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古诗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朱熹的春日古诗

春 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元日和春日古诗两首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诗的字面意思: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  全诗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全诗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古诗词

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诗意是什么 春日古诗的原文

1、诗意:此诗是作者春天外出郊游时所作。前两句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全诗通过描写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原文:《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古诗的意思

《春日》一首写景咏春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古诗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咏春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春日》创作背景:这首诗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占,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作者也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盛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春日古诗何知章?

作者是朱熹《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也是一首哲理诗。

春日古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 : 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作品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此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此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文学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此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春日古诗的意思

《春日》古诗的意思如下: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创作背景: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古诗赏析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春日》

春日古诗

《春日》宋:朱熹

春日古诗的意思翻译

《春日》古诗的意思: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运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描写春日古诗

春日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古诗,描写春天的气象。下面我带来的是描写春日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 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其实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因为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春日古诗改写作文

1. 古诗《春日》改写成作文400字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来到泗水旁边,游览美丽的风景。那里百花盛开,香味扑鼻。远处的山高高低低,若隐若现。一条瀑布从天而降,正像李白写的诗名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脚下还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里面嬉戏。 在远处,一座小村庄被鲜花遮挡的若隐若现,到处都飘着花的香味。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的看到它,却是通过万紫千红的景象,小花儿开了,小草儿绿了,小树发芽了。。,是谁把它们唤醒的呢?哦!原来是春姑娘用那温柔的手把它们唤醒了! 春天来了,春风把花儿都吹开了,到处飘着花香,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2. 古诗春日怎样改写成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春姑娘”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真是踏青的好时候啊! 我兴冲冲地来到了泗水边上。举目四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青山绿水不像秋天一样层林尽染,也不像冬天一样万物萧条。那是清爽的嫩绿,欣欣向荣的……我捡起了一个小小的石头扔进水中,平静如一面镜子一样的水面泛起来一圈圈的波纹,像一个个的大唱片。清澈如大翡翠一样的绿水中,小鱼在追逐嬉戏, 有的躲进石缝里,有的躲进水草里,还有一群如小逗号的蝌蚪在玩画图游戏,有的和小伙伴一起画著名画家画的名画,有的和小伙伴在画郑板桥的画,还有的在画毕加索的画,你别小看他们,他们画的像模像样的。我不禁陶醉在其中了。 湖边的柳树垂下了嫩绿的枝条,好似春姑娘的头发随风飘荡,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真舒服啊!还有那鲜艳的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的花朵,美丽极了,整个花园都香气扑鼻,人们只要走进去,她呀,就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花丛中,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啊!你看那蝴蝶、蜜蜂在花丛中流连不返。大人和小孩子都在散步踏青了,一边走路,一边赞叹着:“春天多么美丽啊!” 3. 朱熹《春日》改写文章根据朱熹的《春日》内容改写为一篇文章,要求 :赏析[电视诗歌散文]好诗如风·古代名篇之旅(上)[朱熹《春日》 —————————————————————————————————— 网上相关资料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4. 古诗《春日》改写成作文400字 春天迈着轻快脚步姗姗来迟。迁徙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小草羞羞答答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轻声地问道:“春天来了吗?春天在哪里啊?” 柳树让风梳子梳着她嫩绿色的头发,柔声说“谁是春天啊?” 这时迎春花骄傲地说“哈哈,我就是春天。” 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就像在迎接春天。 春天终于到来,她有绿色的头发,白皙的脸蛋,还有鲜花做的衣衫。 春天对花儿们说:“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啊,你们就是美丽的春天!” 5. 诗歌春日改写作文100 昐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像平静的春天。 诗人朱熹拉开窗户长长的打了个哈气,伸了个懒腰。诗人看着这万里无云的好日子想去外面散步,想,要是散得好的话说不定可以做首诗呢! 诗人一路走来,看见柳条在摇动,小鸟在树上跳动,蝴蝶在采蜜,美丽的花儿们在你争我夺的比美大赛。 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翅膀看不见摸着到。满腹的话儿不知从哪儿下笔,诗人只好再欣赏下去。 诗人来到泗水河畔,一时间一些新鲜奇丽的事物央入眼帘,花朵儿上的露珠似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美丽极了。诗人感叹道:万紫千红总是春。 6. 朱熹《春日》改写文章 /down.php?a_k=IFBsVk1XcFYDbEgmU31INm47Pi *** DD0AEwMjX0JhX3tBfEAiMjxoI3Rc :赏析[电视诗歌散文]好诗如风·古代名篇之旅(上)[朱熹《春日》 —————————————————————————————————— 网上相关资料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