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关于物流管理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货物价+对方运输费用+工人工资 =纯利润

请教会计高手木材加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木材的加工成本是比较难计算的,因为木材的规格如果加工情况不同,成本就不同了。

木材加工的成本核算怎么做

  因不知道你厂子规模有多大,以下为本人的愚见  1.按加工的工序分为几个车间(为了分开计算成本)  1.1 各车间的人工工资  1.2 水电费  1.3 机物料  1.4 其他  每个车间算好后,就是各车间的制造费用  2.到月末做材料出库汇总,进行盘点,包括仓库与车间  本期领用=期初+本期购入-月末在库(如果货先到,没有发票按暂估入库,下月冲回)  车间:根据各车间的完成程度折算在产品上成品的百分比(用来在产品与完成品之间分配制造费,木材加工厂只乎都是材料一次性投入那么材料金额在在产品与完成品为间进行平均分配就可以了。  3.料工费都有了接下来就可以算本月成本了。  以上  如果就一道工序,做好收发料单据(圆木举例),一个月个料钱就确定下来,再看看发生了多少制造费用,设一个盘点日比如28号,在这一天,让车间盘点所有的在产品数量,仓库的原材料数量,确定发出材料金额.  月初原材在库56万,本期购入120万(有发票与没有发票的都算在内,没有发票应计入假入库,下个月冲回,如果下个月还没来发票,继续暂估),本期结存60万(28日当天盘点结果),那么本期领料金额=56+120-60=116万(本月发出金额)  如果你们领料当天领当天的,在28日领料时,下班前计算一下,车间没有加工的原木是多少,退回到仓库(只是走一下账),这样领的料不就都用了吗,就算没加工成完成品,也成木板了.也就是说,车间没有在库的圆木.  本月28日盘点(每个班组盘点各自的已加工木板,因为没有圆木了,这个时候就不要生产了)在产品为2000件(在库木板折合成完成品数量),完成品为8000件  假入本月工人工资10万,各种修理费20万共计30万期初车间制造费用金额为50000元,车间原材料(加工成木板的料)200000.同时假设2000个在产品完成程度只有65%的话(视情况而定但标准定下要就要统一执行下去)2000*65%=1300个,也就是说2000件所含的加工费相关于1300件完成品所耗用的金额  30万/(1300+8000)=32.26  在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32.26*1300+=41938  完成品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300000-41938=308062  先分配料钱:假如就一种料木材(辅料不算) 116万/(2000+8000)=116元  在产品料钱=116*2000=232000元  完成品料钱=200000+1160000-232000=1128000元  因为在产品所用原材料与完成品几乎一样,料是一次性投入的.  本月完产成品的金额=308062+1128000=1436062元  本月在产品的金额=41938+232000=273938元  期初完成品数量 1000个,金额180000元,本期入库 8000个 1436062  本月销售7500个销售成本为=7000*(180000+1436062)/(1000+8000)=1256937元  那么1256937元就是本月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不是关健,关健在于怎么算出完成品成本,算完成品成本的关健在于怎么能够合计计算出在库品的金额.算出在产品的金额主要在于怎么把料费合理的分配下去.  如果你们老板有能力开来一些发票计入制造费用,但是要每个月下来要合理,比如把料定在65%其余是35%制造费用, 就按照这个模式算下来就行,一个月生产1000000的货(生产成本)其中料占650000,制造费用占350000,不要乎高乎低的,这样账面上看起来不好看,同时65%与35%你一定要去同行业是调查,不然弄的你家的比例太高没有可比性,也不好看.  最后哥们能不能追加点分呀,我花了很长时间写这个东东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利弊?

分类: 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 问题描述: 具体 解析: 记得在当初上ERP系统时,对成本核算方法是采用实际成本法还是标准成本法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也许当时是因为实际成本法的滞后性(月底计算)和核算上的粗糙模式(手工核算)不适宜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加上标准成本法在理论上的完善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的需要,最终选择了标准成本法。 与《财务与成本管理》课本里的那种简单材料标准成本法不同的是,ERP我们采用的标准成本法是全面的包含更多种生产形式的标准成本,除了材料外,对成品所包含的直接人工、折旧、关税、运输费、制造费用明细等统一预先设定了标准,即预先按一个标准将直接间接费用转入成品成本中并产生相应的会计分录计入各项费用实际发生时的冲减方,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月末结帐时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等科目应该是为零的,但这一点肯定是现实无法做到的,在以销定产和制造费用中变动部分波动大的情况下,所做的只能是尽量缩小差异。 由于用的是实时记帐,每周按一定的核算规则对标准成本进行维护,所以基本上库存记录的都是最接近当时的采购成本,标准成本维护后,所有的存货都会以最新的成本显示,如在制品、库存成品(最新成本的BOM)、原材料等,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更新产生的差异如何进行分配,采购入库时订单价格会与标准成本有差异、标准成本更新后新旧成本之间会产生差异、特定制造单完工入库后所消耗的物料与资源会与成品的标准成本有差异(归在特定制造单上的所有物料消耗与完工的成品的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之差),上述的各种差异如何在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销售成本间流转、归集、分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对业务部门的考核问题上。在车间同时生产数十种型号的产品并且涉及的原材料超过上千种的情况下,将成本更新产生的差异按产生来源进行还原分配的理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按进销存的金额进行整体比例分配则保证总体成本准确的同时个体成本是完全失真的,所以,对差异的处理陷入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两难选择境地;工艺需求对某些型号的产品需要单独开发或购买特定的操作工具进行生产,肯定要将这些工具的购置维护成本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标准成本法按照工具成本/预计产量来设定的,如果产量达不到预先计划则前期成本被低估,如果按计划产量的变动而进行周期性维护则同一产品月度成本波动幅度大,时间上不具有可比性,成了只是为了核算而核算了;在任务单完成后产生的差异本来是考核车间管理与效率的依据,但是标准成本法的核算形式让这个数据用起来不是理直气壮的,如理论上在特定制造单N中,发出的所有物料价值A,完工的产成品标准成本是B,数量为C,则制造单完成后会产生差异A-B*C,这个数据的大小本来是考核车间管理的有力数据,但是成本是不断更新的,A与B所记录的均是发出当时的成本,因为在核算过程中单价不一致所以最终这个差异只是一个数据,系统和人工均无法准确快速分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成本控制意义上实际用处不是很大了。 从实施实际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过程来看,两者在不同的核算方向上有各自的优势,实际成本法为核算准确,但需在月底突击处理大量数据;标准成本法则是预先设定了看得见的管理目标但缺点在于标准的制定与差异的分摊尚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其实从会计最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来看,标准成本法在反映上及时但不是很准确,在监督上其数据无法取得业务部门的认同,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地位。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利弊?

  记得在当初上ERP系统时,对成本核算方法是采用实际成本法还是标准成本法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也许当时是因为实际成本法的滞后性(月底计算)和核算上的粗糙模式(手工核算)不适宜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加上标准成本法在理论上的完善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的需要,最终选择了标准成本法。  与《财务与成本管理》课本里的那种简单材料标准成本法不同的是,ERP我们采用的标准成本法是全面的包含更多种生产形式的标准成本,除了材料外,对成品所包含的直接人工、折旧、关税、运输费、制造费用明细等统一预先设定了标准,即预先按一个标准将直接间接费用转入成品成本中并产生相应的会计分录计入各项费用实际发生时的冲减方,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月末结帐时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等科目应该是为零的,但这一点肯定是现实无法做到的,在以销定产和制造费用中变动部分波动大的情况下,所做的只能是尽量缩小差异。  由于用的是实时记帐,每周按一定的核算规则对标准成本进行维护,所以基本上库存记录的都是最接近当时的采购成本,标准成本维护后,所有的存货都会以最新的成本显示,如在制品、库存成品(最新成本的BOM)、原材料等,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更新产生的差异如何进行分配,采购入库时订单价格会与标准成本有差异、标准成本更新后新旧成本之间会产生差异、特定制造单完工入库后所消耗的物料与资源会与成品的标准成本有差异(归在特定制造单上的所有物料消耗与完工的成品的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之差),上述的各种差异如何在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销售成本间流转、归集、分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对业务部门的考核问题上。  在车间同时生产数十种型号的产品并且涉及的原材料超过上千种的情况下,将成本更新产生的差异按产生来源进行还原分配的理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按进销存的金额进行整体比例分配则保证总体成本准确的同时个体成本是完全失真的,所以,对差异的处理陷入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两难选择境地;工艺需求对某些型号的产品需要单独开发或购买特定的操作工具进行生产,肯定要将这些工具的购置维护成本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标准成本法按照工具成本/预计产量来设定的,如果产量达不到预先计划则前期成本被低估,如果按计划产量的变动而进行周期性维护则同一产品月度成本波动幅度大,时间上不具有可比性,成了只是为了核算而核算了;在任务单完成后产生的差异本来是考核车间管理与效率的依据,但是标准成本法的核算形式让这个数据用起来不是理直气壮的,如理论上在特定制造单N中,发出的所有物料价值A,完工的产成品标准成本是B,数量为C,则制造单完成后会产生差异A-B*C,这个数据的大小本来是考核车间管理的有力数据,但是成本是不断更新的,A与B所记录的均是发出当时的成本,因为在核算过程中单价不一致所以最终这个差异只是一个数据,系统和人工均无法准确快速分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成本控制意义上实际用处不是很大了。  从实施实际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过程来看,两者在不同的核算方向上有各自的优势,实际成本法为核算准确,但需在月底突击处理大量数据;标准成本法则是预先设定了看得见的管理目标但缺点在于标准的制定与差异的分摊尚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其实从会计最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来看,标准成本法在反映上及时但不是很准确,在监督上其数据无法取得业务部门的认同,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地位。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按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标准成本。把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实可行。从数量上看,它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可能是逆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扩展资料用途:标准成本可用于控制成本。评价管理人员工作的好坏,把实际已经做的和应该做的进行比较,标准成本便为这种对比提供了基础,顺差表示经营的结果优于预期的而逆差则表示经营的结果不如预期的。因此,这种差额的计算对分析和控制成本是重要的。用于决策。标准成本通常用来作为确定销售价格的基础,特别是在确定不属于同批产品的销售价格时,更要以标准成本为基础;使成本计算更合理。同样的产品有同样的成本;减少成本会计的工作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年)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由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耗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利用是否充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这一指标表现出来。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也是对产品成本的监督、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1)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提供生产费用支出的真实资料。对不合理的开支,要坚决抵制;对超计划的费用开支,要按规定的审批手续办理;对各项浪费和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2)正确划分费用支出界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a.正确划清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b.正确划清产品生产费用支出与期间费用支出的界限。c.正确划清各月份的费用界限。d.正确划清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e.正确划清完工产品在产品的费用界限。(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较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a.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b.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包括在产品盘点制度)。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d.正确确定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

商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法有哪些

商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什么商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它将一定时期内企业商业贸易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并计算出该时期内商业贸易期间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商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售价核算法和进价核算法,其中,售价核算法指以售价金额核算与控制各实物负责人经管商品的进销存情况的方法;进价核算法是库存商品只按购进价格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商业企业成本会计分录如何编制?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关于成本的核算都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状况及运营情况,对年末的财务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商业企业而言,成本核算相关会计分录怎么做?商业企业成本的会计分录1、结转销售商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2、计提工资借: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发生的水电费、房租、消耗等借:销售费用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4、计提折旧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商业企业的其他相关会计分录1、采购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2、销售收入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月末,计提税金及附加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7、月末,结转本月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4、月末,结转本月费用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5、月末,结转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商业企业成本包括什么?商业企业是从事商品流通买卖的独立核算企业,其经济活动主要是流通领域的购销存活动,包括了商业零售企业和商业批发企业。1、商品采购成本商品采购成本是指商品流通企业购进商品的成本,采购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运杂费,不计入商品采购成本,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费用处理。2、商品销售成本商品的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商品的采购成本。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分户,按商品收、付、存分栏记载数量和金额,数量要求永续盘存。 3.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可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按商品大类分户,记载商品进、销、存金额。 4.在业务部门和仓库设置商品账,分户方法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相同,记载商品收、付、存数量,不记金额。 5.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定期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能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但由于每笔进、销货业务都要填制凭证,按商品品种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发企业。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主要内容基本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种设明细账,实行数量和金额双重控制。其不同的有两点: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类目账和明细账均按售价记账。 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记载售价金额和进价金额之间的差额,定期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和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由于采用售价记账,逢商品售价变动,就要盘点库存商品,调整商品金额和差价,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经营金额较小、批量较少的小型经营批发的企业,以及经营零售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和贵重商品的核算。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掌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 3.平时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时不能掌握库存情况,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适用于鲜活商品的核算。的语言阐述本题答案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有“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 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 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 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 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 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成本核算财务软件里每次购买低值易耗品都要入系统吗?

1、如题所述内容不够具体,难以提供确切答复,如下意见给予提问者参考;2、一般地,财务进行账务处理必须有依有据和真实合法,对于所采购低值易耗品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应于入库当期(月)凭入库单据编制入库相关会计分录并记账(录入账务处理财务系统);3、在实际工作当中,内部机制严密、经营规模较大且岗位职责分工精细并已建立软件管理系统(仓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等)的企业,要求在低值易耗品入库时即由仓管部门录入相应入库信息(提交财务部门进一步开展会计处理工作),通过软件系统实施高效管理;而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大多采用月末集中处理的原则对应;4、可见,提问者应根据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确定,依照内部要求开展工作;5、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

您好:公司财务制度,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报销制度及流程?采购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成本核算

您的内容一下说的太多了怎能一次都给你?我抽时间发给你吧。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的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的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废旧物资的收购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商业流通企业的会计制度》.成本是收购时的收购价,您在销售给加工企业按销售处理,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如果销售价低与合理的售价,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销售价格.收购单位的会计处理,外购时,借:库存商品贷:库存现金销售的时候,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售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收购价)贷:库存商品加工单位购入废旧物资的会计处理,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处理废料会计分录怎么做?1、废料入库,做原材料增加,冲减生产成本.借:原材料--废料借:生产成本(红字)2、废料出售处理,做其他业务收入,应计算相应的应缴纳的税金.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其它业务收入3、结转废料成本.借:其他业务支出贷:原材料--废料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的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怎么做?

制造业成本核算明细表比例

制造业贷款拐点显现,四大行去年余额缩减超2300亿元。财联社记者梳理四大行2018年财报发现,去年全年四大行首次同时缩减了对制造业的贷款,合计达2300多亿元,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再次降低。而缩减背后,一方面与制造业发展形势相关,另一方面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导向有关。第三章制造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doc第三章制造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doc,第三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各项费用占营业利润的合理占比应该是多少?_成本各项费用占营业利润的合理占比应该是多少?1、不同的行业(或企业),成本费用所占的合理比例区间均有不同,不可硬性作出推断。所占的合理比例区间均有不同,不可硬性作出推断;2、一般地,应对本企业一段期间的成本费用比例。制造业财务成本核算流程_中国会计网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⒈直接材料成本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制造业材料、工资制造费用各占成本比率?爱问知识人状态:未解决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办法(试行)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原材料消耗量、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原材料扣除法、完工百分比法等方法,恰当地确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并将完工入库产品的产品成本结转至库存产品科目;在产品数量、金额不重要或在产品期初期末数量变动不大的,可以不网页视图最实用的制造业成本分析表_图文_百度文库Read:12324媒体详解:中国制造企业税负有多重交多少种税-搜狐财经上周末,民营企业家,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计划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厂,同时表示自己“出走”美国的原因是地价、能源、劳动力等实体经济的成本差异,“中国制造业的税负比美国高35%”。国内财经宏观经济制造业财务成本怎么核算?_制造业财务成本核算-China会计实操考试网:提供制造业财务成本怎么核算?,制造业财务成本核算等最新的考试信息。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专家您好:我公司属于制造业,一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百分之多少合理?很着急今天就想知道结果,给您。各项费用占成本的比例?-新手-会计人请问各位佬大们,工业企业的各项费用占成本的指标多少为好?只想听听你们的指标是多少?非常感谢!!!-LXTWLY-新手。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_东奥会计在线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五金制造业的成本比例是多少-会计学堂五金制造业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多少问这个是没有一个统一比例的,不同企业比例有所不同答某单位(一般纳税人按月纳税)2019年4月购入一间商铺,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入商铺的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问这个是一次抵扣,不需要答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浅析.doc-MBA智库文档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浅析摘要:制造企业物流是社会物资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直接影响社会物资流通的效率,所以制造企业进行物流合理化改造是确保社会物流现代化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末如何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心。一、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费用汇总的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内容。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一个月、一年)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耗费,称作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应。最全的全球各地制造业成本分析:这些年的变化令人震惊-云。相对成本的变化令人吃惊。十年前谁会想到巴西现在成为制造业成本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或者墨西哥的制造业成本会低于中国?虽然伦敦仍然是全球生活和旅游价格水平最高的地方,但英国已经成为西欧制造业成本最低的经济体。人力成本占公司营收的比例多少合理-薪酬福利--中人网最新发布时间: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_图文_百度文库Read:3414制造业成本、费用比例大约在多少才算合理啊_百度知道状态:未解决制造业企业降成本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将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_会计实务_中华会计网校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排污费、存货盘亏费(减盘盈)及其他制造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中国的企业,人工成本占多少比例?爱问知识人状态:未解决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_百度文库(二)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在制造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1.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也就是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百度文库专业资料经管营销财务管理制造企业,成本中材料、人工、费用各占多少比例为好?-Baidu制造企业,成本中材料、人工、费用各占多少比例为好?50我来答5个回答#活动#“抢单+好评”,豪礼赢不停匿名用户推荐于展开全部生产的产品不同,所占的比例也就不同。重要建筑工程成本构成比例(大致比例)-360doc《建筑财税之家》微信群里好多建安财务务朋友问各项成本比例,本人根据经验,将建筑工程成本构成大致比例分享如下:1、人工费一般占建安收入的25%左右。2、材料费一般占建安收入的50%左右。3、机械费一般占建安收入的5%左右。转载时请注明网站来源于 ------ http://www.yuhengzhoucheng.com矿山设备厂

模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模具成本=模具的材料费(模板材料费用和模具配件费用)+加工费+工人工资+改模费用+保修期间维修费。如果报价还要加上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利润。

想要知道关于医疗器械的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中华*会计)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 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探讨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探讨   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物流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物流成本核算需要时刻更新物流信息,以做到准确而及时的更新核算成本。物流成本流程顾名思义是对成本的来源和去向的简介,把作业成本法应用到物流成本的流程之中,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在理论层面上对产品物流成本进行了限定。   摘要: 本文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崭新的物流成本核算思想,具体表现为不再局限于经常性核算方式,重新定义物流成本核算标准,深入分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问题,将作业成本法的部分特点引入其中,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   一、引言   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应在节约物流成本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预测,2005年是我国物流产业取得巨大发展的一年,统计显示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具有巨大的可节约空间。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会计核算制度也只是停留在研究的层面上,并未涉及公司的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而言,研究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设计   (一)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具体内容学界普遍认为,虽然企业核算成本方法很多,但是都有其共性,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何种成本,都要基于最基本的核算原则:即首先确定核算的目标对象,然后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核算流程、再次就是明确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式,最后确定成本核算的账户等。   (1)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成本核算要归纳各环节所消耗的成本,然后其核算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应该从成本会计实体、会计期间、会计范围三方面来确定:一是物流成本核算实体的确定。成本核算实体的确定应注意承担成本的实体部门才是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二是物流成本核算期的确定。分期核算原则是一个通用原则,无论是物流成本核算还是传统成本核算,在实际核算时都要严格执行这一原则。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物流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物流成本核算需要时刻更新物流信息,以做到准确而及时的更新核算成本;三是物流成本核算范围的确定。成本核算范围指的是一个广度的范畴,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核算涉及到是企业的各个环节。   (2)物流成本的流程。物流成本流程顾名思义是对成本的来源和去向的简介,把作业成本法应用到物流成本的流程之中,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在理论层面上对产品物流成本进行了限定。上述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物流成本具有局限性,对直接成本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对其服务的产品的间接成本只能进行粗略的估算。这些物流成本被称为直接物流资源费用,它们有时并非通过物流作业直接计入其所服务的产品成本中。图1详细介绍了物流成本流程。   (3)物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方式。作业成本法并不是以传统方式与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综合起来的,本质上作业成本法关心的是一种资源消耗,换言之,物流过程中并不是一直有效率的,耗费成本在所难免。一般而言,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并不总是一致的,实际上每个企业都各不相同,只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就可以对企业各级的作业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企业内部物流系统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这就需要将各项资源归类,尤其是涉及资源费用的项目;物流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资源的损耗,企业每一个物流环节都需要配以应对资源损耗的补贴。一是分析与确定企业各级物流作业。作业成本法应用到物流成本核算中,需要一个分类的前提,即有必要分清企业各项物流作业,尤其是要将主要的物流作业从大量的作业中精准地识别出来。物流作业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中。   因为各企业的物流作业流程是不一样的,所以须先分析不同的企业的物流作业形式,分析工具往往是一个作业流程图,这个流程图是对各企业物流作业的一个综述,如表1所示。表1中整个框架的小方框表示的是研究分析的物流系统最开始和最终的投入或产出的开始与结束,这个系统的边界就是由这个小方框构成的,系统的起点和终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人、公司、分级部门都属于这个范畴;圆环则表示中间的作业过程,即投入各种生产要素最后生产产品的过程,任何作业都不能拜托两个步骤,即先投入,然后才能生产。二是分析与企业物流相关的资源费用项目,并且归集资源费用。   只有先进行作业界定,才能够对资源进行界定,对于物流作业而言,这是一件极其消耗资源的项目,对其具体数值的分析需要各种分析工具的配合与复杂的运算过程,所以不是简单就能够得到分析结果。但是不能只是单纯地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资源项目的确定分析,有时需要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即把资源项目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某些项目能够组合成一个资源库,或者进行更加灵活的项目分解,这样会使复杂的项目分解成单个且相对简单的核算程序。物流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信息也能够通过另一种方法分离,称之为会计凭证,通过会计凭证可以更加简单迅捷的完成统计。三是分析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各物流作业。   资源费用是一种资源的消耗,一般而言可以把其分成两种类型,即直接资源费用和间接资源费用。如果以作业作为突破点,那么可以将其应用到直接资源费用之中,从而提高效率。间接资源费用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直接分配。一项资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抽象的供物流消耗的资源,而是服务于特定的物流流程。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这项资源计入该成本对象的直接成本;同理,一项资源虽然可以被很多物流作业所消耗,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某项资源由于应付的区域的不同而可以分为不同的部分。其次,间接分配。某项资源相对而言具有通用性,即其相对于直接分配资源而言,是同时被多个物流作业流程消耗掉的,且这项资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这种时候就需要一种合适的量化依据来处理这项资源,从而将其耗费分摊到各项物流作业中去。四是作业成本及其作业动因的确定。   在计算物流作业成本之前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各项资源费用被全部分配给物流作业。同理,只有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前提,在确定作业动因时才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在预计分配物流作业成本的流程时也是以此为前提的。在统计作业之前,需要对物流作业流程进行仔细分析,以确认物流作业的动因,即在分析确定物流作业动因以后,并以此为依据来统计分析统计作业动因,最后进行归纳求和的工作。   (4)物流成本的核算账户。物流成本的核算并不是一个单行的轨迹,而是一种并行的机制,仍须采用现行的财务统计方法和财务会计制度,因此可以从管理会计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并以此角度为基准点,设计一套与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并行的.且作为辅助作用的账户。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物流成本账户只是作为辅助作用,并不是现行成本核算账户体系的一个替代。   一是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的设计。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优良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其在物流成本核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依照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成本会计科目得以顺利进行,且由于各企业的业务物流流程并不相同,因此相应的核算要求和核算内容也是变化很大,因此应注意进行分类处理,即按照企业物流的特点进行解决,一般而言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两大类。   二是物流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账户设置要有充足的依据,本文物流成本核算账户的依据就是会计科目,所以对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而言,它们的设置与分类不能随意,而应与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相互联系起来。三是物流成本核算流程的设计。图2是一个详细的物流成本核算流程的流程图。具体而言,物流资源费用在分类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账户可以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借方的责任主要是对企业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实际数额进行统计然后记录在案,而账户贷方主要的职责在于转入物流作业成本账户的实际数额的统计以及将之记录在案。   (二)物流成本的报表依据企业经常性的物流成本核算,加上其相关资料定期编制制定出物流成本报表,这个表能够全面表现出企业的资源消耗,以及物流作业流程的损耗,是一个有效率的会计方式,能够系统地反映物流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本文为了填补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提出以下几种可行的物流成本报表。   三、结论   本文在不改变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重新定义了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以期能够综合各方观点。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在进行传统核算方式的同时,引入另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即作业成本法,能够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单独集中核算,这样使得计算成本更加富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肖健霞:《日本的物流成本政策分析》,《物流科技》2011年第4期。   [2]朱东明:《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财会月刊》2012年第5期。 ;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问题分析的论文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问题分析的论文    摘要 :收入和成本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两个核心因素。在单位产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企业中谁的成本控制到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制造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材料和人工、能源等的投入到产品生产出来,相比于商业或服务业,是一个耗时比较长并且风险相对高的过程,成本核算与管控要求更加超前和精细。本文作者通过阐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和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对策,希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控;问题;对策   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价值牺牲,是收入的减项;制造企业不仅要通过成本核算计算出成本为其产品的市场定价提供基础依据,而且还要进行成本管控,进行运营分析和流程优化,发现引起成本变动的真正原因,来控制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立足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一、成本核算与管控对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性   (一)成本核算与管控可以为企业效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般来说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质就是成本管理,企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谋取利润,如何获得符合市场形势的合理的目标利润就是要通过成本核算来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所以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基本的信息支持。   (二)成本核算与管控可以促进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工作   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是针对企业各个环节需要使用的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从产品设计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中的材料耗用、人工成本、其他成本的跟踪和核算,通过日常成本核算,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找偏差,降成本,提效益,能够分清职责,考核到人,实现人人参与成本管理,从而有目的地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支出。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理念还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一说到成本核算,人们一般都是认为是生产过程中成本组成部分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核算,而忽略了产品研发、设计费用、环保费用、售后服务费用等内容。其实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出厂,要经历多个环节,其中研发环节决定了生产成本的80%,而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中的原材料成本大多占到了总成本的80%,所以成本核算是一个全过程的核算,企业在进行成本管控时,一定要兼顾各个环节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否则计算出的成本不全面不真实,不利于企业决策。   (二)全员参与的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仅仅被认为是财务部门或车间核算员的事,这是有很大偏见不利于成本管控的。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成本管控工作涉及到研发、供应、生产、设备及销售和其他服务环节,需要企业全员参与,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   (三)成本分析方法单一,计算的成本不精确   现在随着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订制的趋势,一条生产线进行大批量生产和单一品生产的模式在改变,但我们的成本核算工作还是使用原来的这种批量和单一生产的方法,导致计算的产品的利润不真实,影响公司决策。   (四)存货周转率不高   制造企业一般要存储足够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应对及时生产和客户的供应货源稳定,但是在这个储存量的把握上,有些企业没有进行成本管控,甚至因此造成很大的浪费。    三、完善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要树立大成本的理念   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做好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成本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很容易忽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衔接,会使整个企业的成本体系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要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以成本管控为纽带,提高其他部门的参与程度,实现成本管理的部门之间的有效连接。一是合理控制采购成本,把握最佳采购数量和最低采购价格。有些制造企业为了压低原材料价格,结果导致采购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入生产,造成了更大的浪费和对公司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在占生产成本大部分的原材料采购方面必须重视,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宗材料要通过招投标的方法,对于资金充裕的公司,还可以利用资金优势进行价格谈判,对于那些受政策或季节性影响比较大的原材料,可以掐准时机在材料最低点下订单采购;现在的产品工艺标准更新换代快,对于采购量的也要严格控制,不要出现因为工艺变更而所采购的原工艺标准的原材料还没有用完报废的现象,这样一是加快资金周转,二是防止库存过多结果工艺改变造成滞销积压的浪费;只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供应稳定,才能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才能产生应有的效用。二是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反映生产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客观最真实的经济数据,是计算成本费用的依据。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都应有原始记录,如:材料的消耗量、产品的产量、员工劳动时间和人数、原材料的工艺指数、工具领退等等都应有专门的人负责并纳入工资考核,以相应方式进行详细真实的记录,不能随意编写,更不能胡乱涂改,而且前后岗位之间要衔接。原始记录包括原材料方面的原始记录、燃料动力方面的原始的.记录、劳动方面的原始记录、产品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等、设备使用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环保方面的原始记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方面的原始记录。其次是建立并要求各生产人员严格遵守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退制度。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材料物资的增减变化,除了要进行价值核算外,在各岗位流转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实物计量单位进行数量核算,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计量工作制度,使成本核算中所用的实物计量结果准确。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不入库,要在相关生产环节进行必要的检验。在领用材料、半成品、工具等物资时,都要有严格的手续和制度,防止乱领乱用,造成积压,剩余物资要及时退库。最后是检查各岗位生产过程用料情况,防止质量过剩或偷工减料。   (二)要充分进行沟通协调   一项产品的投入可能是企业的战略或战术需要,研发人员要围绕公司既定目标利润,制定该产品的合理的成本指标;供应和生产部门要围绕这一指标,再根据可以实现的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使各部门的力往一处使,共同商量促进效益,而不能是哪个人或哪个部门一时兴起说了算。   (三)针对不同的产品,运用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成本管控的事后分析和总结很重要。财务和其他管理人员,要分班组进行分析,找出班与班之间,日与日之间的成本差异,要通过分析成本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总结原因,制定出更好的成本核算体系,并及时汇报,使生产达到最优化状态;把所有原始记录登记入账,本班产量、产值、耗用布纸砂胶、煤电气人工等,单耗多少,本班利润多少,与目标成本和利润相差多少,原因是什么等等,生产一天,就要通过台账来反映一天的效益。每天的环保成本多少,为了增加利润和达到国家环保要求,要通过原始记录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尽量做到限排、减排和不排,要召开班组成本分析会,全员参与。主要分析产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主要材料、燃料、动力消耗的增减对成本的影响、设备运转率对成本的影响、人工及制造费用的增减对成本的影响、其他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三废排放对成本的影响。从而把成本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尽可能提效降耗。   (四)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存货管理政策   对于制造企业,特别是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有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可能是最有效的节约成本的源泉。存货相关的成本,包括存货的储存成本、以及订购成本,当存货的数量增加时,每年度的储存成本也增加。储存成本通常分为两类:一是付现成本,包括保险费、保管费、非正常损失等。二是资本成本,是指投资于存货而不投资于其他资产的机会成本。订购成本随库存量的增加而减少,存货管理实际上就是寻找这两种成本的最低总额。    四、结束语   成本核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制造企业要保证长期盈利,必须做好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要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准确把握本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责任和加强管理,使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立杰.试析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J].经贸实践,2018:35-36   [2]张丽.浅论工业企业会计的成本核算与管控策略[J].会计实务,2017(2):163+183   作者:杜旺华 单位: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

还是看书吧,成本核算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等,一两句说不清楚的。还有核算方式、成本分配问题。。。。。

求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及分析

成本计算方法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分步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称之为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定额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生产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往往是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其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成本分析一、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成本分析内容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在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第二,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第三,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成本分析还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正确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最合适的成本水平。三、成本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相关分析法。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形式(1)绝对数比较,如上年产品单位成本10元,本年产品单位成本为9.5元;(2)增减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0.5元;(3)指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5%。2、连锁替代法 也称连锁置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确定引起某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应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3、相关分析法 企业的各种经济指标,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一个指标变了,就会影响到其他经济指标。例如:生产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成本的相应变化,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有关经济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即为相关分析法。四、成本分析的意义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其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1、成本的事前分析是指在成本未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本预测。进行事前成本分析,可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可靠的目标。2、成本的事中分析是指对正在执行的成本计划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事中分析主要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防止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的范围。3、成本的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实际执行的结果所作的分析。事后分析主要是对成本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以利于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活动的开展。五、成本分析的任务1、正确计算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计算产生的差异;2、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3、正确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4、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六、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一)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单位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 单位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是根据"产品单位成本表"上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首先分析单位成本实际数与基准数的差异,确定单位成本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升降幅度是多少;然后再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每个项目的升降情况;最后,可针对某些主要项目的升降情况,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查明引起项目成本升降的原因。2、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分析(二)单位成本分析的步骤 构成产品成本的项目多而复杂,我们仅以主要项目如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制造 费用等,作为代表性项目进行分析,说明其分析的步骤和方法。1.材料费用项目的分析; 对单位产品成本中材料费用影响的基本因素,是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它们对单位产品影响的计算公式如下:(1)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位耗用量-基准单位耗用量)×基准价格(2)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价-基准单价)×实际耗用量 上式中的"基准数"指的是计划数、定额数、上年实际平均、历史或行业先进水平等数值。2.工资费用项目的分析; 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影响的因素,是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和小时工资额。它们对工资费用升降的影响可用下列计算公式: (1)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小时工资额](2)小时工资额变动的影响=Σ[(实际小时工资额-基准单位工资额)×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 对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影响的基本因素,是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或其他分配标准)和小时费用分配率(或其他分配率)。其分析的计算公式为:(1)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Σ[(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小时费用分配率](2)小时费用分配率变动的影响=Σ[(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基准小时费用分配率)×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程序是指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6个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大的框架就是: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归集,根据企业的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归集方法,没有固定的方法,书本上的框架性方法可以作为指导;二、直接人工的分配,以材料成本归集为中心,采用适合本企业的方法进行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分配,这个和直接人工的分配一样,合理就行;以上三块做完了,相加就是你生产的产品成本。

机械制造公司怎么做成本核算?

核算方法: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3、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4、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 “ 生产成本 — 基本生 产成本 ” ,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 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 “ 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 成本 ” 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 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 “ 制造费用 ” ,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 科目月末无余额。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

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一、首先计算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注意有下脚料出现时请计算合理的系数(即材料利用率或损耗率),特别注意现实价格。严格计算制造过程中每道工序的工时费用(即工时成本),另外附加的能源费用。统筹企业管理费用。估算产品的销售费用和服务费用。这是比较细致的算法。如果是提前预算,则要有相关的技术,和经验,由成本预算工程师来完成。二、成本计算方法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分步法。扩展资料:核算方法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成本会计体系最完整,方法最典型。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制造业成本核算账户设置的详解。(文末可领取全套ppt课件及视频教程学习权限哦)一、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1、成本核算流程图2、 制造业成本流转程序3、成本核算账户二、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1、定额比例法2、加权平均法3、在产品不计价法4、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5、约当产量比例法三、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四、 案例分析案例一解题过程案例二解题过程案例三......五、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制造费用的归集2、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3、 实际分配率法:4、 计划分配率法(预定分配率法)......因为篇幅有限,今天就先到这里了,想要学习领取有关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小伙伴,按照下面方式免费领取了!

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

机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有哪几种方法?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品种法。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2、分批法。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成本对象,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如何进行机械生产的成本核算?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中的计算程序:1、确定成本计算方法。开展成本计算之前,先要确定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这要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同时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况来进行选择。2、设置有关的成本计算账户。为了计算产品的成本,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账户,即"生产成本"账户。其借方汇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转出的制造成本。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说,发生的费用无非是两种:①直接费用。②间接费用,即共同性的、不是直接为生产这-对象服务的费用。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并没有差别,都应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但是,企业一般都是生产多种产品。这样,直接费用仍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间接费用就必须先要汇集起来,然后再分配摊入各个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需要先单独设置一个账户,即"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的作用就是汇集各种间接费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上去。如果废品和停工的情况比较多,就需要搜集有关的废品和停工损失资料,并专门设置一个"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把这些损失汇集到"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然后在其贷方作出恰当的处理并转出:如果是正常损失,一般应分配进入产品成本;否则应转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生产中发生的支出不一定就要计入生产成本,支出的期间与成本计算期间可能不一致。支出发生后有两种情况:①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在本期发挥出全部效益,效益不递延到下期。这种情况应把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账户。②本期发生的费用支出不应由本期负担。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先支出,后计入成本费用。这种情况应设置"待摊费用"账户,支出时借记"待摊费用"账户,分期摊入成本费用时再贷记"待摊费用"账户。先计入成本,后支出。这种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账户,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支付再借记"预提费用"账户。扩展资料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均需要将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凡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这种产品成本;小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人有关产品的成本。由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配方法比较多,比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企业极容易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任意调节成本,借以掩盖成本超支、掩盖亏损。除此之外,对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在会计期末,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时,还须明确期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费用分配,而分配时,有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操纵分配方法,任意增加或减少月末在产品成本,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从而造成财务报表信息偏离正常轨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机械制造公司怎么做成本核算?核算方法: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3、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4、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机械制造公司怎么做成本核算核算方法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如何核算通常包括几部分:1.原材料成本:产品毛重、原材料价格的乘积2.加工过程成本:包括加工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水电汽...3.如果产品表面要处理,还有处理成本如镀锌或做防锈等4.运输成本5.特殊处理成本6.管理费用等其它

自行车的成本核算步骤

一样用uuuu

手工如何进行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1、对企业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应不应该开支;应开支的费用,应不应该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应该计入的费用,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经营管理费用,也就是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分配、归集为成本和费用。2、将本月开支的成本、费用中应该留待以后月份摊销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将以前月份开支的待摊费用中本月应摊销的费用,摊入本月成本费用;将本月尚未开支但应由本月负担的成本、费用,预提计入本月成本费用。3、将计入本月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4、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算出该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车间一般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来组织核算,主要涉及的成本项目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只要做好了这四个方面的计量、记录、归集和分配等工作,车间的成本核算任务就大体完成了。准确核算车间的成本要做好的基础工作是: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产品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计划、分析和考核成本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核和控制耗费的标准。你公司应该根据当前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和修订先进可行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项消耗定额。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往往也要根据产品的原材料和工时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为分配实际费用的标准,这是搞好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前提。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要填制相应的凭证,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并经过计量、验收或交接盘点。3、搞好原始记录。只有计量没有记录,核算就没有书面的凭证依据。要制定既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又符合成本核算要求,科学易行,讲求实效的原始记录制度,为成本核算提供所需原始资料。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为了分清各车间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和考核内部各车间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还应对材料、半成品和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制定厂内计划价格,作为内部结算和考核的依据,同时还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和费用的核算工作。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不同的产品,应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对于车间涉及成本核算的相关人员数据统计等具体工作,上边所述的内容已基本涉及到了,再补充两点:1、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和分配。一般可以根据仪表所示来计算,但实际工作中,车间一般不能按产品分别安装仪表,因而车间动力费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各种产品生产时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或其他比例分配。2、工资费用的核算和分配。主要是要搞好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总之,企业具体情况不同,成本核算工作点多面广,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完成成本核算最终的目的——以最少的支出获取最大的收入。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货到发票账单未到的情况下,月末应该按合同价格或者计划成本填制入库单暂估入账,到下月初用红字做与暂估入账相同的会计凭证冲回,发票账单到后按正常的材料入库处理。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以下8种简单好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请收好~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件,2万元;8日购入200件,2.2万元;10日发出存货400件。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500=84元。所以10日发出存货成本为400*84=33600元。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28日发出存货200件。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28日余额为200件,1.57元;30日购进200件,2.5万。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举例:如果期初有原材料单价5元,数量6个,一次购入原材料实际单价6元,数量5个,那么当发出原材料时,我们算发出成本的单价则为:(5*6+5*6)/(5+6)=5.45元/个。在全月平均法下,采用全月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不易被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全月平均法作为一种平均价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存货计价工作可以分散在月内进行。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与现行成本相比毕竟物价是随行就市的,有比较大的差异。先进先出法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举例:例一: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入库的材料,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例二:对销售而言,先获得的存货先销售出去,使留下存货的日期越来越近,存货价值越接近重置价值。在物价上涨时,此法会导致较低的销货成本,较多的盈余。例如存货情形如下;1、1月1日进货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2、4月1日进货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3、8月1日进货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4、12月1日进货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假设在12月31日存货数量为15个,则期末存货价值为12月1日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8月1日5个每个7元小计35元,总计存货价值为115元。对电脑数据结构而言,称为排序的数据进出方式,从一端进,从另一端出,就好像排队一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区别:1、先进先出: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先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2、后进先出: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后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上述两种方法均指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而与存货本身实际发出先后顺序无关。举例:2012年3月1日购买A产品3个,单价:8元/个;2012年3月5日购买A产品9个,单价:7元/个;2012年3月9日购买A产品2个,单价:10元/个;2012年3月发出A产品8个。这发出的8个A产品计价分别为:(1)先进先出:3*8+5*7=59元;(2)后进先出:2*10+6*7=62元。注:我国已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进行后续计量。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它是指对发出的存货分别认定其单位成本和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具体存货项目具有明显的标志,而且数量不多、价值较大,如大件、贵重的物品。期末存货的各种项目,分别确定每种物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然后相加各种存货的成本,即为存货期末全部的成本。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举例:某工厂本月生产过程中领用A材料2000KG,经确认其中1000KG属第一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5元;其中600KG属第二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6元;其中400KG属第三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8元。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计算如下:发出材料实际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例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计划成本法先要制定计划价格,按计划价格发出材料,然后分摊材料差异(成本会计,制造业)。举例:物品A,计划成本120(暂估入账),实际成本100,计划和实际相差20(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毛利率法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成本确有困难的企业。它是一种简化的成本计算方法,但是全部(或大类)商品的综合毛利率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结果往往不够精确。在采用该法时,一般只在季度的头两个月使用,季末则必须用“加权平均法”等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和调整,以便在一个季度范围内使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商品金额符合实际。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举例:某批发公司2018年4月初A类商品库存50000元,本月购进5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111000元,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为100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本月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本月销售净额=111000-1000=110000元销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本月销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库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零售价法零售价格法指按照存货成本与零售价格的比率估计存货成本的方法。它在零售商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即可在平均成本法,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的基础上使用,也可结合成本与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运用。他的核心在于成本与零售价格比率的计算。它的一般在零售商和企业当中比较常见。例如像沃尔玛,中百仓储这样的零售企业。零售价格法用于零售商为主的企业,即可在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成本流动假定基础上运用,也可结合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运用。在美国,零售价格法因公认会计原则和税法均认可而得到广泛应用。零售价格法的好处是它提供了在定期盘存制下准备月度和季度报表所需的数据。

模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模具成本=模具的材料费(模板材料费用和模具配件费用)+加工费+工人工资+改模费用+保修期间维修费。如果报价还要加上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利润。

请告诉我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我公司是门窗制造业,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啊

见议你先注意下流转税因为你们是混合销售行为直销门窗是纳增值税 安装是营业税那么税法在混合销售行为中有规定 占比超60%从属于其流转税种财务上建议这样做 门窗都有规格型号 品种法较适合即使是工程用 也得先做出门窗 再领用 不要产出不走入库直接拉到工地 即使有这种情况也要补入出库手续 这样在出库单上标注是某某工程用 还是直接销售(可标对应的合同订单号)这样对于成本的归依与分配就好办多了

制造业生产标准产品同时生产非标产品如何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方法如下。1、分离成本法:将制造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成本核算,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2、标准成本法:按照预定的生产标准和成本标准来计算产品成本,该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标准产品。3、作业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按照不同的作业或订单进行分类,并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来计算成本。4、实际成本法:将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明细账务记载,并将其分配到各个产品中来计算成本。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一种建立在进销存、生产和财务都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活动,任何一个不准确的进销存、生产和财务信息都可能造成成本的计算不准确,但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财务的账面价值必须和仓库、生产线的库存价值保持一致。存货核算的方法:有月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多种方法。下文以最方便、最常用的月加权平均法为例,以产品别和分步法描述一下整个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首先明白构成产品成本的几大要素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我以一个成品A为例子,生产数量为30个,产品BOM和产品Routing(工艺路线)如下:1. 直接材料的计算月加权平均单价:P=(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在这个等式中,上月财务账面的存货金额和上月月末的仓库的数量必须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本月购入金额就必须根据供应商发票来确认入库存货金额,对未到达的发票的入库则需要做入库暂估,这就是要保持仓库库存价值尽可能的跟财务账面的存货价值一致,这样得出的加权平均单价才更接近真实的材料价值;该月领用材料的金额:S=P*N (其中S为领用金额,P为加权单价,N为领用数量)现假设:上月B原料的库存数量为10,财务账面价值为100本月B原料的入库数量为40,单价为12,入库金额为480,则财务必须记账为:借:原材料—B原料480贷:应付账款480那么,本月的B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00+480)/(10+40)=11.6 这也是B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B原料数量为35,那么本月的B原料领用金额:S=11.6*35=406上月C原料的库存数量为50,财务账面价值为150,本月没有购入,那么本月C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50/50=3 这也是C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C原料的数量为40,那么本月的C原料的领用金额:S=40*3=120当月底计算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526贷:原材料 5262. 直接人工的计算如果是记件工资,这个计算就很简单了,直接人工就是生产该产品的记件工资而已,但更多的生产不是计件工资的形式,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就需要知道直接人工的分配基础,一般情况下以工时为基础,特殊行业也有以其他为基础的,这个就需要统计人工的有效工时和产品的完工工时了。现假设:组装和包装车间各有甲和乙参加了这个A产品的生产,甲的工资是3000元/月,乙的工资是1500元/月,甲和乙每天都工作10小时。那么甲的工资率为:(3000/30)/10=10元/小时,乙的工资率为:(1500/30) /10=5元/小时在组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费了甲3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的组装车间直接人工为:10*3=30在包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用了乙2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的包装车间直接人工为:5*2=10那么在月末计算工资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40贷:应付工资 403. 制造费用的计算4. 委外工缴费的计算移动加权平均

一般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对于一般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该怎么做?一般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1、采购原材料或商品的时候借:库存商品/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2、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时候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3、计提员工的工资的时候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支付员工工资的时候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4、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情况发生的时候借:制造费用贷:应付账款/现金/银行存款5、各部门计提折旧的时候借:营业费用(销售部门使用)制造费用(车间使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贷:累计折旧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的时候制造费用分摊可按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或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期制造费用总额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该产品消耗材料/本期材料消耗总额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时候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8、销售商品的时候借:应收账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9、结转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什么是应交税费?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对其经营所得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费。这些应缴税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计提,在尚未缴纳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应该上缴国家暂未上缴国家的税费)。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总括反映各种税费的缴纳情况,并按照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及方法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及方法是,先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设置成本费用明细账,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审核。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需要根据企业产品工艺,生产组织和生产加工方式的特点,以及不同的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并按照成本核算对象来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项目。成本核算对象是企业设立成本费用明细分类账户,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以及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核算对象比如某企业是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加工,过程连续完成的。企业按不同的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并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最后由财务部门计算出,单一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项目同样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组织和产品工艺特点。设立成本核算项目,如直接原材料,辅料和包材,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并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企业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对生产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并对列支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即是否符合财税法规和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支出的相关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成本费用项目不得列支。

制造业成本核算

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最终还是要实现成本的降低、利润的提高。

制造业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要有些准备工作要先做好。一、生成本归集环节: 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此两科目为成本归集科目,直接成本用“生产成本”归集,间接费用用“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制造费用要统计生产工时等分配的标准。月末“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科目,最后“生产成本”结转到“产成品”科目中。完工与在产之间的分配计算,一般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二、当有销售,就要按照销售产品的数量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没有销售就不结转销售成本。三、最终反映到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最重要的是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产成品有余额的属于未销售产品的成本,留在企业的存货里。基本结转步骤:1、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工资、福利费借:生产成本 货:原材料/工资、福利费2、生产车间发生产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 货: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3、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 货:制造费用4、当产品完工时借:产成品 货:生产成本5、结转销售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货:产成品6、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借:本年利润 货:主营业务成本年末结转余额,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供参考。。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如下:1、移动加权平均法: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2、全月平均法: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3、先进先出法: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先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4、后进后出法: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后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5、零售价法:零售价格法指按照存货成本与零售价格的比率估计存货成本的方法。制造业: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利用某种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根据在生产中使用的物质形态,制造业可划分为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制造业流程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设备组装、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

制造业成本核算

你好,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相对复杂一点,具体的成本方法核算需要结合你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但是大致的核算流程都差不多。首先帮你对会计科目属性进行一个简单的释义和分类:1、原材料:是指为生产最终产品的直接材料;2、制造费用:是指为生产最终产品过程中产生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有一些企业将工人工资算入直接人工当中)所发生的费用。3、在产品:指上述1、2项已发生,但尚未制造出最终产品前的成本过渡科目;4、库存商品:即产成品。核算步骤:原材领用时:借:生产成本-a产品100生产成本-b产品100贷:原材料200发生员工工资时,可按照产品产量或是岗位人员配置、等方法进行分配(企业自行决定)借:制造费用-a产品80制造费用-b产品60贷:应付职工薪酬140发生水电费、维修费等费用,可按照产品产量或是岗位人员配置等方法进行分配(企业自行决定)借:制造费用-a产品200制造费用-b产品140贷:银行存款340月末结转制造费用时:借:生产成本-a产品280生产成本-b产品200贷:制造费用-a产品280制造费用-b产品200月末结转生产成本,假设a产品全部制成、b产品中80%制成完工,20%未完工借:库存商品-a产品380库存商品-b产品240(300×80%)在产品-b产品60(300×20%)贷:生产成本-a产品380生产成本-b产品300月末在产品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下月按照实际生产工艺的需要,对未完工的产品进行继续生产时所产生的原材料领用、期间费用、工资等等投入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计算后,对最终的产成品进行结转,即:借:库存商品贷:在产品、生产成本。实现销售时:按照销售数量对应的进行库存商品的结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以上便是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仅供参考,总之你需要结合你们企业核算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最终的核算方法,以上拙见如有不妥请多见谅。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核算和间接成本核算。直接成本核算主要是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以确定产品的成本。间接成本核算涉及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通过间接成本分配基础(如直接人工费用或直接材料费用)来计算产品的间接成本。一般制造业还可以使用标准成本核算方法,将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成本差异和效率水平。

生产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如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相关分析法。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2、连锁替代法。也称连锁置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确定引起某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应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3、相关分析法。企业的各种经济指标,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一个指标变了,就会影响到其他经济指标。例如:生产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成本的相应变化,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有关经济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即为相关分析法。成本分析的意义:1、成本的事前分析是指在成本未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本预测。进行事前成本分析,可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可靠的目标。2、成本的事中分析是指对正在执行的成本计划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事中分析主要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防止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的范围。3、成本的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实际执行的结果所作的分析。事后分析主要是对成本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以利于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活动的开展。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ABC成本法。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包括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分类法是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包括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ABC成本法:ABC成本法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制造业成本的构成一般制造业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制造业核算成本分六个步骤: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2、审核原始凭证,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3、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4、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5、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6、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制造业账务处理:1、成本计算需要根据本企业的物资管理状态,设置取得计算成本需要的数据的关键点——如材料领用消耗的计量,人工费用的消耗,制造费用的消耗,生产产品的数量统计,生产工时统计等等、一般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费用的归集,成本费用的分配。2、设置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进行核算。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中,领用原材料,原材料减少记贷方。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生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表格,成本分析报告及全套帐务处理

我也要一份,请发邮箱784080473@qq.com谢谢!

污水处理成本核算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包括:折旧、财务费用和运行成本;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分为:人员费、动力费、维修费、药剂费和其他费用,其中人员费包括人员工资及附加、管理费、车辆费,动力费包括全厂电费,维修费包括日常的设备维修保养费、仪表的校验费、设备大修费和管道的维护费,药剂费包括各种化学试剂、絮凝剂、消毒费。用公式表示: C=A+W+P+M+R+Q,式中:C污水处理厂每月的处理成本;A折旧费;W人员费;P动力费;M维修费;R药剂费用;Q其他费用,按照前5项费用的5%估计。扩展资料:会计分录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记账规则法: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书所填列的: 1,成本核算方法:材料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成本核算采用作业成本法 2,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财务、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公司开发成本核算哪些?求答案

一、开发产品成本的内容开发产品成本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它反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是考核房地产开发工作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是制定开发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开发产品成本按其用途,可分为以下四类:1.土地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土地(即建设用地)所发生的各项费用。2.房屋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各种房屋(包括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代建房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3.配套设施开发成本。它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能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及不能有偿转让、不能直接计入开发产品成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4.代建工程开发成本。它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接受委托单位的委托,代为开发除土地、房屋以外其他工程(如市政工程)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二、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开发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在开发产品成本的计算中,为了归集和分配开发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企业应根据其开发项目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按照下列原则,选择成本核算对象:1.一般的开发项目,以每一独立编制的概算或施工图预算所列单项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2.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群体开发项目,开竣工时间相近、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可以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3.对于个别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开发项目,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按开发项目的一定区域和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应在开发项目开工前确定,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更不能相互混淆。三、房地产开发成本项目开发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指房地产开发时为征用土地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土地出让金、劳动力安置费、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及其他因征用土地而发生的费用(如耕地占用税)。2.前期工程费:指企业在前期准备阶段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总体规划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代收代缴的各项费用、勘察设计费、各项临时工程(临时水、临时电、临时路等)费用、七通一平或三通一平费用等。3.基础设施费:指建造各项基础设施发生的费用。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与开发产品相关的道路、供热设施、供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气设施、通讯设施、照明设施、以及绿化(包括排污、排洪、环卫)等,这些设施发生的设备及安装费都在基础设施费项目内归集。4.建筑安装工程费:指企业以出包方式支付承建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企业自营工程发生的建筑安装费。5.配套设施费:指为开发项目服务的,不能有偿转让的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费用,如锅炉房、水塔、公共厕所、自行车棚等。凡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商店、邮局、学校、医院、理发店等都不能计人该成本项目内。6.开发间接费: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1.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必须将预计的土地费用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成本(俗称楼板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许多项目由垄断性企事业单位执行,随意性很强,标准普遍偏高。配套及其他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最大的一块费用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  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分费用核算好,对正确计算开发成本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策略  1.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建设和组织落实。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和完善房屋成本核算的规章和制度建设,使成本核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促进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考虑自身规模大小和开发项目的规模特点等因素,在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核算人员。每一房地产项目应由专人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大型项目应设立成本工作组专门负责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等主要工作,使成本核算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的有效机制。成本工作组的工作方式也应根据项目具体实际,确定分别采用集中和非集中工作方式。  2.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对于建设一个现代的多功能小区,其成本核算对象就显得复杂。这就需要成本核算人员深入实际,研究分析总体项目的特点、管理要求、经济用途、标准、建设交付期以及预决算的主体分项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必须坚持“便于核算,利于管理”的原则。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应结合开发工程的地点、用途、结构、装修、层高、施工队伍等因素,分别做如下处理:一般的开发项目,应以每一独立编制的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群体开发项目,如果开竣工时间相近,又由同一施工队伍施工,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对个别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开发项目,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按开发项目的一定区域或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比如,大型项目首先要分批分期,在分批开发的商品房中再按经济用途和建设标准适当分类,对区内公共建筑配套设施中属于营业性公建设施,应单设成本对象核算,这样就会形成多个成本核算对象。  3.设立合理的成本核算项目。  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如: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属一级科目,在该科目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成本项目不宜开列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的成本费用,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土建费用如属于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随时了解工作量进度和付款情况,为工程的竣工决算提供资料。  4.准确的进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转结。  对于单一的房地产项目由于成本对象简单,归集成本费用就容易得多,通过分配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内容就相对较少。然而一项大型综合性小区开发就显得十分复杂,成本核算对象比较细化,很多成本费用不可能直接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就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和程序进行分配,再间接地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其他成本费用则需要按期进行分配,而对于间接分配的费用需要在日常归集时按各自成本项目的细目分别归集核算,然后按各个成本对象和对应成本项目进行分配。例如:大型综合性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日常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不按成本对象直接分配,而在此成本明细科目中分细目归集,每月末按各成本对象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期所发生的费用,在分配时无需按细目分摊,若成本管理需要可以再按细目结构还原。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中的现场管理性费用则按各成本对象的建筑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月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其归集和分配程序同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对于利息支出则按各成本对象归集的上月末成本实际发生额计算比例分摊;对于预付款项中若属于预决算范围的按合同支付的款项,应直接进入成本项目归集,并及时取得发票;对于工程决算后欠付的款项应按标准预提,包括应付未付的商品房维修基金等。  5.重视项目竣工成本结转核算。  已完土地开发项目应根据其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成本结转。比如:(1)为销售或有偿转让而开发的商品性建设场地。开发完成后,应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开发产品——土地”账户。(2)开发完成后直接用于本企业商品房等建设的建设场地。应于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将其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有关的房屋开发成本中。(3)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取得交付使用许可证后三个月内,应当取得经过审价后的工程决算书,这样成本核算人员即可按照各成本核算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核对各项合同和工程决算书确定的价款支付情况,按权责发生制要求计提相应的成本费用,从而结转完工实际总成本,并计算各独立核算对象的单位成本进行完工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若属于出租经营的项目,则转入出租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商品房的预售业务在前,竣工交付在后,工程决算若不及时完成,成本核算则不可能真实和及时,进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正确性。商品房销售成本核算应按配比原则,以各个独立销售单元(独立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为销售成本转账依据结转销售成本。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核算项目及其内容都有哪些

  一、土地取得成本  土地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土地开发使用权(或开发权)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土地买价或出让金、大市政配套费、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费、土地闲置费、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土地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及相关税费、拆迁补偿费用、安置及动迁费用、回迁房建造费用等.  在实务中,通常可以根据管理要求进一步分为政府地价及市政配套费、合作款项、红线外市政设施费、拆迁补偿费.  1、政府地价及市政配套费: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开发费,向政府部门交纳的大市政配套费、交纳的契税、土地使用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等.  2、合作款项:补偿合作方地价、合作项目建房转入分给合作方的房屋成本和相应税金等.  3、红线外市政设施费:红线外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建造费、管线铺设费、接口补偿费.  4、拆迁补偿费:有关地上、地下建筑物或附着物的拆迁补偿净支出,安置及动迁支出,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等.  二、前期工程费  前期工程费,是指项目开发前期发生的政府许可费、招标代理费、临时设施费以及水文地质勘察、测绘、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咨询论证费、筹建、场地通平等前期费用.  在实务中,通常可以根据管理要求进一步分为勘察设计费、报批报建增容费、"三通一平"费、临时设施费.  1、勘察设计费  包括勘测丈量费、规划设计费、建筑研究用房费、其他.勘测丈量费:包括初勘、详勘等.主要有:水文、地质、文物和地基勘察费,沉降观测费,日照测试费、拨地钉桩验线费、复线费、定线费、施工放线费、建筑面积丈量费等.规划设计费:规划费:方案招标费、规划设计模型制作费、方案评审费、效果图设计费、总体规划设计费.设计费:施工图设计费、修改设计费、环境景观设计费等.其他:可行性研究费、制图、晒图、赶图费、样品制作费等.建筑研究用房费:包括材料及施工费.  2、报批报建增容费  报批报建增容费包括报批报建费、项目整体性报批报建费、增容费.报批报建费:包括安检费、质检费、标底编制费、交易中心手续费、人防报建费、消防配套设施费、散装水泥集资费、白蚁防治费、墙改基金、建筑面积丈量费、路口开设费等、规划管理费、新材料基金(或墙改专项基金)、教师住宅基金(或中小学教师住宅补贴费)、拆迁管理费、招投标管理费等.项目整体性报批报建费:项目报建时按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交纳的报批费.增容费:包括水、电、煤气增容费.  3、"三通一平"费:  三通一平费主要包括临时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临时道路:接通红线外施工用临时道路的设计、建造费用.临时用电:接通红线外施工用临时用电规划设计费、临时管线铺设、改造、迁移、临时变压器安装及拆除费用.临时用水:接通红线外施工用临时给排水设施的设计、建造、管线铺设、改造、迁移等费用.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前的场地平整、场地清运、旧房拆除等费用.  4、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费包括临时围墙、临时办公室、临时场地占用费、临时围挡.临时围墙:包括围墙、围栏设计、建造、装饰费用.临时办公室:租金、建造及装饰费用.临时场地占用费:含施工用临时占道费、临时借用空地租费.临时围板:包括设计、建造、装饰费用.  四、建安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开发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主体建筑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及精装修费等.  1、建筑工程费  建筑工程费指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主体内列入土建预算内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基础造价、结构及粗装修造价、门窗工程、公共部位精装修费、户内精装修费.基础造价:包括土石方、桩基、护壁(坡)工程费,基础处理费、桩基咨询及检测费、降水.结构及粗装修造价:主要包括砼框架(含独立柱基和条基等浅基础)、砌体、找平及抹灰、防水、垂直运输、脚手架、超高补贴、散水、沉降缝、伸缩缝、底层花园砌体(高层建筑的裙楼有架空层,原则上架空层结构列入裙楼、有转换层结构并入塔楼).门窗工程:主要包括单元门、入户门、户内门、外墙门窗、防火门的费用.公共部位精装修费:主要包括大堂、电梯厅、楼梯间、屋面、外立面及雨蓬的精装修费用.户内精装修费:主要包括厨房、卫生间、厅房、阳台、露台的精装修费用.  2、安装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包括室内水暖气电管线设备费、室内设备及其安装费、弱电系统费.室内水暖气电管线设备费主要包括:室内给排水系统费(自来水、排水、直饮水、热水);室内采暖系统费(地板热、电热膜、分户燃气炉、管道系统、暖气片);室内燃气系统费;室内电气工程费:包括楼栋及单元配电箱、电表箱、户配电箱、管线敷设、灯具、开关插座、含弱电工程管盒预埋.室内设备及其安装费:通风空调系统费:包括空调设备及安装费用、空调管道、通风系统费用;电梯及其安装费;发电机及其安装费:包括发电机供货、安装、机房降噪费;消防系统费:包括水消防、电消防、气体灭火、防排烟工程费;人防设备及安装费:包括密闭门、气体过滤装置等.弱电系统费:居家防盗系统费用:包括阳台及室内红外探测防盗、门磁、紧急按扭等;对讲系统费用:包括可视及非可视对讲系统费用;三表远传系统费用:包括水、电、气远程抄表系统费用;有线电视费用:包括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主体内外布线及终端插座费用;电话系统费用:包括主体内外布线及终端插座费用;宽带网:包括主体内外布线及终端插座费用等.  四、基础设施费  基础设施建设费,是指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排污、排洪、消防、通讯、照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智能化等社区管网工程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园林、景观环境工程费用等.  主要包括:室外给排水系统费、室外采暖系统费、室外燃气系统费、室外电气及高低压设备费、室外智能化系统费、园林环境工程费、环境卫生费.  1、室外给排水系统费  室外给水系统费:主要包括小区内给水管道、检查井、水泵房设备、及外接的消火栓等费用;雨污水系统费用.  2、室外采暖系统费:主要包括管道系统、热交换站、锅炉房费用.  3、室外燃气系统费:主要包括管道系统、调压站  4、室外电气及高低压设备费  高低压配电设备及安装:包括红线到配电房的高压线、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及箱式变压设备费用;室外强电管道及电缆敷设:室外强电总平线路部分费用;室外弱电管道埋设:包括用于电视、电话、宽带网、智能化布线的管道预埋、检查井等费用.  5、室外智能化系统费  停车管理系统费用:包括露天停车场管理系统、地下室或架空层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费用;小区闭路监控系统费用:包括摄像头、显示屏及电气系统安装等费用;周界红外防越系统费用:红外对扫等;小区门禁系统费用;电子巡更系统费用;电子公告屏费用等.  6、园林环境工程费  园林环境工程费指项目所发生的园林环境造价,主要包括绿化建设费、建筑小品、道路、广场建造费、围墙建造费、室外照明、室外背景音乐、室外零星设施.绿化建设费:包括公共绿化、组团宅间绿化、一楼私家花园、小区周边绿化支出;建筑小品:雕塑、水景、环廊、假山等;道路、广场建造费:道路广场铺设、开设路口工程及补偿费等;围墙建造费:包括永久性围墙、围栏及大门;室外照明:室外照明电气工程,如路灯、草坪灯;室外背景音乐;室外零星设施:儿童游乐设施、各种指示牌、标识牌、示意图、垃圾桶、座椅、阳伞等.  五、配套设施费  公共配套设施费,是指开发项目内发生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且产权属于全体业主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等.  配套设施费指房屋开发过程中,根据有关法规,产权及收益权不属于开发商,开发商不能有偿转让也不能转作自留固定资产的公共配套设施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在开发小区内发生的不会产生经营收入的不可经营性公共配套设施支出,包括居委会、派出所、岗亭、儿童乐园、自行车棚等;  2、在开发小区内发生的根据法规或经营惯例,其经营收入归于经营者或业委会的可经营性公共配套设施的支出,如建造幼托、邮局、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游泳池、球场等设施的支出;  3、开发小区内城市规划中规定的大配套设施项目不能有偿转让和取得经营收益权时,发生的没有投资来源的费用;  4、对于产权、收入归属情况较为复杂的地下室、车位等设施,应根据当地政府法规、开发商的销售承诺等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摊入本成本项目.如开发商通过补交地价或人防工程费等措施,得到政府部门认可,取得了该配套设施的产权,则应作为经营性项目独立核算.  该成本项目下按各项配套设施设立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如:游泳池:土建、设备、设施;业主会所:设计、装修费、资产购置、单体会所结构;幼儿园:建造成本及配套资产购置;学校:建造成本及配套资产购置;球场;设备用房:配电房、水泵房土建及装修费;车站建造费:土建、设备、各项设施.  六、开发间接费  开发间接费,指企业为直接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所发生的,且不能将其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工程监理费、造价审核费、结算审核费、工程保险费等.为业主代扣代缴的公共维修基金等不得计入产品成本.  在实务中,通常可以根据管理要求进一步分为工程管理费、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物业管理完善费.  1、工程管理费  主要包括工程监理费、预结算编审费、行政管理费、施工合同外奖金、工程质量监督费、安全监督费、工程保险费.工程监理费:支付给聘请的项目或工程监理单位的费用;预结算编审费:支付给造价咨询公司的预结算的编制、审核费用;行政管理费:直接从事项目开发的部门的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等人工费以及直接从事项目开发的部门的行政费;施工合同外奖金:赶工奖、进度奖;工程质量监督费:建设主管部门的质监费;安全监督费:建设主管部门的安监费;工程保险费.  2、营销设施建造费  广告设施及发布费、销售环境改造费、售楼处装修、装饰费、其他.广告设施及发布费:车站广告、路牌广告;销售环境改造费:会所、推出销售楼盘(含示范单位)周围等销售区域销售期间的现场设计、工程、装饰费;临时销售通道的设计、工程、装饰等费用;售楼处装修、装饰费:设计、工程、装饰等;样板间:包括样板间设计、装修、家具、饰品以及保洁、保安、维修费.主体外搭设的样板间还包括建造费用;主体内样板间销售后回收的设计、装修、家具、家私等费用,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单列或单独记录,考核时从总费用中扣除;其他.  3、物业管理完善费  包括按规定应由开发商承担的由物业管理公司代管的物业管理基金、公建维修基金或其他专项基金;以及小区入住前投入的物业管理费用.  七、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包括直接用于项目开发所借入资金的利息支出、折价或溢价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汇兑差额.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包括手续费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书所填列的: 1,成本核算方法:材料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成本核算采用作业成本法 2,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财务、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必须将预计的土地费用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成本(俗称楼板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许多项目由垄断性企事业单位执行,随意性很强,标准普遍偏高。配套及其他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最大的一块费用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分费用核算好,对正确计算开发成本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策略1.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建设和组织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和完善房屋成本核算的规章和制度建设,使成本核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促进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考虑自身规模大小和开发项目的规模特点等因素,在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核算人员。每一房地产项目应由专人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大型项目应设立成本工作组专门负责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等主要工作,使成本核算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的有效机制。成本工作组的工作方式也应根据项目具体实际,确定分别采用集中和非集中工作方式。2.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于建设一个现代的多功能小区,其成本核算对象就显得复杂。这就需要成本核算人员深入实际,研究分析总体项目的特点、管理要求、经济用途、标准、建设交付期以及预决算的主体分项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必须坚持“便于核算,利于管理”的原则。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应结合开发工程的地点、用途、结构、装修、层高、施工队伍等因素,分别做如下处理:一般的开发项目,应以每一独立编制的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群体开发项目,如果开竣工时间相近,又由同一施工队伍施工,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对个别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开发项目,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按开发项目的一定区域或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比如,大型项目首先要分批分期,在分批开发的商品房中再按经济用途和建设标准适当分类,对区内公共建筑配套设施中属于营业性公建设施,应单设成本对象核算,这样就会形成多个成本核算对象。3.设立合理的成本核算项目。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如: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属一级科目,在该科目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成本项目不宜开列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的成本费用,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土建费用如属于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随时了解工作量进度和付款情况,为工程的竣工决算提供资料。4.准确的进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转结。对于单一的房地产项目由于成本对象简单,归集成本费用就容易得多,通过分配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内容就相对较少。然而一项大型综合性小区开发就显得十分复杂,成本核算对象比较细化,很多成本费用不可能直接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就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和程序进行分配,再间接地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其他成本费用则需要按期进行分配,而对于间接分配的费用需要在日常归集时按各自成本项目的细目分别归集核算,然后按各个成本对象和对应成本项目进行分配。例如:大型综合性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日常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不按成本对象直接分配,而在此成本明细科目中分细目归集,每月末按各成本对象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期所发生的费用,在分配时无需按细目分摊,若成本管理需要可以再按细目结构还原。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中的现场管理性费用则按各成本对象的建筑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月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其归集和分配程序同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对于利息支出则按各成本对象归集的上月末成本实际发生额计算比例分摊;对于预付款项中若属于预决算范围的按合同支付的款项,应直接进入成本项目归集,并及时取得发票;对于工程决算后欠付的款项应按标准预提,包括应付未付的商品房维修基金等。5.重视项目竣工成本结转核算。已完土地开发项目应根据其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成本结转。比如:(1)为销售或有偿转让而开发的商品性建设场地。开发完成后,应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开发产品——土地”账户。(2)开发完成后直接用于本企业商品房等建设的建设场地。应于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将其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有关的房屋开发成本中。(3)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取得交付使用许可证后三个月内,应当取得经过审价后的工程决算书,这样成本核算人员即可按照各成本核算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核对各项合同和工程决算书确定的价款支付情况,按权责发生制要求计提相应的成本费用,从而结转完工实际总成本,并计算各独立核算对象的单位成本进行完工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若属于出租经营的项目,则转入出租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商品房的预售业务在前,竣工交付在后,工程决算若不及时完成,成本核算则不可能真实和及时,进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正确性。商品房销售成本核算应按配比原则,以各个独立销售单元(独立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为销售成本转账依据结转销售成本。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开发成本其实会直接决定到之后的房屋售价,对于每一个想要购买房屋的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息息相关,开发成本越高之后的房价也就会越高。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①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②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③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

房地产公司开发成本核算哪些?

 房地产公司开发成本核算:  1.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必须将预计的土地费用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成本(俗称楼板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许多项目由垄断性企事业单位执行,随意性很强,标准普遍偏高。配套及其他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最大的一块费用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  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分费用核算好,对正确计算开发成本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公司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及流程 详细

略论房地产开发成本及其核算我国的房地产业在经历了狂热、低迷、大起大落,目前正处于理性发展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整顿,有关法规制度已比较完善,房地产开发将在有序、规范的道路上运作,房产商要想获得经营利润,除了必须提供适销对路的房源外,还应该降低开发成本,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历,对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内容以及在核算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1、土地、土建、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的大小是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有预期利润的最主要经济指标。土地费用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拍卖佣金、契税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都必须将预计的土地费用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成本(俗称楼面地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小区绿化和道路、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项目中有些虽然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大多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许多收费项目由垄断性经营企业或事业单位执行,任意性很强,标准普遍偏高。配套及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受外界因表影响最大的一块费用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减少这部分费用支出,是降低开发成本取得经营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 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与其他一般行业相比,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须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分费用核算好,对正确计算开发成本、体现经营成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 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是指企业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开发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建筑面积成本的过程。企业进行开发成本核算,除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外,根据笔者的经验,还应该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成本归集对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象其他行业一样.首先应该确定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核算单位。对于小规模的开发,如单幢或几幢房屋的开发,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以将全部开发量作为成本归集对象,设立一个成本核算单位。但是对大规模的开发,如街坊改造或小区开发,就必须科学地确定成本归集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成本核算对象不能过细(如以单幢为单位),因为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工作量,使核算工作繁琐化。相反,也不能简单地以整个小区为核算单位,因为一个小区从开始建设到完全建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样做势必使成本核算资料滞后,失去其在管理上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作为确定成本归集对象的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该适当分块,比如将一个小区内不同类型的商品房按不同的开发期进行分块,便于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结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2、成本项目的设立。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作为一级成本核算科目,企业应在该科目下,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选择成本项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如何确定成本项目?笔者认为成本项目不能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如各种配套费用支出,可设立一个“配套费用”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而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如土地费用、土建费用及设备费用,特别是土建费用,如系分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能随时了解工作量进度和付款情况,并为工程的竣工决算提供资料。 3、间接费用的核算。企业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这些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笔者认为,这样处理,对部分费用来说,有悖于会计的配比性原则。比如,为项目贷款而支付的利息以及项目的前期销售费用,这些费用的特点是数额较大、受益对象明确,如果在受益对象实现销售之前,就将其列入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势必会形成虚假的财务成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对受益对象明确的贷款利息和前期销售费用应视同资本性支出进行核算。前者列入“开发成本”,作为成本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后者可在“递延资产”科目下开设明细专户进行核算,待开发产品实现销售后,再转入“销售费用”科目。 4、项目的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成本,以便企业结出经营利润。可是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工程决算而忽视项目决算。因为工程决算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时间性比较明确,而且涉及到工程款的支付,不易拖拉。而项目决算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变得遥遥无期,比如小区个别配套没有完成(不影响销售),计划中的公建设施暂时不能实施,或者押金的收回久拖不决等,都会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完全建成,进而影响项目决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预提费用”科目将尚未实施的工程预算计入成本,使项目决算能按计划进行,以后待工程完成再按实际支出调整项目成本。由于这部分工程支出,通常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做对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程序?

如何进行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程序是什么?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程序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是指企业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开发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建筑面积成本的过程。开发产品成本的核算程序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核算开发产品成本时应遵循的步骤和顺序。其一般程序是:1、归集开发产品费用由于开发规模的不同,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归集对象也是不同的。对于小规模的开发,如单幢或几幢房屋的开发,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以将全部开发量作为成本归集对象,设立一个成本核算单位。但是对大规模的开发,如街坊改造或小区开发,就必须科学地确定成本归集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核算不能过细(台以单幢为单位),因为许多直接开发费用很难分摊到每幢房屋,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工作量,使核算工作繁琐化。相反,成本核算也不能简单地以小区为核算单位,因为一个小区从开始建设到完全建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其中所开发的商品房却是陆续完工出售的,这样做势必使成本核算资料滞后,失去其成本结算和管理上的作用。本文以为:应该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作为确定成本归集对象的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该按不同的开发期进行分块,便于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结算,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1)在项目开发中发生的各项直接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即借记“开发成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贷记有关账户。(2)为项目开发服务所发生的各项开发间接费用,可先归集在“开发间接费”账户,即借记“开发间接费”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贷记有关账户。(3)将“开发间接费”账户归集的开发间接费,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即借记“开发成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账户,贷记“开发间接费”账户。通过上述程序,将应计人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开发费用,归集在“开发成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中。2、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客观地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作为一级成本核算科目,企业应在该科目下,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选择成本项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选择成本项目不能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而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为核算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企业可根据其本身经营开发的业务要求,设置下列账户:(1)“4301开发成本”账户。本账户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的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在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的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开发完成已竣工验收的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方余额反映未完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本账户应按开发成本的种类,如“土地开发”、“房屋开发”、“配套设施开发”和“代建工程开发”等设置二级明细账户,并在二级明细账户下,按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2)“4302开发间接费”账户。本账户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开发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开发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计入开发成本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开发间接费。月末本账户无余额。本账户应按企业内部不同的单位、部门(分公司)设置明细账户。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间接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本文认为,这样处理,对部分费用来说,有悖于会计的配比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予以确认和计量。比如,为项目贷款而支付的利息以及项目的前期销售费用,这些费用的特点是数额较大、受益对象明确,如果在受益对象实现销售之前,就将其列入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势必会形成虚假的财务成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3、计算并结转已完开发产品实际成本计算已完开发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的全部开发成本。并将其结转进入“开发产品”账户,即借记“开发产品”账户,贷记“开发成本”账户。4、按已完开发产品的实际功能和去向,将开发产品实际成本结转进入有关账户。即借记“经营成本”、“分期收款开发产品”、“出租开发产品”、“周转房”等账户,贷记“开发产品”账户。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成本,以便企业结出经营利润。可是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工程决算而忽视项目决策,因为工程决算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时间性比较明确,而且涉及到工程款的支付,比较实际,不易拖拉,而项目决算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显得遥遥无期,比如小区个别配套没有完成(不影响销售),计划中的公建设施暂时不能实施,或者押金的收回久拖不决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完全建成,进而影响项目决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为完全可以通过“预提费用”科目将尚未实施的工程预算预提计入成本,以便项目决算能按计划进行,以后待工程完成后再按实际支出调整项目成本。由于这部分工程内容通常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对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必须将预计的土地费用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成本(俗称楼板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许多项目由垄断性企事业单位执行,随意性很强,标准普遍偏高。配套及其他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最大的一块费用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分费用核算好,对正确计算开发成本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策略1.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建设和组织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和完善房屋成本核算的规章和制度建设,使成本核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促进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考虑自身规模大小和开发项目的规模特点等因素,在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核算人员。每一房地产项目应由专人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大型项目应设立成本工作组专门负责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等主要工作,使成本核算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的有效机制。成本工作组的工作方式也应根据项目具体实际,确定分别采用集中和非集中工作方式。2.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于建设一个现代的多功能小区,其成本核算对象就显得复杂。这就需要成本核算人员深入实际,研究分析总体项目的特点、管理要求、经济用途、标准、建设交付期以及预决算的主体分项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必须坚持“便于核算,利于管理”的原则。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应结合开发工程的地点、用途、结构、装修、层高、施工队伍等因素,分别做如下处理:一般的开发项目,应以每一独立编制的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群体开发项目,如果开竣工时间相近,又由同一施工队伍施工,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对个别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开发项目,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按开发项目的一定区域或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比如,大型项目首先要分批分期,在分批开发的商品房中再按经济用途和建设标准适当分类,对区内公共建筑配套设施中属于营业性公建设施,应单设成本对象核算,这样就会形成多个成本核算对象。3.设立合理的成本核算项目。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如: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属一级科目,在该科目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成本项目不宜开列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的成本费用,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土建费用如属于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随时了解工作量进度和付款情况,为工程的竣工决算提供资料。4.准确的进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转结。对于单一的房地产项目由于成本对象简单,归集成本费用就容易得多,通过分配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内容就相对较少。然而一项大型综合性小区开发就显得十分复杂,成本核算对象比较细化,很多成本费用不可能直接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就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和程序进行分配,再间接地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其他成本费用则需要按期进行分配,而对于间接分配的费用需要在日常归集时按各自成本项目的细目分别归集核算,然后按各个成本对象和对应成本项目进行分配。例如:大型综合性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日常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不按成本对象直接分配,而在此成本明细科目中分细目归集,每月末按各成本对象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期所发生的费用,在分配时无需按细目分摊,若成本管理需要可以再按细目结构还原。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中的现场管理性费用则按各成本对象的建筑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月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其归集和分配程序同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对于利息支出则按各成本对象归集的上月末成本实际发生额计算比例分摊;对于预付款项中若属于预决算范围的按合同支付的款项,应直接进入成本项目归集,并及时取得发票;对于工程决算后欠付的款项应按标准预提,包括应付未付的商品房维修基金等。5.重视项目竣工成本结转核算。已完土地开发项目应根据其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成本结转。比如:(1)为销售或有偿转让而开发的商品性建设场地。开发完成后,应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开发产品——土地”账户。(2)开发完成后直接用于本企业商品房等建设的建设场地。应于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将其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有关的房屋开发成本中。(3)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取得交付使用许可证后三个月内,应当取得经过审价后的工程决算书,这样成本核算人员即可按照各成本核算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核对各项合同和工程决算书确定的价款支付情况,按权责发生制要求计提相应的成本费用,从而结转完工实际总成本,并计算各独立核算对象的单位成本进行完工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若属于出租经营的项目,则转入出租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商品房的预售业务在前,竣工交付在后,工程决算若不及时完成,成本核算则不可能真实和及时,进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正确性。商品房销售成本核算应按配比原则,以各个独立销售单元(独立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为销售成本转账依据结转销售成本。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开发成本其实会直接决定到之后的房屋售价,对于每一个想要购买房屋的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息息相关,开发成本越高之后的房价也就会越高。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①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②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③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项目有哪些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项目包括,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指因开发房地产而征用土地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征地费、安置费以及原有建筑物的拆迁补偿费,或采用批租方式取得土地的批租地价。2、前期工程费:指土地、房屋开发前发生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以及水文地质勘察、测绘、场地平整等费用。3、基础设施费指:土地、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绿化、环卫设施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费用。4、建筑安装工程费:指土地房屋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施工所发生的各项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费。5、配套设施费:指在开发小区内发生,可计入土地、房屋开发成本的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如钢炉房、水塔、居委会、派出所、幼托、消防、自行车棚、公厕等设施支出。6、开发间接费。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房地产的成本核算是非常难的,有人说建筑会计最难的就是成本核算,这也是建筑会计工资高的原因,房地产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是怎样的?现在建筑会计的成本核算基本上是百分比核算,也有别的方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1.管理费用。可按项目开发成本构成中前1—6项之和为基数,按3%左右计算。2.销售费用。它指开发建设项目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或委托销售代理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项:(1)广告宣传费。约为销售收入的2%一3%;(2)销售代理费。约为销售收入的1.5%一2%;(3)其他销售费用。约为销售收入的0.5%一1%。以上各项合计,销售费用约占销售收入的4%一6%。3.财务费用。它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为借款利息和其他财务费用(如汇兑损失等)。房地产成本核算程序第一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第二步:归集开发成本。设置成本核算会计科目,按照集团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核算和归集发生的开发成本及费用。第三步:确定成本分配方法。根据受益原则和配比原则。第四步: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分配成本。第五步: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开发总成本。编制项目开发成本计算表。第六步:结转成本。开发产品完工时,正确划分已完工和在建开发产品之间的开发成本,分别结转完工开发产品成本。第七步:结转当期销售成本。交楼结转收入时,正确划分已交楼开发产品和未交楼开发产品成本,正确结转当期交楼开发产品销售成本。

如何做好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啥大中古馗文职既

为什么成本核算会计不属于管理会计基本内容

属于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的内容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工作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而成本核算属于成本会计学,因此不属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成本核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产品品种少,但规格多,应采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分类法

企业一般的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常用的核算表格有哪

主题:成本计算表、成本费用控制表、制造(管理)费用明细表、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产品成本分析表(自动计算).xls及成本计算方法和程序,已发送了。请到你的邮箱附件中下

成本核算怎样才算是规范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影响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 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入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 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于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 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 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成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账务处理: 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 贷:银行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XXX 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点及审查的思路 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摊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 、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 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 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 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 a.企业人为地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 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规律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 有无假借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名义 ,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 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的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核算的行为; 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 “待摊费用”科目。 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 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 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实施纳税审查,应遵循“追本求源、刨根问底”的原理.领料单是生产产品领用材料时可根据领料单结转生产成本用地,生产成本可按品名设户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生产好的产品要保管写入库单,会计根据入库单结转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销售时,只要不是太多品种,只把销售发票附上就行,分录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出库单是结转成本时的附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成本核算应遵循哪些要求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耐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的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考试大助你成功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小企业成本核算方法选哪个

不同的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样。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计算方法。商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进价法、售价核算法、毛利率法等。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系统、不完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这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者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等等。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决定了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还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如何进行服务行业的成本核算?

  一、核算方法的选择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较小、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及所用原材料大部分相同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少)相对精简的企业,管理结构通常是垂直管理体系。中小型企业因数量多而在经济结构链中起着不可少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具备先进技术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将不断的增加。中小型企业因受到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瓶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决策能力、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带来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过程中具体表现为:①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②辅助核算部门没有独立核算;③车间物流划分不明显、传递手续不完善而导致数据失真;④车间生产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区分。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符合其管理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不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其他的成本核算方法。二、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其应使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小型企业,无论其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标准如何,最终目标都是要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要求按订单生产,也可采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或者筹借金额较小,一般不要向金融机构报送报表而只需向税务部门报送税务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将是符合税法规定的一种简易的能满足税法要求的会计政策,从而达到不违法税法规定,避免涉嫌偷税漏税。三、基本科目设置和成本核算思路1.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大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薪酬、动力费用、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比较小,生产产品的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基本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不宜归属到具体某一产品,其实核算到产品反而失去真实性。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达到重要性原则,往往可以单一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置,而以成本核算表代替。2.原材料范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把非主要的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这样既能降低工作量,也符合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对生产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按照实际领用实用部分计算成本。3.中小企业因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全,制造费用科目很难按车间设明细账,只好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而无法确定是车间费用还是办公费用而往往直接归属到办公费用内,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往往是已销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统一分配。4.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企业一般是按存记耗,按已销售数量加库存成品计算生产数量。5.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企业一般的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常用的核算表格是什么?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步骤:x0dx0ax0dx0a  (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x0dx0ax0dx0a  (2)根据原始凭证及耗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x0dx0ax0dx0a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x0dx0ax0dx0a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x0dx0ax0dx0a  (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x0dx0ax0dx0a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x0dx0ax0dx0a  (7)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产成品明细帐。x0dx0ax0dx0a  (8)已销售产品成本转产品销售成本明细帐。x0dx0ax0dx0a涉及的会计科目:x0dx0a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等.x0dx0ax0dx0a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耗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应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取得保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在生产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一切耗费又都是为了获得销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耗费的总和,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费用,费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础。 x0dx0a  之所以要计算成本是因为: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否超支或节约,并据以确定企业的盈亏。因此,做好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制订价格提供依据;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耗费得以补偿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计算成本。x0dx0a  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耗费,因此都有成本计算问题,所以成本计算在工业企业中又分为供应阶段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生产阶段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阶段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但由于生产阶段生产耗费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成本的计算较之其他两个阶段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计算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备,销售成本的计算又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必要补充。x0dx0a工具/原料x0dx0a单据,报销费用。x0dx0a步骤/方法x0dx0a1、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对本月各部门材料领用进行单据记账,制单,核算当月材料消耗成本。2、 车间统计人员进行完工工时日报、完工工时产量、消耗标准等统计表进行上报。x0dx0a3、 总帐会计进行日常各部门费用报销,提供各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x0dx0a4、 固定管理员提供本月变动情况,总帐会计进行计提折旧,提供制造费用-折旧费。x0dx0a5、 工资核算会计进行本月工资发放计提,提供各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费用。x0dx0a6、 成本核算会计从成本管理模块取数各部门当月原材料消耗数据,和其他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得出半成品的成本。x0dx0a7、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产成品成本分配 ,读取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加工成本。x0dx0a8、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单据记账(主要是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的入库、出库成本)。x0dx0a9、 进行半成品仓库的期末处理、制单工作。x0dx0a10、 成本核算会计从成本管理模块重新数各部门当月原材料消耗数据,和其他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得出产成品的成本。x0dx0a11、 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产成品成本分配 ,读取产成品仓库的产成品加工成本,具以结转销售成本。x0dx0a工业企业的会计帐要看你们是采用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方式啊 x0dx0a一般平常就是做费用报销,往来收支,材料收发的核算,月底要进行成本归集与分配,结转出产品(及在产品、半成品)的成本,根据销售x0dx0a产品的数量,计算销售成本,最后出报表 。总体来讲,核算方法不同,有些是不同的,最简单就是,汇总收入和成本,算出利润。x0dx0a一个会计做账的实际过程 ABC公司建账如下(ABC公司是一间由三名股东投资的有限公司,属于商品流通的一般纳税人) ABC公司从7月1日x0dx0a开始筹建。 x0dx0a1. 7月3日老板A代垫钱4万元并亲自去购入一批固定资产(发票上写ABC公司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Ax0dx0a2. 7月6日老板A代垫钱1万元购入一批办公用品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A x0dx0a3.7月8日ABC公司三名股东存入50万入临时账户作为注册资金 x0dx0a借:银行存款 x0dx0a贷:实收资本——A 10 x0dx0a——B 20x0dx0a——C 20 x0dx0a4.7月9日老板A代垫ABC公司注册费1万元 x0dx0a借:长期待摊费用 x0dx0a贷:其他应付款——A x0dx0a5.8月1日领到公司营业执照。 x0dx0a6.9月1日领到国税及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并正式营业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开办费于开始经营时一次计入管理费用,但税法要求于企业开始x0dx0a经营的次月不少于五年内摊销公司的开办费 x0dx0a借:管理费用——开办费x0dx0a贷:长期待摊费用 x0dx0a7.9月2日,还款给股东 x0dx0a借:现金 x0dx0a贷:银行存款 x0dx0a借:其他应付款——A x0dx0a贷:现金 x0dx0a8.9月5日,ABC公司向甲购入商品一批,预付货款价税合计11.7万 x0dx0a借:应付账款——甲 x0dx0a贷:银行存款 x0dx0a9.9月8日,收到甲公司运来的商品并验收入库 x0dx0a借:库存商品 x0dx0a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x0dx0a贷:应付账款——A 10.x0dx0a9月9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货已发出,货款未收到 x0dx0a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x0dx0a贷:主营业务收入 x0dx0a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x0dx0a11.月末结转成本 x0dx0a借:主营业务成本 x0dx0a贷:库存商品 x0dx0a12.9月18日收到乙公司9月9日的欠款 x0dx0a借:银行存款x0dx0a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x0dx0a13. 9月21日计提,本月工资x0dx0a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x0dx0a贷:应付职工薪酬 x0dx0a借:应付职工薪酬——代扣个人所得税 x0dx0a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计提本月福利费(直接按计税工资的14%计提,以免年底调账) x0dx0a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x0dx0a贷: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工会经费及职工教育经费(直接按计税工资的2%及1.5%计提以免年底调账)x0dx0a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x0dx0a——职工教育经费 x0dx0a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x0dx0a——职工教育经费 x0dx0a14. 9月31日银行划账交社保等费用 x0dx0a借:管理费用——公司缴纳社保费 x0dx0a其他应收款——代垫员工应缴社保及住房公积x0dx0a贷:银行存款 x0dx0a15. 9月31日发放本月工资时 x0dx0a借:现金 x0dx0a贷:银行存款 x0dx0a借:应付职工薪酬 x0dx0a贷:现金 其他应收款——代垫员工应缴社保及住房公积 x0dx0a16. 本月发生管理费用 x0dx0a借:管理费用 x0dx0a贷:现金 计算本月应交增值税 x0dx0a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x0dx0a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x0dx0ax0dx0a17.计提城建税、教育附加、防洪费x0dx0a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x0dx0a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x0dx0a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x0dx0a——防洪费 x0dx0a18. 结转本年利润 x0dx0a借:主营业务收入 x0dx0a其他业务收入x0dx0a营业外收入 x0dx0a贷:本年利润 x0dx0a借:本年利润 x0dx0a贷:主营业务成本 x0dx0a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x0dx0a其他业务成本 x0dx0a营业外支出 x0dx0a财务费用是 x0dx0a管理费用 x0dx0a营业费用x0dx0a19.预缴企业所得税 x0dx0a借:所得税 x0dx0a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x0dx0a借:本年利润 x0dx0a贷:所得税 x0dx0a20. 转入未分配利润 x0dx0a借:本年利润 x0dx0a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0dx0a21.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x0dx0a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0dx0a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x0dx0a——法定公积金 x0dx0a最终得出未分配利润,或盈余或亏损 x0dx0a22.ABC本月分配利润 x0dx0a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0dx0a贷:应付利润——A x0dx0a——B x0dx0a——C x0dx0a发放利润 x0dx0a借:现金 x0dx0a贷:银行存款 x0dx0a借:应付股利——A x0dx0a——B x0dx0a——C x0dx0a贷:现金 x0dx0a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x0dx0a下月10月 10月11日,银行划扣税金x0dx0a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x0dx0a——应交企业所得税 x0dx0a——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x0dx0a——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x0dx0a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x0dx0a——防洪费 x0dx0a贷:银行存款x0dx0a工业企业会计实务:会计报表(一)x0dx0a  一、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x0dx0a 工业企业会计报表是工业企业根据日常核算资料定期编制,总括反映企业财务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文件。x0dx0a  1.会计报表的种类x0dx0a  工业会计报表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x0dx0a  2.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x0dx0a  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编报月报、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做到手续齐备,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不得为了x0dx0a赶编报表提前结账,不得任意估计数字,严禁弄虚作假,篡改数字。 各种会计报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该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的数字应相互衔接。各个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的内容和核算方法如有变动,应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 各种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补充资料,都要填列齐全,并应填列最后核定的数字,未经核定的,应填列最后上报的数字。 会计报表应由单位领导、总会计师和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名或盖章。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要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报出的会计报表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办理订正手续。除更正本单位留存的报表外,并应同时通知接受报表的单位更正,错误较多的,应重新编报。企业的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应附送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的会计报表应报送开户银行、财税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各一份。

汽配如何成本核算

1,汽车配件行业,除了一般的明细科目外,要更加注意材料成本(库存)的核算。汽车型号,更新换代很快。不同的车型通用或专用的零配件都不太一样。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立库存商品明细账的时候,零配件编号尽量和厂家配件目录一致。我以前所在的汽车服务站,就是这样,最早按照自己的编号,后来几千个品种的配件,全部按照制造厂家的配件目录改成统一编号。这样对价格,成本,计划备货都很方便。另外,原厂和副厂的质量和价格相差很大,在结转成本大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其他的,都是正常的商业核算吧。没有什么特殊的。2,直接材料铝材在生产过成中会产品废料,应当这么做账:从生产中回收的废料,应根据废料交库单估价入账: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 企业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时,应将处理的边角废料所取得的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并开具发票。所作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主营外收入 结转成本:借:主营外成本-----废料贷:原材料------废料年末,应将主营外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为: 借:其它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生产后的废料,是不能进入计算成本的。你只能按照铝材的总进价来计算成本,然后等废料卖出后,再重新计算收入。 4,次车配件的产成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工资+机器折旧+其他费用。废料是不属于直接材料成本的。所以在计算生产成本的时候不要算进去。我的第二个会计分录中,废料在计算成本时,是需要通过会计分录的结转来计算的,不能直接计算。 5,按品种法核算大类,需要分别核算产成品和半成品的再进行分步法。对领料进行那个统计,还要进行月末的盘点   对生产各种产品设定标准损耗,然后按照标准在实际之间进行分配。     同时要求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配合好。

五金工具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与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 ---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 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二)月底1.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 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5、电算化对成本核算的促进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工业企业如何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是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设立材料明细帐,按主材,辅材分类核算  2.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划工时,也可是实作工时)  3.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4.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并按工时分摊费用  4.按完工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工成本(在产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额投料或约当比例,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可以不分摊费用,待完工时时在分摊费用)  5.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小企业成本核算方式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应答时间:2021-01-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根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工程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 )。

【答案】:A、B、E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成本及其核算的内容。根据“成本核算制度”(财会[2013]17号),成本项目(工程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和分包成本。至于管理费用(C)、税金(D),属于期间费用。

实际成本核算和计划成本核算什么情况下使用实际成本

  1、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计划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制度,是我国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存货核算制度。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下,需要设置“存货采购”和“存货成本差异”两个账户。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成本为超支,反之为节约。存货成本差异形成于存货取得过程之中,就随着存货的发出而转销,即按照差异率将存货成本差异分配到有关成本项目中。计划成本核算的核算程序:  1.按实际成本支付材料款,“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2.(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  3.领用原材料时按计划成本结转;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实际成本核算和计划成本核算比较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来进行。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 实际成本核算法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我们不难看出,实际成本法所强调的是“实际”,即要求在每批存货的收发存中实际成本都应形影不离的相随。当然由此而带来的记录和计量的繁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实际发出存货时,为了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销售成本与期末成本之间的分配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可以采用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这几种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损益的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计算以及所要交纳所得税数额的计算都有直接的影响,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所以选择一种稳健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仍是企业不懈的追求。  2 计划成本核算法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2. 1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  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财务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  2 .2 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其基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企业应首先考察与存货成本相关的各种因素,规定存货的分类、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单位计划成本。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  其次,取得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中,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登记。  还有,平时领用、发出存货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经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3 实例比较说明  我们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  实际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计划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  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  或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通过两种成本的比较,使得采购部门不断关注其计划成本,结合更多的影响因素,不断降低其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也为制定更完善的计划成本做准备。

会计成本核算的原理是什么?

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计划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各项财产的分类、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等资料,在取得财产时或发出时按这些资料计算计划成本。  按现行制度规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制度,是我国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存货核算制度。基本要求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下,需要设置“存货采购”和“存货成本差异”两个账户,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计划成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1)按实际成本支付材料款,“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2)(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  (3)领用原材料时按计划成本结转;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差异分配破除 纲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成本为超支,反之为节约。存货成本差异形成于存货取得过程之中,就随着存货的发出而转销,即按照差异率将存货成本差异分配到有关成本项目中。  评价计划成本核算之所以在我国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能够简化日常会计核算,各种存货只有一个单位成本,平时只须登记存货的数量,不存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复杂的存货计价程序。而且,计划成本核算还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业绩,加强存货管理,促进降低破除 ,减少存货核算的误差。计划成本核算的困难在于如何制定有效的合乎企业实际情况的计划成本,如果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关很大,计划成本核算就会失去意义。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存货成本差异率持续(如两年内)超过5%,就应当调整计划成本。

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内容如下:全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核算方法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扩展资料核算要点1、确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种目的,如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和确定收益;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产品定价等。2、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产品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3、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内容一般包括费用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费用归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须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明确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予以剔除;

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求答案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耐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的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fgnmfgj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