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乐器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哈萨克族乐器,你知道是什么吗

  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族也是一个地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肉孜节更是一个颇大的节日,哈萨克族的乐器更是有着许多的种类和特色。   那么,本期民族乐器大全带你了解哈萨克族乐器。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豆油是松木和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线替代,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现在的冬不拉,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还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   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弦10品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   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节特根:   节特根,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的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库布孜:   库布孜,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行,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60-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上张两根或三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琴弦和弓弦用松木胶擦拭,琴劲无指板、无品位。   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琴声与小提琴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现代库布孜改进后,增加为四根琴弦,并安装有纸板和共鸣箱,拉走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

哈萨克族乐器有哪些

哈萨克族乐器如下:1、东不拉哈萨克的乐器有东不拉、杰特根、阿萨塔亚克、塞布齐克、库布孜、上库布孜。2、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受欢迎的传统乐器。董,又名董和董布拉,一般都有钢琴产品,有的董有钢琴产品,有的董也有调音的钢琴产品出现。根据槽面、手盖、旋律、大小、长短、绷缠的弦数、冬不拉的展开幅度和音量。适合快速演奏的音乐。3、解根,琴约长方形的长度,由一整块木头雕刻而成,有一个木盆状的音室,类似于汉族的古琴、古筝式横奏乐器。因为钢琴有精密的共鸣箱,琴弦多,所以演奏的音量大,音域广。4、Asatayak是一种握在手中摇动发声的乐器,也是萨满跳跃时使用的。它的形状像一把花伞,由一把大伞和一把小伞组成。形似花伞,由一大一小两部分组成。穹顶周围有许多小的链状银环,封面上雕刻着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几个月。5、布齐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用的一种管乐器,被哈萨克族人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于汉族的竖笛,是一种竖木笛。布齐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最初是用草原上的一种“草中取草”制成,现在是用松木、骨头、铜片、铁桶、钢管制成。6、Kuzi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弓弦乐器。中文也翻译成霍布斯、霍布斯、克卜兹等。历史悠久,结构简单,音色柔和,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演奏方法比小提琴复杂。生活在草原上的新疆哈萨克族人,白天放牧,晚上在星空下守护牲畜。7、上库布孜是近代哈萨克族流行的一种复合乐器。这架钢琴由铁皮制成,犁形,上面固定着钢弦。演奏者在手上套了一个铃,然后拉了一根钢弦。演奏时,形成独特的曲调和声音。这种乐器在民间主要由女性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