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事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我们读过很多革命故事,如《珍贵的教科书》《小兵张嘎入,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革命故事讲一讲,然后写出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 秋天,鬼子又开始扫荡。一天雨来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来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就进来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听见鬼子呜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里,小雨来赶紧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屋,鬼子就硬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他在敌人的引诱和严刑拷打下,坚强不屈,把敌人气得暴跳如雷,嗷嗷地叫,让拉出去枪毙。这时河边响起几声枪响。 就在这时突然水面上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向岸上说道:"鬼子走了吗?”大家高兴的叫起来“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 小英雄雨来 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从河底游到远处。鬼子冲着河开枪时,雨来早就游远了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很多,很有教育意义 九江海外旅行社简单介绍: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 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此,井冈山便以其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而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中国革命的皇皇 巨著。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斗争中培育出来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岁月里,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奉献,战胜了无数难以 想象的艰难困苦,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事迹。这些感人事迹震撼了井冈山儿女的心灵,并深深铭刻于他们的心底深处。一代又一代的井冈山儿女,用朴 实无华的语言,在村落、在田头、在山野、在庭院传颂着这段感人的历史,传颂着这些感人的故事。 井冈山人民在传颂这些故事的过程中,融汇了他们对革命英烈的 厚爱和敬仰,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凝聚了他们的憧憬和愿望。经过一代又一代井冈儿女的传承,经过传承中的提炼和加工,当年的事迹便演变成了根植 于井冈山的红色故事和传说,形成了井冈山的独特红色文化现象。这些广泛流传于井冈山区域的红色故事和传说,寄托了井冈山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深情厚意,是井冈 山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红色经典革命故事!急急急!!!急求!!(不限制人物 要经典!!)五分钟以内!!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讲故事活动办公室、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办的,“忆红色经典 讲革命故事——全国革命纪念馆讲故事大会”,4月28日下午3时,在重庆市委小礼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2个革命纪念馆的12名讲解员,参加了此次故事大会。 本次故事会题材涉及广泛:有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如何面对丧子之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严于律己,抗日战争中脍炙人口的王二小故事,解放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塔山战役,新中国建设中涌现出的铁人精神,红岩热土上的大爱无疆……一段段或熟悉或陌生的故事、不断激起现场观众的掌声。

革命故事 50个字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

有哪些革命故事,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

狼牙山五壮士!

革命故事150字左右

你是王八蛋,写这个的人是王八蛋

革命故事

杨靖宇 吉鸿昌 谭嗣同 …… 夏明翰 ■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成为农运领导人,与彭湃等人走的是同样的革命道路 夏明翰所走的革命道路,在当时的人乃至今人看来,都是极不平凡的。在中国近代阶级剥削压迫深重的社会中,他本人的出身原来属于地主阶级,却在后来坚定地成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先锋,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动组织者之一,直至为此殉难而不悔。这种行为,恰恰表现出代表先进阶级的革命思想的巨大感染力,以及这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改造社会的物质能量。 在中国千年的黑暗社会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封建文人也有对此不平者,然而阶级的局限不过使他们多少有点怜悯而已。夏明翰少年时代对家中轿夫、女佣产生的同情,开始也是出于此。但慈善与施舍不可能改变社会面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终于告诉了先进的国人解决社会矛盾的一条根本出路——“剥夺剥夺者”。于是,夏明翰领导着千千万万饥寒交迫者,呼出了要“造反”、要“共产”的呐喊。当然,按照科学共产主义的最根本定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名词,根本意思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来解决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但是,在当时中国的贫苦农民的口中,“共产”主要被理解成一个动词,就是要把土豪劣绅们的不义之财拿出来“共”,以此解决生存(当时还谈不上温饱)这一最低层次要求。在中国的特定国情下,这恰恰能形成“红旗卷起农奴戟”的革命风暴。夏明翰的可贵,正在于他成为掀起这一风暴的先驱者,并以他那“砍头不要紧”的气概谱写了最雄壮的战歌。 ■憎恶祖父与北洋军阀头目吴佩孚来往,一气之下把吴送来挂在墙上的条幅撕得粉碎 ■用斧子砍开封建门窗,闯出夏府再不复返。与工农打成一片,娶了湘绣女工为妻 夏明翰少年时,曾任清朝高官的祖父在他身上寄予了光耀封建门庭的希望,让他闭门读旧书。夏明翰却受父母比较开明的影响,总愿走出家门。一次,他在外面见到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带着婴儿要饭,便把身上的钱全给了她。后来,他就此事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饿肚子的人。”他长大一点后曾帮女佣挑水,却受到祖父怒斥。他小时最喜欢的家中老轿夫因力衰而被祖父辞退,在外艰难谋生时跌死。夏明翰就此发出“人间不平,何也”的呼声,对封建家庭产生了憎恶。 他在学校中接受了反对军阀的思想,回家看到祖父与北洋军阀头目吴佩孚来往,一气之下把吴送来挂在墙上的条幅撕得粉碎。祖父恼怒万分,又听到豪绅们登门告状,说夏明翰在外领导学生运动,便命家人把这个叛逆的孙子锁到一间房子里。夏明翰就此下决心与祖父决裂,找弟弟夏明震要来一把斧子,砍开窗户跳出屋子,又到院里把祖父视为官运亨通的宝树砍倒,从此闯出夏府再不复返。 参加共产党后,夏明翰更以解放劳苦工农大众为己任。在组织“人力车工会”时,同那些“拉车的”日夜吃住在一起,搞农运时也同穷苦农民打成一片。他娶的妻子郑家钧,也是一个湘绣女工。他结婚时,省委的李维汉、何叔衡等送来一副对联,上书“世上唯有家钧好,天下只有明翰强”。 ■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上留下带血的 吻印;临刑前执行官问有无遗言,他大喝:“有,给我纸来!”当场写 下就义诗 1928年初,夏明翰告别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来到武汉。以野蛮著称的桂系军阀正在大肆搜捕革命者,许多被捕者根本不经审判便被处决。如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当时已脱党,被桂系军阀捉住后也马上被杀害。面对市面上一片萧条和恐怖,夏明翰全无惧色,仍奔走在各个秘密机关,部署“停止年关暴动”的计划。 开始他住在湖南商号,发现武汉卫戍司令部已盯上那里,便迁到东方旅社,与徐特立、谢觉哉、熊谨玎等研究下一步工作。没过几天,谢觉哉突然通知说交通员宋若林已靠不住,夏明翰便回到东方旅社收拾东西。他正准备转移时,叛徒宋若林带着警探闯进了房间。 夏明翰被捕后,连续受到刑讯,他在拷打中只是怒斥审判官。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上,他还留下了一个带血迹的吻印。被捕两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当时就被人称做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

革命故事的梗概

你要革命故事梗概,关键是要干吗,从别人那里找了点自己选把,不清楚你要什么样的.黄洋界保卫战1928年8月,湘赣敌军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失利,欲归末归之际,大兵进犯,侵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平原地区,最后又以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企图一举侵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听到敌人即将进攻的消息,一营营长陈毅安率一营的一、三两个连急行军回到黄洋界下的小井,召开会议,布置战斗,并进行了紧张的战斗动员。后方医院的轻伤病员纷纷要求重返前线,儿童团、少先队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也全部动员起来,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妇女也积极组织起来,准备配合红军作战。红军和地方武袋还建造了竹钉阵、铁丝网、篱笆、滚木擂石、掩体工事,在黄洋界哨口筑起五道防线。整个井冈山严阵以待,准备狠狠打击来犯之敌。8月30日,云雾散后,湘军吴尚部和赣敌王均部共四个团开始进攻黄洋界。红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凭借黄洋界天险,利用石块、滚木擂石、竹钉和手中的武器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下午四时许,敌人不甘心失败,重又组织了规模更大的进攻。就在这时,红军战士把二十八团留在茨坪红四军军械处修理的一门较好的迫击炮抬上了黄洋界,安放在红军指挥阵地附近。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由于受潮,前两发炮弹成了哑炮,这时,第三发炮弹出膛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在敌群中炸响了。这时,埋伏在各个山头的少先队、儿童团纷纷点燃了煤油桶里的鞭炮,在树梢上挂起红旗。一时,黄洋界上枪炮齐鸣,红旗招展。敌人原先得到情报,是红军主力不在井冈山,这时,看到这种阵势,以为我红军主力已回到井冈山,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回酃县境内去了。事后,红军战士套用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腔填词,编了一段唱词:“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脸,二来是,红军主力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新城多侥幸,为何敢来侵占大小五井?你既来把山来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计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请到山上来谈谈革命。”在黄洋界上唱起了《空山计》。毛泽东在率领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著名的诗篇,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委员多谋善断曾有位拉美国家的司令官在参观井冈山后,意味深长地称赞:“井冈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毛泽东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选择的这个地方,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藏中国共产党之龙,卧工农革命军之虎。这个根据地的建立,与中国革命的胜利紧紧联在一起。”蛟龙不能困在沙滩,只有潜入大海才能翻腾波涛;猛虎,不能呆在平阳,必须依靠山林才能威震峰峦。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藏龙卧虎”的井冈山,经历四个多月的斗争。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实现了我党历史性的第一次伟大转折。1928年5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红军力量大大加强,在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边界斗争进入全盛时期。这集中表现在:红军主力由两个团扩大到四个团;红色区域的范围,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和遂川、吉安、安福、酃县的一部分,并普遍建立了地方武装;各县、区、乡都建立了党和政府的组织,根据地成立了地方党政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工农兵政府;全面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运动,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得到了实现。这段时期的形势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原因就在于边界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些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进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毛泽东多谋善断,正确选择井冈山作为深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并非他有诸葛亮式的“观察天象”之异才和“锦囊妙计”,而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在对井冈山的政治、经济、地理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毛泽东认为,井冈山这个地方有许多的优势:一是有大革命以来党和群众工作的基础,二是有袁文才、王佐这批“绿林朋友”,三是有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四是这里的反动统治比较薄弱,五是有比较好的经济给养条件,六是这里的一举一动对湘赣两省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毛泽东确认井冈山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是发展革命的好地方。毛泽东同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坚贞不渝,即使是在受到高压和处分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当时说他率领部队举行秋收起义之后不去攻打长沙,把部队拉上井冈山是“在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因而撤销了他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前委书记的职务,而这个决定传到井冈山时又走了样,说是开除了他的党籍,只能当师长,不得任党代表等,毛泽东仍无所畏惧。他不灰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建立农村根据地。毛泽东是个“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在井冈山提出并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一条有血有肉的政治路线。这条路线的具体内容是: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准确地说,他是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为基石,创造性地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从而写下了马列主义的续篇----中国篇。1928年6月,正当边界斗争形势日益发展的时候,从湖南来了一位名叫杜修经的人,他说湘南的敌军“十分动摇”、“恐慌万状”,要代表省委,强行把红军拉往湘南去攻打郴州。毛泽东向他了解有关湘南工农群众的发动、地方武装的组织、敌军力量的布防等情况,结果是一问三不知。连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有掌握,怎能轻易出师呢?!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6月底在永新县城召开的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上,毛泽东指出:“这时候把队伍调往湘南,远离根据地,有可能造成‘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危险。”会议决定不执行湖南省委的指示,继续在井冈山开展巩固扩大根据地的斗争,并写报告建议省委重新考虑。可是,省委代表不顾会议决定,不听军委的劝阻,乘毛泽东在永新分兵发动群众之机,将驻扎在酃县的两个主力团拉往湘南,攻打郴州。结果,两个团损失一半,边界各县全被敌军占领,被杀的人数和被烧的房屋不计其数,造成边界斗争的“八月失败”。为了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毛泽东于8月底在桂东县召开了红四军营以上干部会,检查了主观主义的危害,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教训;指出“敌情不明”、“盛暑远征”、“脱离红色区域”、“单纯军事冒险”是导致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1929年底,毛泽东在总结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以来的经验时指出: “主观主义,在某些党员中浓厚地存在,这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毛泽东自1920年起就孜孜不倦地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来到井冈山后,反复研究一些古典军事典籍。那时候,他最珍贵的家产是两个书篓,无论是转战边界各县,或是回到根据地“老家”,都不忘带上这对“伙伴”。尽管他过的是戎马倥偬的生活,依然争分夺秒地阅读各种书报。他给警卫排的战土明确规定这样一个任务:凡打下一个地方之后,必须趁机搜集各种书籍、报纸、文件。1928年5月,红军攻打下茶陵县的高陇圩,在国民党军阀谭延闿家里缴获了许多书报,其中恰好有一本毛泽东渴望许久的《三国演义》。毛泽东见后连声赞道:“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毛泽东遍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但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现实斗争服务。他同那些信而好古,钻到故纸雄里出不来的人,同那些言必称希腊,对中国国情一点不懂的人完全不同,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准靶子放箭”。毛泽东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胆略和气魄坚决抵制湖南省委要红军冒进湘南的决定,就是由于对湘赣两省的敌军力量作了深入的调查和比较。当时,常驻湖南的国民党军队有六个军,另外还有六个师,不仅数量多,且战斗力强。红军曾与湘敌吴尚第八军有过四次交锋,结果只伤其一小部分,敌主力毫无损失。江西敌人虽然也有三个军,而参加“会剿”井冈山的只有三个师。其中除独立师第七师师长刘士毅是江西都昌县人之外,其余全是蒋介石从云南调来的军队。毛泽东经过这一番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江西没有本省的军队,向来都是外省军队来此驻防。外来军队‘剿共"、‘剿匪",情形不熟,又远非本省军队那样关系切身,往往不很热心。”他面对这个现实,制定和实行了“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的政策。也就是说,对湖南敌军只能防守,不宜主攻;对江西敌军可主动出击,积极推进;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分析是正确的。1928年上半年,井冈山红军先后在遂川、宁冈、永新与江西敌军较量多次,连战皆捷,累计歼灭和击溃敌军八个团,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把江西敌军打得乱毫无还手的能力。毛泽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是对敌我力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他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井冈山的具体情况,以敏锐的政治跟光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领导井冈山的革命斗争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毛委员送棉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1937年11月,徐肖冰那时刚参加革命,在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科任摄影干事。有一天,组织上对徐肖冰说,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需要拍摄,具体情况到飞机场就知道了。徐肖冰赶到飞机场时,人还很少。等了一会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肖劲光等在延安的重要领导人都到机场来了,飞机一到,徐肖冰还没反应过来,飞机上就下来很多人。原来是苏联派专机把王明、康生从莫斯科送回延安,陈云也从新疆上了这架飞机,另外还有一些随行人员。那时徐肖冰到延安不久,很多人他并不熟悉,只好想办法让主席的镜头多一点。看到徐肖冰拿着照相机比划,主席就说:“我们一起拍个照吧。”然后他们很自然地站在一起(见《毛泽东画传》第132页,徐肖冰摄)。那时徐肖冰用的是小型、老式的相机,没有自动装置,也没有广角镜。他只好离得远一些,以主席为中心拍照。因为不熟悉,这次拍照险些把站在边上的王明圈在镜头外面。刚拍完一张,突然有个外国人把徐肖冰拉到旁边,问:“你是哪里来的?”徐肖冰说:“我是后方政治科的宣传干事,是组织上通知我来拍这个照片的。”但这人半信半疑,恰好一旁有人认识徐肖冰,向他证明了徐肖冰的身分。后来,徐肖冰才知道这人叫马海德,是个大夫,和美国著名作家斯诺一起到延安的。但当时被他这么一搅,拍照的机会错过了。当徐肖冰与马海德熟悉之后,就总跟他开玩笑:“马大夫,那时我在飞机场拍照片,你怀疑我,这事是你该管的吗?”马海德自己也觉得好笑。)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2)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3)林则徐,禁烟运动,壮我中华.(4)李宗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佟麟阁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一级英雄”王海大队长人物小传:王海,山东人,1925年生,1945年入党,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大队长的王海带领战友们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战绩,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他本人因击落击伤敌机9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王海和战友们平均驾驶喷气式战斗机飞行时间只有20多个小时,而他们的对手美国空军飞行员大多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王海和他的战友们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强敌。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余架美机分头飞至我方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我机奉命起飞迎战。王海大队出动6架战机,向指定战区飞去。“跟我进攻!”发现敌机正在向清川江桥投掷炸弹后,王海发出命令。随之,编队从 6000米的高度直捣而下,瞬间就冲到了1500米处的敌机群中。敌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乱作一团,丢掉炸弹,仓促应战。见敌机采用“圆圈战术”,8 架飞机首尾相连,互相掩护,与我机兜起圈子,王海一声令下:“爬高占位!”我6架战机一起昂头,急速跃上高空。紧接着,他们又一压机头,猛冲下去。几次冲击,硬是冲破了敌机的“圆阵”。王海抓住时机,向一架敌机猛冲过去,直到距敌机500米处才开火,打得敌机翻滚着坠向地面。剩下的敌机一个个惊慌万分,四散逃窜。战斗结束后,王海和战友编着整齐的队形返回基地。这次战斗中,他们一共打掉了5架敌机。王海大队一举成名。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所闻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元兵来势凶猛,紧迫在后,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说了声“天助我!”立即,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那拆掉的虽是木桥,却系交通要道。文天祥考虑到战后百姓过往的需要,特地为当地留下不少金银,以备复建之用。当他带兵马要经过倒岭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闻讯接应,纷纷主动把家里的门板桌面都搬来铺架临时便桥。文天祥万分感激,当场为此桥取名为“大义桥”,后人也有传说为“待御桥”。明朝万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间,在大畲溪建起了坚固的石拱桥,并在桥头建立了壮观的碑亭,以纪念信国公文天祥举义驻师。树立的三块石碑,均有秀丽的碑文。传说后来当地著名的文人林希严(林泰)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满怀地写了《题国公桥》一诗:当年丞相过桥东,战马啸啸满路风。万古人间留壮烈。百年溪水泣英雄。伤心荒涧碑犹在,放目寒山事已空。吊古不堪回首望,冷烟萎草夕阳红。这首凄凉,悲壮的诗篇,表达了后人对文天祥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红色革命故事 红色革命故事有哪些

1、《一袋干粮》的故事: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2、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3、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4、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5、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6、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7、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8、“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9、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10、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革命故事200字

第一个: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第二个: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革命故事 50个字

一个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是一块雨花石,静静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让我感动,她让我震撼,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此刻,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粗布衣裳,剪着剪着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毅力,眼睛怒睁,嘴角微翘,面对凶狠的阎军,昂首挺胸,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的景象。我掩卷沉思,一个只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临敌不惧,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让我由衷的敬佩,而在这敬佩的同时也渗着几分感动,因为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能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万岁!” 好的话请点右下角谢谢

有哪些革命故事

1、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2、黄继光堵枪口 3、欧阳海挡惊马 4、邱少云浴火重生 5、刘胡兰铡刀就义 5、杨根思孤身闯敌阵 6、李玉安甘当活烈士 7、周文雍、陈铁军刑场订婚 8、华子良装疯救难友

求一些红色革命故事,要600~800字左右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革命故事两则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革命故事两则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革命故事两则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

100字革命故事

我也不知道!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U0001f61e

中国革命故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江姐革命故事

唉!我不知道你提这个问题是为了交作业还是真的喜欢江姐。如果是前者,那么 LIYIZHANGYAN的回答已足够了,虽然答的不是很好,但是应付作业是可以的;如果是后者,那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简单的说,你要知道江姐从出生到牺牲短短29年时间,她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坚强?是什么驱使她宁可牺牲也不放弃理想?所以我劝你,还是不辞辛苦,去一趟重庆吧!在那里,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只要你是真心喜欢江姐,你在重庆就会得到答案。不过,看你提问的方式,也不像是真心喜欢江姐的人。

失败的革命故事

巴黎公社俄国的2月革命

讲革命故事诵红色经典主题征文五百字左右

怎么没有题目呀,但是讲的故事还挺好字数也正正好好是502这个故事真的可以希望您以后还可以出这样更好的故事谢谢你说的这么好的故事让我说了老师多次的表扬

红色革命故事读后感五分钟演讲稿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沿着先辈的足迹。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过上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呢?先烈们,是你们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建起了万里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杀拼搏。你们英勇倒下了,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却站起来了。他们高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那声音传到大江南北、传到长城内外;先烈们,是你们把中国人民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用血肉建设了新中国,让老百姓们当家做主了。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还记得邱少云吗?敌人的一枚枚燃烧弹扔下,正巧有一枚落在了他身边,要知道,当时他只要打几个滚,就可以免遭死亡的危险。但,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整个作战计划,他顽强地忍下来了。他绝不是钢铁铸造的,而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换成当今世界的每一位,能做到吗?但是,他却做到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坚韧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刘胡兰,一个听起来多么娇弱的名字,那颗爱国的心却远远重于泰山。她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虽然她只有15岁,但站在敌人面前却镇定自若,坚定的目光吓得敌人心惊胆颤。死亡的狰狞并没有使她畏缩半步,争取革命的胜利才是她不灭的信念。然而,凶狠的敌人毫不留情地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她为中国历史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辉煌一页。是呀!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胆识过人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人民的幸福,宁可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无私奉献、英勇的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吗?我们的革命志士是多么爱我们的国家!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国家的接班人,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前辈爱国精神,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富强而发愤图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共创祖国美好明天!

红色革命故事作文400字4年级

我最感动的革命故事 在战争中,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做出牺牲!在他们背后,有着多少个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其中江姐的故事让我最感动!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讲解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在这里江姐受尽了 *** 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棍、电刑……甚至竹签 *** 十指的指尖。 特务望向从这个年轻的女 *** 员身上打卡缺口,已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大小的考验。 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动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我每当从书中读到这些时,都热泪盈眶,多么刚强的意志啊!这坚贞不屈的精神,这坚强不曲的品格,感人肺腑,直打动人的心窝!她的品质让我想起了象征中华民族的梅:以梅象征坚贞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屈,被人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 而迎风斗雪开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这不正是形容江姐的毅志吗? 多么难忘的故事,多么感人的品质!让我们借上清明,为她深深鞠上三躬!

红色革命故事1千字

那你就自力更生咯所以问你你记一下1淅淅沥沥给你介绍个梳梳头去上自习牛仔裤一嘴图库KTV去太平洋证券子午谷提我上晚自习了之徒姑姑一直一直五路居一直我一直以为励志语录猪蹄子我一直在易烊千玺一直雨一直下水煮裤子一物降一物兔兔所以呢1米骂骂咧咧5米扣扣1了1你记忆我哭会抑郁富贵图陆婷贼心名字要一直一直自以为是欣欣向荣丽丽你没集锦1魔宫哦1哦你领了?

革命故事

1、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2、黄继光堵枪口 3、欧阳海挡惊马 4、邱少云浴火重生 5、刘胡兰铡刀就义 6、杨根思孤身闯敌阵 7、李玉安甘当活烈士 8、周文雍、陈铁军刑场订婚 9、华子良装疯救难友

红色革命故事作文400字4年级

红色革命故事

有没有大约讲5分钟的红色革命故事?

死啦死啦的!

革命故事

九一八事变

求一些红色革命故事,要600~800字左右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革命故事两则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革命故事两则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革命故事两则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

江西的革命故事

都回答了我就算了!!

红色革命故事(1500字)

雷锋故事—添砖 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 值班医生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子,给了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了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了。在这里劳动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的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的。 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大显身手,以惩每小时一千二百块的速度,打破了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回身一看,见运砖的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了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推一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力,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了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的,他越干越高兴,推着小车跑得飞快,一口气推了十几车,脸上的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湿透了。工地上的人都很纳闷:哪儿来了这么个解放军战士,干得这么带劲!有的说:嘿,真了不起,解放军同志干什么都是好样的! 有一位工人端来一碗水,对雷锋说: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 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一饮而尽,用手背抹了抹嘴,又推砖去了。运砖供应不上的情况很快转变了。当雷锋刚刚装好一车砖的时候,尖嗓子的广播员甩着辫子跑出来,问雷锋: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你问这个干啥?你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写篇稿子表扬表扬你。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儿,到这儿干点活是应该的。有啥可表扬的。说罢,推上车就走。广播员感动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还向我保密哩,我非打听出你的名字不可!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了。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的人,上前来拉住他的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的鼓舞不小。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了我应尽的义务。那位女广播员又问道:可是干了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我该回去了……雷锋拔腿就走。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雷锋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了工地: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简短的革命故事

黄洋界保卫战 1928年8月,湘赣敌军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失利,欲归末归之际,大兵进犯,侵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平原地区,最后又以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企图一举侵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听到敌人即将进攻的消息,一营营长陈毅安率一营的一、三两个连急行军回到黄洋界下的小井,召开会议,布置战斗,并进行了紧张的战斗动员。后方医院的轻伤病员纷纷要求重返前线,儿童团、少先队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也全部动员起来,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妇女也积极组织起来,准备配合红军作战。红军和地方武袋还建造了竹钉阵、铁丝网、篱笆、滚木擂石、掩体工事,在黄洋界哨口筑起五道防线。整个井冈山严阵以待,准备狠狠打击来犯之敌。 8月30日,云雾散后,湘军吴尚部和赣敌王均部共四个团开始进攻黄洋界。红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凭借黄洋界天险,利用石块、滚木擂石、竹钉和手中的武器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下午四时许,敌人不甘心失败,重又组织了规模更大的进攻。就在这时,红军战士把二十八团留在茨坪红四军军械处修理的一门较好的迫击炮抬上了黄洋界,安放在红军指挥阵地附近。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由于受潮,前两发炮弹成了哑炮,这时,第三发炮弹出膛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在敌群中炸响了。这时,埋伏在各个山头的少先队、儿童团纷纷点燃了煤油桶里的鞭炮,在树梢上挂起红旗。一时,黄洋界上枪炮齐鸣,红旗招展。敌人原先得到情报,是红军主力不在井冈山,这时,看到这种阵势,以为我红军主力已回到井冈山,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回酃县境内去了。 事后,红军战士套用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腔填词,编了一段唱词:“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脸,二来是,红军主力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新城多侥幸,为何敢来侵占大小五井?你既来把山来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计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请到山上来谈谈革命。”在黄洋界上唱起了《空山计》。毛泽东在率领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著名的诗篇,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毛委员多谋善断 曾有位拉美国家的司令官在参观井冈山后,意味深长地称赞:“井冈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毛泽东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选择的这个地方,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藏中国共产党之龙,卧工农革命军之虎。这个根据地的建立,与中国革命的胜利紧紧联在一起。”蛟龙不能困在沙滩,只有潜入大海才能翻腾波涛;猛虎,不能呆在平阳,必须依靠山林才能威震峰峦。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藏龙卧虎”的井冈山,经历四个多月的斗争。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实现了我党历史性的第一次伟大转折。 1928年5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红军力量大大加强,在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边界斗争进入全盛时期。这集中表现在:红军主力由两个团扩大到四个团;红色区域的范围,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和遂川、吉安、安福、酃县的一部分,并普遍建立了地方武装;各县、区、乡都建立了党和政府的组织,根据地成立了地方党政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工农兵政府;全面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运动,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得到了实现。 这段时期的形势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原因就在于边界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些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进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毛泽东多谋善断,正确选择井冈山作为深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并非他有诸葛亮式的“观察天象”之异才和“锦囊妙计”,而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在对井冈山的政治、经济、地理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 毛泽东认为,井冈山这个地方有许多的优势:一是有大革命以来党和群众工作的基础,二是有袁文才、王佐这批“绿林朋友”,三是有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四是这里的反动统治比较薄弱,五是有比较好的经济给养条件,六是这里的一举一动对湘赣两省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毛泽东确认井冈山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是发展革命的好地方。毛泽东同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坚贞不渝,即使是在受到高压和处分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当时说他率领部队举行秋收起义之后不去攻打长沙,把部队拉上井冈山是“在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因而撤销了他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前委书记的职务,而这个决定传到井冈山时又走了样,说是开除了他的党籍,只能当师长,不得任党代表等,毛泽东仍无所畏惧。他不灰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建立农村根据地。 毛泽东是个“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在井冈山提出并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一条有血有肉的政治路线。这条路线的具体内容是: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准确地说,他是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为基石,创造性地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从而写下了马列主义的续篇----中国篇。 1928年6月,正当边界斗争形势日益发展的时候,从湖南来了一位名叫杜修经的人,他说湘南的敌军“十分动摇”、“恐慌万状”,要代表省委,强行把红军拉往湘南去攻打郴州。毛泽东向他了解有关湘南工农群众的发动、地方武装的组织、敌军力量的布防等情况,结果是一问三不知。连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有掌握,怎能轻易出师呢?! 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6月底在永新县城召开的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上,毛泽东指出:“这时候把队伍调往湘南,远离根据地,有可能造成‘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危险。”会议决定不执行湖南省委的指示,继续在井冈山开展巩固扩大根据地的斗争,并写报告建议省委重新考虑。 可是,省委代表不顾会议决定,不听军委的劝阻,乘毛泽东在永新分兵发动群众之机,将驻扎在酃县的两个主力团拉往湘南,攻打郴州。结果,两个团损失一半,边界各县全被敌军占领,被杀的人数和被烧的房屋不计其数,造成边界斗争的“八月失败”。 为了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毛泽东于8月底在桂东县召开了红四军营以上干部会,检查了主观主义的危害,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教训;指出“敌情不明”、“盛暑远征”、“脱离红色区域”、“单纯军事冒险”是导致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1929年底,毛泽东在总结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以来的经验时指出: “主观主义,在某些党员中浓厚地存在,这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毛泽东自1920年起就孜孜不倦地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来到井冈山后,反复研究一些古典军事典籍。那时候,他最珍贵的家产是两个书篓,无论是转战边界各县,或是回到根据地“老家”,都不忘带上这对“伙伴”。尽管他过的是戎马倥偬的生活,依然争分夺秒地阅读各种书报。他给警卫排的战土明确规定这样一个任务:凡打下一个地方之后,必须趁机搜集各种书籍、报纸、文件。1928年5月,红军攻打下茶陵县的高陇圩,在国民党军阀谭延闿家里缴获了许多书报,其中恰好有一本毛泽东渴望许久的《三国演义》。毛泽东见后连声赞道:“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 毛泽东遍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但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现实斗争服务。他同那些信而好古,钻到故纸雄里出不来的人,同那些言必称希腊,对中国国情一点不懂的人完全不同,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准靶子放箭”。 毛泽东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胆略和气魄坚决抵制湖南省委要红军冒进湘南的决定,就是由于对湘赣两省的敌军力量作了深入的调查和比较。当时,常驻湖南的国民党军队有六个军,另外还有六个师,不仅数量多,且战斗力强。红军曾与湘敌吴尚第八军有过四次交锋,结果只伤其一小部分,敌主力毫无损失。江西敌人虽然也有三个军,而参加“会剿”井冈山的只有三个师。其中除独立师第七师师长刘士毅是江西都昌县人之外,其余全是蒋介石从云南调来的军队。毛泽东经过这一番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江西没有本省的军队,向来都是外省军队来此驻防。外来军队‘剿共"、‘剿匪",情形不熟,又远非本省军队那样关系切身,往往不很热心。”他面对这个现实,制定和实行了“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的政策。也就是说,对湖南敌军只能防守,不宜主攻;对江西敌军可主动出击,积极推进;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分析是正确的。1928年上半年,井冈山红军先后在遂川、宁冈、永新与江西敌军较量多次,连战皆捷,累计歼灭和击溃敌军八个团,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把江西敌军打得乱毫无还手的能力。 毛泽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是对敌我力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他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井冈山的具体情况,以敏锐的政治跟光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领导井冈山的革命斗争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2011-3-23 红色革命故事 100字以下

不知道

红色革命故事

rf

红色战争革命故事

时间流逝,回首过去,长征已是战争史上一大奇迹,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最精彩的一页。时间流逝,回望过去,是那排除万难、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精神让长征红军走向胜利的桥梁。小时候时候妈妈为我讲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那是在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后来又派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阻拦我军北上,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红军首长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当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强在最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七点钟,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一百一十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战胜敌人的决心是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了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喊破了喉咙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红军战士高声回答:“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起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远。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对岸增援的两个旅敌人抛在了后面。泸定桥一共有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像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斜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 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 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 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 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长征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虽然曾经到过烈士陵园,但那只是一些感性认识,直到看了电影《我的长征》,那血与火的场面,才深深震撼了我,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刺激。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的兴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那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在枪林弹雨中忍受严寒饥饿,转战南北,横刀立马,又有几个像我们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能受得了呢?没有汽车、飞机、大炮,没有根据地,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红军就是靠“解放全中国”的信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是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是红色的记忆。在这部传奇史诗里,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它始终激励着我们克难奋进,自强不息。今天,我们生活在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中,要牢记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才不愧对胸前的红领巾。革命的岁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革命精神却永驻我们心间,它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党的红色革命故事

feb bfgbna 雷锋

韶山红色革命故事500字

我最感动的革命故事在战争中,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做出牺牲!在他们背后,有着多少个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其中江姐的故事让我最感动!“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讲解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在这里江姐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棍、电刑……甚至竹签插进十指的指尖。特务望向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卡缺口,已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大小的考验。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动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我每当从书中读到这些时,都热泪盈眶,多么刚强的意志啊!这坚贞不屈的精神,这坚强不曲的品格,感人肺腑,直打动人的心窝!她的品质让我想起了象征中华民族的梅:以梅象征坚贞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屈,被人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开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这不正是形容江姐的毅志吗?多么难忘的故事,多么感人的品质!让我们借上清明,为她深深鞠上三躬!

三晋大地上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红色革命故事?请你把你把搜集到的一个故事简单讲一讲吧

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革命故事

我知道

急需一个红色革命故事,要大家都不太熟知的,别出心裁的~~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小英雄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我为英雄赞 我为英雄赞 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民族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每一个字都有革命先烈那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我十分敬佩赵一曼。她,既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又是一位深情 的母亲。1935年10月,赵一曼和二团的战士被敌人包围了,他们拼杀了很久,仍没冲出重围,赵一曼就自已来打掩护,让其他战士冲出去,而她却受了重伤,不幸被捕。敌人疯狂的拷打她,她没有屈服,最后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赵一曼临死前想念儿子,就写了一封遗书,信中告诉儿子自已是为了国家而牺牲,要他明白,你是为国而生。赵一曼为了共产党,贡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难道,你不被她感动吗?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抗击了日军的侵略。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抛到脑后,把中华民族的存亡放在第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和手持机枪、军刀,甚至大炮的日军来拼搏,后果可想而知,但是他们没有后退,就凭着自己钢铁般地意志和决心来跟强大的日军战斗,真是可歌可泣。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地民族精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读懂北海放牧英雄——苏武 暮秋时节,凛冽的寒风将漫地枯叶吹的四处飞扬。严寒,笼罩了整个世界,寒冷中我读懂了苏武,明白了苏武的心声,明白了苏武的忠诚,更加明白为何苏武为后世千古传颂。 时光回转,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单于的善意,命苏武带领使团出访匈奴——一个荒凉蛮夷的国度。外交使臣做来并不易,因为“虞常事变”,苏武等百余人被单于扣押,面对卫律名与利的诱惑,面对卫律的酷法严刑,有人屈服了,得到荣华富贵,而苏武最终不肯向单于面北称臣。 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条件是特别无理—公羊生仔,苏武才能获释归汉。 茫茫北海,无边无垠地冻天寒,人烟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汉廷的旌节,刺骨的寒风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弯百草的腰,吹折树木的枝。也惟有苏武手持旌节活着,挺着,誓死不屈服。身上单薄的衣衫,饱经风雨的洗礼,支离破碎,仅能蔽体,已经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风似箭刺入骨子里。苏武饥食野草,渴饮雪水,心中却依然操守着诺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捍卫汉廷的威严。 悠悠19载,已是两鬓斑白的苏武,终于有了回国的机会。回到祖国的那一刻,他依旧手拄那件跟随自己19年,却又是色以褪尽的旌节,高拍头颅,激动的流下幸福泪水。苏武没有司马相如文章写的华美,也没有李广驰骋沙场的英勇,但他却默默的信守对祖国的诺言。北海牧羊的英雄气节,足以令他万古流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苏武的英雄气节谱写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正气歌。苏武的故事催我泪下,苏武的气节催我奋进。青山依旧,绿水依然,秋还是那样寒。走在秋风中的我终于读懂了何为“忠诚”,何为“英雄”。

红色革命故事 100——150字的 经典点的

莫非是你们家的你摸摸扎

红色革命故事

五六十里难道没有敌人

红色革命故事

《一袋干粮》的故事: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红色革命故事有哪些?

《救亡日报》社旧址独秀峰王城景区桂北人民武装斗争纪念碑园桂林城工委旧址李宗仁官邸旧址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全州抗战《胜利铭》 石刻碑入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阳朔临阳联队是不可战胜的队伍

红色革命故事有哪些

有很多很多

红色革命故事200字

黄继光舍身炸碉堡

一年级关于红色革命故事的手抄报 童话故事的手抄报

一年级红色革命爱国手抄报 一年级手抄报感人的长征故事手抄报闽南红色故事手抄报 名人故事手抄报简单的红色革命三年级的第一名的手抄报三年级的手抄报访问红色基地的手抄报 童话天地的手抄报红色故事手抄报怎么画革命红色故事手抄报简单的红色故事的手抄报 红色故事手抄报-关于革命主义的手抄报 爱国主义的手抄报红色故事和伟人故事的手抄报 名人故事手抄报关于红色革命的手抄报要写些什么内容画什么图啊红色革命手抄报设计图 第1页闽南红色故事手抄报 名人故事手抄报手抄报 讲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手抄报内容 第1名红色故事手抄报 简单红色故事手抄报 简单的图库手红色革命岁月主题的手抄报 春天主题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红色故事手抄报 小学一年级手抄报六年级红色故事手抄报 成语故事手抄报

听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征文800字

我的奶奶(即我爷爷的妈妈)今天和我在一起交谈,讲她们的故事。老人今年90岁了,身子灵活,体质健康,心理什么事都清清楚楚,耳不聋,眼不花。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奶奶感慨万千,接着,奶奶讲述了以自己的生活为主题的真实的故事,这就映射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人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高炉,小炉,大灶,小灶日夜不停,冒着黑烟,成为当时大炼钢铁时期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可底层人的生活怎样,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带大家走进底层人的生活。 大炼钢铁时,村里派来一些人拿着钳子把家里的门子拆了,把上面所有的铁制工具全部写下来,连锁子也不放过。当时戏剧性的话:“真是到了夜不闭户的境界了。”所有的锅全部被拿走,假使埋在院子里,那些人就拿着锄头挖地三尺。那时候,家家户户惊恐万分,奶奶在夜深的时候把一个小铁锅藏进对门的一个小洞里,才使这口锅免于被融化的命运。没饭吃,公社开立了大食堂,几个中年妇女有发小贴饼的,有舀汤的。奶奶说,她那时候是管舀汤的。一到中午,人们都提着饭桶和碗来舀汤,当时都是定量的,按每人一勺汤来计算的。那做饭的锅有2米直径那么大。奶奶那时要把勺子放平着舀,给谁少一点都不行,大家伙都看着,要是那个是满满一勺子,他的斜着舀了,往外漏了点,就会觉得不公平,弄不好就要打架啊!姥姥十分公平,所以大家都去她哪儿舀,而旁边的大锅却无人问津。奶奶舀了那锅舀另一锅,累得受不了。当人们领完饭后,姥姥回到家,左找右找找不到一点吃的,原来爷爷都吃了。奶奶说,她和爷爷的一顿饭一共才两个半小贴饼子,你也许想象不到,那贴饼子的直径还不到五厘米。但是爷爷以为奶奶在食堂可以吃饭,就把所有食物据为己有,吃了个精光。奶奶只好饿了一天。

听妈妈讲革命故事作文

『壹』 听妈妈讲过去的春节 600字作文 月亮高高的挂在空中,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那月亮,就像此时妈妈脸上荡漾的微笑,纯洁的无一丝瑕疵。晚风,它吹着吹着,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吹来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那歌声,如笛声般,吹奏着一曲曲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着妈妈那沙哑的声音,轻轻的说着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听着,认真的听着,妈妈用沙哑的声音,轻轻的说着那过去的事情……妈妈说着说着,眼圈儿不觉的泛红了。妈妈还在讲着、讲着,我们听着、听着,听着那故事,那说不完的故事…… 妈妈搂着我们,对我们说,“那时候呀,妈妈没有土地。妈妈什么都没有。妈妈,只有这双手,只有这双手……” 我们静静的聆听着,聆听着—— “喂!说你呢!动作那么慢!是吃饭长大的吗?啊?不好好干活全家人就要饿死!”地主手里拿着一条长长的马毛鞭子,它象征着权威,同时也象征的农民的痛苦。 太阳, *** 辣的照着大地。大地上,有一群人民,他们手里拿着笨重的锄头,卖力的在田地里耕种着。此时此刻,那黝黑的人民早以忘记了什么叫炎热,也忘记了什么叫疼痛,他们的心中,只有卖力耕种的思想。他们的汗水,流淌在地主火热的田地里,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粮食,抛弃了一切,甚至生命…… 妈妈也在耕地,她付出的汗水,收获的却是野菜和谷糠。妈妈并没有抱怨,只是更卖命的耕种着。她并不期待有着和地主富裕的生活,她只为吃上野菜和谷糠,只为了吃饱肚子…… 冬天,白血皑皑,寒冷再一次在这个村庄的上空肆意的刮着。北风呼呼的吹着,小路上,全是萎缩在大树边的人们。他们似乎经历惯了,脸上没有冷到痛苦的表情,他们没有表情,静静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风雪,如狼一般嘶吼嚎叫。妈妈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裳,她艰难的迈开步子,朝地主家走去。雪地上,是一个个脚印,它们印在了雪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妈妈要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大衣。终于,妈妈抵不住寒冷的侵袭,又冷又饿的跌倒在雪地上。妈妈滚烫的眼泪,流到了雪地上,融化了雪…… 经过了多少的艰苦岁月,妈妈终于盼到了今天的好光景。妈妈的脸上,早以步满了皱纹。妈妈头上的青丝,早以被汗水,被岁月,被阳光照成白丝。 妈妈笑了。这时候的妈妈,显得那么年轻,如春日般的太阳,温暖的照耀在每一寸生物上—— 晚风,轻轻的。它恰似无痕,它悄悄的吹在妈妈的头发上,那头白发,在微风中,摇曳着。 妈妈望着我们,脸上是不尽的温柔:“我还记得,那时候,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月亮,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从那薄纱似的云雾中,探出头来。 我们,静静的听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十一”期间的一天,我靠在沙发上,嘴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上演的节目,妈妈看着我这夫休闲的样子,不禁感叹道:“建国刚20多年的时候,买台小的黑白电视都得攒一阵子钱,更别提喝着水、吃着东西靠在沙发上看节目了!”“您什么时候才看上电视的?”我这一问,可把妈妈的话匣子打开了,她开始给我讲她与电视的故事。 一九七四年的一天,一位爱钻研半导体的爷爷送给我姥爷一台他自己组装的能听电视节目的收音机。从此她们全家每晚都守在这台不同寻常的收音机旁,听着新闻联播和其他电视节目。然而好景不长,这台曾经给妈妈全家带来快乐的收音机罢工了,这时,妈妈全家发现每天听不到新闻联播,就好象缺少点什么,于是姥爷拿出当时全家的积蓄托人买了一台昆仑牌九寸黑白电视机。 妈妈回忆道:电视一搬回家,姥爷连说明书都来不及看,就把电视搬到桌上,把电源迅速接上,然后不停地调这个钮那个钮。妈妈家当年住的是四合院,院里的邻居听说妈妈家买电视了,都兴奋得过来看热闹。这是只见电视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这可急坏了姥爷。“有说明书吗?看看说明呀!”站在一旁的邻居说到,姥爷这才恍然大悟,由于自己太兴奋了,都忘了看说明书了。于是姥爷找出说明书,一点一点按说明书去调电视,“出影儿了,出影儿了!”大家欢呼雀跃。这个说:“这真像个小电影”,那个说:“这播音员长得真漂亮。”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听妈妈说,她家买完电视后不久,就打倒了“四人帮”。一天晚上电视里转播白天大家上街游行,庆祝打倒“四人帮”的录像,到妈妈家看电视的人更多了,屋里坐不下,姥爷便想了个办法,把电视放在屋里窗户前面,让大家在院子里看,由于电视开的时间比较长,机身发热,影响图像,姥爷便安排我妈妈站在电视机旁给电视扇扇子,妈妈只好从窗户的玻璃里看电视。这次看电视妈妈虽然辛苦,但心里还是很高兴。 我听着妈妈讲她和电视的故事,虽然很难想象他们当时看电视的那种郡迫情形,但我感到,我今天能坐在这里,吃着东西看着电视简直就是享受,我应该知足,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贰』 听妈妈讲雷锋的故事作文 [听妈妈复讲雷锋的故事制作文] 2006.3.19 星期天 天气:阴 今天,我和夏依迪一起,听妈妈讲雷锋的故事,听妈妈讲雷锋的故事作文。 雷锋有爱心,爱帮助人,对自己却要求严格。他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小学二年级作文《听妈妈讲雷锋的故事作文》。 我很喜欢雷锋,可惜我没有看到雷锋的电影,以后一定要妈妈找给我看。听妈妈讲雷锋的故事作文100字小学生作文频道。 『叁』 听妈妈讲我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母亲节即将来临,在异乡读书的我,却万般无奈。无奈无法守侯在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妈妈身边,无奈无法为妈妈梳洗那被岁月遗弃的银发。 这时,天以近黄昏。窗外正下着滂沱大雨,震耳欲聋地雷声声声入耳,闪电划破了天空。此时天气好比我的心情,思绪万千的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我伟大的妈妈。我拨通了电话,电话里头只发出“嘟嘟嘟”的响声,却没有回应。我急了,为什么打不通?难道妈妈换号码了?当我还在深思中,便那熟悉的声音打断我的思路:“妈妈,节日快乐。”妈谢了我,那声音比以前更加沧桑,我仿佛看到她脸上又多了一条皱纹。外面风呼呼的响,我静静地听妈妈讲小时候的事。 “小伟,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很淘气,也很任性,不管妈妈怎么教你,说你,你都无动于衷。每当你和朋友打篮球,一回来都是脏兮兮的,身上被汗水冲了个免费澡,还没好脾气的对妈妈说:“你要喝冷饮。”我不同意,你却更我闹别扭。其实,妈妈也是为了你的健康。后来,你为躲避我,去你姨妈家住了几天。一回来,你向妈妈道歉。这是你给我最惊讶的一次,你沉默了片刻。问我:“妈妈,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你以后还会不会想以前一样爱我,疼我。”傻孩子,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宝贝”,不管你做错了什么,谁都无法改变我们母子的关系。” 夜更深了,雨还是不停的下。这宿舍只有我和妈妈那诉不尽的千言万语,为这风雨之增添几丝温暖。 岁月可以冲走我任何记忆,却无法冲走我对妈妈的思念。 『肆』 听妈妈讲英雄故事作文题目要求400字以上 三十年前的今天,我们住的繁华都市还是农村乡镇,我们生活在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代,而我却对过去的是感起了兴趣,总缠着妈妈给我讲过去的故事。在妈妈的记忆里,那时是这样的…… 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挂着一个掉了色的“黑板”,一张老旧的讲台桌下面摆着一个个石头做的桌椅。没有电扇,更没有暖气,甚至有的教室连窗子都没有。冬天,学生们冻得瑟瑟发抖,教室里那小小的火盆怎能暖热学生呢?;夏天,蚊子在耳边飞鸣,热气腾腾的教室像蒸笼一样,学生们热得喘不过气来;白天,大家要起早赶去学校,有些离得较远的学生,每天要走上三五里路上学,四五单中就要出发晚上学校没有灯,每个学生都要自带一盏煤油灯,下了晚自习后,每个孩子的脸都被熏得黑黑的。 那时候的学子们,为了学习每天都这样循环往复,不分昼夜的努力学习。可回过头看看今天吧,学生的学习条件好了,家住的也进了,可结果呢,学出的成绩呢?父辈们所吃的苦太多了,为了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他们拼了命地为我们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现在的学校已从简陋的小屋变为气势宏伟,设计精良的连体楼;以前的小火盆已变为了现代暖气;以前的煤油灯现在变为明亮的灯管,每班少说七八个;以前的扇子早已进化成了电风扇和空调。每班均配有远程教育设备…… 父辈们为了给我们创造这个学习环境可谓付出了全部精力,但换来的是什么呢?一个个不及格和更强的虚荣心么?!有多少孩子枉费了父母的期盼呢?! 过去的故事书写了一个个传奇,今日的发展奠定了崭新的篇章,历史的辉煌成就了一个个英雄人物,现代的科技成为了坚实的脊梁,莫忘昨日奋斗的艰辛,每个人都应该在梦想中展翅翱翔! 『伍』 “听妈妈讲童年的故事”作文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陆』 听妈妈讲我小时候的故事作文700字 “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母亲节即将来临,在异乡读书的我,却万般无奈。无奈无法守侯在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妈妈身边,无奈无法为妈妈梳洗那被岁月遗弃的银发。 这时,天以近黄昏。窗外正下着滂沱大雨,震耳欲聋地雷声声声入耳,闪电划破了天空。此时天气好比我的心情,思绪万千的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我伟大的妈妈。我拨通了电话,电话里头只发出“嘟嘟嘟”的响声,却没有回应。我急了,为什么打不通?难道妈妈换号码了?当我还在深思中,便那熟悉的声音打断我的思路:“妈妈,节日快乐。”妈谢了我,那声音比以前更加沧桑,我仿佛看到她脸上又多了一条皱纹。外面风呼呼的响,我静静地听妈妈讲小时候的事。 “小伟,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很淘气,也很任性,不管妈妈怎么教你,说你,你都无动于衷。每当你和朋友打篮球,一回来都是脏兮兮的,身上被汗水冲了个免费澡,还没好脾气的对妈妈说:“你要喝冷饮。”我不同意,你却更我闹别扭。其实,妈妈也是为了你的健康。后来,你为躲避我,去你姨妈家住了几天。一回来,你向妈妈道歉。这是你给我最惊讶的一次,你沉默了片刻。问我:“妈妈,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你以后还会不会想以前一样爱我,疼我。”傻孩子,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宝贝”,不管你做错了什么,谁都无法改变我们母子的关系。” 夜更深了,雨还是不停的下。这宿舍只有我和妈妈那诉不尽的千言万语,为这风雨之增添几丝温暖。 岁月可以冲走我任何记忆,却无法冲走我对妈妈的思念。 望采纳 『柒』 在月光下听妈妈讲故事的作文500字 沐浴着春日的阳光,闻着醉人的茶香,我们怀小的四十多名小记者来到了阳湖新月茶叶有限公司潘家茶场。 一进茶场,高爷爷便热情迎接我们,还要给我们讲故事听呢。我们争先恐后地围到爷爷身旁,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到底是什么故事。 他说:。“常州有一个叫茶山的地方,却既没有茶,也没有山。”他刚说完,我便有些吃惊,也有些奇怪。他又说:“古代,我们的茶都要送给官府,但是因路程遥远,所以这里的清凉亭便成了歇息的地方,茶也暂时放在了这里,久而久之,便在此取了个名叫茶山。”我听完后,若有所悟,又不禁感慨道:“现在进步可真快,茶都不是奢侈品了,倒成了大众的必需品了。” 接着,他又指向身后的茶园说:“这些可都是稀有的白茶。”我们翘首望去,我想:这么一大片的白茶,怎么会很稀有呢?我带着这个疑惑继续听爷爷讲下去。他说:“原先白茶都要失传了,后来在浙江安吉一个地方终于找到了幸存的两株白茶,便有一株迁插在了这里,靠多年的努力终于繁殖了许多白茶。”,他停了停顿,又说:“它还有一个稀有的原因,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茶色为什么是白色呢?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汤色黄绿清澈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但是绿茶呢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所以很稀有。” 除了这个,高爷爷还给我们讲了茶山名字由来、茶场历史等许多故事。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这儿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根本就种不了庄稼,但是高爷爷却能慧眼识山,帮白茶安了家,经过多年辛勤汗水的浇灌,才有今天这生机勃勃的茶园! 心语:在春天里,我们一同放飞心情, 在茶香里,我们一同感受快乐, 在故事里,我们一同感知过去, 在实践里,我们一同探索奥秘! 『捌』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作文700字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作文700字]三十年前的今天,我们住的繁华都市还是农村乡镇,我们生活在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代,而我却对过去的是感起了兴趣,总缠着妈妈给我讲过去的故事,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作文700字。在妈妈的记忆里,那时是这样的…… 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挂着一个掉了色的黑板,一张老旧的讲台桌下面摆着一个个石头做的桌椅。没有电扇,更没有暖气,甚至有的教室连窗子都没有。冬天,学生们冻得瑟瑟发抖,教室里那小小的火盆怎能暖热学生呢?;夏天,蚊子在耳边飞鸣,热气腾腾的教室像蒸笼一样,学生们热得喘不过气来;白天,大家要起早赶去学校,有些离得较远的学生,每天要走上三五里路上学,四五单中就要出发晚上学校没有灯,每个学生都要自带一盏煤油灯,下了晚自习后,每个孩子的脸都被熏得黑黑的,初中一年级作文《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作文700字》。 那时候的学子们,为了学习每天都这样循环往复,不分昼夜的努力学习。可回过头看看今天吧,学生的学习条件好了,家住的也进了,可结果呢,学出的成绩呢?父辈们所吃的苦太多了,为了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他们拼了命地为我们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现在的学校已从简陋的小屋变为气势宏伟,设计精良的连体楼;以前的小火盆已变为了现代暖气;以前的煤油灯现在变为明亮的灯管,每班少说七八个;以前的扇子早已进化成了电风扇和空调。每班均配有远程教育设备…… 父辈们为了给我们创造这个学习环境可谓付出了全部精力,但换来的是什么呢?一个个不及格和更强的虚荣心么?!有多少孩子枉费了父母的期盼呢?! 过去的故事书写了一个个传奇,今日的发展奠定了崭新的篇章,历史的辉煌成就了一个个英雄人物,现代的科技成为了坚实的脊梁,莫忘昨日奋斗的艰辛,每个人都应该在梦想中展翅翱翔!初一:王子昂6708 『玖』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作文 月亮高高的挂在空中,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那月亮,就像此时妈妈脸上荡漾的微笑,纯洁的无一丝瑕疵。晚风,它吹着吹着,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吹来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那歌声,如笛声般,吹奏着一曲曲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着妈妈那沙哑的声音,轻轻的说着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听着,认真的听着,妈妈用沙哑的声音,轻轻的说着那过去的事情……妈妈说着说着,眼圈儿不觉的泛红了。妈妈还在讲着、讲着,我们听着、听着,听着那故事,那说不完的故事…… 妈妈搂着我们,对我们说,“那时候呀,妈妈没有土地。妈妈什么都没有。妈妈,只有这双手,只有这双手……” 我们静静的聆听着,聆听着—— “喂!说你呢!动作那么慢!是吃饭长大的吗?啊?不好好干活全家人就要饿死!”地主手里拿着一条长长的马毛鞭子,它象征着权威,同时也象征的农民的痛苦。 太阳, *** 辣的照着大地。大地上,有一群人民,他们手里拿着笨重的锄头,卖力的在田地里耕种着。此时此刻,那黝黑的人民早以忘记了什么叫炎热,也忘记了什么叫疼痛,他们的心中,只有卖力耕种的思想。他们的汗水,流淌在地主火热的田地里,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粮食,抛弃了一切,甚至生命…… 妈妈也在耕地,她付出的汗水,收获的却是野菜和谷糠。妈妈并没有抱怨,只是更卖命的耕种着。她并不期待有着和地主富裕的生活,她只为吃上野菜和谷糠,只为了吃饱肚子…… 冬天,白血皑皑,寒冷再一次在这个村庄的上空肆意的刮着。北风呼呼的吹着,小路上,全是萎缩在大树边的人们。他们似乎经历惯了,脸上没有冷到痛苦的表情,他们没有表情,静静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风雪,如狼一般嘶吼嚎叫。妈妈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裳,她艰难的迈开步子,朝地主家走去。雪地上,是一个个脚印,它们印在了雪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妈妈要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大衣。终于,妈妈抵不住寒冷的侵袭,又冷又饿的跌倒在雪地上。妈妈滚烫的眼泪,流到了雪地上,融化了雪…… 经过了多少的艰苦岁月,妈妈终于盼到了今天的好光景。妈妈的脸上,早以步满了皱纹。妈妈头上的青丝,早以被汗水,被岁月,被阳光照成白丝。 妈妈笑了。这时候的妈妈,显得那么年轻,如春日般的太阳,温暖的照耀在每一寸生物上—— 晚风,轻轻的。它恰似无痕,它悄悄的吹在妈妈的头发上,那头白发,在微风中,摇曳着。 妈妈望着我们,脸上是不尽的温柔:“我还记得,那时候,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月亮,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从那薄纱似的云雾中,探出头来。 我们,静静的听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感人革命故事

《八女投江》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关于红色革命故事的黑板报 关于黑板报图片素材

简单的红色革命黑板报 简单的黑板报图片素材故事红色主题黑板报国庆黑板报主题2014欢度国庆手抄报红色基因我们弘扬红色革命黑板报黑板报图片大全红色革命故事黑板报黑板报图片大全关于红色文化的黑板报题目缅怀革命先烈的手抄报-红色之旅小报红色革命主题的黑板报主题黑板报图片大全2014党的群众路线黑板报各个班级也通过黑板报的2014党的群众路线黑板报红色革命精神黑板报红色十月黑板报文字红色黑板报模板继承光荣传统争当红色传人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素材关于红色之旅的黑板报关于黑板报图片素材组织各班开展了铭记周邓精神 发扬爱国主义黑板报评比活动有关颂红色革命的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素材一二九黑板报图片大全129黑板报内容129黑板报资料红色回忆黑板报 黑板报图片大全学生绘制的红色故事汇黑板报.图为学生创作的主题黑板报1图为学生创作的主题黑板报2图为学生创作的

革命故事(写读后感)

观《红岩》有感 我爸爸爱看老电影,也就是那些描写革命战争的电影。他说这些革命电影该给现在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孩子看,于是我在爸爸的劝主下观看了电影《红岩》。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的英雄事迹。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女性:江姐。她面对老虎凳、竹签,不但没有被吓倒,而是大声呵斥了敌人的卑鄙行径,深深激励了监狱中的革命志士;我还认识了可怜的"小萝卜头",他长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又瘦又高。被狱友们怜爱地叫做"小萝卜头",然而,"小萝卜头",并不惧怕敌人,他担负着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同志们在狱中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甚至在狱悄悄缝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刻准备着庆祝胜利。然而恶魔般的国民党军统,就在革命胜利前夕,残酷地杀害了饱受酷刑的革命志士,甚至也不放过可怜的"小萝卜头"。   看完电影,"小萝卜头",的眼睛一直晃在我眼前,江姐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耳边,我深学地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折服了。在他们面前,我显得渺小而惭愧,他们为革命,为国家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我们现在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萝卜头的革命故事

.....54 还没到呢 朋友睡糊涂了吧 哈哈哈

小萝卜头革命故事 一百字

不到一岁就和妈妈一起被捕 1941年9月,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爸爸宋绮云随杨虎城将军奔赴抗日前线作战,把家里人安排在西安市郊区一个叫蒲阳村的地方。 这一天,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妈妈徐林侠正在对门老乡的家里剥玉米,小萝卜头的哥哥、姐姐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二姐宋振苏慌慌张张跑来,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有几个人要把爸爸带走!”妈妈抱起小萝卜头赶紧往家跑。只见一辆马车停在家门口,妈妈刚要张嘴说什么,被爸爸的眼神制止住了。这时,爸爸被推上了马车,二姐振苏想跑过去不让把爸爸带走,被妈妈用力拉住了。爸爸被带走了,几个孩子围着妈妈大哭起来。他们扑向马车,被两个便衣特务拦住,不让靠近马车。 爸爸宋绮云被抓走了,两个月都没有音信。 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妈妈走出家门,烟云遮住了她的视线。远方的景物模模糊糊,模糊中仿佛有一个人影向她走来。这个人又矮又瘦,穿一身工作服,可披着一件不中不西的夹大衣,歪戴着鸭舌帽,鬼鬼祟祟。这个人走到妈妈面前,毕恭毕敬地问妈妈:“您就是宋社长的太太徐林侠吧?”妈妈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先生是…。”“我是宋社长手下的工人。”这个人说着不自然地笑了笑,露出两个大金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什么东西,接着说:“这是宋社长的亲笔信。”妈妈对这个人有些怀疑,但是,看到爸爸的信,却喜出望外。两个多月了,打听不到爸爸的音信。妈妈连忙拆开一看,又失望了。信上只有一句话:“速将换洗衣服送来。”这几个字确是爸爸的字迹,可为什么只写这几个字呢?妈妈问道:“宋绮云现在哪里?”“他在报社。”“他为什么不亲自回来?”“他工作太忙,脱不开身。”“东西怎么送给他?”“宋社长吩咐,请您亲自送去。”“东西送到什么地方?”“我给您带路,明天中午12点,我在报社门口等您!”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爸爸宋绮云,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他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邳县,现在叫邳州市。宋绮云家里很穷,但是,宋振中的爷爷、奶奶还是希望家里有一个读书人,这样可以少受些欺负。于是,含辛茹苦,千方百计积攒下一些钱,让宋绮云上了学。宋绮云知道自己上学不容易,每天早出晚归跑10几里地到土山小学上学。他家里穷,没有象样的衣服,衣衫破烂,中午总是吃红薯充饥。有钱人家的孩子常笑话他,但他学习努力,每学期成绩都是全班第一。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宋绮云到武汉中央军政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宋绮云奉党的指示回到邳县,担任了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到了1930年,党又派他到爱国将领杨虎城的部队,一开始担任南阳《宛南报》主编,后到西安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帮助杨虎城做了大量工作。 妈妈要去找爸爸了。晚上,妈妈把王迁升(宋绮云的警卫员)夫妇找来,向他们交待了一些事。王迁升夫妇坚决不同意妈妈去,认为此去凶多吉少。可是,妈妈要想法去救爸爸,怎能不去呢?送走了王迁升夫妇,妈妈把几个孩子叫到身边,安顿说:“我要去找爸爸,最多3天回来,你们不要乱跑!”妈妈又转身对二姐振苏说:“你最大,要带好弟弟,妹妹!”振苏流着眼泪点了点头。可是,当时她也才八岁啊!振苏忽然问妈妈:“爸爸能回来吗?”“爸爸会回来的!”妈妈看了振苏一眼,又对大家说:“爸爸是为了打日本鬼子、救中国,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反动派才恨他,抓他,爸爸是没有罪的!” 这一夜,妈妈没怎么睡觉。她把拆洗过的被子,过冬的棉衣拿出来,一针一线地逢到半夜。天亮了,妈妈出发了。王叔叔抱着小弟弟宋振中陪妈妈一起去进城。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妈妈说最多3天回来,可是,都4天了,还不见妈妈的影子。几个孩子天天到村口去等。到第5天吃完早饭,王叔叔一个人回来了。他带回来一个坏消息,妈妈和小弟弟也被敌人抓起来了。这真是晴天霹雳,小振中才1岁啊! 妈妈徐林侠,1926年就到武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党务训练班”,入了党。1928年奉命回到家乡邳县,和爸爸一起建立了邳县县委,前后几次被捕入狱,是一位坚强的革命者。 二 小萝卜头从1岁到九岁,在敌人的魔窟里度过了童年,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 刚被捕的时候,小萝卜头宋振中和妈妈一起被关在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宫馆女牢里。这间女牢只有10多平方米,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离牢门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马桶,熏得人喘不过气来。狭小的牢房里,苍蝇、蚊子、臭虫多得很。小萝卜头的身上被咬得大疮连着小疮,新疮摞着旧疮,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鲜血直流。 在敌人的监狱里吃的是什么呢?他们吃的是霉米饭和烂白菜帮子。这样的饭菜闻着都想吐,甭说吃了。可是,没办法,妈妈耐着性子把饭里的老鼠屎、沙粒挑出去再让小萝卜头吃。小萝卜头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直嚷:“真难吃!”妈妈哄着说:“森森乖,听妈妈的话,吃一口吧!”森森是小萝卜头的小名。森森吃了两口又不吃了。难友门也都愤愤地说:“这连猪狗都不吃的饭菜,怎么让孩子吃下去呢?”妈妈只好把剩下的饭菜留起来,等小萝卜头饿的时候再喂他。牢房里每天只给一次水,每人一勺,连喝都不够,甭说洗涮了。 晚上,10多个人挤在这10多平方米的牢房里,每个人睡觉只有1尺多宽的地方。为了不让小萝卜头被挤压,妈妈总是让小萝卜头睡在自己的身上。半夜里用手一摸,热乎乎的,原来小萝卜头尿尿拉屎了。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没法凉尿布,妈妈总是把湿乎乎的布片围在自己的腰里,或搭在肩上,用自己的体温暖干。 在10多平方米的牢房里,只有牢门上方那个不足1尺宽的小窗口是唯一能见到天的地方。小萝卜头不耐烦的时候,妈妈总是把他抱到这小窗口向外眺望。他看到的是楼梯的栏杆,白公馆的院子和高墙上的铁丝网。有时候,也能看到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麻雀。这小小的窗口是唯一能使小萝卜头高兴的地方。可是,妈妈长时间抱着小萝卜头,胳膊疼了,腰酸了,就对小萝卜头说:“好了下来吧!让妈妈歇一会儿。”小萝卜头却扒着窗口不下来:“不吗!不吗!我还要看!”“森森听话,妈妈累了。” 妈妈把小萝卜头放下来,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小萝卜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声喊:“我还要看!我还要看!”难友们看到此景此情都很难过,就你抱一会儿,我抱一会儿,让小萝卜头从这小小的窗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是,他只能看到牢房外的蓝天。高墙和铁丝网。 小萝卜头4岁多的时候又随妈妈和爸爸来到贵州的熄峰监狱。每天,妈要去做苦工,牢房里就剩下了小萝卜头一个人。黑黑的牢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感到有些害怕,总觉得在黑暗的角落里藏着可怕的怪物,他不敢哭了,也不敢喊叫,生怕那些怪物钻出来。他把脑袋使劲地缩在破棉被里,浑身出冷汗。太阳出来了,一缕阳光从小窗口射进牢房,小萝卜头走到牢门跟前,跷着腿,想爬到窗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是,他的胳膊没有力气,爬不上去,只能仰着脖子从窗口看到一块方方正正的天空。 小萝卜头的肚子饿了。他想起床头妈妈给他留下的一碗米饭,还有几片咸菜。小萝卜头胡乱吃了几口,留下一半中午吃。吃完了,他躺到床铺上,两眼望着天花板,盼着妈妈早点回来。他流着眼泪,盼着盼着,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忽然发现掉在地上的米粒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蚂蚁要把米粒拖走,但拖不动。这只蚂蚁放下米粒调头走了。不一会儿,来了一队蚂蚁,有的在前边拉,有的在后边推,不一会就把米粒拖到洞里。小萝卜头又扔下一颗米粒,和刚才一样,一只蚂蚁拖不动,又找来一队蚂蚁。小萝卜头被这些蚂蚁吸引住了。他觉得自己和这些蚂蚁一样,常常挨饿。他常常留几粒饭粒放在地上,给这些可怜的蚂蚁。他和蚂蚁交上了朋友。 1947年,牢房里又来了一个新犯人,叫葛雅波。她只是因为对蒋介石反动派反共卖国不满,写了一些文章,就被抓了进来了。经过严刑拷打,葛雅波没有屈服。敌人又暗暗把她的女儿李碧涛骗进了监狱。李碧涛11岁,在小学上六年级。小萝卜头知道了以后,非常高兴。他向碧涛姐姐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碧涛姐姐,学校是什么样?”碧涛告诉他,他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三个班,每班大约有30个学生。小萝卜头一算,全校有四、五百学生,真不少啊!小萝卜头听说碧涛看过电影,就问她什么叫电影?碧涛姐姐说了半天,小萝卜头还是不明白。在一块大布上,怎样演电影呢?人在布上走,怎么掉不下来呢?小萝卜头听碧涛姐姐说去过公园,就问她公园是什么样?公园里有没有特务把守,有没有铁丝网,有没有岗楼?碧涛姐姐还给小萝卜头讲重庆是什么样。重庆可大了,一条马路的两边有好多房子,还有好多商店。商店里东西很多,食品店里什么吃的都有:面包、饼干、点心、蛋糕、糖果……,这些,小萝卜头都没见过,更没吃过。他不知道牛奶、咖啡什么味,也不知道糖还有什么牛奶糖、水果糖、软糖、硬糖,更不知道巧克力是什么东西。 小萝卜头从小被关在敌人的监狱里,他多么渴望自由,多么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可是他没有机会出去,每天只能从天窗里望着天空,望着监狱的铁丝网、岗楼。一天晚饭后,小萝卜头和小碧涛走出女牢,坐在楼梯上。他们望着对面的高墙和高墙上的铁丝网。两个小朋友看着铁丝网的小格子和被小格子分割成一块块的天空,小萝卜头叹了一口气,说:“我要是有自由,那该多好啊!”在敌人的监狱里哪里有什么自由呢!突然,碧涛想出一个主意,两人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萝卜头和碧涛姐姐就来到白公馆的大门口。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提着一个马桶,要倒到监狱外山坡下的水沟里。马桶很沉,小萝卜头和碧涛就轮流帮着那个妇女抬。就这样,他们走出了监狱的大门。唉呀!和监狱里相比,这里真是另外一个世界。小萝卜头看到,那青山娇翠欲滴,早霞从天边射过来,映在林木的枝叶上,披金挂彩,美丽极了,一群群小鸟展翅飞翔,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再看远处起伏的山峦,看不出哪一座高,曲曲弯弯的山路,不知道通向哪里,看不到尽头。小萝卜头简直看呆了,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到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我们要有自由,该多好啊!”这时,只听那个妇女说:“快回去吧!别让他们看见了,那可了不得!”话音未落,只见一个特务窜出来,对着两个孩子嚷道:“谁让你们跑出来的?”特务又对着那个妇女狠狠地说:“不想干就滚蛋!”第二天,就不见那个妇女了。 小萝卜头多么渴望到自由的天地里走一走啊!1948年,终于有了一次机会,唯一的一次机会。妈妈由于长期在监狱里受折磨患了重病,两条腿肿得无法从裤腿里伸出来。经过难友们的斗争,监狱被迫同意让妈妈去磁器口小镇看病。妈妈坚持要带孩子一起去,特务无奈就答应了。小萝卜头第一次到监狱外面去。 小萝卜头和妈妈一起被锁在轿子里,妈妈还戴着手铐。轿子被遮盖得严严实实,只有一个小小的通气孔,可以看到外面的天地。一路上,小萝卜头惊奇地从那个小通风孔望着外面的一切。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啊!田野、村庄、马路、商店,一路上,小萝卜头不停地向妈妈问这问那。“妈妈!你看,外面那小房子怎么那么小啊?它是干什么用的?”妈妈凑过去看了看,说:“那是土地庙。”“里面还坐着一个人,他是什么人?”“是土地佬?”“土地佬是干什么的?”妈妈想了想,才告诉儿子:“他是看管穷苦人,不许他们起来对有钱人造反的。”“就象看守一样?”“对!”“等解放军叔叔来了,我们把他打倒!”小萝卜头天真地说。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穿戴和监狱里的人大不一样。女人们的穿着花花绿绿,裙子、旗袍;可是,也有不少人穿得破破烂烂,挑着担子,流着汗水。小萝卜头忽然看见在倒塌的土墙下,一群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孩子,赤着脚,双手端着饭碗,不时地向往来的行人行礼,嘴里叫着:“老爷!行行好吧!给一点…。”小萝卜头问妈妈:“这些小孩在干什么?”“这些都是穷孩子,他们在向人讨饭吃!”“他们为什么要讨饭吃?”“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呀!”小萝卜头打破沙锅问到底,又说:“他们为什么没有钱啊?”“因为地主老财剥削他们,把他们家里的钱和东西都抢走了。”“地主老财真坏!”娘俩一路上一问一答,话说个没完,小萝卜头增长了许多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