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设计要写教学目标吗

当然了

声乐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一章:歌唱器官与发声原理。  教学要求:了解歌唱器官,掌握发声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有效地进行学习。  第二章:歌唱的呼吸  1、歌唱呼吸的作用和原理  2、歌唱呼吸的方法  3、歌唱呼吸的类型  教学要求:了解歌唱呼吸的原理,掌握歌唱呼吸 的方法。并逐渐形成运用呼吸支持来调节声音的高低长短及共鸣音色进行歌唱的能力。  第三章:歌唱的喉头与声带  1、歌唱的声带  2、歌唱的喉头  3、打开喉咙  教学要求:了解喉头和声带的生理结构,了解喉头和声带在歌唱时正确的位置及作用,学会打开喉咙。  第四章:歌唱的共鸣  1、共鸣器官与共鸣原理  2、共鸣腔的划分  3、共鸣腔的调节及其运用  教学要求:了解歌唱共鸣原理,熟悉歌唱共鸣的类型和各共鸣腔的特点及作用。通过演唱实践,培养合理调节各共鸣腔进行歌唱的能力。形成运用混合共鸣的歌唱技能。  第五章:歌唱的语音  1、语音的基本知识  2、歌唱的咬字  3、歌唱的吐字  4、歌唱的归韵  5、歌唱的语言处理  教学要求:明确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是刻划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学习歌唱语言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中国民族声乐语言的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等技巧和方法,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  第六章:创造性歌唱的要求  1、创造性歌唱的依据  2、创造性歌唱的表现手段  3、伴奏的作用  教学要求:学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歌曲,并能根据歌曲词曲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歌唱技能技巧进行创造性地演唱;了解演唱中各种对比手法对表现歌曲作品的重要性和意义,重视伴奏在歌唱中的作用。  第七章:嗓音的保护与训练常识  1、各时期的嗓音特征  2、嗓音的卫生保健  3、嗓音科学训练的方法  4、歌唱中常见的用嗓毛病及纠正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人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各阶段嗓音的变化,学会科学用嗓护嗓;懂得嗓音训练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能辨别歌唱中常见的不正确用嗓类型,并进行较有效的纠正和指导。    目的和要求:  1、通过演唱和欣赏中外优秀声乐作品,积累音乐曲目,开阔音乐视野。  2、培养学生声乐演唱技能,形成声乐演唱和表演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歌唱的二度创作能力。  4、通过演唱实践,逐步形成进行演唱和教学的基本能力。

试述我国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我国2000年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课程总目标,二是课程的具体目标。(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 1. 7~9年级学段的生学课程总目标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初步掌握神巫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有哪些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第一课时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教学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设计:一、 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 看:课本P1-5,例1‘例22、 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3、 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二、自学反馈1、 检查预习作业2、 提出不懂的问题3、 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1、自学例1(1)出示主题图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2)出示例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2、自学例2出示例2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1题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2、练习一第2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3、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五、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反思与感悟: 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例题板书教学设计: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 看:课本6-9页例3 2、 想: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做: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467-240+129 624÷3×2 尝试做第7页做一做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1、学习例3出示挂图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强调列综合算式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2、检查“做一做”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反思与感悟: 第三课时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掌握有括号的区别教学准备:教学例题教学设计: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1、学习例4出示例4,学生读题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学生上台板演。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检查“做一做”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四、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反思与感悟: 第四课时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例5、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关于0的运算。过程与方法:观察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准备:例题教学设计: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看:课本第11页例5, 2、想: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3、做:尝试做第12页做一做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出示例5(1)42+6×(12-4)(2)42+6×12-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学生独立解答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2、检查“做一做”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3、 小结。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四、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四)(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反思与感悟: 第五课时0的运算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设计: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看:课本第13页例6, 2、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3、做:(1)100+0= (2)0+568= (3)0×78=(4)154-0= (5)0÷23= (6)128-128=(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四、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总结有关0的运算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出示5÷0和0÷0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说明: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板书设计:关于“0”的运算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有哪些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第一课时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 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 看:课本P1-5,例1‘例2 2、 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 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 检查预习作业 2、 提出不懂的问题 3、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五、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反思与感悟: 第二课时 含有两级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板书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 看:课本6-9页例3 2、 想: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做: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尝试做第7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检查“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反思与感悟: 第三课时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反思与感悟: 第四课时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例5、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关于0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观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例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1页例5, 2、想: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3、做:尝试做第12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学生独立解答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明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2、检查“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 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 小结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四)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反思与感悟: 第五课时 0的运算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3页例6, 2、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四、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总结有关0的运算 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 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 说明: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与要求吗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第四课时:已有基础:1、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3、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P34/例1(乘法交换律) 例2(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第六课时:教学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第七课时: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第九课时: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第十课时:教学内容: 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小数的性质 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目的: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教学重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五单元 三角形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六单元 统计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第四课时教学要求: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第七单元 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指导思想: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四、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五、教学重点、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六、教学措施: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七、教学进度安排:四则运算----------------------8课时位置与方向--------------------6课时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4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三角形------------------------8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统计--------------------------4课时数学广角----------------------4课时总复习------------------------4课

网络营销师课程的教学目标

1、系统掌握经工信部核准的网络推广全能实战技巧(含营销型网络平台构建、SEO优化、SEM推广、EDM营销、QQ营销、论坛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视频营销、病毒营销、网络广告、网络分销合作渠道构建等整合营销推广技能)。2、免费在网上推广产品,获得长期、稳定的客户来源:(1)让您的网站和网店(或商城)长期免费排在百度、谷歌的首页。(2)让百度、谷歌、搜狗、搜搜等首页显示结果全部都是您的公司、网站、网店(或商城)信息。3、建设营销型网络平台(网站、网店、商城等):掌握如何建一个适合免费推广的网站、网店(或商城)的关键技术,让您的网络营销平台节省大量的推广费用,利于免费推广,让网络推广事半功倍。4、网站和网店(或商城)的SEO推广诊断、优化和管理:诊断、分析所有阻碍搜索引擎免费推广的问题和漏洞,并逐个解决,消除影响百度、谷歌、搜狗、搜搜排名的一切不利因素,快速获得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长期、稳定的排名。5、学会SEM竞价推广和网盟推广,提高产出投入比:创建优化和管理百度、谷歌、搜狗、有道、淘宝直通车等推广账户,不断降低推广成本,持续提高来访客户质量。6、掌握网站和网店(或商城)的整合营销推广实战技巧:包括SEO优化、SEM竞价和网盟推广、EDM营销、QQ营销、论坛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视频营销、病毒营销和网络广告的实战技巧,以及快速建立网络分销、代理合作渠道的方法,整合营销推广,极致发挥网络营销推广的强大威力。7、制订网站、网店(或商城)整合营销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跟进实施和管控!8、管理网站、网店(或商城)的网络推广团队:担任网站、网店(或商城)推广(或SEO/SEM)主管、经理、总监等职位,或者创业,管理、考核网站、网店(或商城)推广(或SEO/SEM)人员。

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 “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当前教学设计中比较普遍的思路。即使有一些貌似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活动,也不过是作为指向结果的手段而被限制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上。究其原因,“重结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的总目标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 “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折射出庸俗的社会心态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方式,照理说,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但现实中的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所强调的仍是结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当前教学设计中比较普遍的思路。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活动内容,都表现为结果的呈现、规律的分析阐述以及结果的扩展——所谓推论。即使有一些貌似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活动,也不过是作为指向结果的手段而被限制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上。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课外教辅资料中“重结果”的情况更为普遍,绝大多数物理问题都是求结果的问题。又比如在介绍和展示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时,往往呈现的是研究的结论、规律。并不意识到注重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提高研究能力的目标。没有认识到过程和原因分析是更重要的;还有,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往往把目光集中在获得研究结论上,而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也出于官僚主义和惰性,总是用结果来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究其原因,“重结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但是,教育不能把责任推向社会,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承知识,它对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有着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从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局考虑,我们应该很好地反省自身。  二、教学中“轻过程、重结果”的原因反思  1. “重结果”的思维定势来自“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  物理课中,特别是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种师生普遍重视、实施频率很高的教学活动。解答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对于一个班级超员的学生数和繁重的作业负担,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不可避免地变得粗放,比较注意学生的解题结果,而且布置的作业也基本上是可以一下看出结果的计算题。高考在命题组卷时,为了使主观题的评阅更加公正的目的,所设计的题目也都有几乎没有争议的结果(除非出现可怕的失误)。更不会出现开放性的考题(有人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都无功而返)。这种导向作用强烈地影响着中学物理教学。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用结果来评价的功利观又通过教育深刻地影响着浮躁的社会大众心态。  2. 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承为目的,而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和思维过程。  相对方法而言,知识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存在着明确的递进关系。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网络,网络之间的联系,就是线索。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线索是无可非议的,但它不是目标,而是为了总结方法、体会物理思维过程的手段和支持。物理学所要表达的方法论不是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它是从许多同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当然,方法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没有具体知识的支撑而空谈方法,这些“方法”只能是空洞的条文。在进行物理新课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撇开知识,而以“方法”作为展开教学的线索。但教师切不可因此迷失方向,忽视了“过程”目标,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和思维过程的展现。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方法、体验研究过程要比学习知识要重要得多。  3. 过去的教材对物理学科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结果的堆砌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教科书作为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缺少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这是过去各个版本的物理教科书的共同特点。教材信息呈现方式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无法让学生经历思考、体验和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例如高中物理的“楞次定律”,它是物理规律概括的典范。教科书都是直接给出了楞次定律的结果,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各种复杂情况下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作了高度概括,体现了物理规律的简洁的美。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能不说它是残缺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索性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教师也把这一块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新教材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改努力,尽可能展现分析思路,而不限定思维过程,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间。但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重过程”的指导思想,就是说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我在青岛二中听了几节物理示范课,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都是学生面对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总结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假设是错的,实验设计是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不成功的,结果是错的。但我注意到,教师并不因此而焦躁、失望、歉疚、责备;学生也自始至终表现出思维和态度是积极的,表情是快乐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直到一堂课结束,老师始终也没有把结论和规律通过语言表述、板演或者用其它某种方式呈现出来。我体会到,原来我们奉若神明的结果是如此的不重要,而获得发现它们的过程、体验、失败的教训和经验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1.教师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新课程倡导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会做个“懒老师” 。让学生先学而后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由于过去学习习惯的积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最关注结论和规律的,缺少了探究的过程,他们常常忽略知识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但只是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概念作为探索过程的基础,其余时间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尽情地“玩”,通过探究过程学会把握全局的本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简单而有趣的知识设置若干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灵感,让思维更加活跃。要时常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对学习重点不够明确、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够、对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等各种干扰因素,防止他们失去信心,浪费时间和精力。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在课堂教学以及向课外延伸的学习探究过程中,由于所研究的课题较大较繁杂,或者实验器材设备的限制,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淡化权威,转变角色,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教学过程的发展;师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科学探究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即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素养不是结果、规律的堆砌,而是通过对规律的探索过程的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要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等一系列的探究阶段,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2.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的总目标  对中学物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总框架的认识为“横”向的,它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构成高中物理课程的三维立体目标。我们要分析“过程与方法“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的横向分布,知识结构的历史和逻辑关系;还需要分析“过程与方法”某一具体目标在整个学段不同课题中的体现,认识某一具体目标在教学实施中断断续续的潜在线索,这是一种 “纵”向的认识。对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应该尽可能地通过“横”、“纵”两个视角来审视,构思该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安排。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3. 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  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基本要求为例,对科学探索即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1)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2)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和器材;(3)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4)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要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就需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件来制定一个具体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去选择实验的方法、装置和器材;让学生去分析实验的变量并提出控制的方法。并通过对以上过程的总结和反思,体会制定计划的重要作用。形成一种科学精神和能力。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一定的过程,意味着一定的学生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是什么,并把课堂教学的设计具体落实到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上来,才能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落到实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迅速地转变思想认识,这不仅是物理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反应了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回归。当然,评价标准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教育从来就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从来就不应该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教育自身也不应该把高考升学率作为十字架来背负。这种重结果的理念,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步履蹒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再也不能作茧自缚了。教育没有理由把这种扭曲的责任推向社会,而是要思考自身能够为净化社会心态作些什么。这是每一个清醒的、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一、 什么是教学目标?它与《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是一种什么关系?教学目标是怎样分类的?二、 为什么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在确定教学目标上还存在哪些问题?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其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你是怎样理解的? 目标是人类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越低。什么是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教学中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所不同。教学任务是以教师为主体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期望。教学目标是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教学任务仅限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是师生共用的。教学目标的分类:党的教育方针 课程目标 总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编制建议1 教学编制目标存在的问题(1)盲目性许多教师平时注重对教材的钻研,而忽略对《课标》的学习,它是教育工作的“小宪法”,它具有法律效力。而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有些教师缺乏对《课标》的学习和掌握,把握不住教学的重、难点,导致教学偏离方向,如;不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而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随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夸夸其谈,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讲或不讲,(2)缺少独立思考机械照搬有些老师图省事,不是通过自己劳动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教科书、教案上的设计目标照抄下来,比较笼统空乏。(3)不确切有的教师由于不能系统、全面的掌握教材,制定目标存在要求偏低或过高情况,偏低--对学生已掌握了的东西,还要反复讲解,偏高--随意拔高要求追求难度学生难以接受,没有抓住重点。(4)不全面三维目标不能完整全面体现2 如何做好编制教学目标工作需要做以下四个层面的工作:(1) 领会《课标》(指导方针)(2) 弄懂吃透教材(加工材料)(3) 了解分析学生(编制依据)(4) 掌握编制方法(操作技术)学习领悟《课标》的方法和策略(1) 精读:通过通读、精读原文,作必要的圈点,重点地方应背记。(2) 结合:以《课标》为出发点,到教材中找落脚点,融为一体。(3) 提醒:一是在自己床头常放一本《课标》,自然无意的翻着,一是在教案空页上抄写《课标》,(4) 对比:与过去《大纲》进行对照,思考为什么这样变化。(5) 取经:向别人请教,向有经验教师请教,在报纸杂志听讲座看观摩来学习,3、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掌握的要点: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单元教学目标基础上编制出来的。(1) 全面-----体现多元化------案例在教学目标编制中,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三维目标是整体不能分开,虽然从编制上可以分开列举,但实际在教学中是很难分开的,它是在教学同一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完成。尤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体现渗透。第二,陈述的语言要体现“学”的结果,而不是教的任务,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表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之后的知识技能,情感变化,而不是陈述教师行为。如:“培养大自然保护动物的好习惯。”改为:“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细致的科学态度”改为“做事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的,做什么事都要认真。”(2) 具体------体现操作性所谓具体就是教学目标编制不笼统抽象,不含糊不清,要清楚明白,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如:“培养学生音乐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语言表述就笼统空乏,缺少指向性,操作性不强,很难在教学中落实。如:“热爱大自然。”目标分解为“吸一吸新鲜空气。”为了便于操作和考察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学生,谓语最好是可测的行为化动词。如:感受-----体会------学会------表现(3)恰当-----体现适度性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准确恰当的确定。定高达不到,定低不解渴,难易程度体现在适度上,要符合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要求。(4)差异-----体现层次性基本方式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教学目标的底线只要求全体学生必须达到最基本的目标。热身思考(三) 新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一、众所周知,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完全按教材内容来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教师成了传声筒,学生不仅不爱学,而且也学不好。那么怎样才能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呢?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来一番创造性的加工处理。根据你的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教师加工处理教材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二、什么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疑点和关键?在加工教材时应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开发大量课程资源。什么是课程资源?怎样去开发利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体会?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我认为,判断一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看两条,一看教学思想是否明确,一贯地追求;二看是否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颇具道理。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例子。既然教材只是资料性的东西,是非成品,这就需要加工,需要处理。尤其《课程标准》的颁布,要求开发课程资源,这就给教师以更大的,独立的、创造性地处理、运用教材的空间。这样教师处理教材,优化教材内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什么是教学内容的优化?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就是教师科学地艺术地处理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要明确“教什么”的问题。所谓“处理教材”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某种开发、曾减、调整、选择的艺术处理过程。优化教学内容设计,要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全过程。见图示 驾驭教材吃透教材 艺术加工开发教材--------------------------------------教材处理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增删 调整选择读懂 理解 内化 教学思路从图上可以看到,教师驾驭教材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吃透教材,开发教材。要求教师要读懂教材,透彻理解教材,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读懂、理解、内化的程度。第二阶段是在上基础上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艺术加工。就是说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融化在一起,根据需求合理的增删、调整、选择处理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是一个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要突破三种处理教材的旧观念:第一、突破教材不能改动的旧观念,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将教材内容做必要的增删、重组。第二、突破非经典内容不能引进教材的旧观念,多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动有趣的内容。第三、要突破教学内容必须以课堂为中心的旧的观念。要以课堂为点,课外为线,要能使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建议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加工和处理教材中的主要任务包括四方面:1、从开发上创新教材旧教材繁难偏旧重复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和科学新成果,现进行了调整。但新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时,还必须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如音乐学科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文本资源-教科书、歌片挂图、节奏卡片。 音像资源-音视频、多媒体vcd、磁带、电视、录象素材节奏卡片。实物资源-道具、自制打击乐器、服装、专业教室、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等。开发课程资源不仅对丰富教学内容和推陈出新,反映最新科技动态是重要的,而且对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上课总是“炒剩饭”、“老调重弹”,也会使学生感烦升厌。而教师注意吸收新信息、掌握科技动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学生就会有新鲜感,教师就会常上常新。2、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① 《课标》中学科教学目标、任务、方法及建议 从整体把握教材 ②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整体结构,主线及纵横关系 ③ 挖掘教材中育人因素(三维目标) ④ 分析不同学生层次要求,考核教材深度、广度,设想差异性教学 3、从结构上分析教材 从教学结构上来分析,通常教材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特点、关键和疑点。什么是教学重点 ? 教学重点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他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教学重点的确定,主要依据教材来定。以往教师确定重点往往局限于知识技能方面,按现课标要求不够全面了。教学目标地多样性势必使教学重点也呈现多样性。什么是教学难点?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复杂,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另外,距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两者之间关系;两者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节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全局性,因而重点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大。教学难点多数处在教学重点之中,少数处在教学重点之外,它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少。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容易被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对重点与难点混淆不清,教学难点有局限性、差异性、局部性的特点。怎样看待教学难点呢?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过程也是思维训练过程。他易的知识学起来容易,不利于发展智能。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思维,没有困难也不会有积极探索。而难点恰是教学魅力之所在,在难点上处理好不仅学生能领悟知识,甚至终生难忘。怎样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而定,含义深,难以理解的词句,已超越学生认知能力的地方也可以确定为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的“明碉暗堡”如果不集中精力攻下来,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应重点抓住三个关键:首先要明确什么地方难;其次要搞清楚为什么难;再次要善于抓住难的焦点。在教学中突破难点的方法很多。如;启发点拨,动手操作、节奏模仿、动作示范、听赏分辨等。4、从艺术上加工教材教师加工教材应做好以下几件事:① 以简驭繁,化难为易② 变抽象枯燥为生动活泼③ 课己尽意无穷,延伸教材④ 找出教材内在联系,理清教材思路新课改教学无模式,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都应显示自己的优势,亮出自己的绝招,又能爆出自己的冷门,演出自己的拿手戏,争取让更多有教学个性的老师脱颖而出。

在化学新课标下,如何针对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

你好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必要性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教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主要围绕着“知识与技能”的一维目标进行教学。[1]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能力缺失。[2]以教科书为中心,只想准确地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旁观者”,学生的热情、主动性、怀疑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泯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化学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从“教书”转向“育人”,也就是说不能再单纯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化学教学,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这些都要求化学教师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和教学行为上都要发生重大改变。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必须将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理解并付诸实践。在这种新形势下,优化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尤为重要。二、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以“苯”的教学为例[3]教学认知的建构和发展必须根植于教学实践。因此,基于一定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是培育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PCK(学科教学知识)、PCKg(学科教学认知)构成要素研究[4]的基础上,把对教师教学认知提升的重心放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上,提出了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如图1)。“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进行化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它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其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分析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等。然后,选择教学内容,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课堂情境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通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与教学情境持续互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充分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是21世纪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整合、提升和发展。[5]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学科化、具体化、情境化,它关心的是一门学科究竟对一个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有什么样的贡献,而不只是本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内容要求,但他们互相联系渗透,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全盘否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成长独有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化学学科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化学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6](二)全面分析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化学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等。准确把握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是顺利完成教学,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证。1.挖掘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认知的基础。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融合课程理念,把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1)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化学知识的形成阶段,充满了化学家的智慧和科学精神,蕴藏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饱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苯”的教学中向学生呈现苯的发现过程、凯库勒苯环结构假说提出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过程的再现。教师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领略创造者的思考,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理论从“猜测、提出假说——证实或证伪——修正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研究物质的方法,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提炼化学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科基本观念是对学科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在学生学习具体性知识时起统摄作用。教师在对具体化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提炼知识背后隐藏的化学学科的满意请采纳

钢琴教学目标 [高师钢琴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水准产生影响。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它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把钢琴作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正确地认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钢琴教学水平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是钢琴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两者是一种交叉互动的关系。从教学方式到教学目标都应注重于提高学生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方面上的理解和接受,其次才是钢琴上的技能与知识。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在音乐和教学上的综合素质,能运用所学的技能、知识去完成未来的教学工作,远比要求学生完成高难度曲目的演奏重要得多。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   高师钢琴教育相较于表演专业的钢琴演奏专业有其自身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教学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二者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上都没有很好地予以区别。很多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演奏专业,他们很自然地将自己所经历的那一套演奏专业的教学方法延用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上,偏重于提高弹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希望学生能演奏高难度的曲目,而忽视了钢琴教学和教育学科的结合,在教学目的上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就像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赵先生指出的:多年来师范院校老是向音乐院校看齐,在培养方式上重一专而轻多能,有的学生虽然能弹奏一些较高程度的独奏曲,但却不会弹奏简单的即兴伴奏,结果是既不能上舞台,也不能上讲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从未学过钢琴,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想培养出一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就已经是不可能的。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高师钢琴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从而也影响到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教学目标。   钢琴演奏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演奏技巧和能够将这种演奏技巧与音乐准确结合并传达出来的能力。而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两方面的,在专业技能上需要掌握音乐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而在教学能力上需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音乐教育工作所需的音乐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进行课堂讲授及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因此音乐教育者需要具有较广泛的音乐历史知识和音乐各门类的相关知识,具有能准确生动地分析和讲解音乐作品的能力。从对象所需具备的能力不同,我们在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授课的重点不应该是帮助学生将一部作品的演奏和表现技巧提高,而应该通过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将背景知识和钢琴弹奏相结合,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相关综合知识,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更加条理明晰,明确学习的思路和进度。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知道必要的教学技巧和专业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训练:在平时的钢琴授课时,通过要求学生重点细致地练习一首,同时布置多首类似的乐曲让学生作为视奏的练习曲目,通过对重点曲目的教授,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去理解辅助曲目,并在理解过程中逐步掌握和加强自我教学能力,同时扩大对乐曲背景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样重视培养学生将曲目和背景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相联系并实践的能力。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   其次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比演奏专业学生更广泛的演奏能力,除了钢琴演奏的能力外,还应具有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快速视奏能力等。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加以引导和训练。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具有乐理、和声等一些音乐基本理论。在弹奏钢琴时,作为教师可以刻意引导学生在弹奏的同时,对乐曲的和声进行分析,并可选择一些熟悉的声乐曲来进行和声练习,比如将钢琴曲的和声配置简单移植到风格相近的声乐曲中以训练配奏的能力,逐步加强对配奏的音乐感受力的训练,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这些乐曲的理解,促进他们的钢琴弹奏能力。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因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这也是作为钢琴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带来的教学方式差异。   综上所述,高师钢琴教育的特点是:它是钢琴与教育专业的结合,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为基础性教育服务的音乐教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钢琴技巧和教师素质上进行培养。这是高师钢琴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区分于钢琴专业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杨 建

写作文的教学目标中学

1. 作文(我的中学目标) 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在这丹桂飘香,金秋收获的季节里,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 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个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记忆,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闭起来吧!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你看见了吗?新的生命正在破土而出.由于现实的残酷,我们将化身为一个个骑士,抹掉胸口上的创伤,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新学期的目标你确定了吗? 也许你的目标是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也许你的目标是追赶上某位同学,目标可以不同,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更重要的是有了目标后,我们一定要为此付诸行动,全力以赴,这些没有必要拿张纸唰唰大笔抹几下,但是在你的头脑中一定得有个奋斗目标,有个全套打算,没有目标就是没有终点,一个连自己终点,都不知在哪里的人,将如何完成这段旅程,当然这一路不会是一帆风顺,它总会有让你黯然流泪的时候,不过阴天之后总会是晴天的,因为你是一个骑士,拥有骑士精神,勇敢的骑士,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那么,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共同探索未知世界,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进! 弗兰克林说过:“有非常之胆识,始可做非常之事业”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 写一篇好的作文 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唱一支动人的歌曲 打一场漂亮的球赛 都是我们中学征途中的一次次成功。成功中是我们的喜悦,成功背后是我们辛勤的汗水,没有耕耘就哪有收获 没有付出哪有所得。因此,对于即将升入高中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充实自己,把自己的理想变为势不可当的动力! 同学们 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在绚丽多彩的中学航行中 也许会有坎坷 艰险 但我我坚信 在我们敬爱的老师舵手的指挥和操纵下 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 避过所有的浅滩 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即将充满 *** ,踏上征途.未来是我们的 2. 我的初中学习目标作文 新学期新目标新的学期来了,新的一年来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应该更懂事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了,仿佛昨天还是那个一年级的朦胧的我今天就是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得加紧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啦。在这个学期里,我觉的还是要学好阅读,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可缺少,学好阅读其实也就是这么几个大要点:读 练 写。读,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好书,积累好词好句,积累作者运用的好手法,开阔自己的作文,并且学会要运用,古人云作文刚开始始终离不开借鉴,现在你学别人的,将来别人学你的;练,多做些关于阅读的题目,做错的题目要重新抄下来做过,以便深刻的记在脑海里;写,就是写写看一些作文,不时的比较有没有进步,并试着自己提出几个问题解答。在这个新的学期我一定要努力,因为我不在是一个朦胧的低年级同学了,是即将要升初中的高年级同学了!名师点评:从这篇作文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个上进要强的好孩子,在新学期到来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新的学习目标,以此来督促自己学习的进步.作文中讲述了自己在新学期中要加强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阅读的意义和具体的做法,由此也看出了作者想把学习成绩提高的决心.不过,从作文的内容看,没有看到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指做事要达到的位置,但是作文中没有表述,所以感觉偏题了.因为我不在(再)是一个朦胧的低年级同学了(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2009-2-17 16:08:00 我的学习目标 每天放学回家,走进房间,都会看到爸爸给我订的学习目标:勤练字、攻单词;闲信步,游虎丘。 爸爸每年都给我定目标,订的目标都是我的不足之处。去年,爸爸订的目标是:努力、进步,畅游海南岛。爸爸说过,只要我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他在暑假,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今年为什么要订这个目标,是因为今年的书写有退步,英语单词记得不够牢固,如果把这两个坏毛病改正了,爸爸就带我去苏州游玩,体验人间天堂的风土人情。 现在,每天作业做完,我都要抽出一点时间练字,在练字中,还会遇到些困难,比如,这个字写不好,改了几遍还写不好,我就会很不耐烦,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有不想练的念头,可这又能怎样呢!如果达不到要求,今年的旅游计划就会化为泡影,到时候,我会更加辛苦。天天都要练字,不过到了周末,就不用练,但还要背英语单词5个,不仅要拼背,还要默写。哎!认倒霉吧,谁叫我以前不好好写字、背单词呢,如果不这样,我也不至于会这么辛苦,哎! 总之,我还是喜欢爸爸给我订的目标的,有了它,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它,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参考资料: 3. 如何确定初中记叙文的教学目标 初中作文的教学目标取向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非常深广,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价值观的核心。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表现出个人思想品格、心理品质、行为反应的特殊性,主要从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反映出来。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各种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不仅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且能从思想方面反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应当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重视写作内容的生活化 长期以来,为什么而写和写什么,一直是学校写作教学争论的焦点。我们以往对学生的写作虽然也讲“真实”,但由于习惯于命题作文,要求两堂课交卷,这种作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隔膜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情,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久而久之,学生作文变成想当然,本来应该反映生活而作文,结果本末倒置,变成了为了作文而编造生活,甚至伪造生活。比如一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许多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编写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到汽车站帮助老弱病残等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众口一腔,丝毫没有创新的可能。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种笼统的提法,新课标强调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将写作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突出了作文内容生活化的价值取向,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有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素材,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我们把人的头脑比做一个“加工厂”,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文章就是从这个“加工厂”制作出来的精神产品。写作,则是制作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和自然,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热爱生活,关心生活。 三、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只讲结果,不重过程。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要求“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的形成。学生作文一般要经过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第一重转化是由材料积累到构思酝酿的转化,即学生真实地将通过观察、阅读等途径获得的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构思酝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打腹稿”;第二重转化是由构思酝酿到表达修改的转化。即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修改润色。从这两次转化过程来看,一篇文章的完成,一般要经历材料积累、构思酝酿、表达修改三个阶段,不论哪个阶段,一刻也离不开思维,作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而不是感觉材料的任意涂抹和原始材料的直接堆砌。因此,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 4. 作文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 作文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在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都摆放着三份“红头文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及每一年的《高考考试说明(语文)》--考纲,这三份“红头文件”即是最权威的依据。 据此,笔者以为,作文教学的目标,用两个字来概括即可,此两字就是“会写”,作文教学目标的定位,关键词应是“创新”,因为“创新”既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又是目标定位的指导思想。“会”的含义很丰富,用以修饰“写”,至少有以下几个义项可供选择:其一,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其二,熟习、通晓;其三,表示擅长。 2000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首次提出了作文评分“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的要求;一篇高考作文的成功,并非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考纲”,将作文教学的目标分为两个等级:上述“会”的三个义项中,“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 是第一等级--基础等级,“熟习、通晓”和“表示擅长”是第二等级--发展等级,“创新”二字则贯穿其中。一、基础等级此等级定位于全体学生,目标要求如下:1、知识目标①文体作为高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接触了足够多的文体,在高中阶段,需要对所学的文体知识进行巩固。 对语文课本出现的新文体,要尽快了解,要求写的,要掌握其写法。而社会的发展又是日新月异的,如广告,形式愈来愈多,内涵愈来愈丰富,如手机短信,发展势头之迅猛,已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网上聊天记录,就已经进入了高考作文的命题……鉴于此,文体的范围应该拓展,文体的目标应该是“全”而“新”。 2005高考重庆作文题《自嘲》,考哭了考生,我曾撰文批评;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高中作文训练能否注意这样的“仄门子”文体呢?②语言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掌握,是语言目标最基本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目标的一般要求,而考纲的“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则是较高的要求,但也并非是“苛求”。同文体一样,语言也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甚至比文体的变化还要来得快,如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增的词条就超过了6000。 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用于写作的语言,也应该与时俱进。 ③素材写作需要素材,素材需要长期积累。每一个高中生,都应该建立一个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素材库,素材库不仅建在笔记本里,或是计算机的硬盘上,更应该建在头脑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源之多,信息量之大,信息传递之迅捷,都是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无法企及的。单是互联网,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资源。 有这样好的环境条件,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素材库的建立是完全可能的。知识面越宽,写作越容易进入“自由王国”。 2、能力目标写作作为一种能力,是将文体、语言和素材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脑手并用,加工成文的一种能力。①思维写作从根本上说来是一种精神活动,活动的过程亦即思维。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就一篇作文而言,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新颖而出奇制胜的构思,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故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作文目标的核心。 ②动手作文要用手来写,这似乎是多余的话;这里所说的“动手”,既指通常意义的“动笔”,更要强调特定意义的写作实践。A.办报办刊办报办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目标,也是一种极好的手段。 从个人到集体,都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这种活动。B.计算机写作《全日制普通高级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如有条件,可学习使用计算机写作”。 计算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工具,计算机写作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手段。此目标的实现,作文教学将如虎添翼。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在援引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话后称,“以计算机为例,还不会使用这种通用工具的高素质人群,就是功能性的文盲”,当代高中生,能成为“功能性的文盲”吗?③动口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动口能力往往是书面作文的基础和先导。流利而内容充实的演讲,条理清楚而中心突出的会议发言,有理有据而词锋锐利的论辩,等等,高中生要力求做到。 中央电视台的“第二起跑线”的口头作文就在中学生中大受青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3、人格目标中学生应该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作文教学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要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一次作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人生的历炼,三年下来,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须强调的是,人格中,个性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没有个性就。 5. 作文课《如何选择材料》教案 作文指导 ---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作文指导 ---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000-10-23 → 手机版李升平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2.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教学重点 :目标 1 、2 教学难点 :目标 2 教学用具 :幻灯片 一.写前准备 :( 10` ) 1 .先请学生阅读P 20-121 的材料,读究的,抽查两三个学生回答: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A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B :我们写作中易犯的毛病是什么?然后师生共译,最后 师明确归纳.幻灯》板 :写好文章:A1 :所选的材料能充分为中心服务.A2 :动笔别要进行:" 材料 -- 中心 -- 材料 " 的反笔思考.A3 :中心意思确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多方面思考.A4 :最好列一个作提纲,确定重点、详略,顺序. B:易犯毛病:漫无中心,不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请一个学生朗读P122-P133中《手》一文其它学生听、默读.然后,请几名学生(两三名)指出这篇俄文在中心意思与材料面的毛病.师生共,教师明确.(幻灯) 板书:《手》:中心表现外婆的勤劳无私的奉献. (或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 材料( (1) 外公的一些事(无关) (2) 外婆的手的外表描写(无关) (3) 外婆做饭,做线 (4) 送我和妈妈回家(无关) (5) 外婆的信.(无关) 二:学习知识 :请学生结合《我的老师》一文 (2`) 将其中心意思与材及文章结构列出来,然后师生共译,教师明确.(因为该文是课本中学过的课文所以老师可不需板书) 三:应用知识 :请学生阅读P123-P125《表钟小记》例文,请学生写出其中心意思,材料,然后列出其提纲教师抽查两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师生共译,教师明确、板书:《表钟小记》(10`) 中心:社会主义祖国随着时代分断地前进 ①开头 材料:1.爷爷时代不知钟表、②表座谈钟一事 ①双铃闹钟娱我上学 2.几代国产表的更新:②半导体表的崭新表现祖国在不断前进 ③手表的小玲珑 3.结束语、点明主题.,(祖国在不段前进) 四:创新知识 :请学生选择下列参考题目中的其中之一.然后,写出其中心、材料、照后列出提纲、教师抽查三位同学读出其中心与提纲,师生共评、教师明确归纳,再次考调:写作文一定要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尽量写出好文章应用好祖国(如果学生在列提纲过程中确有困难,教师可列个提纲示范)( 20` ) 五:布置作业 :从P123页中的参考题目中挑选一个作文题,根据现在这堂课所列提纲写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是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好作文,第二课堂时完成.(3`) 六:板书设计 钟 一:中心___________ 表 1:__________ 小 二::材料 2:__________ 记 与提纲 3:____________。 6. 初一学习目标计划书作文 伴着时间的脚步,渐渐升入初中,所以,一系列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习惯都将改变,因此,制作了此学习计划书。 为的是,无论什么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刚刚步入中学,可能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进度,因此要更努力的学习初一是初中的第一个台阶,如果想要迈出扎实的第一步,那么就要把一切的精力全部都用在学习上,但是一定要快乐学习。 所以,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此目标且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定要适合自己,才可以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 1、无论哪次考试,都要保持班级前10名,年级前50名。 学习目标: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问题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好笔记,如有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问老师,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融会贯通。 2、作业认真完成,不准有一丝的马虎,如有不对的题,看看自己是不认真还是不会,如果是不认真,则下不为例;如果是不会,则即使询问老师。 3、每天要及时复习当天学完的知识,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4、每周的休息日,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要把一周学习的知识,全部总结一遍,再巩固一遍,并写出自己一周的学习心得。 5、每天要朗读40分钟英语。 6、像数学、语文、英语这样的主课,课上一定要仔细倾听老师的解析,每天都要做几道练习题,提高做题水平,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该背的内容要及时背熟,直到全部都会为止。 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样的副课,每学完1课后,要及时复习并背熟重点,再做练习,并找出不足,直到没有不会的地方为止。 8、每次测验之后,自己卷子上若有错误,老师在解析试卷时,要认真听,找出自己出错的理由,并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找出不足,增强巩固。 9、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要及时和老师讨论。 10、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有用的课外书,开阔眼界。 这是我的计划,你的呢?。 7. 怎样写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有哪些方面要注意的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你可以参照一下别人比较成功的教案.例如火星学习网上有不少这方面的教案.你可以下载后看看,并体会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8. 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执行目标及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解读新课标提出的训练体系(低年级“乐于表达”,中年级“自由表达”,高年级“学会表达”),重视情意训练,一改过去的语言训练(低年级词句训练,中年级段的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新的训练体系缺乏具体的写作内容和形式标准,训练内容泛化,缺乏序列,缺乏评价的“标尺”,教师不知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只能“跟着感觉走”。目前把两者结合,便于教师操作:一年级训练目标:1、对写话有兴趣。 2、能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训练内容:1、通过看图、影视节目、观察周围事物等,写一两句完整、通顺的话。 2、能运用阅读好生活中学过的词语造句,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 训练形式:观察写话、用词造句、仿句练习。二年级目标:1、能乐于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 2、能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3、能写留言条、请假条。 学写简单的日记。内容:1、能看图并展开想象、观察大自然和周围的事物,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 逐步向连句成段过渡。2、能用几个词语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 3、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简单的日记。 形式:看图写话、观察日记、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结合阅读练习仿写、续写。三年级目标:1、乐于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2、能写内容较具体的片段,修改明显错误的词句,小学二年级作文《小学作文教学目标》。3、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小练笔每学期30次左右,40分钟完成不少于250字的习作。 内容:1、通过观察(抓住特点)写一段内容较具体的片段。2、用一段连贯的话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50字。 3、能根据提供的词语展开想象,书写内容丰富的语段。形式:仿写练习;连句成段;修改练习;结合阅读仿写、扩写、续写练习。 四年级目标:1、能用书面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字左右。内容:1、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素材。 2、能抓住特点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并用几段连贯的话写下来。3、学写书信、便条,掌握其格式。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短文。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字左右。 形式:书信练习;修改短文;学习命题及自由作文;结合阅读进行扩写、续写练习。五年级目标: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 2、学习写简单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学写板报稿、建议书。 自拟题目,学习编写作文提纲。4、能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50字左右。内容:1、能审清题意,围绕中心选材。 2、初步掌握纪实作文及想象作文的一般规律,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培养先列提纲后作文的习惯。 3、学写板报、建议书,掌握其格式。形式:板报及建议书的练习;习作的互评互改;命题或自由作文;结合阅读进行扩写、续写练习。 六年级目标:1、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欲望。2、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 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3、能根据习作要求自主选材,编写作文提纲。 4、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学写规范、整洁。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左右。 内容:1、能围绕目标系统地搜集、整理材料。2、能进行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训练,为升入中学打好基矗3、能写简单的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做到格式正确。 4、能熟练运用常用批改符号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形式:综合练习;会议记录;命题或自由作文;文章修改。 9. 山东省初中作文公开课“如何使内容具体生动”优秀教案 山东省初中写作教学研讨会资料x0d学习方法:对比、讨论、感受、想象等x0d学习过程(调查学生,说明原因导入——有人用几句话形象地描绘出学生的现状)x0d一、引用打油诗导入x0d提起作文直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铺开本子咬笔头,写了半天没看头.还有人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说写作文时,大家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x0d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但事实上,中学生写作却是如此局面,令人尴尬.x0d二、引出学生习作,引发学生思考x0d其实,作文并不难,并不是像一些同学认为的那样恐怖.我们平时的说话、交流就是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篇大文章.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是口头作文的高手,然而为什么面对作文本却如此茫然,无话可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该怎样才能有话可说,才能使作文内容具体生动呢?下面先看一则学生习作.x0d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实在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在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x0d学生谈感受.。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有哪些

1、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2、对身边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3、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 中的教学目标是从哪四个维度论述的?

数学课程目标分成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数学学习中,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而数学思考(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则伴随在上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中学心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在当今社会,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提供处理问题的技巧。然而,近日有报道称有些中学心理课程教授的内容让人感到不安。其中一个争议点就是称被性骚扰是因为受害者的举止风骚。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让我对这样的心理教育做出了深思。首先,性骚扰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它违反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性骚扰并不取决于个人的举止风骚或衣着习惯,而是由于骚扰者的错误行为和残缺的道德观念所致。在心理教育中将性骚扰归咎于受害者的举止风骚是对受害者的指责和侮辱,更是对性骚扰行为的纵容和宽容。这样的心理教育正向错误的方向引导学生,使得社会对性骚扰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其次,性骚扰案件中的受害者通常经历了长期的恐惧和心理创伤,这些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妥善的关注和支持。心理教育应该是为了帮助受害者恢复自信和尊严,而不是将责任推给受害者。教育应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性骚扰问题,倡导尊重和公正的社会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正确的心理指导,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三,心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性别观念。了解性骚扰问题背后的根源,同时理解两性都应该受到平等尊重和保护,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性别平等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心理教育应该重视性别平等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做到性别平等、尊重他人、拒绝性骚扰。在解决这一心理教育问题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首先,学校应该对心理教育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准则。其次,培训和选拔心理教师时要注重专业技能和背景,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处理相关问题。最后,建立机制来监督和评估心理教育的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总之,中学心理课称被性骚扰是因举止风骚这样的言论是错误的,不符合社会的期待和要求。性骚扰问题需要得到正确认识和处理,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将责任推给受害者。中学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只有这样的心理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设计项目式教学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设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语言目标和非语言目标。设计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践性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在设计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将在指导下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个真实、有挑战性的项目,从而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设计项目式学习有以下特点:1、学习目标导向:设计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化。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问题导向:设计项目式学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项目中面临真实的问题,需要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和应对。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3、团队合作:设计项目式学习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学生一般会以小组形式参与项目,通过合作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跨学科综合:设计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科融合和综合应用。由于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项目中,提升综合应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5、 反思和评价:设计项目式学习重视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学生在项目完成后,通常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反思项目中的挑战和收获,从而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成长。设计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的益处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项目的实践性和挑战性,设计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2、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项目式学习注重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设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设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语言目标和非语言目标。设计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践性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在设计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将在指导下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个真实、有挑战性的项目,从而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设计项目式学习有以下特点:1、学习目标导向:设计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化。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问题导向:设计项目式学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项目中面临真实的问题,需要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和应对。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3、团队合作:设计项目式学习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学生一般会以小组形式参与项目,通过合作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跨学科综合:设计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科融合和综合应用。由于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项目中,提升综合应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5、 反思和评价:设计项目式学习重视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学生在项目完成后,通常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反思项目中的挑战和收获,从而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成长。设计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的益处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项目的实践性和挑战性,设计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2、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项目式学习注重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青蛙写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新偏旁秃宝盖。会写“雨”这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并尝试恰当地运用。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儿化音;借助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尝试恰当地运用逗号和句号。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6篇) 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复杂丰富的,又是一个可以激发教师创造性的过程,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组织和运筹教育活动,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教学目标的责任书,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篇1 为强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快转变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式,缩小学校、班级、学科之间的差距,形成全员抓质量,全力抓质量,全程抓质量的学校管理格局,根据开学初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做到学校工作有目标、教师工作有目标、学科教学有目标,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教学目标责任书。 1、每学期初,教师应根据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认真制定具体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各项措施,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实施计划,期末做好总结。 2、教师导学案要备写详细,课时要清楚,授课后要有反思。可采取单元备课模式,按实际上课,课课有教案,实行超前备课。 3、教师要按课程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改课、拖课。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板书工整,语言规范,课堂结构合理。切实做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作业布置与批阅:作业布置要精心设计,提倡面批,练习册要教师批阅。作业次数语文、数学不少于80次,英语不少于60次,品德、科学不少于20次。作文8篇,全批全改。 5、辅导:认真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 6、考试: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单元测试,及时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7、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每季度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撰写心得体会。 8、各年级分学科指标分如下: 9、根据以上教学指标对完成目标的教师进行奖励,未完成目标的进行处罚。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篇2 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同全体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内容如下: 一、师德师风目标责任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健康。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2、关心学校,处处维护学校集体荣誉,事事为学校着想,爱护公物,关心学校一草一木。认真工作,勇挑工作重担,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不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缺课、擅自调课或请人代课。不在课堂上抽烟和使用通讯工具。 3、加强自身修养,说话和气,以礼待人,尊重别人,言行举止文明,衣着整洁,大方热情接待家长来访。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方面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事事处处做学生表率。 二、教育教学教研目标责任 1、完成各种计划、总结及学校安排的资料、表册的上交整理工作;保质保量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力求有过程、有成效。 2、开全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按课程表规定的课程上课,不得擅自改变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 3、立足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规范自身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按要求超周备课,按学科特点及教研组要求完成作业量; 5、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按时按要求参加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和教研活动; 6、认真参加课题研究,做到计划、开题、过程资料、经验交流、结题、推广,资料完整; 7、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测评或相关评比。 三、安全工作目标责任 1.主动学习,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 2.注重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坚守岗位,对自己教学活动范围的学生的安全全面负责。 4.加强值班教师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发现学生进行不安全活动及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制止和教育。 四、教学质量目标责任 1、教学成绩定量目标:根据上学年各年级综合成绩制定。本学年各项目标任务务必上升15%,努力消除不达标现象。 2、教学成绩名次目标:教学成绩在全县的质检中,单科成绩不低于同组第7名。在全县的质量监测中,单科成绩不低于第15名。 五、特别说明: 凡具有以下行为之一者,本学年目标责任考核为不合格。 X年__月__日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篇3 为强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快转变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式,缩小学校、班级、学科之间的差距,形成全员抓质量,全力抓质量,全程抓质量的学校管理格局,根据开学初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做到学校工作有目标、教师工作有目标、学科教学有目标,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教学目标责任书。 1、每学期初,教师应根据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认真制定具体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各项措施,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实施计划,期末做好总结。 2、教师导学案要备写详细,课时要清楚,授课后要有反思。可采取单元备课模式,按实际上课,课课有教案,实行超前备课。 3、教师要按课程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改课、拖课。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板书工整,语言规范,课堂结构合理。切实做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作业布置与批阅:作业布置要精心设计,提倡面批,练习册要教师批阅。作业次数语文、数学不少于80次,英语不少于60次,品德、科学不少于20次。作文8篇,全批全改。 5、辅导:认真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 6、考试: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单元测试,及时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7、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每季度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撰写心得体会。 8、各年级分学科指标分如下: 9、根据以上教学指标对完成目标的教师进行奖励,未完成目标的进行处罚。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篇4 为落实县教育局教育教学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我镇各中小学要自上而下地掀起一个人人讲质量,人人求质量,人人抓质量,以质量论英雄的“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各校校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并把本学年的质量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摸、末位交流的重要依据,因此,从现在起,人人要树立危机意识,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要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镇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最大的贡献。现根据我镇教育水平的发展状况,与各中小学签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 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办学有特色。规范办学行为,按规定开足、开全课程,不办重点班,不补课。 2、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完善并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每月要有具体的检查考评月报记录,检查记录应包括成绩、问题、整改措施等,要加强检查视导的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 3、坚持运用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坚持优化课堂提高课效,重视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评价的基本环节要按照要求并落实好,相关材料存档。 4、转变学校领导工作作风,学校领导要带主课,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研究指导,详细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经常听课、评课、兼课,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5、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作业习惯,抓实必要地学生训练与作业,保证走读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作业,双休日及节日有适当训练量,并认真加以检查和讲解;每个单元要搞检测过关,夯实基础,查漏补缺,继续完善配培优辅困工作。 6、学校要扎实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活动,人人参与,记录真实。校长带头示范,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讲两节示范或优质或公开课。 7、深入推进校本研训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要通过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学反思、教与叙事等途径,认真开展基本功训练、读书学习、计算机应用、远程资源应用,课题研究等活动,有详细真是的研训活动记录和教师档案。 8、学校要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各种教育教学档案资料按时收集、整理,管理做到规范、齐全。 9、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科学制定课堂研究的实施计划,注重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强调课题研究活动与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的实效性。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师四优竞赛评选活动。 10、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开展校内学科竞赛活动,措施到位,辅导得力,效果突出。 11、坚持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对学校进行共正合理的评价。 12、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有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和安全规则,电教和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并逐一落实。 13、支持教师进修提高,有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并能得到实施。 14、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尊重学生人格,举止文明得体,密切家校联系,为人师表,讲究诚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5、学校有完善的控辍措施,小学没有辍学现象,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有详实的学生流动记录。 16、有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制度,培优补差计划注重实效,落实到位。 17、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和校内竞赛,加强对竞赛的辅导与管理,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18、学校严格学籍管理,有完善的入学、转学、休学和借读制度,学籍档案资料规范完善。 19、有学生请假、销假制度,发现学生未到校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20、重视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实多样,学生的素质报告书和学籍档案要按照规定要求填写,每期要有两次德育评估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实行多元化。 二、教学质量管理 全镇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是: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所有学生的终身发展,指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学生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致力于培养适应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优秀学生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全镇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的具体目标是: ⑴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9%以上; ⑵中小学参加各类竞赛、抽测以及各类评比均达到全县前五名; ⑶中考升重点高中人数要完成教育局下达指标,中考综合积分骆驼坳中学要进入全县中学前七位,严家坳中学进入全县前八名; ⑷按实考人数计算,骆驼坳中学的普高上线率要进入全县前六位,严家坳中学的普高上线率要进入全县前七名,全镇上普高人数比例要保持全县前三名; ⑸教育局和教研室对初中和小学的每年综合考核积分排名:骆驼坳中心小学要进入前六名,片中心小学要进入前八名,骆驼坳中学要进入前八名,严家坳中学要进入前九名。 三、奖惩办法 21、镇内小学统考科目积分奖惩名次的确定: 小学统考科目的实行按学期进行奖惩,每个年级奖惩名次按照当期该科目的参加考试的班数确定――班数在8个(含8个)以上的奖前三名,罚后三名;班数在8个以下5个以上的奖前二名,罚后二名;班数在5个(含5个)以下的奖前一、二名,罚后一名。 22、全县小学综合积分名次奖励:进入全县乡镇中心小学前六名的依据名次自高至低奖励600至100元,在全县乡镇中心小学后五名的依据名次自低至高罚100至600元. 23、小学统考科目积分奖惩金额的确定: 获前三名(或前二名或前一名)的按照名次自高至低分别奖150元、100元、50元;居后三名(或后二名或后一名)的按照名次的自低至高分别惩150元、100元、50元;奖金由中心学校在全镇小学中按照学生数统筹,各学校最后所得奖(罚)金额=各校所得奖金-各校所罚金额-各校统筹金额。各校统筹金额=当期(全镇所奖金额-所罚金额)÷当期人数×各校参考人数。 24、复式教学办成绩的计算: 班复式班按照复式程度的多少计算班数,属于复式班的奖励金额按照上述标准执行,惩罚金额减半执行。若后三名科目考试积分与顺数第一名积分小于5分的则惩罚金额减半执行,若后三名科目考试积分与顺数第一名积分小于3分的不予惩罚。学前班和一年级复式的按照一年级一个程度计算。 25、中考完成重点高中人数奖惩: 按照县教育局分配到学校的重点高中录取指标数,各学校完成分配的指标数每个指标奖励50元,每下差1人惩100元。 26、中考综合积分排名奖惩: 骆驼坳中学进入全县乡镇中学前七名的奖励1000元,在此基础上每上升一个名次加奖200元;骆驼坳中学在全县乡镇中学排名后八名的,倒数第一名惩1000元,倒数第二名惩900元;依此类推。 严家坳中学进入全县乡镇中学前八名的奖励1000元,在此基础上每上升一个名次加奖200元;严家坳中学在全县乡镇中学排名后七名的,倒数第一名惩1000元,倒数第二名惩900元;依此类推。 两所中学20__年的中考综合积分排名在20__年的基础上,每上升一个名次奖200元,每下降一个名次惩200元。 27、中考单科名次排名奖惩: 在进入全县前五名的,按照所排名次的前后分别奖励500至100元;单科名次在全县后八名的,按照所排名次的前后分别惩100至500元。单科成绩在全县后三名的(多人任教的学科取名次为后二分之一的任课教师)直接进入末位交流候选对象。 28、全县中小学统考或是抽考积分排名奖惩: 进入全县前六名的按照所排名次的前后分别奖励1000至500元,进入后五名的按照所排名次的前后分别惩500至1000元。单科成绩在全县后四名的(多人任教的学科取名次为后二分之一的任课教师)直接进入末位交流候选对象。 29、全县大型活动或竞赛排名奖惩: 在全县大型活动或竞赛中,获得全县前六名的按名次的高低分别奖励600至100元,进入后五名的按名次的高低分别惩100至500元。 30、关于普教股和教研室对初中和小学的年度综合考核积分排名的奖惩: 在普教股和教研室每年末对初中和小学的年度综合考核积分排名进入全县乡镇初中前六名的按名次的高低分别奖励600至100元,进入后六名的按名次的高低分别惩100至600元。小学的奖惩按照中心学校管理方案执行。 31、教学质量实行七挂钩: 实行教学质量与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师德师风考核、各类模范评比、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或名师评选)、干部考核提拔使用、教师转段转岗交流等七个方面挂钩,具体规定见局下发的相关文件和详细要求,其中下列情况的一律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县和镇模范、三级和四级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不得提拔使用: ⑴小学全镇统考学年平均积分排名居所该学科后三分之一的; ⑵初中全县统考科目积分居乡镇后六名的或初中全县统考科目积分居学校后三名的; ⑶中考综合积分、普高上线率未达到全县乡镇初中前10名或未完成教育局分解的重点高中指标达10%以上的,校长、分管副校长、分管责任人一律不得评模评优 各初中统考科目的奖惩标准由各学校在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自行制定。 32、对校长的考核奖惩: 对学校管理工作综合考核的奖惩,每期初中只奖获第一名的校长个人200元,对中考特别突出的奖励另外加奖100至1000元,小学奖励获第一名校长个人200元、获第二名奖励校长个人150元个人。对连续两学期考试、考核排在末位的学校校长、主任要进行诫勉谈话; 对连续两年考试、考核排在末位的、且与倒数第二的积分相差10分的校长、主任学校校长要予以免职。对连续两次考试、考核排在末两位的教师要进行黄牌警告,并确定为末位交流、转岗转段、外出支教的候选对象。 32、所发奖金按照初中学生数在初中学生公用经费中进行统筹。 骆驼坳镇中心学校骆驼坳镇______学 校长:高学敏校长:_____ 二〇__年x月二十日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全面完成县下达的教育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甘棠镇人民政府与甘棠镇教育管理中心签定20__年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学前教育。完成375的学前教育招生任务,其中幼儿园招生195人,学前班招生180人;学前教育毛入学(园)率达到72.5%。配合镇政府和县教育局做好新建幼儿园的相关工作。 二、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小学毕业生整班交接到初中学校就读,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5%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89.4%以上。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争取甘棠中学寄宿率达65%以上。 三、高中阶段教育。输送225人到中职学校就读(含社会人员、转业军人等),216人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8%以上。 四、特殊教育。加强“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完成随班就读20人,其中新招生3人,“三残”儿童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五、队伍建设。根据本镇教育发展实际,认真组织教师参加 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对支教教师、特岗教师的管理。 六、工程建设。科学合理高水平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20__-20__年),完成甘棠中学、甘棠小学、礼贤小学的“一校一图一本”规划编制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甘棠中心幼儿园教育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甘棠中学、甘棠小学、礼贤小学三所学校共计108套教师公租房、甘棠小学学生宿舍等教育工程项目。 七、安全。认真落实对全镇15所中小学(园)安全工作的督导指导责任。切实开展以“三防”为主的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坚持开展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矛盾化解工作,制定各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监管,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八、招生考试。认真组织普通班学业水平测试,做好试卷的保密,严格考风考纪。发放一、七年级新生入学通知书,加强对甘棠中学、礼贤小学初中部中考的监督管理,严禁出现失职或违纪违规行为,实行平安考试和公平招生。 教学目标的责任书精选篇6 为落实凉州区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执行《凉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苏局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我学校要自上而下地掀起一个人人讲质量,人人求质量,人人抓质量的“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因此,从现在起,人人要树立危机意识,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要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最大的贡献。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 一、教育教学教研目标 1、做好学科教育教学计划总结工作,并根据计划保质保量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各项工作力求有过程、有成效; 2、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部门安排的资料、表册的上交整理工作; 3、按时按要求参加校内外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和教研活动; 4、按教导处要求认真备课,按学科特点及教导处要求完成作业量; 5、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任务; 6、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 7、教师的教学业绩与学生考试结果挂勾。以教育局组织的考试为依据,如因教学能力太差,学生成绩不能提高,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本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8、担任教研组长的教师,应随时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专业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教师队伍,并经常开展教学研究和备课、作业检查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教师个人承诺: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把个性、特长的发展同全面发展对立起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享受优良的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实施“参与式”教学,用激励的语言或方式对学生做出积极的综合评价;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争当创新型的教师。 2、严谨笃学,按《教学常规管理条例》认真备课备课,不照抄、照搬备课用书的教案,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及新课改要求编写教案,写出教学后记和反思;不重复使用旧教案,不无教案进课堂随心所欲上课。 3、热爱学生,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作业量,并精心组织日常考试和设计作业。按常规管理要求认真批改作业,不请学生代改试卷、作业;不用作业惩罚学生,不歧视、驱赶学困生,不谩骂、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依法保障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在紧急时刻坚持“学生为先”的原则。 4、遵章守纪,教师必须预备铃前到达教室,准时上课、下课、不拖课,不私自调课,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5、严格执行作息时间。 6、认真学习新《新课程标准》,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自觉参加校本培训,并按要求写出学习心得和教学典型个案。 7、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教学中熟练运用。 8、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实践活动,做到一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主评一节公开课、编写一份最佳教案、撰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听课15节以上,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同时做好年轻教师传帮带工作。 9、抓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及热爱集体的文明行为习惯,做好学生巩固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 10、敬业奉献,服从学校分配,乐意接受各项任务;不搞有偿家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义务无偿辅导。 11、廉洁从教,不以任何名义替书商等商贩宣传、暗示推销图书资料及其他产品;不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学习资料、教辅读物和自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 12、为人师表,教师个人仪表整洁、大方,不穿戴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服饰;不在教室或学生面前吸烟、喝酒,不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教师不无故中途离开课堂,不在上课时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13、按“联校联生、强教为民”的要求,做好学困生、特困生的帮扶工作,按计划填好帮扶记载、收集好有关帮扶资料。 三、奖励与处罚: 1、奖励:按照《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规定,学年考试成绩综合测评对班级单科进入全区同层次学校前三名的教师进行表彰,并分别记一、二、三等奖;(依据教育局的奖励,学校按相关要求全部分解到学科人头进行奖励,同时在评优评先和晋级时优先考虑)。 2、处罚:成绩综合测评没有进入学校下达的目标,校长对任课教师进行戒免谈话。班级单科成绩在全区同层次学校处于后三名,该科教师应主动找主管教学领导谈话,在质量分析会上说明原因,并要写出书面分析材料。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责任双方各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对于认真履行承诺的教师,学校在评优评先、职称和岗位竞聘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违反责任书规定内容的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由上级依法追究责任。 X年__月__日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的名言

1、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2、我达到目标的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3、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武者小路实笃4、做女人,可以让人初觉不好看,久处却耐看;可以傻点,但脾气要好点;可以学识少些,但多少要读些书;可以笨嘴拙舌,但要懂得倾听和理解;可以去依赖某人,但离开他能够独立;可以目光短浅些,但一定要有目标和方向;可以置身浊世,但一定要心地善良,这是女人最美的通行证。5、在风险投资与投机中,战略与战术的完美结合是一门投资的艺术:战略解决方向与时间跨度的问题,战术解决量化的目标与进出时点的问题。6、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卡内基7、在我的目标为达到之前,我的奋斗不会停止,因为,我的生命没有完结,大家,不要忘记,你的目标没有达到,所以你们的奋斗请不要终止,我们要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加油,没有什么事是做不了的。8、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德歌德9、培养意志是我们生存的目标。 爱献生10、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 贝弗里奇11、(企业家的主要失败原因)一是没有把目标想清楚。

论文:初中历史如何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节课要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教学方式?然后再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大致情况,如学习能力,操作能力。从中分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那些困难?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二、确定主题,把握重点。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技能目标基本是固定的,但教学主题却是可变的。我们在确定或选择教学主题时,要把握其中的教学重点,抓住这个关键性的知识点,围绕主题进行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完成主题任务,在任务中去体验和操作关键性的知识点,即教学重点。三、以旧引新,突破难点。任何新知识新操作技术的学习,都是基于原有知识结构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特别是对一些难点部分,要做到有层次感,可将其分解成若干分小活动,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引导,步步为营,逐步提升,从而帮助学生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构建新知的目的。

如何科学制定表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导航仪、风向标。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过程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则影响教学的有效目标。在近期我校举行的“教坛新星”评选活动中,笔者发现每一位教师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解得知,教师备教学目标的习惯是照抄教参,不假思索。他们觉得教参就是标准,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成了摆设,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注重在内容上斟酌,反复在人文性上思量,而缺乏语言训练、能力提升的意识和行为,当然教学效果就不明显。通过认真阅读新课标,笔者认为有效制定教学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度、明确1.要善于根据年段要求灵活设计教学目标。新课标对小学几个学段“阅读”目标的规定是: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的意思;第三学段,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不能随意改变。2.根据不同年级要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比如:新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默读”目标的规定就是逐步提升的。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随之改变。二、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再仔细查看教师的教案目标制定,几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整篇课文的教学总目标。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并没有制定,还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开来设计。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怎么能够做到具体有效呢?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体到每一课时的教学中去,但不能割裂开来设计。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比如:一位教师设计的《白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体会白杨树的特点。(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显而易见,此目标缺少了“过程与方法”的表述。白杨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写出白杨特点的?作者写白杨的特点目的是写什么?教师要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模仿、表达?如何将目标具体化?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来这样表述:(1)识字学词,读准生字的字音,正确书写字词(重点关注“陷”的笔顺和“疆”与“僵”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区分“辨别”与“辩别”用法的不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在读、背中感悟白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3)感悟作者笔下白杨的特点,通过仿写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这样的描述使得教学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它不仅关注了文本的理解,还关注了文体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教法与学法。三、目标的制定要凸显语文本色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培养和锻炼,关键是必须讲究学习知识的方式。教师要经常这样想:“我通过这个例子要教给学生什么?”那就是要教会学生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处在信息社会,人类在努力改善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必须善于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怎样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学法指导很重要。比如:讲解《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雪中送炭”,就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在文本中就是指志愿军战士和敌人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没有吃到任何东西,饥饿难耐的困境。再引导学生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敌人的炮火,穿过硝烟,把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战士们吃。学生便很容易理解“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困难急需帮助时给予的帮助”这一层比喻义。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能举一反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总之,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要学会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及实教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有效制定,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2。所谓“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思想情感,这样就快速理解课文内容,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激发学生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和领略迷人景色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总之,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先出示。我就着重抓住第一、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写等方面的技能,如目标描述笼统,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从而内化为内部言语;对学生来说,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三,以前的我为了达到课标要求和应付考试就面面俱到。例如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要注重难点,有三个训练重点,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记流水帐。这句话,训练重点有三条。第六、选择教学媒体;凡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过关、训练。”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篇课文,并且立足于课内完成。文本有什么特点,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接着让学生自己选话题自己写、姿态等方面去说,要充分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性,应该指导学生读得琅琅上口。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一是了解内容,要注重重点。制定教学目标,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依据目标,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那就是对学情的把握,积累优美词句,而许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多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难点、同步的特点,有的甚至一窍不通,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运用、颜色、句,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审美情趣,我是让学生去发现这两段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掌握总分这种写作手法, 关照课标落点,教学效果甚微,讲得透彻、教学内容、多写,孩子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而后用简明的、词,就会成为学习新内容的障碍、目标、落实教学目标呢;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调整教学的疏密和速度,可以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发展智力,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准确确定;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文章的第2,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接着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夏,促进全面发展教学信息,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手段、充分感知总分结构的写作方法。经过新课改以及教学实践,为转化为书面语言和口语作积累,对教师来说、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是这个道理,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春天这一段让学生不但理解内容,掌握反馈信息。第四,教师必须要随时了解我们的孩子从何处起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中,语调抑扬、写,两者协调,继而就会出现更大和更多的失误、条分缕析的、二条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如果这些方面的失误没有及时诊断出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为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一,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应该按不同的要求复述,学生就很快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还要充分考虑课标的落脚点,反馈信息可以强化追求目标的意识、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第三,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结果重点没有落实,深入挖掘、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并在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没有及时进行矫正,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各种口头或书面的语言练习,并且要着眼于学法:1;凡是要求复述的篇目;凡是要求练习的篇目,必须在每课的教学中体现?所以、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缺少标准和层次,它既是重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说,更要备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从花的种类,很快就掌握了此训练难点。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因为本学期一个主要的内容是写景作文,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和陶冶情操,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在目标实施过程中, 关涉学习起点,尤其是反馈信息。制订教学目标,而且掌握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第五,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如果把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比做一次长长的旅行的话,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应当紧扣语言。接着我还指导学生这样的一段话,攻破难点、体会用词的准确, 关注文本特点、读,突出训练,又能运用语言?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读,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可教的东西很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方法?他们将继续往哪个地方前进,既能积累语言?他们在总体到达了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自主,也耗费了很多时间。每篇讲读课文。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学生一看就明了。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那么、思维品质、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听,即突破口,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秋、多想,我们要对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就形成了学习新内容时更大和更多的障碍。其中的第三条就是难点。如此恶性循环:“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凡是要求侧重熟读的篇目。 特定的教学目标只有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的教法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第二、复述课文,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弄明白、道德品格,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认识到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语言积累。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但是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练习写作。“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公园里百花盛开。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西沙群岛。备课的时候、议,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的表象,每一节课都可以腾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去扩展阅读、策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譬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对于这个问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6自然段正是实施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为了这个目的,进行矫正性教学。到底哪些才算是难点呢,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诸如字,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为描写美景所用的总分结构手法。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使静态的书面语言“活化”起来。目标教学理论认为,感受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老师指导点拨。3。那么。原有的失误和新失误累积起来,找准突破口,体现为学而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差生的出现大多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失误和累积造成的.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冬三个自然段。第七、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课标是一个标杆,到了再也不能学习新内容的阶段、讲,字字清晰

如何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落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语文课程制定的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着力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将相和》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此时,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献计献策,互相帮助。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理解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老师仍然追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则齐答:“对。”由此可见,只有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饿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三、注重课堂评价美国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他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可见,课堂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用它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问:“诸葛亮向鲁肃‘借箭"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大多数学生认为: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没有聪明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预见大雾,预知曹操不敢出战,这确实高明,但借船不算,因为大家都知道鲁肃诚实,不打小报告,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学生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一时难分高下,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入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而是巧妙地做出这样的评价:“‘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因此,大家讲的都有道理,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能与众不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真了不起!”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总会有许多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可见,在课堂评价中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四、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做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如学习肖复兴写的《荔枝》、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歌颂父母的课文时,则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学习《鲁本的秘密》等孩子关爱父母的课文时,则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何爱父母的。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再如有的教师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后,布置学生开展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扩大了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范围,新课标所要求的对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目标,能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1. 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在哪里 老师就概括出:咸、悉、并、俱等.再比如在解释这个“毋”字的时候,用了中国造字法讲解了“毋”的来由,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汇的理解.由这节课,我最感兴趣的不是教学手段,而是王惕老师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定位,她认为文言文教学目标应侧重在文言词汇的积累,而不是文章表现出的主题内容.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首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定位是学生能读懂浅近的文言文,学会用词典查闻言词汇,注重工具性.虽然也提倡新的文言文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但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之所以让我们头疼,原因无非是文字深奥难懂,佶屈聱牙,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在教授文言文中,先解决读懂的问题.其次,从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来看.也许有人马上会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真的要问一句:我们到底要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呢?我们不能大而化之认为继承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等等,其实初中的文言文大都是小故事类型的,比如《孙权劝学》等反映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的,学生在读懂课文后一般都能马上概括出来的.所以,我认为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知文言词汇的魅力,它的遣词造句,它的言简意赅,它的朗朗上口,对语言美的体会就是通过反复朗读和词汇积累来完成的.当然,一般之外必有特殊,并不是全部文言文都是如此,一些经典如《桃花源记》、《愚公移山》的文章也是需要对内涵进行分析理解的.最后,我们之所以无法突破文言文教学中的文与艺之争,最主要的还是突破不了中国古代“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文章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只是手段,主题才是关键,于是无论是文学性文体、实用性文体还是文言文,我们都在强调文章的人文性.这其实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语文课总在重复着那几个简单的人生道理,那么离思想政治课不远了.因为,我们在对待不同文体的时候应该采取西方的一句俗语: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当然,注重朗读和词汇的积累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干巴巴告知某个词的意思.这一点可惜向王惕老师学习的,让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枯燥的文言词汇有趣起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 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在哪里 首先,在教授文言文中。 这一点可惜向王惕老师学习的,佶屈聱牙,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并,我们在对待不同文体的时候应该采取西方的一句俗语、实用性文体还是文言文,我们都在强调文章的人文性、《愚公移山》的文章也是需要对内涵进行分析理解的,注重朗读和词汇的积累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干巴巴告知某个词的意思,让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枯燥的文言词汇有趣起来,我最感兴趣的不是教学手段,而是王惕老师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定位,她认为文言文教学目标应侧重在文言词汇的积累,而不是文章表现出的主题内容。 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注重工具性:咸: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但是真的要问一句:我们到底要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呢、悉,但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之所以让我们头疼,一些经典如《桃花源记》。 这其实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语文课总在重复着那几个简单的人生道理,那么离思想政治课不远了。因为?我们不能大而化之认为继承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等等,其实初中的文言文大都是小故事类型的,比如《孙权劝学》等反映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的,学生在读懂课文后一般都能马上概括出来的。 所以,主题才是关键,于是无论是文学性文体,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定位是学生能读懂浅近的文言文,学会用词典查闻言词汇,一般之外必有特殊,并不是全部文言文都是如此,认为文章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只是手段,先解决读懂的问题。 其次,从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来看。 也许有人马上会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俱等。再比如在解释这个“毋”字的时候,用了中国造字法讲解了“毋”的来由,最主要的还是突破不了中国古代“文以载道”的思想,它的言简意赅,它的朗朗上口,我们之所以无法突破文言文教学中的文与艺之争。 最后,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汇的理解。由这节课。 当然,我认为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知文言词汇的魅力,它的遣词造句,原因无非是文字深奥难懂。虽然也提倡新的文言文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老师就概括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语言美的体会就是通过反复朗读和词汇积累来完成的。 当然。 3. 如何设立中学文言文教学目标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这既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对暂时后进的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用满腔挚爱和热忱,营造出祥和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置身于教师的期望之中,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说明,师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起后进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4.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从哪些方面设计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 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 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读郑逸农《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有感江苏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张法庄培养语文人而非其他人,一语中的,道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 回观我们现实的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存有三化倾向,即目标泛化、目标狭隘化、目标随意化。这些倾向不但没有得到有力的扭转,相反还得到了不该有的鼓励。 三化与培养语文人的目标相去甚远。语文人的核心特征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课标》初中段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等内容。 即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亦即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我们的培养目标就非常明确了: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如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如求真、质疑、探究、创新的品质等)。 再看看现实的目标三化:目标泛化:语文地位被拔高,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什么都进来了。如教学《母狼的智慧》、《明天不封阳台》、《都市精灵》等,花大力气拓展人与自然地和谐问题,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这样的语文课,只是关注了语文素养中非功用性的一面,还不是全部,却忽视了功用性的一面,脚踏实地不足。 目标狭隘化:与泛化相反,只是关注功用性,仅仅指向考试,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培养的是语文考试人,所以常常看到是语文阅读教学练习化。 短期来看效率极高,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极其有害,智商高了而情商没了。学生不喜欢语文的语言即在此:汉语言的优雅与美丽、文章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滋养不见了。 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呢?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人,能不会考语文?语文素养本身就包含了应试的素养和技能,特别是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越来越接近于考查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了。目标随意化: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这种表现最为明显,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执教,教学目标相差甚远,缺少客观的统一标准。 非常随意,简言之:语文就是随意。其实想想我们的俗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可明白:可以各显神通,但终究是过海,而不是登山、飞天。 就如从东海去北京,可以选择汽车、火车、飞机,但最终的目的地是北京,而不是南京或东京。坐飞机耗时最短到了东京那也是无效的。 回到原点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原点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各类阅读文本的教学目标都在《标准》中,并有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因此,教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确定是哪一类型的文本,然后看看课程标准对这类文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如:《背影》是文学类文本。《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是科技作品类文本。 《论美》是议论类文本。《登高》是古代诗词类文本。 《捕蛇者说》是文言文类文本,又是议论类文本。如果老师们都能认认真真地按照课程标准去做,就不会千篇一律,而是各有所需,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了。 相信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算是有效,培养语文人的终极目标才会越来越近。 6.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初中英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句型操练比赛,看哪个组问得多,答的正确.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思想技能都达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的程度.本单元的内容有所学过的重点句型、语法现象、所有学过的音标以及少量的新单词教98课时,可利用图片、实物或表格的形式,重点操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谈论喜好和厌恶,围绕这一交际功能项目,通过动词like在一般现在时中的各种句型变化,特别是单数第三人称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的变化及其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很自然地向学生介绍。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 7. 如何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一、紧扣教材,理清教学内容.紧扣教材,要明确教材写了什么内容,也就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脱离教材,我们的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读教材,要做到六个字——通读、精读、熟读.通读把握教材中单元、课、框、目之间的内在关系.精读——研读教材,把握本内容的重难点.熟读——准确而熟练地教学内容.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确定教学目标,一要注重重点.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以前的我为了达到课标要求和应付考试就一味求全,惟恐遗漏了其中之一,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我觉得这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二要注重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三是要注重内容,所谓“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只有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注重教学内容不仅注重课文内容,更注重拓展阅读内容.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对内容的理解,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清贫》教材分析:本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在狱中写下的.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 *** 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内容浅显,写法突出.文章通过对国民党兵士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国民党兵士的贪婪;通过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的对比,衬托了方志敏的清贫.第九段是补叙,补充叙述了方志敏的清贫.所以本着“用教材教”的原则,本文除了通过品析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方志敏的崇高品质,还要渗透人物的细节描写、对比、补叙等写法.文章中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的对话是训练朗读的很好的素材.所以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同志的高尚品质.2、初步领会文章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二、结合课标,明确教学的范围和程度.《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最高理想和终点站,而教学目标是实现最高理想过程中的共同理想和驿站.我们要充分解读课标,从而明确所讲内容要达到的范围和程度,否则,我们教学时要么信马由缰,要么钻进死胡同,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深不符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要抓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交流,即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比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作家冯骥才借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的森林这样的一个异域风情.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情感》.同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约翰u2022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包含深情的文字抒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共9个自然段,通过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第5条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根据课标要求确定为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初步知道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知道什么是描写,初步了解议论和抒情的作用”.三、深入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制定出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比如《清贫》一课,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是小学的高段学生,要和初中接轨,不能只像低、中年级的学生说说、读读;应该有学法和写法方面的指导.但是必定是小学,还和初中有区别,所以目标定位“初步领会”.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探索的问题还很多,本文只是从确定教学目标这一角度略陈己见,权作抛砖之玉,向各位同行们求教.。 8. 怎样写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有哪些方面要注意的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你可以参照一下别人比较成功的教案.例如火星学习网上有不少这方面的教案.你可以下载后看看,并体会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教学目标维度有什么新的要求?

新课标还是明确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何确定单篇课文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如同罗盘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语文教学目标的阐述也主宾混淆,用语含混,在现实教学中难以切实执行。目标的设定既然已经缺乏科学的根据,目标的阐述又含混不清,这样的教学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状态,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前语文教学界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阐述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从学习需要的分析开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去调查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和学习风格,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再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阐述教学目标,并付之教与学的实践。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呈现如下模式:(本文只涉及目标的设定和阐述)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生特征指影响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生理、心理准备,以及诸如智力才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下面是初中语文教案中的一个案例。(本文所用教学目标的例子均选自《新课程教学设计语文》,王德俊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敬畏生命》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2、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中心思想;3、 品位含义深刻的语句;4、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这个教学目标,如果抽去第四条内容,剩下的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课文。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反映着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对学生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的认真分析。首先,教案所设定的总的教学目标,没有衡量学生现有知识状况与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仅仅依一种课堂模式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诸如默读习惯、归纳中心的原有能力。不分析学习需要,就难免在课堂上做重复工作,甚至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既然理清思路、归纳中心是初一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能力,就应该认真分析掌握这些能力还需要哪些先决技能,切实进行学习内容分析,授人以渔。最后,《敬畏生命》中有些语句谈到了深刻的生命体验,初一学生的生活经验、反观自身的能力等一系列学生特征,能否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语句,恐怕需要教师做一些铺垫和引导,笼统地说一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必然使教学目标落空。 (二)、缺乏当代学习论的理论指导,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学习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众多的学习论流派中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进而又发展为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导当代语文教学的强大武器。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目前语文教学界的确也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提问、讨论和学生动手检索资料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对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论认识,常常使教学误入“满堂问”的境地。有时候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得很热烈,客观上却无的放失,教学效果贫乏。究其根源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真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外部环境、设备、信息等因素的辅助功能,在客观上不是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是走了形式。更坏的情况则是有些教师从经验出发,完全走向了演绎结论、灌输观念的“填鸭式”教学境地。例如:例1、《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例2、《最后一课》教学目标之一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抓紧时间学好功课。《大自然的语言》是初中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与学生所学过的课文有明显不同,完全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找出此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由此可见,对于目标,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探究去实现。目标虽一样,但实现的途径却大相径庭。前者是不注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填鸭”,后者则是学生自己参与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例2的情感目标,实为教师灌输的内容,而非学生学习此文产生的情感升华。因而也不是建构,而只是“填鸭”。由此可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执导下,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注重内外因素的结合去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缺乏理论指导的学生活动往往会走向形式主义,不注重学生活动就只能局限在灌输教学的低级状态。(三)、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的盲目性。为了强调“教是为了学、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宗旨,教学目标阐述中必须用学习目标代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下面分析两例不当的阐述方法;例1、《春》的教学目标设计1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2培养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能力,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例2、《中国石拱桥》的教学目标设计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案例1的第一条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主宾清晰,后两条的行为主题全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它们只表明了教师的教育意图,而不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表述。案理在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是一般笼统的语言,“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中的“理解”可能是指:(1)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含义;(2)能根据课文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3)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来造句。还有“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怎样才算是“整体感知”而非“部分感知”?还有“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如何知道学生是否“了解”?这些都是模糊不清、无法测定的,因此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清晰,才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针对以上提到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和阐述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途径,供同行参考:(一)、切实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依此制定教学目标,反对经验主义。1学习需要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状态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构成了总的教学目标。2学习内容即为了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这里要特别注意分析学生的先决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操作过程。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教学起点过高,补足知识结构,适应建构知识的心理机制。3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初始技能、学习兴趣及相关的经验、动机、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切实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理论的指导下严密地进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起点。(二)、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钻研流派众多的学习理论,用理论武器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才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避免使课堂教学走入灌输或发问的极端。(三)、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④,使教学目标的阐述利于教师的授课和检测,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自测。 现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它第一次把教学设计上升到了技术的高度,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有力武器。教育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但首先应该是一种技术。只有把教学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纳入科学的轨道,才有可能在规律中寻求艺术,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任何理论只有付之实践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但愿笔者以此理论为依据分析教学现状的尝试对人对己能有一点启发。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该怎么写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收藏(5篇)

  岁月如梭,上学期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按照校领导的通知,需要我们大致拟制好初中生物下半年工作计划了,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阶段性目标的战略实施方法。有没有好的初中生物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呢?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篇1】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 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出国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通过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讲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动物的行为好运动、健康地生活。   三、常规落实:   1、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做到步聚齐全、层次分明、先周备课、节节备课、数量充足。逐步探索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备课标。生物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理念,以便指导日常的教学。   (2)备教材。在掌握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通读全册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掌握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分析把握好重点、难点。   (3)备习题。对要求学生做的练习题、作业题,都要认真设置。实验实习的拟定教具,课前要实习操作,掌握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实习效果。   (4)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切实按照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进度、深度和教学方法。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能水平、学习习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准确地预见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准备相应的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把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5)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组织教材,围绕重点,确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易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要认真研究技能形成与训练教学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还要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重点,并准备好各种教学课件、直观教具、实验器材、仪器设备等。   (6)备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不但在于教,而更在于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因素,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思考和探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终身受益的东西----学习方法。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本学期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和要求,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实际出发,灵活的围绕教学目的组织教学,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实现教学的化。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3、作业与辅导:作业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布置作业,认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作业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作业难度适宜、份量适当。作业内容能找准关键,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要指导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检查、批改作业,做到快收、快批、快发、快评。作业批改以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作业可采用全批全改、重点批改、当面批改、相互检查批改、小组(或全班)交流等形式,讲求实效。在批改作业时有错要标记,批语体现鼓励性原则,富有激励作用和指导意义,每次都署批改日期。   单元检测讲评后要补做满分卷。每次单元检测卷都要再收起来集中存放,到阶段复习的时候再发给学生作为重要的复习资料。   五、教研工作:   1、及时进行业务学习,并发至自己的博客。   2、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学习,努力丰富自己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平和课堂效果。   3、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科研活动,争取能发表1~2篇教学论文。   4、教学反思要做到及时,真实,实效,准确地反馈教学中的收获与不足,以期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每周发布一个精品教学案例。   5、学困生转化工作。学期初定出名单和措施,学期末对转化结果作出反思。本学期至少转化好一名学困生。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篇3】   一、学情分析:   我担任初二(XX、XX、XX、XX)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通过上半年的教学,我想学生已适应了课改的新教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可以,成绩较好。XX班是全年级的第一名。XX班相对来说差一些,有一部分学生的而成绩较差。要想提高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本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   三、确定发展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掌握;   2、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原因;   3、认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目的任务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随时和学生交流。   五、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目标的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重量。   4、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5、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6、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7、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9、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0、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   六、提出本学期学生学习常规要求;   1、课前10分钟预习。   2、课堂上积极发言。   3、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七、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对比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方面已经得到训练,教材在讨论探究思路这一环节不再像八年级上册那样提供模拟讨论的情景。   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并且初二为了迎接会考还要在完成本学期新课的前提下,还要复习(七年级下册)的课本,之后还要对初中的全部生物内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20周,初一、初二每周3课时。由于初二会考时间提前到五月二十几号,所以初二必须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课学习以及完成《七年级下册》复习。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范文【篇5】   根据上级行政部门及业务部门的总体工作思路,制定本学科生物工作计划,不断加强日常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使我市生物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常规工作:   积极推进初中生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深入、持续地发展,加强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各校教研组的建设,使我市生物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的学习、研究和交流   结合教材的研究,特别是开学初的苏教版教材的新一轮培训要求进行落实。力求使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能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课程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做好七、八年级教材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工作。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课题开展的整合的研究   整合的研究,在XXX年省中期课题验收基础上,不断总结前期工作成绩及出现的问题,针对课题的要求不断完善、加强课题管理。   3、做好初中八年级结业考试工作   结合上级行政部门要求,做好八年级学生的生物的、复习指导工作,与学校骨干教师研究XXXX年生物复习的指导与考试评价。   研究如何在纸笔测试中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真正反映新课标在学生身上体现。切实做好八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   4、加强教研中心组和课改基地校建设,深化校本教研   探讨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提升我县初中课改的水平,以期形成个人、教研组和我市生物教学新模式和特色。以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建立校—县—州的三级教研网络,以丰富、有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5、加强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   探索开发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做好规划,避免重复,共建共享,要求每位教师尽可能做一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件,(要求作品符合课改的要求,立足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等)。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服务,并就如何科学配置、充分利用和进一步开发丰富生物课程资源,   如何协调校际生物课程资源交流互补和共享利用,如何加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的研究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重点工作   1、对初中申报的课改专题进行定期调研、检查。召开课改专题研究会。   2、开展示范课、研讨课等展示交流活动,推动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用课改理念指导和实施教学。   3、加强教师生物专业基本功培训和提高。新课改以来,教师的基本功进行重新定位,如: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功;   协作互助教学基本功;科学科研基本功;教学评价的基本功等。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不断学习与提高,要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基本功的学习中去。制定可行的培训和操作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推进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发挥其教学价值,为生物课堂教学服务。   三、其他工作:   外出学习、考察。听评课、调研,考试复习、命题等

怎样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目标

当知识和人的智慧和能力结合在一起时,方能成为能力。美术给了我们形象思维的能力,美术给了我们整体思考问题的能力,美术给了我们整体把握表现空间的能力。新课改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目标是间接性、指导性、弹性的“规范”,以学生为主。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把培养学生创造性、发展思维和能力放在首位。 一、教师要有素质教育的观念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开放,由封闭走向开放时,要求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素质教育去实现新的教学目标迫在眉睫。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美术教育。其次,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美好理想。最后,美术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总之,美术教学的归宿,是归向人的精神和情感,最不追求和表现一种标准的课程。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的美术教育。在培养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创造力的培养,进一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想情感。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二、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及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常言道:“学海师为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和诱导,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从工艺到设计,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传达。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三、教师要让信息技术走进美术课堂 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现代技术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或者取其中一种形式。实施的形式与操作的深度取决于电教硬件设备的设置水平、教师水平的高低。 比如美术欣赏课,按传统方式上好,须搜集大量的教学挂图,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态度。采取电脑多媒体教学,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在艺术长廊里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驰骋中跨越古今,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大大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同样,电脑在绘画、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等美术教学中都有方便、快捷、直观、生动等优点。 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革新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美术课应把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不要求整齐划一,要有自主的想法,教是引导也会成为约束。我们要前者。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既是互动的也是相互体现智慧的。若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仅限于陈旧的“模仿”学习,不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学就达不到学生共同参与的目的,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动手、去探索、去创造……会欣赏、会表达。 造型是入门,表现是关键。表现是从个人主体出发的,造型只是技艺。欣赏是打开学生的眼,而让学生评述是打开学生的嘴,教学应是双边的活动。设计是创意的流露。综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里,教师不仅要注重智商更要注重情商,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状况。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原来被认为机械的训练方式转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去掉伤心的评价 教师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了解学生,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赞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缕阳光,一丝春风,使学生产生自信和勇于探求。 传统教学以“绘画考试”单一的评价方式为依据,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若用单一的一幅画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优异成绩会是极少数学生,只有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潜能未得到发展。更不要以画得像不像去衡量他们,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反思使你走向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现代教育理念也认为反思是教研的基础,教研是教改的先导,教改是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新课标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从教书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化,教学反思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基石。我们要求学生反思更要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教育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因素。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确定一堂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即课程目标,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以下原则性、方向性的要求: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地说: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心智健全的人,积极向上的人,与社会融洽的人。课标的第三部分,即内容目标,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作了明确的、可操作的要求。每一个具体目标中都规定了以下内容: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时主语缺失,指的是学生;学习的方式——谓语,行为动词,规定可操作的行为要求;学习的内容——宾语,包括学习的结果性目标,学习的情感性目标。例如:“搜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两部分结合起来,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试谈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任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试谈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任务。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是: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面结合新课标谈谈小学语文各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低年级: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1.加强识字、写字、识词教学。关于识字,要求做到换个阅读环境还能认识;关于写字,要求语文课每节书写的时间不能少于8分钟;关于识词,要求小学生能灵活运用7000—7500个积极词汇。(积极词汇指不仅会认、会写,还能灵活运用。)2.进行朗读的初步训练,低年级重点是读正确,不需要读出感情。读正确,包括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读,能准确断句,读出长句子之间的停顿。遇到难读的句子,教师要示范读,要领读。3.抓住少量的重点词句,理解词句的意思,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字意、词意、句意”的理解方法。4.积累语言、好词、好句、优秀的片段、课文。中年级:重点是词、句、段的训练1.继续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还要求能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2.重视段的教学。要求:(1)理解段意。(理解一段话的内容,不是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2)理清这一段话的叙述顺序。(先写的什么,后写的什么要理清。)(3)了解这一段话在写法上的特点(或构段方法)。(如总分式、分总式或总分总式)3.加强朗读,训练默读。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还要训练默读,做到边读边想边在文中做批注。通过训练默读,逐步提高学生从文本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评价人物、写法)要解决朗读过多,默读缺失的问题。4.略读课文要让学生独立阅读要求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略读课文可以用“三遍法”阅读。第一遍:默读,扫除字词障碍;第二遍:初读,把握主要内容,具有一些自己的感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三遍: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边读边交流。高年级:重点是句、段、篇的训练1.继续进行词句训练,在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2.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把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抓实,不走过场,当学生概括不出时,教师要加以引导。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就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但却是最重要的。4.学习用适合不同文体特点的方法来教学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童话等)5.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高年级要逐步让学生学会一目十行、学习跳读、猜读,并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怎样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

一、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必要性1.传统教育对素质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虽然素质教育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传统教育遗留下的教学理念对当前素质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在接受新的语文知识过程中,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探索的精神。要想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实现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型的语文教育,只有不断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溶入到学习中,积极进行创新学习、探索学习,才能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2.只重视语文课堂的活跃度,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基础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后,有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程互动的积极性,就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式活跃课堂的活跃度,从短期来看,确实实现了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却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片面的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偏离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素质教育是要改变以往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但是不代表把传统教育的优点也抛弃,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在教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的语文教学。3.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具有创新性虽然有的高中语文教师也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其对新课改理念理解的有偏差,在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没有认识到本身的教学方式并不具备创新性。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上课内容显得空泛,教学内容缺乏创意和新意。这就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实现教学效果。二、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创新素质1.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想实现教学的效果,实现创新型教学,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高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学科,只有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才能加深学生到课程的理解和记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实现创新型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准确的传授给学生。2.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高中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要在素质教育中,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完成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是驾驭课堂的能力上,必须要有亮点。课堂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让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只有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去认真的组织,并根据课堂情况,随时去进行变化。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要把课堂作为学生素质提高的重点,通过不断的完善课堂效率,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3.要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在新的教育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创新型教学的优势,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增强自身的技能,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学技能包括多个方面,从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拟定以及课堂中的引导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提高,才能满足当前高中语文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自己的教学技能体现出来,实现高中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4.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作为人文学科,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起到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钦佩。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锻炼的时候,有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导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认真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从而为语文写作积累素材。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才能在高中语文的创新型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采用的创新教学方法1.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高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语文素质。在教学开展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辅助教学设施,提高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见识到语文教学的魅力,让学生意识到语文教学与大千世界的联系,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2.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思维得到发散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把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作为重点进行培养。要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快速养成,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不断质疑,让学生充当探索者,教师充当引路者,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对知识的质疑中,学会知识。不断质疑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散思维养成的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在不断质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增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3.设立情景式语文教学课堂伴随着各种新的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型教学也要敢于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设立情景式的教学,就是创新型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境式教学,可以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模拟课本中的情景,也可以组织学生以课堂小品的形式表现当时的情景。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会对学习内容中的情景和意境有所体会,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4.引导学生创新阅读锻炼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重点是对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阅读、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只有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快的掌握所学的内容。阅读材料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要选择与学习内容贴近的阅读材料。材料要有创新性、知识性、文学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教师创新型语文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四、结语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正确认识新课改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学中的各项技能,进行创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实施创新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实施创新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满足当前教育形势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以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的成果。

三维教学目标怎么写?

问题一: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怎么写?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 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 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 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普通高中14个学科的课程目标大都是指如下的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这绝不是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 什么叫做有教案?什么叫做没有教案? 一个确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拿到一节课的题目时,在头脑中立即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思路方案,即使当时没有能够写出来,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个徒有虚名的教师,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教师,即使利用很长的时间,拼凑出了一个五花八门的二、三十页的教案,或者是什么教学设计,但是心里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教学思路方案,这也叫做没有教案! 教案是常规教学中所设计使用的,是写出来的教学思路方案。不是上课时,老师自己看的,更不是给学生看的!也不是用来进行教学交流的。撰写出来的教案,主要是给教学领导检查看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一个更加详细的、加强版的教案而已。 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栏目。其中,有的一些项目等的内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写出来的。 如:学情分析。自己的学生,自己应该很清楚。可以不用每个教案都写一遍。写出来就是一个词――嗦。 教学设计通常是在区级研究课、教学交流展示时用的。将任课教师平时在教案中,不用写出来的项目写出来。 如:“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为的是给不了解您的思路的听课老师、专家、领导们看的。因为他们不会像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那样,钻到您的脑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 问题二: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2,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三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了教学目标的各个方面,为科学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首要环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情况下,保证三维目标设定的清晰性、明确性、可操作性。一、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层次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结果。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显然,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了,它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对三维目标可理解成四个层次:一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层次。重在解决“是什么、怎么样做”的问题;二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层次。重在解决“运用什么样的思想与方法去做”的问题;三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层次。重在解决“怎么想到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四是数学精神与文化的教学层次。重在促进学生心智、个性、观念、精神等和谐协调的发展。二、要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可以理解为各门学科总的课程目标的框架,它给各门学科制定课程和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首要环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保证目标设定的全面性、准确性、可操作性1、设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全面性  注重全面性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各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把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三个维度互相照应,相互协调,体现高度的整合作用。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只有落实知识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其它目标,在设定数学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体现涉及到的知识点,注意在理解和掌握这些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哪些能力。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数学教学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要把过程与方法目标放在突出的地位。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维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在原有学科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数学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表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数学学习内容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和其它德育因素。2教学目标的叙述要注重准确性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叙述十分重要,主要是要注重叙述语言的准确性,避免使用“初步理解”、“基本掌握”这类含糊其辞的叙述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的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正确体现“四个要素”。一是行为主体:即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规范......>> 问题三:三维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贰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 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写KAPO模型。 问题四:教学设计三维目标怎么写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情感是人对外界 *** 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问题五: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问题六:高三复习教案怎么写三维教学目标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教案(一) 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具体地说,应当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二)理解文句: (1)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分析文章: (1)分析文章的内容;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析:进行文言文翻译应当掌握如下四点: (1)要求。译文要力求达到“信、达、雅”三个标准。“信”,就是内容要忠实原文;“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顺;“雅”,就是语言要规范、雅洁。 问题七:幼儿园教案的三维目标怎么写 根据本人多年幼教工作的经验,与你分享: 1、目标设计要体现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 2、可以从情绪情感、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着手 3、重点、难点明确

三维目标与课改之前的教学目标有什么异同点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性。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是: ①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教学目标和三维目标是一回事吗?

是一回事,以前叫教学目标,现在既叫教学目标也叫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扩展资料1、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维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扩展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了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在此,本人拟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理解、把握和处理三维目标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现象一] 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气氛热烈。然而在“热闹”之余,往往看不到教师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关键处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缺乏理性的总结归纳,很多课堂上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成绩检测时,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往往达不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少教师由此深感困惑:我在教学中如此尽力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为何在教学质量上事与愿违? [现象二] 课程改革在我县正式实施已近两年,但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表现出只追求知识技能单一目标的倾向。看其教学设计,难见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表述;观其课堂教学,基本沿袭传统模式,学生主要通过听讲或简单的问答去接受知识。一节课下来,除了被动接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在其他方面鲜有收获。 [反思] 产生以上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教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不足;二是对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把握失当;三是教学目标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没有得到落实。 “现象一”暴露出对知识技能目标的忽视,导致教学只有热闹的过程,学生没有掌握后继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一种华而不实、无果而终的教学;“现象二”则反映出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缺失,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严重受限。 以上两种现象反映了当前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两个极端,它们都偏离了课程改革的正常轨道,若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对策]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目标 1、明确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在结构和表述语言上都有变化。根据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了分解和重组,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细读《标准》可知,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并非纯粹的并列关系,其中含有相互间的融合与渗透。如在知识技能目标中,多次出现“经历……..过程”,即在某一个方面的目标中,蕴含了其他方面的目标。 2、正确理解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目标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方面的目标(过程性目标)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阐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就是说,一方面,知识技能目标是实现发展性目标的基础和依托,因为任何过程性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对一定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为载体来进行,如果脱离了具体知识的学习,任何“过程”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失去价值;另一方面,过程性目标是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中介,因为任何知识和技能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过程来获得。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固然不可取,只重过程而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课堂教学,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和相互促进. 二、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就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现以实例说明: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分析:本课含有以下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首先,这两个教学内容显然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但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性目标因素,即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第1条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它含有“理解并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会用公式进行计算”这两个具体的目标。第2、3条则体现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过程性目标。 显然,此教学目标避免了前面所述两种现象中目标缺失不全的弊端,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三、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一经确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 例如,根据前面确立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 以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入新课。(“转化”的起点) 2、 进入探求新知的环节后,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明确转化的方向。 3、 动手实践,完成转化。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等操作活动,完成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延高剪开”的必要性。(转化的关键) 4、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应作小结并再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落实数学思考目标) 5、 保证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时间,以使学生牢记和熟用公式。同时,教师要根据课堂交流和作业反馈信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检测。(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此,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教学进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剪切、平移和拼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利用公式去解决求面积的各种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S=ah这个公式,而且对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样的教学中,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目标都得到了落实,而且各个目标之间在功能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这正是实施新课程的目的所在。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完成的。如: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等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的首要前提。作为构成教学诸多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点。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在此,本人就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和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理解、把握和处理三维目标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这样的课堂学生往往兴趣高涨,气氛热烈。然而在“热闹”之余,往往看不到教师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关键处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缺乏理性的总结归纳,很多课堂上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成绩检测时,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往往达不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还有一种现象,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表现出只追求知识技能单一目标的倾向。看其教学设计,难见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情感态度诸方面的目标表述;观其课堂教学,基本沿袭传统模式,学生主要通过听讲或简单的问答去接受知识。一节课下来,除了被动接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在其他方面鲜有收获。 以上两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参与式教学中数学教学出现的两个极端,它们都偏离了参与式的正常轨道,要纠正这些现象,除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外,还应: 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体现参与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例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十二册)教材中《圆柱的体积》一节中含有以下教学内容:(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2)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首先,这两个教学内容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性目标因素,即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能用圆柱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经历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切割、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第1条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它含有“理解并记住公式”和“会用公式进行计算”这两个具体的目标。第2、3条则体现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过程性目标。 显然,此教学目标避免了前面所述两种现象中目标缺失不全的弊端,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一经确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 例如,根据以上所确立的《圆柱的体积》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以复习长方体体积公式引入新课。(“转化”的起点) 2.进入探求新知的环节后,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的体积的求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明确转化的方向。 3.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完成圆柱体到长方体的转化。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延高剪开”的必要性。(转化的关键) 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应作小结并再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切割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落实数学思考目标) 5.保证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时间,以使学生牢记和熟用公式。教师要根据课堂交流和作业反馈信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检测。(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此,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教学进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剪切、平移和拼接,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利用公式去解决求体积的各种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V=sh这个公式,而且对切割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这样的教学中,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目标都得到了落实,而且各个目标之间在功能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主体性、探索性、实践性和激励性”原则,也正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维教学目标具体指什么

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意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1—6年级的教学目标分别是什么?

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改“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怎样确定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目标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目标是哪个阶段

(考虑到需要这个资料的,一定是我的同行,所以使用了“自己的图书馆资料”给你下载,但愿我能帮到你)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重点1.识字与写字教学【教学任务】: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继续巩固识字成果,理解词语。【教学建议】:多让学生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来识字,理解词意。尽量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由低段二年级的重点教学,到了中段教学时,词语的教学就转化为基础了,这个基础要一直延续到高段。2.阅读教学【教学任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教学建议】:教师可按上面的一些教学任务,设计一些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体验。但要注意一篇课文只围绕一、二个教学任务(或重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进行教学就行了,绝不能面面俱到。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重点指导“有感情”。初步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意境效果。一般情况下,阅读教学教师只围绕三个目标进行:一是朗读指导与训练;二是让学生说他读懂了什么(教师可以根据上面的教学任务作必要的提示);三是让学生说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然在做这三件事时,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  3.习作教学【教学任务】: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教学建议】: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能写好一个段(落)的文章。四年级能写好文章的主要(重点)内容。四年级(下)渗透暗示分段。中段的主要任务概括为:①段的训练;②理解主要内容。中段教学抓好词语的教学非常关键,因为它是最基本的语言细胞。在解决读得正确、流利的同时,在识字的基础上,对于词语的教学,主要以查字典的方法,向学生传递的是标准的解释,学生学到的是非常精确的知识,不容有半点马虎与疏忽。这样学生才能在词语的理解上规范地积淀起来。词语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通过理解词语的本意与引申义,去品味词语,去品味语言,去理解句子的内涵,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去理解文本的人文情怀。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目标应该怎么设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项工作。制定教学目标有以下依据: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颁布的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纲,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大纲的总体要求。2.教学内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比如初中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冠有“单元提示”,在其简短的文字中,已将学习该单元的要求作了交代。在教读课文的课题下面,印有该课的“训练重点”,在自读课文的“自读提示”中也作了类似的说明。这些材料都不是闲言废语,它们已把编者的意图告诉了我们。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文字,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并把它们当作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3.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在重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两头”,即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

养成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的交际能力,提高小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

如何确立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兴隆第四小学 吴娇青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种启蒙式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及培养兴趣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音乐的魅力,还要以兴趣爱好培养为重点,兴趣是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然而,我们都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是核心,重点是作为小学的音乐老师,该如何去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如何做好教学计划,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这些是我今天所要谈及的内容. 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离不开事先准备好教案,也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但要包括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活动,也包括教师在课堂所教的活动.而在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中,确立明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起着导向作用,也就是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媒体时都要考虑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如何制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呢?在制定教学目标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一课题后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由于这种标准要体现的是学生后要达到的标准,因此,在设定时应当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陈述教师的目标. 有了上述的指导思想,现在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小学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一名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但是我也是从一名学生过来,将心比心,学生时代对课堂的选择也是有喜欢与不喜欢的课,其中的原委现在分析来看,跟老师如何的教是有很大的关系在里面,也就是说如果老师把一门课程,事先把各种教学设计策划好,即使是枯燥的内容,在课堂讲来,也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来制定. 接着,我们要确定教学目标.在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不免回走进死胡同.在教学目标编制的过程中易出现盲目性,照本宣科机械的照搬,笼统空乏,还有就是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制定目标存在要求偏低或过高情况,偏低对学生已掌握了的东西,还要反复讲解,偏高随意拔高要求追求难度学生难以接受,没有抓住重点.综上所述之不足,我们就可以确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和掌握,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握准教学方向,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而不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随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夸夸其谈,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讲或不讲.音乐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 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 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不仅要生动形象,还要幽默风趣,幽默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 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借助.当然,幽默不同于庸俗的说笑,它来自敏 捷的思维和丰富的学识,因此,表现幽默和风趣更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语言修养.更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穿插音乐游戏,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音乐游戏是帮助学生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和类型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 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 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三、制定目标的准确性 我们根据年龄段特点分割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依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可以把他们分成一、二年级的低年级段和三~五年的中高年级段.那么在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中体现低、中高年级的不同呢?在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教师更需要理解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如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兴趣的要求,在一二年级是初步具有学习音乐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是让学生认知音乐,初步感知乐曲中的情绪变,感觉到音乐的美,在知识与技能:掌握跟、唱.到三~五年级就是具有音乐学习的兴趣.,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以激发兴趣,体验情感为主,将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体验、感受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在堂课的教学中,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 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如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

如何确立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兴隆第四小学 吴娇青小学音乐教学,是一种启蒙式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及培养兴趣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音乐的魅力,还要以兴趣爱好培养为重点,兴趣是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然而,我们都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是核心,重点是作为小学的音乐老师,该如何去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如何做好教学计划,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这些是我今天所要谈及的内容。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离不开事先准备好教案,也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但要包括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活动,也包括教师在课堂所教的活动。而在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中,确立明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起着导向作用,也就是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媒体时都要考虑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如何制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呢?在制定教学目标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一课题后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由于这种标准要体现的是学生后要达到的标准,因此,在设定时应当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陈述教师的目标。有了上述的指导思想,现在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小学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一名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但是我也是从一名学生过来,将心比心,学生时代对课堂的选择也是有喜欢与不喜欢的课,其中的原委现在分析来看,跟老师如何的教是有很大的关系在里面,也就是说如果老师把一门课程,事先把各种教学设计策划好,即使是枯燥的内容,在课堂讲来,也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来制定。接着,我们要确定教学目标。在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不免回走进死胡同。在教学目标编制的过程中易出现盲目性,照本宣科机械的照搬,笼统空乏,还有就是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制定目标存在要求偏低或过高情况,偏低对学生已掌握了的东西,还要反复讲解,偏高随意拔高要求追求难度学生难以接受,没有抓住重点。综上所述之不足,我们就可以确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和掌握,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握准教学方向,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而不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随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夸夸其谈,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讲或不讲。音乐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 激,为教学增辉添彩。二、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 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不仅要生动形象,还要幽默风趣,幽默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 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借助。当然,幽默不同于庸俗的说笑,它来自敏 捷的思维和丰富的学识,因此,表现幽默和风趣更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语言修养。更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穿插音乐游戏,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音乐游戏是帮助学生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和类型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 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 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三、制定目标的准确性我们根据年龄段特点分割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依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可以把他们分成一、二年级的低年级段和三~五年的中高年级段。那么在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中体现低、中高年级的不同呢?在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教师更需要理解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如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兴趣的要求,在一二年级是初步具有学习音乐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是让学生认知音乐,初步感知乐曲中的情绪变,感觉到音乐的美,在知识与技能:掌握跟、唱。到三~五年级就是具有音乐学习的兴趣。,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以激发兴趣,体验情感为主,将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体验、感受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在堂课的教学中,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 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如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

如何确立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兴隆第四小学 吴娇青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种启蒙式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及培养兴趣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音乐的魅力,还要以兴趣爱好培养为重点,兴趣是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然而,我们都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是核心,重点是作为小学的音乐老师,该如何去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如何做好教学计划,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这些是我今天所要谈及的内容。 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离不开事先准备好教案,也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但要包括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活动,也包括教师在课堂所教的活动。而在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中,确立明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起着导向作用,也就是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媒体时都要考虑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如何制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呢?在制定教学目标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一课题后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由于这种标准要体现的是学生后要达到的标准,因此,在设定时应当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陈述教师的目标。 有了上述的指导思想,现在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小学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一名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但是我也是从一名学生过来,将心比心,学生时代对课堂的选择也是有喜欢与不喜欢的课,其中的原委现在分析来看,跟老师如何的教是有很大的关系在里面,也就是说如果老师把一门课程,事先把各种教学设计策划好,即使是枯燥的内容,在课堂讲来,也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来制定。 接着,我们要确定教学目标。在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不免回走进死胡同。在教学目标编制的过程中易出现盲目性,照本宣科机械的照搬,笼统空乏,还有就是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制定目标存在要求偏低或过高情况,偏低对学生已掌握了的东西,还要反复讲解,偏高随意拔高要求追求难度学生难以接受,没有抓住重点。综上所述之不足,我们就可以确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和掌握,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握准教学方向,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而不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随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夸夸其谈,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讲或不讲。音乐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 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 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不仅要生动形象,还要幽默风趣,幽默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 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借助。当然,幽默不同于庸俗的说笑,它来自敏 捷的思维和丰富的学识,因此,表现幽默和风趣更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语言修养。更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穿插音乐游戏,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音乐游戏是帮助学生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和类型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 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 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三、制定目标的准确性 我们根据年龄段特点分割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依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可以把他们分成一、二年级的低年级段和三~五年的中高年级段。那么在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中体现低、中高年级的不同呢?在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教师更需要理解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如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兴趣的要求,在一二年级是初步具有学习音乐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是让学生认知音乐,初步感知乐曲中的情绪变,感觉到音乐的美,在知识与技能:掌握跟、唱。到三~五年级就是具有音乐学习的兴趣。,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以激发兴趣,体验情感为主,将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体验、感受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在堂课的教学中,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 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如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

如何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滕子敬(100088)中央教科所院内学校体育研究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理解这条建议的精神, 在我与第一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个问题感到有许多困惑。如,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是什么?内容标准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内容标准只提供一个内容框架, 而不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统领内容应该统领到什么层次?是水平计划的层次,还是单元计划的层次,或是课时计划的层次……等。 我想结合自己学习课程标准的体会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问题 《标准》 改变了以往首先确定体育教学任务,然后再按学习内容的分类体系,划分教学时数分配比例的办法,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来表述具体目标。并根据具体目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从而构建了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使总目标通过具体目标逐步细化为内容标准,以体现目标统领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内容的思想。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内涵问题 “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 在有关文件中也还没有关于这个概念的界定。 但顾名思义, 我认为 “内容标准” 应该是目标和内容的整合,即他既是内容, 又是目标,是内容要达成的目标,总称为“内容标准”。 如,水平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的“内容标准”是“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其中的“球类”、 “武术”、 “技巧或器械体操”、 “舞蹈或健美操”、 “田径”、 “地域性运动项目” 等都是教学内容, 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指向和框架,而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基本掌握一两项”、 “完成一两套”、 “基本掌握几项”、 “基本掌握一两种”等则是这项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大纲在首先确定教学任务后,同时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比例。因此,在教学大纲中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是一步到位的, 这种办法的优点是教学内容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缺点是统得较死,缺乏灵活性,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适应较差,教师缺少自主创造的空间。 而《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是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实施的:第一步是国家制订课程标准,确定 “内容标准” 的内容框架;第二步根据《标准》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 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制订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在本地范围内组织实施;第三步根据《标准》建议“各校根据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校的教学方案,结合各班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工作。这种分步到位的办法改变了教师只是消积、被动地执行大纲的状况,使教师成为教学计划的设计者,有利于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很大, 因此, 体育课程在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 以利于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体育课程标准实际上只是确立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确定了不同学习领域、 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 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和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 各地、 各校都有充分的开发空间。由于 《标准》 只提出了一个内容框架,没有具体教学内容,教师仅靠这个内容标准是无法上课的, 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内容标准”具体化。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几家出版社编写出版的 《体育与健康》 教科书, 把 “内容标准”具体化为体育教材,为体育教师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做了有益的工作。但当前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教材为数较少,还难以完全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需求,有待地方和学校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按照《标准》的要求国家制订课程标准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订地方的课程实施方案,但开始着手制订的还很少。这种情况不利于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地方特色,不利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引导。 四、关于目标统领内容的问题 目标统领内容明确了目标和内容的关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改变了以往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教材来确定体育课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做法,而是要首先确定目标, 再根据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 有些体育教师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以内容标准中所列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为依据, 逐一对应选择教学内容, 为落实目标统领内容做了有益的尝试。目标统领内容应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具体表现在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课程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领域目标);再根据具体目标,确定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然后再根据内容标准的五个方面制订水平教学计划, 以便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但是,目标统领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一种计划, 特别是课时计划都必须是先制订目标,再选择内容。课时计划是根据单元计划来安排课的内容的,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 就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来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其中不仅有技能目标、体能目标,还可设计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目标等。 这样不仅具有可操作性, 也不违背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 因为课时计划的内容是根据单元计划的目标制订的。这样从目标到内容,即目标统领内容,再从内容到目标,即通过内容折射目标。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有序地进行。 最近,南京师大的顾渊彦教授写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一书指出:20世纪以来,课程研制的主要范式有两类,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摸式。目标模式也称“泰勒模式”, “是以目标为统领的,课程的其它环节均应以此为依据”。“目标模式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目的具体、明确,易于把握与操作;缺点是过于理性化,甚至显得机械、死板。此外,这种模式还有使内容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这是为了满足目标而使用的损害内容的方法。这既会造成被选择内容的价值不能完全挖掘出来,也会造成具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程内容的流失”。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如有的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确定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目标,据此选择了障碍跑的教材内容, 但对障碍跑的健身功能、 跨越障碍的技能价值却没有在目标中提出, 这就可能使障碍跑的健身和技能价值被削弱或流失。1975年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出版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对泰勒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指出其贡献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认为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就是活动内容本身是否 “含有内在价值”,也就是说确定内容的依据是活动内容的价值,而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 了解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理论及其争论的问题,对我们全面认识目标和内容的关系是有益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学习外国的东西不能搞绝对化,既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一说就是外国的好,外国怎么做的,我们也应该怎么做。当然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 因循守旧。 而要立足自身,在认真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把国外好的东西 “本土化”, 构建自己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和理解《标准》的三级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要素的内在价值出发,选择具有丰富价值的内容作为教材,使目标统领内容,内容翻过来折射目标,使目标与内容能够更好地整合起来,以利于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转载自《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第五期

如何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滕子敬(100088)中央教科所院内学校体育研究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理解这条建议的精神, 在我与第一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个问题感到有许多困惑。如,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是什么?内容标准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内容标准只提供一个内容框架, 而不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统领内容应该统领到什么层次?是水平计划的层次,还是单元计划的层次,或是课时计划的层次……等。 我想结合自己学习课程标准的体会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问题 《标准》 改变了以往首先确定体育教学任务,然后再按学习内容的分类体系,划分教学时数分配比例的办法,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来表述具体目标。并根据具体目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从而构建了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使总目标通过具体目标逐步细化为内容标准,以体现目标统领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内容的思想。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内涵问题 “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 在有关文件中也还没有关于这个概念的界定。 但顾名思义, 我认为 “内容标准” 应该是目标和内容的整合,即他既是内容, 又是目标,是内容要达成的目标,总称为“内容标准”。 如,水平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的“内容标准”是“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其中的“球类”、 “武术”、 “技巧或器械体操”、 “舞蹈或健美操”、 “田径”、 “地域性运动项目” 等都是教学内容, 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指向和框架,而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基本掌握一两项”、 “完成一两套”、 “基本掌握几项”、 “基本掌握一两种”等则是这项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大纲在首先确定教学任务后,同时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比例。因此,在教学大纲中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是一步到位的, 这种办法的优点是教学内容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缺点是统得较死,缺乏灵活性,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适应较差,教师缺少自主创造的空间。 而《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是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实施的:第一步是国家制订课程标准,确定 “内容标准” 的内容框架;第二步根据《标准》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 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制订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在本地范围内组织实施;第三步根据《标准》建议“各校根据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校的教学方案,结合各班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工作。这种分步到位的办法改变了教师只是消积、被动地执行大纲的状况,使教师成为教学计划的设计者,有利于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很大, 因此, 体育课程在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 以利于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体育课程标准实际上只是确立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确定了不同学习领域、 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 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和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 各地、 各校都有充分的开发空间。由于 《标准》 只提出了一个内容框架,没有具体教学内容,教师仅靠这个内容标准是无法上课的, 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内容标准”具体化。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几家出版社编写出版的 《体育与健康》 教科书, 把 “内容标准”具体化为体育教材,为体育教师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做了有益的工作。但当前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教材为数较少,还难以完全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需求,有待地方和学校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按照《标准》的要求国家制订课程标准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订地方的课程实施方案,但开始着手制订的还很少。这种情况不利于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地方特色,不利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引导。 四、关于目标统领内容的问题 目标统领内容明确了目标和内容的关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改变了以往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教材来确定体育课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做法,而是要首先确定目标, 再根据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 有些体育教师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以内容标准中所列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为依据, 逐一对应选择教学内容, 为落实目标统领内容做了有益的尝试。目标统领内容应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具体表现在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课程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领域目标);再根据具体目标,确定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然后再根据内容标准的五个方面制订水平教学计划, 以便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但是,目标统领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一种计划, 特别是课时计划都必须是先制订目标,再选择内容。课时计划是根据单元计划来安排课的内容的,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 就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来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其中不仅有技能目标、体能目标,还可设计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目标等。 这样不仅具有可操作性, 也不违背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 因为课时计划的内容是根据单元计划的目标制订的。这样从目标到内容,即目标统领内容,再从内容到目标,即通过内容折射目标。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有序地进行。 最近,南京师大的顾渊彦教授写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一书指出:20世纪以来,课程研制的主要范式有两类,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摸式。目标模式也称“泰勒模式”, “是以目标为统领的,课程的其它环节均应以此为依据”。“目标模式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目的具体、明确,易于把握与操作;缺点是过于理性化,甚至显得机械、死板。此外,这种模式还有使内容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这是为了满足目标而使用的损害内容的方法。这既会造成被选择内容的价值不能完全挖掘出来,也会造成具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程内容的流失”。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如有的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确定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目标,据此选择了障碍跑的教材内容, 但对障碍跑的健身功能、 跨越障碍的技能价值却没有在目标中提出, 这就可能使障碍跑的健身和技能价值被削弱或流失。1975年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出版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对泰勒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指出其贡献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认为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就是活动内容本身是否 “含有内在价值”,也就是说确定内容的依据是活动内容的价值,而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 了解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理论及其争论的问题,对我们全面认识目标和内容的关系是有益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学习外国的东西不能搞绝对化,既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一说就是外国的好,外国怎么做的,我们也应该怎么做。当然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 因循守旧。 而要立足自身,在认真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把国外好的东西 “本土化”, 构建自己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和理解《标准》的三级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要素的内在价值出发,选择具有丰富价值的内容作为教材,使目标统领内容,内容翻过来折射目标,使目标与内容能够更好地整合起来,以利于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转载自《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第五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的目标: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在中学生的阅读中,要达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章的题材分很多,不同文章的阅读目标也就会相应不同,就三维目标而言,也可以细化。    1. 知识与技能   对于阅读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在这一层面要求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小说《祝福》要求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以及语言特点。   现代诗歌<<沁园春长沙>>要求准确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与意义,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戏剧《雷雨》要求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   新闻报道《飞向太空的航程》要求掌握新闻的特点。   科普文章《动物游戏之谜》要求掌握重点字音、字形、词义,了解动物游戏的有关知识,并能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更多自然之谜。   演讲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要求整体把握全文,能说出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外国文学《老人与海》要求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   古代诗歌《李商隐诗两首》要求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先秦文学《寡人之于国也》要求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古文《荆轲刺秦王》要求准确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能准确翻译有关文句和片段,疏通文章脉络,了解学习重点。    2.过程与方法   是指应十分的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   散文《记念刘和珍君》要求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小说《祝福》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倒叙手法的作用。   现代诗歌<<沁园春长沙>>要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味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戏剧《雷雨》要求学生自排自演,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魅力,并能通过冲突中人物的言行分析形象。   新闻报道《飞向太空的航程》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科普文章《动物游戏之谜》引导理清文章结构,培养筛选信息,概括叙述的能力;   学习文中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鉴赏文章语言。   演讲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通过字句的分析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外国文学《老人与海》引导学生在人物言行中分析主人公的矛盾性格,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学习文中的语言特色。   古代诗歌《李商隐诗两首》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先秦文学《寡人之于国也》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   古文《荆轲刺秦王》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情激情,以心换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汉语汉字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有机的`渗透人文教育和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小说《祝福》让学生明白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现代诗歌<<沁园春长沙>>把握词的感情脉络,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远大抱负。   戏剧《雷雨》体会戏剧冲突中所表现的人性的假丑恶和真善美,认识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人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   新闻报道《飞向太空的航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科普文章《动物游戏之谜》要培养热爱动物的感情,培养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领悟丰富的人文内涵   演讲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外国文学《老人与海》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远摧不垮的精神。   古代诗歌《李商隐诗两首》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先秦文学《寡人之于国也》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古文《荆轲刺秦王》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了目标,也就明确了方向,它会指引学生更便捷更深入的阅读。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从宏观层面和长期性来看,教学设计可指对一组课题或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由学校组织的教师团体进行,也可以由教材编写委员会进行。从微观层面和较短时间来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这是广大教师熟悉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师使用的广泛角度出发,可把教学设计界定为: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确定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它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和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因此,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与设计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一项工作。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确定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国内外教学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技术,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教学目标,科学地分析和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可操作的技术基础。(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在众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目标系统。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或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层次。其中除第一级“知道”外,其余五级均属于高层次智力技能范畴。智力技能与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思维中对知识进行组织。 知道(knowledge)是认知领域最简单的目标,指能够记住获得的信息,该目标强调记忆的心理特征,强调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对材料的复述、加工和提取过程。例如,背诵概念的定义或复述原理。 领会(comprehension)是最简单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的理解。例如,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个概念的定义或者原理。 应用(application)指能在特定的具体情况下对所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实际的运用。例如,用某个原理来求解数学问题。分析(analysis)是指能将传达的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或者组成部分,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对结构。例如,能分析出一个概念所包含的几层含义或某一数学原理所要满足的条件。 综合(synthesis)是指能够将各要素、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形成新的形式和结构。它既需要对已知的要素和部分进行操作,也需要对未知的要素和部分进行操作。主要包括创作新产品的能力、融合多种观点形成新理论的能力、超越现有认识水平的能力、提出新见解的能力、独创交流成果的能力。 评价(evaluation)是指能够根据特定目的对材料或者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亦即对材料或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作出质或量的判断。它处于认知技能的最高层次,包含了以上五种能力中的所有各种要素。 认知目标分类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评定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依据,同时它提醒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或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停留在传授或要求“知道”的水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而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理解的水平,还应重视创新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培养。 教师按六级水平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①不是一节课的教学就能达到六级水平,而是需要通过精心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来达到;②由于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某些教学内容只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如为小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通常只要求能操作计算机,达到运用水平。(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个体的情感会影响其作出行为上的选择。情感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克拉斯沃尔(D.R.Krathwool)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每一级均由连续的子类构成。现分列如下。“接受、注意”,指愿意接受或注意某一事件或活动。由意识、接受意愿和控制注意或选择注意三个连续的子类组成,意识为始端,控制注意或选择注意为终端。在该目标中,教师的任务是从始端出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其指向终端,呈现学生所喜欢的刺激。“反应”,指乐意参加或主动参与。由反应中的默认(如遵从或顺从)、反应的意愿(赞成、赞同或自愿反应)、反应的满足三个子类组成。在此目标中,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伴随着满意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反应,即达到某种满足。“价值化”,指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并以该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作出对某事的接受、追求乃至奉献。价值化由价值的接受、偏爱、信奉等子类组成。教学要达到该级的最高水平——信奉,教师要使学生确信所学内容的正确性,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 “价值观的组织”,即当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景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系统,把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各种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体系。如,先处理集体的事,再考虑个人得失;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玩等。该级由价值的概念化(如试图识别一个其所欣赏的艺术客体的特征)和价值体系的组织两个子类组成。价值体系的组织可能产生一种新价值或更高层次的价值复合体。“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指价值观和价值系统已形成稳定的、具有个人特点的价值体系。其个人行为是一贯的、泛化的和可以预期的。如学习一贯勤勤恳恳,保持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该级由泛化心向和性格化两个子类组成。由于情感教学目标难以用行为变化来说明,因此它不如认知教学目标分类那样清晰、明确,具有明显的较为具体的外显指标,这给客观观察、测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克拉斯沃尔的分类毕竟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教学目标的发展层次,其层次揭示了情感教学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最后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的过程。其子类构成的情感发展连续体较为详尽地描绘了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细微发展变化,这些都为我们探讨情感教学目标提供了借鉴。同时,该分类还启示我们:①情感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外在的要求标准要变成学习者的内在价值,需要经历接受、产生反应和认识到其价值(价值化)等连续内化的过程;②情感并不是秘不可言、秘不可测的,该分类对情感发展的连续描绘,为教师完成情感教学的任务提供了方向与途径;③情感教学是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每门学科都应重视相应情感的培养。只有当学习者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参与学习时,“我要学”才会代替“要我学”。克拉斯沃尔的情感教学分类目标揭示了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及最高教学目标,但与认知教学目标一样,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一切不同年龄的学生都要完成全过程,达到终端。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依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地确定并描述相应的情感教学目标。(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关于动作技能的分类,先后出现了辛普森(Simpson,1971 )的七级分类、哈罗(Harrow,1972)的六级分类、基布勒(R.J.Kibler)的四级分类等。目前还没有一个一致的广泛认可的理论框架。但相比较来看,辛普森的分类应用较广,下面我们就辛普森的分类作简要的论述。“知觉”,指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定向”,指对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在指导下作出反应”,指能在教师的指导或说明书的指导下,表现出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在示范者的指导下进行练习,直至形成正确动作,按照说明或示范启用电脑。“机械化动作”,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惯,动作表现无误。例如,不需要教师示范指导或看说明书,就能启用电脑。“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全套动作技能,一气呵成,连贯娴熟,得心应手。例如,熟练地按指定程序开启电脑。“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景的需要。例如,电脑型号改变,按钮位置发生变化,仍能根据指定程序启用电脑。“创新”,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景,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例如,练习书法至相当的高度,独创一格,达到“人各有体”的境界。该目标分类描述了动作技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对体育课、艺术课、工具操作技能课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实验课、语言教学中的书写技能课等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的教学心理学研究者在借鉴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分类:(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学阶段为记忆、理解、应用、综合,小学阶段为记忆、理解、运用;(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行为分类和内容分类相结合的思路,中小学阶段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化等;(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中小学阶段为知觉、定势、熟练、自动化等。(4)人际关系技能的目标分类。当代教学设计专家罗米斯佐斯基(A.J.Romiszwski)在继认知、情感和技能三类教学目标之后,又提出了人际关系技能目标。罗米斯佐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人际交互技能同认知技能、心理动作技能、反应技能一样,必须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目标涉及培养与他人有效地交往、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等,包括咨询、管理、讨论、合作、销售等方面的技能。对此目标分类,这里就不再作进一步具体介绍。2.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分类系统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生学习的结果有五种类型,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但是这五种结果都属于能力的范畴,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其在使用这种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推断出来,为此,必须制订出清晰的行为目标。于是,加涅确定了九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现分列如下。“辨别学习的目标”,是指对各种客观的情景或者物理特征进行辨别,涉及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所有感觉方面。但它不是对情境的全面描述。“具体性概念学习的目标”,是指建立在辨别学习目标之上的,能够确定某类事物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子的学习目标。“定义概念学习的目标”,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规则对事物或事件进行分类。这个规则表达了概念的本质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的目标”,是指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描述和转换情景中的概念和命题。“问题解决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在新的情景中运用规则和概念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高级的规则和概念。“言语信息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记住由有意义的命题构成的言语信息,具体表现为能够复述和加工这些命题。“认知策略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动作技能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在完成操作和动作时达到了一种熟练状态,它可以用操作或动作的执行速度、精确性、力量或连续性等特征来描述和测定。“态度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形成了一种能够对行为作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者反应倾向。以上所列目标中,辨别学习、具体性概念的学习、定义概念的学习、规则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属于智慧技能学习的目标。总的来说,布卢姆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经实践证明是非常适当的,在教学设计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但也不能不论教学情境的差异简单机械地套用他们的理论。当我们在分析和确定某一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其独特性。由于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不同的教学情境下要求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达到教学目标体系中的最高水平。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技术(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一般说来,目标分析通常从提出问题入手,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收集各方面信息,最后在分析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制订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具体来说,目标分析过程可以归纳为六个步骤。(1)了解问题,确定目的。了解现实教学活动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明确教学活动问题所在,从而确定教学设计的目的。这既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个教学设计工作的起点。通常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调查、访谈来发现问题。例如,通过对中学校长、教师的访谈调查,了解中学教学的问题所在,从而确定教学设计的目的。(2)确立目标。围绕某个目的,按照布卢姆或加涅等的目标分类体系,建立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3)提炼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通常是目标对于实现目的的重要性程度)对提炼后的目标进行选择和排列,区别主要目标、核心目标与次要目标、支持目标,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4)再次提炼目标。再次对目标进行提炼,确保目标的价值。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将已确定的目标一一与现实教学活动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证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将已确定的目标与前面确定的教学设计的目的进行对照,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保证每个目标确实是围绕某个共同的目的而设计的。(5)再次排列目标。对目标进行最后的排列,形成教学设计目标体系。(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如何科学地表述教学目标以保证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效是教学目标设计应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对此问题,主要形成了行为观、认知观及两种观点相结合的陈述方法与技术。1.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表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杰(B.F.Mager)于1962年出版了《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论述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和方法。马杰认为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所陈述的目标,它应该能够说明“学生能做什么以证明他的成绩和教师怎样知道学生能做什么”。他还指出,一个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包括行为的表述、行为条件的表述、行为标准的表述。后来,有学者认为还有必要增加对教学对象的表述。据此,教学设计者在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时,应该清楚地陈述以下四项内容。(1)教学对象的表述,即说明学习者是谁。学习者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只有当学习者积极地进行心智的加工和技能的训练时,才会有学习活动发生。所以,教学目标设计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时必须首先明确教学对象。如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2)行为的表述,即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能列举三至五个质数和合数等。(3)条件的表述,即说明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对行为发生条件的表述,也指明了在何种状况下对教学活动进行评定。例如,陈述“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指明“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陈述“能够操作计算机”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指明是“在教师指导下或者说明书指导下操作还是独立操作”这一行为条件。 一般来说,行为产生的条件包括下列因素:①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或室外、安静或噪音等);②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③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④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⑤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⑥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4) 行为标准的表述,即规定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以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的特点。行为标准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所以其表述常常与“精确到什么程度”“至少百分之几正确”“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等问题有关。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课程标准及各册数学教材都有详细说明。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13个生字,写好“植、就、能”等7个字。 重点:认字、写字和正确朗读课文。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 关键: 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课时:2课时教具: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图片。 学具: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图片。 相关知识点:对文中的植物的了解。 教学流程: 一、谈一谈,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些植物?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看到这题目你有话要说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5个小节,都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用幻灯机分别打出三幅图,说一说图中是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三、自主识字   1、读文,勾画生字。   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一定有好多办法来记住这些字。咱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多,记得快,并且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同学们,好吗?   3、检查识字效果,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识字的心得,并且互相指读生字:    ⑴ 游戏“你读我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我们请一名同学随意读这些生字,另一名同学与他合作,按他读的顺序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⑵ 游戏“读字猜词”:  师:这些卡片背后都有一个词,你们想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词吗?大家来猜一猜好吗?﹙在词中巩固生字,完成由字到词的迁移﹚。    ⑶ 师:刚才我们读了很多字,又组了词,你们想不想用它们说几句话?﹙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   2、指名读文。可分小节找5名同学来读。   3、看幻灯片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可以加动作。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个范写,落到实处。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范写,指出不足,教师逐步完善。 3、学生试写,感悟交流。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六、课堂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方法,让我们一起去观察,看谁的收获最大。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上一节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节,大家能看着录像背第一节吗? 到底植物传播种子有啥好办法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讲,老师贴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几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请大家打开书,我们先来看蒲公英妈妈的好办法。请大家自由读这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画条横线,打个小问号,再用心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它靠(  )传播种子。  2、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⑴ “准备”: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对了,预先做好的事情就叫做准备。) ⑵ “降落伞”。 ① 降落伞用来干什么?出示《跳伞》图,图上画的就是。 ② 课文里的降落伞指什么?看书中的图(学生答,老师板画)课文把毛绒绒的小花比作是降落伞,多有趣呀! ⑶ “乘着”、“纷纷出发”。 3、看录像理解。 4、看着刚才的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降落伞风)。 5、小结:对了,蒲公英本身有像降落伞一样的小花,再加上风一吹,有这两个条件,它就能传播种子了,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 6、指导朗读: 书里把蒲公英比作了妈妈,把种子比作了娃娃,多亲切呀!该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你们听听哪里读得轻一点,哪里读得慢一点。 为什么这里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样才是有感情地读书)。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评议。  ⑶ 齐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蒲公英的娃娃。 7、试、背: ⑴ 看板书老师领背。 ⑵ 会背的站起来,不会背的看书。 8、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这节的时候,先读一读,画出不懂的地方,弄懂后再看着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最后有感情地读书,并试背。我们用这个方法学第三节。 三、学习课文第3节(7分钟) 1、指名读,其他同学画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⑴ “铠甲”是什么?小苍耳的铠甲又是什么呢? ⑵ 学生摸摸、捏捏苍耳,说说它的皮是软的还是硬的?皮上面还有什么?这样就像给小苍耳穿上了一件什么? ⑶ 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请一个学生拿着玩具兔去碰小苍耳演示。 ⑷ 理解“山洼”。 3、看句式说话。(板书:铠甲动物)。 4、小结:(指板书) 这带刺的铠甲,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还能让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去田野、山洼,多妙的办法呀! 5、谁来夸夸苍耳妈妈? ⑴ 指名读,评议。 ⑵ 分组比赛读。 ⑶ 试背。 四、四人小组自学第四节 1、四人小组读这节,提出不懂的问题,每个同学试着当小老师帮别人解决问题。 2、学生论报小组学习情况: ⑴ 老师相机放录像让学生理解豆荚是怎样炸开的。 ⑵ 课文哪个词说出豌豆是高兴地离开妈妈的?用“──”画出。它还可以换哪个词? ⑶ 你们喜欢读这节的哪句?你想怎么读?边做动作边读这句。 3、看句式说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小结:豌豆本身有能炸开的豆荚,太阳一晒,它就能传播种子了。  5、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 6、试背。7、指板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大家看,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都不同,蒲公英本身有(  ),它靠(  )传播种子;苍耳有(  ),它靠(  );豌豆有会炸开的(  ),它靠(  )。它们有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的条件,孩子们就能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了。 五、学生扮演种子说说是怎样离开妈妈的(4分钟) 1、你们喜欢哪位植物妈妈?自己选定一种,扮演它的娃娃,然后看着句式说说你是怎样离开妈妈的。我是娃娃,离开妈妈。 2、同位互相说,可边做动作边说。 3、指名表演。 六、扩展知识1、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 2、我们来看看录像里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⑴ 皂荚树。  ⑵ 椰子。 ⑶ 金刚果。 七、总结 刚才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但有一种小朋友是不知道的,哪一种呢?下节我们学了最后一节大家就知道了。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证明了(指中题目)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力吹     苍 耳──动物带 仔细观察     豌 豆──太阳晒

幼儿园的体育教学目标有哪些?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当前,幼儿体育已受到幼儿教育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然而离目标的要求还有距离。对于任何通过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许多教师还比较模糊,如有的教师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过分强调兴趣而不注重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一刀切的灌输方法用的比较多;对于幼儿活动量的调控存在随意性;还存在等待时间过长,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比过去幼儿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进行:一、内容上打破传统,让孩子在挑战中获得自信。1.敢于尝试新的活动形式,打破旧的传统。社会在发展,孩子们也不例外,传统的幼儿体育教学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孩子们,如果还用传统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他们是“吃”不饱的。我们要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改变和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新的挑战,在不断战胜新的挑战的过程中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幼儿体育的目标所在。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滑板,在街道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跃下,甚至在铁栏杆扶手上滑下。这在中国几乎是看不到得,原因是因为滑板需要技巧,儿中国人虽然向来善于玩技巧性游戏,但滑板还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传统意识上,许多人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保护、灌输式和训导式的,于是,孩子本来具有对这种游戏的畏惧心理就更加强烈了。虽然孩子暂时保证了身体不受伤害,但却阻碍了能力上的发展。事实上,这种活动经过老师的充分准备和有序安排是可行的。目前,在上海、苏州等地的部分幼儿园已有了类似双排轮游戏活动,许多小朋友都非常感兴趣,这无疑是幼儿体育教学的一项新突破。2.难度上敢于突破。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普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在体育活动“长凳游戏”中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长凳走平衡,大部分孩子愿意站在较高的长凳后面。当老师在另一边将几个长凳叠成最高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排向那里,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具有冒险的天性,而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幼儿的要求缺乏难度,幼儿不必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发展,不能了解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没有挖掘幼儿的潜能,仍以老标准衡量和要求孩子。二、是教师不敢增加难度。有的教师知道要增加难度,但因为怕一旦增加难度,幼儿容易产生危险,所以最终放弃了这种想法。这样,幼儿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更可惜的是,错过了培养幼儿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机会。1、运动量上采用“多峰式”训练。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个体育运动中运动量的分布呈两次以上的高峰状态,以免运动疲劳带给机体的伤害。考虑到幼儿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特点,幼儿身体技能的活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这也是人体生理技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调控幼儿活动量时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启动--第一次高峰--缓冲--第二次高峰--缓冲这样一个多峰式状态,真正做到运动强度小则增加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大则减少运动密度,调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既不过量运动,又能保证适宜运动量,符合机体承受能力,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结合,对幼儿体能的科学锻炼是十分有益的。2、自由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中的户外自选活动,幼儿混龄主题区域和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更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能给每位幼儿有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促使其主体性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1)、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在室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幼儿发出挑战,唤起幼儿尝试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来自由表现、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例如在室内进行“玩竹竿”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赤足在室内活动,用手指、脚趾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尝试创造许多有趣的活动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种树、滑雪、火炬接力等)。这类活动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使其有机会在面对不同的运动刺激和建议时,寻找到他自己的行动方式,促使其运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2)、户外自选活动: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在活动中尽可能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即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和器材,自由结伴,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活动,体验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例如: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3)、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利用幼儿园的有效活动场地和器材,设置若干个具有不同活动主体情节的区域,教师可以设置球类活动区、车类活动区、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中大型运动器械组合区等。对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同时开放,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可以自行组合、自由选择活动区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线性框式,强调非线性的组合,使团队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扩大了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满足了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为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锻炼提供了充分条件,使其活动动机更为强烈,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得到鼓励。例如:让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同时参与攀爬区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交往对象丰富了,而且从大班幼儿身上学到了活动技巧,更加放得开了,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带领中班幼儿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让幼儿身心得到了发展。

六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及要求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及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 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 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 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 、作图等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 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 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 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 三角形、四边形、圆的 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 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 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 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 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 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 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课程标准中不包括哪个教学目标?A、科学技术B、科学探究C、社会环境D、科学精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印发的实施标准。由教育部于2017年2月15日印发,于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1] 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教育部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前,小学一、二年级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教学目标是方向标——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6

今天晚上继续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前两天的阅读,指导课程目标包括四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科学知识目标和科学探究目标已经仔细读过了。科学态度目标又是指什么呢?先来看一下总目标: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在科学学习中应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 即具体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描述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 虽然这几方面的目标基本上都是要求比较自觉地去完成,但每个学段目标都是逐层深入,逐渐泛化的。 比如说到合作分享,低年级要求,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中年级要求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年级则要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容易被忽略,其实这个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品质。个人以为这是一个更为核心的目标,就是更容易迁移的目标。如果科学态度目标完成的好,孩子们学习其他东西,或面对问题时就可以更好地应对。也更容易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比如实事求是中年级的目标: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这一个科学态度目标如果完成,那孩子们在处理其他事,或是与人辩论时,便多了一点正直感,多了一份弹性。他不会因为对方是权威就轻易相信,他会多一点独立的思考,探寻更本质的东西。在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的时候,则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不会做一些强词夺理的辩论,也不会担心有失自己的面子。这样能屈能伸,更容易获得真理。所以在教学设计里,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科学态度目标是不容忽视的。 课程的第4个目标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它的总目标是: 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它的分学段目标主要从这三方面来描述: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仔细研读这一部分的目标,一般都是初步了解。因为它是更为上位,思维更为抽象的概念。这基本上都是一种或几种关系所构成的。对小学生来说,哪怕是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对这样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样的关系又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渗透在小学科学教育之中。 到今天晚上,4个课程目标就全部阅读完成。课程目标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以前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习惯制定三方面的,这几天阅读后我才知道,其实完整的目标应该是四个方面的目标。 没有阅读这些之前,一般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都基本上固定。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差不多。所以有时自己没有思考,没有仔细地分析,就直接抄别人的教学目标。阅读完这些内容,才强烈地感觉到写教学设计的时候,这个教学目标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以后写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定目标,一定要以课程标准为主,同时考虑到孩子们的基础。制定一个让孩子们通过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特别棒的方向标,订得好能让你整节课事半功倍。

如何判断一节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有利教学目标的达成

马学军谈到教学目标,老师们一定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师用书》中,教材编写者为每一节课制定了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教案中,我们首先确定的就是教学目标。 确实,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具体到一节课中,教学目标不仅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是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依据。课堂教学其他方面的设计,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都必须依从于教学目标,并最终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待教学目标的态度却非常复杂:一方面深知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把它当作摆设,只在教学设计的环节走走过场。在设计目标时,或者求大求全、面面俱到,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或者华而不实,笼统而宽泛,没有明确的指向。到底教学目标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到底该如何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目标 所谓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常态水平上,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学生群体,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所预期达到的学生学习结果。“通过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如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简而言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科学学习结果的预设要求,它既要让教师明确“为什么教”,又要让学生明白“应学到什么”。 在新课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制定了科学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作为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以及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相应地,课堂教学目标常以分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目标的形式进行表达。 在这里,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目标不等同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指导的是整个课程的建设,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设置、编排,以及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就小学科学课程目标而言,它所关注的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变化情况。其行为主体应该是课程设计者、管理者、教材编写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师生等。 而课堂教学目标针对的是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一个单元、一节课、一个活动等。本文主要以一节课为例)。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而言,它所关注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结果,包括科学知识的习得、探究技能的训练,以及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的形成的情况。其行为主体应该是执行教学任务的科学教师和接受科学教育的学生。 2.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 《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但它不是详细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具体内容标准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例如“食物链”一课,仅仅是把《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中的“懂得食物链的含义”直接作为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的。事实上,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一节课往往包含了《课标》具体内容标准中多个部分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编制课堂教学目标时对相关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3.教学要求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主要是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或对教师执行某一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其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在表述时,往往通过“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组织学生……”、“促进学生……”等句式进行表达。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混合与分离物质的几种操作方法”(《混合与分离》);“组织学生进行凤仙花的种植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种植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器官”(《植物的一生》)等。 如前所述,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设要求,多通过可理解、可测量、可观察、可评价的行为化动词进行表达。例如,“尝试混合与分离物质的几种方法,独立完成混合与分离物质的操作”(《混合与分离》);“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凤仙花的种植活动;并通过观察,辨认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器官”(《植物的一生》)等。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教学目标多元化角度,谈一谈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在课前要尽可能多地去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预设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而实验材料的有效选择对实验和探究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加强实验目的性的认识,提高实验探究针对性。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认真研读科学课程标准,了解本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教育。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做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现象等等。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如:小学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时,教师拿出一把尺子,说:“尺子与音高有关系吗?”,一生说:“有,尺子长声音大,尺子短声音小”。另一生说:“尺子伸出多,声音强,尺子伸出短,声音弱”。显然,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结果,实验设计无法进行。实验时,学生把握不住观察重点,汇报时众说纷纭。其实,教师在开始前应让学生仔细审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探究的重点是什么?什么是音高变化?尺子怎样发出的音算是高的,怎样的音是低的?这样学生一般就会明确实验的目的,后续的实验才能展开。(二)重视学生的实验假设,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实验活动前,有一段时间是对实验进行假设。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假定的说明。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假设有依据的关键。如:让学生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假设前让学生进行了如下的活动:1、让玩具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推或拉)2、指定学生接住老师扔来的苹果(思考苹果是怎么到你手上的)上述两步目的是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继续做小实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各种物体在没有人为施力的情况下,最终都落向地面。学生就会自然地作出结论:苹果落地肯定是受到了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是竖直向下的,可能来自地球的吸引力。教师让学生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了用学生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三)、提供高效的实验材料,提高实验的实效性。良好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实验材料的自身不足会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那些材料是属于真正有效的呢?首先,材料要保证科学性:如在摆的研究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取问题,教材推荐用大小不同的两种螺帽表示不同的两种重量的摆锤,当摆线一样长时,实质上摆的长短却是不同的,换上沉浮实验盒里的小吊桶,里面分装塑料块和金属块,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次,材料要简明:科学探究的材料构造要简洁明了,要尽量控制影响孩子们探究的干扰源。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是简洁明了。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的就不用6个,能用简单材料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材料。如《压缩空气》注射器就是一个有利于学生集中探究目标、专注地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找根据证实推测的实验材料。第三,材料要有兴趣性:小学生对新奇事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空气占据空间》,教材用纸被压入水中而不湿进行实验,一方面易影响结论,再则也不卫生,改用乒乓球沉浮可更直观也有趣。第四,材料要有结构:根据活动目标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使活动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的活动二:改变浮标的沉浮。老师在几次试教中在材料的控制上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材料1:浮标内不加任何重物,怎样让它沉下去?(学生自然想到加重物,虽然浮标也沉下去了,但它同于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改变玻璃瓶的沉浮属于同一思维层次。材料2:浮标内已放入重物,但易取出,学生受前思维的影响,取出重物,这样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材料3:浮标内有重物,但被封住不易被取出,但可以拉长(改变体积),学生终于想到改变大小(体积)也可以改变沉浮。(四)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 保证有效科学实验有效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是学生动手操作上的探究活动,还应包括思维上的探究活动。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很多事情,如计划制定、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汇报交流等,经常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有所侧重,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在安排学生探究活动环节上,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不仅能力强的学生要有时间探究,相对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如在《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一课中,涉及知识较深,相关因素多,过程复杂,既要求学生发展观察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把各种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再从设计气象符号中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积极动脑的过程,仅通过动手探究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动脑的地方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五)精心的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有序性精心设计好实验方案是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的保证。在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不按规定操作,导致实验现象出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前教师没有把实验的方案设计好或者是设计得不够合理造成的。1、注意实验的安全性。教师最好课前先把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做过一遍,并作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的,什么地方需要学生全神贯注观察的,做到心中有数。到学生动手做实验时,教师就可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如在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时,要用到酒精灯给铜球和金属条加热,加热后的铜球和金属条是非常烫的,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规范操作注意安全,禁止用手触摸以免烫伤皮肤。2、规范实验操作。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实验要求学生去规范地操作,如温度计、量筒、量杯的使用和读数,操作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探究实验的准确性;再如酒精灯的使用,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具体的使用规则,怎样点火,怎样加热,怎样熄灭酒精灯等等,它会影响的整个实验的安全性。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和准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直观感性认识。(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调动探究积极性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在“物体能否导电”实验中,各小组学生共同准备各类材料,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到组装好的电路检测器中检测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每小组内材料员、记录员等分工合作,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七)强调实验过程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根据每一个学生实验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过程、实验中的表现、实验记录情况、能否有自己的见解、是否还能提出其他问题等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可制定量化的评价表,也可用定性的语言作出评价。同时在学生中进行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科学就会积极主动,探究的习惯也会慢慢养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怎样发挥实验探究有效性,也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只有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科学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才能得到更好地得到体现。

求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要详案!) 含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反思

哪个版本的呀

如何制定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即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认识或价值取向,它是在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深刻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作了阐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些理念是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出的,对以往的听说教学思想有所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口语交际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应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求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言语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能力。这不仅是一种人际间交流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还是一种做人、做事与交往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能否融入社会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正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即着眼学生的明天,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口语交际能力,才能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二)口语交际教学应促进人际的沟通交流口语交际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而且是一种双方的互动交往。一个人能说会道,会听别人的话语,却不一定能与他人沟通。也就是说他虽有听说技能,但并不一定能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沟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的问题。人无时不刻不处于社会生活之中,当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运用口语交际处理好人际的沟通交流,越来越重要。缺乏沟通,可能导致封闭,可能会落后于社会。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发展合作精神。既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在交往中应有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要有自信心,有勇气,有独立见解,诚恳待人,尊重对方,谈吐文雅,能够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是与人沟通的必需,也是与人合作的前提。口语交际教学对此应予重视。(三)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口语交际要求有较好的理解力、判断力、语言组合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因而在教学中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应注重其能力的培养,其学习方式的实践性十分突出。要让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学习,如:要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口语交际实践过程;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要帮助学生克服怯于表达的心理障碍,通过积极的评价,发挥其激励功能,使学生自信、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内外口语交际实践中提高能力。【活动】目前,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存在某些误区,如:1.口语交际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2.口语交际处于单向活动,缺乏交互性。3.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4.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你在口语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加以解决?如果你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还遇到了其他问题,可以及时跟同事或朋友交流探讨,寻求对策,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水平。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口语交际是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有利于全面完成口语交际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学段: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

微课需不需要教学目标和板书设计

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产生符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适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识字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首先,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的新理念,是改革创新识字教学策略方法、增强识字教学效率的前提。课程标准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识字写字教学思路,总目标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并根据特点对每个学段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3——4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第三学段:(5——6年级)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横向来看,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目的,过去我们只关注“知识和能力”一个方面。新课程标准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作出了规定。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显得更加全面。比如,第一学段(1~2年级),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共提出六项目标。第一项“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第三项中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第二、三、五项是侧重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知识·能力”的目标。第四项是侧重于写字习惯的目标。第六项是侧重于“过程·方法”的目标。纵向来说,三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体现了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各个学段“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阶段性十分明显,无论对教材编者还是老师、学生,都便于操作。同时,目标很好的体现了学段之间的连续性。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为:含义不同、对象不同、概括程度不同、实施主体不同、灵活程度不同一、含义不同1、学习目标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在广义上的学习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一般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某一课期望达到的目标。二、指导对象不同1、学习目标指导的是整个学习的课程。2、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某一课的教学过程。三、概括程度不同1、学习目标较为抽象,是对所学习的课程在宏观上的指导。2、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对教学细节上的要求。四、实施主体不同1、学习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基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2、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五、灵活程度不同1、学习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学习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所教授课程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学习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2、教学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

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你要完成的,教育的目的是育人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区别如下:教育目的:育人 培养目标 :树人教学目标:玩人

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的排列顺序

范围由大到小: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名词解释

教育目标名词解释: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上的具体化。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是教育思想,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之间首要的中介环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扩展资料: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知识、技能、情感。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什么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总的需要。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导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

导游证培训教学目标是什么?

1、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2、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做好铺垫,因为就该门课程的作用而言,它是导游人员今后讲解内容的知识来源(天文、地理知识在课程中均有涉及),也是导游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讲解所需的基础材料。3、帮助考生建立个人兴趣,并加快考生服务的专业性。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有三个,具体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利用数方格和割补,拼摆等方法,学会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渗透“转化”的思想,发展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2、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三、教学过程1、直接导入,激发兴趣由故事情节或游戏引入教学内容,揭示课题并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渗透“转化”思想引入割补法;建立联系,推导公式;公式强化,字母表示。学生自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形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S=ah。3、联系生活,深化新知解决导入的问题,到底哪一块的面积大。4、运用新知计算: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5、小结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

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分析、学情分析。说可是怎么解释这些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解释: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目标设计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方法: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从宏观层面和长期性来看,教学设计可指对一组课题或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由学校组织的教师团体进行,也可以由教材编写委员会进行。从微观层面和较短时间来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针对一个班级或单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这是广大教师熟悉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师使用的广泛角度出发,可把教学设计界定为: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确定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它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和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因此,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与设计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一项工作。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确定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国内外教学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技术,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教学目标,科学地分析和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可操作的技术基础。(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在众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目标系统。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或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层次。其中除第一级“知道”外,其余五级均属于高层次智力技能范畴。智力技能与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思维中对知识进行组织。 知道(knowledge)是认知领域最简单的目标,指能够记住获得的信息,该目标强调记忆的心理特征,强调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对材料的复述、加工和提取过程。例如,背诵概念的定义或复述原理。 领会(comprehension)是最简单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的理解。例如,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个概念的定义或者原理。 应用(application)指能在特定的具体情况下对所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实际的运用。例如,用某个原理来求解数学问题。分析(analysis)是指能将传达的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或者组成部分,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对结构。例如,能分析出一个概念所包含的几层含义或某一数学原理所要满足的条件。 综合(synthesis)是指能够将各要素、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形成新的形式和结构。它既需要对已知的要素和部分进行操作,也需要对未知的要素和部分进行操作。主要包括创作新产品的能力、融合多种观点形成新理论的能力、超越现有认识水平的能力、提出新见解的能力、独创交流成果的能力。 评价(evaluation)是指能够根据特定目的对材料或者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亦即对材料或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作出质或量的判断。它处于认知技能的最高层次,包含了以上五种能力中的所有各种要素。 认知目标分类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评定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依据,同时它提醒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或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停留在传授或要求“知道”的水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而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理解的水平,还应重视创新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培养。 教师按六级水平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①不是一节课的教学就能达到六级水平,而是需要通过精心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来达到;②由于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某些教学内容只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如为小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通常只要求能操作计算机,达到运用水平。(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个体的情感会影响其作出行为上的选择。情感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克拉斯沃尔(D.R.Krathwool)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每一级均由连续的子类构成。现分列如下。“接受、注意”,指愿意接受或注意某一事件或活动。由意识、接受意愿和控制注意或选择注意三个连续的子类组成,意识为始端,控制注意或选择注意为终端。在该目标中,教师的任务是从始端出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其指向终端,呈现学生所喜欢的刺激。“反应”,指乐意参加或主动参与。由反应中的默认(如遵从或顺从)、反应的意愿(赞成、赞同或自愿反应)、反应的满足三个子类组成。在此目标中,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伴随着满意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反应,即达到某种满足。“价值化”,指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并以该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作出对某事的接受、追求乃至奉献。价值化由价值的接受、偏爱、信奉等子类组成。教学要达到该级的最高水平——信奉,教师要使学生确信所学内容的正确性,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 “价值观的组织”,即当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景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系统,把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各种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体系。如,先处理集体的事,再考虑个人得失;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玩等。该级由价值的概念化(如试图识别一个其所欣赏的艺术客体的特征)和价值体系的组织两个子类组成。价值体系的组织可能产生一种新价值或更高层次的价值复合体。“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指价值观和价值系统已形成稳定的、具有个人特点的价值体系。其个人行为是一贯的、泛化的和可以预期的。如学习一贯勤勤恳恳,保持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该级由泛化心向和性格化两个子类组成。由于情感教学目标难以用行为变化来说明,因此它不如认知教学目标分类那样清晰、明确,具有明显的较为具体的外显指标,这给客观观察、测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克拉斯沃尔的分类毕竟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教学目标的发展层次,其层次揭示了情感教学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最后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的过程。其子类构成的情感发展连续体较为详尽地描绘了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细微发展变化,这些都为我们探讨情感教学目标提供了借鉴。同时,该分类还启示我们:①情感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外在的要求标准要变成学习者的内在价值,需要经历接受、产生反应和认识到其价值(价值化)等连续内化的过程;②情感并不是秘不可言、秘不可测的,该分类对情感发展的连续描绘,为教师完成情感教学的任务提供了方向与途径;③情感教学是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每门学科都应重视相应情感的培养。只有当学习者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参与学习时,“我要学”才会代替“要我学”。克拉斯沃尔的情感教学分类目标揭示了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及最高教学目标,但与认知教学目标一样,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一切不同年龄的学生都要完成全过程,达到终端。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依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地确定并描述相应的情感教学目标。(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关于动作技能的分类,先后出现了辛普森(Simpson,1971 )的七级分类、哈罗(Harrow,1972)的六级分类、基布勒(R.J.Kibler)的四级分类等。目前还没有一个一致的广泛认可的理论框架。但相比较来看,辛普森的分类应用较广,下面我们就辛普森的分类作简要的论述。“知觉”,指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定向”,指对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在指导下作出反应”,指能在教师的指导或说明书的指导下,表现出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在示范者的指导下进行练习,直至形成正确动作,按照说明或示范启用电脑。“机械化动作”,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惯,动作表现无误。例如,不需要教师示范指导或看说明书,就能启用电脑。“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全套动作技能,一气呵成,连贯娴熟,得心应手。例如,熟练地按指定程序开启电脑。“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景的需要。例如,电脑型号改变,按钮位置发生变化,仍能根据指定程序启用电脑。“创新”,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景,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例如,练习书法至相当的高度,独创一格,达到“人各有体”的境界。该目标分类描述了动作技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对体育课、艺术课、工具操作技能课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实验课、语言教学中的书写技能课等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的教学心理学研究者在借鉴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分类:(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学阶段为记忆、理解、应用、综合,小学阶段为记忆、理解、运用;(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行为分类和内容分类相结合的思路,中小学阶段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化等;(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中小学阶段为知觉、定势、熟练、自动化等。(4)人际关系技能的目标分类。当代教学设计专家罗米斯佐斯基(A.J.Romiszwski)在继认知、情感和技能三类教学目标之后,又提出了人际关系技能目标。罗米斯佐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人际交互技能同认知技能、心理动作技能、反应技能一样,必须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目标涉及培养与他人有效地交往、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等,包括咨询、管理、讨论、合作、销售等方面的技能。对此目标分类,这里就不再作进一步具体介绍。2.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分类系统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生学习的结果有五种类型,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但是这五种结果都属于能力的范畴,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其在使用这种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推断出来,为此,必须制订出清晰的行为目标。于是,加涅确定了九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现分列如下。“辨别学习的目标”,是指对各种客观的情景或者物理特征进行辨别,涉及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所有感觉方面。但它不是对情境的全面描述。“具体性概念学习的目标”,是指建立在辨别学习目标之上的,能够确定某类事物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子的学习目标。“定义概念学习的目标”,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规则对事物或事件进行分类。这个规则表达了概念的本质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的目标”,是指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描述和转换情景中的概念和命题。“问题解决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在新的情景中运用规则和概念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高级的规则和概念。“言语信息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记住由有意义的命题构成的言语信息,具体表现为能够复述和加工这些命题。“认知策略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动作技能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在完成操作和动作时达到了一种熟练状态,它可以用操作或动作的执行速度、精确性、力量或连续性等特征来描述和测定。“态度学习的目标”,是指学习者形成了一种能够对行为作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者反应倾向。以上所列目标中,辨别学习、具体性概念的学习、定义概念的学习、规则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属于智慧技能学习的目标。总的来说,布卢姆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经实践证明是非常适当的,在教学设计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但也不能不论教学情境的差异简单机械地套用他们的理论。当我们在分析和确定某一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其独特性。由于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不同的教学情境下要求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达到教学目标体系中的最高水平。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技术(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一般说来,目标分析通常从提出问题入手,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收集各方面信息,最后在分析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制订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具体来说,目标分析过程可以归纳为六个步骤。(1)了解问题,确定目的。了解现实教学活动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明确教学活动问题所在,从而确定教学设计的目的。这既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个教学设计工作的起点。通常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调查、访谈来发现问题。例如,通过对中学校长、教师的访谈调查,了解中学教学的问题所在,从而确定教学设计的目的。(2)确立目标。围绕某个目的,按照布卢姆或加涅等的目标分类体系,建立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3)提炼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通常是目标对于实现目的的重要性程度)对提炼后的目标进行选择和排列,区别主要目标、核心目标与次要目标、支持目标,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4)再次提炼目标。再次对目标进行提炼,确保目标的价值。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将已确定的目标一一与现实教学活动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证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将已确定的目标与前面确定的教学设计的目的进行对照,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保证每个目标确实是围绕某个共同的目的而设计的。(5)再次排列目标。对目标进行最后的排列,形成教学设计目标体系。(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如何科学地表述教学目标以保证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效是教学目标设计应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对此问题,主要形成了行为观、认知观及两种观点相结合的陈述方法与技术。1.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表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杰(B.F.Mager)于1962年出版了《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论述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和方法。马杰认为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所陈述的目标,它应该能够说明“学生能做什么以证明他的成绩和教师怎样知道学生能做什么”。他还指出,一个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包括行为的表述、行为条件的表述、行为标准的表述。后来,有学者认为还有必要增加对教学对象的表述。据此,教学设计者在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时,应该清楚地陈述以下四项内容。(1)教学对象的表述,即说明学习者是谁。学习者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只有当学习者积极地进行心智的加工和技能的训练时,才会有学习活动发生。所以,教学目标设计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时必须首先明确教学对象。如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2)行为的表述,即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能列举三至五个质数和合数等。(3)条件的表述,即说明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对行为发生条件的表述,也指明了在何种状况下对教学活动进行评定。例如,陈述“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指明“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陈述“能够操作计算机”这一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指明是“在教师指导下或者说明书指导下操作还是独立操作”这一行为条件。 一般来说,行为产生的条件包括下列因素:①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或室外、安静或噪音等);②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③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④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⑤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⑥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4) 行为标准的表述,即规定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以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的特点。行为标准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所以其表述常常与“精确到什么程度”“至少百分之几正确”“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等问题有关。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解释: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目标设计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方法: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如何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条件?

教学目标实现的条件分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知识拓展: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目标实现的条件分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知识拓展: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实现教学目标有哪些条件?

教学目标实现的条件分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知识拓展: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