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巴金的原名叫什么?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

巴金垫片是什么?

巴金垫片 就是石棉橡胶垫片 只是有些行业的叫法而已 高强石墨垫片、石棉橡胶垫片的区别 主要在使用范围和材质上

铂金和巴金的鉴别方法

铂金的鉴别简易识别方法    1、色泽  铂金呈银白色或灰白色,界于白银与镍的颜色之间。白银光泽洁白,容易被氧化带黑点或呈黑色;质地细腻光滑;硬度比铂金低一些。  2、比重  铂金比重大,为15~19或21.4。白银的比重为10.49。用手掂量同等大小的铂金和白银饰品,就会发现它们的差别。  3、火烧  纯铂金加热或火烧冷却以后,其颜色不变。白银火烧以后,其表面会呈现润红色或黑红色调。  4、折弯  纯净的铂金容易折弯和掰直还原;成色较低的,性硬且脆,弯折费力。  5、听音  敲击时,若发出“托托”声音而无韵者,则是较纯的铂金;若发出“叮叮”尖声,有声有韵者,则是成色较低的铂金。  6、水银抹试  利用铂金不吸水银的性质,在试金石磨道上涂水银。若吸水银,则是用黄金、白银和铂配制的K白金。  7、硝酸加盐试验  将待鉴定的铂金饰品在试金石上磨道,在磨道上盖一层食盐,不必盖严;然后,在食盐上滴上硝酸,湿透为止;再在食盐上加一些热纸烟灰,起催化作用。在20分钟以后,用清水冲洗食盐和硝酸。干后,正看侧看。若均无变化,则其成色在99%左右;若微有酸痕,则其成色在95%左右;若硝酸痕迹较大,则其成色在80~90%左右;若磨道被腐蚀掉一层,痕迹变为灰色,则其成色在 70%左右;若残迹全部消失,则是假铂金。  8、煤气灯自燃鉴定  将待鉴定的铂金饰品放在煤气灯口上。若是真铂金,则过一两分钟,饰品就会发红,并且煤气灯会自动点燃。若饰品不是铂金,则无此反应。  9、双氧水反应法  铂金是很好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催化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快速鉴定铂金。常用双氧水反应法。具体方法是:取少许待测物粉末,置于盛双氧水(H2O2)的塑料瓶中,若系铂金则双氧水立即白浪翻滚起泡,分解出大量氧气,反应后的铂金仍原封不动,还可回收(它只起加速分解作用);若是假铂金或其它白色金属,如铅、银、铝等,则无此反应。  10、其它  还可以请地质部门作电子探针测试等。 钯金钯金(Palladium)  铂族的一员,银白色,符号Pd,轻于铂,延展性强,比铂稍硬,不溶于有机酸、冷硫酸或盐酸,但溶于硝酸和王水。常态下不易氧化和失去光泽。首饰界拿来单独使用,或作为金、银、铂合金的组成成分,来增加其硬度。市场上常见金、钯、的K金和铂、钯的合金。国际上钯金首饰品德戳记是“Pd”或 “palladium”字样,并以纯度千分数字代表之,如Pd900表示纯度是900‰,钯金饰品的规格标识有Pd1000,Pd950,Pd900,Pd850。

鲁迅,巴金的整篇文章

鲁迅全集http://www.wensou.com/a8.htm巴金全集http://www.wensou.com/a39.htm

电影《霍比特人》里咕噜和巴金斯说的那个关于风的谜语这么说来着?

第几部??

巴金写的作品我的心,朗诵时用什么背景音乐?急需 啊

忧伤、轻柔的音乐

巴金英语资料

  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回国。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及第四、五届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主编。中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少年作家班顾问。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2年:七月新诗《被虐者底哭声》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巴金发表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7年:一月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二月抵巴黎,沿途写有《海行杂记》三十八则。译著《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 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1928年:八月,完成中篇小说《灭亡》,署名“巴金”。九月,译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译著托洛斯基《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载于十月十八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此文是“巴金”署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3年:出席傅东华举办的《文学》创刊宴会,席间第一次与鲁迅、茅盾见面。  1934年:一月回上海。《巴金自传》出版。  1935年:四月五日晚,日方警察突然搜查巴金住房,巴金被带进警察所关押了十四小时,事后写散文《东京狱中的一日记》。  1936年:与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 结识。  1937年:编辑《文丛》月刊,共出两卷十二期。参加上海文艺界欢迎回国的郭沫若等人大会,发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  1938年:到广州,全力筹措《烽火》,改为旬刊在广州复刊。萧珊高中毕业来到广州。  1944年:与萧珊结婚;夏,何其芳自延安来渝,领巴金到曾家岩拜访周恩来。  1945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三百多人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巴金初次见到毛泽东。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 生于重庆。  1946年:与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与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1949年: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参加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  1952年:以全国文联组织“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朝鲜前线,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1955年: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情况。  1956年:赴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全国整风开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  1961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  196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巴金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1965年: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第二次访越。  1966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1967年: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69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  1970年: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  1972年:萧珊病故。巴金返回上海。  1973年:宣布对巴金的处理意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去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看大字报。  1977年:恢复写作权利,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78年:开始写创作回忆录。  1980年: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日本东京访问。率领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去瑞典参加第六十五届世界语大会。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81年: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得到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赞成和支持,成立该馆筹备委员会,巴金、谢冰心、曹禺等九人为委员。  1982年: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国际奖”授予巴金。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法国荣誉勋章”。  1984年: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写出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  1988年:老友沈从文去世,抱病写作《怀念从文》。  1990年:获前苏联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冈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及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1994年:着手进行《巴金译文集》的整理和校阅工作,因脊椎压缩性骨折,住进华东医院。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送华东医院抢救成功,但因年高体弱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寿诞,全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巴老身体状况稳定。  2004年:上海和四川举行小规模的巴老一百零一岁寿诞庆祝活动。  以上是巴金的中文资料,用金山翻译成英文啦

巴金是哪里人?他写的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 .....................................急!!!!!!!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他写文章主要表现了他情真意切地老人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什么是安那其主义(巴金文学创作中)

安那其主义(Anarchism)通用的名词是“无政府主义”。根据英文字典里的解释,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反面的是社会没有了政府,成了无天无法的恐怖世界;正面的是社会没有了政府,人人享有绝对的自由,达到太平康乐的乌托邦(Utopia)世界。无政府主义者厌恶武力干预个人的自由,但是常被指斥为恐怖份子,这是因为其中激烈份子,不惜牺牲个人生命,采取「弱者」对付「强者」的恐怖手段,以反抗政府权威,冀求达到他们崇高的理想。 卡克(John P. Clark)为安那其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列下四项:(1)理想的一个无压迫性,非权威性的社会,(2)以反对权威性的观点,对现今社会与其机构的不满和批评,(3)相信人类有善良的天性,能够逐步地有显著的进步,而终达到理想的目的。(4) 有一个改革的策略。这策略必须包括即时进行设立无权威性,分权式(decentralist)的社会机构。 [卡克 1978,13 ] 卡克认为任何政治理论,能具有上述四个条件的,可以说是“完全的安那其主义”(Anarchism in a complete sense). 如果只符合部份的条件,则可说是“有限度的安那其主义”(Anarchism in a limited sense). 美国学者查彼得(Peter Zarrow) 引用卡克的定义,来分析中国民初时期的安那其运动,结论说中国的安那其人在相当限度上,是符合上述的四个条件的。[查彼得 1990,239 ] 清末民初,中国的知识份子很广泛的受到安那其主义思想的影响。可分为巴黎和华南两系〔德列克1991,283〕。巴黎系包括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张继等〔参考陈三井1996〕;华南系则包括刘师复,梁冰弦,陈秋霖等。后为共产党员的李大钊,也受到安那其主义深切的影响〔查彼得1990,217—18〕。 中国的安那其人在巴黎,广州,上海,漳州等地出版期刊,丛书,小册,以传播其主义。所传播的,主要为: (1) 蒲鲁东的社会革命论,及私产制度论;克鲁泡特金的共产主义,及补充达尔文进化论的互助论;克氏继居友而作的人生哲学。 (2) 反对种族主义,国家主义,和军备黩武。(3) 反对剥蚀人权的买卖婚姻而主张自由恋爱。 (4) 强调个人自由,大众平等,社会有组织没有阶级。 (5) 反对帝国主义,国界壁垒,促进世界大同。 (6)反对麻醉性的宗教,集中人类智慧,充实物理世界。[梁冰弦 1978, 6 ] 早在五四运动(1919)之前,中国的安那其人已参加批评孔子,讨论女权,提倡白话文,组织现代化工会等等的先锋工作。 [查彼得 1990,2;德列克 1991,128 ] 儒家“性本善”的哲学传统,令中国的安那其人相信人类终可共处于大同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只承认世界只有一个乌托邦(Utopia),『无地球以外的别个!又无他生来世的另一个;要做好就在这一个上做到好!要改良世界就在本街坊内改良!』 [莫纪彭 1997,66 ] 安那其人相信革命的『目的』和革命的『手段』不能分离,这是他们与马克斯主义者(Marxists)基本歧异之处,虽然两者的『目标』实是类似的理想社会。[卡克 1978,11-12; 卡达 1978,333-36 ] 安那其人反对以阶级斗争来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他们批评马克斯主义在革命过程中,要建立一个权威中心,而这种权威中心,正是马克斯主义本身在理论上要废除的权力机构。[德列克 1991,9;戴路1964, 278 ] 与安那其人的交往 广东谘议局议员陈炯明于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之后,潜回家乡海丰,道经香港时,暗中加入一个暗杀团, 叫『支那暗杀团』。团员共计十二人,未正式加入而参加团活动的,约有十余人。在辛亥年间,炸毙满人凤山将军,炸伤水师提督李准。团员林冠慈,陈敬岳两人殉难。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成立,团员以『初志已遂』,议决自行解散,将团章文件,悉皆烧毁。可幸日后有团员发表了两篇文章,使这暗杀团的秘密活动,不致于完全失传于世。〔革献,66:29;广东辛亥史料1981,81〕。 暗杀团非正式的团长无疑地是刘师复(1884-1915)。刘可以说是中国在清末民初时期安那其主义运动的泰斗。在组织暗杀团前,他曾谋炸李准不遂。广东光复后,在广州军团协会任职,帮助陈炯明解散民军的工作。师复相信要改革社会,应以个人道德操守为起程点,也就是『以身作则』的意思。师复成立「心社」,「心社」社约有十二条: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坐人力车舆,不用仆役,不茹荤(肉食),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当军警,不信宗教,不称姓,不婚姻〔莫纪彭1997,40〕。据梁冰弦的回忆: 炯明与刘师复甚相得。刘在广州组晦呜学社,提倡自由社会主义,陈氏极表同情。师复于致力宣传外,又结合同志为心社,「不作官吏军人议员」为诸大信条之一。陈氏说:『罪恶的包袱,丢掉固难,肯背起它更难,师复教人丢,让我背上一辈子吧。』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梁冰弦1951, 11〕 炯明不是完全反对师复『以身作则』来改革社会的办法,但要走上一较积极的,政治改革的道路,以达到康乐太平的大同社会。 安那其人采取恐怖手段,实违背他们所信仰『目的与手段不能分离』的原则。究竟安那其人是否应该完全抛弃暴力,是安那其人间争议不休的问题。譬如,俄国著名的托尔斯泰(Tolstoy 1828-1910) 就是其中反对暴力最力的一人 [ 卡达 1978, 320 ] 。一些激烈派分子则认为他们所用的暴力和其受害者,与暴政府残害千万民众相比,实是海中一滴。[高德蔓 1969,107 ] 支那暗杀团团员于辛亥革命成功后,自行解散,显然的对他们所做的事,并不引以为荣,故不愿其事传闻于后世。 陈炯明与巴黎系安那其泰斗吴稚晖的交情也极好。 吴常对人说:『平生知己仅两人耳,男的是陈炯明,女的是陈璧君 [汪精卫的妻子] 』。1921年,吴发动勤工俭学,创办中法大学于法国里昂,得陈炯明拨款十万元的援助。[莫纪彭 1997, 24 ] 漳州的试验 陈炯明于1918年8月31日率领粤军进驻漳州,标榜「护法」,实际想在闽南经过一个时间的整训,是待机打回广州,要建设广东为模范省,以贯彻联省自治者「先争取地方自治,后建立联省政府」的主张。炯明所管辖的区域,包括福建南部的二十六个县,叫「闽南护法区」。 炯明在漳州两年的政绩,也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德国的报纸赞誉漳州是「东方一颗明星,正在放出光芒」〔陈其尤1985,42〕。苏俄派了代表来访问。日后厦门的美国领事凯利顿(A.S.Carleton)向美京报告:『陈氏在漳州时,曾施行各种市政改革,他用的手段,近乎革命;但成效极佳,结果人民都感满意。这令中国人看到,事可办成,不必需要过度辛劳与重税』。〔美4091,1921。8。31,厦门〕. 一些「左倾」的北大学生,到漳州游览后,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报告,说在漳州所实行的措施,「共产时代当亦不过如此」,并赞美漳州为「闽南的俄罗斯」〔五四期刊1959,525〕。 当时五四运动风靡全国,炯明招致一班『自由社会主义者』,刘师复的旧信徒 (时刘已去世三年)到漳州『刷新教育,编印书报,丕变社会风气,提高民众知识,然后就此二十六县建为一个健全的独立自治区,予国人以观感,从而促进全国的革新』。〔梁冰弦1951,12〕 这样炯明广泛的展开新文化运动,一时各种新思想,新学理在他统治下的「闽南护法区」里,广泛的流行传播。1919年12月1日「闽星半周刊」(下简称「闽星」)创刊,每月出版八册,以陈秋霖为编辑,提倡民主政治,经济趋向社会主义,推进新文化运动。1920年1月1日,又创办了「闽星日报」。这两种刊物有不同的宗旨:「闽星日报」主要是载世界要闻,地方要闻,至于时局问题,地方政俗,「当以诚恳态度悉心批评,期尽指导人群,默化社会之责」。而「闽星」则着力于讨论学理,介绍学说,和「闽星日报」分工合作,「相辅而行」〔五四期刊1959,389〕。 炯明为『闽星』写发刊词,为『闽星日报』写发刊宣言。此外还发表了几篇文章:「不为罪恶的奴隶」,「生活与生趣」,「评康戴两君论革命的书」,「覆中华女界联合会函」等。又以「陆安」为笔名在「闽星」发表了五首白话诗:闽星,指南针,东方文明,瀛洲草,和太平洋。可注意的是在当年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炯明算是最早开始写白话诗文的人之一。〔参考陈炯明集1998,上册〕 从陈炯明这些著作里,对于自由,平等,博爱,互助,道德操守等方面的观点,很显明的表露出受到安那其主义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宗教信仰,炯明则与安那其人有不同的观点。在「不为罪恶的奴隶」一文里,炯明赞慕耶苏基督“是一个讲平等、讲自由、讲博爱 , 讲牺牲, 苦行救世的人”。对于基督教,他说:“今日欧美各国能够这样强盛,都是百姓有了自由平等,才能发挥各人的才能,来建设国家社会的事业。这个原动力不得不归功基督教感化力的伟大了。”[ 陈炯明集 1998,上册, 410-411] 英美两国的情报里,对炯明常有「布尔什维克将军」(Bolshevist general)之称。厦门美国领事报告说一美国传教士认为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Socialist),但不相信属于「最激烈派」(most radical type),报告中并附有翻译刘师复信徒在漳州散发宣传安那其主义的传单〔美893。00B/2,1920。4。26,北京;893。00B/4, 1920。4。24,厦门〕。厦门英国领事杜尔士(B. G. Tours)报告,说在4月初,陈炯明在其所创办的体育竞赛运动大会里,散发了大量「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单册(Bolshevist propaganda),并说英美烟草公司驻厦门的经理曾到漳州访问陈炯明,在陈的办公室里,看到大堆这类的宣传资料〔英5330/260,1920。6。4,北京〕。当时苏俄成立刚两年多,西方列强对之尚不大了解,存有敌视与恐惧的心理。什么「布尔什维克者」,「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等对他们是一丘之貉,常一概笼统的叫之为「激烈分子」(Radicals)。 安那其与联邦 在《中国统一刍议》里,炯明解释他所建议的『联治民主制』如下: 何谓联治民主制。简言之,即联乡治区,联区治县,联县治省,联省治国是也。折言之,即全国政治组织,以业治为经,域治为纬,组成五级政制。自乡治以上,各级构成分子均以区域职业两种团体为基本单位,其顺序则以乡自治为基础。由此基础,层建而上之,则为区、为县、为省、为国是也。 这里炯明所说的,以乡自治为基础,『层建而上』,就是以政权归于国家组织之最低一层,然后分配而上的观念。炯明的『乡』, 与美国早期总统席费生(Jefferson) 的『城镇』(Jeffersonian township) 一样,实有其安那其主义『极端分权』(extreme decentralization) 的根源〔洛克1973,56-57〕。炯明的『联治民主制』,在传统的区域组织(乡,区,县,省,国)里,加以职业性的团体为分治的单位。这个建议可以看到受到安那其泰斗巴枯宁(Bakunin)学说的影响。巴氏曾建议以农,工,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各种职业团体,自由联合为『联盟集团』(Free federation), 为组织社会的基础。〔马斯莫夫1964,298;卡克1978,6〕 炯明日后创议以联邦制来建国,建亚(亚洲联邦),再与欧洲联邦,美洲联邦组织各国无军备的『万国联邦』。他认为『万国联邦』就是人类要踏入「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的「大同世界」,所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政治组织。 五四时期马克斯主义者李大钊曾预料美,欧,亚各洲成联盟,最后更联合一起,废除所有种族上与国土上的界限〔查彼得1990,218〕。陈炯明的主张与李大钊的预料在表面上,似无差别。但是主要差异之处是在所采用的『手段』,而不在『目标』。联邦主义者陈炯明是采用联邦分权的原理,由下而上,罾次的建立民主联邦制,这也就是安那其主义『手段』与『目的』不能分离的原则。安那其人认为马克斯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与安那其主义类似的,但是马克斯主义者所采用的方法,将无法可以达到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卡克1978,11〕 结语 陈炯明与安那其主义者的交往,深切地影响他一生的操守和政治思想。炯明的私人生活刻苦勤俭,著名教育家美国教授杜威(John Dewey)于1919—1921年间在中国讲学两年后,曾称赞陈说:「他(指炯明)在一个以做官而得享受豪华生活为报酬的国家里,过着极度俭朴的生活」。〔中国评论,1:4:195,1921年10月〕 安那其主义与中央集权主义(Centralism)两者对政府的权限来说,是各走极端的主张。炯明终身服膺的联邦分权政制,把政府的权职分配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避免集权专横的局面,实在是一种折衷的办法。 自清末到现今,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是全部注力于『国家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这样从胜利者的观点来治理历史,『联邦主义』和『安那其主义』便被忽视了。研究陈炯明的生平,可以窥见些在共产主义申延到中国的前夕,联邦主义与国家主义,安那其主义之间的关联作用。载路(James Joll) 曾说过:如果历史家只有兴趣于『成者为王』的历史,过去许多有价值,珍奇的史实,就被忽视了,而引致了狭隘的世界观。〔艾瑞斯1967,4〕

英文的巴金简介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章鱼是你哇!我给你一篇: Ba Jin Chinese anarchist author dies at 100 Ba Jin, one of China"s most revered munist-era writers who attacked the evils of the pre-revolutionary era in novels,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died Monday 17th October of cancer in Shanghai,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said. He was 100. Born Li Yaotang on Nov. 25, 1904, in the western city of Chengdu, he later changed his name to Ba Jin, taking the first syllable in Chinese of the surname of Mikhail Bakunin and the last syllable of Kropotkin, both Russian anarchists. Asteroid 8315 Bajin named after him.

求一篇介绍巴金的英语作文?

Ba Jin [both: b01" jin"] Pronunciation Key Ba Jin or Pa Chin , pseud. of Li Feigan, 1904–2005, one of China"s most acclaimed modern novelists, b. Chengdu. Born into a wealthy family, he received a broad education in China, graduating in 1925, and traveling to France in 1927–28. Early in life he became a committed anarchist and socialist, and in France wrote his first novel, Miewang [destruction] (1929), a tale of romance and revolution. Ba is best known for his trilogy Jiliu [torrent] (1931–40); its first volume, Jia, wa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Family (1958). Enormously popular with China"s young readers at the time, these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s attack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structure, pitting age against youth and Confucian orthodoxy against individualism in a saga of familial decline. His other works include two other trilogies (1931–33; 1941–45), many single novels, e.g., Han ye (1947, tr. Cold Nights, 1978), short stories, essays, and his memoirs, Suixiang lu (1979, partially tr. Random Thoughts, 1984). Ba Jin"s reputation and fortunes, like those of many other Chinese intellectuals, rose and fell with the fluctuations of his government. A critic of the socioeconomic ways of old China, he was lauded by the new Communist regime in the 1950s (during which he renounced anarchism) and early 60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76), he was condemned as a counterrevolutionary and publicly humiliated, but was rehabilitated in 1977. Subsequently Ba became a fixture of China"s literary establishment, elected (1981) head of the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a post he continued to hold into his second century of life, despite the fact that by then he was hospitalized and unable to move or speak. See S. Shapiro and W. Mingjie, tr., Selected Works of Ba Jin (1988); biography by N. K. Mao (1978); study by O. Lang (1965); H. Martin and J. Kinkley, ed., Modern Chinese Writers (1992); Return from Silence (documentary film, 1982).

比尔博·巴金斯的角色生平

比尔博·巴金斯生于第三纪元2890年9月22日,他是邦哥·巴金斯(Bungo Baggins)及贝拉多娜·图克(Beladonna Took)之子。巴金斯家族是贵族地主的附属,颇为富有和受人尊重。第三纪元2941年,比尔博·巴金斯加入甘道夫(Gandalf)、索林·橡木盾(Thorin Oakenshield)及其十二位矮人,远征被史矛革(Smaug)占领的孤山(Lonely Mountain)。这导致比尔博·巴金斯等人冒险至瑞文戴尔(Rivendel),穿越幽暗密林(Mirkwood),终抵达孤山。索林·橡木盾重夺孤山后,五军之战(Battle of Five Armies)爆发。在旅程里,比尔博·巴金斯寻获至尊魔戒,他在与咕噜(Gollum)的猜谜比赛胜出后逃遁。他最后提出的谜题是“我的口袋里面有什么?”,咕噜万万想不到答案是“至尊魔戒”,然而,在猜谜比赛里,比尔博也透露了巴金斯及夏尔这些名字给咕噜。在其后的六十年,比尔博·巴金斯一直也是魔戒持有者,但他不知道那只戒指的重要性,至尊魔戒使他的寿命延长。当比尔博·巴金斯在幽暗密林被蜘蛛所擒及矮人们被森林精灵擒获时,他以魔戒的力量脱困。在五军之战,比尔博又因魔戒而免于受害,但却被石块砸晕,他依然在隐身状态下,导致战后比尔博的同伴难以寻找他。最终,他恢复意识,并取下戒指。第三纪元2989年,比尔博收养佛罗多,佛罗多是比尔博堂亲普丽谬拉·烈酒鹿(Primula Brandybuck)和德罗哥·巴金斯的独子,作为比尔博的继承者。这样说,佛罗多也是比尔博的堂亲,他们之间以叔侄相称。当憎厌的塞克维尔巴金斯来访时,比尔博以魔戒隐藏。由于前度魔戒持有者依然存活,魔戒并没有腐化比尔博,一些负面影响没有发生在他身上。多年以后,他开始魔戒着迷,失眠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干枯,快被榨干的感觉”。在他111岁的生日宴会上,即《魔戒首部曲:魔戒现身》的开首,当甘道夫劝他放弃魔戒时,比尔博对此感到反抗。比尔博还称至尊魔戒为他的“宝贝”,咕噜亦曾这样称呼至尊魔戒。甘道夫终对这老朋友失去耐性,对他当头棒喝。比尔博最终同意放弃了魔戒。在《魔戒》,比尔博第三纪元3001年9月22日,他的111岁生日当晚离开了夏尔,将至尊魔戒及他的所有资产,包括位于袋底洞(Bag End)的家,全都给了佛罗多。比尔博自从在生日派对上消失后,再也没有夏尔的霍比特人看见过他。比尔博的古怪行为及甘道夫的暗示,包括他的突然消失及从孤山满载而归,使他成为哈比人传说里的“疯狂巴金斯”。比尔博和他的三名矮人同伴抵达瑞文戴尔(Rivendell),在那里享受退休生活:吃、睡、写诗歌、写他的传记《There and Back Again》,即《霍比特人》。他亦写了一本名为《Translations from the Elvish》的书,这是《精灵宝钻》的蓝本。在《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的尾段,比尔博与佛罗多、甘道夫、爱隆(Elrond)、凯兰崔尔(Galadriel)于第三纪元3021年9月29日到达灰港岸(Grey Havens),乘船前往维林诺(Valinor)。他当时已经庆祝了131岁的生日,成为中土大陆里最年长的霍比特人。托尔金去世后,他的诗文《比尔博最后之歌》(Bilbo"s Last Song)才面世。年表(有关中土的详细年表见阿尔达年表。)2890年,比尔博·巴金斯出生。2926年,父亲邦哥·巴金斯离世。2934年,母亲贝拉多娜·图克离世。2941年,参加孤山任务。参加五军之战。2942年,返回袋底洞。撰写《去而复返:一个霍比特人的假期》。2989年,邀请侄子佛罗多·巴金斯来到袋底洞同住。3001年,111岁生日晚宴,离开夏尔。3002年,先后拜访河谷镇和孤山,后定居在瑞文戴尔。3003年:开始撰写《精灵史传译本》。3018年,参加爱隆会议。将刺针和秘银护胸送给佛罗多。3019年,将回忆录和《精灵史传译本》的手稿交给佛罗多。3021年,131岁,超过霍比特人中最长寿的“老图克”杰龙提斯·图克(寿命130岁)。西行航海至维林诺。

莱巴金娜身高多少

莱巴金娜官方通报身高184cm。伊莲娜·莱巴基娜(Elena Rybakina),184cm,1999年6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2018年1月31日,在圣彼得堡女子网球杯女单第二轮,莱巴基娜以4-6、7-66、7-65逆转战胜了3号种子卡罗琳·加西亚,晋级八强。2019年7月,莱巴基娜夺得布加勒斯特公开赛女单冠军。2020年1月,莱巴基娜夺得霍巴特国际赛女单冠军。莱巴金娜人物评价年轻人身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也在莱巴基娜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面对排名更高的前辈即便是大比分落后也始终不放弃胜利的希望。除了凶猛霸道的发球与底线强攻,莱巴基娜的扑克脸和来去如风的作风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得分还是失分,赛场上的莱巴基娜始终都是一副冷漠的面孔,喜怒不形于色的她也颇有几分“冷面杀手”的感觉。