将学生真正置于教学的主体,同时,也对教师把握教材、教学内容和处理教学中问题的应变能力进行了要求。在“教师行为”中,首先强调了教师要作风民主,仪表端庄,教态自然,情绪饱满,有应变能力,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并且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各类学生都觉得学有目标。在“教学效果”中,主要是以学生的达成与满意度来评价课堂教学。对教学效果从目标和成长两方面给予了评价。 在同伴评价中,要与被评价的老师充分沟通,把评价变为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要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来描述教师需改进的要点,确定改进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师素质的指标,描述评价教师向改进目标努力的具体方法,切忌说了一大堆,就是不知如何做。因而,在制定改进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如何发挥教师的优势,利用迁移原理、激励方法找出其不足。要认真分析教师自身的特点,遵循因材施教和指导原则,在尊重教师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前提下,和教师一起分析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学生评价(见附表2)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应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在使用量表时,务必对学生讲明此量表的意义与作用。 在所给出的每一个备选项(即在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中每位同学只选一项。符合记为10分,基本符合记为7,不太符合记为5,不符合不记分。对应为80分为优、60分合格。 此表只作为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学习的问题,不应作为任何其它的根据,不能以此对教师进行奖罚。我们反对将一种试验中东西赋予太多的责任与意义。 3、教师自评(见附表3) 教师自评,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点是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及如何改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的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因而,对我们提供的教学课堂评价表中供教师自评的量表,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经常性地进行使用,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自学行为。 本量表给出了十六个子目录,各校可自行给予每个目录赋值,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标准分数。 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一是学校的条件和环境不同,对教师在各方面的要求可以不尽相同,教学评价切忌一刀切;二是教师的自我评价的结果不宜与教师的奖惩或利益挂钩,这样容易使教师由于压力或追求功利的目的而不能正确对待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不顾实际地抬高自己,或者有意隐瞒的回避自己的不足,从而失去了通过自我评价促进老师发展的目的。即对评价的结果不要赋予其它与教学无关的意义。 为此,在教师的自我评价环节中,应做到: (1)鼓励教师自主地提交评价资料。对于教师自我评价,可根据教师教学和教师素质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提供更为详细的评价工具来收集教师全面发展的证据。如结构性的调查问卷、自查量表、教学日记、周期性 工作总结 的自我分析表等。 (2)要鼓励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大胆地质疑,提出他们的困惑。 以上的基本观点即是,在自评环节中,要给被评价者以充分的发言权。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管理形式一般可通过常设评估机构、弹性评估机构和临时评价机构几种形式进行组织管理。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校为本的研究是新课程下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形式。因而,对常设机构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学校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为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评价中,参与评价的教师不应只是本学科的教师,而在一定层面上应吸收其它学科的教师参与评价。 弹性评价机构,应是学校为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而成立的以常设机构为基础的,以学校领导、专家教师组成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相对稳定的人员组成的评价组织。 临时评价机构,是以弹性评价机构为基础的,有专业人员参加的为评价某特定的课堂教学而组成的。 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即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有社会与家长的参与。因为这不但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是教育接受社会检验的重要方面,同时,又拓宽了评价的广度,有利于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教师的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使其制度化。这种制度应是对所有教师都有效的。 使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量,一般地应有以下实施过程: (l)评课前,评课人认真阅读评价方案,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2)评课前,评课人一般要对被评价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拟订检测试卷或调查问卷。 (3)评课人在评课过程中,根据评价要点做好听课记录。 (4)被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并就教学条件、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5)评课人按照评定等级办法,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学生测试或问卷结果、教师自我评价等,评定等级,再写出简要的、有针对性的 评语 。这些过程有效地将三种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来说是更加公平与严谨的。 课堂教学改革是制约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课堂教学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一份普遍适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评价方案中,我们首先分项给出了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反思、重建水平评价、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等,其目的是让评价方案的设计者(其中也包含校长、教师、学生),从多方位多层面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及要求有一个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给出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分项评价的简单概括。所有这些评价量表都只能作为参考,我们期望着有更多更好的评价方案设计出来。 附表1 重庆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量表(同伴用) 附表2 课堂教学评价表(供学生用) 附表3 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自评用)

如何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 道客巴巴

  一、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事追本求源,这是思维的一个普遍要求。一个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给出的新事实、观念和理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就会出现“认知冲突”。学生进入这种问题情境,会感到困惑,头脑中的概念在“打架”。这就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须稍加点拨。就会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1、实验中引发的认知冲突 在讲授关于金属膨胀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由两块金属合在一起的金属条,当用小火慢慢加热时,这个金属条开始向下弯曲。老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什么金属条会这样。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只说是或不是。当学生一致同意金属条加热变软以后,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弯曲时,老师把金属条反过来加热,这时学生发现金属条向上弯曲,并未下弯!紧接着通过问答引发不同的假设,直到最后得到合理的解释。此时,全班同学的结论是:金属受热膨胀时。不同金属的膨胀程度是不同的。    2、制造“问题情境”,引起争论 如在讲:“物体受力怎样运动”时可以这样开始,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把一个一吨重的铁球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话音刚落,学生大笑,齐声答:“推不动!”“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也推不动!”仍有几个学生不服气地说。老师没有笑,要大家认真考虑。忽然有人醒悟过来,“推得动推不动,不是看大铁球的重量,而是要看它与地面磨擦力的关系u201eu201e”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研究推力与磨擦力大小怎样影响水平方向的运动。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又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由认知冲突而引发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一个问题放在一种极端情况下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既制造了“问题情境”,又与物理的“理想化”思维方式相切合。这样的教学真是妙不可言。     二、创新悬念情境,激发欲罢不能的探究欲 “悬念”是一种认知的张力,具有很强的激发作用。我国古典小说和说书人常以“且听下回分解”来吸引人,用的就是这种力量。 如讲授“摩擦力”一节时,讲台上放两个玻璃容器,一个盛油,一个是空的。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一粒光滑的钢珠。教师先用一只手拿竹筷把放在空玻璃容器里的钢珠夹上来,然后请学生用光滑的塑料筷夹放在油中的钢珠。这个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成功,于是教师利用这一“悬念”因势利导地板书课题并和学生开展有趣的讨论。这样花不多的时间就可讲清楚有关的知识。学生自己碰到未能“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引发了他欲知原因的心理张力,学习也就变得有趣、有劲了。事实上,未能如“愿”的状态,具有了多方面的心理效应,就像陈景润在中学时代埋下的“哥德巴赫猜想”悬念那样,持续很久很久甚至一生。     三、推动学生卷入,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应尽力推动学生自发“卷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只有设法使他们“卷入”任务之中,才能达到激励内在动机的目的。 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卷入到学习任务之中内呢?教师应设法使学生装入学习任务的过程至少不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而且他还应使学习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完成,学生的学习因此被促进。方法之一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学生指出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社会价值。  1、让学生“设身处境”地卷入思考 在学习《升华》时,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片段。请学生依据看到的“烟雾缭绕”场景,以场景布置人员的身份参与拍摄,你应该怎么做呢?有学生说,洒些水,利用水蒸气液化产生的雾。有的学生说点些蚊香之类的东西。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讲出这些方法可能有一点点效果,但绝达不到影片中的效果。实际工作人员只要撤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就能产生“烟雾缭绕”的景象。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拍摄现场去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急于求知的积极性。    2、参与活动,促进思考 电学中,引入滑动变阻器时,组织学生在试验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一上课就放手让学生选用器材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最好是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学生见到桌面上的新“东西”(滑动变阻器),就跃跃欲试,部分同学经过自己摸索,终于把它连接在电路当中,并且滑动滑片,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活动成果,自然兴高采烈,思维活跃。接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让其思考。班上某些同学想对家里的学习台灯变为可调节台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学生想到学为所有,思考积极。教师逐步引导,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与电流有关)改变电流有哪些方法(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改变哪个因素最方便?(改变导体的长度)水到渠成地介绍滑动变阻器这种仪器,让学生认识它的结构以及对电流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串联)这样让学生卷入活动并促使其思考,学生既可追寻学习的乐趣,又对滑动变阻器这个新仪器的结构以及原理能理解得透彻些。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这是勿庸置疑的。因此,在创设情境之前,我们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要学的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效果令人满意。 总之,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给出了能导致问题深入的相关信息,创设合理的物理教学情境,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点拨启发,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研讨的动力,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何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想要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可以通过做英语小游戏,提高互动效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互动?

英语课堂的互动的话,比如说你平时学到英语单词,有学水果之类的,那肯定。而淡一点水果的图片之类的,那学习到其他的东西的话呢,你也要进行互动。偶尔给孩子们发一些小奖励,回答正确的这种人要多鼓励他,能带动课堂的气氛。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传统单一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形式与当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 “互动式”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旋律。教师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式课堂教学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把教学过程当作是一个动态的、教与学统一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产生教学共震,提高教学效果。 在十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互动式”课堂教学,力求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我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表现出比其他平行班级更高的课堂热情和更高的学习效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而教学成绩始终保持显著优势。 以下是本人对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心得体会,在此愿与同仁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一、 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英语互动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其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主体性,即主动性、自主性、独立性。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客体上,所以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摒 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及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相互启发,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心理得以放松、自由、愉悦,为思维发散打下基础。   2.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其整体素质 互动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个性发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采用多种协作方式,优化师生交往,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互动教学的应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互动教学中教学相长,学与导和谐发展 学生的个性、能力、知识结构各异,他们往往通过他们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组织教学。因此,走下讲台的教师从学生身上会学到许多新颖的教法,能从中得到启示,获得灵感,这对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不无裨益。在互动课堂中,教师也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从而使自己也不断进步,使课堂更多地变成师生共同探讨知识的场所。 二、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1.巧设任务、积极参与的策略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能力的提高必须是学生不断尝试、体验的习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应贯穿始终。近年来,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法颇受关注。在“任务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将语言运用内化为言语技能的支持环境。因此,任务的设置在互动教学中至关重要。 2.相互尊重、情感交融的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调控是十分重要的。一堂英语课,无论教师组织多么严谨,备课多么充分,若教师语言平淡,表情僵化,活动范围始终局限在讲台周围,师生之间没有感情交流,就难引起共鸣,课堂效果也不会好。若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每个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思维就会活跃,记忆力、理解力就会更强,英语课堂效益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情感交融,我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师生互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是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课堂气氛的好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参与程度。老师要做到亲切和蔼,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人格平等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应该相互尊重。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 (3)教学民主 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应持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3.互补互助、人际合作的策略 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是人际交往的环境。合作的人际关系是教学互动的又一个必要条件。没有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 (1)语言合作 师生在用英语交流时,应做到相互都能理解,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浅显易懂,要善于运用表达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我们每位英语老师应力争做到的。然而,笔者认为,一味地强调用英语组织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是不可取的。很多教师为顺应要求,有时也为显示自己的英语水平,说了一大堆学生听不懂的英文,这又有何效果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主要特征,你知道有哪些吗?

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主要特点就是进行自主学习。

第一讲 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法

答: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1.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2.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3.翻转课堂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4.翻转课堂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  5.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  6.翻转课堂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 。  7.翻转课堂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  8.翻转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展高效的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教师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在翻转课堂后,课堂上这些问题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教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三、翻转课堂不是什么?1.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2.不是视频取代教师。3.不是在线课程。4.不是学生无序学习。5.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6.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四、翻转课堂是什么?1.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2.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3.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4.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5.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6.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7.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8.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五、翻转课堂的定义: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教师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当教师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当教师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教师如何形成学习文化。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要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问题 1.国家一直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但限于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实施翻转课堂这种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予以支持。2.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占有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应该让其有空观看教学视频。对于不上晚自习的学校,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课后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少量的针对性练习。对于需要上晚自习的学校,在晚自习的期间教师也不要讲课,让学生在自习课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二)学科的适用性问题 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道例题、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文科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对文科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那就是提高教学录像的质量,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学录像概括课程中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阐述相关理论,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逐步深化理解。重庆聚奎中学高中在语文学科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在《短歌行》诗歌鉴赏课中,教师收集了影视作品中的视频片段、名家朗读,做了针对这一课的导学案,视频课中除了对诗歌内容本身的鉴赏, 还介绍了曹操招揽、爱惜、尊重人才的一些实例。最终,翻转式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科,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完成翻转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推进教育改革。(三)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网络速度较慢是当今制约众多学校开展网络教学负面因素之一。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的接入量。学生在课后是需要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学习的。对于一些缺乏硬件条件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例如学校机房应在课余时间内仍对学生开放。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不同学科的录像设计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校需要给授课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发布范式,为后续教学视频录像提供经验。流程化的发布过程是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学平台的支持。前文中提到的艾尔蒙湖小学采用的开源Moodle 平台作为交流工具便是不错的选择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选择不同的课程平台。(四)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理论前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六、翻转式教学模式给教师的启示。1.要教会学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给学生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说让他们有可能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塌的不良习气。 要尽可能做到让有趣的、使学生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而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2.要使知识“活起来”应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七、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法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学生也会更加的珍视它们。八、“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好教材。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区别有哪些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深化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行,也能更进一步推动 “翻转课堂”的发展。一、 “翻转课堂”简述1.“翻转课堂”起源。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埃里克 马祖尔开始对“翻转课堂”进行初探。2000年,美国莫琳 拉赫、格伦 普拉特和迈克尔 切格力亚发表了论文《翻转课堂:创建全纳学习环境的路径》,“翻转课堂”正式被提出。2004年,可汗学院的萨尔曼 可汗(Salman Khan)用雅虎聊天软件等媒介为表妹解决了数学难题。随后诸多好友纷纷发来类似求助,可汗通过简短的视频为他们解决难题。而“翻转课堂”真正用于教学始于2007年春,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 伯尔曼和亚伦 萨姆斯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逃课的学生补习。至此,“翻转课堂”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研究热点。2. “翻转课堂”运行机制。“翻转课堂”是基于微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而开展的,主要包括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播阶段,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核心部分。课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本质,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将知识内容制作成一个或几个“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如Q群共享)。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清单,对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测试题以检测自学效果。教师则通过学习管理平台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知识内化阶段。在正式的课堂上,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于困惑及难题,则通过小组、师生之间讨论协作予以解决。课下,学生完成网络平台或其他资料上的相关练习,并通过教师录制的习题评析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反思提高,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效果。简言之,“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课堂外,由学生自主控制进度,完成自主学习的知识传播;课堂内,师生协作探究,展示交流并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二、自主学习能力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意义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即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自我确立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和监控学习结果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学生自学微视频的保障。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知识内容的载体,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是“翻转课堂”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但在学生自主安排微视频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时空上学生已不再过多的受缚,所以他们可以选择在课下或是在家中依据任务清单完成微视频的学习。但是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下,难免会有偷懒的现象。因此,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起到自律的作用。2.激发学生课上互动交流的积极性。“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它以综合能力本位取代知识本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与交流分享的品质。宽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将视频观看过程中的困惑倾吐出来,与教师和学习小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收获的情感体验(如成就感的分享),可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学生在对视频内容自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观点都能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是分享的舞台,是思维交流与碰撞的反应器,每位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3.便于“翻转课堂”的广泛推行。在国内,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教育舶来品,重庆聚奎中学开创了本土实践的先河。但也不乏对于该新型教学模式质疑的声音:如何确保学生自主完成微课学习?“翻转课堂”能真正带来教育的变革吗?因此,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推行“翻转课堂”的先决条件。“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播阶段是通过学生课下自学微视频完成的,而知识内化阶段则是通过互动交流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面对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会无所适从,也不会产生窃喜逃离束缚的快感,而是会深感是一份重要责任。因此,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便于“翻转课堂”的广泛推行。四、“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1.精心设计微视频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微视频内容选择方面,教师应立足于学科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选择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衔接紧密、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此外,还可将前沿的学资讯引入视频当中,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学生兴趣。在录制方面,教师可通过手写讲解、出镜讲解、实景授课等多种形式,使声音与图片亲切自然地呈现,提高视频质量。总之,教师应精心设计微视频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策略。由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环节是借助网络平台创设的虚拟教室,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策

如何开展高效的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教师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在翻转课堂后,课堂上这些问题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教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三、翻转课堂不是什么?1.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2.不是视频取代教师。3.不是在线课程。4.不是学生无序学习。5.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6.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四、翻转课堂是什么?1.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2.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3.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4.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5.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6.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7.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8.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五、翻转课堂的定义: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教师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当教师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当教师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教师如何形成学习文化。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要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问题1.国家一直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但限于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实施翻转课堂这种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予以支持。2.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占有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应该让其有空观看教学视频。对于不上晚自习的学校,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课后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少量的针对性练习。对于需要上晚自习的学校,在晚自习的期间教师也不要讲课,让学生在自习课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二)学科的适用性问题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道例题、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文科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对文科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那就是提高教学录像的质量,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学录像概括课程中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阐述相关理论,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逐步深化理解。重庆聚奎中学高中在语文学科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在《短歌行》诗歌鉴赏课中,教师收集了影视作品中的视频片段、名家朗读,做了针对这一课的导学案,视频课中除了对诗歌内容本身的鉴赏,还介绍了曹操招揽、爱惜、尊重人才的一些实例。最终,翻转式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科,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完成翻转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推进教育改革。(三)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网络速度较慢是当今制约众多学校开展网络教学负面因素之一。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的接入量。学生在课后是需要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学习的。对于一些缺乏硬件条件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例如学校机房应在课余时间内仍对学生开放。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不同学科的录像设计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校需要给授课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发布范式,为后续教学视频录像提供经验。流程化的发布过程是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学平台的支持。前文中提到的艾尔蒙湖小学采用的开源Moodle平台作为交流工具便是不错的选择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选择不同的课程平台。(四)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理论前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六、翻转式教学模式给教师的启示。1.要教会学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学生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说让他们有可能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塌的不良习气。要尽可能做到让有趣的、使学生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而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2.要使知识“活起来”应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七、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法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学生也会更加的珍视它们。八、“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好教材。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缺点

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缺点:1、优点: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时空的限制。重庆聚奎中学在本校原有的541高效课堂模式上进行改造,探索出了适合聚奎实际的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的翻转学习基本模式。翻转课堂把教学变得可逆转了,也从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2、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发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选择,使个性化发展成为了可能。在课前,学生通过视频习得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最终对知识的习得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更倾向于对概念的领悟。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技能经验的学习。有的学生可能获得情感态度类的体验。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翻转课堂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完成测验并自由发表学习体验,教师从作业情况和反馈信息中可以发现每位学生的特点,挖掘每位学生的优势,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3、教师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通过翻转课堂,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将有所提高。教师借助信息化,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平面问题立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次,翻转课堂一旦运行,教师就会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之下,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学科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必然会对教师原来的认知体系产生冲击,从而开发出更好的课堂。在翻转的过程中教师也收获了不同的知识学习视角,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可见,翻转课堂是一个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教学模式。4、缺点:时间管理成为困难。对于老师而言,翻转课堂的引入把授课时间提至课前了,因此在课前教师必须学会并习惯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讲课视频所涉及的声音、文字、图片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视频教学时间的耗用计算在教师的课外时间里,和教师的个人时间产生了冲突,教师又该如何平衡呢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既然学生在课前提前学习过课堂知识了,那课中主要是学生的个人学习成果展示时间和问题讨论时间,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课中的成果展示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如何合理分配呢还有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又该何去何从呢所以,翻转课堂高度的时间浓缩造成了对教师个人时间的占用,对课堂时间的挤压问题,引发课堂时间管理难的问题。5、学生存在差异性,教学秩序被打乱。翻转课堂是基于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实现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结,即新旧知识的迁移。虽然学生在课前能够在视频上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完成对新知识的个人建构过程。因为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拥有的背景知识也不同,思维的方式也有差别,导致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与翻转课堂所期望的大相径庭。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前的自主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根本就没有弄懂基本的概念,即使看了视频对知识的建构也是一片空白。到了课堂上,教师是否还要为了这些什么都没学懂的学生再重新讲授一遍所有的知识呢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翻转课堂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6、教师的责任缺失。翻转课堂一般都需要教师为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微课,供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这些微课往往是教师费了相当大的心血制作出来的,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讲解。为了体现翻转课堂的特点,教师刻意抽出时间在课堂上播放微课。于是,有限的课堂时间变成了微课联播,教师则当起了甩手掌柜。如果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获得的仅只是零碎的、片段式的知识点,永远都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此时,教师成了教室的看守者,到点宣布上下课而已,学生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被放养者。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假装视而不见。

pupa是一部什么样的动漫,介绍介绍~

电视动画《PUPA》改编自由日本漫画家茂木清香原作的同名漫画。2013年4月1日,在“アニメコンテンツエキスポ2013”活动上发表TV动画化的决定。电视动画于2014年1月9日首播,全12话,每集约3分钟。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究极的兄妹爱的故事,讲述长谷川现与妹妹梦虽然生长在严酷的家庭环境中,但两兄妹还是一直相互扶持生活着。然而,随着未知病毒“pupa”的到来,他们的境况变得更加绝望了。妹妹因为受到病毒的侵染而变成了吃人的丑陋怪物,哥哥为了妹妹的生存则决定奉献自己的身体给妹妹作为食物。扩展资料:《pupa》是由日本漫画家茂木清香创作的漫画,于《月刊Comic Earth Star》2011年4月号上开始连载。作为著者的商业连载出道作,本作曾荣获了第一届Earth Star Comic大奖漫画部门的佳作奖。兄长长谷川现,长久以来守护着重要的妹妹;妹妹长谷川梦,天真烂漫仰慕着自己的哥哥。由于残酷的家庭背景而受尽痛苦的兄妹二人,互相依靠,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有一天,梦遇见一只红色的蝴蝶,因此感染了未知的病毒“PUPA”,化作一头异形怪物袭击啃食了周围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目睹了这一惨剧的现,从“PUPA”研究者玛利亚那里得到了抑制病毒发作的方法。为了不让梦痛苦而决定以自己的肉体给妹妹喂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