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所谓“万乘之国”真的有一个这样的国吗?

首先,乘指的是当时的战车,一般出现在春秋战国,一般战车越多代表国家越强大,其次,万乘之国的说法多出现于当时的外交辞令中,是一种炫耀的说法,最后,很多时候“万”是一个代词,代指数量多,而不是说真的有几万辆。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所谓“万乘之国”真的有一个这样的国吗?

牧野之战前夕,周武王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过孟津,与各诸侯会合,得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就有了著名的牧野之战。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后来的周天子非常注重车战,战车是军队的一个很重要配置,同时也是衡量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考虑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有这样的一个规定,即:“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也就是说,周王室是万乘之国,而那些大的诸侯国,顶多称得上的是千乘之国,兵力是很有限的,最高不过有三军,战车的数量极为有限,小的诸侯国兵力就更有限了,这也是周天子对诸侯们的一种制约,不过,这种情况在东周时期发生了变化。西周末期,周幽王和申国之间有了矛盾,最终有了灭亡西周的那次大战,申国联合缯国和犬戎在骊山脚下围攻周幽王,将周幽王杀死。而诸侯大军又将犬戎赶了回去,周幽王之子周平王被扶上了周天子的位置。但因为周天子的军队遭受重创,而且周平王执意迁都洛邑,从此之后,周王室的实力大不如从前。周天子式微的结果就是诸侯们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春秋时期的周天子存在感并不强,大的诸侯国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承担起“尊王攘夷”的使命,当然,这种使命感并非出自对周天子的敬重,而是出于自身的发展。就因为打着这样的大旗,才能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和诸侯国们的拥护,也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为自身谋私利,所以但凡大的诸侯国,都有一个霸主的梦想,春秋时期的争霸战是很激烈的,而最先争霸成功的正是齐桓公。齐桓公身边有管仲辅佐,有如神助,在春秋初期各诸侯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九合诸侯”,成为最早的霸主。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有革车八百乘,从这个数据来看,春秋初期,各个诸侯国的兵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八百乘已经算是诸侯国中的顶端了。齐桓公正是靠着这八百乘,联合诸侯对外攻打夷狄,对内教训不听话的诸侯国。当时的中原之地都是平原,因此战争多依靠车战,根据记载,战车的配置是这样的:“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也就是每乘的人数约为三十人,战车上有甲士三人,其中最中间的称为御者,负责驾驶战车,每个战车前面有四匹或者两匹马拉着,而战车上左边的一人负责远距离射击,右边的一人负责近距离格斗。三人完美配合,如果配合不好,就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有一次,宋国和郑国开战的时候,宋国的华元就被自己的车夫羊斟送到了郑军那边。这种每乘有三十人的编制应该是贯穿整个周朝的,意即春秋战国时期的配置也基本遵循这个数据,齐桓公的八百乘战车就相当于有兵力2.4万。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贵族式的战争,往往都是双方约定好时间,然后各自排列成整齐的车阵。战争的号角一响,彼此就开始进攻,这样的战争往往结束的很快,一般一天就结束了,时间基本不会超过两天,因为只要车阵被打乱,就表示着这一方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而只要分出了胜负,起到了震慑作用,战争就会结束。春秋时期的争霸之战大抵如此,齐桓公之后的争霸战主要集中在晋国和楚国之间,而两国之间的几次争霸战中,所动用的兵力也并不多,就比如晋国出动的兵力基本就是七八百乘,楚国也不相上下。但到了春秋后期,随着铁兵器的广泛应用和县制的推行,各个诸侯国的兵力都有了不小幅度的增加。即便是小国的兵力也已经处于千乘的程度,就更不用说晋国、楚国这样的大国了。楚灵王时期的楚国境内,有些大县的兵力都已经达到了“赋皆千乘”的地步,而且这样的县至少有四个,这样一算,当时的楚国应该已经达到了万乘的程度。春秋与战国相交的一段时间内,晋国、楚国、齐国等大国应该已经算是万乘之国,兵额在三十万以上,即便是中小诸侯国,也已经成为千乘之国,这在《论语》中有所体现,其内有这样的一句话:“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间。”不过,战车多的诸侯国多集中于中原之地,这和中原的地形有很大关系,而夷狄所居之地,多是山林,更适合步兵作战,因此战车相对较少,比如春秋末期的秦国,战车应该不超过三千乘。但这是对于具体的战车来说的,如果换算成真实的兵力,则秦国的兵额也有几十万之多,也是万乘之国。随着争霸的升级,战争越来越频繁,而战争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历史进入战国之后,战争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各个诸侯国的兵力都有很大的增加,如战国七雄般的存在,兵力基本都是几十万,也就是说都算是万乘之国了。而其他的中小国兵力同样不小,只是在战国七雄眼里不够看而已。不过,战国时期的战争改变了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的形式,因为是大范围的开疆扩土,因此步兵、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取代了车阵的冲击战,而且战争更加激烈,车战越来越不适应形势,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风起洛阳》高炳烛追查的春秋道到底是什么?十字花刀悍匪是谁?

这个是一个反叛的组织,是为了和武则天作对,十字悍匪是指的是杀死高炳烛的伙伴的一些成员。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这原本是一个书名。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文化大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过不少朝代。每朝每代都有着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其中的种种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唱。了解这些朝代的起源也是不少人的兴趣。而名称的由来是研究的第一步。春秋这个名字的出处是有迹可循的,是因为孔子修订的一本书叫做《春秋》。这本是鲁国的史官们记载下来的关于鲁国的历史,孔子修订之后以此命名,但并没有记载其他国家同时期的历史事件。鲁国的史官记载国内历史事件之时,会按照年份、季节、月、日的形式编辑好,一年分为四季,简称为春秋。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再加以整理修订,使之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以上就是关于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的详细解释了,感兴趣的朋友们还可以自己去寻找相关资料,相信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春秋的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14年(前481),凡2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事,均有所记载。《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扩展资料《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春秋

“春秋”是什么词

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基本解释1.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演唱:刘欢2.岁月,人生。作家三盅说:清茶一盅品甘苦,浊酒一盅话悲喜,薄粥一盅写春秋。3.年龄。尊公,方今春秋几何?4.中国时代名,即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5.《春秋》,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1] 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春秋时期,到底是春还是秋

不是春季也不是秋季,只是一个历史时期

春秋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春秋”的第一层含义在古代“春秋”代表季节没错,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春秋”两个季节其实代表的是一年,而非“春、夏、秋、冬”代表一年,所以《春秋》书名的意思是“一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鲁国的史官,将编年体史书命名《春秋》其实是有深层含义在里面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历法》当中解释说:“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季),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说文解字》解释说:“年,熟谷也。”也就说,古代,以谷物成熟表示一年。古人在春天开始耕田种地,秋天谷物成熟收获,万物也开始凋零,一年就这样结束了。所以,古代的“秋后问斩”也有秋后万物凋零的意思,在秋后国家可以进行刑罚杀戮了。寒蝉我国还有一个成语典故叫“不知春秋”,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天黑就死去了;蟪蛄(寒蝉)春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了,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所以,先秦时期的“春秋”代指一年的时间。此外,先秦时期纪年方式和后世也有所不同,当时还以“春、秋、冬、夏”作为四季顺序。例如《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墨子·天志中》“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等等。“春秋”的第二层含义用搜索引擎搜索“春秋”两个字,往往会得到“春秋战国时期”或者孔子编撰的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从孔子编撰《春秋》开始,后世的史官,往往会在书名后面加上“春秋”,已经成为古代史书的代名词。在我国历史上除了孔子编撰的《春秋》一书外,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以及《吴越春秋》等书籍。这些古典书籍都是以“春秋”来命名,其实就可以看出这些书籍都是古代的史书,非一般文学著作。春秋左传晋代杜预在《春秋左传序》当中说:“‘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春秋》是鲁国史记的书名。在《周礼》里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掌管记载周王室和诸侯国以及四方的事情,传达四方的意志。各个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记载本国的事情。大的事情写在简册上,小的事情就记载在简牍上。《孟子》说:楚国的国史名字叫《梼杌》(已亡佚),晋国的国史名字叫《乘》(已亡佚),鲁国的国史名字叫《春秋》,其实他们是一回事,只不过对国史的称呼不同罢了。在秦朝统一六国前,本来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记录各自的历史,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为了书同文,车同轨,各国的书籍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在各国的史书当中,只有鲁国的史书也就是孔子编撰的《春秋》被保留下来了。所以,后世史学家往往把《春秋》作为古代史书的代名词。

春秋是代表什么意思啊?

① 在古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历史。也泛指岁月和光阴。 ② 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 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 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 古代史书的通称

春秋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春秋开始的标志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结束的标志是公元前477年赵魏韩三家分晋

在先秦的时候“春秋”的意思?

就是一本书。。。孔子编的。。。要不就是单指季节。。。。或者年岁。。比如三十春秋就是指三十年啊。。。。因为我们用春秋来描述东周时期是因为孔子他老人家。。编了一本史书就叫《春秋》还是五经之一。。。所以后人以春秋代指东周前期。。。。先秦就要看先到什么时候了。。。

什么什么春秋

半部春秋,一部春秋,

春秋是哪一年开始的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历史大事】  周平王迁都: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周室衰微:  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罢了。  齐桓公称霸:  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宋楚之争: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消灭了其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楚国称雄一时,楚庄王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晋国的强盛: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宠信爱姬,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国问鼎中原: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晋楚大战:  后来晋楚两国再度爆发两次大规模战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战、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虽皆以晋国获胜收场,但楚国在中原地区仍与晋国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  弭兵会盟: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雄霸东南: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贿赂吴臣伯嚭并送给吴王珍宝和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三家分晋:  在晋文公回晋即位的时候,有不少随从随他回国,结果这些人渐渐在晋国成为贵族,而晋国的国政亦落入这些贵族(智、赵、韩、魏、范、中山)的手上。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韩、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赵氏,并胁迫魏韩两氏出兵。战事持续两年,后赵氏游说魏韩两家倒戈,灭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晋国国政。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即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统计】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政治】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达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这也反映了西周东周交替时权力的急剧变化。  春秋时期,中国五等爵,大国称公、侯,小国称伯、子、男,而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皆蛮夷之邦,故不用中国之礼,自称王。国君之下设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务的称正卿或上卿,楚国称令尹,亦称相,秦又曾称庶长、不更。卿出征时为三军之将佐。卿之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军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或聚若干小邑为县,或将私家之田分置县。而在边境地区则设郡。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百接任命,只有少数作为采邑赏给贵族。  【经济】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但为普及(战国时期开始普及推广),,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在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侯马大批铸造陶范的出土,显示出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的规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铁农具较多地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诸侯们不得不陆续实行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由于战争的需要,马的数量增多。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则基本上变了农业的附庸,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很少。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铁器主要为手工业工具和农具。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被称为匠师之祖的公输般“鲁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铸造金属货币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铸币的地区之一。春秋后期,越国的谷价,每石最贵时六十钱,最贱时三十钱。  春秋时,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这是古代田税的开始。鲁成公元年(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量的军赋(甲),从而使税和赋合而为一。春秋战国之际,地税的征收已很普遍。秦国于简公七年(前408年)实行“初税禾”的实物地税制度。战国时,各国税制不一。秦国首先实行户口登记制,并据以征收田地租税和接人头征收“头会”(人口税)。  【文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发生着影响。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宗教】  春秋时期并没有一种广泛流行的宗教,因为道教是从汉代才开始出现的,佛教也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不过,春秋时期也可能有一些不太知名的原始宗教。  【艺术】  春秋时代的艺术,主要是青铜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时代的青铜艺术品。1923年,在新郑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时代的青铜鼎、爵,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相比之下工艺已经大大发展。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很讲究。  【科技】  《墨子》一书记述了类似秤的杠杆原理。这是最早的杠杆原理理论。  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得到推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春秋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的阴阳五行之说,将整个世界包括天文都纳入五行体系。“天”不仅以天象,而且还以各种物象来显示“天命”,因此,人们要以各种符应去体察“天命”,改变了以往用民心去体察天命的方法。这些符应显示于“五德转”。显示于“五行之运”。天象的观察不但适用于国家政治,特别是异常天象,因为事关“天命”,更是备受重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精巧的医疗技术被发明并在临床得到应用。《灵枢.四时汽》记载了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术。  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春秋时期的人们发明了以前没有的铁犁铧、铁锄、连枷、石磨等新农具。  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也是这一时代的特征,以曾国和楚国、徐国的青铜器为代表。  【哲学思想】  中华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串连、互相渗透的反映。  相传伏羲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覆排列,而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这是原始的易。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其所以称为“易”,郑玄解释有三义:一是简,二是变易,三是不易。就是讲万物之理有变有不变,现象在不断变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又具不会变的,这就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理论上十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旧说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这样,《周易》就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编辑本段]【三】史书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政治学家】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  墨家:墨子, 主要思想:“人定胜天”。  【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国: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国: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国: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国: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506年,吴国大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国: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秦国: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奚,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春秋是啥意思?

刚才看这题目本来想答的 可是你来个3QPIG也太损了吧~~ 打击别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春秋建立时间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的古今异义

春秋一词出现得非常早,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了. 所以古义春秋是指一年 而今春秋只是春季和秋季的合称

“春秋”这个词怎么来的

春秋表示年,所以鲁国史书才叫《春秋》。因为在周代,古人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说法,而只有春、秋两个季节,所以他们用春秋表示一年,并用此来命名史书。

春秋是代表什么意思啊?

说白了就是历史的意思,就如我们现在历史就叫历史,那个时代就把春秋比喻成历史,意思一样,表达的词语不一样罢了.

我们常说春秋战国中的“春秋”|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是以鲁国史书《春秋》一书得名,其时间就以《春秋》中的开始与结束为参照。你翻阅《春秋》一书就知道了。现在的编者为其作为序。关于你的问题,序中是这样的:《春秋》是否为孔子修订尚无定论,因为《春秋》一书中已经提到孔子言行。“春秋”一词本是以农业时令来代指一年,因为各国史书都是编年体史书,即以一年为记载所发生事件的时段,所以也以“春秋”来称各国史书。我们现在所读的《春秋》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书,而实际上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也大都叫做《春秋》,但国鲁《春秋》更为真实全面,得以做为主要流传的史书。《春秋》中没有记载的以后部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这时三家已分晋,鲁国也已发生内乱,这可能是《春秋》没有继续编写的一个原因。

关于春秋的古诗

作家杨大侠刻画岁月春秋作家杨大侠表达青青沧海浪,拍打九天洲。平生人豪迈,落笔写春秋。

春秋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24春秋中的春秋指什么

春秋指一年,24春秋就是24年。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的基本解释1.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演唱:刘欢2.岁月,人生。作家三盅说:清茶一盅品甘苦,浊酒一盅话悲喜,薄粥一盅写春秋。3.年龄。尊公,方今春秋几何?4.中国时代名,即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5.《春秋》,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1] 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春秋”具体时间起止?

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满意请采纳

春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05开的

带春秋两字的成语

春夏秋冬

春秋战国时代中的春秋指的是?

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是代表什么意思啊?

说白了就是历史的意思,就如我们现在历史就叫历史,那个时代就把春秋比喻成历史,意思一样,表达的词语不一样罢了。满意请采纳

简述《春秋》的特点。求解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并且,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体会了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

春秋是哪一年开始的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历史大事】   周平王迁都: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周室衰微:   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罢了。   齐桓公称霸:   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宋楚之争: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消灭了其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楚国称雄一时,楚庄王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晋国的强盛: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宠信爱姬,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国问鼎中原: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晋楚大战:   后来晋楚两国再度爆发两次大规模战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战、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虽皆以晋国获胜收场,但楚国在中原地区仍与晋国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   弭兵会盟: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雄霸东南: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贿赂吴臣伯嚭并送给吴王珍宝和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三家分晋:   在晋文公回晋即位的时候,有不少随从随他回国,结果这些人渐渐在晋国成为贵族,而晋国的国政亦落入这些贵族(智、赵、韩、魏、范、中山)的手上。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韩、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赵氏,并胁迫魏韩两氏出兵。战事持续两年,后赵氏游说魏韩两家倒戈,灭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晋国国政。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即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统计】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政治】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达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这也反映了西周东周交替时权力的急剧变化。   春秋时期,中国五等爵,大国称公、侯,小国称伯、子、男,而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皆蛮夷之邦,故不用中国之礼,自称王。国君之下设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务的称正卿或上卿,楚国称令尹,亦称相,秦又曾称庶长、不更。卿出征时为三军之将佐。卿之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军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或聚若干小邑为县,或将私家之田分置县。而在边境地区则设郡。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百接任命,只有少数作为采邑赏给贵族。   【经济】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但为普及(战国时期开始普及推广),,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在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侯马大批铸造陶范的出土,显示出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的规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铁农具较多地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诸侯们不得不陆续实行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由于战争的需要,马的数量增多。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则基本上变了农业的附庸,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很少。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铁器主要为手工业工具和农具。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被称为匠师之祖的公输般“鲁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铸造金属货币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铸币的地区之一。春秋后期,越国的谷价,每石最贵时六十钱,最贱时三十钱。   春秋时,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这是古代田税的开始。鲁成公元年(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量的军赋(甲),从而使税和赋合而为一。春秋战国之际,地税的征收已很普遍。秦国于简公七年(前408年)实行“初税禾”的实物地税制度。战国时,各国税制不一。秦国首先实行户口登记制,并据以征收田地租税和接人头征收“头会”(人口税)。   【文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发生着影响。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宗教】   春秋时期并没有一种广泛流行的宗教,因为道教是从汉代才开始出现的,佛教也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不过,春秋时期也可能有一些不太知名的原始宗教。   【艺术】   春秋时代的艺术,主要是青铜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时代的青铜艺术品。1923年,在新郑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时代的青铜鼎、爵,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相比之下工艺已经大大发展。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很讲究。   【科技】   《墨子》一书记述了类似秤的杠杆原理。这是最早的杠杆原理理论。   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得到推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春秋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的阴阳五行之说,将整个世界包括天文都纳入五行体系。“天”不仅以天象,而且还以各种物象来显示“天命”,因此,人们要以各种符应去体察“天命”,改变了以往用民心去体察天命的方法。这些符应显示于“五德转”。显示于“五行之运”。天象的观察不但适用于国家政治,特别是异常天象,因为事关“天命”,更是备受重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精巧的医疗技术被发明并在临床得到应用。《灵枢.四时汽》记载了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术。   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春秋时期的人们发明了以前没有的铁犁铧、铁锄、连枷、石磨等新农具。   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也是这一时代的特征,以曾国和楚国、徐国的青铜器为代表。   【哲学思想】   中华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串连、互相渗透的反映。   相传伏羲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覆排列,而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这是原始的易。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其所以称为“易”,郑玄解释有三义:一是简,二是变易,三是不易。就是讲万物之理有变有不变,现象在不断变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又具不会变的,这就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理论上十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旧说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这样,《周易》就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编辑本段]【三】史书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政治学家】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   墨家:墨子, 主要思想:“人定胜天”。   【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国: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国: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国: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国: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506年,吴国大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国: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秦国: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奚,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春秋战国的时间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俯范碘既鄢焕碉唯冬沥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公元前403 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古文中文“春秋”的几种意思

岁月,年龄,四季,书名,时代。

古代汉语中“春秋”是什么意思?拜托了各位 谢谢

“春秋”常用作对别人年岁的敬称

春秋是什么朝代的春秋是哪个朝代

1、春秋战国主要是指东周时期。春秋战国主要出于一个很大的分裂期吧,前有西周,后有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产生了很多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等。此外,春秋战国指的是两个时期,因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春秋战国并不完全包含在东周之内。2、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为后来的人道精神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他所提出的在当时较为盛行的一些行为准则,也后世所使用,比如尊老爱幼等。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春秋》简介谁说一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的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演唱:刘欢     .岁月,人生。  作家三盅说:清茶一盅品甘苦,浊酒一盅话悲喜,薄粥一盅写春秋。年龄。尊公,方今春秋几何?中国时代名,即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春秋》,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 一词是什么意思

1.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春秋是什么梗

春秋,汉语词语,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

“春秋末期”是什么时候?

战国初期。

《春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记述了在春秋几百年中的诸侯之间发生的事与期间发生的大事

关于春秋的古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春秋的起始年分?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其时天子衰弱,政由五伯。五伯者,齐桓、晋文、宋襄、楚庄、吴夫差也。郑庄、秦穆、越勾践皆小伯。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吴王阖闾以伍员(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攻进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越王允常卒,阖闾乃挥师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越王勾践求和,送给吴王珍宝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乘胜向北进击,侵凌齐、晋,霸也,而中国皆怨。越王勾践使伐吴。周元王三年(前473),前三年,夫差会中国之盟,而侵凌中国,勾践以吴兵在中国,其国空,遂为吴,杀吴太子,夫差以重金求和,越乃释吴,仍围之。后三年,吴亡。惜天已越刺吴,而夫差弗能受之,今天以吴赐越,勾践安能不受天命?勾践欲迁夫差于甬东,夫差自杀。勾践乃会盟中国,周元王命勾践作伯。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回答者:dagpole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及战国的起始时间,不外乎下列几种说法: 1.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 2.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此年; 3.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 上述说法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关于周元王的前一个王周敬王在位时间,由于左传和史记有出入,故出现两种说法。 第二类,按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 第三类,以春秋来标志战国,也就是说春秋时代结束后,战国时代就开始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定义春秋时代的问题,有人认为孔子《春秋》绝笔的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又有人认为应以左氏春秋的纪事终结年(前468年)作为战国的开始。 而我认为,上述说法,除第二类外,都是以孔子及其作品的年代作为参考来划分春秋战国时代的,而且第二类时代的划分虽然在孔子之后几十年,但也与孔子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孔子死后缺少有影响的史家对“非礼”之事进行文诛笔伐,才使得诸侯国之间非正义的兼并与瓜分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这就说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对时代的影响作用。与其用孔子的作品来划分春秋战国时代,不如以孔子本人来标志那个时代,也就是说,孔子的死(公元前479年),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虽然与公元前481年只差两年,但意义不尽相同,这样更加突出了孔子划时代的作用。 公元前475年,是郭沫若所持的观点,故大部分教科书依照这种观点; 公元前476年,是翦伯赞所持的观点,《辞海》也支持这种观点; 公元前403年,是范文澜《中国通史》的观点; 公元前481年,是吕祖谦《大事记》的观点; 公元前468年,是林春溥《战国纪年》的观点; 春秋和战国分界于公元前479年,是我的观点。我查阅了一下,从古到今,只有我一人持此观点。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

春秋这个词出自哪儿?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是代表什么意思啊?

说白了就是历史的意思,就如我们现在历史就叫历史,那个时代就把春秋比喻成历史,意思一样,表达的词语不一样罢了。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呢?

春秋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春秋》一书。《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写。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历史。所以,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将这一段时间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具体时间起止?

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中文中“春秋”有哪几种意思?

1.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年龄。尊公,方今春秋几何?3.中国时代名,即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4.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1]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考百度)

春秋时期是什么时候

就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分割线

带“春秋”的四字成语都有哪些?

魑魅魍魉、刚愎自用、叹为观止、筚路蓝缕、鞭长莫及、退避三舍、断章取义、欲盖弥彰、甚嚣尘上、有恃无恐、唇亡齿寒、相敬如宾、厉兵秣马、从善如流、居安思危、怙恶不悛、上下其手、病入膏肓、同仇敌忾、咫尺天涯、以儆效尤、数典忘祖、马首是瞻、外强中干、齐大非偶、尾大不掉、尔虞我诈、一鼓作气、无所适从、结草衔环南风不竞、言不由衷、皇天后土、行将就木、伯仲叔季、痛心疾首、从长计议、铤而走险、宾至如归、怀璧其罪、俟河之清、蹊田夺牛、鸾凤和鸣、狼子野心、好整以暇、名列前茅、先声夺人、东西南北、予取予求、肉食者鄙、衣衫褴褛、华而不实、食言而肥、毁家纾难、多难兴邦、掎角之势、城下之盟、呜呼哀哉、歌舞升平、幸灾乐祸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好的,而且他们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是比较淳朴的,所以是叫这个名称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八百年的周朝,而周朝又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部份,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元年做为分界点,而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其中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从此,世人都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而很少称之为东周时期,原因也很简单,西周被灭之后,周天子的威信扫地,周王室衰弱,这个就像东汉末年那样,群雄逐鹿,什么事情都是那几个大的诸侯王说了算。战国之所以叫战国,这个很好理解,战国七雄嘛,互相打来打去的,最后由最强者秦国胜出,但其实秦秋打仗也不少,毕竟西周初期几百个诸侯国,打到战国的时候,就剩下了战国那几个,看来也十分激烈。好像,春秋也可以称之为战国,但是春秋之所以叫春秋是跟一部史书和一个人有关,这部史书就是叫《春秋》,《春秋》讲的就是鲁国史官所写,而且是一部编年史,而这个人就是孔子,而孔子就是鲁国人。《春秋》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鲁国史官,孔子是整理修订的,也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五经就包括了《春秋》。《春秋》虽然是鲁国史官所写,但并非只写鲁国的事情,而是按着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了当时各国的大事情。时间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但是史学家们,为了方便,就以周天子的年号做了调整,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做为春秋时期。当然有些人是把“三家分晋”做为春秋与战国之间的划分,不过,这个不影响对这个时期概念的理解。那为什么这部史书会叫《春秋》呢?原因是,这个是按某年某季来写的,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那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叫《春秋》而不是《夏冬》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而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春秋各国之间的大事,就是发生在春秋两季,毕竟春天的时候可以破坏别国的农业,而秋天的时候,可以抢别国的粮食,夏冬两季都不合适出兵,或者会盟,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多事之秋”。

春秋指的什么?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主。

春秋是指什么时期

春秋,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春秋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春秋”的第一层含义在古代“春秋”代表季节没错,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春秋”两个季节其实代表的是一年,而非“春、夏、秋、冬”代表一年,所以《春秋》书名的意思是“一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鲁国的史官,将编年体史书命名《春秋》其实是有深层含义在里面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历法》当中解释说:“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季),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说文解字》解释说:“年,熟谷也。”也就说,古代,以谷物成熟表示一年。古人在春天开始耕田种地,秋天谷物成熟收获,万物也开始凋零,一年就这样结束了。所以,古代的“秋后问斩”也有秋后万物凋零的意思,在秋后国家可以进行刑罚杀戮了。寒蝉我国还有一个成语典故叫“不知春秋”,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天黑就死去了;蟪蛄(寒蝉)春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了,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所以,先秦时期的“春秋”代指一年的时间。此外,先秦时期纪年方式和后世也有所不同,当时还以“春、秋、冬、夏”作为四季顺序。例如《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墨子·天志中》“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等等。“春秋”的第二层含义用搜索引擎搜索“春秋”两个字,往往会得到“春秋战国时期”或者孔子编撰的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从孔子编撰《春秋》开始,后世的史官,往往会在书名后面加上“春秋”,已经成为古代史书的代名词。在我国历史上除了孔子编撰的《春秋》一书外,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以及《吴越春秋》等书籍。这些古典书籍都是以“春秋”来命名,其实就可以看出这些书籍都是古代的史书,非一般文学著作。春秋左传晋代杜预在《春秋左传序》当中说:“‘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春秋》是鲁国史记的书名。在《周礼》里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掌管记载周王室和诸侯国以及四方的事情,传达四方的意志。各个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记载本国的事情。大的事情写在简册上,小的事情就记载在简牍上。《孟子》说:楚国的国史名字叫《梼杌》(已亡佚),晋国的国史名字叫《乘》(已亡佚),鲁国的国史名字叫《春秋》,其实他们是一回事,只不过对国史的称呼不同罢了。在秦朝统一六国前,本来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记录各自的历史,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为了书同文,车同轨,各国的书籍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在各国的史书当中,只有鲁国的史书也就是孔子编撰的《春秋》被保留下来了。所以,后世史学家往往把《春秋》作为古代史书的代名词。

春秋什么意思

基本释义: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百度释义: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一、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毋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二、译文:当初,郑国的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出生时逆生,姜氏难产而害怕,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寤生,因此而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又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共叔段。郑庄公对她说:"制,那是个危险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你可任意选择,我唯命是听"。姜氏又为共叔段请求以京地作封邑,让共叔段居住到那里,称为京城太叔。祭仲对郑庄公说:"都会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将是国家的祸害。按照先王的制度,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也不能超过侯、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能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只能是九分之一。现在京城封邑不合法度,违背先王制度,君王你会承受不了的"。郑庄公说:"这是姜氏想要的,我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对郑庄公说:"姜氏的要求哪里能够满足得了,不如趁早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发展。如果发展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都不能除掉,何况是君王你宠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定自取灭亡,你就等待着他的灭亡吧!”不久,共叔段又命令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地接受他与郑庄公的共同管辖。公子吕对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接受两个人的管属,君王你将如何处理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共叔段,那我就请求服侍他;如果不让给他君位,那就请你除掉他,以免让老百姓产生二心"。郑庄公说:"用不着去管,他会自己遇到祸害"。共叔段又将西部和北部由他和郑庄公共同管辖的边地收归己有,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又对郑庄公说:"这下可好了,共叔段势力雄厚,能够得到众多人的支持了"。郑庄公说:"他不行道义,不团结人,势力雄厚只能促进他的崩溃"。共叔段加固了京地的城防,聚集粮草,整修铠甲和兵器,装备起步兵和战车,准备袭取郑国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郑庄公打探到共叔段进袭国都的日期,说:"现在可以向共叔段进攻了"。于是,命令公子吕为统帅,率领战车二百辆(每辆战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向京地展开讨伐。京地的人民都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地。郑庄公又派兵到鄢地讨伐他。五月辛丑(二十三日)这天,共叔段逃奔到共国。内容赏析:《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

春秋一共多少年?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 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孔子编写的《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孔子编写的《春秋》叫春秋,不叫冬夏的原因:因为在我国上古时代,春天和秋天是诸侯朝聘皇室的时间,也是各诸侯王之间特使来往、会盟等活动的关键时间,许多关键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秋季节。经济方面:古时候,中国是一个农作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活动自然发生在春秋时节的农作了,春种秋收嘛。因此用最能代表当时政治经济活动的时节来代表全年,就有根有据了。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纪录,简要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名叫“春秋”。春秋这二次针对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时节,由于春天开始栽种,秋季开始收获果实,因此相对于冬夏,古人更改,是春秋,因此也有“打春”一说,便是春分的俗称,这一天要格外重视,代表着对大地回春尊敬。因此可见的,春季针对古人的重要性。而秋天是丰收的,假如说春天是尊敬,那么秋季总是激动和喜悦,这是对一年劳动所得的收益,因此,孟子以春秋为历史名字,也不奇怪。《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年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大事。因为它所记历史故事的起始时代,大致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阶段非常,因此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做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字。为了叙述便捷,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770年(周平王年间)周平王东迁西周开始的一年,止乎公元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东汉前夜,一共295年。我国儒家文化的创办人孟子以前编了一部记述当时鲁国历史的史籍《春秋》,而这部史籍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战国时期大体相当,因此后代就把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大部分是西周的上半期。

“春秋”到底指的是什么

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指的是什么时期?

目录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详情 5春秋战国中国历史时期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展开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什么意思

“春秋”是汉语词语,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春秋》原本秦代以后已经失传,现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中拼凑的。

春秋是什么时候?

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出现了学术的百家争鸣,社会改革也接连不断,是进步的一个时代。

什么是《春秋》?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末期由孔子修订而成。据传孔子有鉴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认为需要强调封建道德观念,以维持社会的安定,所以对鲁国史官所记录鲁国历史的《春秋》进行删改修订,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春秋》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首尾记有242事,故这一时期在历史上称为“春秋”。它是一部按年月日先后顺序记事的编年体史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所记载的除了事件及人物外,间记自然现象等。但是《春秋》记事过于简略,仅举事目,缺乏对事物具体过程的描述。而且孔子坚持“为尊者讳”的错误观点,在《春秋》中使用隐晦的曲笔,故意隐匿了一些具体史实,这就给阅读与理解带来了困难。孔子把修订后的《春秋》作为重要教材传授门人弟子,以后儒家学派尊称《春秋》为《春秋经》,成为儒家经典“六经”之一。经专家研究,《春秋》中有关天象的记录,基本上是真实的。可见《春秋》所记史事具有极大的可信性及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孔子修《春秋》,为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秋是什么时期?

春秋时期是什么年代? 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指什么 1.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年龄。 3.中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什么时候是春秋时期,什么时候是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在春秋时期之前的是什么? 夏商周,西周和东周,东周末期是春秋,然后是战国 春秋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是什么意思? 一】词本义  ①在古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历史。也泛指岁月和光阴。  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古代史书的通称。 [编辑本段]【二】春秋时代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详见 baike.baidu/view/27201 《春秋》记录的事情是从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 - 百度 记述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为什么春秋时期要叫“春秋”,有什么典故么?? 不是的, 是鲁国的国史,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书籍,例如晋国的叫 ,为什么叫春秋呢? 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照年月日记载下来,一年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写,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称为“春秋”。 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孔子编订的《春秋》记录了从订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841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相当,所以历史学家就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前夕。 春秋战国的春秋是什么意思? 春秋本是一部史书的名字,它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战国中“春秋”就是得名于这史书《春秋》。不过,春秋战国中春秋与史书《春秋》的年份并不完全重合。现在所说的春秋战国都是周王朝的一个时期,是后世史学家和学者进行的人为划分,并不是一个朝代的名称。 我们目前采用的分期方法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提出的,他把春秋起止年份定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和周元王元年的前一年(公元前476年)。司马迁的分期方法在后来的有些学者看来不科学、粗糙、主观性太强,但却简单、清晰、方便,因此为后世绝大数学者所采用。 战国一词虽然早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但是并不是作为那个时期的名字。把它安排作为这一时期名称的是西汉的大学者刘向,他修订了《战国策》,因此就把这一时期命名为战国。 其他不同的分期方法有: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时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成为诸侯)时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瓜分晋国,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所以就以这一年为战国的开始之年。不过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认为应该是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23年,这一年周威烈王策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春秋前面是什么时期 我国历史太长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有 夏 商 周 而周又分为西周和东周 你这里所说的春秋和战国就是东周 也就是说春秋和战国前面是西周!

春秋的意思

“春秋”汉语词语,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的史官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来历探源:据说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的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什么是春秋时期?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1、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2、译文:当初,郑国的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出生时逆生,姜氏难产而害怕,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寤生,因此而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又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共叔段。郑庄公对她说:"制,那是个危险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你可任意选择,我唯命是听"。姜氏又为共叔段请求以京地作封邑,让共叔段居住到那里,称为京城太叔。祭仲对郑庄公说:"都会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将是国家的祸害。按照先王的制度,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也不能超过侯、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能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只能是九分之一。现在京城封邑不合法度,违背先王制度,君王你会承受不了的"。郑庄公说:"这是姜氏想要的,我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对郑庄公说:"姜氏的要求哪里能够满足得了,不如趁早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发展。如果发展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都不能除掉,何况是君王你宠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定自取灭亡,你就等待着他的灭亡吧!”《春秋》学术界对于《春秋》的史学价值存在质疑。胡适认为:“《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徐复观先生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

春秋的意思

春秋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例句:1.王力先生指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了。2.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3.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一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4.古代史书的通称,有时也可引申出一种文笔,即“春秋笔法”。

《春秋》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春秋》全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毋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二、译文:当初,郑国的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出生时逆生,姜氏难产而害怕,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寤生,因此而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又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共叔段。郑庄公对她说:"制,那是个危险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你可任意选择,我唯命是听"。姜氏又为共叔段请求以京地作封邑,让共叔段居住到那里,称为京城太叔。祭仲对郑庄公说:"都会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将是国家的祸害。按照先王的制度,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也不能超过侯、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能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只能是九分之一。现在京城封邑不合法度,违背先王制度,君王你会承受不了的"。郑庄公说:"这是姜氏想要的,我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对郑庄公说:"姜氏的要求哪里能够满足得了,不如趁早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发展。如果发展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都不能除掉,何况是君王你宠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定自取灭亡,你就等待着他的灭亡吧!”不久,共叔段又命令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地接受他与郑庄公的共同管辖。公子吕对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接受两个人的管属,君王你将如何处理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共叔段,那我就请求服侍他;如果不让给他君位,那就请你除掉他,以免让老百姓产生二心"。郑庄公说:"用不着去管,他会自己遇到祸害"。共叔段又将西部和北部由他和郑庄公共同管辖的边地收归己有,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又对郑庄公说:"这下可好了,共叔段势力雄厚,能够得到众多人的支持了"。郑庄公说:"他不行道义,不团结人,势力雄厚只能促进他的崩溃"。共叔段加固了京地的城防,聚集粮草,整修铠甲和兵器,装备起步兵和战车,准备袭取郑国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郑庄公打探到共叔段进袭国都的日期,说:"现在可以向共叔段进攻了"。于是,命令公子吕为统帅,率领战车二百辆(每辆战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向京地展开讨伐。京地的人民都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地。郑庄公又派兵到鄢地讨伐他。五月辛丑(二十三日)这天,共叔段逃奔到共国。作品简介:据一些文学著作记述,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该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

《春秋》的作者是谁?

《春秋》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孔子。《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对后世的影响:1、无论从哪方面考量,《春秋》的开创之功都是无可争辩的。它的编年体例,为史学三大体例之一,“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垂范千秋,继之者众,《资治通鉴》最称出类拔萃。2、它的私修性质,打破了官方对史学的垄断,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先声。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达三分之一,亦可说是受其引领所致。3、它的春秋笔法,姑且不论有多少后人穿凿附会之处,但其本身所彰显的史学精神却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无畏,刚直无私。中国史脉能绵延至今而不断,与孔子当初所赋予的那股坚韧之气息息相关。

《春秋》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春秋》全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毋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二、译文:当初,郑国的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出生时逆生,姜氏难产而害怕,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寤生,因此而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又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共叔段。郑庄公对她说:"制,那是个危险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你可任意选择,我唯命是听"。姜氏又为共叔段请求以京地作封邑,让共叔段居住到那里,称为京城太叔。祭仲对郑庄公说:"都会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将是国家的祸害。按照先王的制度,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也不能超过侯、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能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只能是九分之一。现在京城封邑不合法度,违背先王制度,君王你会承受不了的"。郑庄公说:"这是姜氏想要的,我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对郑庄公说:"姜氏的要求哪里能够满足得了,不如趁早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发展。如果发展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都不能除掉,何况是君王你宠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定自取灭亡,你就等待着他的灭亡吧!”不久,共叔段又命令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地接受他与郑庄公的共同管辖。公子吕对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接受两个人的管属,君王你将如何处理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共叔段,那我就请求服侍他;如果不让给他君位,那就请你除掉他,以免让老百姓产生二心"。郑庄公说:"用不着去管,他会自己遇到祸害"。共叔段又将西部和北部由他和郑庄公共同管辖的边地收归己有,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又对郑庄公说:"这下可好了,共叔段势力雄厚,能够得到众多人的支持了"。郑庄公说:"他不行道义,不团结人,势力雄厚只能促进他的崩溃"。共叔段加固了京地的城防,聚集粮草,整修铠甲和兵器,装备起步兵和战车,准备袭取郑国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郑庄公打探到共叔段进袭国都的日期,说:"现在可以向共叔段进攻了"。于是,命令公子吕为统帅,率领战车二百辆(每辆战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向京地展开讨伐。京地的人民都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地。郑庄公又派兵到鄢地讨伐他。五月辛丑(二十三日)这天,共叔段逃奔到共国。作品简介:据一些文学著作记述,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该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

春秋的四字成语

1. 描写春夏秋冬的四字词语 花团锦簇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烈日当空,赤日炎炎,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夏日可畏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木争春、万象更新、万紫千红、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和日丽、和风细雨、鸟语花香、气象万千、华屋秋墟 秋月春风 百岁千秋 冰壶秋月 冰壸秋月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春秋笔法 春秋鼎盛 春秋无义战 春去秋来 春蛇秋蚓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蛙秋蝉 春蚓秋蛇 洞察秋毫 独有千秋 多故之秋 多事之秋 富于春秋 各有千秋 华星秋月 疾风扫秋叶 兼葭秋水琨玉秋霜 老气横秋 利析秋毫 临去秋波 凛若秋霜 落叶知秋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皮里春秋 皮里阳秋 平分秋色 千秋人物 千秋万代 千秋万古 千秋万世 千秋万岁 秋波盈盈 秋风过耳 秋风落叶 秋风扫落叶秋风扫叶 秋风团扇 秋风纨扇 秋高马肥 秋高气和 秋高气爽 秋高气肃 秋毫不犯 秋毫见捐 秋毫无犯 秋毫勿犯 秋毫之末 秋豪之末 秋后算账 秋色平分 秋扇见捐 秋实春华 秋收东藏 秋收冬藏 秋水伊人秋水盈盈 秋荼密网 秋行夏令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 秋月寒江 社燕秋鸿 霜气横秋 万代千秋 万古千秋 万岁千秋 万载千秋 望穿秋水 望秋先零 危急存亡之秋 微察秋毫 叶落知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日三秋 一叶报秋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知秋 一字千秋 遗臭千秋 盈盈秋水 有事之秋 月旦春秋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2. 表示春夏秋冬的四字词语 笔底春风 白雪阳春 春冰虎尾 长春不老 寸草春晖 春风得意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春风满面 春风夏雨 春风一度 春风野火 春风雨露 春风沂水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华秋实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春满人间 春梦无痕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春葩丽藻 春秋笔法 春秋鼎盛 春去秋来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笋怒发 春生秋杀 春蛇秋蚓 春山如笑 触手生春 春深似海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诵夏弦 春蛙秋蝉 春宵一刻 齿牙春色 春意阑珊 春蚓秋蛇 春雨如油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富于春秋 回春妙手 回春之术 寒木春华 虎尾春冰 鸿爪春泥 口角春风 枯木逢春 枯树逢春 枯枝再春 腊尽春回 柳暖花春 料峭春寒 漏泄春光 漏泄春光 丽藻春葩 马耳春风 满脸春风 满脸春色 满面春风 妙手回春 满袖春风 满园春色 暮云春树 皮里春秋 琼岛春云 秋实春华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 如登春台 如坐春风 桃李春风 万古长春 杏花春雨 阳春白雪 一场春梦 阳春有脚 月旦春秋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有女怀春 沂水春风 春风夏雨 春诵夏弦 冬裘夏葛 春华秋实冬日夏云 冬扇夏炉 冬温夏凊 冬温夏清 冬箑夏裘 广夏细旃 秋行夏令 随车夏雨 三冬二夏 霜凋夏绿 商彝夏鼎 无冬历夏 五冬六夏 无冬无夏 无间冬夏 夏虫疑冰 夏虫语冰 夏虫朝菌 夏鼎商彝 多故之秋夏炉冬扇 夏日可畏 夏五郭公 夏雨雨人 用夏变夷 子夏悬鹑 暗送秋波 冰壶秋月 冰壸秋月 百岁千秋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春秋笔法 春秋鼎盛 春去秋来 春生秋杀 春蛇秋蚓 春蛙秋蝉 春蚓秋蛇 洞察秋毫 多事之秋 独有千秋 富于春秋 各有千秋 华屋秋墟 华星秋月 兼葭秋水 琨玉秋霜 老气横秋 临去秋波 凛若秋霜 利析秋毫 落叶知秋 明察秋毫 秋波盈盈 秋风过耳 秋风落叶 秋风扫落叶 秋风扫叶 秋风团扇 秋风纨扇 秋高马肥 秋高气和 秋高气爽 秋高气肃 秋毫不犯 秋毫见捐 秋后算账 秋毫无犯 秋毫勿犯 秋毫之末 秋豪之末 千秋人物 千秋万代 千秋万古 千秋万岁 千秋万世 秋实春华 秋收东藏 秋收冬藏 秋扇见捐 秋色平分 秋水伊人 秋水盈盈 秋荼密网 秋行夏令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 秋月寒江 霜气横秋 社燕秋鸿 微察秋毫 望穿秋水 万代千秋 万古千秋 危急存亡之秋 望秋先零 万岁千秋 万载千秋 遗臭千秋 月旦春秋 叶落知秋 一日三秋 冬日夏云有事之秋 一叶报秋 盈盈秋水 一叶知秋 一字千秋 残冬腊月 冬烘头脑 冬烘先生 冬裘夏葛 无间冬夏。 3. 春夏秋冬的4字成语 春成语:春暖花开、风花雪月、出水芙蓉、春华秋实、花团锦簇、柳暗花明、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万紫千红、花枝招展、雨后春笋、春寒料峭、繁花似锦、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春花秋月、绿肥红瘦、寸草春晖、莺歌燕舞、枯木逢春、含苞待放、春和景明、春风得意、暗香疏影、秋收冬藏、纷纷扬扬、春意阑珊、春回大地夏成语:绿树成荫、骄阳似火、烁玉流金、吴牛喘月、炎炎夏日、烈日炎炎、暑雨祁寒、秋收冬藏、烈日当空、挥汗如雨、大汗淋漓、电闪雷鸣、寒来暑往、桃红柳绿、冬温夏清、流金铄石、艳阳高照、寸草不生、赤地千里、无冬无夏、夏炉冬扇、四时八节、夏雨雨人、挥汗成雨、冬温夏凊、火伞高张、热气腾腾、赤日炎炎、簟纹如水、冬日夏云秋成语 :一叶知秋、春华秋实、金风玉露、春秋笔法、秋风落叶、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秋风萧瑟、硕果累累、春花秋月、天高云淡、寒蝉凄切、秋风瑟瑟、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收冬藏、秋雨绵绵、落叶知秋、一日三秋、雁过留声、秋风送爽、春秋鼎盛、春去秋来、金风送爽、秋风习习、秋阳杲杲、北雁南飞、金桂飘香、天朗气清、叶落知秋冬成语 :阳春白雪、冬日暖阳、银装素裹、春寒料峭、冰天雪地、寒蝉凄切、白雪皑皑、粉妆玉砌、寒冬腊月、数九寒冬、滴水成冰、大雪纷飞、橙黄橘绿、天寒地冻、千里冰封、雪虐风饕、风刀霜剑、傲雪凌霜、冰冻三尺、风雨凄凄、玉树琼枝、漫天飞雪、寒风刺骨、玉树银花、十冬腊月、岁暮天寒、寒气逼人、风雪交加、朔风凛冽、冬温夏凊。 4. 描写春夏秋冬的四字词语各10个 春:春光明媚、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华秋实、春花秋月、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去秋来、春色撩人。 夏:夏日可畏、火日炙人、火云如烧、酷暑难耐、暑气熏蒸、夏树苍翠、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烈日中天、赤日炎炎。 秋:橙黄桔绿、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去秋来、春蛙秋蝉、金风送爽、落叶知秋、蒲柳之质、秋毫之末、秋荼密网。 冬:风号雪舞、朔风凛冽、寒气逼人、千里冰封、漫天风雪、大雪纷飞、玉树银花、万里雪飘、冰冻三尺、银装素裹。 扩展资料: 部分词语解释: 一:春色满园[ chūn sè mǎn yuán ] 1. 【解释】: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 【出自】: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夏日可畏[ xià rì kě wèi ] 1.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2. 【出自】:《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译文:酆舒问贾季说:“赵衰、赵盾哪一个贤明?”贾季回答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 3.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为人严厉。 三:橙黄桔绿[ chéng huáng jú lǜ ] 1.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2. 【出自】: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译文: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3. 【示例】:到了橙黄桔绿的时候,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四:白雪皑皑[ bái xuě ái ái ] 1.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2. 【出自】: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3. 【示例】:作宾语、定语;多用来形容霜雪。 5. 春夏秋冬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描写春天的成语zhidao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满面春风 春光无限 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描写夏天的成语 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一丛内金黄 一丛火红秋意深浓 秋兰飘香 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 秋风习习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描写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容 鹅毛大雪 风雪交加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6. 描写春天和秋天的四字词和成语 描写春天的成语:傍花随柳;草长莺飞;吹箫乞食;春风风人;春风和气;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色撩人;鹅毛大雪;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如登春台;秋月春花;秋月春风;皮里春秋;暮云春树;满园春色;丽藻春葩;口角春风;虎尾春冰;寒木春华;大地回春;春雨如油;春蚓秋蛇;春意阑珊;齿牙春色;春蛙秋蝉;春诵夏弦;春生夏长;春深似海;春山如笑;春笋怒发;春色满园;春树暮云;春色撩人;春葩丽藻;春暖花开;春露秋霜;春花秋月;春和景明;春风沂水;春晖寸草;唇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春雨如油;寸草春晖;大地回春;雨丝风片;寻花问柳;寒木春华;红情绿意;红衰翠减;阳春有脚;雨后春笋;虎尾春冰;花红柳绿;花香鸟语;雨后春笋;莺啼燕语;口角春风;枯木逢春;流水落花;柳暗花明;流水桃花;轮扁斫轮;落花流水;满园春色;柳绿花红;研桑心计;鸟语花香;前目后凡;秦晋之好;阳光明媚;燕语莺声;如登春台;春梦无痕;阳春白雪;如坐春风;春兰秋菊;四时八节;桃红柳绿;有脚阳春;燕语莺啼。 描写秋天的成语:冰壶秋月,冰壸秋月,百岁千秋,春华秋实,春花秋实,春花秋月,春兰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去秋来,春秋无义战,春生秋杀,春蛇秋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蛙秋蝉,春蚓秋蛇,洞察秋毫,多故之秋,多事之秋,独有千秋,富于春秋,各有千秋,华屋秋墟,华星秋月,疾风扫秋叶,兼葭秋水,琨玉秋霜,老气横秋,临去秋波,凛若秋霜,利析秋毫,落叶知秋,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平分秋色,皮里春秋,皮里阳秋,秋波盈盈,秋风过耳,秋风落叶,秋风扫落叶,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秋高马肥,秋高气和,秋高气爽,秋高气肃,秋毫不犯,秋毫见捐,秋后算账,秋毫无犯,秋毫勿犯,秋毫之末,秋豪之末,千秋人物,千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万岁,千秋万世,秋实春华,秋收东藏,秋收冬藏,秋扇见捐,秋色平分,秋水伊人,秋水盈盈,秋荼密网,秋行夏令,秋月春风,秋月春花,秋月寒江,霜气横秋,社燕秋鸿,微察秋毫,望穿秋水,万代千秋,万古千秋,危急存亡之秋,望秋先零,万岁千秋,万载千秋,遗臭千秋,月旦春秋,叶落知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三秋,有事之秋,一叶报秋,一叶落知天下秋,盈盈秋水,一叶知秋,一字千秋。

关于带春秋两字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带有春秋两字的成语有很多,相信大家也学习过,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带春秋两字的成语及其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带春秋字的成语   春华秋实   春花秋月   春去秋来   春秋笔法   春秋鼎盛   春花秋实   春兰秋菊   春生秋杀   皮里春秋   春蛙秋蝉   春蚓秋蛇   秋月春风   富于春秋   春露秋霜    带春秋字的成语解释   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华:花。   春去秋来   [chūn qù qiū lái]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秋积序   [chūn qiū jī xù]   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伤春悲秋   [shāng chūn bēi qiū]   出自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形容多愁善感。   春来秋去   [chūn lái qiū qù]   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秋鼎盛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春兰秋菊   [chūn lán qiū jú]   春天的兰草,秋天的菊花,在不同的季节里,各有独特的优美风姿。比喻各有专长。   春蛙秋蝉   [chūn wā qiū chán]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春秋之义   [chūn qiū zhī yì]   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秋月春花   [qiū yuè chūn huā]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富于春秋   [fù yú chūn qiū]   指年少,年轻。   春秋笔法   [chūn qiū bǐ fǎ]   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月旦春秋   [yuè dàn chūn qiū]   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九春三秋   [jiǔ chūn sān qiū]   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春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春暖花开   开雾睹天   天下第一   一步登天   天末凉风   风趣横生   生财有道   道尽途穷   穷山恶水   水涨船高   高傲自大   大得人心   心口如一

以"春秋开头的成语

春冰虎尾 春暖花开 春葩丽藻 春色撩人 春树暮云 春生秋杀 春风风人 秋风团扇

古代女子三岁取“名”,出嫁取“字”,探究春秋女子如何称呼?

基本上跟着爸爸姓,然后老大就叫孟、老二叫仲、老三叫叔、最小的叫姬。一般写在姓的前面,表示年龄,比如说孟姜女,这是姜家的大女儿。

《贝子春秋》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贝子春秋》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1vneS0XHGmcMAyzsgqYBQ?pwd=2nr8 提取码:2nr8简介:“呵,下雨了……”隔着玻璃,望着窗外飘落的雨水,淅淅沥沥。“贝子猪……”似乎有人在喊我,回过身,漆黑的屋子里空空荡荡,只有冰冷刺骨的寒风顺着窗檐下的缝隙悄悄地涌入,蔓延遍全身。

求《孤国春秋第四季2020》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斯蒂芬妮·马蒂尼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F5DioPhlQcImjN9AMHVyQ提取码: gxse《孤国春秋 第四季》导演: 爱德华·巴瑟杰特、安迪·海伊、大卫·摩尔、莎拉·奥格曼编剧: 伯纳德·康威尔主演: 斯蒂芬妮·马蒂尼、埃莉萨·巴特沃思、杰米·布莱克利、芬恩·艾利厄特、阿梅利亚·克拉克森、伊恩·哈特、阿纳斯·费达拉维修斯、米莉·布拉迪、马克·罗利、艾米莉·考克斯、詹姆斯·诺斯科特、伊万·米切尔、阿德里安·布薛特、托比·瑞格波、蒂莫西·英纳斯、阿德里安·席勒、伊娃·柏西斯托类型: 剧情、动作、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语言: 英语首播: 2020-04-26(英国)季数: 12345集数: 10单集片长: 60分钟又名: 最后的王国这一季对应原著小说第七部和第八部,主人公乌特雷德尝试夺回贝班堡未果,后又卷入麦西亚君位之争,并再次面对丹麦人入侵。    

请问大佬有孤国春秋 第四季2020年上映的由斯蒂芬妮·马蒂尼主演的百度网盘资源吗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F5DioPhlQcImjN9AMHVyQ提取码: gxse《孤国春秋 第四季》导演: 爱德华·巴瑟杰特、安迪·海伊、大卫·摩尔、莎拉·奥格曼编剧: 伯纳德·康威尔主演: 斯蒂芬妮·马蒂尼、埃莉萨·巴特沃思、杰米·布莱克利、芬恩·艾利厄特、阿梅利亚·克拉克森、伊恩·哈特、阿纳斯·费达拉维修斯、米莉·布拉迪、马克·罗利、艾米莉·考克斯、詹姆斯·诺斯科特、伊万·米切尔、阿德里安·布薛特、托比·瑞格波、蒂莫西·英纳斯、阿德里安·席勒、伊娃·柏西斯托类型: 剧情、动作、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语言: 英语首播: 2020-04-26(英国)季数: 12345集数: 10单集片长: 60分钟又名: 最后的王国这一季对应原著小说第七部和第八部,主人公乌特雷德尝试夺回贝班堡未果,后又卷入麦西亚君位之争,并再次面对丹麦人入侵。

春秋七国谁是老大?

春秋不只有七国~但其中五国很强大~最强大的是春秋五霸里的晋国~晋文公时期达到了鼎盛~

吕氏春秋察今穿井得一人这两则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

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内涵是什么?

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十一。——《说文解字》“士”这一称谓起源很早,上述引用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士”字的解释,不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并不是十分清晰,而历代对于士字的解释也很纷杂,不过都未脱离“事”的范畴,当然这里的事并不是指的事情,而是指代对于做事之人的称呼,《白虎通》亦云: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而“士”的内涵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发生了变化,夏商时期,成年男子被称为士,在当时这类人主要从事农耕活动,所以有学者认为,最初的士指的其实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农夫。到了西周时期,士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用来指代有一定的才能而掌管一些基本事务的人,比如《礼记·少仪》记载:士依于德,游于艺,意思是作为士,应当以道德为依归,沈潜于六艺之中,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农夫,则成为了庶人。等级示意图而在春秋早期,“士”已经成为了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是贵族阶级中等级最低的一类人,不过尽管如此,士也跻身了古代的统治阶层,地位进一步提高,如果拿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有身份的人,如《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而社会之间的阶级限制也被打破,一部分没落的贵族从分封制中被踢出,而一部分庶民也从底层挣脱而出,这就导致了作为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不断增多,最终形成了士阶层。而谋士作为士阶层中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活动更是频繁化,最终形成了一股可以左右时局的力量,而他们的自信则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